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一、選擇題1.下列生物中,肉眼看不見,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是( )。A.蒼蠅 B.草履蟲 C.蚜蟲2.使面包發霉的霉菌是( )。A.植物 B.動物 C.微生物3.發面用的酵母菌是( )。A.單細胞細菌 B.單細胞真菌 C.多細胞真菌4.為了抑制霉菌的生活,防止食品腐敗可采取( )的措施。①低溫 ②風干 ③高溫滅菌后密封 ④添加防腐劑 ⑤溫暖 ⑥潮濕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⑤5.在做“保護色”游戲時,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把蝴蝶的卡片放在花叢中B.給小動物涂色時要根據它們的實際顏色C.為了不讓其他同學發現,應該把卡片用樹葉遮蓋起來6.古代拱形橋、廣場建筑、中國國家大劇院和意大利悉尼歌劇院,它們采用的都是( )結構。A.平形 B.圓形 C.拱形7.仿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A.生物的生活習性B.生物的形態結構和功能C.生物的繁殖方式8.與其他花受晝夜影響不同的是( )。A.野薔薇 B.郁金香 C.合歡樹9.四季的形成主要和( )有關。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 C.太陽自轉10.斧頭劈開木柴時,主要利用的是( )的原理。A.杠桿省力 B.斜面減小受力面積 C.滑輪組傳遞力11.動滑輪的特點是( )。A.不能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B.能省力,也能改變力的方向C.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12.下列裝置中,使用了動滑輪的是( )。A.窗簾上的滑輪 B.塔吊的吊鉤 C.自行車的車把二、填空題13.物品在 、 環境中容易發霉。14.許多傳染病由 或 引起。15.人類模仿生物的 和 ,創造出各種人造物。這些做法逐漸發展為一門從自然中學習,進而應用到工程技術中的學科叫 。16.仿生學的發展,加速了人類發明創造的進程,常見的仿生有 仿生、 仿生、 仿生等。17.地球是個不透明的 ,自轉時圍繞一條假想的軸,人們稱為 。18.地球繞著太陽 轉動,就是地球的公轉,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約為 天。19.常見的簡單機械有杠桿、 、 、斜面等。20.自行車的車龍頭屬于輪軸,手握的地方是 (填“輪”或“軸”)。生活中, 也利用了輪軸的原理。三、判斷題21.使用真空包裝可以防止食物發霉。( )22.我們的上肢在做伸臂、曲臂動作時,是骨骼帶動肌肉和關節工作的。( )23.小明同學在跟隨爸爸去山區旅游時,經過了很多隧道,他發現隧道頂部采用的都是拱形結構,這主要是因為拱形結構顯得空間大。( )24.極晝和極夜是地球兩級地區奇特的自然現象。( )25.地球北半球的夏天,白天短夜晚長。( )26.定滑輪就是一個簡單的輪軸。( )四、連線題27.請你將下列工具與對應的原理連線。斧頭 杠桿開瓶器 輪軸起重機 定滑輪水龍頭 斜面升國旗 滑輪組五、簡答題28.你知道的傳染病有哪些?(寫出三種),預防傳染病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寫出三種)。29.生活中的防霉方法有哪些(至少4點)30.科學家通過仿生學制造出了六足仿生機器人,這種機器人有哪些優點和用途?31.解釋四季現象的形成原因。32.什么是杠桿?杠桿有什么特點?六、實驗題33.“十一”黃金周,小科和同學一起騎自行車去中海公園游玩,當他們走到中海大橋時,感覺上坡很費力,為了研究騎自行車爬坡怎樣才省力,他們在中海大橋進行了“斜面坡度與省力情況”的實驗,請你完成下列問題。(1)他們在設計實驗時應該設計的測試方法為 (選填“模擬測試”或“實際測試”)。(2)與中海大橋設計原理相同的是 ( )。A.蹺蹺板 B.盤山公路 C.引水渠(3)小科看到一位老爺爺在釣魚,請問釣魚的魚竿運用了 ( )原理。A.斜面 B.杠桿 C.輪軸 D.滑輪(4)他們玩了一會,小科和小軍對中海公園里的翹翹板產生了興趣,小軍比小科體重重,如果將小軍看成阻力點,那么小科的位置很明顯是 。(5)如果現在蹺蹺板正處于平衡位置,小科要想把蹺蹺板壓下去,應該( )。A.讓小軍增加一點重量 B.讓自己離支點遠一些C.讓小軍離支點遠一些(6)下列描述中,使用杠桿類工具的是 ( )。A.農田邊的水渠 B.用撬棍撬水泥板C.用磚頭砸核桃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頁,共4頁第3頁,共4頁《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A C C B C B B題號 11 12答案 C B1.B【詳解】A.蒼蠅是昆蟲,體長可達5-10毫米,肉眼清晰可見。B.草履蟲是一種單細胞微生物,大小僅約0.05-0.3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粗細),肉眼無法看見,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C.蚜蟲也是昆蟲,體長約1-3毫米,肉眼可見(尤其在植物上容易發現)。故選B。2.C【詳解】霉菌是一種真菌,它非常微小,肉眼通常看不見,需要在顯微鏡下觀察。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等,它們都能在食物上生長繁殖,導致發霉。植物通常能自己制造食物,而霉菌不能。動物能移動,而霉菌不能移動。故選C。3.B【詳解】酵母菌是一種微生物,用于發面(如做饅頭、面包時),它通過發酵作用產生二氧化碳,使面團膨脹變軟。真菌和細菌是兩類不同的微生物。細菌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而真菌是真核生物。酵母菌屬于真菌界,因為它的細胞結構更復雜,有細胞核(這是真核生物的特征),而細菌沒有。酵母菌的身體只有一個細胞,屬于單細胞生物。雖然有些真菌(如蘑菇)是多細胞的,但酵母菌是單細胞的,每個細胞獨立生活和工作。故選B。4.A【詳解】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營養。以下措施可以有效抑制其生長:低溫(①):降低溫度能減緩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風干(②):減少水分,破壞微生物的生長環境。高溫滅菌后密封(③):高溫滅菌能殺死微生物,密封則隔絕空氣和微生物的再次侵入。添加防腐劑(④):直接抑制微生物的活性。錯誤選項:⑤(溫暖)和⑥(潮濕)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屬于加速食品腐敗的條件,因此選項B和C錯誤。選項A包含所有正確措施,故答案為A。5.C【詳解】A.蝴蝶通常色彩斑斕,將卡片放在花叢中可以模擬蝴蝶在自然環境中利用花叢作為掩護。選項不符合題意;B.給小動物涂色時要根據它們的實際顏色符合保護色的定義,即動物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相似。選項不符合題意;C.通過額外的遮蓋物來隱藏,違背了游戲模擬保護色的初衷。保護色是指動物自身的顏色與環境的融合,而不是依靠外物遮蓋。選項符合題意;故選C。6.C【詳解】薄殼結構的優點是可以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物體的各個部分,減少受到的壓力。許多建筑物屋頂都運用了薄殼結構的原理。古代拱形橋、廣場建筑、中國國家大劇院和意大利悉尼歌劇院都是屬于薄殼建筑結構,是拱形結構。故選C。7.B【詳解】A.生物的生活習性是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行為模式,并非仿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仿生學重點不在此,故錯誤。B.仿生學是模仿生物的形態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等。例如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發明雷達,模仿鳥類翅膀的結構和飛行原理研制飛機機翼等,所以生物的形態結構和功能是仿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故正確。C.生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涉及生物繁衍后代的方法,和仿生學的核心研究方向關聯不大,故錯誤。故選:B。8.C【詳解】A.野薔薇的花會在清晨開放,受晝夜變化影響,和大多數花類似,通過在適宜時間開放利于傳粉等活動,故A錯誤。B.郁金香的花會隨著晝夜交替,在白天開放夜晚閉合,這也是常見的受晝夜影響的開花模式,故B錯誤。C.合歡樹主要是葉子有晝夜周期性變化,白天展開夜間閉合,并非花受晝夜影響的方式與其他花不同,這種葉片的變化和花受晝夜影響機制不同,故C正確。故選:C。9.B【詳解】地球公轉時,由于地軸傾斜且角度不變,太陽直射點隨季節變化,不同位置獲得的太陽光熱的多少不同,晝夜長短不斷發生變化,從而出現季節的變化,所以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故選B。10.B【詳解】凡能夠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裝置,統稱“機械”。利用機械既可減輕體力勞動,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機械的種類繁多,而且比較復雜。例如,杠桿、滑輪、輪軸、齒輪、斜面、螺旋等。斜面是一種簡單機械,應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大越費力,坡度越小就越省力。用斧子砍木頭是利用了斜面減小受力面積的原理。故B正確。11.C【詳解】隨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它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滑輪組既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故選C。12.B【詳解】A.窗簾上的滑輪的軸是固定的,因此它是定滑輪,不是動滑輪。選項不符合題意;B.塔吊的吊鉤上的滑輪的軸是可以移動的,因此它是動滑輪。選項符合題意;C.自行車車把上的滑輪的軸是固定的,因此它是定滑輪,不是動滑輪。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3. 溫暖 潮濕【詳解】物品在潮濕和溫暖的環境中容易發霉。霉菌的生長需要兩個關鍵條件:一是水分(潮濕環境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二是適宜的溫度(溫暖環境促進霉菌繁殖)。例如,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大、氣溫較高,物品容易發霉。保持干燥、通風或低溫儲存可有效防霉。14. 細菌 病毒【詳解】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許多傳染病由細菌或病毒引起。15. 結構 功能 仿生學【詳解】人類模仿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創造出各種人造物,這些做法逐漸發展為一門學科叫做仿生學。人類通過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結構發明創造了很多東西,如根據鳥的飛行發明了飛機,根據齒形的樹葉發明了鋸子,根據螢火蟲發明了新型日光燈,根據響尾蛇的熱眼發明了人造熱眼,根據狗鼻子發明了電子鼻。16. 形態 功能 結構【詳解】仿生學是模仿生物特殊本領的科學。常見的仿生有形態仿生:模仿生物外形特征的設計(如飛機機翼模仿鳥翼形狀)。功能仿生:模仿生物特殊功能的設計(如雷達模仿蝙蝠回聲定位)。結構仿生:模仿生物內部構造的設計(如蜂窩結構應用于建筑材料)。17. 球體 地軸【詳解】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地球在自轉時,始終圍繞著一個假想的軸,這個軸我們叫做地軸,并且它始終傾斜著指向北。18. 逆時針 365【詳解】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太陽系中的天體都在圍繞太陽運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公轉的方向是逆時針,即自西向東,公轉的周期大約是365天,即一年。19. 滑輪 輪軸【詳解】機械是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螺絲刀、釘錘、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簡單機械,常用的簡單機械有杠桿、斜面、輪軸、滑輪、齒輪等。20. 輪 水龍頭【詳解】自行車的車龍頭屬于輪軸,手握的地方是“輪”。生活中,“水龍頭”也利用了輪軸的原理。在水龍頭中,旋轉手柄(輪)可以帶動內部的閥芯(軸)轉動,從而控制水流的開啟和關閉。輪軸原理通過較小的力矩在輪上產生較大的力矩在軸上,使得操作更加省力。21.√【詳解】食物發霉是由霉菌(微生物)生長引起的,霉菌需要 空氣(氧氣)、水分和適宜的溫度才能繁殖。真空包裝通過 抽走包裝內的空氣,使食物處于接近真空的狀態,從而 隔絕了氧氣。由于霉菌無法在無氧環境中生長,真空包裝能有效 阻止霉菌繁殖,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題目說法正確。22.×【詳解】骨、關節和肌肉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它們相互配合,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手臂工作時,肌肉帶動骨骼和關節運動。23.×【詳解】拱形結構能更有效地將隧道頂部承受的壓力(如上方土石的重力)分散到兩側的支撐結構(如隧道壁),從而增強承重能力,減少坍塌風險。雖然拱形可能讓空間顯得更高,但這并非主要設計原因。題目中小明的觀點錯誤,科學原理在于結構穩定性而非空間視覺效果。24.√【詳解】極晝極夜,地球兩極地區的自然現象,所謂極晝,就是太陽永不落,天空總是亮的,這種現象也叫白夜;所謂極夜,就是與極晝相反,太陽總不出來,天空總是黑的。極晝和極夜現象與地球公轉、自轉和地軸傾斜有關。地軸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響極晝極夜發生的地區范圍。25.×【詳解】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中心是太陽。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春夏秋冬四季晝夜長短不斷變化著,夏天白天長,夜晚短,冬天白天短。26.×【詳解】定滑輪是一個固定在某個位置上的滑輪,它的主要功能是改變力的方向。定滑輪并不能改變力的大小。輪軸則是一種簡單機械,它由一個輪和一個軸組成。輪軸的主要功能是省力。27.【詳解】常用的簡單機械種類有杠桿、滑輪、輪軸、斜面、等。斧頭利用的是斜面的原理;開瓶器利用的是杠桿的原理;起重機利用的是滑輪組的原理;水龍頭利用的是輪軸原理;升國旗利用的是定滑輪的原理。28.手足口、水痘、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霍亂、傷寒、痢疾、感染性腹瀉、甲型肝炎)。基本方法:控制傳染源(隔離)、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詳解】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比如:手足口病:這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常見于兒童,主要通過接觸傳播,表現為口腔潰瘍、手足皮疹等。水痘:這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傳染病,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表現為全身性皮疹和發熱。非典型肺炎:這是由SARS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嚴重呼吸道癥狀。預防傳染病的基本方法有三個,一要控制傳染源,防止病源體擴散;二要切斷傳染途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三要保護易感人群。29.真空包裝、防干燥機、烈日暴曬、空調除濕、低溫保存、消毒柜殺菌。【詳解】食物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容易發霉,要防止物品發霉,必須注意使物品不受潮,保持干燥。如:真空包裝隔絕氧氣,放干燥劑降低水分,低溫保存降低溫度,消毒柜殺菌高溫殺菌等。30.六足仿生機器人可以輕松跨越森林、沙地、沼澤等特殊路面,因此可以從事工程勘探、反恐防暴、軍事偵察等難度較大或具有危險性的工作。【詳解】仿生技術是指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工程師借鑒昆蟲的三角步態在穩定性、機動性等方面的優勢,設計并制造了六足仿生機器人。六足仿生機器人可以輕松跨越森林、沙地、沼澤等特殊路面,因此可以從事工程勘探、反恐防暴、軍事偵察等難度較大或具有危險性的工作。31.地球公轉時,地軸傾斜,導致太陽的直射點在地球上移動,形成四季變化。【詳解】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中心是太陽,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地球在公轉過程中,由于地軸的傾斜,導致陽光有規律性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區,因此氣溫也有規律地變化,形成四季。32.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蹺蹺板就是一種杠桿。杠桿上有三個點,起支撐作用的固定點叫支點,自己對杠桿用力的點叫動力點,承受重物的點叫阻力點。杠桿都可以在力的作用下繞著支點轉動。【詳解】像這種用來撬動重物的裝置叫作杠桿,它包括一個支點和一根能繞支點轉動的硬棒。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動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杠桿有三種類型,分別是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不省力不費力杠桿。33.(1)實際測試(2)A(3)B(4)用力點(5)B(6)B【分析】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起支撐作用,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動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詳解】(1)實驗設計時應該采用的測試方法為“實際測試”。因為要研究騎自行車爬坡的省力情況,這需要在實際的斜面(中海大橋的坡面)上進行測試,以獲得準確的數據。(2)與中海大橋設計原理相同的是“盤山公路”和“引水渠”。中海大橋的設計原理是通過延長路徑來減少上升的坡度,從而省力。盤山公路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減緩坡度,而引水渠則是通過斜面原理來引導水流。蹺蹺板與中海大橋的設計原理不同。故選A。(3)釣魚的魚竿運用了“杠桿”原理。魚竿是一個典型的杠桿,手握的部分是動力點,魚線掛魚的地方是阻力點,而魚竿的把手處則是支點。故選B。(4)如果將小軍看成阻力點,那么小科的位置很明顯是“用力點”。在蹺蹺板中,用力點是指作用力(人的重量)作用的位置。(5)現在蹺蹺板正處于平衡位置,小科要想把蹺蹺板壓下去,應該“讓自己離支點遠一些”。這樣做可以增加小科端的力矩,使蹺蹺板傾斜。故選B。(6)使用杠桿類工具的描述是“用撬棍撬水泥板”。這個例子中,撬棍是杠桿,通過長的動力臂來放大力的作用,使得工作更加省力。而農田邊的水渠不涉及杠桿原理,用磚頭砸核桃雖然是一種力的作用,但不是典型的杠桿應用。故選B。答案第2頁,共8頁答案第7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