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一、選擇題1.“日月貝”珠海歌劇院建造地址靠近海邊,風大浪大,針對這種情況,必須重點考慮的是( )。A.節約成本 B.抗風能力 C.抗震能力2.鐵塔、鐵架橋屬于( )結構。A.薄殼 B.框架 C.實心3.測試塔臺模型“頂端承重”時,當放到第10本科學書時,塔臺模型開始搖晃,并且立柱開始彎曲變形,說明這個塔臺模型的頂端承重是( )科學書。A.11本 B.10本 C.9本4.與銀杏一樣同為喬木的校園植物有( )。A.月季 B.樟樹 C.迎春花5.下列各種動物中,都屬于哺乳動物的是( )。A.貓和金魚 B.鯨和蝙蝠 C.雞和鴨6.除了相貌特征外,有些疾病也會遺傳,下列可能會遺傳的是( )。A.手足口病 B.天花 C.糖尿病7.“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事實上,天文上,“牛郎星”、“織女星”是真實存在的,它們和( )一起組成“夏季大三角”。A.北極星 B.天津四 C.畢宿五8.我國航天第一人是( )。A.萬戶 B.加加林 C.翟志剛9.在沒有指南針又看不到其他辨認方向的標志時,可以利用( )辨認方向。A.牛郎星 B.北極星 C.織女星10.土壤放入水中靜止后會出現分層現象,土壤用火煅燒后會變黑且伴有焦臭味。以上兩種變化屬于( )。A.都是化學變化B.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C.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1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創造出漂亮的色彩,如紫甘藍與白醋反應產生新的顏色B.石油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寶藏,它也是經歷化學變化形成的C.當把白醋滴入裝有小蘇打的瓶蓋時,會產生支持燃燒的氣體12.下列關于生物的變化,與其他幾項不同的是( )。A.植物進行光合作用B.食物通過食道被運輸到胃C.人興奮、緊張等情緒變化二、填空題13.住房有很多復雜的 與 ,包括承重結構,供電系統、上下水系統。14.住房建造的主要過程有 、設計、 等。15.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 、 或遺跡,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關信息。16.“有其父必有其子”描述的是 現象,“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描述的是 現象。17.組成北斗七星的七顆星在宇宙中屬于 (選填“恒星”或“行星”),它們屬于 座。18.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運動的 、 、 組成的天體系統叫太陽系。在太陽系中, 處于中心位置,它的質量占整個太陽系所有天體質量的99.86%。19.在蠟燭燃燒產生新物質的實驗中,我們可以發現,蠟燭燃燒不但會發出光和熱,還會產生 和 等新物質。20.在變化中能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我們稱之為 ;不能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我們稱之為 。紫甘藍和白醋反應產生的現象是 變化,水變成水蒸氣是 變化。三、判斷題21.住房建造的過程一般會經歷:選址、設計、建造、評估改進等,其中建造是工程的核心。 ( )22.有些植物會捕蟲,有些植物可以防病防蟲。( )23.北斗七星的勺柄在一年四季中的指向相同。 ( )24.化學變化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可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危害。( )25.將面粉蒸成松軟的饅頭是化學變化。( )26.汽車表面被劃傷后,在劃痕處涂抹牙膏的原因是“牙膏可以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防止短期內生銹”。( )四、連線題27.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局勢矚目的成就,請將我國重大的太空探索工程與工程代號用線連起來。①“嫦娥”系列 A.球面射電望遠鏡②“玉兔”系列 B.探月衛星③“天宮”系列 C.月球車④“神舟”系列 D.中國空間站⑤中國“天眼” E.載人飛船五、簡答題28.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拱形建筑或建筑上的拱結構?列舉兩個。29.保護生物多樣性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話題。為什么要保護生物多樣性?請至少寫出三條我們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來保護生物多樣性。30.為什么說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31.鐵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質,為了防止鐵制品生銹,人們常常會給鐵制品刷上油漆。寫出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刷了油漆的鐵制品。32.我們還能舉出哪些身邊的例子說明它們和化學變化有關?六、實驗題33.小科同學想知道“饅頭變甜的變化與舌頭的攪拌、唾液”是否有關,設計了下表的實驗方案進行探究。試管 食物 加入物質 處理 外部環境① 饅頭碎屑2克 清水2毫升 攪拌 37℃溫水② 唾液2毫升 攪拌③ 唾液2毫升 不攪拌(1)要探究“唾液對饅頭變甜是否有影響”,可選 號和 號試管進行實驗。(2)要探究“攪拌對饅頭變甜是否有影響”,可選 號和 號試管進行實驗。(3)實驗發現②號試管中的物質滴入碘酒后不變藍,而①號變藍,③號試管未與唾液接觸部分變藍,因此,結合實驗得出,饅頭的消化與( )有關。A.攪拌 B.唾液 C.兩者都有關系(4)舌頭的攪拌產生的食物變化屬于 變化,睡液使得饅頭變甜的變化屬于 變化,碘酒使食物變藍這種變化屬于 變化。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頁,共4頁第3頁,共4頁《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B B C B A B B題號 11 12答案 C B1.B【詳解】在設計工程時,我們要綜合考慮限制條件、費用、環境。珠海大劇院取名“日月貝”,臨山聽海,是新珠海的地標性建筑,風大浪大,該建筑在設計時。必須重點考慮防風。 故選:B。2.B【詳解】A.薄殼結構:利用曲面的幾何形狀來承受荷載,像蛋殼一樣。例如,一些體育館的屋頂。選項不符合題意;B.框架結構:由桿件(如梁、柱)通過節點連接而成的結構體系。鐵塔和鐵架橋都是由許多鋼材桿件(如立柱、斜撐、橫梁)焊接或螺栓連接而成的,形成一個立體的框架來承受荷載和保持穩定。選項符合題意;C.實心結構:整個結構是實心的,沒有內部空隙。例如,實心磚墻。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3.C【詳解】當放到第 10 本科學書時,塔臺模型開始搖晃且立柱彎曲變形,這表明塔臺模型已經無法穩定承受 10 本科學書的重量。那么在此之前能穩定承受的重量對應的科學書數量才是它的頂端承重。所以在放第 10 本科學書之前,也就是 9 本科學書時,塔臺模型還能穩定承受,因此這個塔臺模型的頂端承重是 9 本科學書。故選C。4.B【詳解】喬木的植株高大,有明顯且堅硬的主干,植株比較矮小的植物屬于灌木,與銀杏同為喬木的校園植物是樟樹。月季、迎春花為灌木,主干不明顯且植株矮小,不符合喬木特征,樟樹則具有明顯主干和樹冠。故選B。5.B【詳解】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是身體表面有毛,胎生。貓、鯨、蝙蝠屬于哺乳動物;金魚屬于魚類。雞和鴨屬于鳥類。故選:B。6.C【詳解】A.手足口病:這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播,不具有遺傳性。B.天花:同樣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歷史上曾造成嚴重疫情,但也不具有遺傳性。C.糖尿病:部分類型的糖尿病(如2型糖尿病)具有遺傳傾向,可能通過基因傳遞給后代。故答案為:C。7.B【詳解】A.北極星:是北極方向的重要導航星,但不屬于夏季大三角,它位于小熊座。B.“夏季大三角”是夏季夜空中由三顆亮星組成的三角形,它們分別是:牛郎星(天鷹座中最亮的星)、織女星(天琴座中最亮的星)、天津四(天鵝座中最亮的星)。 在題目中,牛郎星和織女星已經提及,因此第三顆星是天津四。C.畢宿五:是冬季星空中的亮星,屬于金牛座,與夏季大三角無關。故選B。8.A【詳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遠古開始的用肉眼觀察,用火箭運載考察與實驗,用航天器觀察等,也被稱為萬戶。在他的晚年,以實現一睹天幕以上的世界的夢想,但他被認為是我國航天飛行第一人。故選:A。9.B【詳解】地球公轉時,公轉軌道是個橢圓軌道,而且地軸傾斜的方向不變,北極點永遠指向北極星附近,所以地軸總是傾斜指向北極星,北極星總是在正北方向,在沒有指南針又看不到其他辨認方向的標志時,可以利用北極星辨認方向。故選B。10.B【詳解】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就是否產生新物質。土壤放入水中靜置后出現分層現象只是形態上發生了變化,并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土壤用火煅燒會變黑伴有焦臭味,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B。11.C【詳解】A.紫甘藍含有花青素,與白醋發生化學變化時,顏色會改變(如變紅)。這是一種常見的化學變化實驗,能創造出漂亮的色彩。選項不符合題意;B.石油是由古代生物遺骸經過數百萬年的高溫、高壓和化學變化形成的化石燃料。因此,它確實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寶藏,且經歷了化學變化。選項不符合題意;C.白醋與小蘇打反應時,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反而能滅火(如實驗中倒入火焰會使火焰熄滅)。選項C說“會產生支持燃燒的氣體”,但支持燃燒的氣體通常是氧氣,二氧化碳不是。選項符合題意;故選C。12.B【詳解】A.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這是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葡萄糖和氧氣的化學變化過程,涉及物質和能量的轉換。選項不符合題意;B.食物通過食道被運輸到胃:這只是食物在消化系統中的物理移動過程,食道通過肌肉收縮(蠕動)將食物推送到胃,但食物本身沒有發生化學變化。選項符合題意;C.人興奮、緊張等情緒變化:這是人體在神經系統和荷爾蒙作用下發生的反應,涉及神經信號傳遞和化學物質(如腎上腺素)的變化。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3. 結構 系統【詳解】住房的復雜組成部分可以歸納為兩大類別:結構:指支撐房屋的基礎框架,例如承重墻、梁柱等,屬于建筑的骨架部分(如題干中的“承重結構”)。系統:指實現特定功能的設備或管線網絡,例如供電系統提供電力,上下水系統負責供水和排水。14. 選址 建造【詳解】住房建造過程是一項復雜、整體、協調的有機體,每個階段的工作都有其重要作用與價值,住房建造的過程:選址、設計、建造、驗收。15. 遺體 遺物【詳解】化石是保存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如骨骼、貝殼)、遺物(如蛋、糞便)或遺跡(如腳印、巢穴)。這些痕跡經過長時間的地質作用形成,能夠幫助科學家研究古代生物的形態、生活習性等信息。例如,恐龍骨骼屬于遺體化石,恐龍蛋屬于遺物化石,腳印則屬于遺跡化石。16. 遺傳 變異【詳解】“有其父必有其子”描述的是遺傳現象,這句話強調了父母與子女之間在性狀上的相似性,表明子女會從父母那里繼承某些遺傳特征。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中稱為遺傳,是生物體通過基因將性狀傳遞給后代的過程。“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描述的是變異現象,這句話強調了即使是同一個母親生的子女,也會存在差異。變異是指生物體在遺傳過程中,由于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等因素,導致后代與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間在某些性狀上存在差異。這種現象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也是生物進化的動力之一。17. 恒星 大熊【詳解】人們為了便于辨認星星,把看起來不動的星星分成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根據其形態想象成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并給它們命名,這些人為劃分的天空中的區域就稱為星座。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將天空劃分成88個星座,如獵戶座、天座、大能座、小能座等。北斗七星屬于大能星座的部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七顆星組成勺形。組成北斗七星的這七顆星都屬于恒星。18. 八大行星 矮行星 小天體 太陽【詳解】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受太陽力作用而環繞其運動的其他天體在內的天體系統。太陽位于該系統的中心,并以其絕對優勢的質量(約占該系統總質量的99.86%,其他一切天體只約占 0.14%)所產生的巨大引力,像原子核對周圍電子一樣,控制著整個系統,同時陽還是整個太陽系中唯一能夠自身發光的天體,它所發出的光和熱,照亮和溫暖著整個太陽系。白天、黑夜僅對于地球而言,太陽是一直發光發熱的。19. 水 二氧化碳【詳解】蠟燭燃燒時,石蠟(主要成分是碳氫化合物)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兩種新物質:①水:將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內壁會出現小水珠,證明生成了水。②二氧化碳:若將燒杯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會發現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產生了二氧化碳。20. 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化學 物理【分析】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過程。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物質的化學性質和組成發生改變 。 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過程。只是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物理性質發生改變,物質的本質不變。【詳解】在變化中能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我們稱之為化學變化。因為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就是有新物質生成。不能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我們稱之為物理變化。物理變化過程中物質的本質組成不改變。紫甘藍和白醋反應,紫甘藍中的某些物質會與白醋中的醋酸發生反應,產生新的物質,從而使顏色等方面發生變化,所以這是化學變化。水變成水蒸氣,只是水從液態變為氣態,物質本身還是水,沒有新物質生成,這是物理變化。21.×【詳解】建造住房的過程有選址、設計、評估。建造工程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但設計環節是工程的核心。故答案為:×。22.√【詳解】像捕蠅草、豬籠草等屬于食蟲植物,它們具有特殊結構來捕捉昆蟲,獲取氮等營養元素;而有些植物會分泌化學物質,或者自身含有特殊成分,具備一定的防病防蟲能力,比如艾草等植物散發的氣味能驅趕蚊蟲 。所以“有些植物會捕蟲,有些植物可以防病防蟲”說法正確。故題干說法正確。23.×【詳解】季節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民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轉星移”說的是北斗七星的勺柄在一年四季中指向不同的方向。24.√【詳解】化學變化在日常生活中既有好處,也可能帶來壞處。例如,燃燒燃料(如煤氣)產生的化學變化可以做飯、取暖;火災或爆炸(如化學品反應)可能造成傷害;某些化學變化還會釋放有害物質,影響健康。25.√【詳解】將面粉蒸成松軟的饅頭是化學變化。在蒸饅頭的過程中,面粉中的淀粉和蛋白質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如淀粉的糊化和蛋白質的變性,同時酵母發酵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團膨脹,形成松軟的質地。這些變化導致了新的物質的生成,因此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26.√【詳解】汽車表面被劃傷后,金屬(如鋼鐵)暴露在空氣中,會與氧氣和水分發生氧化反應,導致生銹。涂抹牙膏可以形成一層臨時的保護膜,覆蓋在劃痕處,起到隔絕空氣和水分的作用,從而在短期內防止生銹。27.【詳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是一個從有限到無限的過程。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比如“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天宮”空間站、“嫦娥”系列探月衛星、“玉兔”號月球車、“祝融”號火星車、中國“天眼”球面射電望遠鏡等。28.玉帶橋、無梁殿、拱門、中國的趙州橋、法國的凱旋門、古羅馬水渠等等。【詳解】拱形抗壓能力強,跨越能力大,在房屋建筑和橋梁建設中應用廣泛。例如:公路、鐵路隧道、拱橋、拱門、拱形屋頂等,趙州橋、無梁殿、江南水鄉拱橋、法國的凱旋門、古羅馬水渠等。29.地球上的各種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生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互相聯系的生態系統,提供了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條件。我們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參與植樹造林;抵制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買賣;減少使用塑料制品和一次性餐具;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等。【詳解】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了復雜的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存在保證了生態系統的穩定和正常運轉。多樣的生物為人類和整個自然界提供了許多不可或缺的服務。生物多樣性是許多產業的基礎,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保護生物多樣性: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參與植樹造林活動;不隨意放生外來物種;抵制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買賣;愛護野生動物棲息地,不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如濕地、草原、森林等。30.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發光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質量吸引著其他天體(包括行星、小行星、彗星等)按照一定的軌道環繞自己運動。因此,太陽被視為太陽系的中心。【詳解】太陽質量占整個太陽系的99.86%,超強引力將其他天體束縛在周圍。太陽系八大行星、衛星、彗星等天體,都在太陽引力作用下保持規律公轉軌道。若沒有太陽作為中心,這些天體將無法形成穩定的運轉系統。31.鐵的銹蝕實際是鐵與空氣中的水和氧氣共同作用的結果,要防止鐵生銹就要使鐵隔絕空氣,如在鐵欄桿表面涂一層油漆。【分析】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鐵生銹的原因是空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氧在有水的環境中與鐵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鐵,就是鐵銹。【詳解】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鐵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時容易生銹,因此隔絕水或氧氣可以防止鐵制品生銹,比如涂油、烤藍、噴漆。生活中刷了油漆的鐵制品很多,比如學校樓層的鐵欄桿、操場的單雙杠等。32.答:油漆是一種能牢固覆蓋在物體表面,起保護、裝飾、標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學混合物涂料。油漆早期大多以植物油為主要原料,后來化學家以合成化工產品為原料制成現代油漆。不粘鍋是做菜不會粘鍋底的鍋,易清洗,輕輕一擦即干干凈凈。不粘鍋之所以不會粘鍋,是因為鍋內壁表面采用了不粘涂層,這是一種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纖維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纖維有滌綸、錦綸、腈綸、氯綸等,常用來制作布料和繩索。【詳解】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過程,常常伴隨發光發熱、改變顏色、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物等。自然界的礦物質是經過高溫高壓以及復雜的化學反應生成的,生活中燃放的煙花,使用的各種人造纖維、涂抹的各種油漆,顏色多樣,色彩繽紛。化學變化有關例子:油漆是一種能牢固覆蓋在物體表面,起保護、裝飾、標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學混合物涂料。油漆早期大多以植物油為主要原料,后來化學家以合成化工產品為原料制成現代油漆。不粘鍋是做菜不會粘鍋底的鍋,不粘鍋之所以不會粘鍋,是因為鍋內壁表面采用了不粘涂層,這是一種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纖維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纖維有滌綸、錦綸、睛綸、氯綸等,常用來制作布料和繩索。33.(1) ① ②(2) ② ③(3)C(4) 物理 化學 化學【分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就是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產生。【詳解】(1)探究唾液的影響,需控制攪拌和外部環境相同,只改變唾液的有無。試管①(加清水,無唾液)和試管②(加唾液)都進行攪拌,且都在37℃溫水中,因此比較這兩支試管可看出唾液的作用。(2)探究攪拌的影響,需控制唾液和外部環境相同,只改變攪拌與否。試管②(攪拌)和試管③(不攪拌)都加唾液,且都在37℃溫水中,因此比較這兩支試管可看出攪拌的作用。(3)②號試管(唾液+攪拌)滴碘酒不變藍,說明淀粉被分解(饅頭變甜)。①號試管(清水+攪拌)滴碘酒變藍,說明無唾液時淀粉未分解。③號試管(唾液+不攪拌)未接觸部分變藍,說明不攪拌時唾液無法均勻作用,部分淀粉未分解。因此,唾液是分解淀粉的關鍵,攪拌幫助唾液與食物充分接觸,兩者都影響饅頭的消化。故選C。(4)舌頭的攪拌產生的食物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攪拌只是改變食物的形狀和混合狀態(如將饅頭碎屑混合),沒有新物質生成。唾液使得饅頭變甜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唾液中的淀粉酶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等甜味物質,生成了新物質。碘酒使食物變藍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碘酒與淀粉反應生成藍色復合物,有新物質生成。答案第2頁,共8頁答案第7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