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六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專項復習卷10、課內閱讀理解一◎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語文要素:分清內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一、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10分)北京的春節(節選)元宵(或湯圓)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大年初一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著鮮紅的春聯,人們穿著新衣裳,可是它還不夠美;元宵節,處處懸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有的圖案各式各樣。這在當年,也就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間燈中都點上蠟燭,觀者就更多。這廣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燈節還要做一批雜拌兒生意,所以每每獨出心裁,制成各樣的冰燈,或用麥苗做成一兩條碧綠的長龍,把顧客招來。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也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里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啊。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1、通讀選文可知,“春節的又一個高潮”指的是 節,“又”字在結構上起到了 的作用。(2分)2、選文中的加點詞“處處”“幾百盞”說明 ,畫線句則說明 。(2分)3、作者在寫這一日的民俗活動時,詳細描寫了 和 ,簡略描寫了 。這樣寫的好處是。(4分)4、選文中提到“有的通通彩繪《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根據你的課外閱讀積累,想一想這類燈上畫的可能是什么故事,請選一選吧!( )(多選,2分)A.三顧茅廬 B.葫蘆僧判案 C.武松打虎D.寶玉摔玉 E.桃園三結義 F.智取生辰綱二、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9分)鍋中的一切,對八兒來說,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爛到認不清楚了吧,飯豆會煮得渾身腫脹了吧,花生仁吃來總該是面面的了!棗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紅棗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極了!糖若放多了,它會起鍋巴……“媽,媽,你抱我起來看看吧!”于是媽媽就如八兒所求的把他抱了起來。“呃!”他驚異得喊起來了,鍋中的一切已進了他的眼中。這不能不說是奇怪呀,栗子跌進鍋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見過跌進黃燜雞鍋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飯豆煮得腫脹,那也是往常熬粥時常見的事。花生仁脫了它的紅外套,這是不消說的事。鍋巴,正是圍了鍋邊成一圈。總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樣子了,但他卻沒想到今日粥的顏色是深褐。1、選文圍繞“臘八粥”寫了八兒 和 的場景,與課文中“喝粥”相比,這部分屬于 (詳寫 略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分)2、作者通過八兒的視角細膩地描寫了臘八粥,請提取相關信息填空。(3分)臘八粥 栗子 飯豆 花生仁 糖猜想 稀爛看到 鍋巴圍了鍋邊成一圈3、八兒對臘八粥的一系列猜想,表現出八兒 的心理;八兒看到鍋中臘八粥的心情是“ ”,這個詞展現了一個 的孩童形象。(3分)◎第二單元語文要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內容。三、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12分)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我按照商業簿記中借方和貸方的格式,如實記錄了我所遇到的幸與不幸:壞處 好處我被拋棄在一座可怕的荒島上,沒有重見 天日的希望。 但是我還活著,沒有像我的伙伴們一樣被淹死。我被單獨剔出來,與世隔絕,受盡苦難。 但是,我也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人員都已喪命。… …總的說來,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寬慰的東西。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現在,我對自己的處境稍稍有了一點兒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遠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蹤影了。我著手調整我的生活方式,盡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1、結合課本中本文的故事梗概想一想,“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項 ( )(2分)A.孤身一人,流落荒島,孤獨寂寞。B.沒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來抵抗人或野獸的侵襲。C.沒有人可以同“我”說話,或者寬慰“我”。D.“我”幾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許多東西。2、如何理解選文中畫“ ”的句子 (2分)3、聯系全文,選文加點的“值得寬慰的東西”指什么 這句話體現了魯濱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分)4、讀了選文,我明白了( )。(多選)(2分)A.事物都有兩面性。 B.要保持樂觀的心態。C.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D.遇到困難,聽天由命。5、你參加的朗誦比賽結束了,結果遠不如你的預期,你會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呢 請你像魯濱遜-樣把這件事的壞處和好處羅列出來,并說說自己的看法。(3分)壞處好處我的看法四、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6分)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片段一】湯姆躺在床上想。他忽然起了一個念頭,希望自己有病,那樣他就可以待在家里不去上學。這個主意倒是隱隱約約有點兒可行性。他把周身檢查了一遍,并沒有發現什么毛病,于是又檢查了一遍。這次他以為可以找出肚子痛的癥候,而且懷著不小的希望想要鼓勵這種癥候發作。可是這種癥候不久就泄了氣,而且隨即就根本消失了。【片段二】他們隨即就撐著木筏離開了岸,由湯姆擔任指揮,哈克劃后槳,喬劃前槳。湯姆站在船中間,皺著眉頭,兩臂交叉在胸前,用低沉而嚴厲的小聲發著口令:“轉過船頭,順風開!”“是——是,船長!”“對直開,對直——開!”“是對直開哪,船長!”“向外轉一點兒!”“轉過了,船長!”這幾個孩子平平穩穩、始終如一地把木筏劃到中流去的時候,這些口令不過是為了顯出“氣派”,并不是打算表示什么特別的意思,這當然是顯而易見的。【片段三】湯姆開始說了——起初有些吞吞吐吐,可是后來他對這樁事情說得有了勁頭,他的話就越說越自然流利。過了不久,一切聲響就平息下來,只剩下他自己說話的聲音;每雙眼睛都注視著他;聽眾張著嘴、屏住氣息,津津有味地傾聽著他說的話,誰也不管時間多久,只是全神貫注地被這離奇故事的可怕而又誘人的情節所吸引著。說到后來,湯姆心中郁積了很久的憤怒憋到了極點,于是他就說:“……醫生把那塊木牌子一掄,莫夫·波特就倒在地下了,這時候印江·喬埃就拿起那把刀跳過來,猛一下……”1、閱讀片段,照樣子用簡練的語言擬定小標題。(2分)片段一:裝病記 片段二: 片段三:2、賞析片段二中畫線的語句,完成批注。(2分)3、聚焦與湯姆有關的語句,想一想湯姆還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完成人物鑒賞思維圖。(2分)性格1:頑皮淘氣 理由:想盡借口裝病逃學。 性格2: 理由: 性格3: 理由:◎第三單元語文要素: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五、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12分)匆匆(節選)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1、請用“ ”畫出選段的中心句。由此可以確定選段的中心意思是 。(1分)2、朱自清先生用細膩的文字表達了強烈的情感,請你完成填空和選擇。(4分)(1)【融情于景】畫“ ”的內容用了 的修辭手法,借陽光位置的變化,賦予時間具體的形象,從而讓我們更真切地感受到“茫茫然”的作者( )(填序號)(2分)A.對時間的流逝毫無覺察。 B.對時間的消逝毫無辦法。(2)【寄情于事】畫“ ”的內容運用 的修辭手法,作者抓住 、 、 這些尋常之事,把時間的流逝變成具體可感的生活場景。(2分)3、安安想將睡覺、醒來、掩面嘆息三個畫面放在一起拍攝,請幫他解決遇到的問題。(4分)①描寫這幾件事的句子中,四個加點字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在批注框中寫一寫。②有同學認為單純拍這幾個畫面不能很好地體現時間的流逝,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4、面對時間流逝,有人傷感無奈,有人銳意進取,有人漠不關心。下面歌詞的作者面對時間流逝是怎樣的態度 在括號里簡單概括。你要怎樣對待時間呢 在方框里寫一寫。(3分)六、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9分)那個星期天(節選)這段時光不好挨。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我看著天看著云彩走,等母親回來,焦急又興奮。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樹枝撥弄著一個蟻穴,爬著去找更多的蟻穴。 院子里就我一個孩子,沒人跟我玩。 我蹲在草叢里翻看一本畫報,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電影畫報。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個個都非常漂亮。我蹲在草叢里看她們,想象她們的家,想象她們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們的兄弟姐妹和她們的父母,想象她們的聲音。去年的荒草叢里又有了綠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選文“我”通過 、 、 、來打發時間。(2分)2、選文中提到“我”等母親回來時焦急又興奮,“焦急”是因為,“興奮”是因為 。(1分)3、選文中加點的“空空落落”表面上是在寫 ,實際上是在寫 。 (1分)4、表達情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讀下列句子,判斷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描述“我”的情感態度的。 (填序號)(3分)A.動作暗示法 B.神態刻畫法 C.語言描寫法D.環境烘托法 E.內心獨白(1)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 )(2)我想象她們的家,想象她們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們的兄弟姐妹和她們的父母,想象她們的聲音。( )(3)去年的荒草叢里又有了綠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5、選文中畫“ ”的句子重復使用四個“想象”,能否只保留第一個 請說明理由。(3分)◎第四單元語文要素:1、關注外貌、神態、言行的描寫,體會人物品質2、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七、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7分)十六年前的回憶(節選)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爹!”我忍不住喊出聲來。母親哭了,妹妹也跟著哭起來了。“不許亂喊!”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親瞅了瞅我們,沒有說一句話。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1、畫“ ”的句子運用了 描寫和 描寫,從“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可見 ,“平靜”說明。(2分)2、最后一個自然段中破折號的作用是( )。(1分)A.表示聲音的延長 B.表示意思轉折 C.表示解釋說明3、在法庭上,父親的神情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著”的 (2分)“父親瞅了瞅我們,沒有說一句話。”這時他心里也許在想:。(2分)八、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6分)為人民服務(節選)①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②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③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采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1、選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用小標題概括: 。(1分)2、分析選文中句①~句④之間的內在聯系,補充下面的思維導圖。(3分)3、同學們針對“為人民服務”展開了討論,請你聯系生活中的例子也來說一說。(2分)明天:為人民服務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就像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那樣。我:不僅是白衣天使,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為人民服務,◎第五單元——學精神與探索語文要素: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九、課內文言文閱讀。(9分)兩小兒辯日(節選)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 曰:非然也。1、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A.思援/弓繳而射之。 B.惟/弈秋之為聽。C.為是/其智弗若與 D.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2、兩個人跟著弈秋學下棋,學習的表現不同,第一個人 ,第二個人 。兩個人的學習效果 。 (用四字詞語填空)(3分)3、仿照畫“ ”句子的表達方法,換個角度揭示兩個人學習效果不同的原因。 曰:然也。(2分)4、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歷,再用一個具體的事例證明作者的觀點。(2分)十、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9分)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節選)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國睡眠研究專家。一次,他發現兒子在睡覺的時候,眼珠忽然轉動起來。他感到很奇怪:為什么睡覺時眼珠會轉動 這會不會與做夢有關 會是什么關系呢 阿瑟林斯基帶著一連串的疑問,對自己八歲的兒子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腦電波的變化與做夢有關。接著,他又對二十名成年人進行了反復的觀察實驗,最后得出結論:睡眠中眼珠快速轉動的時候,人的腦電波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這是人最容易做夢的階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為心理學家研究做夢的重要依據。1、選段第一句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是 (A.總領全文 B.承上啟下)。(1分)2、根據選段,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發現現象 提出問題 進行實驗 得出結論發現兒子睡覺時眼珠會轉動 睡眠中眼珠快速轉動時,腦電波變化大,是人最容易做夢的階段。3、選段中畫“ ”的句子一連用了三個 (疑問 反問)句。這一連串的問題,可以用“( )”(填序號)來形容。(2分)A.百思不得其解 B.打破砂鍋問到底C.一問三不知 D.敏而好學,不恥下問4、作者選用阿瑟林斯基的事例,要論證的觀點是: 。(4分)如果再選擇一個事例來證明這個觀點,下面哪個事例更恰當 說明理由。事例一:阿基米德洗澡時發現盆中的水隨著身體的浸入而溢出,反復實驗后,發現浮力定律。事例二:伽利略質疑亞里士多德的說法,反復實驗后發現鐵球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關系。事例 更恰當,理由是:◎第六單元——難忘的小學生活語文要素:運用學過的方法整理資料。十一、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8分)老師領進門(節選)那時候,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級的課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地。從事文學創作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在這方面田老師培育了我,給我開了竅。我回家鄉去,在村邊、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師拄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級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老師搖搖頭,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生難忘。.1、畫線句把 比作 ,形象地說明田老師對“我”的啟迪和熏陶。(2分)2、從選文第3自然段田老師的話中,我能體會到田老師是一個 的人。“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前一句是“ ”。(2分)3、下列對“插柳之恩,終生難忘”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插柳之恩”是指田老師通過講故事培養了“我”的想象力。B.“終生難忘”是指田老師講的故事生動有趣,“我”難以忘懷。C.從這句話可以感受到“我”對田老師的感激之情。4、在你的小學生活中,哪位老師對你的影響最大 請你談一談。(2分)十二、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7分)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節選)根據我自己的體會,所謂天才,就是堅持不斷的努力。有些人也許覺得我在數學方面有什么天分,其實從我身上是找不到這種天分的。我讀小學時,因為成績不好,沒有拿到畢業證書,只拿到一張修業證書。初中一年級時,我的數學也是經過補考才及格的。但是說來奇怪,從初中二年級以后,我就發生了一個根本轉變,因為我認識到既然我的資質差些,就應該多用點兒時間來學習。別人學一小時,我就學兩小時,這樣,我的數學成績得以不斷提高。一直到現在我也貫徹這個原則:別人看一篇東西要三小時,我就花三個半小時。經過長期積累,就多少可以看出成績來。并且在基本技巧爛熟之后,往往能夠一個鐘頭就看懂一篇人家看十天半月也解不透的文章。所以,前一段時間的加倍努力,在后一段時間能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是的,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1、“一直到現在我也貫徹這個原則”中的“這個原則”指什么 用“ ”在選段中畫出來。(1分)2、作者為了說明“所謂天才,就是堅持不斷的努力”,采用的方法是( )。(2分)A.列舉“我”讀小學時沒有拿到畢業證書,說明“我”不是天才。B.敘述“我”用很多時間來讀書,掌握了很多知識。C.敘述“我”經過親身實踐,體會到了道理。D.通過對比,敘述了成為天才的好處。3、“我”讀小學時成績不好,為什么從初中二年級以后成績就變好了呢 (2分)4、聯系實際,談談你對“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的理解。(2分)◎古詩詞誦讀語文要素: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十三、閱讀古詩,完成練習。(9分)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 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1、“盡”在字典中的解釋:①完;②死亡;③達到極端;④全部用出;⑤用力完成;⑥全,都;⑦所有的。 “勸君更盡一杯酒”中“盡”的意思是 ;“今夜月明人盡望”中“盡”的意思是 ;“盡心竭力”中“盡”的意思是 。 (填序號)(3分)2、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2分)(1)詩的前兩句點明了送別時是春天,送別的地點是渭城,景物中的朝雨、柳色暗含離別之意,為送別營造了悲涼的氣氛。 ( )(2)詩的后兩句借勸酒表達了離別之情。 ( )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分)4、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送別的詩句 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① ②十四、閱讀古詩詞,完成練習。(11分)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1、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A.送鮑浩然之浙東(往,去)B.眉眼盈盈處(清澈)C.才始送春歸(方才)2、這首詞的作者是 代的 。“卜算子”是這首詞的 ,“送鮑浩然之浙東”是這首詞的 ,題目意思是詞人送 (人物)到 (地點)去。(3分)3、“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的意思是:。這兩句運用 的修辭手法,把 比作 ,寫出山水的靈秀。(4分)4、下列對本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這是一首送別詞,上闋寫山水之景,下闋寫送別之情。B.本詞構思別致,下闋用了兩個“送”和兩個“歸”,把季節和人巧妙地聯系起來,表面上吐露惜春之情,實際上寄托了對朋友美好前景的祝愿。C.下闋三、四句,作者希望能和友人一起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住。D.這是一首風格獨特的送別詞,筆調輕松活潑,語言風趣俏皮,想象新穎且充滿情趣。參考答案一、1、元宵 承上啟下2、燈的數量多 燈的種類多3、賞花燈 放花炮 吃元宵詳略得當,使人深刻感受到元宵節的“火熾而美麗”,給人留下深刻印象4、BCDF二、1、猜粥 看粥 詳寫2、渾身腫脹 吃來面面的 起鍋巴 粉碎 腫脹 脫了紅外套3、好奇、急切 驚異 天真可愛三、1、D2、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能使自己理智地面對現實,在絕望中看到希望之光,從而獲得內心的安慰,獲得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念。3、"值得寬慰的東西"指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們和喪命的船上其他人員,自己還是幸運的。魯濱遜是一個聰明堅強、樂觀向上的人。4、AB5、壞處:這次的失敗令我沮喪;我開始變得不自信,并且懷疑自己的能力。好處:有助于我查漏補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激勵我繼續努力。我的看法: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要以平常心對待成敗,從中總結經驗,努力提升自己。四、1、乘木筏出發 勇敢的小證人2、神態 動作 語言3、性格2:勇于探險 理由:和小伙伴、們乘木筏去冒險。性格3:勇敢正義理由:在法庭上揭露印江·喬埃的罪行。五、1、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 時光流逝匆匆D;2、①擬人B;②排比 洗手 吃飯 默默;3、①“飛、飛、溜、閃”四個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時間的流逝之快。②可以加一個空鏡頭的鏡頭,就是晚上躺在床上睡覺,早上醒來睜開眼,這樣更能體現時間的流逝。4、銳意進取,任時間流逝信念不變 傷感于時光飛逝而自身無能為力我們要珍惜時間,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六、1、跳房子 看云彩走 撥弄蟻穴 翻看電影畫報2、母親還沒回來 “我”的愿望馬上就可以實現了3、院子很大、很空 “我”在等待媽媽時的焦急不安、無聊、空虛的心情4、(1)A(2)E(3)D5、不能。這句話連用四個“想象”,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調了“我”蹲在草叢里的無聊與孤獨。如果只保留一個,就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了。七、1、外貌 神態 敵人對父親施了重刑 父親在經歷殘酷的折磨后依舊堅強2、C3、因為父親對革命事業有信心,他用自己的“安定”“沉著”安撫親人,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4、要為我擔心,為革命事業獻身是光榮的八、1、如何對待批評2、不怕任何人的批評。“我們”接受任何人的正確批評。明確了正確批評的標準。3、環衛工人每天默默地打掃街道,美化城市,他們一直在為人民服務。九、1、A2、專心致志 三心二意 截然不同3、為是其專心弗若與4、我在寫作業的時候,專心致志就會很快完成,正確率很高,而三心二意時不僅寫作業速度很慢,而且錯誤率很高。由此可見,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十、1、B2、人睡覺時眼珠為什么會轉動等一系列問題 對兒子進行實驗,又對二十名成年人進行了反復的觀察實驗立3、疑問 B4、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一 阿基米德對司空見慣的現象“洗澡時盆中的水隨著身體的浸入而溢出”產生了疑問,反復實驗后發現了浮力定律。這與本文中事例的敘述過程一致,論據能夠為論點服務。十一、1、田老師的故事;春雨2、謙虛;有意栽花花不發3、B4、王老師對我的影響最大,因為他寓教于樂,課堂上總是充滿歡聲笑語,他的課能讓我輕輕松松地學習知識。十二、1、多用點兒時間來學習。2、C3、因為“我”在初二年級時認識到自己的資質差些,應該多用點兒時間學習。4、每個人的智力相差不大,就看誰在學習上花的時間多,讀的書多。多讀書,自然能夠懂得很多事情,成為一個聰明的人,甚至成為一個天才。十三、1、①⑥④2、(1)×(2)√3、渭城清晨的細雨濕潤了輕輕揚起的塵土,客舍旁的柳樹都顯得格外清新明朗。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十四、1、B2、宋 王觀 詞牌名 詞題 鮑浩然 浙東3、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比喻 山水 眉眼4、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