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3.1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課件+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3.1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課件+學案)

資源簡介

考 情 分 析
試題 情境 生活實踐類 跳水、蹦床、蹦極、火箭發射、無人機、跳傘運動、電梯內的超重及失重
學習探究類 傳送帶模型,板塊模型,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測量動摩擦因數
第11課時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
目標要求 1.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和慣性的本質。2.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及公式,能夠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問題。3.了解單位制,并知道國際單位制中的七個基本單位,會用國際單位制檢查結果表達式是否正確。
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一、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2.理想實驗:它是在經驗事實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抽象思維來展開的實驗,是人們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過程。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理想斜面實驗得出的,它不能(填“不能”或“可以”)由實際的實驗來驗證。
3.物理意義
(1)揭示了物體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的運動規律。
(2)提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即物體維持其原有運動狀態的特性。
(3)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注意:運動狀態的改變指速度的改變,速度改變則必有加速度,故力是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慣性
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作慣性。
2.慣性大小的量度
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物體的質量越小,慣性越小。
3.對慣性的理解
(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2)物體慣性的大小只取決于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受力情況、速度大小及所處位置無關。
(3)物體慣性表現形式:
①形式一:“保持原狀”。物體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②形式二:“反抗改變”。物體受到外力且合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慣性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越難改變。
1.牛頓第一定律是實驗定律。( × )
2.物體不受力時,將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 )
3.運動的物體慣性大,靜止的物體慣性小。( × )
4.超載時遇到緊急情況剎車不容易停下來,說明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 )
例1 (2024·四川省期末)關于伽利略設計的如圖所示的斜面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實驗研究,伽利略總結得出了慣性定律
B.伽利略認為物體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C.圖中完全沒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實際存在的,實驗可實際完成
D.圖中的實驗為“理想實驗”,通過邏輯推理得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答案 B
解析 通過斜面實驗研究,伽利略總結得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牛頓得出了慣性定律,故A錯誤;伽利略認為物體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故B正確;完全沒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實際不存在的,故C錯誤;伽利略用抽象思維、數學推導和科學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得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D錯誤。
例2 (多選)(2024·江西省豐城中學開學考)如圖,圓柱形玻璃容器內裝滿液體靜置于水平面上,容器中有a、b、c三個不同材質的物塊,物塊a、c均對容器壁有壓力,物塊b懸浮于容器內的液體中,忽略a、c與容器壁間的摩擦?,F給容器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使容器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個物塊將保持圖中位置不變,與容器一起向右加速運動
B.物塊a將相對于容器向左運動,最終與容器右側壁相互擠壓
C.物塊b將相對于容器保持靜止,與容器一起做勻加速運動
D.物塊c將相對于容器向右運動,最終與容器右側壁相互擠壓
答案 CD
解析 由題意可知,c浮在上面對上壁有壓力,可知c排開水的質量大于c本身的質量,同理b排開水的質量等于b本身的質量,a排開水的質量小于a本身的質量;則當容器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塊a將相對于容器向左運動,最終與容器左側壁相互擠壓;物塊b將相對于容器保持靜止,與容器一起做勻加速運動;物塊c因相等體積的水將向左運動,則導致c將相對于容器向右運動,最終與容器右側壁相互擠壓(可將c想象為一個小氣泡),故選C、D。
考點二 牛頓第二定律
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達式:F=ma。
3.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4.加速度兩個表達式的對比理解
(1)a=是加速度的定義式,a與Δv、Δt無必然聯系;
(2)a=是加速度的決定式,a的大小由合外力F和質量m決定,且a∝F,a∝。
1.由m=可知,物體的質量與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與其運動的加速度成反比。( × )
2.可以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確定高速(接近光速)電子的加速度。( × )
3.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與F的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無關。( √ )
4.物體所受合外力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而速度不一定減小。( √ )
某同學為研究雨滴下落的規律查閱資料,了解到:較大的雨滴,其運動模型可看成是1 000 m高空的物體在有空氣阻力的空間中由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落地速度為4 m/s。請分析雨滴下落的運動過程,描述雨滴下落過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的變化,并定性作出雨滴下落的v-t圖像(設空氣阻力與速度大小成正比)。
答案 雨滴先加速下落,速度變大,所受空氣阻力變大,由牛頓第二定律mg-kv=ma知,雨滴的加速度減小,當雨滴所受的空氣阻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時,加速度為零,雨滴勻速下落。其下落的v-t圖像如圖所示。
例3 (2024·北京朝陽區一模)如圖所示,豎直輕彈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接觸彈簧后把彈簧壓縮到一定程度(在彈性限度內),不計空氣阻力。則(  )
A.從接觸彈簧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斷增大
B.從接觸彈簧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C.從接觸彈簧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D.小球在最低點時所受的彈力大小等于其所受的重力大小
答案 B
解析 小球從接觸彈簧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受重力和彈簧彈力作用,彈力從零逐漸增大,開始階段彈力小于重力,小球合力向下,做加速運動,當彈力等于重力時,所受合外力為零,加速度為零,之后彈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做減速運動,故小球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減小,A錯誤,B正確;小球從接觸彈簧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彈簧彈力對小球做負功,小球機械能減少,轉化為彈簧彈性勢能,C錯誤;小球在最低點時所受的彈力大小大于其所受的重力大小,D錯誤。
例4 (2022·全國乙卷·15)如圖,一不可伸長輕繩兩端各連接一質量為m的小球,初始時整個系統靜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兩球間的距離等于繩長L。一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輕繩的中點,方向與兩球連線垂直。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L時,它們加速度的大小均為(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L時,如圖所示,
由幾何關系可知sin θ=
由數學知識可知cos θ=,
設繩子拉力為FT,對結點O,
由平衡條件:水平方向有2FTcos θ=F,
解得FT=F
對任意小球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T=ma
解得a=,故A正確,B、C、D錯誤。
例5 (2024·湖南卷·3)如圖,質量分別為4m、3m、2m、m的四個小球A、B、C、D,通過細線或輕彈簧互相連接,懸掛于O點,處于靜止狀態,重力加速度為g。若將B、C間的細線剪斷,則剪斷瞬間B和C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
A.g,1.5g B.2g,1.5g
C.2g,0.5g D.g,0.5g
答案 A
解析 剪斷前,對B、C、D整體受力分析,
A、B間輕彈簧的彈力
FAB=(3m+2m+m)g=6mg
對D受力分析,C、D間輕彈簧的彈力FCD=mg
剪斷后,對B:FAB-3mg=3maB
解得aB=g,方向豎直向上
對C:FDC+2mg=2maC,且FCD=FDC
解得aC=1.5g,方向豎直向下,故選A。
思考 為什么繩或桿中的彈力能發生突變,而彈簧(兩端固定時)中的彈力不能發生突變?
答案 繩或桿形變不明顯,可以認為它們恢復原來的形狀,不需要時間,彈力立即消失或改變,但彈簧形變明顯,恢復原來的形狀需要時間,故彈簧中的彈力不會發生突變。
拓展 若例5中小球C、D間是用細線連接的,剪斷B、C間細線瞬間,求小球C的加速度大小及C、D間細線拉力大小?
答案 g 0
解析 假設C、D間細線拉力大小為FT,
剪斷B、C間細線瞬間,兩球運動狀態相同,
對C:2mg+FT=2ma ①
對D:mg-FT=ma ②
聯立①②可得:a=g,FT=0。
 求解瞬時加速度問題的一般思路
考點三 超重和失重問題
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對比
名稱 超重 失重 完全失重
產生條件 物體的加速度向上 物體的加速度向下 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g
對應運 動情境 加速上升或減速下降 加速下降或減速上升 自由落體運動、豎直上拋運動等
原理 F-mg=ma F=mg+ma mg-F=ma F=mg-ma mg-F=mg F=0
說明 (1)發生超重或失重現象時,物體所受的重力沒有變化,只是壓力(或拉力)變大或變小了。 (2)在完全失重的狀態下,一切由重力產生的物理現象都會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再受浮力作用、液柱不再產生壓強等。
1.減速上升的升降機內的物體對地板的壓力大于物體的重力。( × )
2.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 × )
3.物體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時其重力并沒有發生變化。( √ )
4.根據物體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可以判斷物體運動的速度方向。( × )
當在盛水的靜止塑料瓶壁上扎一個小孔時,水會從小孔噴出,但釋放水瓶,讓水瓶自由下落時,水卻不會從小孔流出。這是為什么?
答案 塑料瓶靜止時,小孔有水噴出,是因為上部的水對下部的水產生壓力;當讓水瓶自由下落時,由于a=g,水和瓶均處于完全失重狀態,上部的水不會對下部的水產生壓力,故水不再從小孔流出。
例6 (2024·廣東佛山市一模)某同學體重50 kg,乘電梯上行時,用手機內置傳感器測得某段時間內電梯的加速度如圖所示。豎直向上為正方向。關于該段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3~5 s該同學處于失重狀態
B.9~11 s電梯向下加速運動
C.該同學受到的最小支持力約為30 N
D.該同學受到的最大支持力約為530 N
答案 D
解析 由題圖可知,3~5 s的加速度為正,方向豎直向上,則該同學處于超重狀態,故A錯誤;9~11 s的加速度為負,方向豎直向下,9 s時的速度是豎直向上的,故電梯向上減速運動,故B錯誤;10 s時,a1=-0.6 m/s2,該同學受到的支持力最小,FNmin-mg=ma1,解得FNmin=470 N,故C錯誤;4 s時a2=0.6 m/s2,該同學受到的支持力最大,FNmax-mg=ma2,解得FNmax=530 N,故D正確。
例7 (2024·全國甲卷·22)學生小組為了探究超重和失重現象,將彈簧測力計掛在電梯內,測力計下端掛一物體。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大小為9.8 m/s2。
(1)電梯靜止時測力計示數如圖所示,讀數為       N(結果保留1位小數);
(2)電梯上行時,一段時間內測力計的示數為4.5 N,則此段時間內物體處于      (填“超重”或“失重”)狀態,電梯加速度大小為       m/s2(結果保留1位小數)。
答案 (1)5.0 (2)失重 1.0
解析 (1)由題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5 N,則讀數為5.0 N。
(2)電梯上行時,一段時間內測力計的示數為4.5 N,小于物體的重力,可知此段時間內物體處于失重狀態;G=mg=5.0 N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mg-FT=ma
代入數據聯立解得電梯加速度大小a≈1.0 m/s2。
 判斷超重和失重的方法
1.從受力的角度判斷
當物體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時,物體處于超重狀態;小于重力時,物體處于失重狀態;等于零時,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
2.從加速度的角度判斷
當物體具有向上的(分)加速度時,物體處于超重狀態;具有向下的(分)加速度時,物體處于失重狀態;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時,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
考點四 單位制
1.單位制: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
2.基本單位:基本量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基本量共七個,其中力學有三個,是長度、質量、時間,基本單位分別是米、千克、秒。
3.導出單位:由基本量根據物理關系推導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
4.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物理量名稱 物理量符號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長度 l 米 m
質量 m 千克(公斤) kg
時間 t 秒 s
電流 I 安[培] A
熱力學溫度 T 開[爾文] K
物質的量 n,(ν) 摩[爾] mol
發光強度 I,(Iv) 坎[德拉] cd
例8 (2023·遼寧卷·2)安培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了電流之間相互作用力的規律。若兩段長度分別為Δl1和Δl2、電流大小分別為I1和I2的平行直導線間距為r時,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表示為ΔF=k。比例系數k的單位是(  )
A.kg·m/(s2·A) B.kg·m/(s2·A2)
C.kg·m2/(s3·A) D.kg·m2/(s3·A3)
答案 B
解析 根據題干公式ΔF=k整理可得k=,代入相應物理量單位可得比例系數k的單位為=kg·m/(s2·A2),故選B。
課時精練
(分值:60分)
1~7題每小題5分,共35分
1.(多選)(2024·寧夏石嘴山市檢測)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時,一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B.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消失后,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C.牛頓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
D.牛頓第一定律表明,物體只有在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才具有慣性
答案 ABC
解析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時,一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故A正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消失后,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B正確;牛頓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故C正確;物體在任何狀態下均具有慣性,故D錯誤。
2.(2025·廣東省四校聯考)滑翔傘是一批熱愛跳傘、滑翔翼的人發明的一種飛行器?,F有一滑翔傘沿直線朝斜向右下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空氣對滑翔傘和飛行人員的作用力為F,則此過程中F的方向可能是(  )
答案 A
解析 滑翔傘沿直線朝斜向右下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F與G的合力方向與v同向,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3.(多選)(來自教材改編)如圖所示,裝滿石塊的貨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駛。貨箱中石塊B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貨車勻速行駛時,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為0
B.貨車勻速行駛時,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為mg
C.貨車以加速度a勻加速行駛時,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為ma
D.貨車以加速度a勻加速行駛時,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為m
答案 BD
解析 貨車勻速行駛時,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與重力等大反向,選項A錯誤,B正確;貨車以加速度a勻加速行駛時,石塊B所受的合力為ma,則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為F==m,選項C錯誤,D正確。
4.(2024·北京卷·4)如圖所示,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后,在推力F作用下一起向前運動。飛船和空間站的質量分別為m和M,則飛船和空間站之間的作用力大小為(  )
A.F B.F
C.F D.F
答案 A
解析 根據題意,對整體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有F=(M+m)a,對空間站分析有F'=Ma,解得飛船和空間站之間的作用力F'=F,故選A。
5.(八省聯考·云南·6)某同學站在水平放置于電梯內的電子秤上,電梯運行前電子秤的示數如圖甲所示。電梯豎直上升過程中,某時刻電子秤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該時刻電梯(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做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05 m/s2
B.做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0.50 m/s2
C.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05 m/s2
D.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0.50 m/s2
答案 D
解析 由題圖可知該同學質量m=60 kg;由題圖乙可知該時刻同學處于超重狀態,電梯向上加速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g=ma,解得a= m/s2=0.50 m/s2,故選D。
6.(八省聯考·陜西·6)如圖,質量均為m的兩個相同小球甲和乙用輕彈簧連接,并用輕繩L1、L2固定,處于靜止狀態,L1水平,L2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60°,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
A.L1的拉力大小為mg
B.L2的拉力大小為3mg
C.若剪斷L1,該瞬間小球甲的加速度大小為g
D.若剪斷L1,該瞬間小球乙的加速度大小為g
答案 C
解析 對甲、乙整體受力分析可知,L1的拉力大小為FT1=2mgtan 60°=2mg
L2的拉力大小為FT2==4mg
選項A、B錯誤;
剪斷L1瞬間,彈簧的彈力不變,則小球乙受的合外力仍為零,加速度為零;對小球甲受力分析,F合=2mgsin 60°=mg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a=g
選項C正確,D錯誤。
7.(2024·安徽卷·6)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有兩完全相同的輕質彈簧,它們的一端分別固定于水平線上的M、N兩點,另一端均連接在質量為m的小球上。開始時,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小球靜止于MN連線的中點O,彈簧處于原長。后將小球豎直向上,緩慢拉至P點,并保持靜止,此時拉力F大小為2mg。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不計空氣阻力。若撤去拉力,則小球從P點運動到O點的過程中(  )
A.速度一直增大 B.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C.加速度的最大值為3g D.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答案 A
解析 在P點保持靜止,由平衡條件可知此時小球所受合力為零,且F=2mg,可知此時兩彈簧的合力大小為mg。當撤去拉力,則小球從P點運動到O點的過程中兩彈簧的拉力與重力的合力方向始終向下,小球一直做加速運動,故A正確,B錯誤;
小球從P點運動到O點的過程中,彈簧形變量變小,兩彈簧在豎直方向的合力不斷變小,故小球受的合力一直變小,加速度一直減小,加速度的最大值為撤去拉力時的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2mg=ma,得a=2g,即加速度的最大值為2g,故C、D錯誤。
8~10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8.(2025·江西省智學聯盟體聯考)智能手機有許多的傳感器,如加速度傳感器。小明用手平托著手機,迅速向下運動,然后停止。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手機記錄了手機豎直方向的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t1時刻手機速度最大
B.手機t2時刻比t1時刻速度更小
C.t3時刻手受到的壓力比手機重力小
D.t4時刻手受到的壓力最大
答案 D
解析 根據題意由題圖可知,t1時刻手機加速度為負向最大,但速度不是最大,故A錯誤;手機一直向下運動,t2時刻手機加速度仍向下,所以手機還在向下加速,速度比t1時刻更大,故B錯誤;根據題意,設手給手機的支持力為F,向下為正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有mg-F=ma,可得F=mg-ma,可知當手機具有向上的最大加速度時,手給手機的作用力最大,即手受到的壓力最大,由題圖可知,t4時刻手機具有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即t4時刻手受到的壓力最大;t3時刻,手機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手機處于超重狀態,所以手受到的壓力比手機重力大,故C錯誤,D正確。
9.(2024·湖北孝感市開學考)物體在黏滯流體中運動時要受到阻力,稱為黏滯阻力,球形物體受到的黏滯阻力表達式為f=6πηrv,式中η為液體的黏滯系數,r為小球的半徑,v為小球運動的速率。如圖所示,小球在某種油中由液面處靜止下落,一段時間后速度達到最大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剛開始下落時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小球的密度一定,質量越大,則最大速度越小
C.小球的密度一定,半徑越大,則最大速度越大
D.若采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來表示η的單位,則其單位為kg·s-1
答案 C
解析 設小球的密度為ρ1,油的密度為ρ2,對小球受力分析有mg-f-F浮=ma,即mg-6πηrv-ρ2gV=ma,又m=ρ1V,解得a=g-,由上式可知,小球剛開始下落時v=0,加速度為a=g-,故A錯誤;隨著速度v的增大,加速度a減小,當加速度等于0時,速度最大,有0=g-,小球的質量為m=ρ1·πr3,解得vm=,故小球的密度一定,半徑越大,則最大速度越大;小球的密度一定,質量越大,則最大速度越大,故B錯誤,C正確;根據f=6πηrv,解得η=,液體的黏滯系數單位為=kg·m-1·s-1,故D錯誤。
10.(2025·湖北襄陽市校考)如圖,一輛公共汽車在水平公路上做直線運動,小球A用細線懸掛在車頂上,車廂底板上放一箱蘋果,蘋果箱和蘋果的總質量為M,蘋果箱和箱內的蘋果始終相對于車廂底板靜止,蘋果箱與公共汽車車廂底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若觀察到細線偏離豎直方向夾角大小為θ并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汽車一定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B.車廂底板對蘋果箱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蘋果箱中間一個質量為m的蘋果受到的合力大小為
D.蘋果箱中間一個質量為m的蘋果受到周圍其他蘋果對它的作用力大小為
答案 D
解析 對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合力與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所以汽車運動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如果向右運動,則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如果向左運動,則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錯誤;設小球的加速度為a,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對小球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1gtan θ=m1a,解得a=gtan θ,則汽車的加速度和蘋果箱的加速度都為a=gtan θ,蘋果箱和箱內的蘋果始終相對于車箱底板靜止,則車廂底板對蘋果箱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以這箱蘋果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f=Ma=Mgtan θ,方向水平向左,B錯誤;以蘋果箱中間一個質量為m的蘋果為研究對象,所受合外力為F合=ma=mgtan θ,設周圍其他蘋果對它的作用力大小為F,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α,在水平方向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sin α=ma,在豎直方向上Fcos α=mg,加速度a=gtan θ,可知F=,tan α=tan θ,則α=θ,即F=,C錯誤,D正確。
 (7分)
11.如圖為用索道運輸貨物的情景,已知傾斜的索道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質量為m的貨物與車廂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當載重車廂沿索道向上加速運動時,貨物與車廂仍然保持相對靜止狀態,貨物對車廂水平地板的正壓力為其重力的1.15倍,連接索道與車廂的桿始終沿豎直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sin 37°=0.6,cos 37°=0.8,那么這時貨物對車廂地板的摩擦力大小為(  )
A.0.35mg B.0.3mg
C.0.23mg D.0.2mg
答案 D
解析 將加速度a沿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分解,對貨物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水平方向:Ff=max,
豎直方向:FN-mg=may,FN=1.15mg,
又,聯立解得Ff=0.2mg,故D正確。(共65張PPT)
物理





第三章
運動和力的關系
考情分析
生活實踐類 跳水、蹦床、蹦極、火箭發射、無人機、跳傘運動、電梯內的超重及失重
學習探究類 傳送帶模型,板塊模型,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測量動摩擦因數
試題情境
第11課時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
目標
要求
1.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和慣性的本質。
2.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及公式,能夠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問題。
3.了解單位制,并知道國際單位制中的七個基本單位,會用國際單位制檢查結果表達式是否正確。
內容索引
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考點二 牛頓第二定律
考點三 超重和失重問題
課時精練
考點四 單位制
一、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         或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2.理想實驗:它是在經驗事實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抽象思維來展開的實驗,是人們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過程。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理想斜面實驗得出的,它   (填“不能”或“可以”)由實際的實驗來驗證。
牛頓第一定律
考點一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靜止狀態
不能
3.物理意義
(1)揭示了物體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的運動規律。
(2)提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   ,即物體維持其原有運動狀態的特性。
(3)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說明力不是         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注意:運動狀態的改變指速度的改變,速度改變則必有加速度,故力是物體產生    的原因。
慣性
維持物體運動狀態
加速度
二、慣性
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         或     的性質叫作慣性。
2.慣性大小的量度
   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  ??;物體的質量越小,慣性   。
3.對慣性的理解
(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2)物體慣性的大小只取決于物體的   ,與物體的受力情況、速度大小及所處位置   。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靜止狀態
質量
越大
越小
質量
無關
(3)物體慣性表現形式:
①形式一:“保持原狀”。物體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②形式二:“反抗改變”。物體受到外力且合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慣性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越難改變。
1.牛頓第一定律是實驗定律。(  )
2.物體不受力時,將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
3.運動的物體慣性大,靜止的物體慣性小。(  )
4.超載時遇到緊急情況剎車不容易停下來,說明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  )
×

判斷正誤
×

  (2024·四川省期末)關于伽利略設計的如圖所示的斜面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實驗研究,伽利略總結得出了慣性定律
B.伽利略認為物體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
 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C.圖中完全沒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實際存在的,實驗可實際完成
D.圖中的實驗為“理想實驗”,通過邏輯推理得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
 維持
例1

通過斜面實驗研究,伽利略總結得出了力不是維持
物體運動的原因,牛頓得出了慣性定律,故A錯誤;
伽利略認為物體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
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故B正確;
完全沒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實際不存在的,故C錯誤;
伽利略用抽象思維、數學推導和科學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得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D錯誤。
(多選)(2024·江西省豐城中學開學考)如圖,圓柱形玻璃容器內裝滿液體靜置于水平面上,容器中有a、b、c三個不同材質的物塊,物塊a、c均對容器壁有壓力,物塊b懸浮于容器內的液體中,忽略a、c與容器壁間的摩擦。現給容器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使容器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個物塊將保持圖中位置不變,與容器一起向右
 加速運動
B.物塊a將相對于容器向左運動,最終與容器右側壁相互擠壓
C.物塊b將相對于容器保持靜止,與容器一起做勻加速運動
D.物塊c將相對于容器向右運動,最終與容器右側壁相互擠壓
例2


由題意可知,c浮在上面對上壁有壓力,可知c排開水
的質量大于c本身的質量,同理b排開水的質量等于b
本身的質量,a排開水的質量小于a本身的質量;則當
容器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塊a將相對于容器向左運動,最終與容器左側壁相互擠壓;物塊b將相對于容器保持靜止,與容器一起做勻加速運動;物塊c因相等體積的水將向左運動,則導致c將相對于容器向右運動,最終與容器右側壁相互擠壓(可將c想象為一個小氣泡),故選C、D。
返回
牛頓第二定律
考點二
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   ,跟它的質量成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   。
2.表達式:    。
正比
反比
相同
F=ma
3.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4.加速度兩個表達式的對比理解
(1)a=是加速度的定義式,a與Δv、Δt無必然聯系;
(2)a=是加速度的決定式,a的大小由合外力F和質量m決定,且a∝F,a∝。
1.由m=可知,物體的質量與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與其運動的加速度成反比。(  )
2.可以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確定高速(接近光速)電子的加速度。(  )
3.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與F的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無關。
(  )
4.物體所受合外力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而速度不一定減小。
(  )
×
×
判斷正誤


某同學為研究雨滴下落的規律查閱資料,了解到:較大的雨滴,其運動模型可看成是1 000 m高空的物體在有空氣阻力的空間中由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落地速度為4 m/s。請分析雨滴下落的運動過程,描述雨滴下落過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的變化,并定性作出雨滴下落的v-t圖像(設空氣阻力與速度大小成正比)。
討論交流
答案 雨滴先加速下落,速度變大,所受空氣阻力變大,
由牛頓第二定律mg-kv=ma知,雨滴的加速度減小,當
雨滴所受的空氣阻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時,加速度為零,
雨滴勻速下落。其下落的v-t圖像如圖所示。
(2024·北京朝陽區一模)如圖所示,豎直輕彈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接觸彈簧后把彈簧壓縮到一定程度(在彈性限度內),不計空氣阻力。則
A.從接觸彈簧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斷
 增大
B.從接觸彈簧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小球的速度先增大
 后減小
C.從接觸彈簧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D.小球在最低點時所受的彈力大小等于其所受的重力大小
例3

小球從接觸彈簧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受重力和彈簧彈
力作用,彈力從零逐漸增大,開始階段彈力小于重力,小球
合力向下,做加速運動,當彈力等于重力時,所受合外力為
零,加速度為零,之后彈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做減
速運動,故小球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減小,A錯誤,B正確;
小球從接觸彈簧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彈簧彈力對小球做負功,小球機械能減少,轉化為彈簧彈性勢能,C錯誤;
小球在最低點時所受的彈力大小大于其所受的重力大小,D錯誤。
(2022·全國乙卷·15)如圖,一不可伸長輕繩兩端各連接一質量為m的小球,初始時整個系統靜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兩球間的距離等于繩長L。一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輕繩的中點,方向與兩球連線垂直。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L時,它們加速度的大小均為
A. B.
C. D.
例4

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L時,如圖所示,
由幾何關系可知sin θ=
由數學知識可知cos θ=,
設繩子拉力為FT,對結點O,
由平衡條件:水平方向有2FTcos θ=F,
解得FT=F
對任意小球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T=ma
解得a=,故A正確,B、C、D錯誤。
(2024·湖南卷·3)如圖,質量分別為4m、3m、2m、m的四個
小球A、B、C、D,通過細線或輕彈簧互相連接,懸掛于O點,
處于靜止狀態,重力加速度為g。若將B、C間的細線剪斷,則
剪斷瞬間B和C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A.g,1.5g B.2g,1.5g
C.2g,0.5g D.g,0.5g
例5

剪斷前,對B、C、D整體受力分析,
A、B間輕彈簧的彈力
FAB=(3m+2m+m)g=6mg
對D受力分析,C、D間輕彈簧的彈力FCD=mg
剪斷后,對B:FAB-3mg=3maB
解得aB=g,方向豎直向上
對C:FDC+2mg=2maC,且FCD=FDC
解得aC=1.5g,方向豎直向下,故選A。
思考 為什么繩或桿中的彈力能發生突變,而彈簧(兩端固定時)中的彈力不能發生突變?
答案 繩或桿形變不明顯,可以認為它們恢復原來的形狀,不需要時間,彈力立即消失或改變,但彈簧形變明顯,恢復原來的形狀需要時間,故彈簧中的彈力不會發生突變。
拓展 若例5中小球C、D間是用細線連接的,剪斷B、C間細線瞬間,求小球C的加速度大小及C、D間細線拉力大?。?br/>答案 g 0
假設C、D間細線拉力大小為FT,
剪斷B、C間細線瞬間,兩球運動狀態相同,
對C:2mg+FT=2ma ①
對D:mg-FT=ma ②
聯立①②可得:a=g,FT=0。
求解瞬時加速度問題的一般思路
總結提升
返回
超重和失重問題
考點三
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對比
名稱 超重 失重 完全失重
產生 條件 物體的加速度_____ 物體的加速度_____ 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___
對應運 動情境   上升或  下降   下降或  上升 自由落體運動、豎直上拋運動等
原理 F-mg=ma F=________ mg-F=ma F=________ mg-F=mg
F=___
向上
向下
g
加速
減速
加速
減速
mg+ma
mg-ma
0
名稱 超重 失重 完全失重
說明 (1)發生超重或失重現象時,物體所受的重力沒有變化,只是壓力(或拉力)變大或變小了。 (2)在完全失重的狀態下,一切由重力產生的物理現象都會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再受浮力作用、液柱不再產生壓強等。 1.減速上升的升降機內的物體對地板的壓力大于物體的重力。(  )
2.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  )
3.物體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時其重力并沒有發生變化。(  )
4.根據物體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可以判斷物體運動的速度方向。
(  )
×
×
判斷正誤

×
當在盛水的靜止塑料瓶壁上扎一個小孔時,水會從小孔噴出,但釋放水瓶,讓水瓶自由下落時,水卻不會從小孔流出。這是為什么?
討論交流
答案 塑料瓶靜止時,小孔有水噴出,是因為上部的水對下部的水產生壓力;當讓水瓶自由下落時,由于a=g,水和瓶均處于完全失重狀態,上部的水不會對下部的水產生壓力,故水不再從小孔流出。
(2024·廣東佛山市一模)某同學體重50 kg,乘電梯上行時,用手機內置傳感器測得某段時間內電梯的加速度如圖所示。豎直向上為正方向。關于該段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3~5 s該同學處于失重狀態
B.9~11 s電梯向下加速運動
C.該同學受到的最小支持力約為30 N
D.該同學受到的最大支持力約為530 N
例6

由題圖可知,3~5 s的加速度為正,方向豎直
向上,則該同學處于超重狀態,故A錯誤;
9~11 s的加速度為負,方向豎直向下,9 s
時的速度是豎直向上的,故電梯向上減速
運動,故B錯誤;
10 s時,a1=-0.6 m/s2,該同學受到的支持力最小,FNmin-mg=ma1,解得FNmin=470 N,故C錯誤;
4 s時a2=0.6 m/s2,該同學受到的支持力最大,FNmax-mg=ma2,解得FNmax=530 N,故D正確。
(2024·全國甲卷·22)學生小組為了探究超重和失重現
象,將彈簧測力計掛在電梯內,測力計下端掛一物體。
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大小為9.8 m/s2。
(1)電梯靜止時測力計示數如圖所示,讀數為    N
(結果保留1位小數);
例7
5.0
由題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5 N,則讀數為5.0 N。
(2)電梯上行時,一段時間內測力計的示數為4.5 N,則此段時間內物體處于    (填“超重”或“失重”)狀態,電梯加速度大小為   m/s2(結果保留1位小數)。
失重
1.0
電梯上行時,一段時間內測力計的示數為4.5 N,小于物體的重力,可知此段時間內物體處于失重狀態;G=mg=5.0 N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mg-FT=ma
代入數據聯立解得電梯加速度大小a≈1.0 m/s2。
判斷超重和失重的方法
1.從受力的角度判斷
當物體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時,物體處于超重狀態;小于重力時,物體處于失重狀態;等于零時,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
2.從加速度的角度判斷
當物體具有向上的(分)加速度時,物體處于超重狀態;具有向下的(分)加速度時,物體處于失重狀態;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時,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
總結提升
返回
單位制
考點四
1.單位制:   單位和   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
2.基本單位:基本量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基本量共七個,其中力學有三個,是   、   、   ,基本單位分別是  、   、  。
3.導出單位:由基本量根據     推導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
基本
導出
長度
質量
時間

千克

物理關系
4.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物理量名稱 物理量符號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長度 l 米 m
質量 m 千克(公斤) kg
時間 t 秒 s
電流 I 安[培] A
熱力學溫度 T 開[爾文] K
物質的量 n,(ν) 摩[爾] mol
發光強度 I,(Iv) 坎[德拉] cd
(2023·遼寧卷·2)安培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了電流之間相互作用力的規律。若兩段長度分別為Δl1和Δl2、電流大小分別為I1和I2的平行直導線間距為r時,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表示為ΔF=k。比例系數k的單位是
A.kg·m/(s2·A) B.kg·m/(s2·A2)
C.kg·m2/(s3·A) D.kg·m2/(s3·A3)
例8

根據題干公式ΔF=k整理可得k=,代入相應物理量單位可得比例系數k的單位為=kg·m/(s2·A2),故選B。
返回
課時精練
對一對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BC A BD A D C A D
題號 9 10 11 答案 C D D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多選)(2024·寧夏石嘴山市檢測)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時,一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B.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消失后,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C.牛頓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
D.牛頓第一定律表明,物體只有在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才具有慣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基礎落實練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時,一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故A正確;
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消失后,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B正確;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故C正確;
物體在任何狀態下均具有慣性,故D錯誤。
答案
2.(2025·廣東省四校聯考)滑翔傘是一批熱愛跳傘、滑翔翼的人發明的一種飛行器?,F有一滑翔傘沿直線朝斜向右下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空氣對滑翔傘和飛行人員的作用力為F,則此過程中F的方向可能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滑翔傘沿直線朝斜向右下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F與G的合力方向與v同向,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3.(多選)(來自教材改編)如圖所示,裝滿石塊的貨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駛。貨箱中石塊B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貨車勻速行駛時,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
 力的合力大小為0
B.貨車勻速行駛時,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
 力的合力大小為mg
C.貨車以加速度a勻加速行駛時,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
 小為ma
D.貨車以加速度a勻加速行駛時,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
 小為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貨車勻速行駛時,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
力的合力與重力等大反向,選項A錯誤,B正確;
貨車以加速度a勻加速行駛時,石塊B所受的合
力為ma,則與B接觸的石塊對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為F==m,選項C錯誤,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4.(2024·北京卷·4)如圖所示,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后,在推力F作用下一起向前運動。飛船和空間站的質量分別為m和M,則飛船和空間站之間的作用力大小為
A.F B.F
C.F D.F

根據題意,對整體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有F=(M+m)a,對空間站分析有F'=Ma,解得飛船和空間站之間的作用力F'=F,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5.(八省聯考·云南·6)某同學站在水平放置于電梯內的電子秤上,電梯運行前電子秤的示數如圖甲所示。電梯豎直上升過程中,某時刻電子秤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該時刻電梯(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A.做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05 m/s2
B.做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0.50 m/s2
C.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05 m/s2
D.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0.50 m/s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由題圖可知該同學質量m=60 kg;由題圖乙可知該時刻同學處于超重狀態,電梯向上加速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g=ma,解得a=
m/s2=0.50 m/s2,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6.(八省聯考·陜西·6)如圖,質量均為m的兩個相同小球甲和乙用輕彈簧連接,并用輕繩L1、L2固定,處于靜止狀態,L1水平,L2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60°,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A.L1的拉力大小為mg
B.L2的拉力大小為3mg
C.若剪斷L1,該瞬間小球甲的加速度大小為g
D.若剪斷L1,該瞬間小球乙的加速度大小為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對甲、乙整體受力分析可知,L1的拉力大小為FT1=
2mgtan 60°=2mg
L2的拉力大小為FT2==4mg
選項A、B錯誤;
剪斷L1瞬間,彈簧的彈力不變,則小球乙受的合外力仍為零,加速度為
零;對小球甲受力分析,F合=2mgsin 60°=mg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a=g
選項C正確,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7.(2024·安徽卷·6)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有兩完全相同的輕質彈簧,它們的一端分別固定于水平線上的M、N兩點,另一端均連接在質量為m的小球上。開始時,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小球靜止于MN連線的中點O,彈簧處于原長。后將小球豎直向上,緩慢拉至P點,并保持靜止,此時拉力F大小為2mg。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不計空氣阻力。若撤去拉力,則小球從P點運動到O點的過程中
A.速度一直增大 B.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C.加速度的最大值為3g D.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在P點保持靜止,由平衡條件可知此時小球所受合力為
零,且F=2mg,可知此時兩彈簧的合力大小為mg。當
撤去拉力,則小球從P點運動到O點的過程中兩彈簧的
拉力與重力的合力方向始終向下,小球一直做加速運動,故A正確,B錯誤;
小球從P點運動到O點的過程中,彈簧形變量變小,兩彈簧在豎直方向的合力不斷變小,故小球受的合力一直變小,加速度一直減小,加速度的最大值為撤去拉力時的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2mg=ma,得a=2g,即加速度的最大值為2g,故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8.(2025·江西省智學聯盟體聯考)智能手機有許多的傳感器,如加速度傳感器。小明用手平托著手機,迅速向下運動,然后停止。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手機記錄了手機豎直方向的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t1時刻手機速度最大
B.手機t2時刻比t1時刻速度更小
C.t3時刻手受到的壓力比手機重力小
D.t4時刻手受到的壓力最大
能力綜合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根據題意由題圖可知,t1時刻手機加速度為負向最大,
但速度不是最大,故A錯誤;
手機一直向下運動,t2時刻手機加速度仍向下,所以
手機還在向下加速,速度比t1時刻更大,故B錯誤;
根據題意,設手給手機的支持力為F,向下為正方向,
由牛頓第二定律有mg-F=ma,可得F=mg-ma,可知當手機具有向上的最大加速度時,手給手機的作用力最大,即手受到的壓力最大,由題圖可知,t4時刻手機具有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即t4時刻手受到的壓力最大;t3時刻,手機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手機處于超重狀態,所以手受到的壓力比手機重力大,故C錯誤,D正確。
9.(2024·湖北孝感市開學考)物體在黏滯流體中運動時要受到阻力,稱為黏滯阻力,球形物體受到的黏滯阻力表達式為f=6πηrv,式中η為液體的黏滯系數,r為小球的半徑,v為小球運動的速率。如圖所示,小球在某種油中由液面處靜止下落,一段時間后速度達到最大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剛開始下落時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小球的密度一定,質量越大,則最大速度越小
C.小球的密度一定,半徑越大,則最大速度越大
D.若采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來表示η的單位,則其單位為kg·s-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設小球的密度為ρ1,油的密度為ρ2,對小球受力分析有mg-
f-F?。絤a,即mg-6πηrv-ρ2gV=ma,又m=ρ1V,解得a
=g-,由上式可知,小球剛開始下落時v=0,
加速度為a=g-,故A錯誤;
隨著速度v的增大,加速度a減小,當加速度等于0時,速度最大,有0=g
-,小球的質量為m=ρ1·πr3,解得vm=,故小球
的密度一定,半徑越大,則最大速度越大;小球的密度一定,質量越大,則最大速度越大,故B錯誤,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根據f=6πηrv,解得η=,液體的黏滯系數單位為
=kg·m-1·s-1,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0.(2025·湖北襄陽市???如圖,一輛公共汽車在水平公路上做直線運動,小球A用細線懸掛在車頂上,車廂底板上放一箱蘋果,蘋果箱和蘋果的總質量為M,蘋果箱和箱內的蘋果始終相對于車廂底板靜止,蘋果箱與公共汽車車廂底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若觀察到細線偏離豎直方向夾角大小為θ并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汽車一定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B.車廂底板對蘋果箱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蘋果箱中間一個質量為m的蘋果受到的合力大小為
D.蘋果箱中間一個質量為m的蘋果受到周圍其他蘋果對它的作用力大小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對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合力與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所以汽
車運動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如果向右運動,則做勻減速
直線運動,如果向左運動,則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錯誤;
設小球的加速度為a,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對小球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1gtan θ=m1a,解得a=gtan θ,則汽車的加速度和蘋果箱的加速度都為a=gtan θ,蘋果箱和箱內的蘋果始終相對于車箱底板靜止,則車廂底板對蘋果箱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以這箱蘋果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f=Ma=Mgtan θ,方向水平向左,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以蘋果箱中間一個質量為m的蘋果為研究對象,所受合外力
為F合=ma=mgtan θ,設周圍其他蘋果對它的作用力大小為
F,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α,在水平方向根據牛頓第二
定律有Fsin α=ma,在豎直方向上Fcos α=mg,加速度a=
gtan θ,可知F=,tan α=tan θ,則α=θ,即F=,C錯誤,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1.如圖為用索道運輸貨物的情景,已知傾斜的索道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質量為m的貨物與車廂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當載重車廂沿索道向上加速運動時,貨物與車廂仍然保持相對靜止狀態,貨物對車廂水平地板的正壓力為其重力的1.15倍,連接索道與車廂的桿始終沿豎直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sin 37°=0.6,cos 37°=0.8,那么這時貨物對車廂地板的摩擦力大小為
A.0.35mg B.0.3mg
C.0.23mg D.0.2mg
尖子生選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將加速度a沿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分解,對貨物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水平方向:Ff=max,
豎直方向:FN-mg=may,FN=1.15mg,
又,聯立解得Ff=0.2mg,故D正確。
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江市| 子长县| 铁力市| 兴国县| 汝南县| 孟州市| 灵山县| 涟源市| 宁南县| 昭苏县| 房山区| 二手房| 柘城县| 内丘县| 邵阳市| 广宗县| 布拖县| 乐平市| 内江市| 泾源县| 黄骅市| 樟树市| 衡南县| 北海市| 綦江县| 凭祥市| 阳山县| 同德县| 三江| 阿勒泰市| 浏阳市| 交口县| 本溪市| 西和县| 乐业县| 衡水市| 伊川县| 陕西省| 通河县| 郓城县| 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