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一、選擇題1.種植鳳仙花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鳳仙花( )。A.適應環境能力弱B.不需要陽光也能生長C.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條件2.下列我們經常吃的食物中,屬于果實的是( )。A.西瓜 B.芹菜 C.紅薯3.下列特點不利于植物適應水生環境的是( )。A.葉片面積小 B.有特殊的通氣組織 C.根系不發達4.周末,小華和同學們一起去郊游。他們走進一片松樹林,發現松樹的葉子縮成針狀,是為了( )。A.減少水分蒸發 B.增加水分蒸發 C.更好的吸收水分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不可以傳播聲音 B.水不可以傳播聲音 C.真空不可以傳播聲音6.歌詞“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中,發聲時振動的物體是( )。①風 ②黃河水 ③空氣 ④馬的嘴 ⑤馬的聲帶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⑤②7.下列材料中,全部是人造材料的是( )。A.木頭、橡膠、玻璃 B.塑料、鋼鐵、陶瓷 C.棉花、沙子、羊毛8.下列物體中,屬于天然材料的是( )。A.塑料瓶 B.棉布 C.鐵礦石9.下列選項中,關于紙的說法,錯誤的是( )。A.紙很容易被損壞 B.所有的紙用途都一樣 C.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特性10.當天空中的云量幾乎布滿整個天空,這種天氣是( )。A.晴天 B.多云 C.陰天11.氣象學家根據降水量的多少,把下雨分為( )個等級。A.3 B.4 C.512.在讀氣溫計上的示數時,視線應該( )氣溫計的刻度。A.高于 B.低于 C.與液柱頂端相平二、填空題13.植物的葉一般由葉片、 和 三部分組成,能為植物制造 。14.奇奇在花盆里種下番茄種子,把它放在 的陽光下,保持土壤 。(選擇“溫暖、寒冷、干燥、濕潤”)15.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將其分為: 、 、 。16.植物的 與其 有著密切的關系。17.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 。哺乳動物一般靠 的振動發聲。18.聲音的強弱叫作 。音量的大小跟 和與聲源的 有關。19.生活中常見的紙有 、 、 等。20.天氣一般從 、 、 、風向、風力等方面來描述。三、判斷題21.種子萌發時最先長出來的是莖和葉子。( )22.睡蓮屬于水生植物。( )23.研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時,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紙屑,是為了使碎紙屑在鼓面產生振動,發出聲音。( )24.被加工過的材料就是人工材料。( )25.“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東風”是吹向東邊的風。( )26.氣候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很大影響。( )四、連線題27.連線題。棉花 人造革 人造材料電光紙 羊毛 天然材料雨布五、簡答題28.你知道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嗎?29.卷柏的耐旱本領和仙人掌的有什么不同?卷柏的耐旱本領對它的生存有什么意義?30.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聽力?31.請你說一說生活中金屬有哪些常見的用途?(合理即可)32.龍卷風、臺風這些極端的天氣現象,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哪些危害?六、實驗題33.小科和小研想要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于是找來了橡皮筋、小鼓、鋼尺等材料進行實驗。(1)如上圖1,小科用手彈撥橡皮筋 (選填“能”或“不能”)發出聲音,用手按壓鼓面 (選填“能”或“不能”)發出聲音,用手撥動伸出桌面的鋼尺 (選填“能”或“不能”)發出聲音。通過實驗,小科發現能夠發出聲音的物體都會產生 現象。(2)接著小研敲起了鋁片琴(如圖2),用相同的力度依次從左往下敲擊鋁片琴,聽到的聲音 (選填“高低”或“強弱”)不同,左邊 ,下邊 。用不同的力度敲擊第一根鋁片,聽到的聲音( 選填“高低”或“強弱”)不同,這是因為鋁片的 不同,所以用力敲擊時,發出的聲音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頁,共4頁第3頁,共4頁《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A A C C B C B C題號 11 12答案 C C1.C【詳解】A.鳳仙花適應環境能力并不弱,在適宜的土壤、光照、水分等條件下可正常生長,故錯誤。B.鳳仙花生長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沒有陽光不能良好生長,故錯誤。C.鳳仙花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環境條件,符合實際,故正確。故選:C。2.A【詳解】綠色開花植物的身體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不同植物可供食用的部分不同,我們吃的西瓜屬于果實;芹菜和紅薯屬于莖。故A符合題意。3.A【詳解】A.水生環境水分充足,葉片面積小不利于充分進行光合作用,且不利于接收更多光照,不利于植物適應水生環境,故正確。B.水生植物有特殊通氣組織,可幫助植物在水中進行氣體交換,利于適應水生環境,故錯誤。C.水生環境中植物可從周圍水環境吸收水分和養分,根系不發達是適應水生環境的表現,故錯誤。故選:A。4.A【詳解】松樹的葉子呈針狀,表面積較小,這種形態可以減少葉面水分蒸發的面積。松樹多生長在寒冷或干旱的環境中,針葉能幫助松樹在水分有限的條件下減少流失,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選項B(增加蒸發)與針葉的作用相反,選項C(吸收水分)是根的功能,與葉無關。因此正確答案為A。5.C【詳解】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如固體、液體、氣體)。空氣和水都可以傳播聲音,而真空不能傳聲。故選C。6.C【詳解】“風在吼”是空氣振動發聲;“馬在叫”是馬的聲帶振動發聲;“黃河在咆哮”是黃河水振動發聲,所以發聲時振動的物體是③空氣、⑤馬的聲帶、②黃河水,故選C。7.B【詳解】A.木頭、橡膠、玻璃,木頭:天然材料(來自樹木)。橡膠:可以是天然材料(如天然橡膠來自橡膠樹),也可以是人造材料,但在這個上下文中通常視為天然材料。玻璃:人造材料(由沙子等原料熔融制成);B.塑料、鋼鐵、陶瓷,塑料:人造材料(由石油等原料化學合成)。鋼鐵:人造材料(由鐵礦石冶煉加工制成)。陶瓷:人造材料(由黏土等原料燒制而成);C.棉花、沙子、羊毛,棉花:天然材料(來自棉花植物)。沙子:天然材料(自然界中的礦物顆粒)。羊毛:天然材料(來自羊的毛發);因此,選項 B 中的所有材料都是人造材料,故選B。8.C【詳解】在常見的材料中,有的材料直接來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和石料等,屬于天然材料;有的材料不是直接來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處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質發生變化后制造出來的,如紙、鐵、玻璃、塑料等,屬于人造材料。鐵礦石是直接來自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塑料瓶、棉布是人為加工制造的,是人造材料。故選C。9.B【詳解】不同的紙用途不同,比如衛生紙用于清潔,打印紙用于打印文件,宣紙用于書畫等,它們因特性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紙確實容易被損壞,不同的紙特性也不同。故選B。10.C【詳解】空中陽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記錄為晴;天空中云比較多,有時可以看到太陽,記錄為多云;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陽,記錄為陰天。云層布滿整個天空,看不到太陽,這種天氣是陰天。選C。11.C【詳解】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氣象學家根據一天24小時的降水量確定下雨等級。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4.9毫米是中雨,25~49.9毫米是大雨,50~99.9毫米是暴雨,100~249.9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氣象學家根據降水量的多少,把下雨分為5個等級。選C。12.C【詳解】讀氣溫計時,視線應與液柱頂端保持相平。如果視線高于液柱,可能導致讀數偏高;如果視線低于液柱,可能導致讀數偏低。只有視線與液柱頂端相平,才能準確讀出溫度值。這是為了避免因視角不同造成的誤差,確保測量結果正確。故選C。13. 葉脈 葉柄 養料【詳解】植物的葉一般由葉片、葉脈和葉柄三部分組成,能為植物制造養料。葉脈:葉脈是葉片中的維管束,就像植物葉片的 “血管”。它具有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的作用,同時還對葉片起到支撐作用,維持葉片的形狀 ,所以是葉的重要組成部分。葉柄:葉柄是連接葉片和莖的部分,它起到支撐葉片的作用,使葉片能夠伸展到合適的位置以接受光照。同時,葉柄也是物質運輸的通道,能將葉片制造的有機物運輸到植物其他部位,將莖中的水分和無機鹽運輸到葉片 。養料:葉片細胞中含有葉綠體,在光照條件下,通過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這些有機物就是植物生長所需的養料,所以葉能為植物制造養料。 。14. 溫暖 濕潤【詳解】種子萌發需要空氣、一定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因此陽光溫暖、土壤濕潤的條件最適合種子萌發。種下番茄種子,把它要放在溫暖的陽光下,保持土壤濕潤。15. 挺水植物 浮水植物 沉水植物【詳解】生長在水中的植物統稱為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類型很多,根據其生長環境內水的深淺不同,可以劃分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16. 形態 生長環境【詳解】植物的形態結構與它們生長環境關系密切,比如水生植物枝葉多柔軟細長,而干旱地區的葉厚多汁來存儲水分,有些甚至變形為針狀如仙人掌來減少水分流失。17. 振動 消失 聲帶【詳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例如,敲鼓時鼓面振動、彈琴時琴弦振動,都會發出聲音。當物體停止振動時,發聲也會停止,聲音逐漸減弱直至消失。比如按住振動的音叉,聲音會立刻消失。哺乳動物(如人類、貓、狗)通過喉部的聲帶振動發聲,聲帶振動產生聲波,再通過空氣傳播形成聲音。18. 音量 振幅 距離【詳解】聲音的強弱叫做音量,音量大小與物體振動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音量越大;同時還與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聲源越近,音量越大。19. 打印紙 餐巾紙 報紙【詳解】生活中常見的紙有打印紙、餐巾紙、報紙等,它們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紙,具有不同的用途和特性。20. 氣溫 云量 雨量【詳解】天氣是指我們居住的地區,在某個時間的大氣狀況。天氣總是在發生變化,它影響著我們的活動,也影響著地球上所有生物。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是天氣的重要特征,是天氣觀察的重要數據。我們通常從氣溫、風向、云量、降雨量、氣溫、風力等方面描述天氣。21.×【詳解】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胚根發育成根,之后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所以種子萌發時最先長出來的不是莖和葉子,而是根。故題干說法錯誤。22.√【詳解】睡蓮是水生植物。因為:水生植物是指生長在水中或水邊的植物,它們的根、莖、葉等部分適應水生環境。睡蓮的葉子浮在水面上,花朵開在水上,根部扎根在水底泥土中,整個生長過程都離不開水環境(如池塘、湖泊)。所以,睡蓮完全符合水生植物的特征,屬于水生植物。23.×【詳解】在鼓面上撒碎紙屑,是利用轉換法,將鼓面的振動轉化為碎紙屑的跳動,便于觀察,發聲的是鼓面,不是碎紙屑。故題干說法錯誤。24.×【詳解】天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的區別:天然材料:直接取自自然界,未經加工或僅經簡單物理處理(如切割、打磨)。例如:木材、棉花、石頭。人工材料:通過化學方法或復雜工業加工,改變天然材料的本質特性制成的新材料。例如:塑料(由石油加工)、玻璃(由沙子熔煉)、鋼鐵(由鐵礦冶煉)。題目中“被加工過的材料就是人工材料”的說法是不嚴謹的。反例:木頭被鋸成木板(物理加工)→ 仍是天然材料(本質未變)。棉花紡成線(物理加工)→仍是天然材料。25.×【詳解】風向是根據風來的方向命名的。“東風”表示風從東方吹來,而不是吹向東邊。如果風從東方吹向西方,我們就叫它“東風”。26.√【詳解】一定地域里經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象情況叫做氣候,與天氣不同,它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氣候對當地的生產生活影響很大,當地的生產生活都要隨著氣候進行調整和變化,比如旱季的話要節約用水,雨季的話要防澇。27.【詳解】直接來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由天然材料經過加工制成的材料是人造材料。棉花、羊毛直接來自于大自然,是天然材料;人造革、電光紙、雨布由天然材料經過加工制成的,是人造材料。28.吸收水分,固定植物。【詳解】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的重要作用,還可以吸收養分:根能從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礦物質和養分,如氮、磷、鉀等。支持植物體:根在土壤中蔓延,為植物提供穩定的支撐,防止其倒伏。29.卷柏采用休眠和轉移生長位置的方法;仙人掌采用減少水分蒸發的方法。適應環境改變,增加生存機會。【詳解】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適應環境改變,增加生存機會。。仙人掌是讓自己盡量的在能夠吸收水分的時候多吸收水分,讓自己的身體膨脹的很大,通過葉退化成刺,能夠減少水分蒸發來耐旱。而卷柏是盡量的讓自己在干旱的時候不蒸發多少水分,卷柏需水量很大,水少會進入休眠狀態。30.遠離強噪音環境(如工地、KTV),若無法避開可捂住耳朵;耳機音量不超過60%,連續使用不超過60分鐘;不用棉簽、發卡等尖銳物品掏耳朵;耳朵進水及時側頭單腳跳排出,游泳戴耳塞;耳部不適(疼痛/流膿/聽不清)立即就醫。【詳解】①強噪音會損傷耳蝸細胞(類似超載喇叭會燒壞),因此要遠離強噪音環境;②耳機音量不超過60%,連續使用不超過60分鐘,長時間大音量刺激會加速聽力衰退;③不用棉簽、發卡等尖銳物品掏耳朵,耳道皮膚脆弱,硬物可能劃破耳膜;④耳朵進水及時側頭單腳跳排出,游泳戴耳塞,預防中耳炎等感染;⑤耳部不適(疼痛/流膿/聽不清)立即就醫,及時治療能避免永久損傷。31.用鐵做鐵鍋,是利用了鐵的導熱性,能快速將食物煮熟;用銅做電線,是利用了銅的導電性,讓電流順利通過;用鋁做易拉罐,是利用了鋁的延展性,可以容易地制成各種形狀等。【詳解】生活中的電線大多是用金屬銅制成的。這是利用了金屬良好的導電性,能夠高效地傳輸電流,為家庭和各種場所提供電力。超市中的飲料瓶大多用鋁做易拉罐,是利用了鋁的延展性,可以容易地制成各種形狀。家庭生活中一般用鐵做鐵鍋,是利用了鐵的導熱性,能快速將食物煮熟。金屬還被大量用于建筑領域,比如鋼梁,金屬的強度高,能夠承受建筑物的重量,保證建筑結構的穩固,使高樓大廈可以安全矗立。金屬還可用于制造各種餐具,如不銹鋼勺子、叉子等,因為金屬具有良好的強度和耐腐蝕性,能保證餐具的耐用性,同時其導熱性可以讓食物在烹飪和盛裝過程中更好地傳遞熱量。32.答:龍卷風的危害有拔起大樹、摧毀建筑、交通中斷、毀壞莊稼等。臺風的危害有驟降暴雨,樹木、房屋倒塌,摧毀莊稼,引發泥石流等。【詳解】當龍卷風出現時,一般伴有雷雨和冰雹,它與一般大風的區別是中心氣壓低、風力大,破壞力大。龍卷風可以造成莊稼、樹木瞬間被毀,交通、通訊中斷,房屋倒塌,人畜傷亡等重大損失。臺風是氣象災害中最具破壞性的災害之一,臺風帶來的大風、暴雨、風暴潮,簡直就是一場災難。臺風、龍卷風這些極端天氣現象,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危害。33.(1) 能 不能 能 振動(2) 高低 低 高 強弱 振動幅度 強【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強弱主要與物體振幅有關,振幅越大,聲音越強,振幅越小,聲音越弱;聲音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振動越快,聲音越高,振動越慢,聲音越低。【詳解】(1)當小科用手彈撥橡皮筋時,橡皮筋的振動產生了聲音。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當小科用手按壓鼓面時,鼓面不能產生聲音,鼓面沒有振動。當小科用手撥動伸出桌面的鋼尺時,鋼尺的振動同樣發出了聲音,這進一步驗證了振動是聲音產生的必要條件。(2)高低(音調):小研敲擊鋁片琴時,發現聲音的高低不同。這是因為鋁片的長度不同,導致振動頻率不同。左邊長鋁片振動慢,頻率低,音調低;右邊短鋁片振動快,頻率高,音調高。強弱(響度):當小研用不同的力度敲擊同一根鋁片時,聲音的強弱不同。這是因為力度影響了鋁片的振動幅度。力度大,振動幅度大,聲音響度大;力度小,振動幅度小,聲音響度小。答案第2頁,共7頁答案第7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