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末押題卷】廣東省廣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化學期末模擬預測卷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末押題卷】廣東省廣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化學期末模擬預測卷二(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廣東省廣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化學期末模擬預測卷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2025春 深圳期末)材料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捷。下列材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br/>A.制造飛機風擋的有機玻璃 B.制造超音速飛機渦輪葉片的鎳鈷銖合金 C.制造耐高溫軸承的碳化硅陶瓷 D.制造地鐵列車車體的不銹鋼
A.A B.B C.C D.D
2.(2025春 羅湖區校級期末)我國在科技上不斷取得重大成果。下列各項使用的材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br/>A.“神舟十八號”應用的錸合金
B.“嫦娥五號”使用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板
C.中國天眼“眼眶”的鋼鐵圈梁
D.港珠澳大橋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吊繩
3.(2025春 惠城區校級期末)碳納米管是由石墨烯卷曲成的單層或多層的直徑為2~20nm的中空管狀結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碳納米管是一種膠體
B.石墨烯卷成管狀結構發生了化學變化
C.根據碳納米管的形狀可推測它可能可以用作催化劑的載體
D.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在能源、信息、醫藥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4.(2025 汕頭期末)下列化學用語表述錯誤的是( ?。?br/>A.甲酸的結構式:
B.HF中的s﹣pσ鍵示意圖:
C.順﹣2﹣丁烯的分子結構模型:
D.3﹣甲基﹣1﹣丁醇的鍵線式:
5.(2025春 深圳期末)將12.0g有機物R與O2充分反應,將生成物依次通過盛有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生成物被完全吸收,實驗測得濃硫酸增重14.4g,氫氧化鈉溶液增重26.4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R中不含氧元素
B.R中C、H原子的個數比為2:3
C.R中可能含有碳碳雙鍵
D.R的結構簡式可能為CH3CH2CH2OH
6.(2025春 深圳期末)異己烷是優良的有機溶劑,其球棍模型為。下列有關異己烷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難溶于水
B.沸點比正己烷低
C.一氯代物有5種
D.可由3種單烯烴催化加氫制取
7.(2025春 廣州校級期末)下列關于甲烷、乙烯、乙醇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都是難溶于水的物質
B.都可以從石油分餾的產物中獲得
C.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發生氧化反應
8.(2025 汕頭期末)維格列汀常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存在手性碳原子
B.在堿性溶液中能穩定存在
C.同分異構體中存在含苯環的羧酸類化合物
D.能與氫溴酸發生取代反應
9.(2025春 深圳校級期末)實驗室利用乙醇催化氧化制取粗乙醛(沸點為20.8℃,能與水混溶)的反應裝置如圖所示,關于實驗操作或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反應中銅為催化劑,硬質玻璃管中銅網出現紅黑交替現象
B.甲中選用熱水,有利于乙醇揮發,乙中選用冷水,有利于冷凝收集產物
C.試管a中收集產物,加入Na有可燃性氣體生成,說明試管a中粗乙醛中混有乙醇
D.不能利用分液的分離方法除去試管a內乙醛中的雜質
10.(2024春 廣東期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鑒別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方法:分別加入Na2CO3溶液
B.確定乙醇分子結構的實驗方法:用一定量的乙醇和過量的金屬鈉反應
C.鑒別己烷、己烯、乙酸、CCl4四種無色液體的方法:分別加入溴水
D.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氣體的方法:通過酸性KMnO4溶液洗氣
11.(2024春 廣州期末)可用于鑒別以下三種化合物的一組試劑是( ?。?br/>①銀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鐵溶液 ④氫氧化鈉溶液.
A.②與③ B.③與④ C.①與④ D.①與②
12.(2025春 深圳期末)環辛四烯()、立方烷()、苯乙烯()分子式均為C8H8,下列對這三種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環辛四烯的七氯代物有2種
B.苯乙烯最多能與1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C.三者均屬于不飽和烴
D.苯乙烯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13.(2025春 深圳期末)維生素C是一種很好的抗氧化劑,適當的補充維生素C可增加中性粒細胞的趨化性和變形能力,提高白細胞的殺菌能力,其分子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屬于烴的衍生物
B.分子中含有3種官能團
C.1mol該物質最多能與2mol H2加成
D.該物質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4.(2025春 佛山月考)桶烯(Barrelene)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桶烯的分子式為C8H7
B.桶烯的二氯代物有6種
C.桶烯和乙烯互為同系物
D.0.1mol桶烯完全燃燒時,需要消耗氧氣22.4L
15.(2025春 南海區期末)HEA廣泛應用于涂料和涂層領域,其合成方法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環氧乙烷不屬于烷烴
B.HEA含兩種官能團
C.丙烯酸可發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
D.HEA一定條件下能與乙酸反應
二.解答題(共3小題)
16.(2025 茂名期末)CH3CH3、CO和不飽和化合物發生反應的路徑如圖所示(反應條件略)。
(1)化合物ⅱ的名稱是     。
(2)化合物ⅴ的分子式為     ,其同分異構體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     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的結構簡式為     。
(3)關于上述示意圖中的相關物質及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為ⅰ→ⅱ過程中的催化劑
B.反應⑤的原子利用率為100%
C.化合物ⅳ和ⅵ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D.化合物ⅵ屬于氨基酸
(4)根據化合物ⅲ的結構特征,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
反應試劑、條件 涉及化學鍵的變化 反應形成的有機物新結構
   
大π鍵、σ鍵
   
(5)在一定條件下制備。該反應中:
①若反應物之一能與FeCl3溶液作用顯色,則另一反應物為     (寫化學式)。
②若反應物之一為V形結構分子,則另一反應物為     (寫結構簡式)。
(6)以化合物ⅲ和為有機原料,參照上述路線,合成化合物ⅶ(),基于你設計的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最后一步反應的反應物為     (寫結構簡式)。
②相關步驟涉及鹵代烴的消去反應,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注明反應條件)。
17.(2025 深圳模擬)新型催化技術實現了乙酰丙酸乙酯的綠色高效合成,示意圖如圖: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為     ,其環上取代基的名稱是     。
(2)化合物Ⅱ的某同分異構體,僅含一個五元環且不含其他環狀結構,不發生銀鏡反應,在核磁共振氫譜圖上只有2組峰,峰面積比為1:2,其結構簡式為     (任寫一種)。
(3)化合物I制備化合物IV()的反應可以表示為:I+M→IV+H2O,則化合物M為     (填化學式);化合物M易溶于水,其原因是     。
(4)關于上述示意圖中的相關物質及轉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填標號)。
A.化合物Ⅰ到Ⅱ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有C=O雙鍵的斷裂與形成
B.化合物Ⅱ是乙醇的同系物,能與金屬鈉反應
C.化合物Ⅲ在堿性環境中水解時,可消耗等物質的量的NaOH
D.化合物Ⅱ到化合物Ⅲ的轉化中,存在C原子雜化方式的改變
(5)對化合物Ⅱ,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
序號 反應試劑、條件 反應形成的新結構 反應類型

   
   

   
   
取代反應
(6)利用羥醛縮合反應
為烴基或H)的原理,以乙烯為唯一有機原料,合成。基于你設計的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第一步為烯烴直接制醇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
②其中,羥醛縮合前后各涉及一步氧化反應,其氧化產物分別為CH3CHO和     (寫結構簡式)。
18.(2025 廣東模擬)對香豆酸(Ⅳ)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降血脂、抗癌等多種生理功能。但受其低脂溶性所限,對香豆酸難以在乳液等體系中發揮較好的抗氧化作用??赏ㄟ^以下化學修飾,提高其穩定性,增強生理活性。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為     ,名稱為     。
(2)化合物Ⅱ的官能團名稱為     。化合物Ⅱ的某同系物有5個碳原子,且核磁共振氫譜有2組峰,其結構簡式為     。
(3)化合物Ⅳ轉化成Ⅴ時,另一個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
(4)關于上述圖中的相關物質及轉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
A.化合物Ⅲ存在順反異構現象
B.化合物Ⅳ到Ⅴ的轉化是為了保護官能團酚羥基
C.化合物Ⅴ到Ⅵ的轉化中,有σ鍵和π鍵的斷裂和形成
D.化合物Ⅶ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
(5)對化合物Ⅴ,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
序號 反應試劑、條件 反應形成的新結構 反應類型

   
   

   
   
加成反應
(6)以水楊醛()和1,3﹣二氯丙烷為原料,合成香豆素()?;谀阍O計的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第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注明反應條件)。
②最后一步反應的反應物的結構簡式為     。
廣東省廣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化學期末模擬預測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2025春 深圳期末)材料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捷。下列材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
A.制造飛機風擋的有機玻璃 B.制造超音速飛機渦輪葉片的鎳鈷銖合金 C.制造耐高溫軸承的碳化硅陶瓷 D.制造地鐵列車車體的不銹鋼
A.A B.B C.C D.D
【答案】A
【分析】A.根據有機玻璃是有機高分子材料的一種,進行分析;
B.根據鎳鈷銖合金是一種合金,屬于金屬材料,進行分析;
C.根據碳化硅陶瓷是一種無機非金屬材料,進行分析;
D.根據不銹鋼是鐵的合金,屬于金屬材料,進行分析。
【解答】解:A.有機玻璃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故A正確;
B.鎳鈷銖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B錯誤;
C.碳化硅陶瓷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C錯誤;
D.不銹鋼屬于金屬材料,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相關知識,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有機高分子材料是指相對分子質量在一萬以上的有機化合物。
2.(2025春 羅湖區校級期末)我國在科技上不斷取得重大成果。下列各項使用的材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br/>A.“神舟十八號”應用的錸合金
B.“嫦娥五號”使用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板
C.中國天眼“眼眶”的鋼鐵圈梁
D.港珠澳大橋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吊繩
【答案】D
【分析】A.根據錸合金的成分和分類進行分析;
B.根據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板的成分和分類進行分析;
C.根據鋼鐵圈梁的成分和分類進行分析;
D.根據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的成分和分類進行分析。
【解答】解:A.“神舟十八號”應用的錸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A錯誤;
B.“嫦娥五號”使用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板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B錯誤;
C.中國天眼“眼眶”的鋼鐵圈梁屬于金屬材料,故C錯誤;
D.港珠澳大橋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吊繩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判斷。有機高分子材料是指由相對分子質量較高的化合物構成的材料,常見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注意完成此題,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分類和特點。掌握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定義和常見例子是解題的關鍵。
3.(2025春 惠城區校級期末)碳納米管是由石墨烯卷曲成的單層或多層的直徑為2~20nm的中空管狀結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碳納米管是一種膠體
B.石墨烯卷成管狀結構發生了化學變化
C.根據碳納米管的形狀可推測它可能可以用作催化劑的載體
D.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在能源、信息、醫藥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答案】A
【分析】A.根據膠體的定義和分散系的分類,判斷碳納米管是否屬于膠體。
B.根據石墨烯卷曲成碳納米管的過程,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
C.根據碳納米管的形狀和結構特點,推測其是否可用作催化劑的載體。
D.根據石墨烯和碳納米管的性質和應用前景,判斷其在各領域的應用情況。
【解答】解:A.碳納米管是碳的單質,而膠體是混合物,故A錯誤;
B.石墨烯和碳納米管是兩種結構不同的單質,所以石墨烯卷成管狀結構發生了化學變化,故B正確;
C.碳納米管具有中空管狀結構,可以支撐催化劑活性組分,使活性組分得到分散,因此可推測它可能可以用作催化劑的載體,故C正確;
D.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具有優異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高強度、高導電性、高導熱性等,因此在能源、信息、醫藥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性質及應用。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材料的性質和應用進行解題。
4.(2025 汕頭期末)下列化學用語表述錯誤的是( ?。?br/>A.甲酸的結構式:
B.HF中的s﹣pσ鍵示意圖:
C.順﹣2﹣丁烯的分子結構模型:
D.3﹣甲基﹣1﹣丁醇的鍵線式:
【答案】D
【分析】A.甲酸的結構簡式HCOOH;
B.HF中的s﹣pσ鍵是由氫的1s軌道和F的2p軌道重疊形成;
C.順﹣2﹣丁烯中的兩個甲基位于雙鍵的同側;
D.選取含羥基碳在內的最長碳鏈,羥基在主碳鏈的2號碳上,據此命名;
【解答】解:A.甲酸的結構式為:,故A正確;
B.HF中的s﹣pσ鍵是由氫的1s軌道和F的2p軌道重疊形成,其示意圖為,故B正確;
C.順﹣2﹣丁烯中的兩個甲基位于雙鍵的同側,其分子模型為,故C正確;
D.的正確名稱為2﹣甲基﹣1﹣丁醇的鍵線式,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用語表示方法,側重基礎知識檢測和規范答題能力考查,把握電子式及其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σ鍵示意圖、結構簡式、等知識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5.(2025春 深圳期末)將12.0g有機物R與O2充分反應,將生成物依次通過盛有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生成物被完全吸收,實驗測得濃硫酸增重14.4g,氫氧化鈉溶液增重26.4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R中不含氧元素
B.R中C、H原子的個數比為2:3
C.R中可能含有碳碳雙鍵
D.R的結構簡式可能為CH3CH2CH2OH
【答案】D
【分析】由題意可知,12.0g有機物R完全燃燒,生成14.4g水,還有26.4g二氧化碳,可求出14.4g水中含有H元素的質量是1.6g,而26.4g二氧化碳中含有C元素的質量是7.2g,由于以上求出的氫元素和碳元素的質量和是1.6g+7.2g=8.8g<12.0g,可知碳和氫元素的質量之和并不夠有機物的質量,這說明有機物不僅含有C、H元素,由于整個反應過程中只有C、H、O三種元素,所以有機物一定還含O元素,O元素質量為3.2g,M中N(C):N(H):N(O)::3:8:1,M的最簡式為C3H8O,可知C原子是飽和的,則R的分子式為C3H8O。
【解答】解:12.0g有機物R完全燃燒,生成14.4g水,還有26.4g二氧化碳,可求出14.4g水中含有H元素的質量是1.6g,而26.4g二氧化碳中含有C元素的質量是7.2g,由于以上求出的氫元素和碳元素的質量和是1.6g+7.2g=8.8g<12.0g,可知碳和氫元素的質量之和并不夠有機物的質量,這說明有機物不僅含有C、H元素,由于整個反應過程中只有C、H、O三種元素,所以有機物一定還含O元素,O元素質量為3.2g,M中N(C):N(H):N(O)::3:8:1,M的最簡式為C3H8O,可知C原子是飽和的,則R的分子式為C3H8O;
A.根據分析,R中含氧元素,故A錯誤;
B.根據分析,R中C、H原子的個數比為3:8,故B錯誤;
C.R中C原子是飽和的,沒有碳碳雙鍵,故C錯誤;
D.R的分子式為C3H8O,結構簡式可能為CH3CH2CH2OH,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分子式的確定,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6.(2025春 深圳期末)異己烷是優良的有機溶劑,其球棍模型為。下列有關異己烷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難溶于水
B.沸點比正己烷低
C.一氯代物有5種
D.可由3種單烯烴催化加氫制取
【答案】D
【分析】A.根據異己烷屬于烴類,難溶于水,進行分析;
B.根據異己烷和正己烷的分子結構,分析其沸點高低,進行分析;
C.根據異己烷分子中氫原子的種類,分析其一氯代物的種類,進行分析;
D.根據異己烷的分子結構,分析其催化加氫制取的單烯烴種類,進行分析。
【解答】解:A.異己烷屬于烴類,難溶于水,故A正確;
B.異己烷與正己烷互為同分異構體,異己烷含支鏈,異己烷的沸點比正己烷低,故B正確;
C.異己烷分子中有5種不同位置的氫原子,一氯代物有5種,故C正確;
D.由異己烷的結構簡式可知,它可由4種單烯烴加氫制取,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烷烴的結構與性質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
7.(2025春 廣州校級期末)下列關于甲烷、乙烯、乙醇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都是難溶于水的物質
B.都可以從石油分餾的產物中獲得
C.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發生氧化反應
【答案】D
【分析】A.根據甲烷、乙烯和乙醇的溶解性,進行分析;
B.根據石油分餾的產物,進行分析;
C.根據甲烷、乙烯和乙醇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反應,進行分析;
D.根據甲烷、乙烯和乙醇的氧化反應,進行分析。
【解答】解:A.甲烷、乙烯均難溶于水,但乙醇能與水以任意比列互溶,故A錯誤;
B.石油裂化和裂解可以獲得甲烷和乙烯等,石油分餾可以獲得汽油、煤油、柴油等輕質油,不能獲得甲烷、乙烯、乙醇,故B錯誤;
C.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乙烯、乙醇均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故C錯誤;
D.甲烷、乙烯、乙醇均能燃燒,且乙烯、乙醇均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所以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發生氧化反應,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甲烷、乙烯和乙醇的性質。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熟悉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反應是解題的關鍵。
8.(2025 汕頭期末)維格列汀常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存在手性碳原子
B.在堿性溶液中能穩定存在
C.同分異構體中存在含苯環的羧酸類化合物
D.能與氫溴酸發生取代反應
【答案】B
【分析】A.連接4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
B.酰胺基能和酸、堿溶液反應;
C.維格列汀的分子式為C17H25N3O2,其不飽和度為7,苯環的不飽和度是3,羧基的不飽和度是1;
D.醇羥基能和氫溴酸發生取代反應。
【解答】解:A.如圖,該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故A正確;
B.分子中的酰胺基能和酸、堿溶液反應,所以在堿性溶液中不能穩定存在,故B錯誤;
C.維格列汀的分子式為C17H25N3O2,其不飽和度為7,苯環的不飽和度是3,羧基的不飽和度是1,所以同分異構體中存在含苯環的羧酸類化合物,故C正確;
D.分子中的醇羥基能和氫溴酸發生取代反應,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側重考查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明確官能團及其性質的關系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9.(2025春 深圳校級期末)實驗室利用乙醇催化氧化制取粗乙醛(沸點為20.8℃,能與水混溶)的反應裝置如圖所示,關于實驗操作或敘述錯誤的是( ?。?br/>A.該反應中銅為催化劑,硬質玻璃管中銅網出現紅黑交替現象
B.甲中選用熱水,有利于乙醇揮發,乙中選用冷水,有利于冷凝收集產物
C.試管a中收集產物,加入Na有可燃性氣體生成,說明試管a中粗乙醛中混有乙醇
D.不能利用分液的分離方法除去試管a內乙醛中的雜質
【答案】C
【分析】甲裝置提供氣態的乙醇,則甲中選用熱水,硬質試管中氧氣與Cu反應:2Cu+O22CuO,甲中揮發出的乙醇再與CuO反應:CH3CH2OH+CuOCH3CHO+Cu+H2O,可以觀察到銅網出現紅色和黑色交替的現象,銅作催化劑,乙中選用冷水,用于冷凝生成的乙醛,乙中試管收集到粗乙醛,空氣中的氧氣參與反應而被消耗,則集氣瓶中收集到的氣體主要是氮氣,據此解答。
【解答】解:甲裝置提供氣態的乙醇,則甲中選用熱水,硬質試管中氧氣與Cu反應:2Cu+O22CuO,甲中揮發出的乙醇再與CuO反應:CH3CH2OH+CuOCH3CHO+Cu+H2O,可以觀察到銅網出現紅色和黑色交替的現象,銅作催化劑,乙中選用冷水,用于冷凝生成的乙醛,乙中試管收集到粗乙醛,空氣中的氧氣參與反應而被消耗,則集氣瓶中收集到的氣體主要是氮氣;
A.實驗室利用乙醇催化氧化制取粗乙醛,Cu首先與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CuO,CuO再與乙醇反應生成紅色的Cu,則該反應中銅為催化劑,硬質玻璃管中銅網出現紅黑交替現象,故A正確;
B.由分析可知,甲中選用熱水,將無水乙醇變為乙醇蒸氣,有利于乙醇揮發,乙中選用冷水,有利于冷凝收集產物,故B正確;
C.鼓入的空氣中含有水蒸氣,乙醇催化氧化也生成水,導致試管a的粗乙醛中混有水,加入的Na會與水反應生成具有可燃性的H2,所以試管a中收集產物,加入Na有可燃性氣體生成,不能說明試管a中粗乙醛中混有乙醇,故C錯誤;
D.試管a的乙醛中混有水和乙醇,乙醛與水、乙醇均能混溶,不會出現分層,則不能利用分液的分離方法除去試管a內乙醛中的雜質,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實驗方案的設計,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實驗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10.(2024春 廣東期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鑒別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方法:分別加入Na2CO3溶液
B.確定乙醇分子結構的實驗方法:用一定量的乙醇和過量的金屬鈉反應
C.鑒別己烷、己烯、乙酸、CCl4四種無色液體的方法:分別加入溴水
D.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氣體的方法:通過酸性KMnO4溶液洗氣
【答案】D
【分析】A.乙醇與碳酸鈉溶液互溶,乙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氣體,乙酸乙酯與碳酸鈉溶液分層;
B.一定量的乙醇和過量的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羥基中氫原子與氫氣中氫原子相同;
C.己烷、己烯、乙酸、CCl4四種無色液體分別與溴水混合的現象為:分層后有機層在上層、溴水褪色、互溶不分層、分層后有機層在下層;
D.乙烯、二氧化硫均可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解答】解:A.乙醇與碳酸鈉溶液互溶,乙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氣體,乙酸乙酯與碳酸鈉溶液分層,現象不同,可鑒別,故A正確;
B.一定量的乙醇和過量的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羥基中氫原子與氫氣中氫原子相同,可確定乙醇分子結構,故B正確;
C.己烷、己烯、乙酸、CCl4四種無色液體分別與溴水混合的現象為:分層后有機層在上層、溴水褪色、互溶不分層、分層后有機層在下層,現象不同,可鑒別,故C正確;
D.乙烯、二氧化硫均可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將原物質除去,不能除雜,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鑒別及混合物分離提純,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性質、有機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B為解答的難點,題目難度不大。
11.(2024春 廣州期末)可用于鑒別以下三種化合物的一組試劑是(  )
①銀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鐵溶液 ④氫氧化鈉溶液.
A.②與③ B.③與④ C.①與④ D.①與②
【答案】A
【分析】乙酰水楊酸中含有酯基和羧基,丁香酚中含有酚羥基和C=C,肉桂酸中含有C=C和羧基,可根據官能團的異同判斷性質的移動,進而選擇實驗方法.
【解答】解:各取少量三種待測物溶液,分別加入氯化鐵溶液,能變成紫色的溶液為丁香酚;再取另兩種待測物溶液,分別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顏色褪去的是肉桂酸,剩余的就是乙酰水楊酸,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鑒別,為高考常見題型,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題目難度不大,本題注意把握有機物的官能團的性質,為解答該類題目的關鍵.
12.(2025春 深圳期末)環辛四烯()、立方烷()、苯乙烯()分子式均為C8H8,下列對這三種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環辛四烯的七氯代物有2種
B.苯乙烯最多能與1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C.三者均屬于不飽和烴
D.苯乙烯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答案】D
【分析】A.環辛四烯的一氯代物與七氯代物的數目相等;
B.苯乙烯中苯環、碳碳雙鍵均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
C.立方烷分子中的碳原子都是飽和碳原子;
D.苯環、碳碳雙鍵均為平面結構,且直接相連。
【解答】解:A.環辛四烯的一氯代物與七氯代物的數目相等,由結構簡式可知,環辛四烯的一氯代物只有1種,則環辛四烯的七氯代物有1種,故A錯誤;
B.苯乙烯中苯環、碳碳雙鍵均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則1mol苯乙烯最多能與4mol H2發生加成反應,故B錯誤;
C.立方烷分子中的碳原子都是飽和碳原子,可知屬于飽和烴,故C錯誤;
D.苯環、碳碳雙鍵均為平面結構,且直接相連,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以共平面,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結構、有機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A為解答的難點,題目難度不大。
13.(2025春 深圳期末)維生素C是一種很好的抗氧化劑,適當的補充維生素C可增加中性粒細胞的趨化性和變形能力,提高白細胞的殺菌能力,其分子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屬于烴的衍生物
B.分子中含有3種官能團
C.1mol該物質最多能與2mol H2加成
D.該物質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C
【分析】A.該有機物含C、H、O元素;
B.該物質含羥基、酯基和碳碳雙鍵;
C.分子中只有碳碳雙鍵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
D.結合烯烴、醇的性質判斷。
【解答】解:A.該有機物含C、H、O元素,屬于烴的衍生物,故A正確;
B.該物質含羥基、酯基和碳碳雙鍵,共3種官能團,故B正確;
C.分子中只有碳碳雙鍵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則1mol該物質最多能與1mol H2加成,故C錯誤;
D.分子中含羥基、碳碳雙鍵,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結構、有機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C為解答的易錯點,題目難度不大。
14.(2025春 佛山月考)桶烯(Barrelene)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桶烯的分子式為C8H7
B.桶烯的二氯代物有6種
C.桶烯和乙烯互為同系物
D.0.1mol桶烯完全燃燒時,需要消耗氧氣22.4L
【答案】B
【分析】A.分子中C、H原子個數依次是8、8;
B.位置如圖所示:,兩個氯原子可分別在1、2;1、3;1、4;2、3;2、6;2、5;
C.桶烯和乙烯的結構不相似;
D.溫度和壓強未知導致氣體摩爾體積未知。
【解答】解:A.分子中C、H原子個數依次是8、8,分子式為C8H8,故A錯誤;
B.位置如圖所示:,兩個氯原子可分別在1、2;1、3;1、4;2、3;2、6;2、5,所以二氯代物有6種,故B正確;
C.桶烯和乙烯的結構不相似,二者不互為同系物,故C錯誤;
D.溫度和壓強未知導致氣體摩爾體積未知,無法計算消耗氧氣的體積,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側重考查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明確官能團及其性質的關系是解本題關鍵,D選項為解答易錯點,題目難度不大。
15.(2025春 南海區期末)HEA廣泛應用于涂料和涂層領域,其合成方法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環氧乙烷不屬于烷烴
B.HEA含兩種官能團
C.丙烯酸可發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
D.HEA一定條件下能與乙酸反應
【答案】B
【分析】A.環氧乙烷中除了C、H元素外還有O元素;
B.HEA中含有碳碳雙鍵、酯基、羥基;
C.丙烯酸具有烯烴和羧酸的性質;
D.HEA中含有醇羥基,具有醇的性質。
【解答】解:A.環氧乙烷中除了C、H元素外還有O元素,所以環氧乙烷不屬于烷烴,故A正確;
B.HEA中含有碳碳雙鍵、酯基、羥基,有3種官能團,故B錯誤;
C.丙烯酸具有烯烴和羧酸的性質,碳碳雙鍵能發生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羧基能發生取代反應,故C正確;
D.HEA中含有醇羥基,具有醇的性質,在一定條件下能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側重考查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明確官能團及其性質的關系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二.解答題(共3小題)
16.(2025 茂名期末)CH3CH3、CO和不飽和化合物發生反應的路徑如圖所示(反應條件略)。
(1)化合物ⅱ的名稱是  丙醛  。
(2)化合物ⅴ的分子式為  C4H8O  ,其同分異構體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  2  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的結構簡式為 ?。–H3)2CHCHO  。
(3)關于上述示意圖中的相關物質及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B  。
A.為ⅰ→ⅱ過程中的催化劑
B.反應⑤的原子利用率為100%
C.化合物ⅳ和ⅵ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D.化合物ⅵ屬于氨基酸
(4)根據化合物ⅲ的結構特征,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
反應試劑、條件 涉及化學鍵的變化 反應形成的有機物新結構
 H2、催化劑、加熱 
大π鍵、σ鍵
  
(5)在一定條件下制備。該反應中:
①若反應物之一能與FeCl3溶液作用顯色,則另一反應物為  H2  (寫化學式)。
②若反應物之一為V形結構分子,則另一反應物為    (寫結構簡式)。
(6)以化合物ⅲ和為有機原料,參照上述路線,合成化合物ⅶ(),基于你設計的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最后一步反應的反應物為  、  (寫結構簡式)。
②相關步驟涉及鹵代烴的消去反應,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注明反應條件)。
【答案】(1)丙醛;
(2)C4H8O;2;(CH3)2CHCHO;
(3)AB;
(4)H2、催化劑、加熱;;
(5)①H2;
②;
(6)①、;
②。
【分析】(1)化合物ⅱ的結構簡式為CH3CH2CHO;
(2)化合物ⅴ的分子中C、H、O原子個數依次是4、8、1,其同分異構體能發生銀鏡反應,說明含有醛基,相當于丙烷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醛基取代,丙烷中含有幾種氫原子,符合條件的醛就有幾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說明含有3種氫原子;
(3)A.在反應①中作反應物、反應③作生成物;
B.反應⑤為加成反應=;
C.化合物ⅳ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D.化合物ⅵ沒有羧基;
(4)ii中涉及大π鍵、σ鍵的苯環,應該是苯胺和氫氣在催化劑、加熱的條件下發生加成反應;
(5)①若反應物之一能與FeCl3溶液作用顯色,說明該物質為苯酚,苯酚和氫氣在加熱、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加成反應生成;
②若反應物之一為V形結構分子,根據元素知,應該是H2O,則另一反應物為環己烯;
(6)以化合物和為有機原料合成化合物ⅶ(),根據i→ii→iv→vi的反應知,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環己醇,環己醇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環己酮,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環己烯,環己烯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環己烷,環己烷和CO發生加成反應生成,和苯胺發生加成、消去反應然后再和環己酮反應是,合成路線為。
【解答】解:(1)化合物ⅱ的結構簡式為CH3CH2CHO,ii的名稱是丙醛,
故答案為:丙醛;
(2)化合物ⅴ的分子式為C4H8O,其同分異構體能發生銀鏡反應,說明含有醛基,相當于丙烷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醛基取代,丙烷中含有幾種氫原子,符合條件的醛就有幾種,丙烷中含有兩種氫原子,則符合條件的醛2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的結構簡式為(CH3)2CHCHO,
故答案為:C4H8O;2;(CH3)2CHCHO;
(3)A.在反應①中作反應物、反應③作生成物,則該微粒是ⅰ→ⅱ過程中的催化劑,故A正確;
B.反應⑤為加成反應,則該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故B正確;
C.化合物ⅳ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故C錯誤;
D.化合物ⅵ沒有羧基,所以不屬于氨基酸,故D錯誤;
故答案為:AB;
(4)ii中涉及大π鍵、σ鍵的苯環,應該是苯胺和氫氣在催化劑、加熱的條件下發生加成反應生成,
故答案為:;
(5)①若反應物之一能與FeCl3溶液作用顯色,說明該物質為苯酚,苯酚和氫氣在加熱、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加成反應生成,則另一反應物為H2,
故答案為:H2;
②若反應物之一為V形結構分子,根據元素知,應該是H2O,則另一反應物為,
故答案為:;
(6)以化合物和為有機原料合成化合物ⅶ(),根據i→ii→iv→vi的反應知,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環己醇,環己醇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環己酮,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環己烯,環己烯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環己烷,環己烷和CO發生加成反應生成,和苯胺發生加成、消去反應然后再和環己酮反應是,合成路線為;
①最后一步反應的反應物為、,
故答案為:、;
②相關步驟涉及鹵代烴的消去反應,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合成,側重考查分析、判斷及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明確反應中官能團及其結構的變化是解本題關鍵,采用知識遷移、逆向思維的方法進行合成路線設計,題目難度中等。
17.(2025 深圳模擬)新型催化技術實現了乙酰丙酸乙酯的綠色高效合成,示意圖如圖: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為  C5H4O2  ,其環上取代基的名稱是  醛基  。
(2)化合物Ⅱ的某同分異構體,僅含一個五元環且不含其他環狀結構,不發生銀鏡反應,在核磁共振氫譜圖上只有2組峰,峰面積比為1:2,其結構簡式為  或或或  (任寫一種)。
(3)化合物I制備化合物IV()的反應可以表示為:I+M→IV+H2O,則化合物M為  N2H4  (填化學式);化合物M易溶于水,其原因是  N2H4與H2O之間可形成氫鍵  。
(4)關于上述示意圖中的相關物質及轉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B  (填標號)。
A.化合物Ⅰ到Ⅱ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有C=O雙鍵的斷裂與形成
B.化合物Ⅱ是乙醇的同系物,能與金屬鈉反應
C.化合物Ⅲ在堿性環境中水解時,可消耗等物質的量的NaOH
D.化合物Ⅱ到化合物Ⅲ的轉化中,存在C原子雜化方式的改變
(5)對化合物Ⅱ,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
序號 反應試劑、條件 反應形成的新結構 反應類型

 H2、催化劑,加熱 
 加成反應(或還原反應) 

 濃HBr,加熱或乙酸、濃硫酸,加熱 
 或 
取代反應
(6)利用羥醛縮合反應
為烴基或H)的原理,以乙烯為唯一有機原料,合成?;谀阍O計的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第一步為烯烴直接制醇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
②其中,羥醛縮合前后各涉及一步氧化反應,其氧化產物分別為CH3CHO和    (寫結構簡式)。
【答案】(1)C5H4O2;醛基;
(2)或或或;
(3)N2H4;N2H4與H2O之間可形成氫鍵;
(4)AB;
(5)H2、催化劑,加熱 加成反應(或還原反應);濃HBr,加熱或乙酸、濃硫酸,加熱;或;
(6)①;
②。
【分析】中醛基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先發生氧化反應再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化合物Ⅰ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C5H4O2;其環上取代基的名稱是醛基,
故答案為:C5H4O2;醛基;
(2)化合物II的某同分異構體,僅含一個五元環且不含其他環狀結構,不發生銀鏡反應,可知不含醛基;在核磁共振氫譜圖上只有2組峰,峰面積比為1:2,可知其結構具有對稱性;符合的結構有:或或或,
故答案為:或或或;
(3)化合物I可與M(N2H4)先發生加成反應再發生消去發反應制備化合物IV(),N2H4與H2O之間可形成氫鍵,因此其易溶于水,
故答案為:N2H4;N2H4與H2O之間可形成氫鍵;
(4)A.化合物I到Ⅱ反應為醛基與氫氣的加成反應,原子利用率為100%,有C=O雙鍵的斷裂,但不存在C=O雙鍵的形成,故A錯誤;
B.化合物Ⅱ與乙醇的結構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B錯誤;
C.化合物Ⅲ中只含一個酯基,在堿性環境中水解時,可消耗等物質的量的NaOH,故C正確;
D.化合物Ⅱ到化合物Ⅲ的轉化中,碳碳雙鍵斷裂,Ⅲ中形成多個碳碳單鍵,因此存在C原子雜化方式的改變,故D正確;
故答案為:AB;
(5)化合物Ⅱ中碳碳雙鍵與氫氣,在催化劑加熱條件,發生加成反應轉化為;化合物Ⅱ中的醇羥基與濃HBr,加熱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化合物Ⅱ中的醇羥基與乙酸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
故答案為:H2、催化劑,加熱 加成反應(或還原反應);濃HBr,加熱或乙酸、濃硫酸,加熱;或;
(6)①合成需要乙醇,乙醇可由乙烯與水發生加成反應得到,反應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②合成可由乙醇與發生酯化反應得到,而可由乙醛先發生羥醛縮合生成CH3CH=CHCHO,CH3CH=CHCHO再經氧化得到CH3CH=CHCOOH;而乙醛可由乙醇催化氧化得到,因此羥醛縮合前后所涉及氧化反應,氧化產物分別為CH3CHO和,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機物的合成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
18.(2025 廣東模擬)對香豆酸(Ⅳ)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降血脂、抗癌等多種生理功能。但受其低脂溶性所限,對香豆酸難以在乳液等體系中發揮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通過以下化學修飾,提高其穩定性,增強生理活性。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為  C7H6O2  ,名稱為  對羥基苯甲醛或4﹣羥基苯甲醛  。
(2)化合物Ⅱ的官能團名稱為  羧基  ?;衔铫虻哪惩滴镉?個碳原子,且核磁共振氫譜有2組峰,其結構簡式為  (CH3)2C(COOH)2  。
(3)化合物Ⅳ轉化成Ⅴ時,另一個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CH3COOH  。
(4)關于上述圖中的相關物質及轉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C  。
A.化合物Ⅲ存在順反異構現象
B.化合物Ⅳ到Ⅴ的轉化是為了保護官能團酚羥基
C.化合物Ⅴ到Ⅵ的轉化中,有σ鍵和π鍵的斷裂和形成
D.化合物Ⅶ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
(5)對化合物Ⅴ,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
序號 反應試劑、條件 反應形成的新結構 反應類型

 稀硫酸、加熱 
 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 

 H2、催化劑 
  
加成反應
(6)以水楊醛()和1,3﹣二氯丙烷為原料,合成香豆素()。基于你設計的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第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2NaCl  (注明反應條件)。
②最后一步反應的反應物的結構簡式為    。
【答案】(1)C7H6O2;對羥基苯甲醛或4﹣羥基苯甲醛;
(2)羧基;(CH3)2C(COOH)2;
(3)CH3COOH;
(4)AC;
(5)①稀硫酸、加熱;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
②H2、催化劑;;
(6)①+2NaOH+2NaCl;
②。
【分析】化合物I先與II(HOOCCH2COOH)法加成反應,再發生消去反應生成III,繼續發生脫羧反應生成IV,IV與CH3COOCOCH3發生取代反應生成V,V再發生取代反應生成VI,VI與發生取代反應生成VII,VII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VIII。
【解答】解:(1)根據化合物Ⅰ的結構簡式,其分子式為C7H6O2,其名稱為對羥基苯甲醛或4﹣羥基苯甲醛,
故答案為:C7H6O2;對羥基苯甲醛或4﹣羥基苯甲醛;
(2)II為HOOCCH2COOH,官能團名稱為羧基,它的同系物含有5個碳原子,即為5個碳原子的二元羧酸,且核磁共振氫譜有2組峰,即有2種等效氫,結構簡式為(CH3)2C(COOH)2,
故答案為:羧基;(CH3)2C(COOH)2;
(3)IV與CH3COOCOCH3發生取代反應生成V,化學方程式為+CH3COOCOCH3→+CH3COOH,即另一個產物的結構簡式為CH3COOH,
故答案為:CH3COOH;
(4)A.化合物III右側雙鍵的碳原子連有兩個相同的羧基,故不存在順反異構現象,故A錯誤;
B.化合物Ⅳ到Ⅴ是將酚羥基變為酯基,后又將酯基變回酚羥基,是為了保護酚羥基,故B正確;
C.化合物Ⅴ到Ⅵ斷開的是C—O鍵,形成的是C—Cl鍵,都是σ鍵,沒有π鍵的斷裂和形成,故C錯誤;
D.化合物Ⅶ為酯類化合物,不含有親水基,在水中溶解度較小,故D正確;
故答案為:AC;
(5)V的結構簡式為,
①要形成,酯基要發生水解反應,條件為稀硫酸、加熱,反應類型為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稀硫酸、加熱;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
②分子中碳碳雙鍵可以H2發生加成反應,反應試劑、條件為H2、催化劑;生成的產物結構簡式為,
故答案為:H2、催化劑;;
(6)結合流程中反應,以水楊醛()和1,3﹣二氯丙烷為原料,合成香豆素的路線為 +→→;
①第一步為1,3﹣二氯丙烷發生水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OH+2NaCl,
故答案為:+2NaOH+2NaCl;
②由上述流程可知,最后一步反應的反應物為,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合成,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江达县| 搜索| 牙克石市| 信丰县| 嵊泗县| 米泉市| 舟曲县| 平阳县| 崇左市| 犍为县| 平南县| 中方县| 黎川县| 云林县| 安陆市| 樟树市| 无极县| 正定县| 英德市| 海门市| 卢氏县| 霍州市| 浑源县| 莒南县| 砚山县| 西吉县| 陵水| 张北县| 益阳市| 永寿县| 乌恰县| 肃宁县| 聂拉木县| 余姚市| 疏勒县| 芦溪县| 临海市| 赤峰市| 济源市|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