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 單元測試一、單選題1.某同學在實驗室中進行如下實驗:編號 Ⅰ Ⅱ Ⅲ實驗 現象 沒有明顯變化,溶液仍為無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為藍色 有無色氣體放出以下結論正確的是A.Ⅰ中無明顯變化,說明兩溶液不反應B.Ⅱ中的白色沉淀為CuCl2C.Ⅲ中的離子方程式為2H++Zn=Zn2++H2↑D.Ⅲ中發生的反應不是離子反應2.下列各組離子在強堿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a+、NH4+、 B.Ag+、Fe3+、Cl-C.Ba2+、K+、 D.K+、Ba2+、3.下列物質呈堿性的是物質 食醋 醬油 牛奶 肥皂水2 5 7 10A.食醋 B.醬油 C.牛奶 D.肥皂水4.已知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為Kw,該溫度下,將濃度為a mol/L的一元酸HA與b mol/L的一元堿BOH等體積混合,可判斷溶液呈中性的依據是A.a=b B.混合溶液中,c(H+)+c(B+)=c(OH﹣)+c(A﹣)C.混合溶液中,c(H+)= D.混合溶液的pH=7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堿都是強電解質,酸都是弱電解質B.的水溶液能導電,所以為電解質C.能導電,則是電解質D.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但溶解的部分完全電離,故是強電解質6.下列表中物質的分類組合完全正確的是( )編號 A B C D強電解質 KNO3 H2SO4 BaSO4 HNO3弱電解質 CH3COOH CaCO3 H3PO4 NH3非電解質 SO2 Al H2O C2H5OHA.A B.B C.C D.D7.室溫下,已知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生成的H+和OH-的物質的量濃度的乘積為10-24mol2·L-2,則在該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A.SO B.NH C.NO D.HCO8.室溫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pH=2 的鹽酸與 pH=12 的氨水等體積混合后 pH>7B.pH=4的鹽酸溶液,稀釋至 10 倍后 pH>5C.0.2 mol·L-1 的醋酸,與等體積水混合后 pH=1D.100 ℃純水的 pH=6,所以水在 100 ℃時呈酸性9.某氯化鉀樣品中含有少量、和不溶于水的雜質。為了提純KCl,先將樣品溶于適量水中,充分攪拌后過濾,再將濾液按如圖所示步驟進行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試劑Ⅰ是溶液,試劑Ⅲ是HCl溶液B.操作①②③均為過濾C.試劑Ⅱ的目的是除去D.溶液Y和Z中都含有10.人體血液內的血紅蛋白(Hb)易與O2結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輸氧能力,CO吸入肺中發生反應:CO+HbO2O2+HbCO,37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220。HbCO的濃度達到HbO2濃度的0.02倍,會使人智力受損。據此,下列結論錯誤的是A.CO與HbO2反應的平衡常數K=B.人體吸入的CO越多,與血紅蛋白結合的O2越少C.當吸入的CO與O2濃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時,人的智力才會受損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壓氧艙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11.已知:25℃時,Kw=1.0×10-14;100℃時,K w=1×10-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5℃時,0.2mol·L-1 Ba(OH)2溶液和0.2mol·L-1 HCl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 pH=7B.25℃時,0.2mol·L-1NaOH溶液與0.2mol·L-1CH3COOH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C.100℃時,pH=10的NaOH溶液和pH=2的H2SO4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D.25℃時,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712.用pH試紙測定某無色溶液的pH,正確的是( )A.用廣泛pH試紙測得該溶液的pH為3.2B.用pH試紙蘸取溶液,觀察其顏色變化并與標準比色卡對照C.用干燥、潔凈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試紙上,觀察其顏色變化并與標準比色卡對照D.用干燥、潔凈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濕潤的pH試紙上,所測得的pH一定偏小1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Cu與過量的S混合加熱,最終得到CuSB.將氯氣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制漂白粉C.常溫下,將27 g A1投入足量18.4 mol·L-1的硫酸中,產生1.5 mol H2D.將SO2不斷通入Ba(OH)2溶液中,最終得到白色沉淀14.在蒸發皿中加熱蒸干并灼燒(低于400℃)下列物質的溶液,可以得到該物質固體的是① ② ③ ④ ⑤ ⑥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③⑤二、非選擇題15.已知苯可以進行如下轉化: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的反應類型為 ,化合物A的化學名稱為 。(2)化合物B的結構簡式為 ,反應的反應類型為 。(3)如何鑒別苯和甲苯 。16.室溫下,某同學進行與反應的探究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用如圖1所示裝置(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制備純凈的。①丙裝置的名稱是 ,乙、丙裝置中盛裝的試劑分別是 、 。②若中混有少量HCl,則HCl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按照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已略)。①先組裝儀器,然后 ,再用注射器1抽取100mL純凈的,將其連接在處,注射器2的活塞推到底后連接在處,U形管中裝入足量的粉末與玻璃珠。②打開,,向右推動注射器1的活塞,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③實驗過程中,需緩慢推入,其目的是 ,為達到相同目的,還可進行的操作是 。17.Ⅰ.NaHSO4可用作清潔劑、防腐劑等。(1)下列關于NaHSO4的說法正確的是 。A.NaHSO4固體不能導電B.NaHSO4溶液的導電性一定強于CH3COOH溶液C.NaHSO4屬于電解質D.NaHSO4溶液顯中性(2)NaHSO4溶液與NaHCO3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Ⅱ.有A、B、C、D四種可溶性鹽,它們的陽離子分別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種,陰離子分別是、、Cl-、中的一種(離子在物質中不重復出現)。①若把四種鹽分別溶于盛有蒸餾水的四支試管中,只有C鹽的溶液呈藍色;②若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鹽酸,B鹽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鹽的溶液有無色無味的氣體逸出。請回答下列問題:(3)A的化學式為 ,B的化學式為 。(4)寫出D與足量CH3CO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5)寫出A溶液中陰離子的檢驗方法 。18.某固體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下列離子中的幾種:、、、、、、,將該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現取三份各該溶液分別進行如下實驗:①在一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并加熱,收集到氣體(標準狀況下);③在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有沉淀生成,經稱量其質量為,在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鹽酸,沉淀部分溶解,剩余固體質量為。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2)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陰離子有 ,其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 。(3)推斷是否存在并說明理由: 。《第三章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 單元測試》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D C D A D A C C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D C B D15.加成反應 環己烷 消去反應 分別在兩根試管中加入少量的苯和甲苯,再往里面分別加入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振蕩,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的為甲苯,不能褪色的為苯16. 球形干燥管 飽和溶液 無水(或) 檢查裝置氣密性 U形管中淡黃色粉末逐漸變淺,注射器2的活塞向右移動 使反應進行得更充分 多次來回推動注射器1和2的活塞17. AC H+ += H2O + CO2↑ BaCl2 AgNO3 + 2CH3COOH= 2CH3COO-+ H2O + CO2↑ 取少量A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淀,則含有Cl-18. 、 、 、 存在,經過計算可知,只有存在時溶液中的離子電荷才能守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