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下23《海底世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識字與寫字:認識 “竊、警” 等 14 個生字,讀準多音字 “差”,會寫 “寧、官” 等 11 個字,正確讀寫 “寧靜、器官” 等詞語,積累有新鮮感的詞句。2.通過朗讀、圈畫關鍵詞句,梳理課文內容,能說出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的,理清文章結構。3.抓住重點語句,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培養想象力和審美能力。4.仿照課文的寫法,用具體的例子介紹一種事物,完成小練筆。教學重難點梳理課文內容,能說出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的,理清文章結構。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教學過程:一、導入你們看,這就是大海! 時而波濤洶涌,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波光粼粼,時而驚濤拍岸。那大海深處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書課題:海底世界)請大家齊讀題。二、整體感知1.詞語闖關:出示詞語,開火車讀、領讀。波濤澎湃 打鼾 竊竊私語 蘊藏 儲量 單細胞 海藻2.課文哪句話直接告訴我們“大海深處是怎樣的?”明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小結:課文開頭提出疑問,結尾給出回答,首尾呼應。3. 請學生說說“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兩個詞語的意思。4. 同學們,讓我們化身潛水員一起去看看:課文圍繞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明確:光線、聲音、動物、植物、礦物三、精讀課文過渡:讓我感到好奇的是: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這樣一問一答的方式就是(設問)。1. 讓我們戴上水中聽音器聽聽海底的聲音吧~默讀第三自然段,圈一圈,你都聽到了什么聲音?2. 這些聽起來親切又熟悉的聲音在遼闊又深邃的海洋中顯得那么小,那么輕,所以作者說: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3. 對比句子,你喜歡那種表達,為什么?4. 帶著這種對可愛的感覺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海洋中的聲音只有這些嗎?還有哪些呢?(播放音頻)5. 仿說。小結:不同的魚類發出不同的聲音,遇到不同情況時他們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當它們吃東西時,可能發出( );當它們前進時可能發出:( );當它們遇到危險時,可能發出( )。我們可以用一個詞概括海底聲音的特點:多種多樣。怪不得作者贊嘆道:景色奇異、物產豐富。6. 海洋里動物們的活動方法也是各不相同。請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圈出動物名稱,畫出關鍵語句,說說它們都有什么活動方法,有什么特點?7. 男生讀: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你感受到了什么特點?(慢)8. 是呀!我們上完這節課再加一個大課間的時間,海參才從前門走到了第二組,真是(慢),讓我們用朗讀讀出它的慢悠悠。9. 老師如果把這句話改成法。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一點點。好不好?為什么?10.作者就是用了列數字的方法將海參行進速度緩慢的特點展示出來。11.海參慢慢地爬走了,這回來了個速度超快的。女生讀:四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快。12.你坐過火車嗎?從西安到寶雞乘坐火車大概一個半小時時間,文中說梭子魚的時速比火車還快,你有什么有趣的想法?小結:為了說明梭子魚的速度快,作者將它和或者進行比較,這樣的說明方法就是:作比較。13.讓我們把贊嘆送給梭子魚。14.烏賊和章魚的活動方式更獨特了,全班齊讀: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15.奇怪在哪里?(倒退就是前進)其實我們發射火箭也是借助了反推力的作用,神奇吧?還有一種動物居然一動不動就能環海旅行,那就是——貝類。16.我將這句話改成: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隨船移動。好不好?17.作者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海底動物,介紹了它們獨特的活動方式,你還知道那種海底動物的活動方式呢,為我們介紹介紹吧!18.海底生物真是可愛極了!老師想和你們一起再讀一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作者是怎樣把“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這個意思寫清楚的?四、合作學習1.再讀文章,說說你還從哪些段落體會到了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劃出關鍵語句,和學習伙伴交流。2.小結:原來深邃的大海有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它們能發出不同的聲音,在海底自由生活,海底還有各種植物和豐富的礦物,怪不得作者說:“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3.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帶著對大海的熱愛與贊美,再來讀。五、作業布置1.推薦閱讀。2.試著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板書設計23海底世界動物聲音 多種多樣各有各的活動方法景色奇異 植物差異大 色彩 大小物產豐富 礦產資源豐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