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情境新趨勢】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科學素養評價卷(學生版+教師版,含編寫說明)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情境新趨勢】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科學素養評價卷(學生版+教師版,含編寫說明)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科學素養評價卷
(本試卷滿分 100分,考試時間 40分鐘)
第一部分:生物與環境
素材一:爺爺的退休生活 爺爺、奶奶終于退休了,他們為了后輩們的幸福生活,操勞了一生,對于爺爺、奶奶的無私奉獻,我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爺爺、奶奶開啟了他們的退休生活:種菜、養花、釣魚、養魚。 元宵節剛過完,爺爺就安排上了種鳳仙花。爺爺找來了一些花盆,在每個花盆底部戳上幾個洞,再鋪上一層顆粒較大的小石塊,然后再覆蓋上營養土,接著在營養土的上面撒上5粒外觀飽滿,沒有蟲蛀的鳳仙花種子,再蓋上薄薄的一層土,澆上水,放在花壇邊,可是等啊等,10多天過去了,鳳仙花種子就是沒有發芽。讓爺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奶奶想給家人們做美味可口的豆芽菜,用了綠豆種子來發芽,不僅沒有用泥土,同樣發芽了,還又白又嫩,看上去就非常的美味可口。 二十四節氣中“驚蟄”當天晚上,電閃雷鳴,大于磅礴,第二天早上爺爺在門前的水泥地上發現了很多蚯蚓在爬來爬去,于是爺爺拿來一個透氣的、透明的、底下裝有少量水的盒子,將地面上的蚯蚓抓進了盒子里,準備用蚯蚓去釣魚。在釣魚時爺爺發現這些蚯蚓都很不老實,喜歡一個勁的往瓶口爬,不過這方便了爺爺抓它們。 用蚯蚓釣魚真的是個好方法,爺爺一下子釣了很多魚,于是爺爺把吃不完的魚用一個大大的水箱養了起來,剛開始經常有魚死去,后來爺爺在水箱里放上泥土、種上了水草、養了一些螺螄和蝦米,釣來的這些小魚便愉快的生活在了水箱里。
請仔細閱讀上文,并解答上文中小科的一些疑惑。
1.小科爺爺種的鳳仙花過了10多天沒有發芽,可能的原因是( )。
A.種子被蟲吃過了 B.播種鳳仙花的時間還太早,溫度比較低
C.沒有水,所以種子不發芽 D.沒有充足的空氣,所以種子不發芽
2.讓小科爺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奶奶的綠豆發芽了”,根據你的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鳳仙花種子放在室外花壇邊,容易被小鳥吃了 B.綠豆種子在室內,溫度比較高
C.種子發芽,奶奶沒有用土,爺爺用土了 D.綠豆種子個頭比鳳仙花大,更容易發芽
3.奶奶的豆芽菜又白又嫩,跟小科在菜園路看到的綠豆苗植株不一樣,菜園里的綠豆長的是( )
A.較黑較老 B.較細較長 C.較短較粗 D.較白較脆
4.你覺得造成奶奶的豆芽菜和菜園內生長的綠豆苗不一樣的主要原因是( )
A.水 B.土壤 C.溫度 D.太陽
5.爺爺還種了神秘植物,它根系發達強壯,莖能儲藏水分,葉可以減少蒸騰水分,你覺得爺爺種的植物最有可能是( )
A.香蕉樹 B.綠豆 C.青菜 D.蘆薈
6.大雨過后,爺爺在水泥地上能發現蚯蚓的原因是( )
A.晚上的雷聲把蚯蚓的冬眠打醒了 B.大雨進入土壤,把蚯蚓趕出來透氣了
C.閃電太亮,把蚯蚓的眼睛閃瞎了 D.泥土里面太熱了,蚯蚓到地面來乘涼了
7.爺爺抓到的這些蚯蚓很不老實,喜歡往瓶口爬,不是蚯蚓往外爬的原因是( )
A.蚯蚓想爬到瓶口透氣 B.瓶子是透明的,太亮了
C.瓶底有水,蚯蚓不喜歡泡在水里 D.瓶子里沒有泥土,所以不喜歡待著
8.“驚蟄”過后的一星期,爺爺去池塘邊釣魚,他聽到了青蛙的叫聲,你覺得這個時間青蛙處于以下哪個生長階段?( )
A.交配、產卵、孵化 B.捕蟲生長發育 C.挖洞準備冬眠 D.開始冬眠
9.爺爺想去看看青蛙在哪里,循聲望去愣是沒有看到青蛙。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呢?( )
A.爺爺沒戴老花鏡,所以看不遠 B.青蛙具有和環境相似的顏色——保護色
C.青蛙具有和環境相似的形態——擬態 D.青蛙是在水里叫的,所以岸上找不到
10.爺爺一開始養的魚經常死去,可能的原因是( )【多選題】
A.魚的數量太多了,太擁擠了 B.水水里太冷了,應該加些熱水進去,讓水變溫
C.箱內沒有水草,缺少氧氣 D.沒有螺螄、蝦米等小生物清理糞便,凈化水質
11.【判斷】爺爺用蚯蚓釣魚,蚯蚓被魚吃了,所以蚯蚓是生產者。( )
12.【判斷】爺爺在水箱里放上泥土,種上水草,養上螺螄和蝦米,便構成了一個水箱生態系統。( )
13.請寫出水箱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
第二部分:船的研究
素材二:中國的船 湘湖獨木舟:世界上迄今保存最早的獨木舟——跨湖橋獨木舟。跨湖橋獨木舟被發現于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6.5米深的湘湖水下,已有8000多年歷史,發現時它仍停泊在最初的地方。 明代寶船:又名寶舟,是鄭和下西洋時的船只,為中國帆船的一種。鄭和航海寶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長148米,寬6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海船采用全木結構。明代船舶工藝發展到有鍬釘、鐵鋦、鏟釘、螞蟥釘等,使復雜的木結構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各種船釘拼合、掛鋦、加固在一起,不至于“散架”。 福建艦: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為“18”,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采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余噸。他是我國的第三艘航母,第一艘遼寧艦,舷號為“16”,第二艘山東艦,舷號為“17”,這三艘航母均為常規動力,我們也期待祖國也擁有核動力航母。 “奮斗者”潛水器:2020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正式命名為奮斗者號。2020年10月27日,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智慧、偉大的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無不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船的發展歷史中,我們保存著人類最早的獨木舟、我們有最早開啟海上貿易的明代寶船、我們有捍衛祖國海上領土,守護祖國海疆的各類艦艇,我們還有能深潛海底萬米的科考船“奮斗者”號。請同學們結合上面的文字資料,幫助小科回答以下問題。
1.獨木舟在船發展的歷史中慢慢被竹筏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
A.船底較窄,不夠穩定,載貨量小 B.結構簡單,容易散架
C.外形單一,不夠美觀 D.材料難取,制作復雜
2.常規動力航母與核動力航母的主要區別是( )。
A.常規動力航母,續航能力更強 B.常規動力航母體型更大,裝載更多
C.常規動力航母航行速度更快 D.核動力航母,續航能力更強
3.“奮斗者”號潛水器它的下潛與上浮,主要是通過改變( )。
A.自身的輕重 B.自身的體積 C.自身的大小 D.自身的形狀
4.不屬于明代寶船造船時所使用的材料是( )。
A.鐵 B.鋼板 C.木材 D.布
5.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中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優美詩句,請問當時孟浩然所坐的船的動力系統不可能的是( )
A.人力 B.風力 C.蒸汽動力 D.水力
6.唐代柳宗元在《江雪》中寫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其中釣魚老翁所坐的船樣子與( )比較接近。
A.獨木舟 B.搖櫓木船 C.明代寶船 D.蒸汽船
7.小科與爸爸在家用邊長為10cm的正方形白紙進行紙船承重比賽,在折船過程中,船舷高度為( )時,小科最有可能贏爸爸。
A.1cm B.2cm C.3cm D.4cm
8.小科所在學校科技節要進行自制小船航行比賽,比賽場地見右圖,小科若要贏得比賽,他最需要在船的哪個方面下功夫?( )
A.動力系統 B.船體材料
C.船舵 D.船體外觀
9.航空母艦是用大量的鋼板制造而成的,鋼板在水里是沉的,做成船后卻能浮在水面上,主要是改變了( )。
A.船排開水的體積 B.船的排水量 C.鋼板自身的體積 D.船的重力大小
10.上面所介紹的四個不同時代的船,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A.大小外形 B.動力系統 C.功能結構 D.水上交通工具
11.【判斷】資料中的船只,船頭都設計成流行性是為了減小水的阻力,提高航行速度。( )
12.【判斷】航空母艦會分隔船艙,是為了確保裝載貨物時更加穩定,不易移動。( )
13.【填空】“奮斗者”號在水中都會受到一個垂直 的力,我們把這個力叫浮力。而浮力的大小跟物體 有關。奮斗者號從海底浮出水面的過程中,所受到的浮力
(填“越來越大或越來越小”)
第三部分:地球——宇宙的奇跡
素材三:地球十大危機 1.全球氣候變暖:地球氣溫升高,它會引起兩極冰川的融化,會帶來頻繁的暴風雨,會導致生物物種的減少,更會使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區受淹,地球變暖是由于人類活動產生溫室氣體排放所導致的。 2.臭氧層破壞:臭氧層能吸收太陽的大部分紫外線,阻擋紫外線輻射到地面,降低人類皮膚癌和白內障的發病率,保護人類的免疫系統,因此對地球上的生物有保護作用。臭氧層破壞的元兇人類廣泛使用氟氯烴類化合物等制冷劑所導致的。 3.生物多樣性減少:人類對動植物的破壞與日俱增,目前每年要有4000~6000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四分之一的哺乳類動物正處于瀕臨滅絕的危險,動植物的生死存亡將影響人類的命運。 4.酸雨蔓延: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降雨時溶解在水中,即形成酸雨,酸雨具有腐蝕性,降落地面會損害農作物的生長,湖泊酸化,魚類死亡。 5.森林銳減:由于人類的過度采伐和不恰當的開墾,再加上氣候變化引起的森林火災,世界森林面積不斷減少,森林的減少導致了水土流失,洪災頻繁,物種減少,氣候變化等多種嚴重惡果。 6.土地荒漠化:過度的放牧及重用輕養使草地逐漸退化,開荒、采礦、修路等建設活動對土地的破壞作用甚大,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斷侵蝕,,每天都有大片土地淪為荒漠,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后果就是農民的貧困化。 7.資源短缺:近數十年來,自然資源的消耗量與日俱增,已有很多資源顯現出短缺的現象.。最重要的有水資源、耕地資源和礦產資源。 8.水環境污染:人口膨脹和工業發展所制造出來的越來越多的污水廢水終于超過了天然水體的承受極限,于是本來是清澈的水體變黑發臭、細菌滋生、魚類死亡、藻類瘋長,更為嚴重的是,本來足以滋養人體的水,常因含有有毒物質而使人染病死亡。 9.大氣污染:大氣污染是燃煤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造成的,細小的懸浮顆粒被吸入人體,十分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另外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中夾帶大量化學物質與太陽光作用,會形成一種刺激性的煙霧,能引起眼病、頭痛、呼吸困難等。 10.固體廢棄物: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的發展城市垃圾和工業固體廢棄物日益增加,已經發展為城市的一大災害。垃圾中的各種有害物質不僅占用土地,還會污染周圍空氣、水體,甚至地下水。 顯然,上述眾多的環境問題,已經對人類提出了十分嚴峻的挑戰,這是涉及人類能否在地球上繼續生存、繼續發展的挑戰,人類不能回避,更不能聽之任之,貿然對待。人類必須、也只有人類能夠找到自己的出路。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請同學們仔細閱讀素材資料,圍繞珍愛地球這一主題,完成以下問題。
1.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地球為了擺脫木星引力,用行星發動機助推地球逃離太陽系的一部科幻電影。我之所以對地球如此依賴,以下對地球的認知理解不恰當的是( )
A.因為地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的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B.地球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水、空氣、溫度、氣候、食物等;
C.地球因為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氣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
D.人類目前已經發現在宇宙中還存在著好多個像地球一樣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2.日本福島核電廠核污染廢水排入海水中,哪條危害不屬于核廢水污染所帶來的?( )。
A.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或變異 B.被核廢水污染的海產品進入人體,有害物質在人體內積累
C.核廢水蒸發進入空氣中,產生溫室效應 D.海水資源遭到破壞,會影響整個地球生態
3.2023年世界各地厄爾尼諾現象頻發,導致了地球氣溫的升高,以下不屬于地球氣溫升高所帶來的危害是( )。
A.冰山融化、北極熊失去家園 B.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被侵蝕
C.森林火災加劇 D.地球能源資源銳減,導致能源危機
4.以下的表述與珍惜水資源無關的是( )。
A.采用先進的滴灌技術進行農業灌溉 B.設立河長、湖長、塘長,將水資源保護落實到人C.采用感應式沖水裝置,避免水流直沖 D.千島湖水質優異,增加千島湖有機魚網箱養魚面積
5.以下不屬于解決生活固體廢棄物的有效做法是( )。
A.超市采用可降解塑料袋裝商品 B.每天堅持將剩菜剩飯隔夜再吃,減少廚余垃圾數量
C.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有效重復利用 D.少點外賣,減少外賣包裝袋浪費
6.我國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碳達峰、碳中和、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等一些名詞不斷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下做法與國家低碳政策目標不相符的是( )。
A.加大煤炭開采力度,保障電力供應,助力企業發展 B.擴大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使用
C.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新型項目 D.出門盡可能地鐵、公交出行,減少燃油車使用
7.現在小區門口有很多的再生資源回收公司,主要回收紙、金屬、塑料、玻璃等,而回收的紙經過( )的步驟后,又可以形成新的紙制品。
A.撕碎、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 B.撕碎、攪拌、擠壓吸水、平鋪、通風晾干
C.撕碎、攪拌、擠壓吸水、通風晾干、平鋪 D.攪拌、撕碎、擠壓吸水、平鋪、通風晾干
8.我們現在很多家庭都住商品房,在居住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裝修噪音污染的問題,面對該問題我們怎樣做是合理的?( )
A.直接上門找裝修工人理論 B.找到該房子的房東進行理論
C.首先調查現狀與原因,然后找物業或相關部門協商解決 D.要求物業上門阻止裝修行為
9.我國的“祝融號”火星車已經登陸火星,對火星進行探測,因為火星和地球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所以我們一直將火星作為“第二地球”進行開發,關于火星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有大氣,但很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B.保留著洪水沖刷痕跡,應該有深層地下水 C.距離太陽比地球遠一點,氣候跟地球接近 D.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清潔能源,如潮汐能
10.我國宇航員已經進入“天宮”空間站開展科研工作,空間站為宇航員提供的基本生存條件包括( )【多選題】
A.水 B.空氣 C.食物 D.溫度 E.能源(天然氣)
11.將下列環境問題和對應的表現及其產生的影響連線。
大氣污染 污染土壤 呼吸道疾病
酸雨 毀壞建筑
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 霧霾 植物無法生長
氟利昂 海洋生物死亡
固體廢棄物污染 赤潮 破壞臭氧層
富營養化 水中生物死亡
第四部分:熱
素材四:保溫餐車 小科所在的學校要開展一次“保溫餐車”的項目化學習活動,活動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問題一:飯菜保溫!由于學校規模比較龐大,48個班級,近2000名學生,因此每天后廚的蔬菜炒制要分批次進行,第一鍋到最后一鍋間隔時間在1個小時以上,的確會冷卻不少。再加上食堂阿姨還要提前將飯菜分送的各個班級,這期間的時間差又將是飯菜進一步冷卻。學生吃到飯菜時,部分班級的菜會變涼、變冷了,飯菜保溫事關學生切身利益,成為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問題二:過道擁擠!雖說我校為新建學校,食堂規劃有3層,但每層要容納16個班級,整個食堂就餐就顯得非常擁擠,再加上一半的過道被分餐臺所占用,學生在食堂內行走就顯得非常擁擠,偶爾會出現湯撒到衣服上的情況。 鑒于上述原因,小科決定和同學們一起設計制作一輛保溫餐車,來解決飯菜變冷、移動不便、占地過大的問題,而保溫成為了這項設計的重中之重。
(
溫度
)1.小科認為,保溫就是要減慢食物變涼的速度,選擇什么材料來保溫,成為了小科研究的重點,于是小科找來了三種不同材料將裝有熱水的容器包裹起來,測試并記錄了以下數據。
(
材料
) 初始 10分鐘 20分鐘 30分鐘 40分鐘 50分鐘 60分鐘
泡沫 70 60 52 45 40 42 33
棉絮 70 59 50 43 39 34 30
空氣袋 70 61 54 47 41 38 35
(1)根據表中數據,畫出空氣袋組的折線圖。
(2)表格中有一組數據存在問題,這組數據在 組第 分鐘測量的。小科找到原因后立馬修正了數據。
(3)分析數據可以發現,溫度越高時,降溫速度越 (填“快”或“慢”)。
(4)從表格數據可以知道,當時室內的氣溫是 ℃。
(5)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
2.小科他們在加熱水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變化,以下變化不可能的是( )。
A.水在持續加熱的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開始沸騰,沸騰一段時間后溫度繼續升高
B.水沸騰后,水面上會有大量“白汽”,水中有大量氣泡上升
C.停止加熱后,水停止沸騰,溫度也開始逐漸降低,白汽也逐漸減少
D.水壺蓋子上會出現很多小水珠,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
3.小科他們在制作保溫餐車的過程中,考慮到長久耐用、方便清洗、安全衛生,以下哪個材料更適合與飯菜直接接觸。( )
A.塑料 B.泡沫 C.鐵皮 D.不銹鋼
4.小科他們為了使飯菜保溫的效果更好,在裝飯菜盆的下面放上了熱水,此措施沒有采用的熱傳遞方式是( )。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 D.以上均是
5.小科他們在做實驗時,發現有時裝菜盆有的燙,于是他們用毛巾這個熱的不良導體裹住拿就不燙了,以下跟毛巾同屬熱的不良導體的一組是( )。
A.銅、陶瓷 B.鐵、塑料 C.鋁、木頭 D.玻璃、石頭
6.小科他們為了使保溫效果達到最佳,所以他們又在裝飯菜的盆上加了蓋子,可是他們每次打開蓋子,都能在蓋子上發現小水珠,以下現象中的小水珠與蓋子上的小水珠形成不同的是( )。
A.清晨小草上的露珠 B.剛從冰柜中拿出的飲料瓶外部的小水珠
C.雨后,樹葉上的小水珠 D.開水燒開時,壺口冒出的“白汽”
7.小科他們在開展保溫餐車項目化學習活動中,經歷了以下環節:①結構設計;②明確問題;③產品制作;④測試調整,按照先后順序排列,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8.【判斷】食堂阿姨經常會用一個帶有黒柄的勺子給學生們分菜,黒柄屬于熱的良導體。( )
9.【判斷】經過探索小科學到了很多,他建議夏天喝水用不銹鋼杯盛水,涼得快。 ( )
10.【判斷】經過探索小科學到了很多,他還建議夏天開空調時風口朝上,整個房間涼得快。(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科學素養評價卷
編寫說明
一、卷面上:頁數增加,題量不變。
鑒于以往的期末素養評價中,學生完成評價卷的時間較快,40分鐘的測試時間,快的學生15~20分鐘就能把試卷全部完成。所以這次在編寫試卷時,頁碼有原來的6頁變為8頁,題量沒有增加,只是題干部分的閱讀量增加了,讀題所需的時間會更長一些,這也是出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與閱讀習慣的考慮。其次是選擇題的選項也較以往做了比較大的調整,以往很多的答案較為簡單,無需過多的閱讀與理解,即可進行選擇,而現在的答案則需要對每句話進行認真的辨析,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是為了讓測試從機械記憶走向理解讀通。
題型上:四大板塊,各有特色。
以往的試卷一般分判斷、選擇、探究、連線、填圖等系列題型,且一般以題型來劃分整張試卷,不同單元的知識點會出現在每個題型中。而我這次設計的試卷是從單元整體的角度出發,在單元項目的基礎上根據需要融入不同題型。
第一部分我是從生活情境入手,創設了爺爺退休生活這一情境,將情境中碰到的問題在題目中出現,讓學生從生活化的角度去思考與解決,真正的做到學為所用,當然學生需要仔細閱讀文章中的字眼。
第二部分我是從國家文化自信的角度出發,尋找了中國在船的發展歷史中具有舉足輕重意義的幾條船作為資料,并以跨學科的方式進行命題,其中融入了文學古詩詞的閱讀與理解,滲透了數學中關于體積的計算等。
第三部分我是從地球是我們唯一的生活家園的角度出發,列舉了地球十大危機的相關資料,再結合當前的熱門事件或時事新聞來命題,用意是為了讓學生在學會做題的基礎上,能明白學習更深層次的內涵。
第四部分我則是從學校開展的項目化學習活動作為載體,圍繞保溫餐車項目與熱的相關知識相關聯,通過數據分析到知識理解,最后到生活應用。
三、思想上:德育滲透,無時無形。
本次試卷命題的最大亮點還在于思想意境上,真正的做到滲透德育于無形中,比如第一部分,以愛家人為主題,懂得感恩長輩;第二部分以愛祖國為主線,強化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第三部分以愛地球為主旨,懂得珍惜與珍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知道保護地球環境;第四部分以愛生活為主干,學會用知識、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科學素養評價卷
(本試卷滿分 100分,考試時間 40分鐘)
第一部分:生物與環境
素材一:爺爺的退休生活 爺爺、奶奶終于退休了,他們為了后輩們的幸福生活,操勞了一生,對于爺爺、奶奶的無私奉獻,我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爺爺、奶奶開啟了他們的退休生活:種菜、養花、釣魚、養魚。 元宵節剛過完,爺爺就安排上了種鳳仙花。爺爺找來了10花盆,在每個花盆底部戳上幾個洞,再鋪上一層顆粒較大的小石塊,然后再覆蓋上營養土,接著在營養土的上面撒上5粒外觀飽滿,沒有蟲蛀的鳳仙花種子,再蓋上薄薄的一層土,澆上水,放在花壇邊,可是等啊等,10多天過去了,鳳仙花種子就是沒有發芽。讓爺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奶奶想給家人們做美味可口的豆芽菜,用了綠豆種子來發芽,不僅沒有用泥土,同樣發芽了,還又白又嫩,看上去就非常的美味可口。 二十四節氣中“驚蟄”當天晚上,電閃雷鳴,大于磅礴,第二天早上爺爺在門前的水泥地上發現了很多蚯蚓在爬來爬去,于是爺爺拿來一個透氣的、透明的、底下裝有少量水的盒子,將地面上的蚯蚓抓進了盒子里,準備用蚯蚓去釣魚。在釣魚時爺爺發現這些蚯蚓都很不老實,喜歡一個勁的往瓶口爬,不過這方便了爺爺抓它們。 用蚯蚓釣魚真的是個好方法,爺爺一下子釣了很多魚,于是爺爺把吃不完的魚用一個大大的水箱養了起來,剛開始經常有魚死去,后來爺爺在水箱里放上泥土、種上了水草、養了一些螺螄和蝦米,釣來的這些小魚便愉快的生活在了水箱里。
請仔細閱讀上文,并解答上文中小科的一些疑惑。
1.小科爺爺種的鳳仙花過了10多天沒有發芽,可能的原因是( )。
A.種子被蟲吃過了 B.播種鳳仙花的時間還太早,溫度比較低
C.沒有水,所以種子不發芽 D.沒有充足的空氣,所以種子不發芽
參考答案 B
命題意圖 指向核心素養目標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種子發芽需要適宜的溫度。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1課
2.讓小科爺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奶奶的綠豆發芽了”,根據你的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鳳仙花種子放在室外花壇邊,容易被小鳥吃了 B.綠豆種子在室內,溫度比較高
C.種子發芽,奶奶沒有用土,爺爺用土了 D.綠豆種子個頭比鳳仙花大,更容易發芽
參考答案 B
命題意圖 指向核心素養目標用科學的思維思考、分析、解決問題;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種子發芽需要適宜的溫度。 2.種子發芽可以沒有陽光和土壤。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2課
3.奶奶的豆芽菜又白又嫩,跟小科在菜園路看到的綠豆苗植株不一樣,菜園里的綠豆長的是( )
A.較黑較老 B.較細較長 C.較短較粗 D.較白較脆
參考答案 C
命題意圖 指向核心素養理解科學概念的基礎上形成對事物的總體認識;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有光照的植物莖粗短、嫩綠,葉綠色。 2.無光照的植物莖細長、白嫩,葉嫩黃。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3課
4.你覺得造成奶奶的豆芽菜和菜園內生長的綠豆苗不一樣的主要原因是( )
A.水 B.土壤 C.溫度 D.太陽
參考答案 D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思維,知道事物間的相互聯系,會分析與比較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植物需要有陽光才能進行光合作用,才能在、生長的更好。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3課
5.爺爺還種了神秘植物,它根系發達強壯,莖能儲藏水分,葉可以減少蒸騰水分,你覺得爺爺種的植物最有可能是( )
A.香蕉樹 B.綠豆 C.青菜 D.蘆薈
參考答案 D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觀念,在理解科學知識的基礎上能推理、類比,舉一反三;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仙人掌根系發達,莖能儲水,葉變葉刺。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3課
6.大雨過后,爺爺在水泥地上能發現蚯蚓的原因是( )
A.晚上的雷聲把蚯蚓的冬眠打醒了 B.大雨進入土壤,把蚯蚓趕出來透氣了
C.閃電太亮,把蚯蚓的眼睛閃瞎了 D.泥土里面太熱了,蚯蚓到地面來乘涼了
參考答案 B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思維,通過對科學知識的理解,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蚯蚓的生存需要氧氣,下雨會把泥土中的空氣趕跑,所以需要爬出泥土呼吸。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4課
7.爺爺抓到的這些蚯蚓很不老實,喜歡往瓶口爬,不是蚯蚓往外爬的原因是( )
A.蚯蚓想爬到瓶口透氣 B.瓶子是透明的,太亮了
C.瓶底有水,蚯蚓不喜歡泡在水里 D.瓶子里沒有泥土,所以不喜歡待著
參考答案 A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思維,通過對科學知識的理解,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里。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4課
8.“驚蟄”過后的一星期,爺爺去池塘邊釣魚,他聽到了青蛙的叫聲,你覺得這個時間青蛙處于以下哪個生長階段?( )
A.交配、產卵、孵化 B.捕蟲生長發育 C.挖洞準備冬眠 D.開始冬眠
參考答案 A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思維,通過常見生活現象來強化科學知識的理解;
難度 高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青蛙在春天的主要行為是交配、產卵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5課
9.爺爺想去看看青蛙在哪里,循聲望去愣是沒有看到青蛙。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呢?( )
A.爺爺沒戴老花鏡,所以看不遠 B.青蛙具有和環境相似的顏色——保護色
C.青蛙具有和環境相似的形態——擬態 D.青蛙是在水里叫的,所以岸上找不到
參考答案 B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觀念,知道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青蛙的體色會隨著環境顏色的變化而變化。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5課
10.爺爺一開始養的魚經常死去,可能的原因是( )【多選題】
A.魚的數量太多了,太擁擠了 B.水水里太冷了,應該加些熱水進去,讓水變溫
C.箱內沒有水草,缺少氧氣 D.沒有螺螄、蝦米等小生物清理糞便,凈化水質
參考答案 ACD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探究實踐,能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制作生態瓶時要注意動物數量、植物數量以及其他小動物的和諧共生。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7課
11.【判斷】爺爺用蚯蚓釣魚,蚯蚓被魚吃了,所以蚯蚓是生產者。( )
參考答案 ×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觀念,理解生產者與消費者兩個科學概念與名詞及他們的相互關系;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通常情況下植物是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6課
12.【判斷】爺爺在水箱里放上泥土,種上水草,養上螺螄和蝦米,便構成了一個水箱生態系統。( )
參考答案 √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觀念,理解生態系統這個常見的科學概念與名詞;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 生態系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構成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共同體。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6課
13.請寫出水箱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
參考答案 水草→小蝦→魚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觀念,理解食物鏈這個常見科學名詞及它的基本結構與邏輯;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食物鏈通常是從綠色植物開始到該系統中最兇猛的動物結束。 教材單元 第一單元第6課
第二部分:船的研究
素材二:中國的船 湘湖獨木舟:世界上迄今保存最早的獨木舟——跨湖橋獨木舟。跨湖橋獨木舟被發現于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6.5米深的湘湖水下,已有8000多年歷史,發現時它仍停泊在最初的地方。 明代寶船:又名寶舟,是鄭和下西洋時的船只,為中國帆船的一種。鄭和航海寶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長148米,寬6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海船采用全木結構。明代船舶工藝發展到有鍬釘、鐵鋦、鏟釘、螞蟥釘等,使復雜的木結構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各種船釘拼合、掛鋦、加固在一起,不至于“散架”。 福建艦: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為“18”,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采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余噸。他是我國的第三艘航母,第一艘遼寧艦,舷號為“16”,第二艘山東艦,舷號為“17”,這三艘航母均為常規動力,我們也期待祖國也擁有核動力航母。 “奮斗者”潛水器:2020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正式命名為奮斗者號。2020年10月27日,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智慧、偉大的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無不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船的發展歷史中,我們保存著人類最早的獨木舟、我們有最早開啟海上貿易的明代寶船、我們有捍衛祖國海上領土,守護祖國海疆的各類艦艇,我們還有能深潛海底萬米的科考船“奮斗者”號。請同學們結合上面的文字資料,幫助小科回答以下問題。
1.獨木舟在船發展的歷史中慢慢被竹筏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
A.船底較窄,不夠穩定,載貨量小 B.結構簡單,容易散架
C.外形單一,不夠美觀 D.材料難取,制作復雜
參考答案 A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思維,能對客觀事物進行比較分析并推理結結論;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竹筏底部寬,穩定性好,載貨量大。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2課
2.常規動力航母與核動力航母的主要區別是( )。
A.常規動力航母,續航能力更強 B.常規動力航母體型更大,裝載更多
C.常規動力航母航行速度更快 D.核動力航母,續航能力更強
參考答案 D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知識,知道基本的科學概念及科學發展歷史;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核動力航母續航能力更強。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5課
3.“奮斗者”號潛水器它的下潛與上浮,主要是通過改變( )。
A.自身的輕重 B.自身的體積 C.自身的大小 D.自身的形狀
參考答案 A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知識,知道基本的科學原理;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潛水艇注入水,重力變大,大于浮力時就下沉。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5課
4.不屬于明代寶船造船時所使用的材料是( )。
A.鐵 B.鋼板 C.木材 D.布
參考答案 B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態度責任,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的關系;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明代還不具備生產鋼板的能力。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2課
5.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中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優美詩句,請問當時孟浩然所坐的船的動力系統不可能的是( )
A.人力 B.風力 C.蒸汽動力 D.水力
參考答案 C
命題意圖 指向態度責任,理解科學與社會的關系;跨學科知識融合,用科學的眼光去思辨問題;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唐代還沒有發明蒸汽機。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5課
6.唐代柳宗元在《江雪》中寫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其中釣魚老翁所坐的船樣子與( )比較接近。
A.獨木舟 B.搖櫓木船 C.明代寶船 D.蒸汽船
參考答案 B
命題意圖 指向態度責任,理解科學與社會的關系;跨學科知識融合,用科學的眼光去思辨問題;
難度 高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船的發展歷史,唐代已不是獨木舟,不能被“孤舟”字面意思欺騙,另外也不會具備明白寶船的多層結構,蒸汽船就更不用說了。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1課
7.小科與爸爸在家用邊長為10cm的正方形白紙進行紙船承重比賽,在折船過程中,船舷高度為( )時,小科最有可能贏爸爸。
A.1cm B.2cm C.3cm D.4cm
參考答案 B
命題意圖 指向態度責任,理解科學與技術的關系,實現跨學科知識融合;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當船舷高為2時,2*6*6=72,體積最大。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3課
8.小科所在學校科技節要進行自制小船航行比賽,比賽場地見右圖,小科若要贏得比賽,他最需要在船的哪個方面下功夫?( )
A.動力系統 B.船體材料
C.船舵 D.船體外觀
參考答案 C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思維,能根據要求選擇合理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難度 高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船舵決定了船的航行方向,從規則圖分析該比賽以直線行駛得分最高。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5課
9.航空母艦是用大量的鋼板制造而成的,鋼板在水里是沉的,做成船后卻能浮在水面上,主要是改變了( )。
A.船排開水的體積 B.船的排水量 C.鋼板自身的體積 D.船的重力大小
參考答案 A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知識,知道基本的科學原理;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船的浮力大小跟船排開水的體積有關。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3課
10.上面所介紹的四個不同時代的船,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A.大小外形 B.動力系統 C.功能結構 D.水上交通工具
參考答案 D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態度責任,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的關系;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船作為水上交通工具,一直沒有變化。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1課
11.【判斷】資料中的船只,船頭都設計成流行性是為了減小水的阻力,提高航行速度。( )
參考答案 √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知識,知道基本的科學原理;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船頭設計成流線型可以減小水的阻力。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1課
12.【判斷】航空母艦會分隔船艙,是為了確保裝載貨物時更加穩定,不易移動。( )
參考答案 √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知識,知道基本的科學原理;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船艙可以使貨物更加穩定。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4課
13.【填空】“奮斗者”號在水中都會受到一個垂直 的力,我們把這個力叫浮力。而浮力的大小跟物體 有關。奮斗者號從海底浮出水面的過程中,所受到的浮力
(填“越來越大”或“越來越小”)
參考答案 向上;排開水的體積;越來越小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知識,知道基本的科學原理及變化規律;
難度 高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浮力是垂直向上的;浮力跟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有關,潛水器浮出水面,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浮力也變小。 教材單元 第二單元第3課
第三部分:地球——宇宙的奇跡
素材三:地球十大危機 1.全球氣候變暖:地球氣溫升高,它會引起兩極冰川的融化,會帶來頻繁的暴風雨,會導致生物物種的減少,更會使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區受淹,地球變暖是由于人類活動產生溫室氣體排放所導致的。 2.臭氧層破壞:臭氧層能吸收太陽的大部分紫外線,阻擋紫外線輻射到地面,降低人類皮膚癌和白內障的發病率,保護人類的免疫系統,因此對地球上的生物有保護作用。臭氧層破壞的元兇人類廣泛使用氟氯烴類化合物等制冷劑所導致的。 3.生物多樣性減少:人類對動植物的破壞與日俱增,目前每年要有4000~6000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四分之一的哺乳類動物正處于瀕臨滅絕的危險,動植物的生死存亡將影響人類的命運。 4.酸雨蔓延: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降雨時溶解在水中,即形成酸雨,酸雨具有腐蝕性,降落地面會損害農作物的生長,湖泊酸化,魚類死亡。 5.森林銳減:由于人類的過度采伐和不恰當的開墾,再加上氣候變化引起的森林火災,世界森林面積不斷減少,森林的減少導致了水土流失,洪災頻繁,物種減少,氣候變化等多種嚴重惡果。 6.土地荒漠化:過度的放牧及重用輕養使草地逐漸退化,開荒、采礦、修路等建設活動對土地的破壞作用甚大,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斷侵蝕,,每天都有大片土地淪為荒漠,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后果就是農民的貧困化。 7.資源短缺:近數十年來,自然資源的消耗量與日俱增,已有很多資源顯現出短缺的現象.。最重要的有水資源、耕地資源和礦產資源。 8.水環境污染:人口膨脹和工業發展所制造出來的越來越多的污水廢水終于超過了天然水體的承受極限,于是本來是清澈的水體變黑發臭、細菌滋生、魚類死亡、藻類瘋長,更為嚴重的是,本來足以滋養人體的水,常因含有有毒物質而使人染病死亡。 9.大氣污染:大氣污染是燃煤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造成的,細小的懸浮顆粒被吸入人體,十分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另外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中夾帶大量化學物質與太陽光作用,會形成一種刺激性的煙霧,能引起眼病、頭痛、呼吸困難等。 10.固體廢棄物: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的發展城市垃圾和工業固體廢棄物日益增加,已經發展為城市的一大災害。垃圾中的各種有害物質不僅占用土地,還會污染周圍空氣、水體,甚至地下水。 顯然,上述眾多的環境問題,已經對人類提出了十分嚴峻的挑戰,這是涉及人類能否在地球上繼續生存、繼續發展的挑戰,人類不能回避,更不能聽之任之,貿然對待。人類必須、也只有人類能夠找到自己的出路。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請同學們仔細閱讀素材資料,圍繞珍愛地球這一主題,完成以下問題。
1.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地球為了擺脫木星引力,用行星發動機助推地球逃離太陽系的一部科幻電影。我之所以對地球如此依賴,以下對地球的認知理解不恰當的是( )
A.因為地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的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B.地球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水、空氣、溫度、氣候、食物等;
C.地球因為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氣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
D.人類目前已經發現在宇宙中還存在著好多個像地球一樣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參考答案 D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態度責任,形成熱愛自然,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社會責任意識;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人類還未發現其他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1課
2.日本福島核電廠核污染廢水排入海水中,哪條危害不屬于核廢水污染所帶來的?( )。
A.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或變異 B.被核廢水污染的海產品進入人體,有害物質在人體內積累
C.核廢水蒸發進入空氣中,產生溫室效應 D.海水資源遭到破壞,會影響整個地球生態
參考答案 C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態度責任,能對社會熱點問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難度 高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溫室效應是由于二氧化碳過量排放所導致的。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2課
3.2023年世界各地厄爾尼諾現象頻發,導致了地球氣溫的升高,以下不屬于地球氣溫升高所帶來的危害是( )。
A.冰山融化、北極熊失去家園 B.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被侵蝕
C.森林火災加劇 D.地球能源資源銳減,導致能源危機
參考答案 D
命題意圖 指向態度責任,能全面的分析一個環境問題所帶來的一系列的生存影響;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溫室效應對于能源危機的影響不大。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2課
4.以下的表述與珍惜水資源無關的是( )。
A.采用先進的滴灌技術進行農業灌溉
B.設立河長、湖長、塘長,將水資源保護落實到人
C.采用感應式沖水裝置,避免水流直沖
D.農夫山泉來自千島湖優質湖水,為了讓更多人喝上美味的農夫山泉,我們要加大開發與生產
參考答案 D
命題意圖 指向態度責任,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合理開發與使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3課
5.以下不屬于解決生活固體廢棄物的有效做法是( )。
A.超市采用可降解塑料袋裝商品 B.每天堅持將剩菜剩飯隔夜再吃,減少廚余垃圾數量
C.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有效重復利用 D.少點外賣,減少外賣包裝袋浪費
參考答案 B
命題意圖 指向態度責任,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隔夜菜會產生一些不利于身體健康的物質,因此要少吃或不吃。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4課
6.我國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碳達峰、碳中和、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等一些名詞不斷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下做法與國家低碳政策目標不相符的是( )。
A.加大煤炭開采力度,保障電力供應,助力企業發展 B.擴大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使用
C.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新型項目 D.出門盡可能地鐵、公交出行,減少燃油車使用
參考答案 A
命題意圖 指向態度責任,知道能源短缺與環境保護的意義;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煤炭發電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加劇,不符合低碳經濟的目標。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5課
7.現在小區門口有很多的再生資源回收公司,主要回收紙、金屬、塑料、玻璃等,而回收的紙經過( )的步驟后,又可以形成新的紙制品。
A.撕碎、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 B.撕碎、攪拌、擠壓吸水、平鋪、通風晾干
C.撕碎、攪拌、擠壓吸水、通風晾干、平鋪 D.攪拌、撕碎、擠壓吸水、平鋪、通風晾干
參考答案 A
命題意圖 指向態度責任,了解資源再生,可以節約地球有限資源的開發,從而保護地球;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紙張回收再生的一般過程。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6課
8.我們現在很多家庭都住商品房,在居住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裝修噪音污染的問題,面對該問題我們怎樣做是合理的?( )
A.直接上門找裝修工人理論 B.找到該房子的房東進行理論
C.首先調查現狀與原因,然后找物業或相關部門協商解決 D.要求物業上門阻止裝修行為
參考答案 C
命題意圖 指向態度責任,面對生活中的實際環境問題,能用公共規范與法律規范去解決;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面對環境問題先調查、找原因,再分析、商討解決的辦法。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7課
9.我國的“祝融號”火星車已經登陸火星,對火星進行探測,因為火星和地球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所以我們一直將火星作為“第二地球”進行開發,關于火星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有大氣,但很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B.保留著洪水沖刷痕跡,應該有深層地下水 C.距離太陽比地球遠一點,氣候跟地球接近 D.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清潔能源,如潮汐能
參考答案 D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態度責任,能對社會熱點事件進行關注,并保持好奇心與探究欲;
難度 高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火星上沒有海洋,所以也不存在潮汐能。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1課
10.我國宇航員已經進入“天宮”空間站開展科研工作,空間站為宇航員提供的基本生存條件包括( )【多選題】
A.水 B.空氣 C.食物 D.溫度 E.能源(天然氣)
參考答案 ABCD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態度責任,能對社會熱點事件進行關注,并保持好奇心與探究欲;
難度 高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空間站利用太陽能供電,不需要天然氣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1課
11.將下列環境問題和對應的表現及其產生的影響連線。
大氣污染 污染土壤 呼吸道疾病
酸雨 毀壞建筑
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 霧霾 植物無法生長
氟利昂 海洋生物死亡
固體廢棄物污染 赤潮 破壞臭氧層
富營養化 水中生物死亡
參考答案 見上圖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知識,熟知目前我們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及可能帶來的危害與影響;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我們面臨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環境問題。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2課
第四部分:熱
素材四:保溫餐車 小科所在的學校要開展一次“保溫餐車”的項目化學習活動,活動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問題一:飯菜保溫!由于學校規模比較龐大,48個班級,近2000名學生,因此每天后廚的蔬菜炒制要分批次進行,第一鍋到最后一鍋間隔時間在1個小時以上,的確會冷卻不少。再加上食堂阿姨還要提前將飯菜分送的各個班級,這期間的時間差又將是飯菜進一步冷卻。學生吃到飯菜時,部分班級的菜會變涼、變冷了,飯菜保溫事關學生切身利益,成為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問題二:過道擁擠!雖說我校為新建學校,食堂規劃有3層,但每層要容納16個班級,整個食堂就餐就顯得非常擁擠,再加上一半的過道被分餐臺所占用,學生在食堂內行走就顯得非常擁擠,偶爾會出現湯撒到衣服上的情況。 鑒于上述原因,小科決定和同學們一起設計制作一輛保溫餐車,來解決飯菜變冷、移動不便、占地過大的問題,而保溫成為了這項設計的重中之重。
(
溫度
)1.小科認為,保溫就是要減慢食物變涼的速度,選擇什么材料來保溫,成為了小科研究的重點,于是小科找來了三種不同材料將裝有熱水的容器包裹起來,測試并記錄了以下數據。
(
材料
) 初始 10分鐘 20分鐘 30分鐘 40分鐘 50分鐘 60分鐘
泡沫 70 60 52 45 40 42 33
棉絮 70 59 50 43 39 34 30
空氣袋 70 61 54 47 41 38 35
(1)根據表中數據,畫出空氣袋組的折線圖。
(2)表格中有一組數據存在問題,這組數據在 組第 分鐘測量的。小科找到原因后立馬修正了數據。
(3)分析數據可以發現,溫度越高時,降溫速度越 (填“快”或“慢”)。
(4)從表格數據可以知道,當時室內的氣溫是 ℃。
(5)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
參考答案 見上圖;泡沫組;50分鐘;快;30攝氏度;言之有理即可
命題意圖 指向探究實踐,能讀懂表格,學會數據分析和繪制圖形,知道水溫變化規律;
難度 高 來源 原創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不同材料的保溫效果是不同的,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的保溫材料。 2.溫度越高時下降速度越快。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1課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課
2.小科他們在加熱水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變化,以下變化不可能的是( )。
A.水在持續加熱的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開始沸騰,沸騰一段時間后溫度繼續升高
B.水沸騰后,水面上會有大量“白汽”,水中有大量氣泡上升
C.停止加熱后,水停止沸騰,溫度也開始逐漸降低,白汽也逐漸減少
D.水壺蓋子上會出現很多小水珠,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
參考答案 A
命題意圖 指向探究實踐與科學思維,能對實驗過程中的現象進行分析與推理論證;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水沸騰后,即使繼續加熱,溫度不再升高,水的沸點為100℃。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1、2課
3.小科他們在制作保溫餐車的過程中,考慮到長久耐用、方便清洗、安全衛生,以下哪個材料更適合與飯菜直接接觸。( )
A.塑料 B.泡沫 C.鐵皮 D.不銹鋼
參考答案 D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知識,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與使用用途;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鐵皮易生銹產生有害物質,塑料和泡沫在熱的作用下,容易散發有毒物質,且不長久耐用,所以不銹鋼為最佳。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6課
4.小科他們為了使飯菜保溫的效果更好,在裝飯菜盆的下面放上了熱水,此措施沒有采用的熱傳遞方式是( )。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 D.以上均是
參考答案 C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觀念,理解常見科學名稱所對應的科學現象;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空氣和水能發生熱對流,菜盆會發生熱傳導,唯一沒有的是熱輻射。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5課
5.小科他們在做實驗時,發現有時裝菜盆有的燙,于是他們用毛巾這個熱的不良導體裹住拿就不燙了,以下跟毛巾同屬熱的不良導體的一組是( )。
A.銅、陶瓷 B.鐵、塑料 C.鋁、木頭 D.玻璃、石頭
參考答案 D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觀念和探究實踐,知道不用材料的導熱性能是不同的;
難度 高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金屬一般都是熱的良導體,不能做把手。 2.玻璃和石頭屬于熱的不良導體。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6課
6.小科他們為了使保溫效果達到最佳,所以他們又在裝飯菜的盆上加了蓋子,可是他們每次打開蓋子,都能在蓋子上發現小水珠,以下現象中的小水珠與蓋子上的小水珠形成不同的是( )。
A.清晨小草上的露珠 B.剛從冰柜中拿出的飲料瓶外部的小水珠
C.雨后,樹葉上的小水珠 D.開水燒開時,壺口冒出的“白汽”
參考答案 C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觀念與科學思維,理解科學概念,并能分析推理現象背后的原因;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小水珠。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2課
7.小科他們在開展保溫餐車項目化學習活動中,經歷了以下環節:①結構設計;②明確問題;③產品制作;④測試調整,按照先后順序排列,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參考答案 B
命題意圖 指向探究實踐,知道技術與工程的一般流程、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先明確問題,再設計制作,最后測試調整。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7課
8.【判斷】食堂阿姨經常會用一個帶有黑柄的勺子給學生們分菜,黑柄屬于熱的良導體。( )
參考答案 ×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觀念,知道黑柄是用橡膠做的,這個黑柄是保護我們防止被燙的;
難度 低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橡膠是熱的不良導體,所以我們不會燙手。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6課
9.【判斷】經過探索小科學到了很多,他建議夏天喝水用不銹鋼杯盛水,涼得快。 ( )
參考答案 √
命題意圖 指向科學知識,知道金屬是熱的良導體;
難度 中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不銹鋼材料導熱性好,所以熱的快,散熱也快,涼的也快。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6課
10.【判斷】經過探索小科學到了很多,他還建議夏天開空調時風口朝上,整個房間涼得快。( )
參考答案 √
命題意圖 指向探究實踐,能用獲得的科學知識,解決實際的科學問題;
難度 高 來源 原創
知識點 1.熱對流,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夏天出來的是冷風,所以往上打,冷空氣往下沉,整個房間很快就能都涼下來。 教材單元 第三單元第5課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 生物與環境
爺爺的退休生活(算12題,判斷題算0.5題,其余算1題。)(共24分)
B 2.B 3.C 4.D 5.D 6.B 7.A 8.A 9.B 10.ACD
11.× 12.√ 13.水草→小蝦→魚
第二部分 船的研究
中國的船(算12.5題,判斷題、填空題算0.5題,其余算1題。)(共25分)
1.A 2.D 3.A 4.B 5.C 6.B 7.B 8.C 9.A 10.D
11.√ 12.√ 13.向上、排開水的體積、越來越小;
第三部分 地球——宇宙的奇跡
地球十大危機(算13題,連線題算3題,其余算1題。)(共26分)
1.D 2.C 3.D 4.D 5.B 6.A 7.A 8.C 9.D 10.ABCD
11.
第四部分 熱
保溫餐車(算12.5題,第一大題算5題,判斷題算0.5題,其余算1題。)(共25分)
1.(1)見下圖; (2)泡沫組、50分鐘; (3)快; (4)30攝氏度; (5)空氣袋的保溫效果最好,棉絮的保溫效果最差; 2.A 3.D 4.C 5.D 6.C 7.B 8.× 9.√ 10.√;
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1:整張試卷共折算成50題,對42.5題及以上者為優秀,對37.5到42.5題者為良好,對30到37.5題者為合格,對30題以下者為尚需努力。
評分標準2:整張試卷共100分,85分以上者為優秀,75~84.5為良好,60~74.5為合格,60以下者為尚需努力。
卷面書寫等級評定:
1.優秀:
① 整張試卷整潔、清晰,無太多的涂改;
② 書寫工整、規范、美觀;
③ 使用黑色水筆答題。
2.合格:
① 整張試卷基本整潔、清晰,無過多的涂改;
② 書寫較為工整、美觀;
③ 沒有使用黑色水筆答題。
3.待合格:
① 整張試卷皺巴骯臟,多處涂改且不清楚;
② 書寫非常不工整、規范,字跡潦草;
③ 整張試卷答題極少答或不答。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义县| 调兵山市| 南溪县| 涞水县| 遂溪县| 洱源县| 临邑县| 车险| 瓦房店市| 曲松县| 平舆县| 文山县| 彭山县| 鹤山市| 金乡县| 古蔺县| 罗田县| 靖边县| 邵东县| 东平县| 晋中市| 宜宾县| 高淳县| 比如县| 永泰县| 福海县| 灵璧县| 天气| 华安县| 永川市| 松阳县| 荔浦县| 宝鸡市| 金沙县| 息烽县| 新野县| 永济市| 陕西省| 文成县| 禄丰县|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