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北京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化學期末模擬預測卷一.選擇題(共15小題)1.(2025 西城區(qū)期末)用現(xiàn)代分析儀器可檢測元素或物質的組成、結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利用原子光譜上的特征譜線可鑒定元素 B.通過質譜法可測定有機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 C.通過紅外光譜圖可獲得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的化學鍵或官能團信息 D.通過核磁共振氫譜圖可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實驗式A.A B.B C.C D.D2.(2025春 東城區(qū)校級期末)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鄰近基團往往存在相互影響,這種影響會使有機化合物性質產生差異。下列事實不能說明上述觀點的是( )A.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甲烷不能B.乙酸能與碳酸鈉發(fā)生反應,而乙醇不能C.與苯相比,甲苯更易與濃HNO3發(fā)生取代反應D.2﹣甲基﹣1﹣丙醇能發(fā)生消去反應,2,2﹣二甲基﹣1﹣丙醇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3.(2025 東城區(qū)期末)一定條件下,將乙烯和氧氣通入PdCl2和CuCl2的鹽酸溶液中可制得乙醛,熱化學方程式為2C2H4(g)+O2(g)→2CH3CHO(g)ΔH=﹣487.4kJ mol﹣1。其催化機理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X為CH3CHO,Z為O2B.①中,C2H4發(fā)生了氧化反應C.②中,n(PdCl2):n(CuCl2)=1:2D.③中,n(Y):n(Z)=2:14.(2025春 芙蓉區(qū)校級期末)實驗小組探究甲烷與氯氣的取代反應,裝置、現(xiàn)象如下:現(xiàn)象i.光照后,產生白霧,混合氣體顏色變淺 ii.試管內液面上升 iii.試管壁出現(xiàn)油狀液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飽和NaCl溶液可以減少氯氣的溶解B.CH4的二氯代物有兩種結構C.產生白霧以及試管內液面上升與HCl的生成有關D.若用鉛箔套住裝滿CH4和Cl2的試管,一段時間后沒有明顯變化5.(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魯米諾”又名發(fā)光氨,是一種化學發(fā)光試劑,它在一定條件下被氧化后能發(fā)出藍光,可用于鑒定血液,在刑偵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圖所示為魯米諾的一種合成原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魯米諾的分子式為C8H6N3O2B.①、②兩步的反應類型分別為加成反應和還原反應C.X可以和乙二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含有兩個六元環(huán)的物質D.若使用“84消毒液”對環(huán)境消毒,可能會干擾用魯米諾在該環(huán)境下鑒定血液6.(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川菜以其“清鮮醇濃、麻辣辛香”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食物中的“麻”與“辣”一般來自于山椒素、辣椒素及它們的衍生物。羥基﹣α﹣山椒素和辣椒素的結構如圖:以下關于羥基﹣α﹣山椒素和辣椒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兩者都有順反異構體B.兩者都含有3種官能團C.兩者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從辣椒素的結構推斷,它在水中的溶解性一定比它在植物油中的溶解性好7.(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著名詩句。下列關于該詩句中所涉及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能發(fā)生水解B.人造絲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用灼燒的方法可以鑒別蠶絲和人造絲織物C.唐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動物油脂,油脂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D.現(xiàn)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的分餾產物——石蠟,石油分餾屬于物理變化8.(2025 北京學業(yè)考試)下列關于蛋白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 B.可發(fā)生水解反應C.僅含C、H、O三種元素 D.牛奶中含有蛋白質9.(2025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末)下列關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單體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防彈衣的主要材料: 兩種單體的核磁共振氫譜均有2個峰B 隱形飛機的微波吸收材料: 單體能使溴水褪色C 潛艇的消聲瓦: 可由CH2=CH—CH=CH2和合成D 錦綸(尼龍﹣6): 單體是天然氨基酸A.A B.B C.C D.D10.(2025 西城區(qū)校級模擬)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糖類是多羥基醛、多羥基酮和它們的脫水縮合物B.油脂不屬于高分子,可用于制造肥皂和人造奶油C.氨基酸為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其不能與酸反應D.核酸分子的堿基含有N—H鍵,堿基間易形成氫鍵11.(2025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末)下列關于有機物的除雜和鑒別說法正確的是( )A.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通入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使乙烯轉化為乙烷B.乙酸乙酯中混有少量乙酸:加入NaOH溶液振蕩后分液C.只用一種試劑可以鑒別甲酸、乙醛、乙酸D.用碳酸氫鈉鑒別苯酚與環(huán)己醇,有氣體放出的是苯酚12.(2025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末)對乙酰氨基酚又稱為撲熱息痛,具有很強的解熱鎮(zhèn)痛作用,其合成路線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①與反應③的目的是保護酚羥基避免在反應②中被氧化B.反應②用稀HNO3作為硝化試劑,體現(xiàn)了—OCH3對苯環(huán)的活化C.中間產物D既能與HCl反應,又能與NaOH反應D.芳香族化合物X含硝基且為撲熱息痛的同分異構體,其可能結構共有13種13.(2025春 通州區(qū)期末)乳酸分子的結構式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碳原子有兩種雜化方式B.分子中有1個手性碳原子C.最多有9個原子可以共處于同一平面D.σ鍵與π鍵數(shù)目之比為11:114.(2025 東城區(qū)期末)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某有機化合物X的分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X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分子式為C7H6O3B.能與濃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C.1mol X最多能與2mol NaOH發(fā)生反應D.1mol X最多能與4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15.(2025 豐臺區(qū)期末)有機化合物K主要用作殺菌防腐劑,其合成路線如下(部分條件已省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F能被酸性KMnO4氧化是—CH3對苯環(huán)影響的結果B.J中最多有16個原子共平面C.過程①、③和④中均發(fā)生取代反應D.K的合成過程中進行了官能團的保護二.解答題(共2小題)16.(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F是一種環(huán)狀酯,其合成路線如下(部分反應條件未標出)。請回答:(1)按官能團分類,A的類別是 。(2)生成A的化學方程式是 。(3)有機物C的沸點 (“>”“=”或“<”)2﹣甲基丙烷。(4)由生成D的化學方程式是 。(5)的同分異構體G符合以下條件:①能與FeCl3反應顯紫色 ②苯環(huán)上有2種氫③1mol G能與1mol NaOH反應 ④G分子中有一個甲基寫出G與濃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醇類物質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2﹣丙醇為起始原料,選用必要的無機試劑可合成異丁烯酸。請結合以下信息,設計合成路線(參照以下示例,注明物質與條件) 。已知:17.(2025春 東城區(qū)校級期末)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基礎原料,常用于合成有機工業(yè)產品M。合成路線如圖:已知:ⅰ.炔烴像烯烴一樣,可以發(fā)生類似上述反應ⅱ.RCH=CHR'RCHO+R'CHO(1)HOCH2C≡CCH2OH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 。(2)反應1的反應類型是 。(3)反應2的化學方程式是 。(4)同一個碳原子形成兩個碳碳雙鍵不穩(wěn)定。鏈烴B的分子式為C4H4結構簡式是 。(5)由C合成M要經歷C→D→E→M三步反應。①中間產物E的結構簡式是 。②該過程中C→D選擇催化氫化時還有副產物F,F(xiàn)與D互為同分異構體。若F按合成路線繼續(xù)反應,最終將得到M的同分異構體N。則N的結構簡式是 。(6)結合共價鍵的極性,從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的角度描述反應1發(fā)生的過程: 。三.推斷題(共2小題)18.(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抗癌藥物的中間體Q、有機物L的合成路線如下。已知:ⅰ.RCOOR′+R''OH→RCOOR''+R′OHⅱ.(R、R'、R“表示烴基或氫)(1)關于D→E的反應:①D中官能團的名稱是 。②E的結構簡式是 。(2)L分子中含苯環(huá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L分子中含羧基,Q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b.G可以通過縮聚反應生成高聚物c.K2CO3、均可與酸反應(3)X的核磁共振氫譜有兩組峰。①M分子中除苯環(huán)外,還含有一個含氮原子的五元環(huán)。M的結構簡式是 。②Y的結構簡式是 。③在生成Q時,在W分子中用虛線標出斷裂的化學鍵(如:): 。19.(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環(huán)丙基甲基酮是合成環(huán)丙氟哌酸類廣譜抗菌藥物和抗艾滋特效藥依法韋侖的重要中間體,在醫(yī)藥、化工及農林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已知:Ⅰ.2RCH2COOC2H5+C2H5OHⅡ.R1COOR2+R3OH→一定條件R1COOR3+R2OH(1)實驗室制取A的化學方程式為 。(2)A→B發(fā)生了加成反應,B中含有羥基。B的結構簡式為 。(3)M是F的同分異構體,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M的結構簡式 。①能發(fā)生銀鏡反應②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1:2:2(4)H分子中含有一個五元環(huán),寫出G→H的化學方程式 。(5)I可以與NaHCO3溶液反應。I的結構簡式為 。(6)J→K的反應中常伴有其他環(huán)狀副產物生成,依據(jù)J→K的反應原理,該副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北京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化學期末模擬預測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5小題)1.(2025 西城區(qū)期末)用現(xiàn)代分析儀器可檢測元素或物質的組成、結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利用原子光譜上的特征譜線可鑒定元素 B.通過質譜法可測定有機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 C.通過紅外光譜圖可獲得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的化學鍵或官能團信息 D.通過核磁共振氫譜圖可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實驗式A.A B.B C.C D.D【答案】D【分析】A.根據(jù)原子光譜的特點進行分析;B.根據(jù)質譜法的應用進行分析;C.根據(jù)紅外光譜圖的應用進行分析;D.根據(jù)核磁共振氫譜圖的應用進行分析。【解答】解:A.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光譜上有不同的特征譜線,利用原子光譜上的特征譜線可以鑒定元素,故A正確;B.質譜法是一種測量離子荷質比的分析方法,通過質譜圖的質荷比可以測定有機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故B正確;C.紅外光譜圖可以提供分子中含有的化學鍵或官能團的信息,因為不同的化學鍵或官能團有其特定的吸收頻率,故C正確;D.核磁共振氫譜圖可以提供分子中不同類型氫原子的環(huán)境信息,包括氫原子的數(shù)目和它們相鄰的原子或官能團,但不能直接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實驗式,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現(xiàn)代分析儀器在檢測元素或物質組成、結構中的應用。注意完成此題,需要掌握原子光譜、質譜法、紅外光譜和核磁共振氫譜的基本原理和應用。了解這些分析技術的特點和用途是解題的關鍵。2.(2025春 東城區(qū)校級期末)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鄰近基團往往存在相互影響,這種影響會使有機化合物性質產生差異。下列事實不能說明上述觀點的是( )A.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甲烷不能B.乙酸能與碳酸鈉發(fā)生反應,而乙醇不能C.與苯相比,甲苯更易與濃HNO3發(fā)生取代反應D.2﹣甲基﹣1﹣丙醇能發(fā)生消去反應,2,2﹣二甲基﹣1﹣丙醇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答案】D【分析】A.甲苯受苯環(huán)影響導致甲基的活潑性增強;B.乙酸能與碳酸鈉反應放出氣體,而乙醇不能,甲基影響—COOH易電離顯酸性;C.羥基影響苯環(huán),苯環(huán)上H變活潑,則與苯相比,苯酚更易與HNO3發(fā)生取代反應;D.2﹣甲基﹣1﹣丙醇能發(fā)生消去反應是因為2號C上有H,2,2﹣二甲基﹣1﹣丙醇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是因為2號C上沒有H。【解答】解:A.甲苯受苯環(huán)影響導致甲基的活潑性增強,所以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能說明上述觀點,故A錯誤;B.乙酸能與碳酸鈉反應放出氣體,而乙醇不能,甲基影響—COOH易電離顯酸性,可說明原子團之間相互影響導致化學性質不同,故B錯誤;C.羥基影響苯環(huán),苯環(huán)上H變活潑,則與苯相比,苯酚更易與HNO3發(fā)生取代反應,說明羥基活化了苯環(huán),故C錯誤;D.2﹣甲基﹣1﹣丙醇能發(fā)生消去反應是因為2號C上有H,2,2﹣二甲基﹣1﹣丙醇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是因為2號C上沒有H,與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無關,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3.(2025 東城區(qū)期末)一定條件下,將乙烯和氧氣通入PdCl2和CuCl2的鹽酸溶液中可制得乙醛,熱化學方程式為2C2H4(g)+O2(g)→2CH3CHO(g)ΔH=﹣487.4kJ mol﹣1。其催化機理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X為CH3CHO,Z為O2B.①中,C2H4發(fā)生了氧化反應C.②中,n(PdCl2):n(CuCl2)=1:2D.③中,n(Y):n(Z)=2:1【答案】D【分析】A.根據(jù)反應總方程式及催化機理圖,分析各物質的轉化關系來確定X、Z。B.依據(jù)氧化反應的定義,判斷①中C2H4反應時元素化合價變化情況。C.結合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計量關系,確定n(PdCl2)與n(CuCl2)的比例。D.根據(jù)③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計量關系,分析n(Y)與n(Z)的比例。【解答】解:A.由總反應2C2H4(g)+O2(g)→2CH3CHO(g)及催化機理圖,①中C2H4轉化為X,所以X為CH3CHO;③中CuCl與Z反應生成CuCl2,Z為O2,故A正確;B.①中C2H4中碳元素化合價升高,發(fā)生了氧化反應,故B正確;C.②中反應為PdCl2+2CuCl2+H2O=Pd+2CuCl+2HCl+Cl2,n(PdCl2):n(CuCl2)=1:2,故C正確;D.③中反應為4CuCl+4HCl+O2=4CuCl2+2H2O,n(Y):n(Z)=4:1(Y為HCl,Z為O2 ),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反應的催化機理及相關分析,涉及物質的推斷、氧化反應判斷以及反應中物質的量比例關系。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催化機理圖中物質的轉化過程,結合化學反應方程式分析各選項。4.(2025春 芙蓉區(qū)校級期末)實驗小組探究甲烷與氯氣的取代反應,裝置、現(xiàn)象如下:現(xiàn)象i.光照后,產生白霧,混合氣體顏色變淺 ii.試管內液面上升 iii.試管壁出現(xiàn)油狀液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飽和NaCl溶液可以減少氯氣的溶解B.CH4的二氯代物有兩種結構C.產生白霧以及試管內液面上升與HCl的生成有關D.若用鉛箔套住裝滿CH4和Cl2的試管,一段時間后沒有明顯變化【答案】B【分析】A、根據(jù)氯氣和水的反應是可逆反應進行分析;B、根據(jù)CH4為正四面體,進行分析;C、根據(jù)氯化氫易溶于水,可產生白霧進行分析;D、根據(jù)反應是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的進行分析。【解答】解:A.氯氣和水的反應是可逆反應:Cl2+H2O HCl+HClO,飽和食鹽水中的Cl﹣能使平衡左移,從而減少氯氣的溶解,故A正確;B.甲烷的結構是正四面體結構,二氯代物只有一種結構,故B錯誤;C.HCl易溶于水,可產生白霧,會導致試管內液面上升,故C正確;D.此反應是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的,根據(jù)控制變量法,若為了探究反應條件,可用鉛箔套住裝滿甲烷和氯氣的試管,甲烷和氯氣沒有反應,一段時間后進行觀察,沒有明顯變化,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甲烷的取代反應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5.(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魯米諾”又名發(fā)光氨,是一種化學發(fā)光試劑,它在一定條件下被氧化后能發(fā)出藍光,可用于鑒定血液,在刑偵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圖所示為魯米諾的一種合成原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魯米諾的分子式為C8H6N3O2B.①、②兩步的反應類型分別為加成反應和還原反應C.X可以和乙二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含有兩個六元環(huán)的物質D.若使用“84消毒液”對環(huán)境消毒,可能會干擾用魯米諾在該環(huán)境下鑒定血液【答案】D【分析】A.結合C原子價電子數(shù)目是4個;B.根據(jù)X、Y及魯米諾分子結構簡式可知反應①為取代反應,反應②為還原反應;C.X和乙二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的物質的結構為:;D.“84消毒液”具有強氧化性,魯米諾分子中含有氨基,具有還原性,二者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解答】解:A.結合C原子價電子數(shù)目是4個,可知其分子式為C8H7N3O2,故A錯誤;B.根據(jù)X、Y及魯米諾分子結構簡式可知反應①為取代反應,反應②為還原反應,故B錯誤;C.X和乙二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的物質的結構為:,含有一個六元環(huán)的物質,故C錯誤;D.“84消毒液”具有強氧化性,魯米諾分子中含有氨基,具有還原性,二者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因此可能會干擾用魯米渃在該環(huán)境下鑒定血液,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6.(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川菜以其“清鮮醇濃、麻辣辛香”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食物中的“麻”與“辣”一般來自于山椒素、辣椒素及它們的衍生物。羥基﹣α﹣山椒素和辣椒素的結構如圖:以下關于羥基﹣α﹣山椒素和辣椒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兩者都有順反異構體B.兩者都含有3種官能團C.兩者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從辣椒素的結構推斷,它在水中的溶解性一定比它在植物油中的溶解性好【答案】D【分析】A.當碳碳雙鍵的兩個碳原子都連有兩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這樣的有機物就會有順反異構;B.羥基﹣α﹣山椒素含有羥基、碳碳雙鍵、酰氨基,辣椒素含有碳碳雙鍵、酰氨基、醚鍵;C.羥基﹣α﹣山椒素和辣椒素都有碳碳雙鍵;D.辣椒素中沒有羥基、羧基等親水性基團。【解答】解:A.當碳碳雙鍵的兩個碳原子都連有兩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這樣的有機物就會有順反異構,則羥基﹣α﹣山椒素和辣椒素都有順反異構體,故A正確;B.辣椒素含有碳碳雙鍵、酰氨基、醚鍵共3種官能團,羥基﹣α﹣山椒素含有羥基、碳碳雙鍵、酰氨基共3種官能團,故B正確;C.羥基﹣α﹣山椒素和辣椒素都有碳碳雙鍵,兩者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確;D.辣椒素中沒有羥基、羧基等親水性基團,則它在水中的溶解性一定比它在植物油中的溶解性差,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7.(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著名詩句。下列關于該詩句中所涉及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能發(fā)生水解B.人造絲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用灼燒的方法可以鑒別蠶絲和人造絲織物C.唐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動物油脂,油脂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D.現(xiàn)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的分餾產物——石蠟,石油分餾屬于物理變化【答案】C【分析】A.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分子中含肽鍵;B.人造絲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C.唐代蠟燭主要成分動物油脂,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相對分子質量較小;D.現(xiàn)代蠟燭主要成分石蠟是石油分餾產物。【解答】解:A.蛋白質分子中含肽鍵,在酸、堿或酶作用下,肽鍵斷裂,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氨基酸等,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故A正確;B.人造絲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時,蛋白質有燒焦羽毛氣味,纖維素沒有,所以可用灼燒法鑒別蠶絲和人造絲織物,故B正確;C.唐代蠟燭主要成分動物油脂,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相對分子質量較小,不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故C錯誤;D.現(xiàn)代蠟燭主要成分石蠟是石油分餾產物,石油分餾是利用各成分沸點不同進行分離,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8.(2025 北京學業(yè)考試)下列關于蛋白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 B.可發(fā)生水解反應C.僅含C、H、O三種元素 D.牛奶中含有蛋白質【答案】C【分析】A.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yǎng)物質之一,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B.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水解反應,分解成氨基酸;C.蛋白質主要由C(碳)、H(氫)、O(氧)、N(氮)等元素組成,有的還含有S(硫)、P(磷)等元素;D.牛奶是一種常見的蛋白質來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解答】解:A.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運輸?shù)龋鞍踪|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yǎng)物質之一,故A正確;B.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水解反應,分解成氨基酸,故B正確;C.蛋白質的主要組成元素是C、H、O、N,部分蛋白質還含S、P等元素,故C錯誤;D.牛奶中含有蛋白質,如酪蛋白、乳清蛋白,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和性質,了解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和在人體中的作用是解答此題的關鍵。9.(2025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末)下列關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單體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防彈衣的主要材料: 兩種單體的核磁共振氫譜均有2個峰B 隱形飛機的微波吸收材料: 單體能使溴水褪色C 潛艇的消聲瓦: 可由CH2=CH—CH=CH2和合成D 錦綸(尼龍﹣6): 單體是天然氨基酸A.A B.B C.C D.D【答案】D【分析】A.防彈衣主要材料的兩種單體,一種是對苯二甲酸,一種是對苯二胺。對苯二甲酸中苯環(huán)上有 1 種氫,羧基上有 1 種氫;對苯二胺中苯環(huán)上有 1 種氫,氨基上有 1 種氫;B.隱形飛機微波吸收材料的單體是乙炔(HC≡CH),含有碳﹣碳三鍵,能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C.潛艇消聲瓦的高分子材料,其結構是由CH2=CH—CH=CH2(1,3﹣丁二烯)和(苯乙烯)通過加聚反應合成的;D.錦綸(尼龍﹣6)的單體是 ﹣己內酰胺,它不是天然氨基酸。【解答】解:A.防彈衣主要材料的兩種單體,一種是對苯二甲酸,一種是對苯二胺。對苯二甲酸中苯環(huán)上有 1 種氫,羧基上有 1 種氫;對苯二胺中苯環(huán)上有 1 種氫,氨基上有 1 種氫,所以兩種單體的核磁共振氫譜均有 2 個峰,故A正確;B.隱形飛機微波吸收材料的單體是乙炔(HC≡CH),乙炔含有碳﹣碳三鍵,能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從而使溴水褪色,故B正確;C.潛艇消聲瓦的高分子材料,其結構是由CH2=CH—CH=CH2(1,3﹣丁二烯)和(苯乙烯)通過加聚反應合成的,故C正確;D.錦綸(尼龍﹣6)的單體是 ﹣己內酰胺,它不是天然氨基酸,天然氨基酸是同時含有氨基和羧基且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碳原子上的化合物,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常見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等。10.(2025 西城區(qū)校級模擬)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糖類是多羥基醛、多羥基酮和它們的脫水縮合物B.油脂不屬于高分子,可用于制造肥皂和人造奶油C.氨基酸為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其不能與酸反應D.核酸分子的堿基含有N—H鍵,堿基間易形成氫鍵【答案】C【分析】A.糖類包括單糖、二糖、多糖;B.油脂是小分子,油脂可以發(fā)生皂化反應,部分油脂可能含有C=C,與氫氣加成后;C.氨基酸屬于兩性化合物;D.核酸分子的堿基含有N—H鍵,N—H鍵之間可以形成氫鍵。【解答】解:A.糖類包括單糖、二糖、多糖,分別是多羥基醛、多羥基酮或它們的脫水縮合物,故A正確;B.油脂是小分子,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可以發(fā)生皂化反應,制取肥皂,部分油脂可能含有C=C,與氫氣加成后,可以制取人造奶油,故B正確;C.氨基酸為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屬于兩性化合物,可以與酸或堿反應,故C錯誤;D.核酸分子的堿基含有N—H鍵,N—H鍵之間可以形成氫鍵,所以堿基間易形成氫鍵,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屬于基本知識的考查,難度中等。11.(2025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末)下列關于有機物的除雜和鑒別說法正確的是( )A.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通入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使乙烯轉化為乙烷B.乙酸乙酯中混有少量乙酸:加入NaOH溶液振蕩后分液C.只用一種試劑可以鑒別甲酸、乙醛、乙酸D.用碳酸氫鈉鑒別苯酚與環(huán)己醇,有氣體放出的是苯酚【答案】C【分析】A.根據(jù)乙烯和氫氣的反應條件,進行分析;B.根據(jù)乙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進行分析;C.根據(jù)甲酸、乙醛、乙酸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D.根據(jù)苯酚與碳酸氫鈉的反應,進行分析。【解答】解:A.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通入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使乙烯轉化為乙烷,但此方法難以控制氫氣的量,且可能引入新的雜質,故A錯誤;B.乙酸乙酯中混有少量乙酸,加入NaOH溶液振蕩后分液,乙酸與NaOH反應生成乙酸鈉和水,但乙酸乙酯在堿性條件下可能發(fā)生皂化反應,故B錯誤;C.只用一種試劑可以鑒別甲酸、乙醛、乙酸,可以使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甲酸能溶解氫氧化銅并生成磚紅色沉淀,乙醛在加熱條件下與氫氧化銅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乙酸能溶解氫氧化銅,故C正確;D.用碳酸氫鈉不可以鑒別苯酚與環(huán)己醇,因為苯酚和環(huán)己醇都不能與碳酸氫鈉反應,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有機物的除雜和鑒別方法。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有機物的除雜和鑒別需要根據(jù)物質的性質選擇合適的試劑和方法。12.(2025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末)對乙酰氨基酚又稱為撲熱息痛,具有很強的解熱鎮(zhèn)痛作用,其合成路線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①與反應③的目的是保護酚羥基避免在反應②中被氧化B.反應②用稀HNO3作為硝化試劑,體現(xiàn)了—OCH3對苯環(huán)的活化C.中間產物D既能與HCl反應,又能與NaOH反應D.芳香族化合物X含硝基且為撲熱息痛的同分異構體,其可能結構共有13種【答案】D【分析】根據(jù)的結構簡式及A的分子式知,苯酚和CH3I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A為,A和硝酸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B為,B和HI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根據(jù)撲熱息痛的結構簡式和D的分子式知,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D為,D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撲熱息痛。【解答】解:A.酚羥基不穩(wěn)定,易被硝酸氧化,反應①與反應③的目的是保護酚羥基避免在反應②中被氧化,故A正確;B.反應②用稀HNO3作為硝化試劑,而不是濃硝酸,說明—OCH3對苯環(huán)的活化導致苯環(huán)上—OCH3對位的氫原子變得活潑,故B正確;C.D為,氨基具有堿性、酚羥基具有酸性,所以D既能與HCl反應,又能與NaOH反應,故C正確;D.芳香族化合物X含硝基且為撲熱息痛的同分異構體,如果取代基為—CH2CH2NO2,有1種位置異構;如果取代基為—CH(NO2)CH3,有1種位置異構;如果取代基為—NO2、—CH2CH3,有3種位置異構;如果取代基為—CH2NO2、—CH3,有3種位置異構,如果取代基為2個—CH3、1個—NO2,有6種位置異構,則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14種,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推斷,側重考查對比、分析、判斷及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正確推斷各物質的結構簡式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13.(2025春 通州區(qū)期末)乳酸分子的結構式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碳原子有兩種雜化方式B.分子中有1個手性碳原子C.最多有9個原子可以共處于同一平面D.σ鍵與π鍵數(shù)目之比為11:1【答案】C【分析】A.羧基中碳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其它碳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B.連接4個不同原子或基團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C.碳氧雙鍵及其連接的原子為平面結構,旋轉單鍵可以羧基中氫原子處于平面內、可以使羥基處于平面內(或使甲基中碳原子及1個氫原子處于平面內);D.單鍵為σ鍵,雙鍵含有1個σ鍵、1個π鍵。【解答】解:A.羧基中碳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該碳原子采取sp2雜化,其它碳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采取sp3雜化,故A正確;B.分子中連接甲基、羧基、羥基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即分子含有1個手性碳原子,故B正確;C.碳氧雙鍵及其連接的原子為平面結構,旋轉單鍵可以羧基中氫原子處于平面內、可以使羥基處于平面內(或使甲基中碳原子及1個氫原子處于平面內),分子中最多有7個原子可以共處于同一平面,故C錯誤;D.單鍵為σ鍵,雙鍵含有1個σ鍵、1個π鍵,分子含有4個C—H鍵、2個C—C鍵、2個C—O鍵、2個O—H鍵、1個C=O鍵,分子中σ鍵與π鍵數(shù)目之比為(4+2+2+2+1):1=11:1,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熟練掌握官能團的結構、性質與轉化,理解手性碳原子,根據(jù)甲烷的四面體、乙烯與苯的平面形、乙炔直線形理解共面與共線問題,題目側重考查學生分析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14.(2025 東城區(qū)期末)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某有機化合物X的分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X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分子式為C7H6O3B.能與濃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C.1mol X最多能與2mol NaOH發(fā)生反應D.1mol X最多能與4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答案】D【分析】A.根據(jù)圖知,該分子結構簡式為,分子中C、H、O原子個數(shù)依次是7、6、3;B.苯環(huán)上酚羥基的鄰位和對位氫原子能和濃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C.酚羥基、羧基都能和NaOH以1:1反應;D.苯環(huán)和氫氣以1:3發(fā)生加成反應,羧基中碳氧雙鍵和氫氣不反應。【解答】解:A.根據(jù)圖知,該分子結構簡式為,分子中C、H、O原子個數(shù)依次是7、6、3,分子式為C7H6O3,故A正確;B.分子中苯環(huán)上酚羥基的鄰位和對位氫原子能和濃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故B正確;C.酚羥基、羧基都能和NaOH以1:1反應,該分子中含有1個羧基和1個酚羥基,所以1mol該物質最多消耗2mol NaOH,故C正確;D.苯環(huán)和氫氣以1:3發(fā)生加成反應,羧基中碳氧雙鍵和氫氣不反應,1mol該物質最多消耗3mol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側重考查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明確官能團及其性質的關系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15.(2025 豐臺區(qū)期末)有機化合物K主要用作殺菌防腐劑,其合成路線如下(部分條件已省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F能被酸性KMnO4氧化是—CH3對苯環(huán)影響的結果B.J中最多有16個原子共平面C.過程①、③和④中均發(fā)生取代反應D.K的合成過程中進行了官能團的保護【答案】A【分析】A.F能被酸性KMnO4氧化是苯環(huán)對—CH3影響的結果;B.苯環(huán)、—OH、—COOH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單鍵可以旋轉;C.①③④的反應類型都是取代反應;D.E中酚羥基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甲氧基,G中甲氧基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酚羥基,酚羥基易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解答】解:A.F中甲基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為羧基,F(xiàn)能被酸性KMnO4氧化是苯環(huán)對—CH3影響的結果,故A錯誤;B.苯環(huán)、—OH、—COOH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單鍵可以旋轉,J相當于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被羥基、羧基取代,所以J中最多有16個原子共平面,故B正確;C.①③④的反應類型都是取代反應,故C正確;D.E中酚羥基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甲氧基,G中甲氧基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酚羥基,酚羥基易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所以K的合成過程中進行了官能團的保護,故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側重考查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明確官能團及其性質的關系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二.解答題(共2小題)16.(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F是一種環(huán)狀酯,其合成路線如下(部分反應條件未標出)。請回答:(1)按官能團分類,A的類別是 烯烴 。(2)生成A的化學方程式是 (CH3)2C=CH2+H2O 。(3)有機物C的沸點 > (“>”“=”或“<”)2﹣甲基丙烷。(4)由生成D的化學方程式是 。(5)的同分異構體G符合以下條件:①能與FeCl3反應顯紫色 ②苯環(huán)上有2種氫③1mol G能與1mol NaOH反應 ④G分子中有一個甲基寫出G與濃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Br2→+2HBr 。(6)醇類物質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2﹣丙醇為起始原料,選用必要的無機試劑可合成異丁烯酸。請結合以下信息,設計合成路線(參照以下示例,注明物質與條件) →HCN異丁烯酸 。已知:【答案】(1)烯烴;(2)(CH3)2C=CH2+H2O;(3)>;(4);(5)+2Br2→+2HBr;(6) →HCN 異丁烯酸。【分析】在濃硫酸作用下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A為(CH3)2C=CH2,(CH3)2C=CH2與Br2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B為(CH3)2CBrCH2Br,(CH3)2CBrCH2Br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熱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C為(CH3)2C(OH)CH2OH;在催化劑作用下與氧氣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D為,在催化劑作用下與氧氣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E為;與(CH3)2C(OH)CH2OH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縮聚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F為,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A為(CH3)2C=CH2,按官能團分類,A的類別是烯烴,故答案為:烯烴;(2)在濃硫酸作用下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A為(CH3)2C=CH2,化學方程式為(CH3)2C=CH2+H2O,故答案為:(CH3)2C=CH2+H2O;(3)C為(CH3)2C(OH)CH2OH,具有相同碳原子數(shù)的醇的沸點高于烷烴,則有機物C的沸點>2﹣甲基丙烷,故答案為:>;(4)由生成D的化學方程式是,故答案為:;(5)的同分異構體G符合以下條件:①能與FeCl3反應顯紫色,含有酚羥基,②苯環(huán)上有2種氫③1mol G能與1mol NaOH反應④G分子中有一個甲基,則結構可能為,其和溴發(fā)生取代反應,方程式為:+2Br2→+2HBr,故答案為:+2Br2→+2HBr;(6)根據(jù)已知,則由轉化為,再轉化為,得到轉化為異丁烯酸,故合成路線為 →HCN 異丁烯酸,故答案為: →HCN 異丁烯酸。【點評】本題考查有機推斷,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17.(2025春 東城區(qū)校級期末)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基礎原料,常用于合成有機工業(yè)產品M。合成路線如圖:已知:ⅰ.炔烴像烯烴一樣,可以發(fā)生類似上述反應ⅱ.RCH=CHR'RCHO+R'CHO(1)HOCH2C≡CCH2OH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 羥基、碳碳三鍵 。(2)反應1的反應類型是 加成反應 。(3)反應2的化學方程式是 HOOCC≡CCOOH+2CH3OHCH3OOCC≡CCOOCH3+2H2O 。(4)同一個碳原子形成兩個碳碳雙鍵不穩(wěn)定。鏈烴B的分子式為C4H4結構簡式是 HC≡CCH=CH2 。(5)由C合成M要經歷C→D→E→M三步反應。①中間產物E的結構簡式是 。②該過程中C→D選擇催化氫化時還有副產物F,F(xiàn)與D互為同分異構體。若F按合成路線繼續(xù)反應,最終將得到M的同分異構體N。則N的結構簡式是 。(6)結合共價鍵的極性,從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的角度描述反應1發(fā)生的過程: 乙炔中C—H鍵、甲醛中斷裂C=O鍵,然后H—、C—O—形成O—H鍵 。【答案】(1)羥基、碳碳三鍵;(2)加成反應;(3)HOOCC≡CCOOH+2CH3OHCH3OOCC≡CCOOCH3+2H2O;(4)HC≡CCH=CH2;(5)①;②;(6)乙炔中C—H鍵、甲醛中斷裂C=O鍵,然后H—、C—O—形成O—H鍵。【分析】乙炔和甲醛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HOCH2C≡CCH2OH,A和甲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CH3OOCC≡CCOOCH3,則HOCH2C≡CCH2OH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A為HOOCC≡CCOOH,B和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正丁烷,B和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CH2=CHCH=CH2,則B為HC≡CCH=CH2,生成C的反應類似于信息i的反應,則C為,C和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D,CH2=CHCH=CH2和D發(fā)生信息i的反應生成E,E發(fā)生信息ii的反應生成M,則E為、D為。【解答】解:(1)HOCH2C≡CCH2OH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羥基、碳碳三鍵,故答案為:羥基、碳碳三鍵;(2)反應1的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故答案為:加成反應;(3)反應2的化學方程式是HOOCC≡CCOOH+2CH3OHCH3OOCC≡CCOOCH3+2H2O,故答案為:HOOCC≡CCOOH+2CH3OHCH3OOCC≡CCOOCH3+2H2O;(4)同一個碳原子形成兩個碳碳雙鍵不穩(wěn)定,鏈烴B的分子式為C4H4,結構簡式是HC≡CCH=CH2,故答案為:HC≡CCH=CH2;(5)①中間產物E的結構簡式分別是,故答案為:;②該過程中C→D選擇催化氫化時還有副產物F,F(xiàn)與D互為同分異構體,若F按合成路線繼續(xù)反應,最終將得到M的同分異構體N,則N的結構簡式是,故答案為:;(6)結合共價鍵的極性,從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的角度描述反應1發(fā)生的過程:乙炔中C—H鍵、甲醛中斷裂C=O鍵,然后H—、C—O—形成O—H鍵,故答案為:乙炔中C—H鍵、甲醛中斷裂C=O鍵,然后H—、C—O—形成O—H鍵。【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合成,側重考查分析、判斷及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正確推斷各物質的結構簡式是解本題關鍵,注意反應中斷鍵和成鍵特點,題目難度中等。三.推斷題(共2小題)18.(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抗癌藥物的中間體Q、有機物L的合成路線如下。已知:ⅰ.RCOOR′+R''OH→RCOOR''+R′OHⅱ.(R、R'、R“表示烴基或氫)(1)關于D→E的反應:①D中官能團的名稱是 酮羰基、酯基 。②E的結構簡式是 。(2)L分子中含苯環(huá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c 。a.L分子中含羧基,Q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b.G可以通過縮聚反應生成高聚物c.K2CO3、均可與酸反應(3)X的核磁共振氫譜有兩組峰。①M分子中除苯環(huán)外,還含有一個含氮原子的五元環(huán)。M的結構簡式是 。②Y的結構簡式是 HCHO 。③在生成Q時,在W分子中用虛線標出斷裂的化學鍵(如:): 。【答案】(1)酮羰基、酯基;;(2)abc;(3);HCHO;。【分析】(1)合成有機物L的路線為:將A:CH3COOH在濃H2SO4催化作用下與CH3CH2OH酯化后得到B:CH3COOCH2CH3,再將B進行酯交換得到D:,然后D與在堿作用下生成E(C9H14O4),再將E與反應得到J:,由J的結構反推出E的結構為:,最后將J進行水解得到有機物L:;合成中間體Q的路線為:將B進行酯交換后得到的另一產物F:CH3CH2OH,與取代得到X:;同時將G:在LiAlH4催化下還原為Z(C9H12NOBr):;將X和Z合成為M,在M分子中除苯環(huán)外,還有一個含氮原子的五元環(huán),根據(jù)已知ii的反應原理得到M的結構簡式為:,將M與Y反應后脫水得到K,然后K與得到W,再將W在NaOH溶液中反應得到目標產物Q:,結合Q的結構,反推出W為:,K的結構為:,對比M和K的結構可知Y只提供了1個碳原子,結合已知ii得到Y為:HCHO,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①D的結構為:,其官能團的名稱為:酮羰基、酯基,故答案為:酮羰基、酯基;②根據(jù)分析,E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2)a.根據(jù)L的結構,分子中含羧基,根據(jù)Q的結構,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a正確;b.G中含—NH2和—COOH,可以通過縮聚反應生成多肽高聚物,故b正確;c.中有亞氨基,顯堿性,所以K2CO3、均可與酸反應,故c正確;故答案為:abc;(3)①M分子中除苯環(huán)外,還含有一個含氮原子的五元環(huán),根據(jù)分析可知M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②根據(jù)分析,對比M和K的結構可知Y只提供了1個碳原子,結合已知ii的反應原理得到Y的結構簡式為:HCHO,故答案為:HCHO;③在生成Q時,在W分子中用虛線標出斷裂的化學鍵:對比Q的結構和W的結構可知,W中斷裂的化學鍵為:,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推斷與合成,涉及官能團識別、有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充分利用有機物分子式與結構簡式采取正逆推法相結合進行分析推斷,注意對給予反應信息的理解,題目較好地考查分析推理能力、知識遷移運用能力。19.(2025春 北京校級期末)環(huán)丙基甲基酮是合成環(huán)丙氟哌酸類廣譜抗菌藥物和抗艾滋特效藥依法韋侖的重要中間體,在醫(yī)藥、化工及農林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已知:Ⅰ.2RCH2COOC2H5+C2H5OHⅡ.R1COOR2+R3OH→一定條件R1COOR3+R2OH(1)實驗室制取A的化學方程式為 CH3CH2OHCH2=CH2↑+H2O 。(2)A→B發(fā)生了加成反應,B中含有羥基。B的結構簡式為 。(3)M是F的同分異構體,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M的結構簡式 OHC—CH2—CH2—O—CH2—CH2—CHO 。①能發(fā)生銀鏡反應②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1:2:2(4)H分子中含有一個五元環(huán),寫出G→H的化學方程式 +CH3CH2OH 。(5)I可以與NaHCO3溶液反應。I的結構簡式為 。(6)J→K的反應中常伴有其他環(huán)狀副產物生成,依據(jù)J→K的反應原理,該副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答案】(1)CH3CH2OHCH2=CH2↑+H2O;(2);(3)OHC—CH2—CH2—O—CH2—CH2—CHO;(4)+CH3CH2OH;(5);(6)。【分析】合成環(huán)丙基甲基酮的工藝流程為:根據(jù)A的分子式可知,A為CH2=CH2,將A與HClO通過加成反應得到B,B中含有羥基,則B的結構簡式為:,將B脫去HCl成環(huán)生成C:;將D與CH3CH2OH反應生成E,E與乙醇鈉反應生成F,F(xiàn)再與C反應生成G:,根據(jù)G的結構通過逆推法推知F為:,E為:CH3COOCH2CH3,D為:CH3COOH;將G反應生成H,H分子中含有一個五元環(huán),則H為:,H在酸作用下再與HBr反應生成I,則I為:,脫羧后得到J為:,最后J脫去HBr后得到目標產物環(huán)丙基甲基酮K:,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實驗室制取乙烯是將乙醇在濃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熱到170℃消去水生成CH2=CH2,反應的方程式為:CH3CH2OHCH2=CH2↑+H2O,故答案為:CH3CH2OHCH2=CH2↑+H2O;(2)根據(jù)分析,A→B發(fā)生了加成反應,B中含有羥基,反應為:CH2=CH2+Cl—OH→,則B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3)F的結構為:,分子式為:C6H10O3,M是F的同分異構體,符合下列條件:①能發(fā)生銀鏡反應,說明含醛基或甲酸的酯結構;②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1:2:2,則結構中不含甲基且屬于對稱結構,則M中不含甲酸的酯結構(3個氧原子無法滿足條件)且含有2個醛基,M中滿足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為:OHC—CH2—CH2—O—CH2—CH2—CHO,故答案為:OHC—CH2—CH2—O—CH2—CH2—CHO;(4)H的結構為:,則由G→H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故答案為:+CH3CH2OH;(5)I可以與NaHCO3溶液反應,說明I中含有羧基,根據(jù)分析,則I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6)根據(jù)J的結構和K的結構可知,主反應為斷裂Br原子,同時斷裂酮羰基相鄰的—CH2﹣上的H原子后形成三元環(huán)結構,按照此原理,則副反應可能是斷裂酮羰基相鄰的—CH3上的H原子后形成五元環(huán)結構,則副產物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推斷與合成,涉及官能團識別、有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充分利用有機物分子式與結構簡式采取正逆推法相結合進行分析推斷,注意對給予反應信息的理解,題目較好地考查分析推理能力、知識遷移運用能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