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 單元測試(含答案) 2024-2025學年上學期高二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 單元測試(含答案) 2024-2025學年上學期高二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 單元測試
一、單選題
1.下列關于內能和內能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內能是體系內物質所含的能量總和
B.內能只與物質的種類、數量以及聚集狀態有關
C.反應吸收能量則反應物的內能大于反應產物的內能
D.內能變化就是反應熱
2.已知膽礬晶體相關的焓變如圖所示,則為
A. B.
C. D.
3.下列關于能源和作為能源的物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化石能源物質內部蘊藏著大量的能量
B.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起來
C.物質的化學能可以在不同條件下轉為熱能、電能為人類所利用
D.吸熱反應沒有利用價值
4.某原電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用HNO3作電解質溶液 B.用鋅作原電池正極
C.用鐵作負極,鐵的質量不變 D.用銅作原電池正極
5.下圖為氫氧燃料電池原理示意圖,按照此圖的提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b電極是正極
B.總反應方程式為2H2+O2=2H2O
C.負極發生還原反應,正極發生氧化反應
D.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綠色電源
6.高鐵酸鹽在能源環保領域有廣泛用途,用鎳、鐵作電極電解濃溶液制備高鐵酸鹽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鎳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B.鐵是陽極,電極反應式為
C.若隔膜為陰離子交換膜,則自右向左移動
D.電解時陽極區pH降低、陰極區pH升高,最終溶液pH不變
7.如圖所示,對 A 生成 C 的反應,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B.該反應進行時,一定有能量放出
C.A 比 C 穩定
D.該反應不需要加熱一定就可以進行
8.鎳鎘電池是一種可充電的“干電池”,使用壽命長達10~15年。其總反應為Cd+2NiOOH+2H2O2Ni(OH)2+Cd(OH)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放電時,負極發生了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Cd+2OH--2e-=Cd(OH)2
B.充電時,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Ni(OH)2-e-+OH-=NiOOH+H2O
C.電池工作時,負極區pH增大,正極區pH減小
D.該電池充電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9.,根據以上熱化學方程式,得出的下列推論中正確的是
A.正反應是一個吸熱反應 B.白磷比紅磷穩定
C.當白磷完全轉變成紅磷時放出熱量 D.當紅磷轉變成白磷時吸收熱量
10.擬晶(quasicrystal)是一種具有凸多面體規則外形但不同于晶體的固態物質。Al65Cu23Fe12是目前發現的幾百種擬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優良物理性能。下列有關該擬晶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Al65Cu23Fe12可用做長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
B.Al65Cu23F12中三種金屬的化合價均可視為零
C.Al65Cu23Fe12的硬度可能比金屬Al、Cu、Fe都大
D.1 mol Al65Cu23Fe12溶于過量的硝酸時共失去277 mol電子
11.下列圖像分別表示有關反應的反應過程與能量變化的關系
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石墨轉變為金剛石是吸熱反應 B.白磷比紅磷穩定
C.固態硫燃燒時放出熱量更多 D.是吸熱反應
12.以KOH溶液為離子導體,分別組成CH3OH—O2、N2H4—O2、(CH3)2NNH2—O2清潔燃料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放電過程中,K+均向負極移動
B.放電過程中,KOH物質的量均減小
C.消耗等質量燃料,(CH3)2NNH2—O2燃料電池的理論放電量最大
D.消耗1molO2時,理論上N2H4—O2燃料電池氣體產物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11.2L
13.Mg—AgCl電池是一種以海水為電解質溶液的水激活電池,電池總反應為Mg+2AgCl=2Ag+MgCl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負極反應式為Mg-2e-=Mg2+ B.負極會發生副反應Mg+2H2O=Mg(OH)2+H2↑
C.電池放電時Cl-由正極向負極遷移 D.正極反應式為Ag++e-=Ag
14.已知2mol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水蒸氣時放出能量484kJ,且氧氣中1molO=O鍵完全斷裂時吸收熱量496kJ,水蒸氣中1molH-O鍵形成時放出能量463kJ,則氫氣中1molH-H鍵斷裂時吸收熱量為( )
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
二、非選擇題
15.寫出下列原電池裝置中各部分的作用并分析其電極反應和離子移動方向.
原電池裝置 各部分作用 電極反應 離子移動方向
: : 稀硫酸: 負極:
正極:
: : 溶液: 溶液: 鹽橋: 負極:
正極:
石墨: : : 溶液: 負極:
正極:
16.用滴有酚酞和氯化鈉溶液的濕潤濾紙分別做甲、乙兩個實驗,紅色將出現在哪個電極附近 ?為什么 ?
17.實驗室利用如圖裝置進行中和熱的測定,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
(2)在操作正確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熱測定準確性的關鍵是 ;
(3)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熱測定實驗,溫度計需使用 次;
(4)把溫度為13℃,濃度為1.0mol/L的酸溶液和1.1mol/L的堿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為1g/mL,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4J/(g·℃)],輕輕攪動,測得酸堿混合液的溫度變化數據如表:
反應物 起始溫度t1/℃ 終了溫度t2/℃ 中和熱
HCl+NaOH 13 19.8 △H1
HCl+NH3·H2O 13 19.3 △H2
①計算上述兩組實驗測出的中和熱:提示。△H1= kJ/mol;△H2= kJ/mol。
②兩組實驗結果差異的原因是 。
18.用鹽酸與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測定強酸與強堿反應的中和熱,實驗數據見下表:
起始溫度/℃ 終止溫度/℃ 溫度差/℃
鹽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26.2 26.0 29.5
27.0 27.4 33.3
25.9 25.9 29.2
26.4 26.2 29.8
(1)在該實驗中,環形玻璃攪拌棒的運動方向是_______(填字母)。
A.上下運動 B.左右運動 C.順時針運動 D.逆時針運動
(2)加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 (填字母)。
A.沿玻璃棒緩慢加入 B.一次迅速加入 C.分三次加入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值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4)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熱容c=4.18/(g·℃),為了計算方便,近似地認為該實驗所用的酸、堿溶液的密度和比熱容與水相同,并忽略實驗裝置的比熱容,已知反應過程中放出的熱量Q可用公式計算,試計算該實驗所測中和熱為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上述實驗數值結果與有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鹽酸的溫度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鹽酸的小燒杯中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 單元測試》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D C A B C C A
題號 11 12 13 14
答案 A C D C
15.負極 正極 電解質溶液 H+向Cu極移動,向Zn極移動 負極 正極 電解質溶液 電解質溶液 形成閉合回路 Cu2+向Cu極移動,向Zn極移動 負極 負極反應物 正極反應物 電解質 OH-向H2極移動,Na+向O2極移動
16. b、d 甲為原電池,鐵為活潑電極,發生氧化反應,故a為負極,b為正極,則b為正極,b極水放電生成氫氣和氫氧根離子,顯堿性,溶液變紅色;故紅色出現在b極;
乙為電解池,d為陰極,水放電生成氫氣和氫氧根離子,顯堿性,溶液變紅色;故紅色出現在d極;
17. 環形玻璃攪拌棒 提高裝置的保溫效果 3 ﹣56.9 ﹣52.7 一水合氨為弱堿,在中和過程中一水合氨發生電離,要吸收熱量,因而總體放熱較少
18.(1)A
(2)B
(3)偏小
(4) 56.8 a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万年县| 含山县| 鄂托克旗| 资溪县| 社旗县| 莲花县| 天峻县| 法库县| 福清市| 门头沟区| 讷河市| 汕头市| 汕尾市| 天津市| 晋宁县| 南投县| 乌恰县| 郁南县| 炎陵县| 辉南县| 临泽县| 汝南县| 淮南市| 博乐市| 大田县| 岑巩县| 乌拉特后旗| 万荣县| 蕲春县| 万山特区| 建瓯市| 岳阳县| 犍为县| 勐海县| 德昌县| 中牟县| 武乡县| 眉山市| 吉林省|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