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一、選擇題1.假設獵豹跑200米需要10秒,大象跑100米需要12秒,人類世界冠軍跑100米需要10秒。他們奔跑速度從快到慢排列是( )。A.大象>人類世界冠軍>獵豹B.獵豹>大象>人類世界冠軍C.獵豹>人類世界冠軍>大象2.小明走一步有60厘米,他放下書包向左橫跨了兩步,此時書包在他的( )處。A.右邊120厘米處 B.右邊60厘米處 C.左邊120厘米處3.當你伸開兩臂,左臂向東,右臂向西時,你面對的方向是( )。A.南 B.北 C.南、北都對4.平平、安安決定去游樂園觀察真實的過山車軌道。他們在8:00同時從各自的家里步行出發,結果同時到達游樂園。下面說法中一定正確的是( )。A.兩人的運動速度相同B.兩人的運動距離相同C.兩人的運動時間相同5.下列動物中,通過卵生繁殖后代的是( )。A.水螅 B.兔子 C.蛇6.蠶蛹經過( )天將變成蛾。A.12-15天 B.2-3天 C.10-12天7.平平在蠶桑園中觀察到很多蠶卵,發現蠶卵的大小約是( )的大小。A.細芝麻粒 B.黃豆粒 C.花生粒8.人的生殖方式是( )。A.卵生 B.胎生 C.卵胎生9.人站在海岸邊觀察進港的船只,發現總是先看到( )。A.桅桿 B.船身 C.桅桿船身同時看到10.關于月相,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一天中不同時刻月相是變化的B.一個月內,同一時刻,月相是不變的C.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月相是幾乎不變的1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農歷初三的月相是( )。A.蛾眉月 B.上弦月 C.滿月12.地球的天然衛星是( )。A.太陽 B.金星 C.月球二、填空題13.根據運動路線的不同,物體的運動分為 和 。14.黑板在教室的東方,小明和小紅坐在一個組里,小明坐在小紅前面兩個位子,小麗和小紅平排坐在左邊小組(面對黑板)。那么小紅坐在小明的 方,則小麗坐在小明的 方。15.卵殼具有 的作用, 為卵提供水分和營養物質。16.蠶的一生只有在 階段吃食物,其余時間都不吃食物;蠶吐絲結繭后變成蠶蛹,黃褐色,分為頭、 、 三部分。17.觀察蠶卵的外部形態特征,可以從 、 、形狀等方面進行觀察。18.從早晨到中午,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從 方轉移到 方,從中午到傍晚,物體的影子從 方轉移到 方。19.我國境內的河流有 、 等。20. 、 、湖泊都是陸地上的主要水體類型。 、湖泊與人類的關系密切。三、判斷題21.橡皮、鉛筆和球在斜面上的運動都是滑動。( )22.為了讓小球在“過山車”上運動得快、運動得遠,小球需要在“過山車”的最高處釋放或者改變軌道的坡度和曲直等狀態。( )23.樂樂養的蠶不吃桑葉了,身體也發黃發亮了,樂樂認為蠶要生病了。( )24.蠶蛹在繭里面不吃不喝,但是它們是有生命的。( )25.一個月中不同日期月亮的形狀不一樣,月相的變化周期大約是15天。( )26.生活在海邊的人們發現,當帆船回港時,總是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是因為地球的形狀是球體。( )四、連線題27.連線題。太陽黑子環形山 太陽水球能夠發光 地球大氣層正面背面溫差大 月球五、簡答題28.我們坐在電梯上有人說我們是運動的,有人說我們是靜止的,這些說法都正確嗎?為什么?29.動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哪些?請舉例說明。30.動物的繁殖方式有哪幾種?請你分別說出2例。31.請簡述影子產生的條件。32.通過你對月球的了解,你認為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為什么?六、實驗題33.晚飯后,小智跟爸媽分享今天研學的樂趣。細心觀察生活現象的小智還發現了一天 中陽光下的影子也會發生變化。為了探索影子變化的規律,小智利用手電筒、圓柱體以及桌面進行了如下實驗。(1)在“實驗一”中,小智改變的條件是( )。A.光源的照射角度 B.光源與遮擋物的距離 C.物體的擺放方式(2)在“實驗一”中,小智發現影子的( )、( )發生了變化。當手電筒在位置( )時(填序號),影子最短。(3)在“實驗二”中,小智發現當光源離遮擋物較遠時,影子( );當光源離遮擋物較近時,影子( )。(選填“大”“小”)(4)通過“實驗三(手電筒在圓柱體的正上方垂直往下照射)”,小智發現物體的擺放方式不同,所產生影子的形狀( )(選填“相同”“不同”):圓柱體在⑧號情況下的影子是( );在⑨號情況下的影子是( )。A. B.C.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頁,共4頁第3頁,共4頁《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A C C C A B A C題號 11 12答案 A C1.C【詳解】要比較奔跑速度的快慢,我們可以計算他們每秒鐘能跑多少米(速度 = 距離 ÷ 時間),或者比較跑相同距離所需的時間(時間越短,速度越快)。這里我們用簡單的方法分析:獵豹:跑200米需要10秒。跑100米所需時間 = (100米 ÷ 200米) × 10秒 = 5秒(因為距離減半,時間也減半,假設勻速奔跑)。速度 = 200米 ÷ 10秒 = 20米/秒。人類世界冠軍:跑100米需要10秒。速度 = 100米 ÷ 10秒 = 10米/秒。大象:跑100米需要12秒。速度 = 100米 ÷ 12秒 ≈ 8.33米/秒(或簡單比較時間:12秒比獵豹和人類都長)。比較速度:獵豹:20米/秒(最快),人類世界冠軍:10米/秒,大象:約8.33米/秒(最慢),故選C。2.A【詳解】確定一個地點的位置,必須有參照物、方向、距離;知道了方向和距離,就能更加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小明走一步有60厘米,他放下書包向左橫跨了兩步,相當于向左走了120厘米,此時書包在他的右邊120厘米處,故A正確。3.A【詳解】A.當左臂向東,右臂向西時,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原則,此時人面朝南方,該項正確。B.按照上述方位判斷,人面朝南方,不是北方,該項錯誤。C.人面朝南方,并非南、北都對,該項錯誤。故選:A。4.C【詳解】A.同時出發同時到達,有可能出現路程和速度不一樣的情況,因此A選項錯誤。B.假如兩人的距離不同,離得遠的速度快,離得近的速度慢,也會出現同時到達的情況,因此B選項錯誤。C.無論他們的距離和速度快慢如何,他們兩個都是同時出發同時到達,因此運動的時間肯定是相同的,C選項正確。故選C。5.C【詳解】繁殖是指生物為延續種族所進行的產生后代的生理過程,即生物產生新的個體的過程。動物的繁殖方式常見的有卵生和胎生??柯逊敝澈蟠膭游锝新焉鷦游?,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動物叫胎生動物。水螅的繁殖方式以無性出芽生殖為主而非卵生,因此不選。蛇是卵生動物;兔子是通過胎生繁殖后代。故選C。6.C【詳解】蠶的一生經歷卵、幼蟲(蠶)、蛹、成蟲(蛾)四個階段。蠶蛹在適宜條件下通常經歷10-12天完成發育,破繭成蛾。故選C。7.A【詳解】蠶卵的直徑通常在1-1.5毫米左右,與細小的芝麻粒大小相近,明顯小于黃豆(約6-8毫米)和花生(約10毫米以上),因此A選項符合題意,故選A。8.B【詳解】動物用產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兒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作為地球上最高級的人類,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體子宮里經過十月懷胎,發育成胎兒,胎兒從母體生出來,叫嬰兒。嬰兒靠吃母親的奶長大。故選:B。9.A【詳解】地球的形狀不是方的,生活在海邊的人們發現,當帆船回港時總是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從而推測地球是一個球體。故選A。10.C【詳解】A.一天中不同時刻月相是變化的,說法錯誤,同一天的不同時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東向西移動的,形狀基本不變。B.一個月內,同一時刻,月相是不變的,說法錯誤,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時刻,月亮在天空的位置是由西向東移動的,形狀和位置都有變化。C.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月相是幾乎不變的,說法正確。11.A【詳解】根據月相的變化規律,從農歷的月初至月末。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圓,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月相由圓到缺。九月初三的月相是蛾眉月,農歷初七初八的月相是上弦月。農歷十五、十六是滿月。故選:A。12.C【詳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對于所環繞的行星,它是質量最大的衛星。它的表面分布著大小不一的環形山。故選C。13. 直線運動 曲線運動【詳解】根據運動路線的不同,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直線運動:當物體沿著直線進行運動時,即運動軌跡是一條直線,這種運動稱為直線運動。曲線運動:若物體的運動路線是彎曲的,不是直線,就屬于曲線運動。14. 西 西北【詳解】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原則,以及教室中黑板位置確定整體方位參照。已知小明坐在小紅前面兩個位子,那么相對小明來說,小紅的位置是在后面,按照方位就是西方。小麗和小紅平排坐在左邊小組(面對黑板),說明小麗在小紅的左側,以小明為參照,先確定小紅在小明西方,那么小麗就在小明的西北方。15. 保護卵 卵白【詳解】雞蛋由卵殼、卵白、卵黃、胚盤和氣室等部分組成。卵殼具有保護卵細胞的作用,卵白保護胚胎,做緩沖劑,卵白富含水分和養料,為胚胎發育所需,卵黃內儲藏著胚胎發育的營養物質,氣室內儲藏著空氣,供胚胎發育所需要的氧氣,胚盤是進行胚胎發育的部位。16. 幼蟲 胸 腹【詳解】蠶的一生只有在幼蟲階段吃食物,其余時間都不吃食物 。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在幼蟲階段,蠶以桑葉為食,迅速生長并經歷多次蛻皮,最終吐絲結繭 。結繭后,蠶變成蛹,蛹期不吃不喝,體內發生劇烈變化,最終羽化為成蟲——蠶蛾 。 蠶的幼蟲階段是它們攝取食物的主要時期。剛孵化出的幼蟲稱為蟻蠶,通過攝食桑葉迅速生長,每蛻一次皮進入下一個齡期,直到五齡蠶。五齡蠶停止取食,開始吐絲結繭,最終在繭中化蛹 。蠶蛹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蛹期蠶不吃不喝,外觀上沒有形態變化,但體內發生劇烈變化,形成成蟲所需的生殖器官和翅膀 。當蛹發育成熟后,會羽化為蠶蛾。蠶蛾出繭后不再進食,而是尋找伴侶進行交尾,交尾后雌蛾產卵,隨后死亡 。17. 顏色 大小【詳解】蠶卵是生命的開始,蠶卵呈扁平的橢圓形,一端稍尖,一端略鈍,像芝麻粒那么大,蠶卵的顏色有淡黃色的,還有赤色、紫灰色的。卵殼一般無色透明,表面布滿通氣道。所以我們是觀察蠶卵的大小,形狀,顏色。18. 西 北 北 東【詳解】早晨,太陽在東方,物體影子在西方;中午,太陽在正南方,影子在正北方;傍晚,太陽在西方,影子在東方。因此,從早晨到中午,影子從西方轉移到北方;從中午到傍晚,影子從北方轉移到東方。19. 長江 黃河【詳解】我國地域遼闊,河流眾多,其中最著名的兩條河流是長江和黃河。長江:中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流經多個省份,滋養了南方地區的農業和經濟。黃河:中國第二長河,被譽為“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但因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河水呈黃色而得名。20. 河流 冰川 河流【詳解】陸地上沿著狹長凹地流動的水流稱為河流,有時也叫“江”。如 長江、黃河、亞馬 孫河、尼羅河等。冰川是陸地表面主要的水體類型之一,面積最大,主要分布在兩極和高山地區。有的陸地表面洼地積水較多,形成比較寬廣的水域,稱為湖泊。21.×【詳解】物體的運動方式取決于形狀,不是所有物體在斜面上都只滑動。橡皮通常是長方體或立方體,在斜面上容易滑動,不容易滾動。鉛筆,圓柱形,在斜面上容易滾動(因為它會像輪子一樣轉動)。球,球形,在斜面上一定會滾動。22.√【詳解】從高處釋放小球可以增加其勢能,轉化為動能后使小球運動得更快更遠;改變軌道的坡度和曲直可以優化運動路徑,減少阻力,從而幫助小球運動得更快更遠。23.×【詳解】蠶是昆蟲,經歷卵、幼蟲、蛹、成蟲的階段。在幼蟲階段,蠶會吃桑葉,然后準備結繭時,會停止進食,身體發生變化。當蠶要結繭時,它們會停止吃桑葉,身體變得半透明或發亮,顏色可能變黃,這是正常的生理變化,表示它們即將吐絲結繭。所以,不是生病了,是蠶要結繭了。24.√【詳解】蠶蛹在繭里面確實不吃不喝,這是因為它們處于生命周期的“蛹”階段。在這個階段,蠶蛹會進行變態發育(從蛹變成蛾),雖然它們不活動、也不進食,但身體內部正在進行重要的變化,比如器官重組和生長。這證明它們是有生命的。最終,蛹會羽化成蠶蛾,破繭而出。25.×【詳解】月相是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一個月中不同日期月亮形狀不同。月相變化是有規律的,其變化周期大約是29.5天,并非15天。故題干說法錯誤。26.√【詳解】古希臘人發現:進港的船只,總是先看見船帆桅桿,后看到船身;出港時船身先消失,船帆桅桿后消失。據此,他們大膽設想:地球不是平的,可能是一個大圓球。根據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在海邊,人們會發現遠方來的船總是先看到帆頂,然后才看到船身,推測地球可能是球體。27.【詳解】太陽是能發光和熱的氣體星球,是太陽系的唯一恒星,有太陽黑子;地球有豐富的液態水和空氣,有動物和植物生存,地球是太陽的行星;月球表面有很多環形山,是地球的天然衛星,正面和背面溫差大。28.正確,坐在電梯上的人如果以別的物體為參照物,那么電梯上的人就會向上或向下運動;如果以電梯本身為參照物。那么周圍的物體會動起來,電梯上的人則是靜止的。【詳解】一個物體的位置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來說的,另一個物體是這個物體的參照物。物體與參照物位置改變,物體運動;物體與參照物位置不變,物體靜止。乘坐電梯時,如果以電梯外的物體為參照物,那么電梯上的人就會向上或向下運動;如果以電梯本身為參照物。那么周圍的物體會動起來,電梯上的人則是靜止的。29.胎生和卵生。胎生動物有貓、狗等。卵生動物有雞、天鵝等。【詳解】動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卵生”與“胎生”。卵生動物是指用產卵方式繁殖的動物,如蛇、烏龜、恐龍、鱷魚、青蛙、魚、鳥、 雞、鴨、鵝;胎生動物是指用胎生方式繁殖的動物,如貓、狗、猴、獅子、老虎、豬等。30.兩種,分別是胎生和卵生。胎生動物有貓、狗等。卵生動物有雞、天鵝等。【詳解】動物的繁殖方式常見的有卵生和胎生??柯逊敝澈蟠膭游锝新焉鷦游铩@ハx、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都是卵生動物,比如雞、鴨、天鵝、魚等。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動物叫胎生動物。哺乳動物是胎生動物,比如狗、貓、豬。31.影子產生的條件有:光源、遮擋物、屏。【詳解】影子產生需要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屏(能夠呈現影子的物體:如墻面,地面),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32.月球上晝夜溫差大、沒有空氣,沒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不適合人類居住。【詳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由于月球上晝夜溫差大、沒有空氣,沒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不適合人類居住。33.(1)A(2) 長度 方向 ③(3) 小 大(4) 不同 B A【分析】因為光是直線傳播的,光照到不發光、不透明的物體就會產生影子。物體影子的變化與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有直接關系,影子與太陽的位置是相反的,與陽光照射的方向相同,物體影子長短不但與物體高度有關,也與光線的照射角度有關。【小題1】在“實驗一”中,小智為了探索影子變化的規律,改變了光源的照射角度。通過改變光源的照射角度,可以觀察到影子的長度和方向發生變化。【小題2】在“實驗一”中,小智改變了光源的照射角度,發現影子的長度和方向發生了變化。當手電筒在位置3時,光源與遮擋物的角度最小,影子最短。【小題3】在“實驗二”中,小智發現當光源離遮擋物較遠時,影子較小;當光源離遮擋物較近時,影子較大。【小題4】在“實驗三”中,小智發現物體的擺放方式不同,所產生影子的形狀不同。圓柱體在⑧號情況下的影子是長方形;在⑨號情況下的影子是圓形。答案第2頁,共7頁答案第1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