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深圳市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深圳市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卷

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卷
(2024·深圳)位于瑞典北部的阿比斯庫國家公園冬季漫長,每年會吸引較多游客前往體驗滑雪、坐雪橇等項目。下圖為阿比斯庫國家公園在瑞典的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瑞典位于(  )
①東半球 ②西半球 ③南半球 ④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阿比斯庫國家公園冬季漫長,是因為該地(  )
A.海拔低 B.河湖多 C.距海近 D.緯度高
3.下列月份中,最不適宜前往阿比斯庫國家公園體驗滑雪、坐雪橇等項目的月份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2024·深圳)近幾十年來,世界上不少國家大力發展花卉種植業,并成為重要的花卉出口國。我國云南省滇中地區四季如春,被視為種植鮮花的天賜寶地,其中斗南鎮還是重要的鮮花集散中心。圖1為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國舉例,圖2為云南省滇中地區斗南鎮及周邊地區地形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4.圖示花卉主要出口國多數位于(  )
A.熱帶 B.南溫帶 C.北溫帶 D.北寒帶
5.我國云南省滇中地區適宜鮮花種植的自然條件有(  )
A.氣候炎熱 B.光照充足
C.晝夜溫差小 D.氣溫年較差大
6.斗南鎮將鮮花銷往世界的必要條件是(  )
A.內河航運便利 B.城鎮規模擴大
C.直播帶貨普及 D.冷鏈物流發達
(2024·深圳)“水北為陽(河流等水體的北面為陽)”是我國古代郡縣命名的重要依據。公元606 年,漢陽縣(今武漢市漢陽區)因此而得名。“漢陽”之名沿用至今,且城址基本沒有變遷。下圖為現今武漢市漢陽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7.公元606年,漢陽的得名是由于該地位于(  )
A.漢水以北 B.漢水以南 C.長江以北 D.長江以南
8.據材料推測,漢陽得名至今,其周邊河道發生的變化最可能是(  )
A.漢水改道至漢陽以北 B.漢水改道至漢陽以南
C.長江改道至漢陽以北 D.長江改道至漢陽以南
(2024·深圳)長江流域擁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青藏地區的藏羌文化、長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長江中游的楚湘文化和長江下游的吳越文化等,共同形成了璀璨奪目的長江文化。下圖為長江流域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9.長江流域大部分位于我國(  )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10.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深受大河流域自然環境的影響,逐漸形成相應的耕作文化。在長江流域耕種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小麥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11.長江流域內區域文化各具特色、差異較大的主要原因是該流域(  )
A.降水豐富,水源充足 B.河網密布,水運發達
C.熱量充足,植被多樣 D.地形復雜,溝通受阻
(2024·深圳)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建設中,中國團隊提出并實施了軟巖筑壩等多項創新方案,并幫助水電站工程區實現了智能化管理。至2024年6月,該水電站安全運行兩年。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2.我國在卡洛特水電站建設中發揮的最主要優勢是(  )
A.技術水平高 B.勞動力充足 C.資源豐富 D.市場廣闊
13.卡洛特水電站的運行對當地產生的積極影響有(  )
①提供清潔能源 ②增加河流下游含沙量
③創造就業機會 ④減少旱澇災害的頻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深圳)四渡赤水戰役是長征期間中央紅軍于1935年1-3月在川黔滇邊地區進行的一次杰出的運動戰。在短短3個月內, 中央紅軍縱橫往返于云貴高原的崇山峻嶺, 穿插迂回于赤水河兩岸……最后成功擺脫了敵人的密集圍堵,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下圖為赤水河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4.中央紅軍四次渡過的赤水河河段總體流向為(  )
A.自西北向東南 B.自東南向西北
C.自東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東北
15.中央紅軍在四渡赤水戰役中可利用的自然條件有(  )
A.廣袤的沙漠 B.缺氧的環境 C.復雜的地形 D.炎熱的天氣
(2024·深圳)光熱發電是一種利用太陽能將光能轉化成熱能,再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中國企業已分別在摩洛哥和南非承建塔式光熱電站,為緩解非洲電力緊缺作出貢獻。下圖為摩洛哥和南非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6.摩洛哥和南非建設光熱電站的共同有利自然條件是(  )
A.風力大 B.氣溫高 C.沙塵多 D.光照足
17.與南非光熱電站相比,摩洛哥光熱電站受地震威脅更大,主要原因是摩洛哥地處(  )
A.海陸交界地帶 B.歐洲和非洲交界處
C.板塊交界地帶 D.中、低緯度交界處
(2024·深圳)2023 年11 月9 日,沿著山西省西部和南部黃河沿岸的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主線全線貫通。下圖為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主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8.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所在省份的簡稱是(  )
A.川 B.晉 C.新 D.貴
19.沿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可能看到的景觀是(  )
A. B.
C. D.
20.除促進旅游業發展外,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主線貫通還可直接(  )
A.帶動沿線特產外銷 B.改善沿途大氣質量
C.提高黃河航運能力 D.減少黃河生態破壞
(2024·深圳)2024年6月5日,深圳D企業宣布在珠穆朗瑪峰 (簡稱珠峰)南坡6000米海拔處,首次成功進行了無人機載重15千克的物資運輸測試。本次測試創造了民用無人機最高海拔運輸記錄。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21.無人機在珠峰高海拔地區進行載重運輸,需克服的困難可能是(  )
A.森林茂密 B.大風頻發 C.凍土廣布 D.河流眾多
22.與直升機相比,無人機進行高海拔物資運輸(  )
A.運輸量更大 B.起降要求更高
C.靈活性更強 D.不受天氣影響
23.本次測試成功,意味著在珠峰高海拔地區可利用無人機助力(  )
①科學考察 ②環境保護 ③應急救援 ④人員輸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深圳)截至2024年4月30日,深圳累計建成的新能源汽車超充站(超級充電站)達362座,已超過加油站數量。在超充站給汽車充電最快可在10分鐘內完成。預計2024年底,深圳將累計建設1000座超充站,成為領先全球的“超充之城”。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24.深圳打造“超充之城”有利于(  )
A.提高車輛行駛速度 B.緩解城市的交通擁堵狀況
C.減少居民出行頻次 D.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25.為了方便市民給愛車充電,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高度集中布局充電站 B.提供超充站一鍵定位服務
C.增加新能源汽車供應 D.增加新能源汽車購買補貼
26.(2024·深圳)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南極磷蝦是海洋生物學家和極地生態學家的重要研究對象,其對全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引發高度關注。
對此,有同學提出疑問:“小小磷蝦, 為何能對全球生態環境產生重要影響 ”圍繞這個問題,同學們成立了探究小組進行研究。
(1)通過查找資料,探究小組了解了南極磷蝦的生活習性,并發現南極磷蝦具有“固碳”作用,能有效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南極磷蝦的生活習性 ◇冬季生活在海冰底部的縫隙中; ◇每天多次攝食生長在海冰底部的、含有機碳的微型藻類: ◇每天多次排出含碳量很高的糞便。
請你將探究小組繪制的南極磷蝦“固碳”過程圖補充完整。
①   ;②   ;③   。
(2)探究小組還發現,南極磷蝦集中分布在大西洋扇區, 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人類捕撈和海冰面積變化使該海域磷蝦數量明顯減少。下圖為南極大陸周邊海域海冰范圍分布圖。
請你指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西洋扇區海冰面積的總體變化,并幫助探究小組分析這種變化導致南極磷蝦數量減少的原因。
(3)磷蝦雖小,但由于數量巨大,對全球生態環境產生了重要影響。探究小組了解到二氧化碳急劇增加會導致全球氣溫升高,并通過查找資料繪制了南極部分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示意圖。
請你根據探究小組提供的資料,指出南極磷蝦大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4)南極磷蝦因其數量巨大、繁殖能力強、營養豐富,被認為是人類未來的“糧食”,因而吸引多國集中在大西洋扇區進行捕撈。對于“是否應該將南極磷蝦作為一種漁業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這一問題,探究小組成員持有不同觀點。
是否應該將南極磷蝦作為一種漁業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 請你表明觀點并簡述理由。
27.(2024·深圳)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河北省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歷史悠久,因其獨特的生產方式以及在農業景觀、生態和社會文化價值等方面的顯著特點,于2022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涉縣地處山區,干旱少雨,石多土薄,土壤貧瘠,旱澇多發。當地村民就地取材,用山石壘起梯田田埂,創造了這一獨特的石堰梯田系統。近年來,涉縣利用石堰梯田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圖1為涉縣石堰梯田景觀圖,圖2為涉縣石堰梯田田塊結構示意圖。
(1)據圖1,指出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田塊結構的特點。
(2)簡述石堰梯田對改善當地農業生產條件的作用。
(3)請為涉縣利用石堰梯田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3.C
【知識點】歐洲西部的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的地形、氣候、河流
【解析】【點評】瑞典位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擁有發達工業和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在科技研發、生命科學等領域頗具成就,且自然風光優美、文化生活豐富,屬于高度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1.瑞典位于歐洲北部,其緯度范圍大致在 55°N 至 70°N 之間,經度范圍大致在 10°E 至 25°E 之間。根據半球劃分標準,赤道以北為北半球,20°W 以東、160°E 以西為東半球。因此,瑞典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①④正確, ②③ 錯誤。
故答案為:B。
2.阿比斯庫國家公園冬季漫長,主要原因是該地緯度高。緯度越高,獲得的太陽輻射越少,氣溫越低,冬季持續時間越長,D正確;而海拔、河湖分布和距海遠近并非導致其冬季漫長的主要因素,ABC錯誤。
故答案為:D。
3.阿比斯庫國家公園的滑雪、坐雪橇等項目依賴于充足的積雪。7 月為北半球夏季,此時該地氣溫較高,積雪可能融化,不適宜開展這些項目,C正確。而 1 月、3 月和 11 月均處于冬季或臨近冬季,氣溫較低,積雪較充足,適合進行相關活動,ABD排除。
故答案為:C。
【答案】4.A
5.B
6.D
【知識點】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五帶劃分
【解析】【點評】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土地價格等。
4.從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國的分布來看,泰國、哥倫比亞、肯尼亞、厄瓜多爾、坦桑尼亞等主要出口國多位于熱帶,A正確;印度大部分位于熱帶,少部分位于北溫帶;我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少部分為主熱帶,BCD錯誤。
故答案為:A。
5.云南省滇中地區四季如春,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氣溫年較差小。充足的光照有利于鮮花的光合作用,促進花卉生長,B正確;氣候炎熱、晝夜溫差小和氣溫年較差大均不符合滇中地區的氣候特點,ACD錯誤。
故答案為:B。
6.鮮花易枯萎變質,需要快速運輸以保持新鮮。斗南鎮將鮮花銷往世界,依賴發達的冷鏈物流來維持鮮花的品質,確保運輸過程中鮮花不腐敗,D正確;內河航運速度慢,不適合鮮花運輸;城鎮規模擴大與鮮花外銷關系不大;直播帶貨普及是銷售方式,而非必要運輸條件,ABC錯誤。
故答案為:D。
【答案】7.A
8.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點評】“水北為陽”是中國古代基于地理方位的命名準則,其核心邏輯源于自然光照與河流地貌的相互作用。
7.根據“水北為陽”的命名規則,漢陽得名是因為其位于某水體以北。結合武漢市地理特征,漢水(漢江)流經武漢,且漢陽區如今位于漢水南岸。由此可推知,公元 606 年漢陽命名時應位于漢水以北,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8.材料提及漢陽城址基本未變,但現今漢陽區位于漢水以南,與“水北為陽”的命名依據矛盾,說明漢水河道可能發生改道。最可能的變化是漢水改道至漢陽以北,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答案】9.B
10.C
11.D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點評】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一淮河一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9.長江流域主體位于秦嶺 — 淮河一線以南,屬于我國南方地區。該區域氣候濕潤,降水豐富,與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地理特征有顯著差異,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10.長江流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優越,適合水稻生長,是我國重要的水稻產區。小麥、玉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大豆在東北等地種植更為廣泛,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11.長江流域地形復雜多樣,上游有青藏高原、橫斷山區,中游為平原與丘陵,下游是三角洲平原,復雜的地形導致區域間溝通受阻,使得各地區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D正確。降水、河網、熱量等自然條件雖有差異,但并非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ABC錯誤。
故答案為:D。
【答案】12.A
13.C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
【解析】【點評】水電站通過攔截水流、利用水能發電,同時具備防洪、灌溉、航運、供水及改善生態等綜合作用。
12.根據材料 “中國團隊提出并實施了軟巖筑壩等多項創新方案,并幫助水電站工程區實現了智能化管理”,以及 “卡洛特水電站項目是巴基斯坦首個完全使用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建設的水電投資項目” 可知,中國在卡洛特水電站建設中發揮的最主要優勢是技術水平高,A正確。勞動力充足、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并不是中國在該水電站建設中的最主要優勢,BCD錯誤。
故答案為:A。
13.卡洛特水電站運行后,可將水能轉化為電能,為巴基斯坦提供清潔能源,①正確;水電站大壩可攔截泥沙,減少河流下游含沙量,②錯誤;水電站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大量勞動力,能創造就業機會,③正確;水庫可調節河流徑流量,減少旱澇災害的頻率,④正確。所以①③④正確,②排除。
故答案為:C。
【答案】14.B
15.C
【知識點】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地圖上的方向判讀
【解析】【點評】赤水河是發源于云南鎮雄、流經川黔滇三省、最終注入長江且因四渡赤水戰役聞名的河流。
14.在經緯網地圖上判斷方向時,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圖中虛線框中中央紅軍四次渡過的赤水河河段總體流向為自東南向西北,最后匯入長江,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15.A、四渡赤水戰役發生在川黔滇邊地區,該區域沒有廣袤的沙漠,A 錯誤;
B、川黔滇邊地區海拔不是很高,不存在缺氧環境,B 錯誤;
C、由材料 “中央紅軍縱橫往返于云貴高原的崇山峻嶺,穿插迂回于赤水河兩岸” 可知,當地地形復雜,有利于紅軍穿插迂回,利用地形與敵人周旋,C 正確;
D、1-3 月是冬季,并不炎熱,D 錯誤。
故答案為:C。
【答案】16.D
17.C
【知識點】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
【解析】【點評】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塊的名稱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運動方式有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
16.摩洛哥主要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偏少,晴天多,光照強烈。南非緯度較低,太陽高度大,且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加上氣候以干旱少雨區為主,云雨天氣少,太陽輻射強。因此,兩國建設光熱電站的共同有利自然條件是光照足,D正確。風力大、沙塵多不是建設光熱電站的有利條件,A、C 錯誤。摩洛哥受加那利寒流影響,且大部分地區海拔較高,氣溫并不高,B 錯誤。
故答案為:D。
17.摩洛哥位于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災害,所以光熱電站受地震威脅更大,C正確。海陸交界地帶、歐洲和非洲交界處、中低緯度交界處,都不是導致其地震多發的主要原因,A、B、D 錯誤。
故答案為:C。
【答案】18.B
19.D
20.A
【知識點】中國的行政區劃;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解析】【點評】2023 年 11 月 9 日全線貫通的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是沿山西省西部和南部黃河沿岸布局、串聯黃河沿岸景觀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旅游通道。
18.山西省的簡稱是“晉”。選項中,“川”是四川省的簡稱,“新”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簡稱,“貴”是貴州省的簡稱,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19.讀圖可知,D為壺口瀑布,沿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山西段)可能看到,D正確;A為珠穆朗瑪峰,位于西藏;B為吊腳樓,一般位于南方地區;C中有椰樹、沙灘,常見于海南島,均不能在山西省見到,排除ABC。
故答案為:D。
20.A、旅游公路貫通直接改善沿線交通條件,便于當地特產通過公路運輸外銷,促進經濟發展,A正確;
B、公路通行車輛增加可能導致尾氣排放增多,不利于改善大氣質量,B錯誤;
C、旅游公路屬于陸上交通,與黃河航運能力(水運)無直接關聯,C錯誤;
D、公路建設和運營可能對沿途生態造成一定壓力,無法直接減少黃河生態破壞,D錯誤。
故答案為:A。
【答案】21.B
22.C
23.A
【知識點】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解析】【點評】無人機是一種無需駕駛員操控、通過無線電遙控設備或自主程序控制飛行,可執行物資運輸、科學考察、應急救援等多種任務的無人駕駛航空器。
21.A、珠峰高海拔地區以冰雪覆蓋和巖石裸露為主,森林稀少,A 錯誤;
B、珠峰高海拔地區氣候復雜,大風頻發,對無人機的飛行穩定性影響極大,是無人機載重運輸需要克服的困難之一,B 正確;
C、凍土廣布主要影響地表建筑等,對無人機飛行影響較小,C 錯誤;
D、高海拔地區河流較少,且河流對無人機空中運輸影響不大,D 錯誤。
故答案為:B。
22.A、與直升機相比,無人機體積小,運輸量更小,A 錯誤。
B、無人機起降相對簡單,對場地要求不高,而直升機起降需要較大的開闊場地,無人機起降要求更低,B 錯誤。
C、無人機可以根據預設程序或遠程控制,在復雜地形和狹小空間中靈活飛行,能更精準地到達指定地點,靈活性更強,C 正確。
D、無人機受天氣影響較大,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會影響其飛行安全,D 錯誤。
故答案為:C。
23.根據材料可知,無人機可以運載各類科研儀器,助力科學考察,①正確。無人機可下行返程攜帶垃圾,有助于環境保護,②正確。無人機能快速運輸應急物資,為緊急情況下的救援提供更快捷的方案,助力應急救援,③正確。無人機載重有限,主要用于物資運輸,難以進行人員輸送,④錯誤。
故答案為:A。
【答案】24.D
25.B
【知識點】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解析】【點評】新能源汽車是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如電力、氫氣等)或新型動力裝置,具有環保、節能等特點,需依賴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汽車類型。
24.根據材料及相關知識,充電設施是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深圳打造 “超充之城”,能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更便捷的充電服務,解決充電難題,從而刺激消費,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D 正確。車輛行駛速度主要與道路條件、交通規則和車輛性能等有關,與超充站建設無關,A 錯誤。建設超充站并不能直接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狀況,B 錯誤。超充站建設會使新能源汽車使用更方便,可能會增加居民出行頻次,而不是減少,C 錯誤。
故答案為:D。
25.提供超充站一鍵定位服務,能讓市民快速找到附近的超充站,方便其給愛車充電,B 正確。高度集中布局充電站,會導致部分區域充電不便,應合理分布充電站,A 錯誤。增加新能源汽車供應,會使充電需求增多,不能直接方便市民充電,C 錯誤。增加新能源汽車購買補貼,主要是鼓勵市民購買新能源汽車,對方便市民充電沒有直接作用,D 錯誤。
故答案為:B。
26.【答案】(1)大氣;微型藻類;磷蝦
(2)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大西洋扇區海冰面積總體呈縮小趨勢。
原因:海冰面積縮小,海冰底部可供南極磷蝦棲息的縫隙減少,使其生存空間變小;同時,海冰底部生長的微型藻類數量因海冰環境變化而減少,南極磷蝦的食物來源減少,導致其數量明顯減少。
(3)南極磷蝦大量減少會使以磷蝦為食的企鵝、海豹、鯨等生物的食物短缺,進而影響它們的生存和繁殖,可能導致這些生物種群數量下降;同時,南極磷蝦的固碳作用減弱,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能增加,加劇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生態環境產生連鎖反應。
(4)觀點:不應該大規模開發;理由:南極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差,磷蝦作為關鍵物種,其數量銳減會引發連鎖反應,且生態破壞后難以恢復;磷蝦的固碳功能對緩解全球變暖至關重要,開發行為可能削弱這一生態服務功能。
觀點:可有限度開發;理由:磷蝦繁殖能力強,若科學控制捕撈量,可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作為潛在糧食資源,其高蛋白特性可緩解未來糧食危機,同時需通過國際監管(如《南極條約》框架)確保開發不破壞生態。
【知識點】南極地區位置范圍;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解析】【分析】(1)微型藻類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CO2,將無機碳轉化為有機碳,是碳固定的起點;磷蝦攝食海冰底部的微型藻類,將藻類中的有機碳攝入體內,實現碳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轉移;磷蝦排泄的高碳糞便沉入海底,碳以固態形式長期儲存于海洋底層,減少大氣中的 CO2含量,完成 “固碳” 過程。
(2)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大西洋扇區海冰面積總體呈縮小趨勢。原因:生存空間萎縮:海冰底部的縫隙是磷蝦冬季棲息的場所,海冰面積縮小導致其棲息地減少,直接影響種群數量。食物來源減少:海冰底部的微型藻類依賴海冰環境生長,海冰減少使藻類繁殖面積縮小,磷蝦因食物匱乏而數量下降。
(3)① 生態系統食物鏈斷裂:磷蝦是企鵝、海豹、鯨等生物的主要食物,其數量減少會導致捕食者因食物短缺而生存壓力增大,種群數量可能下降,破壞南極生態系統的平衡。
② 全球碳循環失衡:磷蝦的固碳作用減弱,大氣中 CO2濃度可能進一步升高,加劇全球變暖,形成 “氣候變暖→海冰減少→磷蝦減少→固碳能力下降→氣候變暖加劇” 的惡性循環。
(4)觀點:不應該將南極磷蝦作為一種漁業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與利用。理由:南極磷蝦在南極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的生態作用,是眾多生物的食物來源,對維持南極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至關重要;其固碳作用對全球氣候調節有重要意義,大規模捕撈可能破壞生態平衡,加劇氣候變暖;雖然南極磷蝦數量巨大,但過度捕撈可能導致其數量急劇減少,影響整個南極生態系統的健康,且難以恢復。
觀點:可以在嚴格監管和科學規劃下有限度地開發利用南極磷蝦。理由:南極磷蝦資源豐富,營養豐富,可作為人類未來的 “糧食”,緩解糧食危機;在嚴格控制捕撈量的前提下,進行可持續開發,既能利用資源,又能保護南極生態系統;通過科學研究和監管,確保開發活動不會對南極磷蝦的生存和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實現資源利用和生態保護的平衡。
【點評】南極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極海域,通過攝食藻類、排泄糞便固碳,并在南極生態系統食物鏈中起關鍵作用的小型甲殼類生物。
27.【答案】(1)田塊呈階梯狀分布,田埂由石塊壘砌,田面狹小且多為不規則形狀。
(2)① 石堰田埂可減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② 階梯狀田面利于截留雨水,緩解干旱影響;③ 石塊壘砌的田埂增強農田抗澇能力,減少山洪沖刷;④ 擴大耕地面積,適應山區“石多土薄”的自然條件。
(3)發展生態農業;推動文旅融合;保護文化遺產;科技賦能生產;延長產業鏈等。
【知識點】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北方地區的主要農作物和農產品
【解析】【分析】(1)從圖1可見,梯田沿山坡層層疊放,形成階梯狀,適應山地地形;田埂(石堰)由當地山石堆砌,體現“就地取材”的特點;受山區地形限制,單個田塊面積較小,且因山勢起伏呈現不規則輪廓。
(2)石堰田埂牢固,能阻擋雨水沖刷土壤,同時田面平整可減緩水流速度,促進水分下滲,減少水土流失;干旱時,梯田蓄水能力強,可延長土壤濕潤時間;暴雨時,石堰結構能分散水流,防止田塊被沖毀;通過壘石成堰,將陡坡改造成可耕作的梯田,突破 “石多土薄” 的限制,增加耕地資源。
(3)① 發展生態農業:種植耐旱作物,減少灌溉需求,契合當地氣候條件;② 推動文旅融合:開發梯田景觀旅游,結合農耕體驗、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旅游項目;③ 保護文化遺產:加強石堰梯田的修繕與維護,申報文化遺產衍生品,傳承農耕文化;④ 科技賦能生產:引入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提升作物產量;⑤ 延長產業鏈: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帶動就業。
【點評】涉縣石堰梯田通過“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在惡劣地形和氣候條件下創造了農業生產奇跡。其可持續發展需兼顧生態保護、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通過多元化策略實現“遺產保護 — 產業升級 — 民生改善”的協同效應。
1 / 1廣東省深圳市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卷
(2024·深圳)位于瑞典北部的阿比斯庫國家公園冬季漫長,每年會吸引較多游客前往體驗滑雪、坐雪橇等項目。下圖為阿比斯庫國家公園在瑞典的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瑞典位于(  )
①東半球 ②西半球 ③南半球 ④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阿比斯庫國家公園冬季漫長,是因為該地(  )
A.海拔低 B.河湖多 C.距海近 D.緯度高
3.下列月份中,最不適宜前往阿比斯庫國家公園體驗滑雪、坐雪橇等項目的月份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答案】1.B
2.D
3.C
【知識點】歐洲西部的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的地形、氣候、河流
【解析】【點評】瑞典位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擁有發達工業和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在科技研發、生命科學等領域頗具成就,且自然風光優美、文化生活豐富,屬于高度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1.瑞典位于歐洲北部,其緯度范圍大致在 55°N 至 70°N 之間,經度范圍大致在 10°E 至 25°E 之間。根據半球劃分標準,赤道以北為北半球,20°W 以東、160°E 以西為東半球。因此,瑞典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①④正確, ②③ 錯誤。
故答案為:B。
2.阿比斯庫國家公園冬季漫長,主要原因是該地緯度高。緯度越高,獲得的太陽輻射越少,氣溫越低,冬季持續時間越長,D正確;而海拔、河湖分布和距海遠近并非導致其冬季漫長的主要因素,ABC錯誤。
故答案為:D。
3.阿比斯庫國家公園的滑雪、坐雪橇等項目依賴于充足的積雪。7 月為北半球夏季,此時該地氣溫較高,積雪可能融化,不適宜開展這些項目,C正確。而 1 月、3 月和 11 月均處于冬季或臨近冬季,氣溫較低,積雪較充足,適合進行相關活動,ABD排除。
故答案為:C。
(2024·深圳)近幾十年來,世界上不少國家大力發展花卉種植業,并成為重要的花卉出口國。我國云南省滇中地區四季如春,被視為種植鮮花的天賜寶地,其中斗南鎮還是重要的鮮花集散中心。圖1為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國舉例,圖2為云南省滇中地區斗南鎮及周邊地區地形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4.圖示花卉主要出口國多數位于(  )
A.熱帶 B.南溫帶 C.北溫帶 D.北寒帶
5.我國云南省滇中地區適宜鮮花種植的自然條件有(  )
A.氣候炎熱 B.光照充足
C.晝夜溫差小 D.氣溫年較差大
6.斗南鎮將鮮花銷往世界的必要條件是(  )
A.內河航運便利 B.城鎮規模擴大
C.直播帶貨普及 D.冷鏈物流發達
【答案】4.A
5.B
6.D
【知識點】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五帶劃分
【解析】【點評】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土地價格等。
4.從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國的分布來看,泰國、哥倫比亞、肯尼亞、厄瓜多爾、坦桑尼亞等主要出口國多位于熱帶,A正確;印度大部分位于熱帶,少部分位于北溫帶;我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少部分為主熱帶,BCD錯誤。
故答案為:A。
5.云南省滇中地區四季如春,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氣溫年較差小。充足的光照有利于鮮花的光合作用,促進花卉生長,B正確;氣候炎熱、晝夜溫差小和氣溫年較差大均不符合滇中地區的氣候特點,ACD錯誤。
故答案為:B。
6.鮮花易枯萎變質,需要快速運輸以保持新鮮。斗南鎮將鮮花銷往世界,依賴發達的冷鏈物流來維持鮮花的品質,確保運輸過程中鮮花不腐敗,D正確;內河航運速度慢,不適合鮮花運輸;城鎮規模擴大與鮮花外銷關系不大;直播帶貨普及是銷售方式,而非必要運輸條件,ABC錯誤。
故答案為:D。
(2024·深圳)“水北為陽(河流等水體的北面為陽)”是我國古代郡縣命名的重要依據。公元606 年,漢陽縣(今武漢市漢陽區)因此而得名。“漢陽”之名沿用至今,且城址基本沒有變遷。下圖為現今武漢市漢陽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7.公元606年,漢陽的得名是由于該地位于(  )
A.漢水以北 B.漢水以南 C.長江以北 D.長江以南
8.據材料推測,漢陽得名至今,其周邊河道發生的變化最可能是(  )
A.漢水改道至漢陽以北 B.漢水改道至漢陽以南
C.長江改道至漢陽以北 D.長江改道至漢陽以南
【答案】7.A
8.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點評】“水北為陽”是中國古代基于地理方位的命名準則,其核心邏輯源于自然光照與河流地貌的相互作用。
7.根據“水北為陽”的命名規則,漢陽得名是因為其位于某水體以北。結合武漢市地理特征,漢水(漢江)流經武漢,且漢陽區如今位于漢水南岸。由此可推知,公元 606 年漢陽命名時應位于漢水以北,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8.材料提及漢陽城址基本未變,但現今漢陽區位于漢水以南,與“水北為陽”的命名依據矛盾,說明漢水河道可能發生改道。最可能的變化是漢水改道至漢陽以北,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2024·深圳)長江流域擁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青藏地區的藏羌文化、長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長江中游的楚湘文化和長江下游的吳越文化等,共同形成了璀璨奪目的長江文化。下圖為長江流域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9.長江流域大部分位于我國(  )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10.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深受大河流域自然環境的影響,逐漸形成相應的耕作文化。在長江流域耕種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小麥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11.長江流域內區域文化各具特色、差異較大的主要原因是該流域(  )
A.降水豐富,水源充足 B.河網密布,水運發達
C.熱量充足,植被多樣 D.地形復雜,溝通受阻
【答案】9.B
10.C
11.D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點評】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一淮河一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9.長江流域主體位于秦嶺 — 淮河一線以南,屬于我國南方地區。該區域氣候濕潤,降水豐富,與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地理特征有顯著差異,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10.長江流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優越,適合水稻生長,是我國重要的水稻產區。小麥、玉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大豆在東北等地種植更為廣泛,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11.長江流域地形復雜多樣,上游有青藏高原、橫斷山區,中游為平原與丘陵,下游是三角洲平原,復雜的地形導致區域間溝通受阻,使得各地區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D正確。降水、河網、熱量等自然條件雖有差異,但并非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ABC錯誤。
故答案為:D。
(2024·深圳)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建設中,中國團隊提出并實施了軟巖筑壩等多項創新方案,并幫助水電站工程區實現了智能化管理。至2024年6月,該水電站安全運行兩年。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2.我國在卡洛特水電站建設中發揮的最主要優勢是(  )
A.技術水平高 B.勞動力充足 C.資源豐富 D.市場廣闊
13.卡洛特水電站的運行對當地產生的積極影響有(  )
①提供清潔能源 ②增加河流下游含沙量
③創造就業機會 ④減少旱澇災害的頻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2.A
13.C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
【解析】【點評】水電站通過攔截水流、利用水能發電,同時具備防洪、灌溉、航運、供水及改善生態等綜合作用。
12.根據材料 “中國團隊提出并實施了軟巖筑壩等多項創新方案,并幫助水電站工程區實現了智能化管理”,以及 “卡洛特水電站項目是巴基斯坦首個完全使用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建設的水電投資項目” 可知,中國在卡洛特水電站建設中發揮的最主要優勢是技術水平高,A正確。勞動力充足、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并不是中國在該水電站建設中的最主要優勢,BCD錯誤。
故答案為:A。
13.卡洛特水電站運行后,可將水能轉化為電能,為巴基斯坦提供清潔能源,①正確;水電站大壩可攔截泥沙,減少河流下游含沙量,②錯誤;水電站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大量勞動力,能創造就業機會,③正確;水庫可調節河流徑流量,減少旱澇災害的頻率,④正確。所以①③④正確,②排除。
故答案為:C。
(2024·深圳)四渡赤水戰役是長征期間中央紅軍于1935年1-3月在川黔滇邊地區進行的一次杰出的運動戰。在短短3個月內, 中央紅軍縱橫往返于云貴高原的崇山峻嶺, 穿插迂回于赤水河兩岸……最后成功擺脫了敵人的密集圍堵,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下圖為赤水河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4.中央紅軍四次渡過的赤水河河段總體流向為(  )
A.自西北向東南 B.自東南向西北
C.自東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東北
15.中央紅軍在四渡赤水戰役中可利用的自然條件有(  )
A.廣袤的沙漠 B.缺氧的環境 C.復雜的地形 D.炎熱的天氣
【答案】14.B
15.C
【知識點】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地圖上的方向判讀
【解析】【點評】赤水河是發源于云南鎮雄、流經川黔滇三省、最終注入長江且因四渡赤水戰役聞名的河流。
14.在經緯網地圖上判斷方向時,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圖中虛線框中中央紅軍四次渡過的赤水河河段總體流向為自東南向西北,最后匯入長江,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15.A、四渡赤水戰役發生在川黔滇邊地區,該區域沒有廣袤的沙漠,A 錯誤;
B、川黔滇邊地區海拔不是很高,不存在缺氧環境,B 錯誤;
C、由材料 “中央紅軍縱橫往返于云貴高原的崇山峻嶺,穿插迂回于赤水河兩岸” 可知,當地地形復雜,有利于紅軍穿插迂回,利用地形與敵人周旋,C 正確;
D、1-3 月是冬季,并不炎熱,D 錯誤。
故答案為:C。
(2024·深圳)光熱發電是一種利用太陽能將光能轉化成熱能,再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中國企業已分別在摩洛哥和南非承建塔式光熱電站,為緩解非洲電力緊缺作出貢獻。下圖為摩洛哥和南非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6.摩洛哥和南非建設光熱電站的共同有利自然條件是(  )
A.風力大 B.氣溫高 C.沙塵多 D.光照足
17.與南非光熱電站相比,摩洛哥光熱電站受地震威脅更大,主要原因是摩洛哥地處(  )
A.海陸交界地帶 B.歐洲和非洲交界處
C.板塊交界地帶 D.中、低緯度交界處
【答案】16.D
17.C
【知識點】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
【解析】【點評】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塊的名稱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運動方式有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
16.摩洛哥主要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偏少,晴天多,光照強烈。南非緯度較低,太陽高度大,且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加上氣候以干旱少雨區為主,云雨天氣少,太陽輻射強。因此,兩國建設光熱電站的共同有利自然條件是光照足,D正確。風力大、沙塵多不是建設光熱電站的有利條件,A、C 錯誤。摩洛哥受加那利寒流影響,且大部分地區海拔較高,氣溫并不高,B 錯誤。
故答案為:D。
17.摩洛哥位于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災害,所以光熱電站受地震威脅更大,C正確。海陸交界地帶、歐洲和非洲交界處、中低緯度交界處,都不是導致其地震多發的主要原因,A、B、D 錯誤。
故答案為:C。
(2024·深圳)2023 年11 月9 日,沿著山西省西部和南部黃河沿岸的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主線全線貫通。下圖為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主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8.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所在省份的簡稱是(  )
A.川 B.晉 C.新 D.貴
19.沿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可能看到的景觀是(  )
A. B.
C. D.
20.除促進旅游業發展外,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主線貫通還可直接(  )
A.帶動沿線特產外銷 B.改善沿途大氣質量
C.提高黃河航運能力 D.減少黃河生態破壞
【答案】18.B
19.D
20.A
【知識點】中國的行政區劃;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解析】【點評】2023 年 11 月 9 日全線貫通的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是沿山西省西部和南部黃河沿岸布局、串聯黃河沿岸景觀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旅游通道。
18.山西省的簡稱是“晉”。選項中,“川”是四川省的簡稱,“新”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簡稱,“貴”是貴州省的簡稱,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19.讀圖可知,D為壺口瀑布,沿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山西段)可能看到,D正確;A為珠穆朗瑪峰,位于西藏;B為吊腳樓,一般位于南方地區;C中有椰樹、沙灘,常見于海南島,均不能在山西省見到,排除ABC。
故答案為:D。
20.A、旅游公路貫通直接改善沿線交通條件,便于當地特產通過公路運輸外銷,促進經濟發展,A正確;
B、公路通行車輛增加可能導致尾氣排放增多,不利于改善大氣質量,B錯誤;
C、旅游公路屬于陸上交通,與黃河航運能力(水運)無直接關聯,C錯誤;
D、公路建設和運營可能對沿途生態造成一定壓力,無法直接減少黃河生態破壞,D錯誤。
故答案為:A。
(2024·深圳)2024年6月5日,深圳D企業宣布在珠穆朗瑪峰 (簡稱珠峰)南坡6000米海拔處,首次成功進行了無人機載重15千克的物資運輸測試。本次測試創造了民用無人機最高海拔運輸記錄。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21.無人機在珠峰高海拔地區進行載重運輸,需克服的困難可能是(  )
A.森林茂密 B.大風頻發 C.凍土廣布 D.河流眾多
22.與直升機相比,無人機進行高海拔物資運輸(  )
A.運輸量更大 B.起降要求更高
C.靈活性更強 D.不受天氣影響
23.本次測試成功,意味著在珠峰高海拔地區可利用無人機助力(  )
①科學考察 ②環境保護 ③應急救援 ④人員輸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1.B
22.C
23.A
【知識點】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解析】【點評】無人機是一種無需駕駛員操控、通過無線電遙控設備或自主程序控制飛行,可執行物資運輸、科學考察、應急救援等多種任務的無人駕駛航空器。
21.A、珠峰高海拔地區以冰雪覆蓋和巖石裸露為主,森林稀少,A 錯誤;
B、珠峰高海拔地區氣候復雜,大風頻發,對無人機的飛行穩定性影響極大,是無人機載重運輸需要克服的困難之一,B 正確;
C、凍土廣布主要影響地表建筑等,對無人機飛行影響較小,C 錯誤;
D、高海拔地區河流較少,且河流對無人機空中運輸影響不大,D 錯誤。
故答案為:B。
22.A、與直升機相比,無人機體積小,運輸量更小,A 錯誤。
B、無人機起降相對簡單,對場地要求不高,而直升機起降需要較大的開闊場地,無人機起降要求更低,B 錯誤。
C、無人機可以根據預設程序或遠程控制,在復雜地形和狹小空間中靈活飛行,能更精準地到達指定地點,靈活性更強,C 正確。
D、無人機受天氣影響較大,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會影響其飛行安全,D 錯誤。
故答案為:C。
23.根據材料可知,無人機可以運載各類科研儀器,助力科學考察,①正確。無人機可下行返程攜帶垃圾,有助于環境保護,②正確。無人機能快速運輸應急物資,為緊急情況下的救援提供更快捷的方案,助力應急救援,③正確。無人機載重有限,主要用于物資運輸,難以進行人員輸送,④錯誤。
故答案為:A。
(2024·深圳)截至2024年4月30日,深圳累計建成的新能源汽車超充站(超級充電站)達362座,已超過加油站數量。在超充站給汽車充電最快可在10分鐘內完成。預計2024年底,深圳將累計建設1000座超充站,成為領先全球的“超充之城”。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24.深圳打造“超充之城”有利于(  )
A.提高車輛行駛速度 B.緩解城市的交通擁堵狀況
C.減少居民出行頻次 D.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25.為了方便市民給愛車充電,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高度集中布局充電站 B.提供超充站一鍵定位服務
C.增加新能源汽車供應 D.增加新能源汽車購買補貼
【答案】24.D
25.B
【知識點】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解析】【點評】新能源汽車是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如電力、氫氣等)或新型動力裝置,具有環保、節能等特點,需依賴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汽車類型。
24.根據材料及相關知識,充電設施是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深圳打造 “超充之城”,能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更便捷的充電服務,解決充電難題,從而刺激消費,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D 正確。車輛行駛速度主要與道路條件、交通規則和車輛性能等有關,與超充站建設無關,A 錯誤。建設超充站并不能直接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狀況,B 錯誤。超充站建設會使新能源汽車使用更方便,可能會增加居民出行頻次,而不是減少,C 錯誤。
故答案為:D。
25.提供超充站一鍵定位服務,能讓市民快速找到附近的超充站,方便其給愛車充電,B 正確。高度集中布局充電站,會導致部分區域充電不便,應合理分布充電站,A 錯誤。增加新能源汽車供應,會使充電需求增多,不能直接方便市民充電,C 錯誤。增加新能源汽車購買補貼,主要是鼓勵市民購買新能源汽車,對方便市民充電沒有直接作用,D 錯誤。
故答案為:B。
26.(2024·深圳)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南極磷蝦是海洋生物學家和極地生態學家的重要研究對象,其對全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引發高度關注。
對此,有同學提出疑問:“小小磷蝦, 為何能對全球生態環境產生重要影響 ”圍繞這個問題,同學們成立了探究小組進行研究。
(1)通過查找資料,探究小組了解了南極磷蝦的生活習性,并發現南極磷蝦具有“固碳”作用,能有效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南極磷蝦的生活習性 ◇冬季生活在海冰底部的縫隙中; ◇每天多次攝食生長在海冰底部的、含有機碳的微型藻類: ◇每天多次排出含碳量很高的糞便。
請你將探究小組繪制的南極磷蝦“固碳”過程圖補充完整。
①   ;②   ;③   。
(2)探究小組還發現,南極磷蝦集中分布在大西洋扇區, 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人類捕撈和海冰面積變化使該海域磷蝦數量明顯減少。下圖為南極大陸周邊海域海冰范圍分布圖。
請你指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西洋扇區海冰面積的總體變化,并幫助探究小組分析這種變化導致南極磷蝦數量減少的原因。
(3)磷蝦雖小,但由于數量巨大,對全球生態環境產生了重要影響。探究小組了解到二氧化碳急劇增加會導致全球氣溫升高,并通過查找資料繪制了南極部分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示意圖。
請你根據探究小組提供的資料,指出南極磷蝦大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4)南極磷蝦因其數量巨大、繁殖能力強、營養豐富,被認為是人類未來的“糧食”,因而吸引多國集中在大西洋扇區進行捕撈。對于“是否應該將南極磷蝦作為一種漁業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這一問題,探究小組成員持有不同觀點。
是否應該將南極磷蝦作為一種漁業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 請你表明觀點并簡述理由。
【答案】(1)大氣;微型藻類;磷蝦
(2)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大西洋扇區海冰面積總體呈縮小趨勢。
原因:海冰面積縮小,海冰底部可供南極磷蝦棲息的縫隙減少,使其生存空間變小;同時,海冰底部生長的微型藻類數量因海冰環境變化而減少,南極磷蝦的食物來源減少,導致其數量明顯減少。
(3)南極磷蝦大量減少會使以磷蝦為食的企鵝、海豹、鯨等生物的食物短缺,進而影響它們的生存和繁殖,可能導致這些生物種群數量下降;同時,南極磷蝦的固碳作用減弱,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能增加,加劇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生態環境產生連鎖反應。
(4)觀點:不應該大規模開發;理由:南極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差,磷蝦作為關鍵物種,其數量銳減會引發連鎖反應,且生態破壞后難以恢復;磷蝦的固碳功能對緩解全球變暖至關重要,開發行為可能削弱這一生態服務功能。
觀點:可有限度開發;理由:磷蝦繁殖能力強,若科學控制捕撈量,可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作為潛在糧食資源,其高蛋白特性可緩解未來糧食危機,同時需通過國際監管(如《南極條約》框架)確保開發不破壞生態。
【知識點】南極地區位置范圍;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解析】【分析】(1)微型藻類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CO2,將無機碳轉化為有機碳,是碳固定的起點;磷蝦攝食海冰底部的微型藻類,將藻類中的有機碳攝入體內,實現碳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轉移;磷蝦排泄的高碳糞便沉入海底,碳以固態形式長期儲存于海洋底層,減少大氣中的 CO2含量,完成 “固碳” 過程。
(2)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大西洋扇區海冰面積總體呈縮小趨勢。原因:生存空間萎縮:海冰底部的縫隙是磷蝦冬季棲息的場所,海冰面積縮小導致其棲息地減少,直接影響種群數量。食物來源減少:海冰底部的微型藻類依賴海冰環境生長,海冰減少使藻類繁殖面積縮小,磷蝦因食物匱乏而數量下降。
(3)① 生態系統食物鏈斷裂:磷蝦是企鵝、海豹、鯨等生物的主要食物,其數量減少會導致捕食者因食物短缺而生存壓力增大,種群數量可能下降,破壞南極生態系統的平衡。
② 全球碳循環失衡:磷蝦的固碳作用減弱,大氣中 CO2濃度可能進一步升高,加劇全球變暖,形成 “氣候變暖→海冰減少→磷蝦減少→固碳能力下降→氣候變暖加劇” 的惡性循環。
(4)觀點:不應該將南極磷蝦作為一種漁業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與利用。理由:南極磷蝦在南極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的生態作用,是眾多生物的食物來源,對維持南極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至關重要;其固碳作用對全球氣候調節有重要意義,大規模捕撈可能破壞生態平衡,加劇氣候變暖;雖然南極磷蝦數量巨大,但過度捕撈可能導致其數量急劇減少,影響整個南極生態系統的健康,且難以恢復。
觀點:可以在嚴格監管和科學規劃下有限度地開發利用南極磷蝦。理由:南極磷蝦資源豐富,營養豐富,可作為人類未來的 “糧食”,緩解糧食危機;在嚴格控制捕撈量的前提下,進行可持續開發,既能利用資源,又能保護南極生態系統;通過科學研究和監管,確保開發活動不會對南極磷蝦的生存和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實現資源利用和生態保護的平衡。
【點評】南極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極海域,通過攝食藻類、排泄糞便固碳,并在南極生態系統食物鏈中起關鍵作用的小型甲殼類生物。
27.(2024·深圳)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河北省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歷史悠久,因其獨特的生產方式以及在農業景觀、生態和社會文化價值等方面的顯著特點,于2022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涉縣地處山區,干旱少雨,石多土薄,土壤貧瘠,旱澇多發。當地村民就地取材,用山石壘起梯田田埂,創造了這一獨特的石堰梯田系統。近年來,涉縣利用石堰梯田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圖1為涉縣石堰梯田景觀圖,圖2為涉縣石堰梯田田塊結構示意圖。
(1)據圖1,指出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田塊結構的特點。
(2)簡述石堰梯田對改善當地農業生產條件的作用。
(3)請為涉縣利用石堰梯田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答案】(1)田塊呈階梯狀分布,田埂由石塊壘砌,田面狹小且多為不規則形狀。
(2)① 石堰田埂可減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② 階梯狀田面利于截留雨水,緩解干旱影響;③ 石塊壘砌的田埂增強農田抗澇能力,減少山洪沖刷;④ 擴大耕地面積,適應山區“石多土薄”的自然條件。
(3)發展生態農業;推動文旅融合;保護文化遺產;科技賦能生產;延長產業鏈等。
【知識點】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北方地區的主要農作物和農產品
【解析】【分析】(1)從圖1可見,梯田沿山坡層層疊放,形成階梯狀,適應山地地形;田埂(石堰)由當地山石堆砌,體現“就地取材”的特點;受山區地形限制,單個田塊面積較小,且因山勢起伏呈現不規則輪廓。
(2)石堰田埂牢固,能阻擋雨水沖刷土壤,同時田面平整可減緩水流速度,促進水分下滲,減少水土流失;干旱時,梯田蓄水能力強,可延長土壤濕潤時間;暴雨時,石堰結構能分散水流,防止田塊被沖毀;通過壘石成堰,將陡坡改造成可耕作的梯田,突破 “石多土薄” 的限制,增加耕地資源。
(3)① 發展生態農業:種植耐旱作物,減少灌溉需求,契合當地氣候條件;② 推動文旅融合:開發梯田景觀旅游,結合農耕體驗、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旅游項目;③ 保護文化遺產:加強石堰梯田的修繕與維護,申報文化遺產衍生品,傳承農耕文化;④ 科技賦能生產:引入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提升作物產量;⑤ 延長產業鏈: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帶動就業。
【點評】涉縣石堰梯田通過“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在惡劣地形和氣候條件下創造了農業生產奇跡。其可持續發展需兼顧生態保護、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通過多元化策略實現“遺產保護 — 產業升級 — 民生改善”的協同效應。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温| 芦溪县| 无为县| 漳平市| 当雄县| 威信县| 潍坊市| 沾益县| 陵水| 翁源县| 乐亭县| 肥乡县| 南城县| 腾冲县| 阿尔山市| 榕江县| 镇巴县| 衡南县| 龙川县| 凉城县| 平南县| 安远县| 突泉县| 红原县| 沂水县| 泗阳县| 大邑县| 鄂尔多斯市| 灵宝市| 黔南| 乌拉特前旗| 岫岩| 定兴县| 芒康县| 潼南县| 梨树县| 大关县| 卢湾区| 宝兴县| 陈巴尔虎旗|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