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密★啟用前科學(提高卷01)-2025年小升初全真模擬(教科版)科 學(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卷首語:同學們,展開智慧的翅膀,細心澆灌每一題,筆墨生花,收獲成長的喜悅!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本大題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2024年是太陽活動頻繁的一年。關于太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米粒組織在太陽的光球表面B.太陽的活動會影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C.太陽是銀河系最大的恒星2.如圖,神舟十八號攜帶了小型密閉水生生態瓶。生態瓶中斑馬魚和金魚藻分布在兩個區域,但斑馬魚的排泄物可以通過管道單向運輸到金魚藻那邊。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A.由于分隔在兩個區域,金魚藻對斑馬魚生存無任何影響B.航天員攜帶生態瓶進入太空主要是為了美化空間站C.裝置內的LED照明系統有利于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3.火星會自西向東自轉,并同時繞太陽公轉,自轉周期約為1.03個地球日,下列關于火星的推測合理的是( )。A.火星上沒有晝夜交替B.火星上的一年比地球短C.火星上太陽東升西落4.如圖是小鹿在參觀自然博物館時看到的恐龍骨骼化石,根據該化石特征,可以直接獲得的信息是( )。A.這是一只雄性恐龍 B.這是一只會飛的恐龍 C.這是一只肉食性恐龍5.地磁暴是由于太陽表面劇烈活動,導致地球表面磁場紊亂的現象,這會對衛星、通信等方面造成影響。2024年3月24日地球發生了特大地磁暴( )。A.這一天人的身高要比平常高5厘米B.這一天導航定位可能會出現偏移C.這一天肯定會出現日食現象6.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干冰升華 B.香水揮發 C.放煙花7.下列哪一個不是古生物( )。A.大象 B.霸王龍 C.三葉蟲8.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最主要的區別是( )。A.化學變化能產生新物質 B.能發光發熱C.能變顏色9.木星巨大而明亮,用望遠鏡能觀察到它的( )顆最亮的衛星。A.三 B.四 C.六10.以下自然現象不屬于生物適應性的是( )。A.青蛙會冬眠 B.梧桐樹在秋天落葉C.吃人工飼料的魚第II卷(非選擇題)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本大題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11.豆豆將兩個放大鏡固定在支架上(如下圖)制成簡易顯微鏡,他將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變大,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會 (選填“改變”或“不變”)。將做好的玻片標本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現象如下圖所示。為了看到更多細胞,他應該 (選填“向左”或“向右”)移動玻片。 12.小科認為只要往白醋中不斷添加小蘇打就可以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氣體,你認為該想法對嗎? 。理由是: 。13.小泰將挖來的馬鈴薯洗干凈,準備為爺爺炒個馬鈴薯絲,小泰用菜刀將馬鈴薯切成絲,菜刀的刀刃實際上是哪種簡單機械 。(填“杠桿”、“斜面”或“輪軸”)。14.小泰的組員建議說:用3條短紙帶,對折4次,最后還要把三條紙帶粘連起來!不如我們用一條更長的紙帶直接對折12次吧!你同意他的做法嗎? (填“同意”或“不同意”),我的理由是 。15.小泰將小馬鈴薯放入清水里,發現小馬鈴薯在清水中 (填“浮”或“沉”)。小泰突發奇想,想改變馬鈴薯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他需要往水盆里加入足量的 (填“酒精”或“鹽”)。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 (本大題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16.現在人們用天文望遠鏡已經觀察到了宇宙的邊緣。( )17.所有的微生物都非常微小,只有通過顯微鏡等工具的幫助才能看到。( )18.中國地大物博,物種豐富,不用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19.太陽能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進入生態系統,轉化的能量通過食物鏈逐級流動。( )20.我們可以根據變化伴隨的現象直接確定它是不是化學變化。( )21.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植物切片要求薄而透明。 ( )22.日食和金星凌日的原理相似,都是光沿直線傳播。( )2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它是一個長度單位( )24.即使是雙胞胎,也不可能長得一模一樣。( )25.用鑷子夾東西很方便,所以鑷子是省力的工具。( )評卷人得分四、實驗題(本大題2個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我愛制作電磁起重機你用鐵釘、線圈和電池制作了三種不同型號電磁起重機,記錄在下表中。小型起重機:吸起0.2—2g大頭針中型起重機:吸起2.1—4g大頭針大型起重機吸起4.1—6g大頭針序號 電池數(節) 線圈數(匝) 吸起的大頭針平均質量(克) 型號1 1 25 0.9 小型2 3 25 1.45 小型3 1 30 2.6 中型4 1 50 4.75 大型5 3 50 6.35 大型26.分析上圖數據,你覺得下列( )操作不可能將1號電磁鐵改進為大型起重機。A.增加電池數量 B.增加線圈數量C.增加線圈和電池數量 D.改變線圈纏繞方向27.比較1、2號和1、3號兩組起重機,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增加電池數量不能增加電磁鐵磁力大小B.增加線圈數量不能增加電磁鐵磁力大小C.增加線圈數量比增加電池數量更能增加電磁鐵磁力大小D.增加線圈數量和增加電池數量對電磁鐵磁力大小影響很小28.從2、4號起重機的實驗數據中,你可以得出( )。A.電能產生磁B.線圈數量越多磁力越大C.電池節數越多磁力越大D.改變線圈纏繞方向可以改變電磁鐵南北極29.某小組進行電池數量(1節)。線圈數量(60匝)和纏繞方向都保持不變的實驗,兩次實驗吸起大頭針的質量分別是5.4g和5.1g,你覺得合理的解釋是( )。A.實驗操作失誤引起的B.電池沒電了C.實驗會存在誤差,我們要多做幾次實驗D.改變電池正負極接法會影響磁力大小30.如果我們要制作更大型號的電磁起重機,你會如何設計?(至少寫出兩點)31.小科用電磁鐵做了下圖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科為確定電磁鐵的南北極,他將小磁針N極靠近圖甲釘尖,現象如圖所示,則可推測出圖乙中釘尖是( )極。(2)如圖丙,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掛了一根條形磁鐵,開關斷開時把電磁鐵慢慢靠近磁鐵,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填“變小”“變大”或“不變”),理由是( )。(3)閉合電磁鐵中的開關,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瞬間變小,可以推測出電磁鐵的B端是( )極。(4)在第(3)題實驗的基礎上,如果增加線圈的纏繞圈數,那么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會( )(填“變小”“變大”或“不變”),理由是( )。評卷人得分五、綜合題(24分)32.小鹿在課外閱讀中獲得有關茶多酚的資料,并開展研究。資料一:綠茶中富含茶多酚,它具有抗衰老、降血脂等功效。資料二:高錳酸鉀溶解于水中后溶液呈紫色,茶多酚能夠讓高錳酸鉀溶液的紫色褪去。資料三:以下是小鹿的研究方案:研究問題 茶多酚在水中的溶解量與水溫是否有關?研究方法 往紫色的高錳酸鉀溶液中一滴一滴加入茶水,直到高錳酸鉀溶液完全褪色,并記錄此時茶水滴數。(畫圖并結合文字標注)研究結果 15滴茶水 10滴茶水 3滴茶水(1)以上研究方法屬于 (填“對比實驗”或“模擬實驗”)。(2)請將方案中的研究方法補充完整。(3)根據以上數據,泡茶的水溫越高,則使高錳酸鉀溶液完全褪色所需的茶水滴數越( )(填“多”或“少”),說明該茶水中的茶多酚含量越( )(填“高”或“低”)。(4)根據資料三,影響水中茶多酚溶解量的因素還有 。(5)在泡茶前,一般通過“洗茶”去除茶葉表面上的農藥殘留和灰塵,為盡可能保留茶葉中的茶多酚( )。A.用溫水“洗茶”1分鐘B.用沸水“洗茶”30分鐘C.用溫水“洗茶”60分鐘《2024-2025學年度小學科學期末考試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C C B C A A B C1.C米粒組織是太陽光球層上的一種現象,太陽活動會影響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因為萬物生長靠太陽。例如,太陽黑子增多時,可能會導致地球上的氣候異常,進而影響農業和生態環境。太陽在太陽系中是最大的恒星,但在銀河系中則遠非如此。故選C。2.CA.斑馬魚和金魚藻雖然分布在兩個區域,但斑馬魚的排泄物通過管道運輸到金魚藻那邊,金魚藻可以利用這些排泄物中的營養物質進行生長,因此金魚藻對斑馬魚的生存是有影響的,A選項不合理。B.航天員攜帶生態瓶進入太空的主要目的是進行科學實驗,研究微重力環境下的生態系統,而不是為了美化空間站,B選項不合理。C.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裝置內的LED照明系統可以提供光源,有利于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C選項合理。故C符合題意。3.C火星自西向東自轉,類似于地球的自轉方向,因此火星上太陽也是東升西落。火星自轉周期約為1.03個地球日,意味著火星上有晝夜交替。火星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約為687個地球日,比地球的一年(365天)長,因此火星上的一年比地球長。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火星上太陽東升西落。4.C通過觀察恐龍骨骼化石的特征,發現該化石有鋒利的牙齒和強壯的下頜骨,可以知道這是一只肉食性恐龍。而雄性或雌性恐龍以及是否會飛,單憑骨骼化石難以直接得出結論。故C符合題意。5.B地磁暴是由于太陽表面劇烈活動導致地球磁場紊亂的現象,主要影響衛星、通信和導航系統。A.“這一天人的身高要比平常高5厘米”沒有科學依據,地磁暴不會影響人的身高。B.“這一天導航定位可能會出現偏移”是正確的,因為地磁暴會干擾地球磁場,從而影響導航系統的準確性。C.“這一天肯定會出現日食現象”也是錯誤的,地磁暴和日食沒有直接關系。故B符合題意。6.CA.干冰升華是二氧化碳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香水揮發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燃放煙花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 C。7.A古代生物是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大象沒有滅絕,霸王龍、三葉蟲已經滅絕。所以大象不是古代生物,故選A。8.A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發光發熱,不一定是化學變化,BC錯誤,故選A。9.B木星已知的衛星數量已達92顆,最為人所熟知的是伽利略衛星,用望遠鏡能觀察到它的四顆最亮的衛星,即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它們是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伽利雷在1610年使用自制望遠鏡發現的。故選B。10.CA.青蛙在8℃以下進入冬眠狀態,是青蛙對寒冷環境的一種適應。B.落葉闊葉樹秋天落葉,可以降低蒸騰作用,減少因進行蒸騰作用的熱量散失,避免因溫度過低而凍傷甚至凍死,因此落葉闊葉樹秋天落葉是植物對冬季寒冷環境的一種適應。C.吃人工飼料不屬于生物的適應性。故C符合題意。11. 不變 向右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放大倍數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豆豆兩個放大鏡固定在支架上制成簡易顯微鏡,他將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變大,兩個放大鏡的放大倍數沒變,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不會改變。在顯微鏡中成的像是倒像,上下相反,左右顛倒。讀圖可知,圖中物像位于視野的右方,它實際上位于玻片標本的左方,所以要把物像移到中央,應向右方移動。我們可以這樣記憶:物像位于視野的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移動,才能移到視野中央。12. 錯 白醋這種物質反應后,如果沒有了,也不會產生氣泡小科認為只要往白醋中不斷添加小蘇打就可以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氣體,我認為該想法不對。理由是:白醋與小蘇打反應是有比例的,當白醋反應完后,再加入小蘇打也無法反應了。13.斜面像搭在車廂與地面之間的長硬板這樣,與地面有一定的夾角(坡度)的面,叫作斜面。它能幫助人們抬升重物,減輕勞動強度。小泰用的菜刀的刀刃屬于斜面。14. 不同意 對折12次較困難,折痕不明顯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并將紙條粘連成一條長紙條,每個折痕標記數據,這樣我們就可以測量觀察八大行星之間的距離了。如果用一條更長的紙帶直接對折12次,首先是較困難,其次折痕不明顯,所以不可取。15. 沉 鹽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與同體積的液體的重量有關。比同體積的液體重的物體,在液體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液體輕的物體,在液體中上浮。同體積的馬鈴薯比清水要重,所以小馬鈴薯在清水中會沉;同體積的馬鈴薯比鹽水要輕,在鹽水中會浮起來,所以需要往水盆里加入足量的鹽。16.×目前宇宙直徑的估計值是九百多億光年,但是距離我們有多遠是很難確定的,即便我們知道我們所處所有星系空間的位置,也難以判斷出我們所在宇宙空間的位置,目前,我國最先進的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也未能預測到宇宙邊緣距離我們的位置。17.×絕大多數的微生物都非常細小,只有通過顯微鏡等工具的幫助才能看到。而蘑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它們屬于真菌。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18.×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要保護它們生存的環境,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發展的基礎。中國地大物博,但是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很低,因此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題干表述錯誤。19.√太陽能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出葡萄糖、淀粉等有機物進入生態系統后,便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依次傳遞,形成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以動物、植物物質中的化學潛能形式貯存在系統中。20.×化學變化的顯著特征是有新物質產生,這是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不能根據伴隨現象來判斷,比如紅糖溶解在水中發生顏色變化,但并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而不是化學變化,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21.√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時,只有讓光透過被觀察的物體。因此,要將其處理得薄而透明。22.√日食是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位于同一條直線上,月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形成的。金星凌日是當金星轉移到太陽和地球之間,金星的影子落在太陽光球面上,其形成原理和日食相似。題目說法是正確的。23.√光年是宇宙中用于衡量天體距離的單位,指光在一年中走過的距離。1光年=3×108 ×365×24×3600≈9.46×1015 米。24.√生物將自身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傳給后代的現象稱為遺傳。同種生物后代與親代之間,或同代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現出的差異稱為差異,叫做變異。有些雙胞胎很難區分,由于遺傳他們的相貌特征很相似,由于變異他們的相貌特征有些不一樣,所以即使是雙胞胎,也不可能長得一模一樣。25.×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省力;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費力。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26.D 27.C 28.B 29.C 30.增加線圈圈數、增加電池數量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電流大小、鐵芯粗細有關。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有關:線圈圈數少,磁性弱;線圈圈數多,磁性強;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使用的電池數量有關:電池節數少,則磁性弱;電池節數多,則磁性強。26.將電磁鐵改進為大型起重機,需要增大電磁鐵的磁力,所以增加線圈和電池數量都可以增大電磁鐵的磁力;改變線圈纏繞方向可以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不能增加電磁鐵的磁力。27.比較1、2號和1、3號兩組起重機,分別是電池數量不同和線圈圈數不同,但是吸起的大頭針平均質量都增加了,說明增加電池數量、增加線圈數量都能增加電磁鐵磁力大小;但是增加線圈數量比增加電池數量更能增加電磁鐵磁力大小;28.從2、4號起重機的實驗數據中,4號起重機線圈數量是2號起重機線圈數量的兩倍,所以說明線圈數量越多磁力越大。29.某小組進行電池數量(1節)。線圈數量(60匝)和纏繞方向都保持不變的實驗,兩次實驗吸起大頭針的質量分別是5.4g和5.1g,這可能是因為實驗會存在誤差,我們要多做幾次實驗。30.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有關:線圈圈數少,磁性弱;線圈圈數多,磁性強;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使用的電池數量有關:電池節數少,則磁性弱;電池節數多,則磁性強。如果我們要制作更大型號的電磁起重機,應該增加線圈圈數、增加電池數量。31.(1)S(2) 變大 因為磁鐵吸引電磁鐵的鐵芯(3)N(4) 變小 理由是:在第(3)題實驗的基礎上,增加線圈的纏繞圈數,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對條形磁鐵的排斥力增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1)圖甲中小磁針的N極被釘尖排斥,說明釘尖是北極。由于圖甲和圖乙是相同的電磁鐵,只是電池方向位置改變,因此圖乙中的釘尖是南極。(2)開關斷開時,電磁鐵沒有通電,不會產生磁場,但是電磁鐵的鐵芯會被磁鐵吸引,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變大。(3)閉合開關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瞬間變小,說明兩個磁極相互排斥,由題可知磁鐵是S極,則A是S極,B是N極。(4)增加線圈的纏繞圈數會增強電磁鐵的磁性,因此對條形磁鐵的吸引力增大,導致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變小。32.(1)對比實驗(2)(3) 少 高(4)浸泡時間(5)A(1)對比實驗通常指的是通過改變一個或幾個變量來觀察結果的變化。小鹿的研究目的是要探究茶多酚在水中的溶解量是否與水溫有關。實驗中僅改變一個條件,三組實驗進行對比,因此是對比實驗。(2)小鹿的研究目的是要探究茶多酚在水中的溶解量是否與水溫有關。因此要控制水溫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研究方法是:在5毫升高錳酸鉀溶液中,滴入65℃的茶水,觀察實驗現象。(3)由數據可知,溫度為100攝氏度時,所用的茶水的最少,說明泡茶的水溫越高,使高錳酸鉀溶液完全褪色所需的茶水滴數越少,說明溫度越高,茶水中的茶多酚越多。(4)由資料三可知,茶葉的浸泡時間也會影響水中的茶多酚含量,在一定時間內,浸泡時間越長,茶多酚含量越多。(5)茶多酚在高溫和長時間接觸水的情況下可能會更快地分解或溶解出茶葉。因此,使用沸水和長時間的“洗茶”過程可能會導致茶多酚的損失。為了盡可能保留茶葉中的茶多酚,應該選擇用溫水“洗茶”1分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