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勝券在握系列】七年級下科學 期末模擬(一)班級__________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數__________一、選擇題(每題3分,總計45分)1. 如圖,一杯檸檬水中的兩片檸檬片處于水中不同位置,這是因為二者的( )A.質量不同 B.體積不同 C.密度不同 D.比熱不同2. 被譽為“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的《齊民要術》是世界上最早記錄食品釀造的典籍。釀酒技術是食品釀造的技術之一,酒文化也隨著酒的產生一直延續到現在。下列關于釀酒過程中發生的主要變化是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粉碎 B.小麥發酵 C.清液過濾 D.酒水蒸餾3. 病毒種類繁多,增殖速度快,給人類以及各種飼養動物和栽培作物帶來了極大危害,下列病毒增殖過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④①⑤③② B.①④③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④⑤③②4. 國產化5G通信芯片用最新一代碳化硅襯底氮化鎵(GaN)材料試制成功,打破國外的壟斷。已知Ga元素某原子核內質子數為31,中子數為45,則該Ga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14 B.31 C.45 D.765. 如圖為菜豆的生長發育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由胚乳提供 B.③的地上部分由種子中的胚軸發育而來C.③→⑤會進行開花、傳粉和受精 D.⑤中含有多粒種子是因為一朵花中有多個子房6. 在一定條件下,給水施加弱電場,能使水在常溫常壓下結成冰(俗稱“熱冰”),其微觀變化如圖所示。則水結成“熱冰”后( )A.水分子變成其它分子 B.水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停止C.水分子間仍然存在著引力 D.水分子之間的間隔沒有變化7. 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2價的鎂元素:Mg2+ B.:氨根 C.五氧化二氮:N2O5 D.FeSO4:硫酸鐵8. (2022秋 鎮海區校級期末)俗話說“梨樹砍三刀,果枝壓彎腰”,在初夏梨樹的“坐果”期,有果農會給梨樹的莖做半環狀剝皮,這樣做的目的是( )A.促進有機物更多地輸送給果實 B.促進水分更多地輸送給果實C.促進無機鹽更多地輸送給果實 D.讓有機物更好地輸送到根部9. 一位農民種植番薯的產量總是比鄰近地低,懷疑地里可能缺乏某種肥料,他將地分成等面積的四塊,僅施肥不同,實驗結果如下表。據表判斷該種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 )地塊 甲 乙 丙 丁施肥情況 不施肥 磷、鉀肥 磷、氮肥 鉀、氮肥番薯產量 30 kg 45 kg 31 kg 46 kg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無法確定10.生活在荒漠中的胡楊,一棵成年大樹的莖、葉每年能排出數十千克的鹽堿,能起到“拔鹽改土”的作用,堪稱土壤改良的功臣。下列關于胡楊的敘述錯誤的是( )A.無機鹽主要靠根尖成熟區吸收 B.運輸無機鹽的動力來自蒸騰作用C.無機鹽可通過篩管運輸 D.胡楊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11.如圖,冬蟲夏草菌的孢子侵入蝙蝠蛾的幼蟲體內,并長出菌絲吸收營養,使幼蟲死亡。然后,相當于蘑菇子實體的棒狀菌體從幼蟲頭部伸出,又會釋放孢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冬蟲夏草菌是真菌 B.蝙蝠蛾細胞有細胞核C.冬蟲夏草菌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 D.蝙蝠蛾的發育方式屬于完全變態發育12.2022年11月29日,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太空艙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劑,將航天員呼出的CO2轉化為O2,NiFe2O4中Fe的化合價為+3價,則Ni的化合價為( )A.+1 B.+2 C.+3 D.+413.某補鈣劑主要成份為CaCO3,試劑說明書中標注每片鈣片質量為2g,每片鈣片含鈣640mg,若補鈣劑中的鈣元素全部來自CaCO3,則鈣片中CaCO3的質量分數是( )A.80% B.75% C.85% D.90%14.如圖所示,某同學用裝滿水的回形玻璃管做對流實驗,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在A點加熱,液體會發生對流,液體按順時針方向流動B.如果在D點加熱,液體會發生對流,液體按逆時針方向流動C.如果在B點放冰塊,液體會發生對流,液體按逆時針方向流動D.如果在C點放冰塊,液體會發生對流,液體按順時針方向流動15.一種“55℃保溫杯”,外層為隔熱材料,內層為導熱材料,夾層間有“神奇物質”。開水倒入杯中后,水溫很快降為55℃且能較長時間保持不變。“神奇物質”在該過程中( )A.一直吸熱且狀態不變 B.一直吸熱且由固態變為液態C.先吸熱,后放熱;先熔化后凝固 D.先放熱,后吸熱;先凝固后熔化二、填空題(每空2分,總計40分)16.(4分)香菇,又名香蕇,是我國久負盛名的珍貴食用菌。我國栽培香菇約有800年歷史,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國家。(1)一段朽木上長滿了香菇和苔蘚,與苔蘚相比,香菇細胞結構中沒有________ ,只能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2)將香菇的菌蓋平放在白紙上,讓菌褶向下,蓋上倒扣的玻璃杯。隔兩三天后揭開玻璃杯,拿起香菇,在白紙上可以看到采集到的_________ ,香菇靠它實現快速繁殖。17.(8分)如圖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發育過程,請據圖回答:(1)B是 ___________(填器官名稱)。(2)D表示 ____________過程,發生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3)在人的各個生長時期中,第二次快速生長時期是青春期。此時期會出現了一些明顯變化,其中不屬于第二性征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號)。①長出胡須 ②喉結突出 ③身體長高 ④聲調低沉18.(6分)2022年1月,南太平洋湯加的火山連續爆發,導致該島地表形態發生巨大變化。(1)如圖所示是世界地圖上引起此次火山爆發的兩大板塊,為了快速尋找到湯加的位置,小溫建議先在圖上沿曲線AB附近尋找,你認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噴出的巖漿來自地球的 ________(填“地殼”“地幔”或“地核”)。(3)除了火山會改變地表形態,請再舉一個因為外力作用而導致地表形態變化的因素:______________。19.(6分)人工種子(如圖A)是通過組織培養技術,把植物組織細胞培養成與天然種子胚相似的胚狀體,然后將它包埋于有一定營養成分和保護功能的介質中。(1)這里的具有保護功能的介質相當于種子結構中的___________。(2)人工種子萌發成幼苗的過程與普通種子一樣,根據其幼苗細胞干重(細胞去除水分后的凈重)和鮮重(細胞含水的重量)的變化繪制了兩條曲線(即圖B中的甲和乙),其中表示其幼苗細胞干重變化的曲線是______ 。(3)請寫出組織培養的優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植物有5種組織,分別是“保護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1)如圖為番茄的果實,切開后內部淡黃色的“筋絡”是輸導組織;外面的表皮是 _____ 組織;多汁的果肉是 _________ 組織。(2)像番茄果實這樣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稱為 ______ 。21.(4分)有兩根相同的一端封閉的細徑玻璃管A和玻璃管B,先往A和B內注入一半的清水,再沿內管壁緩緩向A和B中注入等量加有紅墨水的酒精,使酒精的上液面距離管口5cm,標出酒精上液面的位置。如圖,用手指封住A管口,將A反復顛倒幾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將B豎直靜置。(1)通過觀察玻璃管A中出現的現象,小明得出了分子間存在空隙的結論。則小明得出此結論的證據是:①管中液體變紅色;②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____。(2)4天后,玻璃管B內的液體也全部變紅。但若將管B放在60℃恒溫環境中靜置時,僅50min玻璃管B內的液體就呈現出均勻紅色。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溫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22.(6分)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的上升情況不同,如圖中甲、乙所示。則圖中 ________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小組記錄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時間(min)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溫度 (℃) … 90 91 93 97 98 98 98 98 98 98 …(1)從記錄的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此時水沸騰的溫度是 _______℃。(2)實驗得到的結論與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100℃有明顯的差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探究題(每空2分,總計40分)23.(8分)某生物興趣小組在網上看到“食醋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的說法。為驗證其真實性,設計了如下實驗:組別 材料 處理 平均生根數(條)甲組 剪取保留2個芽體、長15厘米、生長良好的月季枝條10枝,去除全部葉片 蒸餾水浸泡2小時 1.2乙組 剪取保留2個芽體、長15厘米、生長良好的月季枝條10枝,去除全部葉片 1%食醋溶液浸泡2小時 2.3(1)該興趣小組作出的假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實驗的變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設置甲組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實驗將生根數取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可信度。(4)同學們對該實驗結果并不滿意,咨詢園藝師后得知生根粉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他們又進一步實驗,測定了不同濃度生根粉溶液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數的影響,記錄數據并繪制曲線圖。據圖可知,不同濃度生根粉溶液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數的影響不同,其中促進生根效果最好的濃度是 _______mol/L,若濃度過高則會抑制其生根。A.0 B.10﹣10 C.10﹣8 D.10﹣524.(8分)為了測定某菜地土壤中空氣的體積分數,小蘭和小浦分別取了長、寬、厚都是4cm的土塊,各自展開以下實驗:小蘭:另取一塊相同規格的鐵塊,將土塊和鐵塊分別放入2只相同的燒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先沿燒杯壁緩慢地向燒杯內注水,如圖甲所示。快要浸沒土塊或鐵塊時,?,直到水把土塊和鐵塊剛好浸沒。記錄加入水的體積分別為V1、V2。小浦:將該土塊搗碎裝入量筒內,使土壤表面保持平整,再取一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加水至土壤剛好浸沒(操作方法與小蘭相同),如圖乙所示。記錄加入水的體積為V3。(1)根據實驗目的,小蘭實驗步驟中操作“?”處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小蘭的實驗,該土塊中空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蘭在向放有土塊的燒杯中注水時,不慎有少量水濺出,會導致測得的土塊中空氣的體積分數 _____。(填“偏大”“不變”或“偏小”)。(3)小浦認為自己的實驗方案更加簡便,請你結合實驗目的評價小浦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6分)斑馬魚因其基因與人類基因的相似度達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發育速度快、便于體外觀察,成為生物學的模式生物之一.為了解酒精對人胚胎發育的影響,研究人員利用斑馬魚開展了相關研究:步驟1:用同一對斑馬魚的受精卵,發育24小時,選取50枚發育正常的胚胎。步驟2:使用斑馬魚胚胎培養用水稀釋無水酒精,獲得濃度為0.01%、0.1%、1%、10%的酒精溶液。步驟3:將斑馬魚胚胎各10枚,分別置入不同濃度的酒精溶液和斑馬魚胚胎培養用水中。在受精卵發育72小時時,觀察胚胎存活和循環系統發育情況,記錄如下:① ② ③ ④ ⑤酒精濃度 斑馬魚胚胎培養用水(0%) 0.01% 0.1% 1% 10%死亡率(%) 0 0 0 9.4 100循環系統畸形率(%) 0 0 9.4 88 /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 實驗材料的選取直接關系到實驗成敗。利用斑馬魚進行人胚胎發育相關研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在不同濃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馬魚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以上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8分)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燒熟后的隔夜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鹽來自生長過程中所施氮肥.空氣中的微生物(如硝酸鹽還原菌)進入到蔬菜中,會產生一種還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燒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階段都會有一些細菌進入;做熟的蔬菜更適合細菌生長.某研究小組對燒熟的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做了測試,數據如下表:蓋有保鮮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時間的亞硝酸鹽含量(單位:mg/kg)菜肴 半小時 6小時 18小時 24小時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紅燒肉 2.4956 4.2558 4.3668 5.5188紅燒鯽魚 / 2.0948 3.2300 7.2397將一份紅燒鯽魚樣本(不蓋保鮮膜)在常溫下放置4小時,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為A8.9483mg/kg.請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亞硝酸鹽中含有,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 __________ 價.(2)根據表中的數據,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變化的共同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使燒熟后的隔夜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盡可能低,保存的條件應該是 ______________(4)炒菜過程中溫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認為從生菜炒到熟菜過程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是否會持續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0分)小余用托盤天平進行液體質量測量的實驗。(1)測得藥液和藥瓶的總質量為60g,然后將藥液倒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圖甲所示,再將藥瓶放在天平上稱剩余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如圖乙所示,量筒中藥液的體積是________mL,量筒中藥液的質量是_________g。(2)小余在整理器材時發現天平左盤上粘有一小塊橡皮泥。下列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_。A.橡皮泥質量較小,對天平的測量不會起任何作用B.若橡皮泥是在天平調平前粘上去的,則量筒中藥液的測量結果仍然正確C.若橡皮泥是在天平調平后(未稱量前)粘上去的,則量筒中藥液的測量結果小于真實值D.橡皮泥無論是在什么時候粘上去的,量筒中藥液的測量結果都不會準確(3)小余還想用天平測出100g的藥液備用,他應________(選填下方“A”或“B”),然后往左盤空瓶中緩慢加藥液,當看到指針擺動如______圖(選填圖丙中的“a”或“b”)所示狀態時,再改用膠頭滴管加藥液直至天平橫梁恢復平衡。A.先測出空藥瓶的質量,接著向右盤中再添加100g的砝碼B.先向右盤中再添加100g的砝碼,接著測出空藥瓶的質量四、綜合題(總計35分)28.(8分)寧波奉化是水蜜桃之鄉。春天,各個品種的桃花競相開放,相互傳粉。小科疑惑:結出的桃子是否會由于異花傳粉、受精而改變口味?小科咨詢果農得到以下信息:①種植多年的桃樹結出的果實口味沒有改變。②桃核繁殖的桃樹結出的果實口味改變,退化嚴重。③桃核繁殖的桃樹只能作為砧木使用。(1)圖甲中的桃花傳粉受精后,最終發育成圖乙的結構。圖中A結構的名稱是 _________。(2)不同品種的桃花相互傳粉受精后結果,改變了 ________(填“果皮細胞”或“種子中胚的細胞”)的基因組成。(3)所給信息③中描述了桃樹的一種營養繁殖方法,這種繁殖方法叫 _________,該繁殖方法能夠成功的關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6分)2022年8月16日,為了鼓勵大家生三胎,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聯合發文,三胎將可以享受更多的優惠政策。于是,小科的爸爸媽媽準備再生一個。(1)“再生一個”需要經過受精過程,受精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2)受精卵發育成胎兒后,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體獲取營養,出生后嬰兒則是靠喝母乳或奶粉獲取營養,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_________。A.胎兒獲取營養不需要經過消化系統 B.胎兒生命活動不會產生代謝廢物C.嬰兒喝母乳或奶粉都不能獲得母體免疫物質 D.嬰兒和胎兒所需的主要供能物質不同(3)小科也為迎接弟弟或妹妹的到來而開始做準備,他翻找出了三年前弟弟用的奶瓶,好奇的發現奶瓶上有一個氣孔,如圖所示。你覺得這個氣孔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4分)人類對水分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材料1:1803年,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認為水是由氫、氧元素的各一個原子構成的“HO原子”。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認為分子包括同種原子結合而成的“簡單原子”和不同原子結合而成的“復雜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觀點。材料3:1833年,戈丹根據定量測算的結果繪制了氫氧結合變成水分子的“體積圖”(如圖)。而后,“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觀點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1)水分子(H2O)屬于阿伏加德羅提出的“ 原子”(選填“簡單”或“復雜”)。(2)請將如圖方框中“?”處補全: 。31.(7分)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現常被用于制造模型。小科選用了ABS塑料(如圖甲所示)來打印3D作品。(1)已知體積為1cm3的ABS塑料質量為1.05g,這種材料密度是多少?(2)該同學用這種ABS材料打印了一個汽車模型如圖乙所示,已知該作品的體積為50cm3,質量為47.25g,請你通過計算來判斷該作品是空心還是實心的?若為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為多少?32.(8分)莽草酸(C7H10O5)是制取抗“H7N9流感”的藥物“達菲“的原料。某同學對此進行研究,請你一起完成:(1)莽草酸(C7H10O5)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_______;(2) 克莽草酸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68g;(3)對1歲以上的兒童推薦按照下列“體重一劑量表”服用“達菲”:體重 小于等于l5kg 15~23kg 23~40kg 大于40kg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75mg假如患病兒童的體重是20kg,在治療過程中,需每天服用“達菲”膠囊(每顆膠囊含“達菲”75mg)2次,一個療程5天,那么該患兒一個療程共服用 顆。【勝券在握系列】七年級下科學 期末模擬(一)(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答案】C【解析】【考點】密度與生活.【解答】解:(1)若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即ρ液>ρ物,物體上浮;(2)若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即ρ液<ρ物,物體下沉;(3)若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即ρ液=ρ物,物體懸浮;檸檬片一片沉底,一片懸浮是因為密度不同。故選:C。2. 【答案】B【解析】【考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別.【分析】根據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方法是根據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即有無新物質生成)來進行分析。【解答】解:A、糧食粉碎,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小麥發酵,有酒精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C、清液過濾,只是實現固液分離,除去難溶性雜質,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D、酒水蒸餾,只是狀態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故選:B。3. 【答案】B【解析】【考點】病毒的形態結構及生命活動特點.【分析】病毒的自我復制過程為:吸附侵入→復制、合成→組裝→釋放。【解答】解:病毒的自我復制過程為:吸附侵入→復制合成→組裝→釋放。所以病毒增殖過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①吸附④注入核酸③復制、合成⑤組裝②釋放,ACD錯誤,B正確。故選:B。4. 【答案】B【解析】【考點】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分析】根據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判斷。【解答】解:根據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Ga元素某原子核內質子數為31,可知該Ga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1。故選:B。5. 【答案】C【解析】【考點】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分析】1、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胚根將來發育成根,子葉具有儲存或轉運營養物質的作用。2、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后,由于細胞不斷分裂、生長和分化,子房逐漸膨大,子房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最終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如下圖:【解答】解:A、①→②過程表示種子的萌發,所需要的有機物由菜豆種子兩子葉片提供,A錯誤。B、③中地上部分的莖和葉,是由菜豆種子中的胚芽發育來,B錯誤。C、花的各部分發育成熟就會依次展開,這就是開花;一朵花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因此,③→⑤時期會進行開花、傳粉、受精等過程。C正確。D、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大豆所結果實中種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子房中含有多個胚珠,D錯誤。故選:C。6. 【答案】C【解析】【考點】分子間的作用力.【分析】(1)根據分子的結構和組成是否發生改變判斷;(2)根據分子熱運動的知識判斷;(3)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AD、水結成“熱冰”的過程中,水分子本身沒有發生改變,變化的是分子之間的空隙,故AD錯誤;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世界上沒有靜止的分子,故B錯誤;C、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水結成“熱冰”后,水分子間仍然存在著引力,故C正確。故選:C。7. 【答案】C【解析】【考點】化合價的概念和計算;離子符號;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解答】解:A、由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該元素符號的正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所以+2價的鎂元素可表示為:,故A錯誤;B、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單位電荷時,1要省略,N可表示銨根離子,而不是氨根,故B錯誤;C、化學式讀寫順序正好相反,五氧化二氮的化學式為:N2O5,故C正確;D、FeSO4中鐵顯+2價,表示硫酸亞鐵而不是硫酸鐵,故D錯誤。故選:C。8. 【答案】A【解析】【解答】解:篩管是植物韌皮部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果農常常給果樹的莖做環狀剝皮,有機物向下的運輸通道篩管被割斷,減少了有機物向根部運輸,能使有機物集中運輸到果實,增加坐果量,提高產量。故選:A。9. 【答案】C【解析】【考點】無機鹽的類型及其對植物的作用.【分析】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氮、磷、鉀,解答即可。【解答】解: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鉀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進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飽滿。由表中施肥情況可以看出,乙和丁都含有鉀肥,番薯產量較高,甲和丙不含鉀肥,番薯產量較低,所以該種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鉀肥。故選:C。10.【答案】C【解析】【考點】導管的位置和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分析】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結構從頂端向上,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解答】解:A、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A正確。B、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水和無機鹽運輸的動力來自葉的蒸騰作用,B正確。C、篩管運輸的是有機物,導管運輸的是水和無機鹽,C錯誤。D、植物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適應該環境的同時也能影響著環境。D正確。故選:C。11.【答案】C【解析】【考點】真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點;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分析】1、真菌的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2、昆蟲的完全變態發育包括: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而不完全變態發育包括: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解答】解:A、冬蟲夏草是一種真菌,A正確。B、蝙蝠蛾細胞有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B正確。C、冬蟲夏草菌屬于真菌,靠孢子繁殖,C錯誤。D、蝙蝠蛾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D正確。故選:C。12.【答案】B【解析】【考點】化合價的概念和計算.【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結合NiFe2O4的化學式進行解答即可。【解答】解:NiFe2O4中Fe為+3價,氧元素顯﹣2價,設鎳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x+(+3)×2+(﹣2)×4=0,則x=+2價。故選:B。13.【答案】A【解析】【考點】化學式的計算.【分析】根據物質質量=元素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以及物質的質量分數100%來分析。【解答】解:某補鈣劑主要成份為CaCO3,試劑說明書中標注每片鈣片質量為2g,每片鈣片含鈣640mg=0.64g,則每片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為:0.64g÷(100%)=1.6g,則鈣片中CaCO3的質量分數是:100%=80%。故選:A。14.【答案】B【解析】【考點】密度與生活.【解答】解:A、如果在A點加熱,液體不會發生對流,故A錯誤;B、如果在D點加熱,熱水密度小,熱水上升,左側的冷水過來補充,所以水會沿逆時針循環流動起來,故B正確;C、如果在B點放冰塊,冷水密度大,冷水下降,左側的水過來補充,所以水會沿順時針循環流動起來,故C錯誤;D、如果在C點放冰塊,液體不會發生對流,故D錯誤。故選:B。15.【答案】C【解析】【考點】熔化與熔化吸熱的特點.【解答】解:根據題意得:這種“神奇物質”是一種晶體,晶體熔化吸熱、凝固放熱溫度保持不變,這種晶體能使水溫在55℃且能較長時間保持不變,這種晶體的熔點為55℃,所以55℃的這種物質可能是固態(達到熔點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態(剛剛熔化結束),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態(熔化過程中)。綜上所述,開水倒入杯中后,水溫很快降為55℃且能較長時間保持不變,是因為這種物質先熔化吸熱,后凝固放熱的緣故,只有C選項說法是正確的。故選:C。二、填空題16.【答案】(1)葉綠體。(2)孢子。【解析】【考點】真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點.【分析】真菌細胞,有真正的細胞核,其最外面有細胞壁,有保護和支持作用,細胞內無葉綠體,不能制造有機物,靠分解現成的有機物為食,營養方式是異養。孢子生殖。【解答】解:(1)香菇屬于多細胞真菌,苔蘚屬于植物,植物綠色部分的細胞中具有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所以,與苔蘚相比,香菇細胞結構中沒有葉綠體,只能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為異養。(2)真菌進行孢子生殖。將香菇的菌蓋平放在白紙上,讓菌褶向下,蓋上倒扣的玻璃杯。隔兩三天后揭開玻璃杯,拿起香菇,在白紙上可以看到采集到的孢子,香菇靠它實現快速繁殖。故答案為:(1)葉綠體。(2)孢子。17.【答案】(1)卵巢(2)受精;輸卵管(3)③【解析】【考點】胚胎的發育和營養.【分析】1、生殖是指產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人類新個體的產生要經歷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育成新個體,這一過程是由生殖系統完成的。人體的生殖系統包括男性生殖系統和男性生殖系統。2、題圖中:A是精子,B是卵巢,C是受精卵,D是受精過程。【解答】解:(1)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B能產生卵細胞,因此B是卵巢。(2)精子與卵細胞在輸卵管內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現象叫做受精,圖示中C細胞是受精卵,D表示受精。(3)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第二性征要在進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刺激下才表現出來。在睪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作用下,男性表現為陰毛、腋毛、胡須的顯著生長,肌肉的發達,骨骼的粗壯,喉頭突出,聲音變得低沉。在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下,女性則表現為乳房隆起,生長出陰毛、腋毛,骨盆寬度增加,皮下出現豐腴的脂肪。選項中,①②④都屬于第二性征,而③身體長高不屬于第二性征。故答案為:(1)卵巢(2)受精;輸卵管(3)③18.【答案】(1)A、B是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多火山(2)地幔(3)風力、流水【解析】【考點】地球內部的結構.【分析】(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分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共六大板塊,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2)地球內圈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合稱巖石圈。地殼厚度各處不一,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約35千米,在大洋處很薄,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地幔介于地殼與地核之間,又稱中間層。自地殼以下至2900千米深處。從地幔到地心之間為地核。一般認為,巖漿來自于軟流層。(3)塑造地表形態的力量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內力作用的能量來源于地球內部的熱能,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等,它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陽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現為對地表物質的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等作用,它將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結果往往使地表趨于平坦。【解答】解:(1)根據題干可知,如圖所示是世界地圖上引起此次火山爆發的兩大板塊,由于圖中A、B位于兩大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不穩定,多火山地震,所以為了快速尋找到湯加的位置,應該先在圖上沿曲線AB附近尋找。(2)根據課本內容可知,火山噴出的巖漿來自地球的軟流層,軟流層位于地幔層。(3)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間分布規律及相應的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區以風力作用為主,多風力侵蝕地貌和風力堆積地貌;濕潤、半濕潤地區流水作用顯著,多流水侵蝕地貌和流水沉積地貌;高山地區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磧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區多海浪作用,常見海蝕柱、海蝕崖和沙灘等地貌,所以除了火山會改變地表形態,外力作用如流水、風力等。故答案為:(1)A、B是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多火山(2)地幔(3)風力、流水19.【答案】(1)種皮。(2)乙。(3)短時間內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個體;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解析】【考點】植物的無性生殖;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分析】生殖方式包括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壓條、組織培養等,解答即可。【解答】解:(1)種子的種皮具有保護作用,具有保護功能的介質相當于種子結構中的種皮。(2)細胞干重是不含水的,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種子的質量明顯下降;鮮重是表示細胞含水的重量,細胞吸水膨脹,質量上升,因此表示幼苗細胞鮮重的變化曲線是甲,表示幼苗細胞干重的變化曲線是乙。(3)植物的組織培養的優點有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大批量地培育出所需的植物新個體,可以防止植物病害的危害,方法簡單,操作簡便,成本低等。故答案為:(1)種皮。(2)乙。(3)短時間內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個體;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20.【答案】(1)保護;營養(薄壁);(2)器官。【解析】【考點】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及功能;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的概念.【分析】植物的組織主要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等,它們各有一定的功能。【解答】解:(1)植物的組織有保護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等。番茄的表皮有保護作用屬于保護組織;番茄的果肉儲存了大量的營養物質的屬于營養組織。(2)由保護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等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就叫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故答案為:(1)保護;營養(薄壁);(2)器官。21.【答案】(1)降低(2)分子熱運動越劇烈。【解析】【考點】分子的熱運動;分子間存在空隙.【分析】由于分子間存在間隙。分子運動的快慢跟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解答】解:(1)通過觀察玻璃管A中出現的現象,小明得出了分子間存在空隙的結論。則小明得出此結論的證據是:①管中液體變紅色;②管中的液面降低。(2)4天后,玻璃管B內的液體也全部變紅。但若將管B放在60℃恒溫環境中靜置時,僅50min玻璃管B內的液體就呈現出均勻紅色。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故答案為:(1)降低(2)分子熱運動越劇烈。22.【答案】(1)甲;(a)98;(b)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解析】【考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解答】解:(1)水沸騰時,要繼續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水沸騰之前,水下層的溫度高于上層的水溫,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氣泡變小,所以圖乙是沸騰前的現象;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變大,所以圖甲是沸騰時的現象。(2)由表格中數據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其沸點為98℃;(3)標準大氣壓時水的沸點為100℃,此時沸點低于100℃,所以當時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故答案為:(1)甲;(a)98;(b)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三、探究題23.【答案】(1)食醋能(不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2)是否用食醋溶液處理;與乙組形成對照組。(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4)C。【解析】【考點】植物的扦插或嫁接.【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1)本實驗是探究食醋是否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實驗,因此作出的假設是:食醋能(不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2)對照實驗又叫單一變量實驗,只有一個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實驗。本實驗除了是否用食醋溶液處理不同以外,其他均相同且適宜,因此實驗變量為是否用食醋溶液處理。設置甲組是為了起到對照作用。(3)上述實驗將生根數取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提高實驗準確性,增加實驗的可信度。(4)根據坐標曲線圖可知:生根粉溶液的濃度為10﹣8mol/L時,平均生根數最多。若濃度過高則會抑制其生根。故選:C。故答案為:(1)食醋能(不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2)是否用食醋溶液處理;與乙組形成對照組。(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4)C。24.【答案】(1)改用滴管滴加水;(2)100%;偏大;(3)不合理,將土塊搗碎改變了土塊的疏松程度,這樣會改變土塊中的空氣體積分數。【解析】【考點】土壤的成分.【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1)根據實驗目的,快要浸沒土壤時,再換用滴管向量筒內滴水至土壤剛好浸沒,測得數據更準確,因此,小蘭實驗步驟中操作“?”處應該是改用滴管滴加水。(2)根據小蘭的實驗,該土塊中空氣的體積分數為100%100%。小蘭在向放有土塊的燒杯中注水時,不慎有少量水濺出,使得測量的水的體積增大,會導致測得的土塊中空氣的體積分數偏大。(3)小浦的方案不合理,將土塊搗碎改變了土塊的疏松程度,從而改變了土塊中空氣的體積分數。故答案為:(1)改用滴管滴加水;(2)100%;偏大;(3)不合理,將土塊搗碎改變了土塊的疏松程度,這樣會改變土塊中的空氣體積分數。25.【答案】(1)斑馬魚的基因與人類基因的相似,且早期胚胎透明、發育速度快、便于體外觀察。(2)避免偶然性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減小實驗誤差。(3)酒精會導致胚胎存活率下降,循環系統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濃度越高,影響效果越明顯。【解析】【考點】胚胎的發育和營養.【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解:(1)斑馬魚因其基因與人類基因的相似度達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發育速度快,便于體外觀察,因此成為了發育生物學的模式生物之一。(2)在不同濃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馬魚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3)分析表格數據可知:酒精會導致胚胎存活率下降,循環系統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濃度越高,影響效果越明顯。故答案為:(1)斑馬魚的基因與人類基因的相似,且早期胚胎透明、發育速度快、便于體外觀察。(2)避免偶然性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減小實驗誤差。(3)酒精會導致胚胎存活率下降,循環系統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濃度越高,影響效果越明顯。26.【答案】(1)+3;(2)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溫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越快;(3)低溫和密封;(4)不會;高溫條件下空氣中的微生物(如硝酸鹽還原菌)會被殺死.【解析】【考點】化合價的概念和計算.【分析】(1)根據在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進行解答本題.(2)根據表中的數據,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規律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變化的共同規律確定保存的條件.(4)根據高溫條件下空氣中的微生物會被殺死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帶有一個單位的負電荷,則NO2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顯﹣2,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x,可得:x+(﹣2)×2=﹣1,則x=+3.(2)根據表中的數據、將一份紅燒鯽魚樣本(不蓋保鮮膜)分析可知,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溫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越快.(3)由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溫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越快,要使燒熟后的隔夜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盡可能低,應低溫和密封保存.(4)根據題意,燒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階段都會有一些細菌進入,做熟的蔬菜更適合細菌生長,但高溫條件下空氣中的微生物(如硝酸鹽還原菌)會被殺死,故從生菜炒到熟菜過程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不會增加.故答案為:(1)+3;(2)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溫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越快;(3)低溫和密封;(4)不會;高溫條件下空氣中的微生物(如硝酸鹽還原菌)會被殺死.27.【答案】( 1 ) 20;31.4;(2)B;(3)A;b。【解析】【考點】實驗: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解答】解:(1)如圖甲所示,藥液的體積:V=20mL=20cm3=2×10﹣5m3;如圖乙知:剩余藥液和燒杯的總質量是砝碼20g+5g,游碼刻度3.6g,共20g+5g+3.6g=28.6g;量筒里液體的質量是:m=60g﹣28.6g=31.4g。(2)AB.若橡皮泥在調節前沾上,調節平衡螺母后,左右兩邊平衡,在測量時不影響測量結果,故A錯誤,B正確;C.如果橡皮泥在調節后沾上,橡皮泥就相當于在左盤里的物體,此時測量的質量值就等于橡皮泥和物體質量之和,但是在計算兩桶中液體質量時,采用的是質量差,所以測量結果不受影響,故C錯誤。D 綜上所述,D也是錯誤的。故選B。(3)①小余還想用天平測出100g的藥液備用,他應先測出空藥瓶的質量,接著向右盤中再添加100g的砝碼,故選A;②然后往左盤空瓶中緩慢加藥液,當看到指針擺動如b圖所示狀態時,藥液的質量略小于砝碼的質量,再改用膠頭滴管加藥液直至天平橫梁恢復平衡。故答案為:( 1 ) 20;31.4;(2)B;(3)A;b。四、綜合題28.【答案】(1)種子(2)種子中胚的細胞(3)嫁接;讓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解析】【考點】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分析】(1)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2)嫁接是把一株植物體的芽或帶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體上,使它們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嫁接可分為芽接和枝接兩種方式。【解答】解:(1)受精完成后子房的發育情況如圖:從圖中可知,受精后,花的結構中,將來發育成果實的是子房,將來發育成種子是胚珠。因此,圖中A結構的名稱是種子。(2)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來的,和母本的基因型相同,傳粉受精并不改變果肉細胞的基因型,改變的是種子中胚的細胞的基因組成。(3)嫁接是把一株植物體的芽或帶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體上,使它們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故根據所給信息③中描述的桃繁殖方法叫嫁接,嫁接成功的關鍵點是讓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故答案為:(1)種子(2)種子中胚的細胞(3)嫁接;讓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29.【答案】(1)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2)A。(3)喝奶時,使空氣進入瓶內,平衡瓶內外氣壓(合理即可)。【解析】【考點】胚胎的發育和營養;受精與妊娠.【分析】(1)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子宮——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陰道——經血排出和胎兒自母體娩出的通道。(2)胎兒在母體內孕育,需要通過胎盤和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解答】解:(1)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2)AB、胎兒在母體內孕育,需要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所以,胎兒獲取營養不需要經過消化系統,胎兒生命活動會產生代謝廢物,A正確、B錯誤。C、抗體是一種免疫物質,母乳里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各種營養物質,還含有豐富的抗體,所以,嬰兒喝母乳能獲得母體免疫物質,C錯誤。D、糖類是人體主要供能物質,所以,嬰兒和胎兒所需的主要供能物質相同,均為糖類,D錯誤。故選:A。(3)奶瓶上有一個氣孔,喝奶時,使空氣進入瓶內,平衡瓶內外氣壓,有利于嬰兒吸取瓶中的牛奶。故答案為:(1)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2)A。(3)喝奶時,使空氣進入瓶內,平衡瓶內外氣壓(合理即可)。五、計算題30.【答案】(1)復雜 (2)【解析】【解答】解:(1)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認為分子包括同種原子結合而成的“簡單原子”和不同原子結合而成的“復雜原子”。水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構成的,因此水分子屬于阿伏加德羅提出的“復雜原子”;故答案為:復雜;(2)每個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則方框中“?”處圖示為;故答案為:。答案(1)復雜 (2)31.【答案】(1)材料的密度為1.05g/cm3;(2)作品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5cm3。【解析】【考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答】解:(1)材料的密度:ρ1.05g/cm3;(2)47.25g該材料的體積:V245cm3<50cm3,所以,作品是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V﹣V2=50cm3﹣45cm3=5cm3。答:(1)材料的密度為1.05g/cm3;(2)作品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5cm3。32.【答案】[答案] (1)84:80 (2)348克 (3)6顆【解析】[解析](1)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可得莽草酸分子中C、O原子個數比為:21:20。(2)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68g需莽草酸的質量為:168g÷12×7/174×100=348g;(3)需服用“達菲”的顆數為:45mg×2×5÷75mg/顆=6顆。[答案] (1)84:80 (2)348克 (3)6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