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學科素養評價(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50分鐘)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所有選擇題均為原創)606班的同學們在科學課上,進行了校園生物大調查。1.在進行校園生物調查時,小龍想觀察植物葉子上蚜蟲的形態,可以選擇的工具是( ▲ )。A.近視眼鏡 B.平面鏡C.透明玻璃瓶 D.老花眼鏡2.在記錄植物時,小明發現一棵樹保持著活力,綠葉很多,而另一棵的樹枝剛剛萌發綠色小嫩芽,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生物對環境的改變 B.環境對生物的改變C.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D.環境對生物的適應3.芳芳利用一根棍子把石塊撬起來,在石塊下面發現了許多鼠婦,用棍子把石塊撬起來利用的機械原理是( ▲ )。A.斜面 B.杠桿 C.輪軸 D.滑輪4.磊磊還想調查一下校園池塘的水中有哪些微生物,歷史上第一個發現微生物的科學家是( ▲ )。A.羅伯特·胡克 B.簡·施旺麥丹C.列文虎克 D.巴斯德5.606班同學們完成校園生物大調查后,想制作一個宣傳單給每位師生,提醒全校的老師同學們保護校園生物。在制作宣傳單時,可以選擇的方法是( ▲ )。A.全班手動抄寫 B.利用雕版印刷術C.利用活字印刷術 D.利用激光打印機602班的同學們學習完《小小工程師》后,幫學校設計了一座觀星臺。6.在搭建觀星臺模型時,正確的順序是( ▲ )。A.設計、制作、評估、測試、改進 B.設計、制作、測試、評估、改進C.設計、評估、測試、制作、改進 D.設計、評估、改進、制作、測試7.涵涵利用吸管搭建觀星臺底座,他用剪刀將吸管修剪成合適的長度。使用剪刀時,從哪個點剪最輕松( ▲ )。A.甲 B.乙C.丙 D.丁8.為了模型美觀且控制成本,妮妮畫了許多天文圖用來裝飾。下列屬于“地心說”模型觀點的是:①地球是球形的;②天體做圓周運動;③太陽繞地球轉動;④地球繞太陽轉動;⑤地球在自轉。(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9.利用觀星臺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位于( ▲ )星座。A.大熊座 B.小熊座 C.天鵝座 D.天琴座10.同學們在建造觀星臺模型時,發現設計圖紙有問題,此時應該( ▲ )。A.繼續建造 B.放棄建造C.修改設計圖后再建造 D.邊修改設計圖邊建造601班的同學們,通過實驗探究日食和月食產生的原因。11.該探究實驗屬于( ▲ )實驗。A.對比 B.仿真 C.模擬 D.演示12.日食和月食是一種神奇的天文現象,你贊同下列哪種說法( ▲ )。A.日食發生時,地球處在太陽和月球中間B.月食發生時,月球處在太陽和地球中間C.日食發生時,月球處在太陽和地球中間D.月食發生時,太陽處在月球和地球中間13.太陽和月球都屬于太陽系,下列星球中也屬于太陽系的有:①地球;②冥王星;③哈雷彗星;④牛郎星;⑤啟明星;⑥北極星;⑦泰坦星(土星的衛星)。( ▲ )。A.①②③⑤⑦ B.①③⑤⑥⑦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⑦14.人類理論上可以觀測到的宇宙最大空間范圍是一個直徑達到930億光年的球狀空間,這也被稱為可觀測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銀河系和太陽系共同組成整個宇宙B.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組成整個宇宙C.宇宙中只存在地球人和三體人兩種智慧生命D.宇宙對我們來說是神秘的,沒有危險的15.601班的同學們為了更加直觀地觀察日食和月食的過程,制作了一個三球儀。月球繞地球公轉,同時地球繞太陽公轉。當地球與太陽的位置如右圖時,杭州此時的景象可能是( ▲ )。A.萬物復蘇,櫻花盛開B.西湖蕩漾,荷花盛開C.楓葉如火,桂花飄香D.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學習完《物質的變化》,小龍用廚房物品繼續進行實驗研究。16.小龍認為,食品在制作過程中會發生很多變化,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用糯米包粽子 B.將面團拉成面條C.用高粱釀成酒 D.用破壁機把紅豆磨碎17.小龍想自制一杯汽水飲料,他可以選擇的材料是( ▲ )。A.白醋、白糖 B.純凈水、白糖C.純凈水、小蘇打 D.白醋、小蘇打18.破壁機底部有分叉的鋼制刀輪,啟動后整個刀具會快速轉動把紅豆切碎。破壁機啟動后,中間的軸帶動刀輪旋轉,利用的原理是( ▲ )。A.輪軸 B.斜面 C.杠桿 D.轉動19.破壁機工作時,能量的轉化形式為( ▲ )。A.機械能轉化為化學能 B.電能轉化為機械能C.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D.機械能轉化為電能20.在整理工具時,小龍發現鐵制菜刀上有一點銹跡。下列情況中產生銹斑的程度由重到輕的是( ▲ )。①切完檸檬后放置。 ②切完菜后洗凈擦干。③切完菜后用水沖洗。 ④切完菜后洗凈擦干,再抹一點花生油。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2分)(所有判斷均為原創)1.利用二歧分類法可以將所有生物分為動物和植物兩類。 ( ▲ )2.傅科通過單擺實驗證明了地球在公轉。 ( ▲ )3.用線圈和指南針可以檢測一節電池是否有電。 ( ▲ )4.電功率越小的電器耗電量越少。 ( ▲ )5.人體消化食物的過程產生營養物質,該過程是化學變化。 ( ▲ )6.利用小熊星座上的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極星的位置。 ( ▲ )7.改進塔臺模型可以從穩固性、承重能力、成本計算、美觀等方面改進。 ( ▲ )8.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范圍越小,視野越暗。 ( ▲ )9.手搖發電機可以將電能轉化成機械能。 ( ▲ )10.金星凌日發生的原理與日食類似,金星從太陽西邊緣進入,東邊緣移出。 ( ▲ )11.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是電池驅動,電池的放電過程是化學變化。 ( ▲ )12.天宮空間站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主要艙段組成。 ( ▲ )三、綜合題。(共68分:18+15+18+17)(所有項目題均為原創)項目一 建造雞舍(原創)在學校小雞孵化項目式課程中,同學們進行了“建造雞舍”活動,在規定時間內用吸管和連接器(如圖)建造一間“雞舍”,看哪個小組建造得最結實。1.由于雞舍必須和雞蛋孵化器建在一起,導致雞舍的體積不能太大,下列需要最先做的是( ▲ )。A.制作一個模型 B.準備材料C.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D.選擇建造地址2.小龍在用連接器連接吸管時,發現吸管有點細,需要將吸管連接器略微削成傾斜的才能裝上。如圖,這樣做的目的是( ▲ )。A.減小吸管和連接器間的摩擦 B.增大吸管和連接器間的面積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的辦法 D.利用輪軸可以省力的辦法3.為了使雞舍的四周更加牢固,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A.使用框架鏤空結構 B.使用三角形結構C.使用上小下大結構 D.使用管道連接器4.建造雞舍的每個環節都很重要,其中整個項目的核心是( ▲ )。A.選址 B.設計 C.建造 D.改進5.在雞舍的建造過程中,小組成員之前應該( ▲ )。A.事情完全均分給每個組員 B.完全按照設計圖嚴格制作C.組長多做,組員少做 D.明確每個人的分工,各司其職6.雞舍建好后同學們進行雞蛋的孵化,經過21天后,數十只可愛的小雞寶寶破殼而出了。小龍發現其中有7只黃色羽毛,3只黑白斑點羽毛。已知雞媽媽是黃色羽毛,下列最可能的是( ▲ )。A.黃色羽毛遺傳自雞爸爸 B.黑白斑點羽毛遺傳自雞爸爸C.黃色羽毛是由于外界環境導致的 D.黑白斑點羽毛是由于外界環境導致的7.小龍還制作了一個天平來測量雞蛋孵化過程中的質量變化。由于不小心砝碼磕掉一小塊,會導致測量結果( ▲ )。A.不變 B.偏大 C.偏小 D.無法確定8.同學們為了使孵蛋器能自動翻蛋,設計添加了自動翻蛋裝置。其核心構建是一個舵機(電動機),通電時能夠轉動,從而帶動雞蛋翻滾。(1)舵機能轉動的原理是 ▲ 。(2)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電動機?列舉兩項▲▲項目二 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原創)我們的校園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小生態系統,里面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生物的種類和分布情況,我們將開展一項校園生物分布圖的制作與探究活動。1.在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時,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 ▲ )。A.使用顯微鏡觀察微小生物B.繪制校園平面圖C.確定生物分類標準D.分析生物分布的影響因素2.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時,對于觀察到的微小動物,通常使用哪種工具進行觀察?( ▲ )A.放大鏡 B.望遠鏡 C.顯微鏡 D.投影儀3.使用顯微鏡觀察微小生物時,發現視野中有一異物,移動裝片異物不動,轉動目鏡異物仍在,那么異物可能在( ▲ )。A.目鏡上 B.物鏡上 C.裝片上 D.反光鏡上4.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發現視野中的物像偏左下方,我們應該怎樣移動裝片使物像移至視野中央?( ▲ )A.向左上方移動 B.向右上方移動C.向左下方移動 D.向右下方移動5.在校園進行生物調查時,小龍把螞蟻和蜘蛛分為一類,青蛙和麻雀分為另一類,他的分類依據是( ▲ )。A.體型大小 B.有無脊柱C.是否昆蟲 D.吃與被吃6.在校園進行生物調查時,如何確保所記錄的生物種類和數量是準確的?( ▲ )A.只記錄自己認識的生物 B.通過查閱資料來輔助記錄C.隨意估計數量 D.只記錄大型生物,忽略小型生物7.你是一名校園生態小衛士,請根據你所制作的校園生物分布圖,提出至少兩條保護校園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并說明這些措施是如何發揮作用的。▲▲項目三 觀測星空(原創)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觀測星空始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從古人仰望星空,以星象指引航向,到現代天文學家利用先進儀器揭示宇宙深邃的奧秘,觀測星空不僅推動了科學的進步,更拓展了人類文明的邊界。1.在觀測星空時,我們注意到星星似乎圍繞北極星旋轉,這主要是由于( ▲ )。A.地球的自轉 B.地球的公轉C.恒星的運動 D.觀測者的移動2.地球的自轉導致了晝夜更替現象,而地球的公轉則決定了( ▲ )。A.四季的變化 B.月相的圓缺變化C.月亮的圓缺變化 D.太陽的東升西落3.下列關于太陽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系中只有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B.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C.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金星D.太陽系內不存在其他小天體4.下列關于銀河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銀河系是一個小型星系,不包含其他星系B.銀河系中心是一個巨大的黑洞C.銀河系中的恒星都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D.太陽系位于銀河系的邊緣5.在觀測星空時,我們通常使用星座來辨認天空中的星星,星座的劃分主要基于( ▲ )。A.星星的亮度 B.星星的顏色C.星星的運動軌跡 D.星星的位置和形狀6.在探索火星的任務中,探測器發現火星的自轉周期約為24.6小時,與地球的自轉周期非常接近。這說明了( ▲ )。A.火星與地球有著相似的地質結構B.火星與地球可能有著相似的晝夜更替現象C.火星與地球的大氣成分相同D.火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7.2023年,我國的空間站完成了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在軌組裝建造。空間站在太空中運行時( ▲ )。A.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B.繞地球運行的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C.其內部的宇航員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D.宇航員在空間站內可以觀察到地球的晝夜更替現象8.右圖為小龍描繪的觀星圖,經過和星座資料卡比對,他成功找到了“大熊星座”。請你在此基礎上,幫助他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極星”,并描繪標記出來。9.地球以橢圓軌道繞日公轉,正因如此,日地距離并不固定,離太陽最近的位置稱為近日點,離太陽最遠的位置稱為遠日點,遠日點比近日點遠約500萬千米。2024年1月3日8時38分,地球運行至軌道近日點,這是本年度中地球離太陽最近的時刻,人們看到了2024年的“最大太陽”。為什么太陽離地球近了,天氣卻很寒冷?▲▲項目四 烘焙蛋糕(原創)在學完“物質的變化”這一單元后,小龍深感物質世界的奇妙與多彩。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體驗物質變化的過程,小龍決定嘗試烘焙蛋糕這一實踐項目。1.制作蛋糕前需要先預熱烤箱,根據蛋糕的種類和大小,預熱適當的溫度,通常需170℃左右。烤箱在工作時的能量轉化形式是( ▲ )。A.電能轉化為動能 B.電能轉化為動能C.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D.電能轉化為熱能2.小龍按照步驟將雞蛋打入一個大碗中,加入白糖,用攪拌器攪拌均勻,直到顏色變淺且體積膨脹。此時發生的變化是( ▲ )。A.只有化學變化 B.只有物理變化C.既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 D.無任何變化3.小龍使用打蛋器攪拌雞蛋。打蛋器左側有一握柄,右側有一搖桿(如圖),搖動搖桿進行攪拌蛋液。打蛋器的搖桿可更換,小龍想要最省力,應該選擇的搖桿是( ▲ )。A. B.C. D.4.雞蛋液打膨脹后,加入面粉和泡打粉,輕輕地以攪拌的方式混合均勻,直到無干粉狀態。泡打粉是一種復配膨松劑,也被稱為發泡粉和發酵粉,它主要由小蘇打制成。這種粉末遇到酸性物質時,會起反應并釋放一種氣體。在烘焙加熱的過程中,會釋放更多的氣體,從而使產品達到膨脹及松軟的效果。上述產生的氣體可用于( ▲ )。A.人體呼吸 B.支持燃燒C.光合作用 D.環境凈化5.在蛋糕切片時,小龍發現鐵刀上有銹跡斑點。生銹上述由于鐵與空氣和水發生化學反應導致的。下列防止生銹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A.將鐵刀泡在食用油里保存 B.在鐵刀表面涂上油漆C.把鐵刀回爐重造,制成合金 D.把鐵刀洗凈擦干保存6.小龍發現廚房里的各種調料都被媽媽整理在外觀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內,且貼好了標簽。由于不小心,標簽被污染了,已知他們分別是白醋、蘇打水、白糖水、清水、紫甘藍汁。其中A為紫色液體,B、C、D、E都是無色液體。(1)下列辨別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直接品嘗法 B.稱重辨別法C.顏色識別法 D.感覺推測法(2)小龍通過扇聞后面的四種無色液體,發現B有刺激性氣味,又將A液體分別滴在B、C、D、E液體的樣品上,發現B液體變為紅色,C液體變為藍色,D和E液體變為紫色。由此推斷: ▲ (填字母,下同)液體是白醋, ▲ 液體是蘇打水。(3)小龍分別用滴管取了剩下的兩種無色液體,分別滴在一把鐵勺中,放在火焰上加熱。他發現D液體慢慢變黃,顏色加深,最后出現了少許黑色固體,則D為 ▲ 。除了顏色變化,在加熱D液體的過程中,還會出現的現象有 ▲ (寫出一條)。(4)最后可以推斷,E為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學科素養評價(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50分鐘)總分析:本試卷考題涵蓋六年級科學上下兩冊內容。按分值劃分,其中上冊內容共計42分,下冊內容共計58分,各單元考查整體較為均衡。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所有選擇題均為原創)606班的同學們在科學課上,進行了校園生物大調查。1.在進行校園生物調查時,小龍想觀察植物葉子上蚜蟲的形態,可以選擇的工具是( ▲ )。A.近視眼鏡 B.平面鏡C.透明玻璃瓶 D.老花眼鏡參考答案 D命題意圖 要求學生了解不同工具的功能和用途,并能根據具體觀察需求進行選擇。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放大鏡 教材單元 六上第一單元2.在記錄植物時,小明發現一棵樹保持著活力,綠葉很多,而另一棵的樹枝剛剛萌發綠色小嫩芽,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生物對環境的改變 B.環境對生物的改變C.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D.環境對生物的適應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關系的理解,特別是環境如何影響生物的生長狀態。難度 低 來源 原創知識點 保護生物多樣性 教材單元 六下第二單元3.芳芳利用一根棍子把石塊撬起來,在石塊下面發現了許多鼠婦,用棍子把石塊撬起來利用的機械原理是( ▲ )。A.斜面 B.杠桿 C.輪軸 D.滑輪參考答案 B命題意圖 測試學生對杠桿原理的理解和應用難度 低 來源 原創知識點 杠桿 教材單元 六上第三單元4.磊磊還想調查一下校園池塘的水中有哪些微生物,歷史上第一個發現微生物的科學家是( ▲ )。A.羅伯特·胡克 B.簡·施旺麥丹C.列文虎克 D.巴斯德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對微生物學歷史的了解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第一個發現微生物的科學家 教材單元 六上第一單元5.606班同學們完成校園生物大調查后,想制作一個宣傳單給每位師生,提醒全校的老師同學們保護校園生物。在制作宣傳單時,可以選擇的方法是( ▲ )。A.全班手動抄寫 B.利用雕版印刷術C.利用活字印刷術 D.利用激光打印機參考答案 D命題意圖 考察不同印刷技術的優點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印刷術 教材單元 六上第三單元602班的同學們學習完《小小工程師》后,幫學校設計了一座觀星臺。6.在搭建觀星臺模型時,正確的順序是( ▲ )。A.設計、制作、評估、測試、改進 B.設計、制作、測試、評估、改進C.設計、評估、測試、制作、改進 D.設計、評估、改進、制作、測試參考答案 B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對科學項目或模型搭建流程的理解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工程的流程 教材單元 六下第一單元7.涵涵利用吸管搭建觀星臺底座,他用剪刀將吸管修剪成合適的長度。使用剪刀時,從哪個點剪最輕松( ▲ )。A.甲 B.乙C.丙 D.丁參考答案 D命題意圖 考查的是杠桿原理的應用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杠桿 教材單元 六上第三單元8.為了模型美觀且控制成本,妮妮畫了許多天文圖用來裝飾。下列屬于“地心說”模型觀點的是:①地球是球形的;②天體做圓周運動;③太陽繞地球轉動;④地球繞太陽轉動;⑤地球在自轉。(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考查的是對“地心說”模型觀點的理解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地心說 教材單元 六上第二單元9.利用觀星臺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位于( ▲ )星座。A.大熊座 B.小熊座 C.天鵝座 D.天琴座參考答案 A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對星座和天文知識的了解,特別是關于北斗七星所在星座的知識。難度 低 來源 原創知識點 星座 教材單元 六下第三單元10.同學們在建造觀星臺模型時,發現設計圖紙有問題,此時應該( ▲ )。A.繼續建造 B.放棄建造C.修改設計圖后再建造 D.邊修改設計圖邊建造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工程實踐中在面對問題時的應對能力和決策能力。難度 低 來源 原創知識點 認識工程 教材單元 六下第一單元601班的同學們,通過實驗探究日食和月食產生的原因。11.該探究實驗屬于( ▲ )實驗。A.對比 B.仿真 C.模擬 D.演示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對實驗類型的理解和識別能力。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實驗類型 教材單元 六下第三單元12.日食和月食是一種神奇的天文現象,你贊同下列哪種說法( ▲ )。A.日食發生時,地球處在太陽和月球中間B.月食發生時,月球處在太陽和地球中間C.日食發生時,月球處在太陽和地球中間D.月食發生時,太陽處在月球和地球中間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對日食和月食成因的理解。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日月食 教材單元 六下第三單元13.太陽和月球都屬于太陽系,下列星球中也屬于太陽系的有:①地球;②冥王星;③哈雷彗星;④牛郎星;⑤啟明星;⑥北極星;⑦泰坦星(土星的衛星)。( ▲ )。A.①②③⑤⑦ B.①③⑤⑥⑦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⑦參考答案 A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對太陽系成員的了解。難度 高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太陽系 教材單元 六下第三單元14.人類理論上可以觀測到的宇宙最大空間范圍是一個直徑達到930億光年的球狀空間,這也被稱為可觀測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銀河系和太陽系共同組成整個宇宙B.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組成整個宇宙C.宇宙中只存在地球人和三體人兩種智慧生命D.宇宙對我們來說是神秘的,沒有危險的參考答案 B命題意圖 測試學生對宇宙概念和范圍的理解。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宇宙概念 教材單元 六下第三單元15.601班的同學們為了更加直觀地觀察日食和月食的過程,制作了一個三球儀。月球繞地球公轉,同時地球繞太陽公轉。當地球與太陽的位置如右圖時,杭州此時的景象可能是( ▲ )。A.萬物復蘇,櫻花盛開B.西湖蕩漾,荷花盛開C.楓葉如火,桂花飄香D.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參考答案 D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對天文現象與季節變化之間關系的理解。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四季變化 教材單元 六上第二單元學習完《物質的變化》,小龍用廚房物品繼續進行實驗研究。16.小龍認為,食品在制作過程中會發生很多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用糯米包粽子 B.將面團拉成面條C.用高粱釀成酒 D.用破壁機把紅豆磨碎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理解與區分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化學變化 教材單元 六下第四單元17.小龍想自制一杯汽水飲料,他可以選擇的材料是( ▲ )。A.白醋、白糖 B.純凈水、白糖C.純凈水、小蘇打 D.白醋、小蘇打參考答案 D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對化學反應和自制汽水原理的理解。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物質的變化 教材單元 六下第四單元18.破壁機底部有分叉的鋼制刀片,啟動后整個刀具會快速轉動把紅豆切碎。破壁機啟動后,中間的軸帶動刀輪旋轉,利用的原理是( ▲ )。A.輪軸 B.斜面 C.杠桿 D.轉動參考答案 A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對簡單機械原理的理解,特別是與輪軸相關的機械原理。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輪軸 教材單元 六上第三單元19.破壁機工作時,能量的轉化形式為( ▲ )。A.機械能轉化為化學能 B.電能轉化為機械能C.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D.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參考答案 B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對能量轉化形式的理解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能量轉化 教材單元 六上第四單元20.在整理工具時,小龍發現鐵制菜刀上有一點銹跡。下列情況中產生銹斑的程度由重到輕的是( ▲ )。①切完檸檬后放置。 ②切完菜后洗凈擦干。③切完菜后用水沖洗。 ④切完菜后洗凈擦干,再抹一點花生油。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檢驗學生對鐵生銹條件的理解以及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應用這一知識來預防和減少鐵生銹的情況。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鐵釘生銹 教材單元 六下第四單元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2分)(所有判斷均為原創)1.利用二歧分類法可以將所有生物分為動物和植物兩類。 ( ▲ )2.傅科通過單擺實驗證明了地球在公轉。 ( ▲ )3.用線圈和指南針可以檢測一節電池是否有電。 ( ▲ )4.電功率越小的電器耗電量越少。 ( ▲ )5.人體消化食物的過程產生營養物質,該過程是化學變化。 ( ▲ )6.利用小熊星座上的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極星的位置。 ( ▲ )7.改進塔臺模型可以從穩固性、承重能力、成本計算、美觀等方面改進。 ( ▲ )8.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范圍越小,視野越暗。 ( ▲ )9.手搖發電機可以將電能轉化成機械能。 ( ▲ )10.金星凌日發生的原理與日食類似,金星從太陽西邊緣進入,東邊緣移出。 ( ▲ )11.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是電池驅動,電池的放電過程是化學變化。 ( ▲ )12.天宮空間站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主要艙段組成。 ( ▲ )參考答案 ××√×√,×√√××,√√命題意圖 通過涵蓋多個學科章節的知識點,全面考查學生對生物分類、物理學原理、天文現象、工程設計以及能量能源等方面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通過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希望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并解釋各種現象和原理,從而檢驗對這些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生物分類方法及其應用、物理學原理電功率與耗電量的關系、放大鏡的光學特性、發電機的工作原理、天文知識星座與北極星的定位、金星凌日與日食的原理、工程設計和優化的基本原則、能量能源、中國空間站的相關知識。 教材單元 六上第一單元、六上第二單元、六上第四單元、六下第一單元、六下第三單元、六下第四單元三、綜合題。(共68分:18+15+18+17)項目一 建造雞舍(原創)在學校小雞孵化項目式課程中,同學們進行了“建造雞舍”活動,在規定時間內用吸管和連接器(如圖)建造一間“雞舍”,看哪個小組建造得最結實。1.由于雞舍必須和雞蛋孵化器建在一起,導致雞舍的體積不能太大,下列需要最先做的是( ▲ )。A.制作一個模型 B.準備材料C.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D.選擇建造地址2.小龍在用連接器連接吸管時,發現吸管有點細,需要將吸管連接器略微削成傾斜的才能裝上。如圖,這樣做的目的是( ▲ )。A.減小吸管和連接器間的摩擦 B.增大吸管和連接器間的面積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的辦法 D.利用輪軸可以省力的辦法3.為了使雞舍的四周更加牢固,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A.使用框架鏤空結構 B.使用三角形結構C.使用上小下大結構 D.使用管道連接器4.建造雞舍的每個環節都很重要,其中整個項目的核心是( ▲ )。A.選址 B.設計 C.建造 D.改進5.在雞舍的建造過程中,小組成員之前應該( ▲ )。A.事情完全均分給每個組員 B.完全按照設計圖嚴格制作C.組長多做,組員少做 D.明確每個人的分工,各司其職6.雞舍建好后同學們進行雞蛋的孵化,經過21天后,數十只可愛的小雞寶寶破殼而出了。小龍發現其中有7只黃色羽毛,3只黑白斑點羽毛。已知雞媽媽是黃色羽毛,下列最可能的是( ▲ )。A.黃色羽毛遺傳自雞爸爸 B.黑白斑點羽毛遺傳自雞爸爸C.黃色羽毛是由于外界環境導致的 D.黑白斑點羽毛是由于外界環境導致的7.小龍還制作了一個天平來測量雞蛋孵化過程中的質量變化。由于不小心砝碼磕掉一小塊,會導致測量結果( ▲ )。A.不變 B.偏大 C.偏小 D.無法確定題號 1——7參考答案 C、C、B、B、D、B、C評分標準 每題2分命題意圖 旨在通過模擬實際項目式課程的情景,考查學生對實際項目操作中的關鍵步驟、物理原理、結構穩定性、團隊協作、遺傳基礎以及測量工具使用等內容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通過具體的問題設置,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加深他們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難度 中、高 來源 原創知識點 項目規劃與執行能力、物理原理與應用、遺傳現象的基本理解、杠桿作用原理的理解、電動機與電能轉換 教材單元 六上第三單元、六下第一單元8.同學們為了使孵蛋器能自動翻蛋,設計添加了自動翻蛋裝置。其核心構建是一個舵機(電動機),通電時能夠轉動,從而帶動雞蛋翻滾。(1)舵機能轉動的原理是 ▲ 。(2)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電動機?列舉兩項▲▲題號 8參考答案 (1)用電產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轉動(2)電風扇、破壁機等評分標準 每題2分,第(2)每答對一個得1分命題意圖 測試學生對電動機工作原理的理解,以及他們是否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相結合。通過提出一個具體的情境——孵蛋器的自動翻蛋裝置,引導學生思考電動機如何在這一裝置中發揮作用,從而深化對電動機工作原理的認識。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電動機的應用 教材單元 六上第三單元、六下第一單元項目二 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原創)我們的校園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小生態系統,里面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生物的種類和分布情況,我們將開展一項校園生物分布圖的制作與探究活動。1.在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時,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 ▲ )。A.使用顯微鏡觀察微小生物B.繪制校園平面圖C.確定生物分類標準D.分析生物分布的影響因素2.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時,對于觀察到的微小動物,通常使用哪種工具進行觀察?( ▲ )A.放大鏡 B.望遠鏡 C.顯微鏡 D.投影儀3.使用顯微鏡觀察微小生物時,發現視野中有一異物,移動裝片異物不動,轉動目鏡異物仍在,那么異物可能在( ▲ )。A.目鏡上 B.物鏡上 C.裝片上 D.反光鏡上4.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發現視野中的物像偏左下方,我們應該怎樣移動裝片使物像移至視野中央?( ▲ )A.向左上方移動 B.向右上方移動C.向左下方移動 D.向右下方移動5.在校園進行生物調查時,小龍把螞蟻和蜘蛛分為一類,青蛙和麻雀分為另一類,他的分類依據是( ▲ )。A.體型大小 B.有無脊柱C.是否昆蟲 D.吃與被吃6.在校園進行生物調查時,如何確保所記錄的生物種類和數量是準確的?( ▲ )A.只記錄自己認識的生物 B.通過查閱資料來輔助記錄C.隨意估計數量 D.只記錄大型生物,忽略小型生物7.你是一名校園生態小衛士,請根據你所制作的校園生物分布圖,提出至少兩條保護校園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并說明這些措施是如何發揮作用的。▲▲題號 1-7參考答案 1-6:B、A、B、C、B、B 7:設立校園生物保護區、加強宣傳教育、保護校園環境等。 措施的作用在于:設立校園生物保護區可以為生物提供安全的棲息地;加強宣傳教育則可以增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從而間接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言之有理即可)評分標準 每題2分。第7為3分,措施每個1分,作用1分。命題意圖 旨在通過校園生物分布圖的制作與探究活動,全面考查學生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題目設計注重實踐性和綜合性,旨在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觀察相結合,通過實際操作和問題解決,加深對生物分類、觀察工具使用、顯微鏡操作技巧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理解。難度 低、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生物分布圖制作流程的理解、不同觀察工具的選擇和使用、顯微鏡的基本操作和故障排除技巧、生物分類、生物多樣性保護 教材單元 六上第一單元、六下第二單元項目三 觀測星空(原創)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觀測星空始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從古人仰望星空,以星象指引航向,到現代天文學家利用先進儀器揭示宇宙深邃的奧秘,觀測星空不僅推動了科學的進步,更拓展了人類文明的邊界。1.在觀測星空時,我們注意到星星似乎圍繞北極星旋轉,這主要是由于( ▲ )。A.地球的自轉 B.地球的公轉C.恒星的運動 D.觀測者的移動2.地球的自轉導致了晝夜更替現象,而地球的公轉則決定了( ▲ )。A.四季的變化 B.月相的圓缺變化C.月亮的圓缺變化 D.太陽的東升西落3.下列關于太陽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系中只有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B.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C.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金星D.太陽系內不存在其他小天體4.下列關于銀河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銀河系是一個小型星系,不包含其他星系B.銀河系中心是一個巨大的黑洞C.銀河系中的恒星都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D.太陽系位于銀河系的邊緣5.在觀測星空時,我們通常使用星座來辨認天空中的星星,星座的劃分主要基于( ▲ )。A.星星的亮度 B.星星的顏色C.星星的運動軌跡 D.星星的位置和形狀6.在探索火星的任務中,探測器發現火星的自轉周期約為24.6小時,與地球的自轉周期非常接近。這說明了( ▲ )。A.火星與地球有著相似的地質結構B.火星與地球可能有著相似的晝夜更替現象C.火星與地球的大氣成分相同D.火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7.2023年,我國的空間站完成了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在軌組裝建造。空間站在太空中運行時( ▲ )。A.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B.繞地球運行的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C.其內部的宇航員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D.宇航員在空間站內可以觀察到地球的晝夜更替現象題號 1-7參考答案 1-6:A、A、B、C、D、B、D評分標準 每題2分命題意圖 通過一系列與天文學和宇宙科學相關的題目,全面考查學生對基礎天文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通過提出關于地球自轉與公轉、太陽系結構、銀河系特征以及星座辨認等具體問題,希望學生能夠結合所學知識和邏輯思維,對天文學的基本概念和現象進行深入理解和準確判斷。難度 低、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影響、太陽系的結構與特征、銀河系的基本概念、星座的辨認與劃分、天文觀測與探索 教材單元 六上第二單元、六下第三單元8.右圖為小龍描繪的觀星圖,經過和星座資料卡比對,他成功找到了“大熊星座”。請你在此基礎上,幫助他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極星”,并描繪標記出來。題號 8參考答案評分標準 共2分,北斗七星1分,北極星1分。命題意圖 考察對星座的認識,特別是大熊星座與北極星難度 中高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北斗七星與北極星 教材單元 六下第三單元9.地球以橢圓軌道繞日公轉,正因如此,日地距離并不固定,離太陽最近的位置稱為近日點,離太陽最遠的位置稱為遠日點,遠日點比近日點遠約500萬千米。2024年1月3日8時38分,地球運行至軌道近日點,這是本年度中地球離太陽最近的時刻,人們看到了2024年的“最大太陽”。為什么太陽離地球近了,天氣卻很寒冷?▲▲題號 9參考答案 日地距離的變化并非季節變化的主因。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這使得太陽在地球上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形成四季。地球行至近日點時,太陽直射點正處于南半球,此時照射在北半球地面上的陽光傾角大,日照時間短,整體接收到的太陽熱量少,因此溫度較低,天氣寒冷。評分標準 2分命題意圖 考察對于四季成因的了解,地球上溫度差異帶來季節差異。難度 中高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四季成因 教材單元 六上第二單元項目四 烘焙蛋糕(原創)在學完“物質的變化”這一單元后,小龍深感物質世界的奇妙與多彩。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體驗物質變化的過程,小龍決定嘗試烘焙蛋糕這一實踐項目。1.制作蛋糕前需要先預熱烤箱,根據蛋糕的種類和大小,預熱適當的溫度,通常需170℃左右。烤箱在工作時的能量轉化形式是( ▲ )。A.電能轉化為動能 B.電能轉化為動能C.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D.電能轉化為熱能2.小龍按照步驟將雞蛋打入一個大碗中,加入白糖,用攪拌器攪拌均勻,直到顏色變淺且體積膨脹。此時發生的變化是( ▲ )。A.只有化學變化 B.只有物理變化C.既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 D.無任何變化3.小龍使用打蛋器攪拌雞蛋。打蛋器左側有一握柄,右側有一搖桿(如圖),搖動搖桿進行攪拌蛋液。打蛋器的搖桿可更換,小龍想要最省力,應該選擇的搖桿是( ▲ )。A. B.C. D.4.雞蛋液打膨脹后,加入面粉和泡打粉,輕輕地以攪拌的方式混合均勻,直到無干粉狀態。泡打粉是一種復配膨松劑,也被稱為發泡粉和發酵粉,它主要由小蘇打制成。這種粉末遇到酸性物質時,會起反應并釋放一種氣體。在烘焙加熱的過程中,會釋放更多的氣體,從而使產品達到膨脹及松軟的效果。上述產生的氣體可用于( ▲ )。A.人體呼吸 B.支持燃燒C.光合作用 D.環境凈化5.在蛋糕切片時,小龍發現鐵刀上有銹跡斑點。生銹上述由于鐵與空氣和水發生化學反應導致的。下列防止生銹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A.將鐵刀泡在食用油里保存 B.在鐵刀表面涂上油漆C.把鐵刀回爐重造,制成合金 D.把鐵刀洗凈擦干保存題號 1-5參考答案 D、B、D、C、B評分標準 每題2分命題意圖 通過這一實踐項目,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物質變化的過程,還能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升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通過烘焙蛋糕這一有趣的活動,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他們對科學知識的探索和學習。本題的命題意圖在于通過實踐項目的方式,全面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難度 中高 來源 原創知識點 能量轉化,化學變化的判斷,輪軸的省力情況,鐵生銹的條件 教材單元 六上第三單元、六上第四單元、六下第四單元6.小龍發現廚房里的各種調料都被媽媽整理在外觀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內,且貼好了標簽。由于不小心,標簽被污染了,已知他們分別是白醋、蘇打水、白糖水、清水、紫甘藍汁。其中A為紫色液體,B、C、D、E都是無色液體。(1)下列辨別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直接品嘗法 B.稱重辨別法C.顏色識別法 D.感覺推測法(2)小龍通過扇聞后面的四種無色液體,發現B有刺激性氣味,又將A液體分別滴在B、C、D、E液體的樣品上,發現B液體變為紅色,C液體變為藍色,D和E液體變為紫色。由此推斷: ▲ (填字母,下同)液體是白醋, ▲ 液體是蘇打水。(3)小龍分別用滴管取了剩下的兩種無色液體,分別滴在一把鐵勺中,放在火焰上加熱。他發現D液體慢慢變黃,顏色加深,最后出現了少許黑色固體,則D為 ▲ 。除了顏色變化,在加熱D液體的過程中,還會出現的現象有 ▲ (寫出一條)。(4)最后可以推斷,E為 ▲ 。題號 6參考答案 (1) C (2)B,C(3)白糖水 水慢慢減少(合理即可) (4)清水評分標準 (1)題2分,(2)(3)(4)填空每空1分命題意圖 意圖在于通過設置一個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情境——廚房中調料被整理在相同容器內且標簽被污染,來考查學生對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全面考查學生的化學知識、實驗技能、觀察分析能力以及科學態度,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科學素養。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指示劑的使用、安全意識與科學態度 教材單元 六下第四單元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情境新趨勢】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學科素養評價(學生版).docx 【新情境新趨勢】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學科素養評價(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