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一、選擇題1.火車站臺都會設置安全線,這是因為( )。A.防止乘客因擁擠而掉落軌道B.防止列車駛過時乘客被“吸入”軌道C.減少火車行駛時產生的噪音影響2.小亮爸爸輕輕轉了一下方向盤,直行的汽車拐彎了,這個現象能證明力可以( )。A.使靜止物體運動 B.使運動物體靜止 C.改變物體運動方向3.“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孩如果把一個空竹筒一端插入水中,另一端貼耳朵,他會發現( )。A.什么都聽不到 B.能更清楚地聽到水中的聲音 C.竹筒會發聲4.下列減弱噪聲的措施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音的是( )。A.市區內禁止鳴笛 B.戴上防噪聲的耳塞 C.市區內植樹造林5.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現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轉 B.地球自轉 C.月球公轉6.月球表面環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月球表面運動 B.隕石撞擊形成 C.火山爆發形成7.長著奇特捕蟲籠的植物是( )。A.豬籠草 B.生石花 C.王蓮8.淮南的橘樹,移栽到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最根本的原因是( )。A.土壤中的養料不同 B.生長的環境不同 C.植物發生了變異9.蠶攝取水分的方式是( )。A.直接飲水攝取 B.從食物中獲取C.既可直接飲水攝取,又可從食物中獲取10.我們可以用( )把剛剛出殼的蠶寶寶轉移到桑葉上。A.手 B.毛筆或羽毛 C.筷子11.以下材料中,屬于導體的是( )。A.塑料 B.木頭 C.銅絲12.在制作太陽能小臺燈時進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A.可以用雙面膠來固定太陽能電池板、燈座等B.連接線路時“紅連紅、黑連黑”C.連接LED燈時只要隨意將LED燈插入插孔中就可以了二、填空題13.推購物車時,它的車身在 ,車輪在 。14.“怕得魚驚不應人”,岸上人說話的聲音經過 和 的傳播被魚聽到。15.“隔墻有耳”是因為 能傳播聲音;古時候,人們常用耳朵貼地的方法來判斷有無追兵,這是因為 能傳播聲音。(填“固體”或“氣體”)16.太陽是一個自身能發光、發熱的 星球,是離地球最近的 。17.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將其分為: 、 、 。18.剛產下的蠶卵是 色的,即將孵化的卵是 色的。19.電池里的電是 電,插座里的電是 電。(均填“直線”或“交流”)20.小臺燈的電路連接完成之后,要養成先 再 的習慣。三、判斷題21.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 )22.有些聲波的振動是我們感受不到的。( )23.牛頓望遠鏡使用透鏡作為主鏡。( )24.青苔通過表面的葉狀結構吸收水分和養料。( )25.蠶蛻皮后,不吃桑葉了,身體變得潔白,還有些透明。這說明蠶要吐絲了。( )26.不管是低壓電還是高壓電,不直接碰到是不會觸電的。( )四、連線題27.連線。鐵絲 干木頭陶瓷 導體 銅絲人體 塑料橡膠 絕緣體 海水大地 硬紙板五、簡答題28.交通安全,人人有責。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注意交通安全?(至少兩條)29.影響聲音強弱變化的因素是什么呢?30.我們的周圍有很多噪聲,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請問噪聲的危害有哪些呢?(至少三條)31.舉例說明太陽與我們生活的關系。32.說一說,蠶的一生都是怎樣生長變化的?六、實驗題33.實驗名稱:探究“改變聲音的高低與強弱”的實驗。圖一 圖二(1)如圖一,我們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尺子,伸出桌面短的尺子,振動速度( ),發出的聲音( );伸出桌面長的尺子,振動速度( ),發出的聲音( )。(2)如圖二,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擊鼓的同一位置,用力大,發出的聲音( );用力小,發出的聲音( )。(3)生活小百科:生活中的噪音會影響我們的休息、使人煩躁,那怎樣減少噪聲對我們的危害?(列舉3項)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頁,共4頁第3頁,共4頁《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C B B A B B B題號 11 12答案 C C1.B【詳解】根據安全線的特征,由于高速行駛的列車會產生強大的氣流,設置安全線就是為了防止乘客被高速行駛列車的氣流卷入。故選B。2.C【詳解】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如啟動或停止)或方向。汽車原本直行(運動方向不變),轉動方向盤后,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改變,導致汽車拐彎(運動方向變化)。故選C。3.B【詳解】A.什么都聽不到:不正確。因為聲音可以通過竹筒和水傳導。選項不符合題意;B.能更清楚地聽到水中的聲音:正確。水中的聲音首先通過竹筒傳導,減少了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的能量損失和干擾,使得小孩能更清晰地聽到水下的聲音,比如魚游動時產生的細微聲音。選項符合題意;C.竹筒會發聲:不正確。竹筒本身是被動的,它只是傳遞聲音,而不是主動發聲的聲源。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4.C【詳解】A.市區內禁止鳴笛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音。A選項不符合題意。B.戴上防噪聲的耳塞屬于在人耳處減弱噪音。B選項不符合題意。C.市區內植樹造林,利用樹木吸收、阻擋聲音,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音。C選項符合題意。故選C。5.B【詳解】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本身不發光,導致晝夜的產生,而晝夜交替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自轉。所以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天,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和時間上的差異。故選B。6.B【詳解】月球表面環形山主要是由隕石撞擊形成的。月球沒有大氣層保護,當隕石或小天體撞擊月球表面時,無法像地球一樣被大氣摩擦燒毀,因此直接撞擊月面形成坑洞(即環形山)。雖然月球早期可能存在火山活動,但火山爆發并非環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月球沒有類似地球的板塊運動,因此選項A和C均不正確。故選B。7.A【詳解】豬籠草是一種食蟲植物,它長有奇特的“捕蟲籠”(形狀像一個小瓶子),能分泌蜜汁吸引昆蟲,昆蟲掉入籠中后會被消化,作為營養來源。生石花是一種多肉植物,外形像石頭,主要用于儲水和偽裝,沒有捕蟲籠;王蓮是一種水生植物,葉子巨大,能浮在水面,但也沒有捕蟲結構。故選A。8.B【詳解】A.雖然土壤養料可能影響植物生長,但橘樹變枳樹的現象更多與氣候條件相關,而非單純土壤養料差異。A選項不符合題意。B.淮南與淮河以北的氣候(如溫度、濕度、光照等)存在顯著差異,這些環境因素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形態特征。B選項正確。C.變異通常指基因層面的改變,而橘樹變枳樹更多是環境適應的結果,而非基因突變。C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9.B【詳解】蠶的幼蟲階段(即常見的“蠶寶寶”)主要以桑葉為食。桑葉中含有大量水分(約占70%-80%),蠶通過咀嚼桑葉直接獲取所需的水分。它們的生理結構和生活習性決定了不需要像哺乳動物一樣直接飲水。在自然環境中,桑葉的水分足以滿足需求,因此答案為B。 選項C中提到的“直接飲水”不符合蠶的實際行為,而選項A的“直接飲水”更不準確。10.B【詳解】剛出殼的蠶寶寶體型極小且身體柔軟脆弱,直接用手(選項A)容易因力度不當或手部細菌對其造成傷害??曜樱ㄟx項C)質地較硬,操作不便且可能夾傷蠶寶寶。而毛筆或羽毛(選項B)質地柔軟,能輕掃轉移蠶寶寶,既安全又不易傷害它們,是科學飼養中常用的方法。故選B。11.C【詳解】容易導電的物體,就是導體。如:各種金屬,酸堿鹽的水溶液,大地,人體等。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就是絕緣體。選項中塑料 、木頭 是絕緣體,銅線是導體。故選:C。12.C【詳解】A.可以用雙面膠來固定太陽能電池板、燈座等,正確;B.連接線路時“紅連紅、黑連黑”,正確;C.連接LED燈時只要隨意將LED燈插入插孔中就可以了,錯誤;安裝小燈時將小燈下面的長金屬條插入紅色導線對應的插孔中,將短的金屬條插入黑色導線對應的插孔中。13. 平動 滾動【詳解】物體的運動方式主要有移動、轉動、滾動、擺動等。各種運動方式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往往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復雜的運動方式可能包含著許多簡單的運動方式。超市里的購物車運動時各部位的運動形式是車身在平動,輪子在轉動。14. 空氣 水【詳解】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因為聲音可以在空氣和水中進行傳播,所以人的聲音先經空氣傳播到水中,然后再經水傳播而被魚聽到。15. 固體 固體【詳解】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聲音在各種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樣的,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案魤τ卸笔且驗楣腆w能傳播聲音。古時候,人們常用耳朵貼地的方法來判斷有無追兵,這是因為大地能傳播聲音,且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16. 氣體 恒星【詳解】地球是太陽系內的一顆行星,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顆自己能發光發熱的氣體星球,它以巨大的質量吸引著其他成員按照一定的軌道,環繞自己運動。17. 挺水植物 浮水植物 沉水植物【詳解】生長在水中的植物統稱為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類型很多,根據其生長環境內水的深淺不同,可以劃分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18. 淡黃 紫黑【詳解】蠶在生長變化過程中,顏色會發生變化,比如蠶卵的顏色從淡黃色變為紫黑色,剛孵化的蟻蠶是黑色的,慢慢長成蠶的青白色,剛產下的蠶卵淡黃色,即將孵化的卵呈現紫黑色。19. 直流 交流【詳解】我們在做實驗時用的電是直流電,家里用的電是交流電,220V的交流電是足以引起觸電事故、致人死亡的電。根據對電的類型的認識,電池的電是直流電,插座里的電是交流電。20. 檢測 調試【詳解】要制作一個停電時應急照明的小臺燈,應該按照討論明確什么樣的小臺燈符合需要,確定方案畫出設計圖,選擇材料進行制作,檢測調試,改進與完善的步驟合作完成。小臺燈的電路連接完成之后,要養成先檢測再調試的習慣。21.×【詳解】摩擦力是物體接觸面之間阻礙相對運動的力,但它并不總是阻礙物體的整體運動。例如:人走路時,腳向后蹬地,地面給腳的摩擦力向前,幫助人前進。汽車行駛時,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推動汽車向前。在這些情況下,摩擦力是物體運動的動力。因此,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接觸面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而非絕對阻礙物體的整體運動,該題說法錯誤。22.√【詳解】人耳能聽到的聲波頻率范圍是20到20000赫茲。低于20赫茲的次聲波和高于20000赫茲的超聲波,雖然都是聲波振動,但因為超出人類聽覺范圍,所以我們無法感受到。例如:蝙蝠發出的超聲波、地震前的次聲波都屬于這類情況。23.×【詳解】牛頓望遠鏡結構:使用凹面鏡作為主鏡,非透鏡。透鏡主鏡的望遠鏡(如伽利略式)屬于折射式,與牛頓式設計本質不同。因此本題題干錯誤。24.√【詳解】青苔地下部分的根狀物其實是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而它生存所需要的水分和養料,是通過其表面那些細小的葉狀結構直接吸收的。25.√【詳解】蠶在幼蟲階段會經歷4次蛻皮,每次蛻皮后仍會繼續進食桑葉。但在最后一次蛻皮(成為五齡幼蟲后),它們的身體會逐漸變得潔白且半透明,這是因為體內絲腺充滿液體。此時蠶會停止進食,尋找合適位置開始吐絲結繭。題目描述的現象符合蠶吐絲前的特征,因此判斷為正確。26.×【詳解】高壓電四周的水或潮濕的空氣,也容易導電,高壓電能產生電弧,即使不接觸也能發生電擊現象。高壓到了一定距離會擊穿放電,高壓也會出現跨步電壓觸電。27.【詳解】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導體,鐵絲、人體、大地、銅絲、海水都是導體。像導線外面包著的塑料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我們稱它為絕緣體。陶瓷、橡膠、干木頭、塑料、硬紙板等都是絕緣體。28.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不翻越護欄;不在道路上玩耍、打鬧;不要與機動車搶道等。【詳解】穿越馬路時,應聽從交警指揮,做到“紅燈停,綠燈行”,不與汽車搶道,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走路時不可以讀書看報,更不允許在過馬路時追逐猛跑、踢球和打鬧嬉戲;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線,在人行橫道不可以通過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在沒有設置人行橫道的郊區和農村地區,小朋友過馬路時一定要在過馬路前先左右看看有沒有車輛再順利通過;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帶,更不能坐在人行道、車道和鐵路道口的護欄上;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的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時,千萬不要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29.解答:影響聲音強弱變化的因素是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詳解】影響聲音強弱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的聲音就越強;反之,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產生的聲音就越弱。因此,通過改變物體振動的幅度,可以調節聲音的強弱。30.影響我們休息、使人煩躁、使人精力不集中、引起耳鳴耳聾等一些疾病、對動物的成長發育造成影響、強烈的聲波能沖撞建筑物,使其受損等。【詳解】噪聲的來源主要有四種,它們是交通噪聲、工業噪聲、建筑噪聲和生活噪聲。噪聲會影響我們休息、使人煩躁、使人精力不集中、引起耳鳴耳聾等一些疾病、對動物的成長發育造成影響、強烈的聲波能沖撞建筑物,使其受損等。31.在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與太陽有關。有了太陽,地球上的花草樹木和莊稼才能生根發芽、長葉、開花和結果;有了太陽,鳥、蟲、獸、魚才能得以生存和繁殖。如果沒有太陽的話,在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和動物的存在。【詳解】像太陽這樣能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屬于恒星。在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與太陽有關。有了太陽,地球上的花草樹木和莊稼才能生根發芽、長葉、開花和結果;有了太陽,鳥、蟲、獸、魚才能得以生存和繁殖。如果沒有太陽的話,在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和動物的存在。陽光可以給人熱量,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汗液、皮脂的正常分泌,陽光可以殺死細菌。每周接受幾次相對短暫但無拘束的陽光照射,可以避免一系列使人衰弱甚至致命的疾病,比如骨質疏松。32.春天,蠶卵孵化成幼蟲,經歷4次蛻皮后、身體逐漸變得透明,開始吐絲,結繭。蠶結繭4天左右、幼蟲變成蠶蛹,再經過2周左右,蠶蛹變成蠶蛾,破繭而出,蠶蛾成熟后,雌、雄蠶蛾交尾、雌蠶蛾產卵、蠶蛾死亡,蠶生命結束。【詳解】蠶的一生要經歷蠶卵、幼蟲、蛹、成蟲(蠶蛾)四個不同形態的變化階段。春天,蠶卵孵化成幼蟲,經歷4次蛻皮后、身體逐漸變得透明,開始吐絲,結繭。蠶結繭4天左右、幼蟲變成蠶蛹,再經過2周左右,蠶蛹變成蠶蛾,破繭而出,蠶蛾成熟后,雌、雄蠶蛾交尾、雌蠶蛾產卵、蠶蛾死亡,蠶生命結束。33.(1) 快 高 慢 低(2) 強 弱(3) 使用耳塞或降噪耳機;安裝隔音窗;建立綠化帶和隔音屏障。【詳解】(1)聲音的高低是由物體振動的快慢決定的,物體振動越快,聲音越高,物體振動越慢,聲音越低。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尺子,伸出桌面短的尺子,振動速度快,發出的聲音高;伸出桌面長的尺子,振動速度慢,發出的聲音低。(2)從實驗中發現,越用力敲擊鼓,鼓面振動幅度越大,發出的聲音就越強,敲擊鼓面越輕,鼓面振動幅度越小,發出的聲音越弱。(3)使用耳塞或降噪耳機可以直接減少噪音對耳朵的影響;安裝隔音窗可以有效阻擋外界噪音進入室內;綠化帶和隔音屏障可以吸收和阻擋噪音,減少噪音傳播。答案第2頁,共7頁答案第7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