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年高考1年模擬課時精練(一) 物質的組成、分類及轉化一、選擇題1.齊魯文化底蘊深厚,下列物質的主要化學成分不能與其他三種歸為一類的是 ( )A.嶗山綠茶 B.魯錦C.曲阜楷木雕 D.萊蕪錫雕2.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加入明礬后泥水變澄清B.北京冬奧會用水快速制冰C.燉排骨湯時加點醋味道更鮮D.切開的茄子放置后切面變色3.(2025·上海市七寶中學浦江分校月考)按照物質不同的分類方法,H2SO4應屬于 ( )①氫化物 ②氧化物 ③含氧酸 ④電解質 ⑤非電解質 ⑥離子化合物 ⑦共價化合物A.③④⑥ B.③⑤⑥C.③④⑦ D.③⑤⑦4.下列關于物質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云、霧、紫水晶都屬于膠體B.硫酸鋇、乙酸都屬于強電解質C.NO2、SO2、P2O5均為酸性氧化物D.液氨、液氯、干冰均為化合物5.下列關于膠體和溶液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膠體和溶液都是均一、穩定的分散系,靜置不易產生沉淀B.蔗糖、淀粉、蛋白質的水溶液均能產生丁達爾效應C.光線通過時,膠體產生丁達爾效應,溶液則無丁達爾效應D.向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先產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漸溶解6.電影中涉及很多有趣的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氦氣屬于稀有氣體,是空氣的成分之一B.電影中由硅、碳、氧、硫等元素經過一系列變化能變成鐵,該過程屬于化學變化C.固定太空電梯的纜繩材料最有可能是碳納米管(如圖1),碳納米管與C60互為同素異形體D.取a g偏二甲肼(火箭推進劑)在6.4 g氧氣中恰好完全反應,如圖2,則偏二甲肼中不含氧7.(2025·宜春市第一中學期中)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用激光分別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膠體,后者產生丁達爾效應B.實驗室通常以NaOH溶液和FeCl3溶液反應制備Fe(OH)3膠體C.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的微粒直徑在1~100 nm之間D.Fe(OH)3膠體能夠使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目的8.(2025·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月考)分類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科學方法,某同學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分類,其中甲與乙、丙、丁、戊是包含關系。正確的組合是 ( )序號 甲 乙、丙、丁、戊① 常見干燥劑 濃硫酸、石灰石、堿石灰、五氧化二磷② 常見合金 不銹鋼、青銅、硬鋁、生鐵③ 混合物 焦爐煤氣、玻璃、王水、漂白粉④ 腐蝕品 濃硫酸、燒堿、硝酸、氫氧化鉀⑤ 堿性氧化物 過氧化鈉、氧化鎂、氧化鋁、氧化鐵⑥ 弱電解質 次氯酸、氨水、水、冰醋酸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⑥ D.①⑤⑥9.(2025·揭陽市惠來同仁北實高級中學期中)分類是認識和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下列物質的化學式或結構簡式及分類均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 化學式或結構簡式 分類A 明礬 KAl(SO4)2·12H2O 混合物B 高氯酸 HClO 強電解質C 碳酸亞鐵 FeCO3 亞鐵鹽D 聚丙烯 高分子材料10.(2025·南京市第一中學期中)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的是(“aq”表示水溶液) ( )A.飽和NaCl(aq)NaHCO3Na2CO3B.HClO(aq)Cl2(g)Br2(l)C.FeFeCl2Fe(OH)2D.Fe(s)Fe2O3(s)Fe(s)11.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如圖化學反應,已知A、B、C中均含有同種元素,則下列對應物質不正確的是 ( )選項 A物質 B物質 C物質 D物質A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CO2B Fe FeCl2 FeCl3 Cl2C AlCl3溶液 Al(OH)3 Na[Al(OH)4]溶液 NaOH溶液D H2S S SO2 O2二、非選擇題12.(10分)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汽車尾氣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催化轉換器”便可以使汽車的尾氣轉換成無毒氣體。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下圖為氣體轉換的微觀過程。請你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A、B、C三種物質可以歸為一類的依據是 。 (2)將C歸為化合物,將D歸為單質的理由是 。 (3)圖示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化學變化過程中消耗的A物質和生成的C物質的質量比為 。 (4)從微觀的角度去描述你獲得的關于化學變化的有關信息: (答出一條即可)。13.(14分)鐵廣泛應用于人類的生產、生活。Ⅰ.鐵及其化合物存在如圖甲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回答下列問題。(1)a、b、c三種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 (填化學式)。 (2)①~⑤反應中,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有 (填序號)。寫出⑤的化學方程式: 。 (3)將e的濃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可得到紅褐色液體,該液體屬于一種特殊的分散系。該分散系中分散質的微粒直徑為 。鑒別e的濃溶液與該分散系所用方法的原理為 。 Ⅱ.明代《徐光啟手跡》記載了以綠礬(FeSO4·7H2O)和硝(KNO3)為原料制備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如圖乙:綠礬(4)X為鐵的氧化物,X的化學式可能為 ,判斷依據為 。 (5)③利用濃硫酸的性質為 (填字母)。 a.強氧化性 b.高沸點c.酸性 d.脫水性2年高考1年模擬(一)1.選D 綠茶的主要化學成分是茶多酚、植物堿等,屬于有機物;魯錦主要化學成分為蛋白質,屬于有機物;曲阜楷木雕主要化學成分是纖維素,屬于有機物;萊蕪錫雕,屬于金屬材料,綜上,D符合題意。2.選B A.明礬凈水的原理為Al3++3H2OAl(OH)3(膠體)+3H+,Al(OH)3膠體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泥水變澄清,涉及化學變化;B.水快速制冰為物理變化;C.燉排骨湯時放點醋,可使骨頭中的鈣、磷、鐵等礦物質溶解出來,此外,醋還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維生素被破壞,涉及化學變化;D.茄子中存在一類叫“酚氧化酶”的物質,遇到氧氣之后,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一些有色的物質,反應時間越長,顏色越深,涉及化學變化。3.選C 由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可知,H2SO4應屬于含氧酸、電解質、共價化合物。4.選A 云、霧為氣溶膠,紫水晶為固溶膠,它們都屬于膠體,A正確;乙酸屬于弱電解質,B錯誤;NO2不存在相應的酸,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屬于不成鹽氧化物,C錯誤;液氯是單質,D錯誤。5.選B 蔗糖的水溶液不屬于膠體,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6.選B 氦氣屬于稀有氣體,是空氣的成分之一,A正確;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學變化中原子核不會變,該過程屬于核聚變,B錯誤;碳納米管與C60屬于碳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C正確;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為3.6 g×=3.2 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質量為4.4 g×=3.2 g,3.2 g+3.2 g=6.4 g,故偏二甲肼中不含氧元素,D正確。7.選B 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用激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膠體時,后者產生丁達爾效應,故A正確;實驗室通常是向沸水中滴加飽和FeCl3溶液來制備Fe(OH)3膠體,故B錯誤;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的微粒直徑在1~100 nm之間,故C正確;膠體粒子具有吸附性,Fe(OH)3膠體能夠使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目的,故D正確。8.選B ①石灰石不是干燥劑;②不銹鋼、青銅、硬鋁、生鐵都是合金;③焦爐煤氣含有氫氣、甲烷、一氧化碳等物質,玻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王水是濃硝酸、濃鹽酸的混合物,漂白粉是氯化鈣、次氯酸鈣的混合物;④濃硫酸、燒堿、硝酸、氫氧化鉀都具有腐蝕性,屬于腐蝕品;⑤過氧化鈉不是堿性氧化物;⑥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9.選C 明礬的化學式為KAl(SO4)2·12H2O,它是帶有結晶水的鹽,具有固定的熔沸點,屬于純凈物,A不正確;高氯酸的化學式為HClO4,HClO是次氯酸的化學式,高氯酸屬于強電解質,B不正確;碳酸亞鐵中鐵元素顯+2價,化學式為FeCO3,它屬于亞鐵鹽,也屬于碳酸鹽,C正確;聚丙烯是由丙烯通過加聚反應制得,其結構簡式為,D不正確。10.選A 侯氏制堿法的過程是向飽和食鹽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氨氣、CO2,析出碳酸氫鈉,再加熱得到碳酸鈉,故A正確;HClO光照分解生成HCl和O2,故B錯誤;Cl2有強氧化性,會將鐵氧化為FeCl3,故C錯誤;Fe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Fe3O4和H2,故D錯誤。11.選B 若A為Fe,D為Cl2,Fe與Cl2反應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B錯誤。12.解析:根據題意及圖示可知,A為NO、B為CO、C為CO2、D為N2。答案:(1)都含有氧原子(或都是氧化物)(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不同種元素的原子構成的分子,而氮氣分子是由同種元素的原子構成的分子(3)2NO+2CO2CO2+N2 15∶22(4)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都沒有發生改變(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3.解析:(1)根據物質類別和鐵元素的化合價可知,a為Fe,b為FeCl2,e為FeCl3,c為Fe(OH)2,d為Fe(OH)3。a、b、c三種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FeCl2、Fe(OH)2。(2)①為置換反應;②氯氣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氯化鐵;③鐵在氯氣中點燃生成氯化鐵;④反應中Fe的化合價沒有發生變化;⑤氫氧化亞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故①~⑤反應中,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有②③⑤。(5)③中濃硫酸與硝酸鉀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硝酸,硝酸沸點低,易揮發,濃硫酸的沸點高,難揮發,利用了濃硫酸的高沸點和酸性。答案:(1)FeCl2、Fe(OH)2 (2)②③⑤4Fe(OH)2+O2+2H2O4Fe(OH)3(3)1~100 nm 丁達爾效應 (4)Fe2O3或Fe3O4 FeSO4分解生成SO2和SO3,部分S元素被還原,則Fe元素應被氧化,所以X為Fe2O3或Fe3O4 (5)bc5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