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洛陽市2024—2025學年高二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考試時間75分鐘,共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球狀風化是指由于巖石突出的棱角易受風化,導致棱角逐漸縮減,最終趨向球形的風化過程。圖1為澳大利亞北領地的花崗巖球狀風化地貌景觀,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沉積物圖1圖21.形成圖1中景觀的巖石屬于圖2中的A.甲B.乙C.丙D.丁2.圖1所示景觀的形成過程可能是A.高溫高壓→節理發育→地殼拾升→球狀風化B.地殼拾升→固結成巖→節理發育+球狀風化C.巖漿活動→地殼抬升→風力侵蝕→球狀風化D·冷卻凝固→地殼拾升→節理發育→球狀風化威海灣位于山東半島北部(圖3),瀕臨北黃海。研究表明,威海灣南部海戰存在明顯的季節性上升流,上升流出現時海灣內海水呈現有規律的運動。據此完成3-5題。高二地理第1頁(共6頁)(2025.6)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北貨海3730劉公37°301山東半島山東半島122°10122°15122°15122°301圖33.推測威海灣南部出現上升流的季節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上升流出現時,威海灣甲、乙兩處海水運動的方向是A.甲處從北黃海流人威海灣,乙處從威海灣流入北黃海B.甲處從威海灣流人北黃海,乙處從北黃海流人威海灣C.甲處從北黃海流人威海灣,乙處從北黃海流人威海灣D.甲處從威海灣流人北黃海,乙處從威海灣流入北黃海5.發生上升流的海域周邊①降水增多②降水減少③氣溫上升④氣溫下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是甲烷與水在低溫高壓下形成的類冰結晶物質,多賦存于深海海底地層。當地質結構變化或壓力變動時,甲烷溢出形成“冷泉”。甲烷既是強效溫室氣體也是潛在清潔能源,冷泉滲漏區超80%的甲烷會被微生物代謝利用,并以此為基礎形成獨特的冷泉生態系統。圖4為甲烷釋放、運移及對海洋的影響路徑圖。據此完成6-8題。大氣層甲規進入大氣@加刷金球變硬③海水表層祖度高海水層甲憂兼化反皮知刷產生C0海水酸化響沖泉床棲生物群落海彈生物微生物代淄甲將 冷泉灣深區產琴底珀層天然氣水合粉圖4高二地理第2頁(共6頁)(2025.6)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洛陽市2024———2025學年高二質量檢測地理試卷參考答案1 ~ 5 BDBAD 6 ~ 10 DCCDC 11 ~ 15 BCACC 16 B17. (18分)(1)地處高寒地區,生態脆弱;全球變暖,蒸發量增大;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開溝放水,將濕地開墾為草場。(任答3點得6分)(2)涵養水源能力下降,使黃河水量不穩定;水位下降,河、湖床裸露,引起土地沙化;生物棲息地減少和碎片化,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氣候調節能力下降,氣候惡化,干旱加劇;碳匯功能下降,濕地碳釋放,加劇全球變暖。(任答3點得6分)(3)改變牧業方式,通過散養、圈養和補飼結合,減輕草場的壓力;延長產業鏈,提高畜牧產品附加值;依托高原自然風光和民族文化發展旅游業;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農業;鞏固濕地治理成效并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任答3點得6分)18. (18分) (1)銅礦資源枯竭,原料供應不穩定;產業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差;創新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長期發展冶金工業造成環境污染;就業崗位減少,失業人數增加;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等。(任答3點得6分)(2)銅加工產業技術成熟,產業基礎良好;銅基新材料產業鏈環境影響小;銅基新材料產品主要應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潛力大;能夠帶動銅加工產業的技術革新和高質量發展;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銅陵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新的就業崗位。(任答3點得6分)(3)有助于提高國家銅礦資源供應穩定性,保障國家資源安全;維持國內相關產業的穩定運行,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減少國內的資源環境壓力,有利于保障國家生態安全;降低銅加工及相關產業的原料成本,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加強戰略性資源儲備,提高我國在全球資源市場的影響力,增強國際話語權。(任答3點得6分)19. (16分)(1)日月山隆起阻斷倒淌河,青海湖成為封閉內陸湖,湖水失去外泄通道;入湖徑流不斷攜帶鹽分進入青海湖;青海湖所在地區氣候變干,蒸發旺盛,導致湖中鹽分積累,湖水鹽度升高,成為咸水湖。(6分)(2)湟魚是許多鳥類的主要食物來源,維持了鳥類的生存和繁衍;湟魚以湖中的浮游生物為餌料,控制著浮游生物的數量,對維持湖水生態平衡起著關鍵作用;湟魚的排泄物為濕地植被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促進濕地植被繁茂,增強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6分)(3)保證洄游通道暢通;降低大壩造成的水位落差,減緩水流阻力;魚梯的凹槽提供休息的空間,減少魚類洄游中的體力消耗。(任答2點得4分)高二地理答案 第1 頁 (共 1 頁) (2025.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洛陽2024-2025學年6月高二質量檢測-地理答案.pdf 洛陽2024-2025學年6月高二質量檢測-地理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