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平羅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一、單選題1.環(huán)境保護是一項關乎國計民生的事業(y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綠色化學的核心思想是從源頭減少或消除環(huán)境污染B.將轉化為淀粉,有助于盡早實現碳中和C.酸雨是指的雨水D.環(huán)境保護工程師的主要工作是預防和治理環(huán)境污染2.化學與材料、信息、能源關系密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導纖維的主要材料SiO2屬于兩性氧化物B.生物柴油燃燒時,能量轉化形式為熱能→化學能C.石墨烯是一種性能優(yōu)異的有機高分子材料D.在醫(yī)療上可用硫酸鋇作消化系統X射線檢查的內服藥劑3.化學無處不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葡萄酒釀制過程中添加適量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殺菌和抗氧化的作用B.碳酸鈉可用作食品添加劑C.8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用消毒效果更好D.過氧化鈉可用作呼吸面具和潛水艇里的氧氣供給4.濃硫酸和木炭在加熱的條件下可發(fā)生化學反應。為檢驗反應后混合氣體的成分,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中盛放硫酸銅粉末,用于檢驗混合氣體中的B.B中溶液褪色可證明有二氧化硫生成C.將C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替換成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不會影響實驗檢驗結果D.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完全褪色,D中溶液變渾濁,可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5.目前電動車、手機等使用的新型電池——鋰電池,是一種高效、環(huán)保電池。已知鋰的金屬性介于鈉和鎂之間,則下列能冶煉出金屬鋰的方法是A.電解法 B.高溫還原法 C.熱分解法 D.鋁熱還原法6.下列物質屬于電解質且只含極性鍵的是A.鹽酸 B. C. D.7.X、Y、Z、W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8,Z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其K層電子數相等,W的簡單離子半徑同周期最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非金屬性: B.原子半徑: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 D.Y與Z組成的化合物存在離子鍵8.“價—類”二維圖是元素化合物學習的重要工具,部分含硫物質的分類與相應硫元素的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向a的溶液中通入c,出現黃色渾濁 B.d是一種二元強酸C.能用e的濃溶液干燥c氣體 D.鹽g與鹽f之間也可能發(fā)生反應9.的轉化一直是熱點課題,其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轉化的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和均屬于氮的固定B.催化劑a作用下氮原子發(fā)生了氧化反應C.催化劑b作用下發(fā)生反應D.催化劑a、b在轉化過程中未參與反應10.二氧化硅(SiO2)又稱硅石,是制備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SiO2既能與HF反應, 又能與NaOH反應,屬于兩性氧化物B.SiO2和Si都是光導纖維材料C.利用SiO2與NaOH溶液反應可制取“水玻璃”D.圖中所示轉化反應都是非氧化還原反應11.下列變化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①灼熱的炭和二氧化碳反應 ②鎂條溶于鹽酸 ③干冰升華④鹽酸與碳酸氫鈉反應 ⑤與反應⑥氫氣在氯氣中燃燒 ⑦硫酸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⑤⑦ D.①④⑤12.下列裝置能形成原電池的是A. B.C. D.13.下面是幾種常見的化學電源示意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上述電池分別屬于一次電池、二次電池和燃料電池B.干電池在長時間使用后,鋅筒被破壞C.鉛蓄電池在工作中,負極每消耗鉛,則硫酸溶液中就轉移電子D.氫氧燃料電池具有清潔、安全、高效等特點14.糖類、油脂、蛋白質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糖類、油脂、蛋白質均可水解 B.纖維素和淀粉互為同分異構體C.油脂屬于酯類物質可發(fā)生皂化反應 D.NH4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質變性15.下列化學用語中正確的是A.聚丙烯的結構簡式:B.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2C.乙醇的結構式:D.羥基的電子式:1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烷的分子式是CH4,其二氯取代的產物有兩種B.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C.符合分子通式CnH2n+2的烴都是烷烴,分子中均只含單鍵D.烷烴分子中,相鄰的三個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條直線上17.下列有機物中,屬于烴類的是A.CH3CH2OH B. C.CH3CH3 D.CH3COOCH2CH318.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能將人體不易吸收的Fe3+轉變?yōu)橐孜盏腇e2+,有助于治療缺鐵性貧血,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B.維生素C的分子式為C6H6O6C.維生素C的摩爾質量為176gD.維生素C中C、H、O的質量之比為3:4:319.下列關于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除去丙烷中少量的丙烯,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洗氣B.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熱,使淀粉水解后,將溶液分成兩份,分別加 碘水和銀氨溶液(并水浴加熱),可測定其水解程度C.欲證明中含有碳碳雙鍵,滴 酸性溶液,看紫紅色是否褪去D.鑒別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用碳酸鈉溶液20.下列做法與調控化學反應速率無關的是A.用冰箱冷藏以保鮮食物 B.酸浸時先將礦石粉碎C.食鹽中添加碘酸鉀預防缺碘 D.適當溫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滌衣物21.一定條件下,白磷轉化為紅磷的能量關系如圖所示。在該條件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白磷比紅磷穩(wěn)定 B.紅磷轉化為白磷是吸熱反應C.紅磷與白磷互為同位素 D.等質量的紅磷與白磷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相同22.在10L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N2+ 3H22NH3,3秒鐘后,NH3的物質的量增加0.12mol,用H2濃度的變化表示3秒鐘內的平均反應速率為A.0.003mol/(L·s) B.0.045mol/(L·s)C.0.006mol/(L·s) D.0.009 mol/(L·s)23.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實驗目的A 將濃H2SO4滴到濾紙上 濾紙變黑 驗證濃H2SO4的吸水性B 向銀氨溶液中加入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熱 生成銀白色金屬 證明葡萄糖有還原性C 將石灰石與石英混合后加強熱 產生無色氣體 比較碳、硅元素非金屬性強弱D 向無水乙醇中加入一小塊鈉 生成無色氣體 比較乙醇中羥基氫原子與烴基氫原子的活潑性A.A B.B C.C D.D24.依據下列實驗分別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A B C D甲烷發(fā)生了取代反應 乙烯發(fā)生了加成反應 乙醛發(fā)生還原反應 有不飽和烴生成A.A B.B C.C D.D25.空氣吹出法是目前“海水提溴”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藝流程如圖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步驟④中可用亞硫酸鈉溶液代替SO2B.步驟③說明Br2具有揮發(fā)性C.步驟②中氧化0.3molBr-理論上消耗3.36L氯氣D.步驟④⑤是為了溴富集二、填空題26.將下列物質進行分類(填序號):① 與;② 與;③和;④冰與干冰;⑤;⑥乙醇與甲醚;⑦和(1)互為同系物的是 。(2)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 。(3)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4)屬于同種物質的是 。27.我國“藍天保衛(wèi)戰(zhàn)”成果顯著,肆虐的霧霾逐漸被遏止。科學家研究發(fā)現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形成霧霾時與大氣中的氨有關,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圖中的物質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有 (寫化學式,下同),圖中物質溶于水溶液呈堿性的是 。(2)轉化為的化學方程式是 ,工業(yè)上利用氨制備一氧化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氨與一氧化氮(NO)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對空氣無污染的物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分別按如圖甲、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兩個燒杯里的溶液為同濃度的稀硫酸,乙中為電流表。①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 (填標號)。A.甲中鋅片是負極,乙中銅片是正極 B.兩燒杯中銅片表面均有氣泡產生C.兩燒杯中溶液均減小 D.產生氣泡的速率甲中比乙中慢E.乙的外電路中電流方向Zn→Cu F.乙溶液中向銅片方向移動②在乙實驗中,某同學發(fā)現不僅在銅片上有氣泡產生,而且在鋅片上也產生了氣體,分析原因可能是 。28.乙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學產品之一,世界上已將乙烯產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如圖是有關乙烯的一些變化,根據乙烯的轉化圖,完成下列問題:(1)乙烯的電子式 。(2)①③的反應類型為 、 。(3)丙的結構簡式為 ,丁中的官能團為 。(4)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5)寫出用丁及其它物質反應生成乙醛的化學方程式 。三、解答題29.乙酸乙酯(熔點:℃,沸點:77.2℃)廣泛用于藥物、燃料、香料等工業(yè),在中學化學實驗室里常用下圖裝置來制備乙酸乙酯。(部分夾持儀器已略去)(1)制備粗品(圖1)在試管A中加入少量碎瓷片,將三種原料依次加入試管A中,用酒精燈緩慢加熱,一段時間后在試管B中得到乙酸乙酯粗品。①濃硫酸、乙醇、乙酸的加入順序是 ,試管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試管B中盛裝的液體是 ,其作用是 。③若用b裝置制備乙酸乙酯與a裝置比,其缺點有 。(寫一條即可)(2)制備精品(圖2)①將B中的混合液體先用 方法(填操作名稱)進行分離,得到乙酸乙酯的粗產品。然后在對乙酸乙酯粗品進行系列除雜操作后轉移到C中,利用圖2裝置進一步操作即得到乙酸乙酯精品。②實驗過程中,冷卻水從 口進入(填字母);收集產品時,控制的溫度應在 ℃左右。③若實驗所用乙酸的質量為6.0 g,乙醇的質量為5.0 g,得到純凈的產品質量為5.3 g,則乙酸乙酯的產率是 。(產率指的是某種生成物的實際產量與理論產量的比值)30.以為載體的銀催化劑是工業(yè)上氧化乙烯常用的催化劑,其中Ag質量占催化劑質量的10%~40%。從某廢銀催化劑(主要成分為Ag、、等)中回收銀的工藝流程如圖1。已知;不溶于硝酸。(1)“酸浸”時通常會適當攪拌,攪拌的目的是 。(2)“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寫化學式)。(3)“酸浸”過程中生成NO的離子方程式為 ;NO易與空氣中的反應轉化為,該轉化過程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沉銀”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轉化”過程中Fe粉作 (填“氧化”或“還原”)劑。(5)工業(yè)上,在空氣中用5%稀硝酸連續(xù)吸收加堿液吸收,并不斷攪拌,基本可實現將廢氣中的完全吸收,其工藝流程如圖2。當時,“吸收(1)”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吸收(4)”所得鈉鹽的成分為 (任寫一種,填化學式)。參考答案1.C2.D3.C4.C5.A6.C7.A8.B9.C10.C11.D12.C13.C14.C15.D16.C17.C18.A19.D20.C21.B22.C23.B24.C25.C26.(1)③(2)①(3)⑥(4)⑤⑦27.(1) SO2、SO3、N2O5 NH3(2)(3)(4) CD 鋅片不純,在鋅片上形成原電池28.(1)(2) 加成反應 加成反應(3)(4)(5)29.(1) 先加乙醇,再加濃硫酸和乙酸 飽和碳酸鈉溶液 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性 受熱不均勻(2) 分液 b 77.2℃ 60%30.(1)提高“酸浸”速率(2)、(3)(4) 還原(5) (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