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獨立備課教學預案【第 四 單元第 1 課時 第 頁】課題 《秋天》 課型 精讀課教材 簡析 及 學情 分析 《秋天》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抓住天氣、樹葉、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點,描寫了秋高氣爽、黃葉飄落、北雁南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全文有3個自然段,每一段觀察角度、觀察的對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氣轉涼、黃葉飄飛寫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視角度,寫出天空的藍和高,以及雁陣的飛行方向和隊形變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嘆句充分表達作者面對秋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秋季景色優美,作者所選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課文有兩幅插圖,其中“落葉、雁群”與課文描述情景對應。“成熟的莊稼”“捧著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樣的特點,留給讀者對于秋天美好的遐想。一年級學生通常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喜歡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的課文。他們可能通過生活經驗對秋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觀察和體驗。因此,教學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和朗讀教學等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并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學習 目標 1.借助字理、插圖等方法學習“秋、氣、了、樹、葉、片”,學寫“了、子”兩個生字。學習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梳理課文的層次結構。 2.在圖文對照、情境想象、比較中理解第1自然段的句子、詞語意思,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3.背誦第一自然段,仿說“景物+特點”的句式,介紹自己觀察的秋天美景。重點 難點 學習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梳理課文的層次結構。 背誦第一自然段,仿說“景物+特點”的句式,介紹自己觀察的秋天美景 教法學法 朗讀法、小組合作法教學 資源 課件、卡片教學過程: 任務一 聽故事,學習課題 聽故事,讀課題。 先聽老師講個故事,好嗎?這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出示甲骨文“秋”的圖片),瞧,它的上面部分就像一只——蟋蟀,它總是在秋天鳴叫,就像是在告訴大家“秋天”來了;它的下面是個“火”字,秋天收獲了糧食,剩下的稻草就會用火焚燒成灰當作肥料,順便把蟋蟀這樣的害蟲一并去除。后來它不斷變化,變成了現在的——“秋”字。指名讀課題——秋天。 說說秋天的變化:炎熱的夏天走了,秋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評價:善于觀察與發現。) 認識、標好自然段:小朋友們,《秋天》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篇課文,讓我們先來認識課文的身體,題目是眼睛,他的身體分成三個部分,看,像這樣開頭空兩格,并且另起一行就叫一個自然段,讓我們來數一數他的身體一共分成幾個自然段。現在就請你像老師這樣用帶圈的數字把自然段標上去吧。 任務二 讀課文,想象畫面 根據星級評價,讀課文。 課文朗讀任務單自評不多字、不漏字、不錯字(三星)讀錯3個字以內(二星)讀錯3個字以上(一星)同桌互評不多字、不漏字、不錯字(三星)讀錯3個字以內(二星)讀錯3個字以上(一星)(1)自己讀課文。——小朋友們,課文中的秋天發生了哪些變化呢?去讀一讀課文吧!請小朋友們先看朗讀任務單,請你根據自評與同桌互評的要求朗讀課文,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拿到三星哦。先自己捧起課本開始讀吧! (2)自己讀好評好后就同桌互讀檢查下哦,如果你的同桌有個別字讀錯了,請你教教他哦。 (3)指名接龍讀+小組賽讀。(相機出示:“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讀音,你們居然都讀對了,也太棒了吧!讓我們再讀一讀記住它們:一片片葉子、一群大雁、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2.知道課文寫了什么。 (1)找課文寫的事物,用橫線畫起來。看來小朋友們是真的把課文讀正確了,真不錯!現在你們肯定找到了課文中的秋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用橫線畫起來。 (2)師生合作發現事物發生的變化。——那讓我們合作著來說說秋天來了的變化吧。我停下你們就要跟上哦,準備好了嗎? 第一小組:——天氣 涼了。 第二小組:——樹葉 黃了。一片片葉子 從樹上落下來。 第三小組:——天空 那么藍,那么高。 第四小組:——一群大雁 往南飛。 小結:看到這些變化,我們就會說,“啊,秋天來了!” 學習第一自然段。 (1)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誰想先來讀一讀。 一生讀+評價1:你把“天氣涼了”讀得特別好!秋天來了,一陣又一陣的風吹來,把氣溫都吹低了,“氣”就表示空中一陣又一陣的氣流。誰再來讀一讀。(評價:涼風習習,真舒服。/秋天的感覺來了。) (2)這一自然段從感覺寫起,秋天來了(出示視頻),天氣涼了,看,樹上的葉子慢慢變黃了,一陣秋風吹過,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孩子們,你們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一片片葉子像一群美麗的枯葉蝶翩翩起舞。好美啊,請你讀讀這句話。 ——大片大片的枯黃在風中上下翻騰。真是迷人的秋天,你也來讀一讀。 (3)我也想來讀一讀,你們聽聽可以嗎 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樹葉從樹上掉下來。 生:不可以,掉就感覺很重的東西掉下來,而落就是慢悠悠地飄下來。 小結:很有道理,那就請你讀出葉子飄落的樣子吧。真美啊,一起來讀一讀吧。 想象說話。作者從上往下,先寫樹葉變黃,再寫樹葉飄落,孩子們,如果你就是這一片片飄落的樹葉,你會想什么?誰來說一說。 (說+讀) 小結:是呀,樹葉從萌芽到枯落,直到全部凋零,還在為自己的后代貢獻力量,它慢慢地滋養根部,然后長出新的葉子,完成生命的循環,真的太神奇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吧! 仿說“景色+特點”的句式。 我仿佛看到了落葉紛飛的樣子。孩子們,天氣涼了,你們能用上你們看到的秋日變化繼續說說嗎?(蘋果——麥田——)讓我們來看課堂作業本第四題。 評價1:真是善于觀察的孩子。 評價2:你眼里的秋景真美啊。秋天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任務三 學寫生字,反饋交流 聽故事,學寫“了”和“子”。 今天我們要學寫的兩個生字可像了(出示“了”和“子”),“了”由兩筆寫成,第一筆是今天要學的新筆畫,叫橫撇。它就是剛出生孩子的小腦袋,書寫時,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折時頓筆,輕輕往左下角撇,整個筆畫寫在橫中線上面。孩子剛出生,都會被包在小被子中,手腳都會藏在里面,第二筆彎鉤就是他的身子,他蜷縮在里面,所以要寫得彎彎的,鉤要有力。“了”就是小寶寶,它需要幫助,所以“了”都會和其他字搭配著用,像“涼了、黃了”。(拿起筆寫一寫。) 子:第二個字“子”,橫撇還是頭,彎鉤是他挺直的身子,而孩子長大一點了,手就要出來活動了,來,一起伸出左右手,對呀,伸得筆直筆直,所以橫就要寫得平。“子”以前指讀書人,像小朋友這樣每天認真學習,就稱為學子。等當了先生、老師,我們就稱為夫子。(注意坐姿,開始寫) 誦讀寫字歌。 學寫字,重姿勢。眼離書,約一尺。胸與桌,離一拳。 離筆端,約一寸。臂肩腳,要擺平。用左手,輕按本。 注意坐姿,書寫并評價。 星級評價: 橫撇:起筆稍重,折時頓筆。 彎鉤:勾有力,寫在豎中線。 橫:寫得平,寫在橫中線上。 ① 寫好的小朋友自己評一評每個筆畫是否按要求寫好了 ② 一起看上面,誰來當當小醫生,發現哪些地方有小毛病需要醫治。③ 再根據小醫生的治療改一改吧。 小結: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下節課我們將繼續用善于發現的眼睛觀察秋天的天空之美,下課。 板書: 秋天 學生眼中秋天的變化 天氣 涼了 …… 樹葉 黃了 了 子 … 一片片葉子 從樹上落下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