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勝券在握系列】七年級下科學 期末模擬(一)(答題卷)班級__________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數__________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題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19.(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21.(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22.(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探究題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綜合題28.(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1)(2)31.(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32.(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勝券在握系列】七年級下科學 期末模擬(一)班級__________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數__________一、選擇題(每題3分,總計45分)1. 臺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區域,境內以椒靈江為主軸,始豐溪為骨干,中小河流為脈絡,形成了一江兩岸的水城廊道。影響臺州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生物 B.流水 C.冰川 D.風力2. 如圖表示細胞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1、2表示生理過程,a~f表示結構層次,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在有性生殖過程中,a表示受精卵B.葉片表皮和人體皮膚都是由過程2形成的組織C.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通過過程1將細胞質平均分成兩份的方式不同D.c和e由不同組織按照一定次序結合而成3. 國產化5G通信芯片用最新一代碳化硅襯底氮化鎵(GaN)材料試制成功,打破國外的壟斷。已知Ga元素某原子核內質子數為31,中子數為45,則該Ga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14 B.31 C.45 D.764. 如圖所示是人們喜愛的蕨類“山野菜”,下列繁殖方式與“山野菜”有著本質區別的是( )A.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樹優良品種 B.克隆技術出生的多莉羊C.采用人工授粉培育雜交水稻 D.用組織培養技術培育甘蔗5. 如圖所示是蝗蟲和家蠶發育過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中兩種生物生長發育的起點都是受精卵 B.蝗蟲幼蟲和成蟲在形態和生活方式上有較大差異C.蝗蟲一生要經歷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 D.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一個③蛹期6. 如圖為菜豆的生長發育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由胚乳提供 B.③的地上部分由種子中的胚軸發育而來C.③→⑤會進行開花、傳粉和受精 D.⑤中含有多粒種子是因為一朵花中有多個子房7. 如圖所示為氫元素的4種微粒,①表示質子數為1、中子數為0的氫原子,可表示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②可表示為 B.③只含一個質子C.④中氫元素為﹣1價 D.由①構成的氫分子和②構成的氫分子混合,所得物質為純凈物8. 下列關于“CO2”表示的意義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表示1個二氧化碳分子B.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C.表示1個二氧化碳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D.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和氧分子組成9. “天工開物”意思是將自然力與人力互補,通過技術開發萬物。下列生產過程中,主要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沙里淘金 B.濕法煉銅 C.黏土燒瓷 D.糧食釀酒10.在一定條件下,給水施加弱電場,能使水在常溫常壓下結成冰(俗稱“熱冰”),其微觀變化如圖所示。則水結成“熱冰”后( )A.水分子變成其它分子 B.水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停止C.水分子間仍然存在著引力 D.水分子之間的間隔沒有變化11.下列關于細菌、真菌與人類生活關系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釀酒、做面包、蒸饅頭等離不開酵母菌B.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C.細菌能夠使食品腐敗、傷口化膿,所以細菌都是有害的D.細菌和真菌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12.俗話說“梨樹砍三刀,果枝壓彎腰”,在初夏梨樹的“坐果”期,有果農會給梨樹的莖做半環狀剝皮,這樣做的目的是( )A.促進有機物更多地輸送給果實 B.促進水分更多地輸送給果實C.促進無機鹽更多地輸送給果實 D.讓有機物更好地輸送到根部13.在物理圖象中不但縱坐標和橫坐標分別代表一定的物理意義,直線的斜率和面積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義。對圖中的兩個圖象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錯誤的是( )A.圖a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質的密度越大B.圖a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該物質的密度大小C.圖b中水平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D.圖b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該物體在對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14.一位農民種植番薯的產量總是比鄰近地低,懷疑地里可能缺乏某種肥料,他將地分成等面積的四塊,僅施肥不同,實驗結果如下表。據表判斷該種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 )地塊 甲 乙 丙 丁施肥情況 不施肥 磷、鉀肥 磷、氮肥 鉀、氮肥番薯產量 30 kg 45 kg 31 kg 46 kg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無法確定15.已知一個SO2分子的質量為nkg,一個SO3分子的質量為mkg,若以硫原子的質量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則S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A. B. C. D.二、填空題(每空2分,總計40分)16.(4分)如圖是瑞典攝影師Lennart Nilsson在60年代首次拍到精子進入卵子的場景。(1)該過程是在母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子宮”、“輸卵管”或“卵巢”)內完成的。(2)從生物體結構層次看,受精卵屬于 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層次。17.(8分)楊梅口感酸甜,營養豐富。小明同學發現校園里有一株楊梅樹,樹上掛滿了一個個小楊梅。于是他搜集了很多資料,做了如下記錄:資料一:楊梅樹是雌雄異株植物,即雄性植株只開雄花,雌性植株只開雌花。只有在開花的時候才能分辨出是雌花與雄花。楊梅的花期在4月份左右,果期在6~7月之間。資料二:楊梅樹一般通過圖乙方式進行繁殖。過程如下:①在進入盛果期的豐產楊梅樹上剪取一段生長健壯的枝條,最好是樹冠中上部且生長在外圍的1~2年生枝條,將枝條修剪成為6~7厘米的接穗。②準備砧木:砧木一般是選用野生播種的楊梅苗或者是自播種樹苗,一般是用種子播種,已經培養了2~3年的優質楊梅苗。這樣更有利于成活。根據資料進行分析:(1)請根據搜集到的資料一,請你幫小明判斷楊梅是 ______________。(填自花傳粉或異花傳粉)(2)楊梅是植物的果實(如圖甲),它是由花的 _____________發育而來的。(3)小明想進一步確定分析這株楊梅是怎么被傳粉的呢?校園的楊梅樹開花期間小明發現一株樹上有雌性花和雄性花,請你幫助小明分析這株楊梅樹是通過_____________實現一棵樹有兩種花。(4)該學校計劃在生態園中種植1株雄性楊梅樹和7株雌性楊梅樹。為了使楊梅樹能夠在自然條件下完成傳粉,某同學在設計8株楊梅樹種植分布時,除查詢植株的合理間隔距離外,還需查詢的關鍵信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6分)2022年1月,南太平洋湯加的火山連續爆發,導致該島地表形態發生巨大變化。(1)如圖所示是世界地圖上引起此次火山爆發的兩大板塊,為了快速尋找到湯加的位置,小溫建議先在圖上沿曲線AB附近尋找,你認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噴出的巖漿來自地球的 ________(填“地殼”“地幔”或“地核”)。(3)除了火山會改變地表形態,請再舉一個因為外力作用而導致地表形態變化的因素:______________。19.(6分)人工種子(如圖A)是通過組織培養技術,把植物組織細胞培養成與天然種子胚相似的胚狀體,然后將它包埋于有一定營養成分和保護功能的介質中。(1)這里的具有保護功能的介質相當于種子結構中的___________。(2)人工種子萌發成幼苗的過程與普通種子一樣,根據其幼苗細胞干重(細胞去除水分后的凈重)和鮮重(細胞含水的重量)的變化繪制了兩條曲線(即圖B中的甲和乙),其中表示其幼苗細胞干重變化的曲線是______ 。(3)請寫出組織培養的優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2022年9月20日,浙江義烏市“要求下架檳榔制品”一事引發關注。小德同學也很好奇,于是上網查閱了有關信息:①檳榔為棕櫚科植物,以種子、果皮及花入藥。②檳榔主要含檳榔堿及少量檳榔次堿、去甲基檳榔堿等物質,檳榔堿被定為2B類致癌物。③檳榔堿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性粉末,可與水、乙醚以任意比例混合。請根據有用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檳榔堿可與水、乙醇或乙醚以任意比例混合,該性質屬于 ______ (選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2)從小德同學查閱到的信息中判斷:檳榔與下列________(填字母)零食對應的植物親緣關系最遠。21.(6分)閱讀下列信息,回答問題。信息一:科學家處理成熟的體細胞得到誘導多能干細胞,并培育成起搏細胞等不同類型的細胞,人工培育的起搏細胞已成功激起大鼠心臟跳動,未來有望替代心臟起搏器。信息二:科學家將菠菜葉的葉肉細胞去除,留下葉脈,再接種心肌細胞,使其依附生長,并將類似血液的液體注入葉脈,向細胞輸送營養,幾天后這些心肌細胞存活并出現自發性收縮。(1)在實驗條件下培養的誘導多能干細胞經過細胞分裂和 ________ 過程發育成起搏細胞等不同類型的細胞。(2)將菠菜葉脈轉化為“心臟血管”,利用了葉脈中的__________ 組織將營養運送到心肌細胞。菠菜植株與大鼠相比不具有的生物結構層次是_________ 。22.(6分)植物根毛都具有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1)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根屬于 .(2)從根的頂端到生長根毛的部位稱為根尖,根尖 區的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這一部位吸收的水和無機鹽進入 (填“導管”或“篩管”)中,被運輸至植物體的莖、葉等其他部位.(3)一株黑麥約有150億條根毛,總表面積與兩個網球場大小相近,這一特點與根的 功能相適應.三、探究題(每空2分,總計40分)23.(10分)某生物興趣小組在網上看到“食醋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的說法。為驗證其真實性,設計了如下實驗:組別 材料 處理 平均生根數(條)甲組 剪取保留2個芽體、長15厘米、生長良好的月季枝條10枝,去除全部葉片 蒸餾水浸泡2小時 1.2乙組 剪取保留2個芽體、長15厘米、生長良好的月季枝條10枝,去除全部葉片 1%食醋溶液浸泡2小時 2.3(1)該興趣小組作出的假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實驗的變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設置甲組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實驗將生根數取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可信度。(4)同學們對該實驗結果并不滿意,咨詢園藝師后得知生根粉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他們又進一步實驗,測定了不同濃度生根粉溶液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數的影響,記錄數據并繪制曲線圖。據圖可知,不同濃度生根粉溶液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數的影響不同,其中促進生根效果最好的濃度是 _______mol/L,若濃度過高則會抑制其生根。A.0 B.10﹣10 C.10﹣8 D.10﹣524.(8分)某中學科學興趣小組在學習了“青蛙的生殖和發育”后,開展“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的探究活動。他們采集了一定數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滌劑作為污染物,在魚缸中進行實驗觀察。回答下列問題。①他們作出的實驗假設是:各種污染物會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②將3個相同的魚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編號1、2、3;在1、2號魚缸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滌劑;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別放入上述魚缸中,在相同適宜的環境中孵化。(1)青蛙的發育屬于變態發育,發育過程主要包括受精卵、胚胎發育、_________、幼蛙、成蛙等五個階段。(2)該實驗方案中對照組的編號是 _________。(3)實驗時需要定時觀察記錄的內容是 _____________。(4)支持上述假設的實驗結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6分)在課堂上老師用如圖所示的小紙鍋演示實驗,已知紙在空氣中溫度到達183℃就可以燃燒,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520℃,為什么水能燒開而紙鍋不會燃燒呢?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由圖丙可知,實驗中水的沸點是 __________℃。(2)如圖乙所示,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內主要是 __________(選填“空氣”或“水蒸氣”)。(3)交流評估環節中,同學們提出各自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有 _________(填字母)。A.組裝器材時若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下調整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C.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26.(8分)“蟻巢土”(螞蟻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小科設計下面的實驗來探究“蟻巢土”對植物的生長是否有影響。Ⅰ.實驗步驟(1)土壤采集:土壤編號 土壤來源 采集方法①號土壤 “蟻巢土” 以螞蟻窩為中心,挖取直徑為10cm、深10cm范圍的土壤②號土壤 螞蟻窩附近的土壤 在螞蟻窩附近找到土質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按相同方法取土(2)土壤分裝:將20只大小相同的花盆平均分成兩組,將等量的①、②號土壤分別裝入第一組和第二組花盆中。(3)種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栽種1株生長良好、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置于溫度適宜且有光照的地方進行培養,定期噴灑____________ 。每日測量并記錄不同土壤中植株的高度(平均值),連續18天。Ⅱ.實驗結果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長曲線如圖,請據上述實驗回答問題。(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還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水分、空氣和 ___________ 。(2)請將實驗步驟(3)補充完整 ________ 。(3)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使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該實驗還可以怎樣改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為了測定某菜地土壤中空氣的體積分數,小蘭和小浦分別取了長、寬、厚都是4cm的土塊,各自展開以下實驗:小蘭:另取一塊相同規格的鐵塊,將土塊和鐵塊分別放入2只相同的燒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先沿燒杯壁緩慢地向燒杯內注水,如圖甲所示。快要浸沒土塊或鐵塊時,?,直到水把土塊和鐵塊剛好浸沒。記錄加入水的體積分別為V1、V2。小浦:將該土塊搗碎裝入量筒內,使土壤表面保持平整,再取一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加水至土壤剛好浸沒(操作方法與小蘭相同),如圖乙所示。記錄加入水的體積為V3。(1)根據實驗目的,小蘭實驗步驟中操作“?”處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小蘭的實驗,該土塊中空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蘭在向放有土塊的燒杯中注水時,不慎有少量水濺出,會導致測得的土塊中空氣的體積分數 _____。(填“偏大”“不變”或“偏小”)。(3)小浦認為自己的實驗方案更加簡便,請你結合實驗目的評價小浦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綜合題(總計35分)28.(8分)寧波奉化是水蜜桃之鄉。春天,各個品種的桃花競相開放,相互傳粉。小科疑惑:結出的桃子是否會由于異花傳粉、受精而改變口味?小科咨詢果農得到以下信息:①種植多年的桃樹結出的果實口味沒有改變。②桃核繁殖的桃樹結出的果實口味改變,退化嚴重。③桃核繁殖的桃樹只能作為砧木使用。(1)圖甲中的桃花傳粉受精后,最終發育成圖乙的結構。圖中A結構的名稱是 _________。(2)不同品種的桃花相互傳粉受精后結果,改變了 ________(填“果皮細胞”或“種子中胚的細胞”)的基因組成。(3)所給信息③中描述了桃樹的一種營養繁殖方法,這種繁殖方法叫 _________,該繁殖方法能夠成功的關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6分)2022年8月16日,為了鼓勵大家生三胎,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聯合發文,三胎將可以享受更多的優惠政策。于是,小科的爸爸媽媽準備再生一個。(1)“再生一個”需要經過受精過程,受精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2)受精卵發育成胎兒后,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體獲取營養,出生后嬰兒則是靠喝母乳或奶粉獲取營養,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_________。A.胎兒獲取營養不需要經過消化系統 B.胎兒生命活動不會產生代謝廢物C.嬰兒喝母乳或奶粉都不能獲得母體免疫物質 D.嬰兒和胎兒所需的主要供能物質不同(3)小科也為迎接弟弟或妹妹的到來而開始做準備,他翻找出了三年前弟弟用的奶瓶,好奇的發現奶瓶上有一個氣孔,如圖所示。你覺得這個氣孔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7分)一只燒杯盛滿水時的總質量為200克,往該杯中放一小石塊,石塊沉沒于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這時燒杯、水和石塊的總質量是300克。然后再小心取出杯中石塊,稱得此時燒杯與水的總質量為160克(不計石塊帶出的水)。求:(1)溢出水的體積是多少?(2)小石塊的密度是多少?31.(6分)人類對水分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材料1:1803年,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認為水是由氫、氧元素的各一個原子構成的“HO原子”。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認為分子包括同種原子結合而成的“簡單原子”和不同原子結合而成的“復雜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觀點。材料3:1833年,戈丹根據定量測算的結果繪制了氫氧結合變成水分子的“體積圖”(如圖)。而后,“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觀點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1)水分子(H2O)屬于阿伏加德羅提出的“ 原子”(選填“簡單”或“復雜”)。(2)請將如圖方框中“?”處補全: 。32.(8分)莽草酸(C7H10O5)是制取抗“H7N9流感”的藥物“達菲“的原料。某同學對此進行研究,請你一起完成:(1)莽草酸(C7H10O5)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_______;(2) 克莽草酸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68g;(3)對1歲以上的兒童推薦按照下列“體重一劑量表”服用“達菲”:體重 小于等于l5kg 15~23kg 23~40kg 大于40kg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75mg假如患病兒童的體重是20kg,在治療過程中,需每天服用“達菲”膠囊(每顆膠囊含“達菲”75mg)2次,一個療程5天,那么該患兒一個療程共服用 顆。【勝券在握系列】七年級下科學 期末模擬(一)(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答案】B【解析】【考點】地形形成的原因.【分析】內力作用的能量是來自地球內部,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等,它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陽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現為對地表物質的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等作用,它將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結果往往使地表趨于平坦。【解答】解:臺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區域,地形平坦,境內以椒靈江為主軸,始豐溪為骨干,中小河流為脈絡,河網密布,形成了一江兩岸的水城廊道,影響臺州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B正確。故選:B。2. 【答案】B【解析】【考點】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動物體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的分裂.【分析】(1)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2)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3)由圖可知:1細胞的分裂、2細胞的分化;a是受精卵、bd是組織、ce是器官、f是系統。【解答】解:A、動物與人體結構層次在某些方面與植物體相似,生長發育也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的,所以在有性生殖過程中,a表示受精卵。A正確。B、葉片表皮屬于保護組織,人體皮膚是器官,B錯誤。C、1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植物細胞在原來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而動物細胞從中央向內凹陷,所以動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平均分成兩份的方式不同。C正確。D、c和e是器官,都是由不同組織按照一定次序結合而成,D正確。故選:B。【點評】理解掌握細胞分裂和分化的知識是解題的關鍵。3. 【答案】B【解析】【考點】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分析】根據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判斷。【解答】解:根據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Ga元素某原子核內質子數為31,可知該Ga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1。故選:B。4. 【答案】C【解析】【考點】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及應用.【分析】由親本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無性生殖指的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據此作答。【解答】解:“山野菜”屬于蕨類植物,用孢子繁殖,屬于無性生殖;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樹優良品種、克隆技術出生的多莉羊、用組織培養技術培育甘蔗都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培育雜交水稻,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繁殖方式與“山野菜”有著本質區別,C符合題意。故選:C。5. 【答案】B【解析】【考點】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分析】昆蟲的發育經過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昆蟲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圖中:①卵,②幼蟲,③蛹,④成蟲。【解答】解:A、受精卵是生物生命發育的起點,故蝗蟲、家蠶生長發育的起點都是受精卵,A正確。BC、蝗蟲的一生經歷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而且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非常相似,生活習性也幾乎一致,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B錯誤、C正確。D、蝗蟲的發育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家蠶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故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一個③蛹期,D正確。故選:B。6. 【答案】C【解析】【考點】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分析】1、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胚根將來發育成根,子葉具有儲存或轉運營養物質的作用。2、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后,由于細胞不斷分裂、生長和分化,子房逐漸膨大,子房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最終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如下圖:【解答】解:A、①→②過程表示種子的萌發,所需要的有機物由菜豆種子兩子葉片提供,A錯誤。B、③中地上部分的莖和葉,是由菜豆種子中的胚芽發育來,B錯誤。C、花的各部分發育成熟就會依次展開,這就是開花;一朵花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因此,③→⑤時期會進行開花、傳粉、受精等過程。C正確。D、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大豆所結果實中種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子房中含有多個胚珠,D錯誤。故選:C。7. 【答案】A【解析】【考點】元素的概念;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分析】根據原子結構,質子數為1、中子數為0的氫原子,可表示為,進行分析。【解答】解:A. ②可表示為,故A錯誤;B. ③只含一個質子,故B正確;C. ④中電子數為2,質子數為1,則氫元素為﹣1價,故C正確;D.由①構成的氫分子和②構成的氫分子混合,所得物質屬于一種物質,為純凈物,故D正確。故選:A。8. 【答案】D【解析】【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分析】根據化學式的意義進行分析: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CO2”可表示1個二氧化碳分子,故選項說法正確。B、“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C、“CO2”可表示1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D、“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9. 【答案】A【解析】【考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別.【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解答】解:A、沙里淘金,通過物理方法(如密度差異)分離金和沙粒,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B、濕法煉銅將銅鹽中的銅置換出來,有新物質銅生成,發生化學變化;C、黏土燒瓷,有新物質生成,發生化學變化;D、糧食釀酒,有新物質酒精等生成,發生化學變化;故選:A。10.【答案】C【解析】【考點】分子間的作用力.【分析】(1)根據分子的結構和組成是否發生改變判斷;(2)根據分子熱運動的知識判斷;(3)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AD、水結成“熱冰”的過程中,水分子本身沒有發生改變,變化的是分子之間的空隙,故AD錯誤;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世界上沒有靜止的分子,故B錯誤;C、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水結成“熱冰”后,水分子間仍然存在著引力,故C正確。故選:C。11.【答案】C【解析】【考點】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分析】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蒸饅頭、做面包、釀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以及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等,據此作答.【解答】解:A、做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饅頭或面包暄軟多孔;釀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發酵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題意。B、微生物的發酵技術在食品、藥品的制作中應用廣泛,如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不符合題意。C、有的細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體致病,使物質腐爛變質,但大部分細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凈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體可以使人或動物得病,有些噬菌體則是有益的,噬菌體又叫細菌病毒,它可以作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藥,例如燒傷病人在患處涂抹綠濃桿菌噬菌體稀釋液 它可以吞噬細菌。可見題中的敘述是錯誤的。符合題意。D、細菌的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未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一些附屬結構如鞭毛和莢膜等,真菌有單細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細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態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不符合題意。故選:C。12.【答案】A【解析】【解答】解:篩管是植物韌皮部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果農常常給果樹的莖做環狀剝皮,有機物向下的運輸通道篩管被割斷,減少了有機物向根部運輸,能使有機物集中運輸到果實,增加坐果量,提高產量。故選:A。13.【答案】B【解析】【考點】密度的計算;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答】解:A、圖a中縱坐標表示物體的質量m,橫坐標表示物體的體積V,則圖象的斜率表示物質的密度,斜率越大,表示物質的密度越大,故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圖a中陰影部分面積是物體的質量與物體體積乘積的一半,密度是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因此圖a中陰影部分面積不表示該物質的密度大小,故B說法錯誤,符合題意;C、圖b是v﹣t圖象,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圖b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物體速度v與時間t的乘積,即vt,s=vt是勻速直線運動的路程,故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4.【答案】C【解析】【考點】無機鹽的類型及其對植物的作用.【分析】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氮、磷、鉀,解答即可。【解答】解: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鉀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進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飽滿。由表中施肥情況可以看出,乙和丁都含有鉀肥,番薯產量較高,甲和丙不含鉀肥,番薯產量較低,所以該種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鉀肥。故選:C。15.【答案】C【解析】【考點】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分析】由題意得,1個氧原子的質量=1個三氧化硫分子的質量﹣1個二氧化硫分子的質量=mkg﹣nkg;因為1個二氧化硫分子的質量為nkg,所以1個硫原子的質量=1個二氧化硫分子的質量﹣1個氧原子的質量×2=nkg﹣(m﹣n)kg×2=(3n﹣2m),相對原子質量標準(一個硫原子的質量的1∕16):即kg,進行計算三氧化硫的相對分子質量。【解答】解:由題意得,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m﹣n )kg;1個硫原子的質量為:nkg﹣(m﹣n)kg×2=(3n﹣2m)kg,相對原子質量標準(一個硫原子的質量的)即kg,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所以,三氧化硫的相對分子質量=163。故選:C。二、填空題16.【答案】(1)輸卵管。(2)細胞。【解析】【考點】受精與妊娠;動物體人體的結構層次.【分析】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進而形成人體。【解答】解:(1)精子進入卵子后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受精是在母體的輸卵管內完成的。(2)人的生殖細胞包括精子和卵細胞,卵細胞和精子都不能進行細胞分裂、分化、發育等生命活動。只有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時,才標志著新生命的起點。受精卵屬于細胞。故答案為:(1)輸卵管。(2)細胞。17.【答案】(1)異花傳粉。(2)子房。(3)嫁接。(4)楊梅花粉成熟時期的風向。【解析】【考點】傳粉和受精.【分析】(1)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2)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等。圖中:A是接穗,B是砧木。【解答】解:(1)由題干中“楊梅樹是雌雄異株植物,即雄性植株只開雄花,雌性植株只開雌花”可知,楊梅是單性花,只能進行異花傳粉。(2)受精完成后子房的發育情況如圖:從圖中可知,受精后,將來發育成果實的是子房,發育成種子是胚珠。(3)嫁接是把一株植物體的芽或帶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體上,使它們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校園的楊梅樹開花期間小明發現一株樹上有雌性花和雄性花,可見,這株楊梅樹是通過嫁接技術來實現一棵樹有兩種花。(4)楊梅樹雌雄異株,其花為風媒花。為了使楊梅樹能夠在自然條件下完成傳粉,在設計8株楊梅樹種植分布時,除查詢植株的合理間隔距離外,還需查詢楊梅花粉成熟時期的風向。故答案為:(1)異花傳粉。(2)子房。(3)嫁接。(4)楊梅花粉成熟時期的風向。18.【答案】(1)A、B是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多火山(2)地幔(3)風力、流水【考點】地球內部的結構.【分析】(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分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共六大板塊,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2)地球內圈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合稱巖石圈。地殼厚度各處不一,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約35千米,在大洋處很薄,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地幔介于地殼與地核之間,又稱中間層。自地殼以下至2900千米深處。從地幔到地心之間為地核。一般認為,巖漿來自于軟流層。(3)塑造地表形態的力量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內力作用的能量來源于地球內部的熱能,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等,它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陽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現為對地表物質的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等作用,它將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結果往往使地表趨于平坦。【解答】解:(1)根據題干可知,如圖所示是世界地圖上引起此次火山爆發的兩大板塊,由于圖中A、B位于兩大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不穩定,多火山地震,所以為了快速尋找到湯加的位置,應該先在圖上沿曲線AB附近尋找。(2)根據課本內容可知,火山噴出的巖漿來自地球的軟流層,軟流層位于地幔層。(3)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間分布規律及相應的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區以風力作用為主,多風力侵蝕地貌和風力堆積地貌;濕潤、半濕潤地區流水作用顯著,多流水侵蝕地貌和流水沉積地貌;高山地區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磧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區多海浪作用,常見海蝕柱、海蝕崖和沙灘等地貌,所以除了火山會改變地表形態,外力作用如流水、風力等。故答案為:(1)A、B是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多火山(2)地幔(3)風力、流水19.【答案】(1)種皮。(2)乙。(3)短時間內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個體;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解析】【考點】植物的無性生殖;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分析】生殖方式包括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壓條、組織培養等,解答即可。【解答】解:(1)種子的種皮具有保護作用,具有保護功能的介質相當于種子結構中的種皮。(2)細胞干重是不含水的,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種子的質量明顯下降;鮮重是表示細胞含水的重量,細胞吸水膨脹,質量上升,因此表示幼苗細胞鮮重的變化曲線是甲,表示幼苗細胞干重的變化曲線是乙。(3)植物的組織培養的優點有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大批量地培育出所需的植物新個體,可以防止植物病害的危害,方法簡單,操作簡便,成本低等。故答案為:(1)種皮。(2)乙。(3)短時間內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個體;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20.【答案】(1)物理性質;(2)B。【解析】【考點】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的差別及應用;植物的分類.【分析】(1)物質本身具有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溶解度等均屬于物理性質,據此分析;(2)根據植物的分類進行分析。【解答】解:(1)檳榔堿可與水、乙醇或乙醚以任意比例混合,這反應了檳榔堿的溶解性,溶解性是物理性質;(2)檳榔屬于被子植物,瓜子屬于被子植物;松子屬于裸子植物;花生屬于被子植物;桃樹屬于被子植物;與檳榔植物親緣關系最遠是松子,故選B;故答案為:(1)物理性質;(2)B。21.【答案】( 1 )細胞分化 (2)輸導組織;系統【解析】【考點】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分化形成組織.【分析】(1)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和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差異,這就是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組織。(2)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解答】解:(1)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和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差異,這就是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在實驗條件下培養的誘導多能干細胞經過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過程發育成起搏細胞等不同類型的細胞。(2)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菠菜植株屬于植物體,大鼠屬于動物,所以菠菜植株與大鼠相比不具有的生物結構層次是系統。故答案為:( 1 )細胞分化 (2)輸導組織;系統22.【答案】(1)器官 (2)成熟; 導管 (3)吸收【解析】【分析】此題是一個綜合性的填空題,涉及植物的蒸騰作用、根適于吸收的特點、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等內容,逐一分析解答.【解答】解:(1)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根屬于器官.(2)從根的頂端到生長根毛的部位稱為根尖,根尖 成熟區的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這一部位吸收的水和無機鹽進入導管中,被運輸至植物體的莖、葉等其他部位.(3)一株黑麥約有150億條根毛,總表面積與兩個網球場大小相近,這一特點與根的吸收功能相適應.故答案為:(1)器官 (2)成熟;導管 (3)吸收【點評】此題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我們要熟練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只有基礎扎實,才能靈活解答本題.三、探究題23.【答案】(1)食醋能(不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2)是否用食醋溶液處理;與乙組形成對照組。(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4)C。【解析】【考點】植物的扦插或嫁接.【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1)本實驗是探究食醋是否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實驗,因此作出的假設是:食醋能(不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2)對照實驗又叫單一變量實驗,只有一個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實驗。本實驗除了是否用食醋溶液處理不同以外,其他均相同且適宜,因此實驗變量為是否用食醋溶液處理。設置甲組是為了起到對照作用。(3)上述實驗將生根數取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提高實驗準確性,增加實驗的可信度。(4)根據坐標曲線圖可知:生根粉溶液的濃度為10﹣8mol/L時,平均生根數最多。若濃度過高則會抑制其生根。故選:C。故答案為:(1)食醋能(不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2)是否用食醋溶液處理;與乙組形成對照組。(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4)C。24.【答案】(1)蝌蚪;(2)3;(3)被孵化的蛙卵的數量;(4)3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遠低于3號魚缸”)。【解析】【考點】青蛙的變態發育.【分析】(1)青蛙的發育過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體和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屬于變態發育。(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1)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成蛙和幼蛙在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及生活習性上差別較大,因此青蛙的發育屬于變態發育,發育過程主要包括受精卵、胚胎發育、蝌蚪、幼蛙、成蛙等階段。(2)對照實驗是唯一變量實驗,因此,在探究“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時,唯一變量是是否含有污染物,其他條件都相同且適宜。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因此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滌劑的l、2號魚缸是實驗組,沒有加入化肥、洗滌劑的3號魚缸是對照組。(3)在相同的適宜的環境中孵化,實驗時需要定時觀察記錄的內容是被孵化的蛙卵的數量。(4)該實驗作出的假設是:各種污染物會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所以如果實驗結果是:3號魚缸中無污染物,蛙卵的孵化率最高;1、2號魚缸中有污染物,遠低于3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則可以支持該假設。故答案為:(1)蝌蚪;(2)3;(3)被孵化的蛙卵的數量;(4)3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遠低于3號魚缸”)。25.【答案】(1)99;(2)水蒸氣;(3)BC【解析】【考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解答】解:(1)如圖丙所示,實驗中水的沸點為99℃;(2)水沸騰后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所以氣泡內是水蒸氣;(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上調整,故A錯誤;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說法正確,故B正確;C.紙鍋燒水實驗中,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且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說法正確,故C正確。故選:BC。故答案為:(1)99;(2)水蒸氣;(3)BC。26.【答案】(1)無機鹽(2)蒸餾水(3)當其他條件相同時,蟻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長(4)用不同的植物進行重復實驗【解析】【考點】土壤的成分.【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還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水分、空氣和 無機鹽。(2)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所以要適當噴灑蒸餾水。(3)由于①號土壤中的植物高度高于②號土壤中的植物高度,所以初步得出結論:蟻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長。(4)為使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還應該用不同的植物進行重復實驗。故答案為:(1)無機鹽(2)蒸餾水(3)當其他條件相同時,蟻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長(4)用不同的植物進行重復實驗27.【答案】(1)改用滴管滴加水;(2)100%;偏大;(3)不合理,將土塊搗碎改變了土塊的疏松程度,這樣會改變土塊中的空氣體積分數。【解析】【考點】土壤的成分.【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1)根據實驗目的,快要浸沒土壤時,再換用滴管向量筒內滴水至土壤剛好浸沒,測得數據更準確,因此,小蘭實驗步驟中操作“?”處應該是改用滴管滴加水。(2)根據小蘭的實驗,該土塊中空氣的體積分數為100%100%。小蘭在向放有土塊的燒杯中注水時,不慎有少量水濺出,使得測量的水的體積增大,會導致測得的土塊中空氣的體積分數偏大。(3)小浦的方案不合理,將土塊搗碎改變了土塊的疏松程度,從而改變了土塊中空氣的體積分數。故答案為:(1)改用滴管滴加水;(2)100%;偏大;(3)不合理,將土塊搗碎改變了土塊的疏松程度,這樣會改變土塊中的空氣體積分數。四、綜合題28.【答案】(1)種子(2)種子中胚的細胞(3)嫁接;讓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解析】【考點】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分析】(1)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2)嫁接是把一株植物體的芽或帶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體上,使它們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嫁接可分為芽接和枝接兩種方式。【解答】解:(1)受精完成后子房的發育情況如圖:從圖中可知,受精后,花的結構中,將來發育成果實的是子房,將來發育成種子是胚珠。因此,圖中A結構的名稱是種子。(2)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來的,和母本的基因型相同,傳粉受精并不改變果肉細胞的基因型,改變的是種子中胚的細胞的基因組成。(3)嫁接是把一株植物體的芽或帶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體上,使它們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故根據所給信息③中描述的桃繁殖方法叫嫁接,嫁接成功的關鍵點是讓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故答案為:(1)種子(2)種子中胚的細胞(3)嫁接;讓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29.【答案】(1)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2)A。(3)喝奶時,使空氣進入瓶內,平衡瓶內外氣壓(合理即可)。【解析】【考點】胚胎的發育和營養;受精與妊娠.【分析】(1)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子宮——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陰道——經血排出和胎兒自母體娩出的通道。(2)胎兒在母體內孕育,需要通過胎盤和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解答】解:(1)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2)AB、胎兒在母體內孕育,需要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所以,胎兒獲取營養不需要經過消化系統,胎兒生命活動會產生代謝廢物,A正確、B錯誤。C、抗體是一種免疫物質,母乳里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各種營養物質,還含有豐富的抗體,所以,嬰兒喝母乳能獲得母體免疫物質,C錯誤。D、糖類是人體主要供能物質,所以,嬰兒和胎兒所需的主要供能物質相同,均為糖類,D錯誤。故選:A。(3)奶瓶上有一個氣孔,喝奶時,使空氣進入瓶內,平衡瓶內外氣壓,有利于嬰兒吸取瓶中的牛奶。故答案為:(1)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2)A。(3)喝奶時,使空氣進入瓶內,平衡瓶內外氣壓(合理即可)。五、計算題30.【答案】(1)40cm3;(2)3.5g/cm3。【解析】【解答】解:(1)溢出的水的質量m溢=m杯+水﹣m杯+水剩余=200g﹣160g=40g,溢出水的體積V溢===40cm3;(2)石塊的質量m石=m杯+石+水剩余﹣m杯+水剩余=300g﹣160g=140g,石塊的體積V石=V溢=40cm3,石塊的密度ρ石===3.5g/cm3。答:(1)溢出水的體積是40cm3;(2)小石塊的密度是3.5g/cm3。31.【答案】(1)復雜 (2)【解析】【解答】解:(1)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認為分子包括同種原子結合而成的“簡單原子”和不同原子結合而成的“復雜原子”。水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構成的,因此水分子屬于阿伏加德羅提出的“復雜原子”;故答案為:復雜;(2)每個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則方框中“?”處圖示為;故答案為:。答案(1)復雜 (2)32.【答案】[答案] (1)84:80 (2)348克 (3)6顆【解析】[解析](1)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可得莽草酸分子中C、O原子個數比為:21:20。(2)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68g需莽草酸的質量為:168g÷12×7/174×100=348g;(3)需服用“達菲”的顆數為:45mg×2×5÷75mg/顆=6顆。[答案] (1)84:80 (2)348克 (3)6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勝券在握系列】七年級下科學 期末模擬(一)(答題卷).doc 【勝券在握系列】七年級下科學 期末模擬(一).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