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押題卷】北京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中考化學模擬預測卷三(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押題卷】北京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中考化學模擬預測卷三(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北京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中考預測卷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 云南)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依據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判斷如圖中“a”對應的氣體是(  )
A.CO2 B.稀有氣體 C.O2 D.N2
2.(2024 偏關縣一模)中醫上講,“百年陳皮,千年人參”。陳皮有著非常高的藥用功效,含有鉀、鈣、磷、鐵等多種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元素,其中屬于微量元素的是(  )
A.K B.Ca C.P D.Fe
3.(2024 武岡市)對物質分類是一種化學素養,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酸奶 B.CuSO4 5H2O
C.白酒 D.食醋
4.(2024 無棣縣一模)四大名著是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其中蘊含了豐富的知識和哲理。下列描述的情節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水滸傳》中張順引爆炸藥
B.《三國演義》中張飛吼斷當陽橋
C.《西游記》中用煉丹爐煉制仙丹
D.《紅樓夢》中“萬艷同杯”酒的釀造
5.(2024 道里區)下列標志應標識在濃硫酸試劑瓶上的是(  )
A. B.
C. D.
6.(2024 桐柏縣一模)《黃帝內經》中記載“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五谷”中主要富含的營養素是(  )
A.維生素 B.糖類 C.蛋白質 D.無機鹽
7.(2024 云南)生活中常用鐵做炊具。下列屬于鐵的化學性質的是(  )
A.銀白色 B.導熱性 C.導電性 D.會生銹
8.(2024 江南區)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添加藥品 B.稀釋濃硫酸
C.傾倒液體 D.點燃酒精燈
9.(2024秋 興慶區三模)化學應用于生活。下列說法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完全正確的是(  )
A.硫在氧氣中燃燒:S+O2SO2↑
B.氫氣燃燒不產生污染:H2+O2=H2O2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4Fe+3O22Fe2O3
D.電解水探究水的組成:2H2O2H2↑+O2↑
10.(2024秋 靖江市三模)在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實驗考查中,AI實驗室攝像頭拍攝的學生化學實驗,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查氣密性
B.取用試劑
C.加熱試劑
D.驗滿氧氣
11.(2024 博山區一模)關于如圖所示兩個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圖1中,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
B.在圖1中,點燃a氣體前需要檢驗其純度
C.在圖1中,與玻璃管b相連的是電源的負極
D.在圖2中,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12.(2024 巨野縣一模)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旨在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認識。下列做法不符合環保理念的是(  )
A.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B.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
C.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以增加肥效
D.用氨水捕集廢氣中的CO2,將其轉化為氮肥
13.(2024秋 鐵嶺三模)能源是人類發展的基礎,下列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陽能 B.石油 C.風能 D.潮汐能
14.(2024 玄武區)如圖表示甲轉化為丙的微觀過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轉化②中的物質都屬于氧化物
B.轉化①中甲與O2的分子個數比為2:3
C.丙的化學式可以表示為H2SO4
D.整個轉化過程中硫元素化合價升高
15.(2024 梁溪區一模)钷可為航天器提供動力。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钷元素的符號:Pm
B.钷原子的核電荷數:61
C.钷原子的核外電子數:61
D.钷的相對原子質量:145g
16.(2024 金壇區一模)實驗室用NaCl固體和蒸餾水配制50g15%的NaCl溶液時,不需要使用的儀器是(  )
A.蒸發皿 B.玻璃棒 C.量筒 D.燒杯
17.(2024 盤龍區)現有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葡萄糖溶液,關于此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溶質是葡萄糖,溶劑是水
B.將10g葡萄糖溶于90g水中,可制得該溶液
C.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9
D.取出50g此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為5%
18.(2024秋 嘉定區三模)20℃,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100克水。能證明如圖燒杯中是氯化鈉飽和溶液的實驗是(  )
A.稱量溶液質量為136克
B.加入氯化鈉,有固體不溶
C.恒溫蒸發,有固體析出
D.測得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9:25
19.(2024秋 云岡區三模)某同學根據銅綠[Cu2(OH)2CO3]的成分作出猜想:金屬銅銹蝕的條件除有二氧化碳和水外,還必須有氧氣。為證明“必須有氧氣”,下列實驗必須進行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2023秋 旌陽區三模)將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 NaNO3溶液,將其溶質質量分數擴大一倍,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加入10g NaNO3固體
B.蒸發掉40g溶劑
C.加入20g NaNO3固體
D.加入100g質量分數30%的NaNO3溶液
二.填空題(共2小題)
21.(2024 新鄉一模)化學在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最理想的燃料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2)鋁箔包裝紙常應用于航空食品包裝、普通肉食包裝等。鋁能被加工成鋁箔,是因為其具有良好的     。
22.(2024 資陽)“二十四節氣”是我國上古農耕文化的產物,能準確反映自然節律變化。“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在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標志著降雨的增多。
(1)雨水是植物最為直接的水分來源之一,有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形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
(2)流經地面的雨水常含有泥沙等雜質,某同學自制了一個簡易凈水器(如圖)凈化這樣的雨水,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填字母)。
A.小卵石和石英砂均可除去雨水中可溶性的雜質
B.裝置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該凈水器可將雨水變成蒸餾水
(3)2024年“中國水周”宣傳主題為“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結合宣傳主題,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利用雨水的建議     。
三.實驗題(共4小題)
23.(2023 浠水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如圖所示是“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的實驗操作示意圖:
(1)操作B中還需用到的一種儀器是     ;
(2)圖D中操作有錯誤,其中錯誤是     。
24.(2024 襄州區)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部分裝置,請根據實驗裝置(部分固定裝置已省略)回答問題:
(1)實驗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發生和收集裝置組合為     (在A﹣E中選),用該裝置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實驗F中,觀察到鐵絲劇烈燃燒、    、生成黑色固體。
(3)實驗H中,觀察到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該現象除了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填“能”或“不能”)說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
25.(2024秋 云岡區三模)圖為某化學小組探究金屬的性質所做的四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A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2)B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C、D實驗中可得出銅、鐵的活動性順序的現象是     。
[問題交流]比較銅、鐵的活動性順序還可以選用哪些試劑?    。
26.(2024秋 東城區三模)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 1 2 3
目的 除去天然水中不溶性雜質 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裝置及操作
現象 ①中液體渾濁,②中液體澄清
   
紅色粉末加熱后逐漸變黑,最終氣球變癟,兩次稱量天平示數不變
(1)實驗1操作的名稱是     。
(2)實驗2,待紅磷熄滅并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     。
(3)實驗3的目的是     。
四.工藝流程題(共2小題)
27.(2024 徐州)打開某食品包裝,內有一小袋“生石灰干燥劑”。化學興趣小組對這袋白色固體產生了興趣,并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
(1)加水溶解過程中,發現溫度升高,由此可知樣品中含有     。
(2)操作X用到的儀器中,不屬于玻璃儀器的是     。
(3)向濾渣B中滴加稀鹽酸還可能發生中和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由濾液C變紅,能否肯定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鈣?    ,原因是     。
28.(2024 天寧區一模)用廢黃錫生產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的流程如圖:
查閱資料:CuSO4 5H2O受熱易失去結晶水
(1)“操作1”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
(2)“濾液A”中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
(3)“轉化”過程需要溫度控制在50℃到60℃加熱,溫度不能過高的原因是    ;該過程還有水生成,請寫出“轉化”過程的化學方程式:    。
(4)“操作2”包括:蒸發濃縮溶液至表面有晶膜出現(此時CuSO4溶液已飽和)、    (填“蒸發結晶”或“降溫結晶”)、95%的乙醇洗滌、低溫干燥。
(5)如圖為H2O2分解率與pH的變化關系,儲存10.9%H2O2溶液的最佳pH范圍為    (填字母)。
A.pH<2.5
B.2.5<pH<3.0
C.4.0<pH<4.5
D.pH>4.5
五.科普閱讀題(共1小題)
29.(2024 順義區一模)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蔬菜作為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富含維生素、纖維素以及鐵、鋅、鈣、鎂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然而不當的加工和儲存方式可能引發安全隱患。例如,蔬菜本身含有的硝酸鹽對人體無直接危害,但烹飪后放置或腌制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能與胃中的含氮化合物結合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
不同存放條件下,炒制蔬菜放置12小時亞硝酸鹽的含量見表。
表 存放條件對炒制蔬菜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
炒制蔬菜 亞硝酸鹽含量/μg kg﹣1
常溫 冷藏
白菜 4.75 4.13
芹菜 5.71 5.10
白蘿卜 5.28 3.64
胡蘿卜 7.55 5.74
研究表明,室溫下,腌制工藝相同時,時間對腌制蔬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有影響,結果如圖1。
在食用烹飪后久置或腌制的蔬菜時,搭配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可以有效減少亞硝酸鹽帶來的危害。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新鮮蔬菜中富含的營養成分有     (寫出一種即可)。
(2)腌制蔬菜中的亞硝酸鹽是由     轉化生成的。
(3)由圖1可知,白蘿卜中亞硝酸鹽含量與腌制時間的關系為:溫度、工藝相同時,腌制0~30天,    。
(4)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填“對”或“錯”)。
①蔬菜中的硝酸鹽對人體有直接危害,   
②存放炒制后未吃完的蔬菜,最好放入冰箱冷藏。    
(5)請提出一條食用腌制芥菜的建議:    。
六.科學探究題(共1小題)
30.(2024 豐臺區二模)藍瓶子實驗是一個有趣的化學振蕩實驗,盛有NaOH、葡萄糖、亞甲基藍混合溶液的錐形瓶,經過振蕩、靜置,溶液顏色會在無色和藍色間變化。由藍色出現到變為無色所需要的時間稱為振蕩周期。同學們對影響藍瓶子實驗振蕩周期的因素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如圖所示
【進行實驗】
在燒杯中加入一定質量的NaOH、4.5g葡萄糖、150mL水,待固體完全溶解后,將混合液倒入錐形瓶中,然后向錐形瓶中滴加0.2mL0.2%的亞甲基藍溶液,在不同溫度下,以300轉/min進行振蕩一段時間,測量振蕩周期。
實驗序號 NaOH質量/g 溫度/℃ 振蕩時間/s 振蕩周期/s
① 3 20 60 88
② 3 25 60 55
③ 3 60 17
④ 0.75 25 a 94
⑤ 1.5 25 60 69
⑥ 3 25 20 32
⑦ 3 25 b
【解釋與結論】
(1)振蕩的目的是使溶液充分與     接觸促進溶液由無色到藍色的變化。
(2)實驗①②③的目的是     。
(3)當a=    時,實驗②④⑤可得到的結論是     。
【反思與評價】
(4)實驗發現“振蕩時間越久,振蕩周期越長”,⑦中b可能為     (填字母序號)。
A.30
B.50
C.60
(5)補充實驗,證明了亞甲基藍溶液的濃度對藍瓶子實驗的振蕩周期有影響。設計實驗方案為:向燒杯中加入1.5gNaOH、4.5g葡萄糖、150mL水,待固體完全溶解后,將混合液倒入錐形瓶中,然后     。
七.解答題(共1小題)
31.(2024秋 西城區三模)補齊儀器與名稱的連線。從A或B中任選一題作答,若均作答,按A計分。
A B
八.計算題(共1小題)
32.(2024 高陽縣一模)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某品牌氫能源汽車加5kg氫氣可行駛650km,工業上可用甲醇(CH3OH)和水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得氫氣(化學方程式如下:CH3OH+H2OCO2↑+3H2↑)。若要制取3kg氫氣,需甲醇質量是多少?
北京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中考預測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 云南)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依據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判斷如圖中“a”對應的氣體是(  )
A.CO2 B.稀有氣體 C.O2 D.N2
【考點】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
【專題】空氣與水.
【答案】D
【分析】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分別是:氮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78%、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21%、稀有氣體大約占空氣體積的0.94%、二氧化碳大約占空氣體積的0.03%、水蒸氣和其它氣體和雜質大約占0.03%。
【解答】解:空氣中各成分及體積分數為: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氣和雜質0.03%。由圖可知,a是氮氣。
故選:D。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空氣中各種氣體的含量,同學們要加強記憶有關的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應用,本考點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2.(2024 偏關縣一模)中醫上講,“百年陳皮,千年人參”。陳皮有著非常高的藥用功效,含有鉀、鈣、磷、鐵等多種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元素,其中屬于微量元素的是(  )
A.K B.Ca C.P D.Fe
【考點】人體內的微量元素.
【專題】化學與生活.
【答案】D
【分析】根據人體內所需元素的分類情況來分析。
【解答】解:鐵元素屬于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在0.01%以下),鈣、鉀、磷屬于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人體所需元素的分類是解題的關鍵。
3.(2024 武岡市)對物質分類是一種化學素養,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酸奶 B.CuSO4 5H2O
C.白酒 D.食醋
【考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分類.
【答案】B
【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酸奶、白酒、食醋都屬于混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酸奶中含有乳酸、蛋白質等,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B、CuSO4 5H2O只含一種物質,是純凈物;故選項正確;
C、白酒含有酒精和水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D、食醋含有醋酸、水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4.(2024 無棣縣一模)四大名著是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其中蘊含了豐富的知識和哲理。下列描述的情節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水滸傳》中張順引爆炸藥
B.《三國演義》中張飛吼斷當陽橋
C.《西游記》中用煉丹爐煉制仙丹
D.《紅樓夢》中“萬艷同杯”酒的釀造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答案】B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引爆炸藥過程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合題意;
B、吼斷當陽橋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
C、煉制仙丹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合題意;
D、酒的釀造過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5.(2024 道里區)下列標志應標識在濃硫酸試劑瓶上的是(  )
A. B.
C. D.
【考點】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專題】公共標志型.
【答案】D
【分析】濃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試劑瓶上應貼腐蝕品標志。
【解答】解:A、圖中所示標志是易燃氣體標志,故錯誤;
B、圖中所示標志是自燃物品標志,故錯誤;
C、圖中所示標志是爆炸品標志,故錯誤;
D、圖中所示標志是腐蝕品標志,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各個常見標志所代表的含義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6.(2024 桐柏縣一模)《黃帝內經》中記載“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五谷”中主要富含的營養素是(  )
A.維生素 B.糖類 C.蛋白質 D.無機鹽
【考點】食品、藥品與健康食品中的有機營養素.
【專題】化學與生活.
【答案】B
【分析】根據人體所需六大營養素的種類、食物來源,結合題中所給的食物判斷所含的營養素,進行分析。
【解答】解:五谷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各種營養素的生理功能、食物來源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7.(2024 云南)生活中常用鐵做炊具。下列屬于鐵的化學性質的是(  )
A.銀白色 B.導熱性 C.導電性 D.會生銹
【考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答案】D
【分析】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性等;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物理性質經常表現為: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溶解性、揮發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解答】解:A、鐵是銀白色,顏色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B、鐵具有導熱性,導熱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C、鐵具有導電性,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D、鐵會生銹,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反應,該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區分,要記憶有關物質的性質,并能夠在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8.(2024 江南區)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添加藥品 B.稀釋濃硫酸
C.傾倒液體 D.點燃酒精燈
【考點】濃硫酸的性質及濃硫酸的稀釋;酒精燈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固體藥品的取用;液體藥品的取用.
【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答案】C
【分析】根據基本實驗操作的正確方法以及注意事項來分析。
【解答】解:A、向試管中裝塊狀固體藥品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將塊狀藥品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故選項圖示錯誤;
B、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慢倒入水中,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切不可將水直接倒入濃硫酸中,故選項圖示錯誤;
C、傾倒液體時,試管略傾斜,試劑瓶口緊挨試管口,標簽向手心,瓶塞倒放,故選項圖示正確;
D、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點燃,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另一只酒精燈,以防發生火災,故選項圖示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9.(2024秋 興慶區三模)化學應用于生活。下列說法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完全正確的是(  )
A.硫在氧氣中燃燒:S+O2SO2↑
B.氫氣燃燒不產生污染:H2+O2=H2O2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4Fe+3O22Fe2O3
D.電解水探究水的組成:2H2O2H2↑+O2↑
【考點】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正誤判斷.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答案】D
【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該反應的反應物中氧氣是氣體,二氧化硫的后面不需要標注↑,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S+O2SO2,故選項錯誤。
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故選項錯誤。
C、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Fe3O4,故選項錯誤。
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方程式的書寫規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
10.(2024秋 靖江市三模)在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實驗考查中,AI實驗室攝像頭拍攝的學生化學實驗,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查氣密性
B.取用試劑
C.加熱試劑
D.驗滿氧氣
【考點】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答案】A
【分析】根據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握試管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故選項實驗操作正確。
B、取用粉末狀固體試劑,試管傾斜(或平放),用藥匙或紙槽把粉末狀固體試劑送到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C、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熱的試管底部,炸裂試管,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D、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1.(2024 博山區一模)關于如圖所示兩個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圖1中,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
B.在圖1中,點燃a氣體前需要檢驗其純度
C.在圖1中,與玻璃管b相連的是電源的負極
D.在圖2中,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考點】電解水實驗;水的合成與氫氣的燃燒.
【專題】空氣與水.
【答案】C
【分析】A.回顧電解水實驗的現象和結論,判斷圖1中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
B.結合氫氣的可燃性,分析點燃氫氣前的操作;
C.依據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進行分析;
D.依據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判斷圖2中氫氣燃燒火焰的顏色。
【解答】解:A.在圖1電解水實驗中,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約為 2:1,故A選項說法正確。
B.a氣體是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點燃a氣體前需要檢驗其純度,以防發生爆炸,故B選項說法正確。
C.在電解水實驗中,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氫氣,氫氣的體積約是氧氣的2倍,所以與玻璃管b相連的是電源的正極,故C選項說法不正確。
D.在圖2中,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故D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電解水實驗和氫氣的性質。解答這類題目,關鍵在于熟練掌握電解水實驗的現象、結論以及氫氣的相關性質。通過此類題目,可以加深學生對水的組成探究實驗和氫氣性質的理解,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現象和結論的分析判斷能力。
12.(2024 巨野縣一模)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旨在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認識。下列做法不符合環保理念的是(  )
A.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B.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
C.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以增加肥效
D.用氨水捕集廢氣中的CO2,將其轉化為氮肥
【考點】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
【專題】空氣與水.
【答案】C
【分析】防治環境污染的措施有:用氨水捕集廢氣中的CO2,將其轉化為氮肥;工廠排放的廢氣經過處理再排放;植樹造林;合理開發新能源;禁止公共場合燃放煙花爆竹等。
【解答】解:A、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正確,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B、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正確,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C、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以增加肥效錯誤,因為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生成有害氣體和煙塵,錯誤符合題意,故選項正確;
D、用氨水捕集廢氣中的CO2,將其轉化為氮肥正確,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環保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球的重視,關于“三廢”的處理問題,是中考的熱點問題,化學上提倡綠色化學工藝,要從源頭上杜絕污染。
13.(2024秋 鐵嶺三模)能源是人類發展的基礎,下列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陽能 B.石油 C.風能 D.潮汐能
【考點】常見能源的種類、能源的分類.
【專題】化學與能源.
【答案】B
【分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永續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點;不可再生能源則是一旦消耗就很難再生的能源,大多從自然界中獲得,例如化石燃料。
【解答】解:A、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故A錯誤;
B、石油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正確;
C、風能是可再生能源,可源源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取,故C錯誤;
D、潮汐能是可再生能源,它是由天體引潮力形成的,可不斷再生,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簡單,不僅考察了學生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理解,還引導學生關注能源的來源和可持續性,同時,也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節約使用能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能源,為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14.(2024 玄武區)如圖表示甲轉化為丙的微觀過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轉化②中的物質都屬于氧化物
B.轉化①中甲與O2的分子個數比為2:3
C.丙的化學式可以表示為H2SO4
D.整個轉化過程中硫元素化合價升高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專題】化學反應圖型.
【答案】A
【分析】硫化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和過氧化氫反應生成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S+3O22SO2+2H2O、SO2+H2O2=H2SO4。
【解答】解:A、硫酸不是氧化物,該選項不正確。
B、轉化①中硫化氫與O2的分子個數比為2:3,該選項正確。
C、丙的化學式可以表示為H2SO4,該選項正確。
D、整個轉化過程中硫元素化合價升高,由﹣2轉化成+4,再轉化成+6,該選項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5.(2024 梁溪區一模)钷可為航天器提供動力。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钷元素的符號:Pm
B.钷原子的核電荷數:61
C.钷原子的核外電子數:61
D.钷的相對原子質量:145g
【考點】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圖.
【專題】元素位置、結構與性質.
【答案】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钷元素的符號為Pm,故選項說法正確。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61;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钷原子的核電荷數為61,故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61;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钷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61,故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5,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6.(2024 金壇區一模)實驗室用NaCl固體和蒸餾水配制50g15%的NaCl溶液時,不需要使用的儀器是(  )
A.蒸發皿 B.玻璃棒 C.量筒 D.燒杯
【考點】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儀器.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答案】A
【分析】根據實驗室配制50g15%的NaCl溶液的實驗操作步驟分別是計算、稱量、量取、溶解,由各操作所需使用的儀器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實驗室用NaCl固體和蒸餾水配制50g15%的NaCl溶液時,實驗操作步驟分別是計算、稱量、量取、溶解,托盤天平用于稱量固體氯化鈉,量筒和膠頭滴管用于準確量取水,燒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時攪拌,無需使用的是蒸發皿;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驟、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7.(2024 盤龍區)現有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葡萄糖溶液,關于此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溶質是葡萄糖,溶劑是水
B.將10g葡萄糖溶于90g水中,可制得該溶液
C.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9
D.取出50g此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為5%
【考點】溶質的質量分數.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答案】D
【分析】A、根據溶液的組成來分析;
B、根據溶液的配制來分析;
C、根據溶質的質量分數來分析;
D、根據溶液的均一性來分析。
【解答】解:A、葡萄糖溶液中的溶質為葡萄糖,溶劑為水,故說法正確;
B、將10g葡萄糖溶于90g水中,可制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制得該溶液,故說法正確;
C、此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0g:(100g﹣10g)=1:9,故說法正確;
D、溶液具有均一性,則取出50g溶液時,溶質質量分數仍為10%,故說法不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液的組成、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以及溶液的特征是解題的關鍵。
18.(2024秋 嘉定區三模)20℃,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100克水。能證明如圖燒杯中是氯化鈉飽和溶液的實驗是(  )
A.稱量溶液質量為136克
B.加入氯化鈉,有固體不溶
C.恒溫蒸發,有固體析出
D.測得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9:25
【考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答案】D
【分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要把握四點:①必須指明溫度;②在100g水中;③達到飽和狀態;④所溶解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解答】解:A、稱量溶液質量為136克,并不能證明水是100g,溶質是36g,溫度是20℃,所以不能說明是飽和溶液,故A錯;
B、加入氯化鈉,不再溶解說明飽和,有固體不溶有可能溶解了一部分,不能證明是飽和溶液,故B錯;
C、恒溫蒸發,有固體析出,可能開始蒸發沒有固體析出,蒸發一定量水,才析出晶體,所以不能說明該溶液是否飽和,故C錯;
D、20℃,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100克水,所以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是:36g:100g=9:25,故D能證明飽和了。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熟記溶解度的四要素(溫度、100g溶劑、飽和狀態、單位是克)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9.(2024秋 云岡區三模)某同學根據銅綠[Cu2(OH)2CO3]的成分作出猜想:金屬銅銹蝕的條件除有二氧化碳和水外,還必須有氧氣。為證明“必須有氧氣”,下列實驗必須進行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A
【分析】欲驗證銅的銹蝕與氧氣有關,則需要做一個沒有氧氣存在的對比實驗。
【解答】解:①試管的銅片與氧氣、水和二氧化碳同時接觸發生了銹蝕;②中的銅片與二氧化碳和水接觸,沒有銹蝕,說明銅的銹蝕與氧氣有關;③中的銅片與二氧化碳和氧氣接觸,沒有銹蝕,說明銅的銹蝕與水有關;④中的銅片與氧氣和水接觸沒有銹蝕,說明了銅的銹蝕與二氧化碳有關。
由以上分析可知,通過實驗①與②的對比得出:銅的銹蝕必須有氧氣參與。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考查同學們實驗分析能力、靈活運用知識進行解題的能力,對“鐵釘銹蝕條件的探究”進行技能進行遷移應用對解答本題顯得尤其重要。
20.(2023秋 旌陽區三模)將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 NaNO3溶液,將其溶質質量分數擴大一倍,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加入10g NaNO3固體
B.蒸發掉40g溶劑
C.加入20g NaNO3固體
D.加入100g質量分數30%的NaNO3溶液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專題】溶液的組成及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答案】D
【分析】要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常通過三種方式:①加入溶質,②蒸發溶劑,③加入溶質質量分數更大的該溶液,據此結合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設需要蒸發水的質量為x,(100g﹣x)×20%=100g×10%,x=50g。
(2)設需要再溶解硝酸鈉的質量為y,(100g+y)×20%=100g×10%+y,y=12.5g。
(3)設若加入30%的硝酸鈉溶液的質量為z,則z×30%+100g×10%=(z+100g)×20% x=100g。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濃縮問題,掌握溶液濃縮的方法、原理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
二.填空題(共2小題)
21.(2024 新鄉一模)化學在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最理想的燃料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2H2O  。
(2)鋁箔包裝紙常應用于航空食品包裝、普通肉食包裝等。鋁能被加工成鋁箔,是因為其具有良好的  延展性  。
【考點】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1)2H2+O22H2O。
(2)延展性。
【分析】本題圍繞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展開,涉及了燃料燃燒的化學方程式以及金屬鋁的性質,據此進行分析作答。
【解答】解:(1)最理想的燃料是氫氣,因為氫氣燃燒后的產物是水,對環境無污染,氫氣燃燒是氫氣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水,根據化學方程式書寫規則,其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故答案為:2H2+O22H2O。
(2)鋁能被加工成鋁箔,這體現了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金屬的延展性使其可以被壓制成薄片;故答案為:延展性。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既考察了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又引導學生思考了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既不會讓學生感到過于困難,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同時,這個問題也體現了化學在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關懷。
22.(2024 資陽)“二十四節氣”是我國上古農耕文化的產物,能準確反映自然節律變化。“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在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標志著降雨的增多。
(1)雨水是植物最為直接的水分來源之一,有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形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6:1:8  。
(2)流經地面的雨水常含有泥沙等雜質,某同學自制了一個簡易凈水器(如圖)凈化這樣的雨水,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C  (填字母)。
A.小卵石和石英砂均可除去雨水中可溶性的雜質
B.裝置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該凈水器可將雨水變成蒸餾水
(3)2024年“中國水周”宣傳主題為“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結合宣傳主題,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利用雨水的建議  收集起來澆花  。
【考點】簡易凈水器的構成及凈水原理;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元素質量比的計算.
【專題】空氣與水.
【答案】(1)6:1:8;
(2)AC;
(3)收集起來澆花。
【分析】(1)根據化學式的計算的知識解答;
(2)根據水的凈化的知識解答;
(3)根據合理利用水資源的知識解答。
【解答】解:(1)葡萄糖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2×6):(1×12):(16×6)=6:1:8;
(2)A.小卵石和石英砂均可除去雨水中難溶性的雜質,錯誤;
B.裝置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正確;
C.該凈水器不能將雨水變成蒸餾水,錯誤;
(3)將雨水收集起來澆花是合理利用雨水的一種方式;
故答案為:(1)6:1:8;
(2)AC;
(3)收集起來澆花。
【點評】加強對水的凈化的知識的掌握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三.實驗題(共4小題)
23.(2023 浠水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如圖所示是“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的實驗操作示意圖:
(1)操作B中還需用到的一種儀器是  膠頭滴管  ;
(2)圖D中操作有錯誤,其中錯誤是  沒有用玻璃棒攪拌  。
【考點】氯化鈉與粗鹽提純.
【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
【答案】(1)膠頭滴管;
(2)沒有用玻璃棒攪拌。
【分析】(1)根據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所用的儀器進行分析;
(2)根據蒸發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解答】解:(1)操作B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時,先向量筒內傾倒液體,待液面接近所取液體體積刻度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至刻度線,所以操作B中還需要用到的儀器為膠頭滴管;
(2)圖D為蒸發操作,蒸發時為了防止局部溫度過高導致液體飛濺,應該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而圖示中沒有用玻璃棒攪拌。
故答案為:
(1)膠頭滴管;
(2)沒有用玻璃棒攪拌。
【點評】掌握常見儀器的使用方法及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即可解答。
24.(2024 襄州區)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部分裝置,請根據實驗裝置(部分固定裝置已省略)回答問題:
(1)實驗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發生和收集裝置組合為  BE  (在A﹣E中選),用該裝置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實驗F中,觀察到鐵絲劇烈燃燒、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體。
(3)實驗H中,觀察到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該現象除了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不能  (填“能”或“不能”)說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
【考點】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的性質.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答案】(1)BE;CaCO3+2HCl=CaCl2+H2O+CO2↑;
(2)火星四射;
(3)不能。
【分析】(1)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2)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3)實驗H中二氧化碳直接通到了燒杯底部,先與低的蠟燭先接觸,再與高的蠟燭接觸,故觀察到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不能說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
【解答】解:(1)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BE;CaCO3+2HCl=CaCl2+H2O+CO2↑;
(2)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故答案為:火星四射;
(3)實驗H中二氧化碳直接通到了燒杯底部,先與低的蠟燭先接觸,再與高的蠟燭接觸,故觀察到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不能說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故答案為:不能。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鐵絲燃燒的現象、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25.(2024秋 云岡區三模)圖為某化學小組探究金屬的性質所做的四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A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純銅片上劃痕明顯  。
(2)B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銅絲表面逐漸變黑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Cu+O22CuO  。
(3)C、D實驗中可得出銅、鐵的活動性順序的現象是  鐵釘表面有氣泡冒出,銅絲表面無明顯現象  。
[問題交流]比較銅、鐵的活動性順序還可以選用哪些試劑? 鐵和硫酸銅溶液(合理即可)  。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1)純銅片上劃痕明顯;
(2)銅絲表面逐漸變黑;2Cu+O22CuO;
(3)鐵釘表面有氣泡冒出,銅絲表面無明顯現象;鐵和硫酸銅溶液(合理即可)。
【分析】(1)根據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的硬度大,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銅和氧氣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氧化銅,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的硬度大,A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純銅片上劃痕明顯。
(2)銅和氧氣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氧化銅,會觀察到銅絲表面逐漸變黑,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u+O22CuO。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C、D實驗中可得出銅、鐵的活動性順序的現象是鐵釘表面有氣泡冒出,銅絲表面無明顯現象。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比較銅、鐵的活動性順序還可以選用鐵和硫酸銅溶液(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
(1)純銅片上劃痕明顯;
(2)銅絲表面逐漸變黑;2Cu+O22CuO;
(3)鐵釘表面有氣泡冒出,銅絲表面無明顯現象;鐵和硫酸銅溶液(合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金屬活動性順序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合金的性質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6.(2024秋 東城區三模)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 1 2 3
目的 除去天然水中不溶性雜質 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裝置及操作
現象 ①中液體渾濁,②中液體澄清
 燒杯中的水倒吸進入集氣瓶中,水面上升至1處 
紅色粉末加熱后逐漸變黑,最終氣球變癟,兩次稱量天平示數不變
(1)實驗1操作的名稱是  過濾  。
(2)實驗2,待紅磷熄滅并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  燒杯中的水倒吸進入集氣瓶中,水面上升至1處  。
(3)實驗3的目的是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
【考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專題】實驗設計題.
【答案】(1)過濾;
(2)燒杯中的水倒吸進入集氣瓶中,水面上升至1處;
(3)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據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進行分析解答。
(2)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所選除氧劑要具備以下特征:本身能在空氣中燃燒(只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本身的狀態為非氣體;生成物為非氣態。
(3)根據銅粉和氧氣在加熱下反應生成氧化銅,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圖可知,實驗1操作的名稱是過濾。
(2)紅磷本身是固體,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沒有生成新的氣體,導致集氣瓶中氣壓減小,燒杯中的水倒吸進入集氣瓶中,水面上升至1處。
(3)銅粉和氧氣在加熱下反應生成氧化銅,反應前后固體質量不變,天平平衡,可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為:
(1)過濾;
(2)燒杯中的水倒吸進入集氣瓶中,水面上升至1處;
(3)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的難點,明確實驗原理、熟練掌握所涉及物質的性質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四.工藝流程題(共2小題)
27.(2024 徐州)打開某食品包裝,內有一小袋“生石灰干燥劑”。化學興趣小組對這袋白色固體產生了興趣,并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
(1)加水溶解過程中,發現溫度升高,由此可知樣品中含有  氧化鈣  。
(2)操作X用到的儀器中,不屬于玻璃儀器的是  鐵架臺  。
(3)向濾渣B中滴加稀鹽酸還可能發生中和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2HCl=CaCl2+2H2O  。
(4)由濾液C變紅,能否肯定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鈣? 不能  ,原因是  氧化鈣和水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鈣  。
【考點】物質的鑒別、推斷;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答案】(1)氧化鈣;
(2)鐵架臺;
(3)Ca(OH)2+2HCl=CaCl2+2H2O;
(4)不能;氧化鈣和水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鈣。
【分析】(1)根據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放熱來分析;
(2)根據過濾操作用到的儀器中,不屬于玻璃儀器的是鐵架臺來分析;
(3)根據氫氧化鈣和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來分析;
(4)根據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來分析。
【解答】解:(1)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放熱,所以加水溶解過程中,發現溫度升高,由此可知樣品中含有氧化鈣;
(2)操作X將固體和液體分離,則操作X是過濾,過濾用到的儀器中,不屬于玻璃儀器的是鐵架臺;
(3)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的物質是堿,濾渣B中可能出現的堿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CaCl2+2H2O;
(4)由于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所以由濾液C變紅,不能肯定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鈣。
故答案為:
(1)氧化鈣;
(2)鐵架臺;
(3)Ca(OH)2+2HCl=CaCl2+2H2O;
(4)不能;氧化鈣和水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鈣。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28.(2024 天寧區一模)用廢黃錫生產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的流程如圖:
查閱資料:CuSO4 5H2O受熱易失去結晶水
(1)“操作1”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漏斗  。
(2)“濾液A”中的溶質是 ZnSO4、H2SO4  (填化學式)。
(3)“轉化”過程需要溫度控制在50℃到60℃加熱,溫度不能過高的原因是 過氧化氫受熱易分解  ;該過程還有水生成,請寫出“轉化”過程的化學方程式: Cu+H2O2+H2SO4=CuSO4+2H2O  。
(4)“操作2”包括:蒸發濃縮溶液至表面有晶膜出現(此時CuSO4溶液已飽和)、 降溫結晶  (填“蒸發結晶”或“降溫結晶”)、95%的乙醇洗滌、低溫干燥。
(5)如圖為H2O2分解率與pH的變化關系,儲存10.9%H2O2溶液的最佳pH范圍為 C  (填字母)。
A.pH<2.5
B.2.5<pH<3.0
C.4.0<pH<4.5
D.pH>4.5
【考點】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
【專題】物質的制備.
【答案】(1)漏斗;
(2)ZnSO4、H2SO4;
(3)過氧化氫受熱易分解;Cu+H2O2+H2SO4=CuSO4+2H2O;
(4)降溫結晶;
(5)C。
【分析】(1)根據過濾的原理分析;
(2)根據廢黃銅中含Cu、Zn,加入過量稀硫酸,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銅和稀硫酸不反應分析;
(3)根據過氧化氫受熱易分解,銅和過氧化氫、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分析;
(4)根據結晶的操作分析;
(5)根據相同條件下,當4.0<pH<4.5時,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率最低分析。
【解答】解:(1)“操作1”實現了固液分離,名稱是過濾,過濾所需的玻璃儀器是:燒杯、玻璃棒和漏斗;
(2)廢黃銅中含Cu、Zn,加入過量稀硫酸,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銅和稀硫酸不反應,稀硫酸過量,故濾液A中含ZnSO4、H2SO4;
(3)“轉化”過程需要溫度控制在50℃到60℃加熱,溫度不能過高的原因是:過氧化氫受熱易分解;
“轉化”過程中的反應為銅和過氧化氫、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H2O2+H2SO4=CuSO4+2H2O;
(4)由溶液得到硫酸銅晶體一般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故“操作2”包括:蒸發濃縮溶液至表面有晶膜出現(此時CuSO4溶液已飽和)、降溫結晶、95%的乙醇洗滌、低溫干燥;
(5)由圖可知,相同條件下,當4.0<pH<4.5時,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率最低,則儲存10.9%H2O2溶液的最佳pH范圍為4.0<pH<4.5。
故答案為:(1)漏斗;
(2)ZnSO4、H2SO4;
(3)過氧化氫受熱易分解;Cu+H2O2+H2SO4=CuSO4+2H2O;
(4)降溫結晶;
(5)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了學生整合基本化學知識的能力。
五.科普閱讀題(共1小題)
29.(2024 順義區一模)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蔬菜作為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富含維生素、纖維素以及鐵、鋅、鈣、鎂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然而不當的加工和儲存方式可能引發安全隱患。例如,蔬菜本身含有的硝酸鹽對人體無直接危害,但烹飪后放置或腌制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能與胃中的含氮化合物結合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
不同存放條件下,炒制蔬菜放置12小時亞硝酸鹽的含量見表。
表 存放條件對炒制蔬菜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
炒制蔬菜 亞硝酸鹽含量/μg kg﹣1
常溫 冷藏
白菜 4.75 4.13
芹菜 5.71 5.10
白蘿卜 5.28 3.64
胡蘿卜 7.55 5.74
研究表明,室溫下,腌制工藝相同時,時間對腌制蔬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有影響,結果如圖1。
在食用烹飪后久置或腌制的蔬菜時,搭配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可以有效減少亞硝酸鹽帶來的危害。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新鮮蔬菜中富含的營養成分有  維生素(答案不唯一)  (寫出一種即可)。
(2)腌制蔬菜中的亞硝酸鹽是由  硝酸鹽  轉化生成的。
(3)由圖1可知,白蘿卜中亞硝酸鹽含量與腌制時間的關系為:溫度、工藝相同時,腌制0~30天, 亞硝酸鹽含量先增加后減少  。
(4)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填“對”或“錯”)。
①蔬菜中的硝酸鹽對人體有直接危害, 錯 
②存放炒制后未吃完的蔬菜,最好放入冰箱冷藏。  對 
(5)請提出一條食用腌制芥菜的建議: 不要長期大量食用,食用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
【考點】亞硝酸鈉、甲醛等化學品的性質與人體健康.
【專題】化學與生活.
【答案】(1)故答案為:維生素(答案不唯一)。
(2)硝酸鹽。
(3)亞硝酸鹽含量先增加后減少。
(4)①錯。
②對。
(5)不要長期大量食用,食用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分析】(1)根據文章內容,確定新鮮蔬菜中富含的營養成分。
(2)根據文章內容,確定腌制蔬菜中亞硝酸鹽的來源。
(3)根據圖1,分析白蘿卜中亞硝酸鹽含量與腌制時間的關系。
(4)根據文章內容,判斷給出的說法是否正確。
(5)根據文章內容,提出食用腌制芥菜的建議。
【解答】解:(1)新鮮蔬菜中富含的營養成分有維生素、纖維素以及鐵、鋅、鈣、鎂等。故答案為:維生素(答案不唯一)。
(2)腌制蔬菜中的亞硝酸鹽是由硝酸鹽轉化生成的。故答案為:硝酸鹽。
(3)由圖1可知,白蘿卜中亞硝酸鹽含量與腌制時間的關系為:溫度、工藝相同時,腌制0~30天,亞硝酸鹽含量先增加后減少。故答案為:亞硝酸鹽含量先增加后減少。
(4)①蔬菜中的硝酸鹽對人體無直接危害,故答案為:錯。
②存放炒制后未吃完的蔬菜,最好放入冰箱冷藏,因為冷藏可以減緩亞硝酸鹽的生成,故答案為:對。
(5)食用腌制芥菜的建議:由于腌制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建議不要長期大量食用,同時在食用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有效減少亞硝酸鹽帶來的危害。故答案為:不要長期大量食用,食用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蔬菜的營養成分、亞硝酸鹽的生成及其對人體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合理的飲食習慣減少亞硝酸鹽的危害。完成此題,需要從文章中抽取有用的信息,并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和判斷。通過本題的練習,可以提高對食品安全和健康飲食的認識,了解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減少食物中的潛在危害。
六.科學探究題(共1小題)
30.(2024 豐臺區二模)藍瓶子實驗是一個有趣的化學振蕩實驗,盛有NaOH、葡萄糖、亞甲基藍混合溶液的錐形瓶,經過振蕩、靜置,溶液顏色會在無色和藍色間變化。由藍色出現到變為無色所需要的時間稱為振蕩周期。同學們對影響藍瓶子實驗振蕩周期的因素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如圖所示
【進行實驗】
在燒杯中加入一定質量的NaOH、4.5g葡萄糖、150mL水,待固體完全溶解后,將混合液倒入錐形瓶中,然后向錐形瓶中滴加0.2mL0.2%的亞甲基藍溶液,在不同溫度下,以300轉/min進行振蕩一段時間,測量振蕩周期。
實驗序號 NaOH質量/g 溫度/℃ 振蕩時間/s 振蕩周期/s
① 3 20 60 88
② 3 25 60 55
③ 3 60 17
④ 0.75 25 a 94
⑤ 1.5 25 60 69
⑥ 3 25 20 32
⑦ 3 25 b
【解釋與結論】
(1)振蕩的目的是使溶液充分與  氧氣  接觸促進溶液由無色到藍色的變化。
(2)實驗①②③的目的是  探究溫度對藍瓶子振蕩周期的影響  。
(3)當a= 60  時,實驗②④⑤可得到的結論是  當溫度和振蕩時間相同時,氫氧化鈉質量在1.5﹣3g間,加入的氫氧化鈉質量越大,振蕩周期越短  。
【反思與評價】
(4)實驗發現“振蕩時間越久,振蕩周期越長”,⑦中b可能為  B  (填字母序號)。
A.30
B.50
C.60
(5)補充實驗,證明了亞甲基藍溶液的濃度對藍瓶子實驗的振蕩周期有影響。設計實驗方案為:向燒杯中加入1.5gNaOH、4.5g葡萄糖、150mL水,待固體完全溶解后,將混合液倒入錐形瓶中,然后  然后向錐形瓶中滴加0.2mL0.5%的亞甲基藍溶液,在25℃時,以300轉/min振蕩60s,測量振蕩周期不為69s  。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變化的條件和影響物質變化的因素.
【專題】科學探究.
【答案】(1)氧氣;
(2)探究溫度對藍瓶子振蕩周期的影響;
(3)60;當溫度和振蕩時間相同時,氫氧化鈉質量在1.5﹣3g間,加入的氫氧化鈉質量越大,振蕩周期越短;
(4)B;
(5)然后向錐形瓶中滴加0.2mL0.5%的亞甲基藍溶液,在25℃時,以300轉/min振蕩60s,測量振蕩周期不為69s。
【分析】(1)根據溶液由無色到藍色需要溶液與氧氣(O2)接觸分析;
(2)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
(3)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
(4)根據表格數據分析;
(5)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
【解答】解:(1)由題干可知,溶液由無色到藍色需要溶液與氧氣(O2)接觸,因此,振蕩的目的是使溶液充分與氧氣(O2);
(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實驗①②③的NaOH質量和振蕩時間相同,溫度和振蕩周期不同,探究溫度對藍瓶子振蕩周期的影響;
(3)實驗②⑤的溫度和振蕩時間相同,NaOH質量和振蕩周期不同,因此,要讓④與②⑤分類為一組探究,振蕩時間要與②⑤相同,由表推知,a=60;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實驗②④⑤的溫度和振蕩時間相同,NaOH質量和振蕩周期不同,而且加入的氫氧化鈉質量越大,振蕩周期越短,故實驗②④⑤可得到的結論是:當溫度和振蕩時間相同時,氫氧化鈉質量在1.5﹣3g間,加入的氫氧化鈉質量越大,振蕩周期越短;
(4)由題干可知,振蕩時間越久,振蕩周期越長,探究的是振蕩時間與振蕩周期的關系,要求被探究實驗組的NaOH質量和溫度相同,與實驗⑦NaOH質量和溫度相同的實驗組是實驗②⑥,⑥的振蕩時間比⑦小,而②的振蕩時間比⑦大,因此,實驗⑦的振蕩周期應該在32s﹣55s之間,即選項B的50s符合題意,故選:B;
(5)由題干可知,設計實驗向燒杯中加入1.5gNaOH,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應該控制NaOH的質量不變,即選擇實驗⑤作對比實驗,即溫度和振蕩時間相同,振蕩轉速和加入亞甲基藍的體積也要相同,只控制亞甲基藍的濃度不同,來測量振蕩周期,因此,實驗方案為:向燒杯中加入1.5gNaOH、4.5g葡萄糖、150mL水,待固體完全溶解后,將混合液倒入錐形瓶中,然后向錐形瓶中滴加0.2mL0.5%的亞甲基藍溶液,在25℃時,以300轉/min振蕩60s,測量振蕩周期不為69s。
故答案為:
(1)氧氣;
(2)探究溫度對藍瓶子振蕩周期的影響;
(3)60;當溫度和振蕩時間相同時,氫氧化鈉質量在1.5﹣3g間,加入的氫氧化鈉質量越大,振蕩周期越短;
(4)B;
(5)然后向錐形瓶中滴加0.2mL0.5%的亞甲基藍溶液,在25℃時,以300轉/min振蕩60s,測量振蕩周期不為69s。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七.解答題(共1小題)
31.(2024秋 西城區三模)補齊儀器與名稱的連線。從A或B中任選一題作答,若均作答,按A計分。
A B
【考點】常用儀器的名稱和選用.
【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答案】。
【分析】根據儀器的名稱來分析。
【解答】解:A、第一種儀器是試管,第二種儀器是燒杯,第三種儀器是長頸漏斗;
B、第一種儀器是膠頭滴管,第二種儀器是量筒,第三種儀器是試管夾。
故答案為:。
【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熟記常用儀器的名稱和用途。
八.計算題(共1小題)
32.(2024 高陽縣一模)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某品牌氫能源汽車加5kg氫氣可行駛650km,工業上可用甲醇(CH3OH)和水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得氫氣(化學方程式如下:CH3OH+H2OCO2↑+3H2↑)。若要制取3kg氫氣,需甲醇質量是多少?
【考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根據氫氣的質量結合化學方程式計算需甲醇質量。
【解答】解:設需甲醇質量為x
CH3OH+H2OCO2↑+3H2↑
32 6
x 3kg
x=16kg
答:需甲醇質量16kg。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天门市| 全椒县| 什邡市| 靖远县| 女性| 资中县| 巴彦淖尔市| 泰顺县| 漳浦县| 铜鼓县| 乐平市| 兖州市| 壶关县| 芮城县| 独山县| 黄骅市| 扶绥县| 阿拉善盟| 治多县| 高邑县| 宣武区| 宝丰县| 桑植县| 宁强县| 新竹市| 沾益县| 冕宁县| 古丈县| 宜春市| 绥芬河市| 泗洪县| 安图县| 连山| 永平县| 介休市| 株洲市| 且末县| 芜湖市| 西峡县|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