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部分 第一章 訓練42 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分值:100分(選擇題1~12題,每小題7分,共84分)(2025·吉林長春期末)下圖為“江蘇省各區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甲地區人口密度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礦產資源貧乏 B.灘涂廣布C.赤潮多發 D.地震多發2.江蘇省各區域人口分布狀況一直比較穩定,其主導因素是( )A.自然環境 B.河湖分布C.經濟格局 D.國家政策3.緩解江蘇省人口分布不均的合理措施是( )A.鼓勵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質B.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優勢互補C.實施移民搬遷,分散大城市職能D.完善交通網絡,便于人口流動(2024·北京海淀區模擬)人口空間均衡是指在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驅動力共同作用下,區域間人口凈零遷移的理想狀態,即區域間人口遷入與遷出量相等。有學者依據某種模型對長三角地區均衡人口數量進行研究。該研究顯示,上海均衡人口數量超過3 000萬,居長三角地區之首。據此完成4~5題。4.上海均衡人口數量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土地面積 B.水資源C.經濟水平 D.國家政策5.研究人口空間均衡可以( )A.認識區域差異,實施礦產資源跨區域調配B.扭轉人口遷移方向,提高資源環境承載力C.縮小區域經濟差距,使人口密度趨于相同D.預測人口增長潛力,指導基礎設施建設(2024·湖北華大新高考聯盟模擬)加利福尼亞州簡稱加州,位于美國西海岸,是美國人口第一大州。下表是“2000年加利福尼亞州部分縣人口、面積統計表”。據此完成6~7題。縣名 縣人口/人 面積/km2 縣首府 首府人口/人 首府為中心連同一些其他小城市的人口/人洛杉磯 9 519 338 10 548 洛杉磯 3 694 820 12 365 627圣迭戈 2 813 833 10 890 圣迭戈 1 223 400 2 813 833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 776 733 121 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 776 733 4 123 740沙斯塔 163 256 9 805 雷丁 80 865 163 2566.下列關于加州人口及城市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加州各縣城市化水平相同B.舊金山的城市輻射功能最強C.加州各縣的人口密度差異大D.從美國東北老工業區遷入加州的人口少7.洛杉磯是加州第一大城市,制約洛杉磯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資源 B.科技水平C.消費水平 D.開放程度寧夏經濟欠發達,荒漠化問題嚴重,生態脆弱區占全區總面積的57.8%。下圖示意2010~2021年寧夏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數及預警結果,指數越趨近于1,表明資源環境承載力越接近最優水平。據此完成8~9題。8.寧夏生態脆弱區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干旱 B.經濟欠發達C.人口稠密 D.資源匱乏9.促進寧夏資源環境承載力預警結果由巨警向無警快速轉變的措施是( )A.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B.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C.執行嚴格的生育政策D.嚴格限制礦產資源開發(2024·九省聯考甘肅地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面積約32萬平方千米,境內的柴達木盆地自然景觀奇特、礦產資源豐富。20世紀50年代以來,資源得以開采利用。近10余年旅游業發展迅速。下表為“該地不同時期常住人口數量統計表”。據此回答10~12題。年份 1949 1990 2000 2010 2020人口(萬人) 1.60 31.23 33.20 49.86 46.8210.該地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增長率高 B.農業土地開墾C.生態環境改善 D.礦產資源開發11.該地人口空間分布現狀特征為( )A.單核集中 B.均勻分布C.多點集聚 D.帶狀分布12.旅游業發展對該地人口特征的影響包括( )①常住人口快速增加 ②流動人口規模擴大③男女性別比達到平衡 ④第三產業從業人口比重增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指某區域在既定的對外聯系、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化等條件下,由本地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所決定的人口規模。區域資源環境對人口數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數量超越這一限度,便會造成資源和環境問題。下圖示意亞洲中部地區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況。(1)推測圖示地區的人口分布特點。(2)與B區域相比,判斷A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3)分析圖示區域不適宜人口大量遷入的原因。答案精析1.B 2.C 3.B [第1題,讀圖可知,甲地位于江蘇省東部沿海地區,灘涂廣布,不適宜大規模人口居住,人口密度小,B正確;江蘇省大部分地區礦產資源比較貧乏,A錯誤;赤潮屬于海洋水污染現象,是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的,C錯誤;甲地位于板塊內部,地殼運動不活躍,地震較少,D錯誤。第2題,江蘇省沿江及南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人口密度一直高于其他地區,故經濟格局是人口分布格局穩定的主導因素,C正確。第3題,由上題分析可知,導致區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導因素是經濟差異,故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優勢互補,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是緩解人口分布不均的合理措施,故選B。]4.C 5.D [第4題,上海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收入高,吸引大量人口遷入,導致均衡人口數量大,C正確;土地面積、水資源、國家政策不是上海均衡人口數量大的主要影響因素,且上海的土地面積、水資源在長三角城市中沒有明顯優勢,A、B、D錯誤。第5題,研究人口空間均衡可以預測人口增長潛力,指導基礎設施建設,D正確;研究人口空間均衡與實施礦產資源跨區域調配無關,A錯誤;研究人口空間均衡不能扭轉人口遷移方向,也不能提高資源環境承載力,B錯誤;研究人口空間均衡不能縮小區域經濟差距,也不能使人口密度趨于相同,C錯誤。]6.C 7.A [第6題,由材料可知,加州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州,經濟發達,城市化水平高,但各縣城市化水平不相同,A錯誤;洛杉磯的城市人口規模最大,以該城市為中心連同一些其他小城市的人口規模也最大,城市腹地廣,城市輻射功能最強,B錯誤;由于加州地形、氣候、水源等自然條件差異大,故人口密度差異大,C正確;美國東北老工業區人口大量遷往南部和西部油氣資源豐富和新興工業興起的“陽光地帶”,D錯誤。第7題,加利福尼亞州地理條件相差懸殊,自北向南,從地中海氣候向熱帶沙漠氣候過渡,洛杉磯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水資源短缺是影響該地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A正確。科技水平與開放程度高,會增加人口容量,B、D錯誤。消費水平與人口容量呈負相關,但不是制約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C錯誤。]8.A 9.B [第8題,寧夏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氣候干旱,荒漠化問題嚴重,因此生態脆弱區占比高,A正確;生態脆弱與經濟欠發達沒有一定相關性,B錯誤;寧夏人口稀少,C錯誤;寧夏礦產資源豐富,水資源貧乏,因此不能籠統說寧夏資源匱乏,D錯誤。第9題,由“木桶效應”可知,一個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大小取決于最少資源擁有量。寧夏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降水少,大部分地區水資源匱乏,因此促進寧夏資源環境承載力預警結果由巨警向無警快速轉變的措施是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資源的供給量,B正確。]10.D 11.C 12.D [第10題,由材料信息“境內的柴達木盆地自然景觀奇特,礦產資源豐富。20世紀50年代以來,資源得以開采利用”可知,該地20世紀50年代進行了礦產資源的開采;由表格信息可知,該地1949年后人口快速增長,因此礦產資源的開發是該地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故選D。第11題,由上題分析可知,礦產資源的開發影響該地人口的空間分布,因此人口的分布多是圍繞礦產開采點呈多點集聚,選C。第12題,旅游業的發展會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因此當地流動人口規模擴大;旅游業屬于第三產業,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因此第三產業從業人口比重增加,②④對,故選D。]13.(1)人口分布不均勻;人口主要沿高山山麓沖積扇、河流和交通干線分布;沙漠地區人口稀少。(2)高。原因:A地有河流流經,水資源充足;位于山麓地帶,地形較平緩,土壤肥沃,土地生產力較高;靠近城市,經濟基礎較好;鐵路交通便利,對外開放程度較高。(3)該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沙漠廣布,生態環境脆弱,資源環境承載力小;人口大量遷入,會導致該地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生態系統功能嚴重失調。第二部分 第一章 訓練43 人口遷移分值:100分(選擇題1~11題,每小題8分,共88分)(2024·廣東廣州模擬)人口遷移是在經濟因素、舒適性因素、制度因素等綜合作用下發生的。近年來的研究顯示,舒適性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不斷加強。下圖示意2011~2017 年我國三大人口遷入區遷入狀況。據此完成1~2題。1.2011~2017年,京津冀地區非戶籍凈遷入人口多于珠三角地區,而戶籍凈遷入人口卻遠少于珠三角地區,主要是因為京津冀地區( )A.流動人口總量大 B.落戶政策更加嚴格C.人口老齡化嚴重 D.戶籍人口比例較高2.近年來,我國三大人口遷入區凈遷入人口增長趨緩,從舒適性因素來看,最可能是因為這三大地區( )A.城市環境污染嚴重 B.生活成本較高C.義務教育學位緊張 D.醫療資源不足(2025·山東濟寧期末)卡爾加里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阿爾伯塔省第一大城市,環境宜居。下圖示意2002~2022年卡爾加里人口增長變化。完成3~4題。3.對卡爾加里2002~2022年人口數量變化影響最大的是( )A.自然增長 B.國際遷移C.省際遷移 D.省內遷移4.受阿爾伯塔省2022年2月開始實施的新政影響,卡爾加里人口增長發生了顯著變化。據圖推測該人口新政最可能是( )A.計劃生育 B.降低國際遷入門檻C.鼓勵生育 D.降低國內遷入門檻(2024·江蘇蘇南四市模擬)“實際服務人口”為本市需提供居住、商服、就業、交通、休憩娛樂等城市基本服務以及公共管理的日均實有人口,包含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和本地停留“1天以上、半年以下”的城市累計服務的短期駐留人口。實際服務人口系數=服務人口/常住人口。下圖為“2016~2018年我國35個大城市實際服務人口系數圖”。據此完成5~6題。5.深圳市實際服務人口系數最高,反映出深圳( )A.戶籍人口數量多 B.常住人口數量多C.城市職能等級高 D.經濟水平最發達6.35個城市實際服務人口系數在空間上差異較大,具體表現為( )A.胡煥庸線以東城市實際服務人口系數均大于其以西B.胡煥庸線兩側服務人口規模差異小于常住人口C.實際服務人口規模與城市群級別吻合度比較高D.沿海城市入境短期駐留人口比重低于內陸城市與一般技能勞動力相比,高技能勞動力主要從事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下圖示意2010~2015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高技能勞動力和一般技能勞動力的凈遷移率(遷入率-遷出率)。據此完成7~8題。7.西藏、新疆高技能勞動力凈遷移率較高,主要由于當地( )A.自然環境舒適 B.政策支持力度大C.生活成本較低 D.高新技術企業多8.與一般技能勞動力相比,高技能勞動力的跨省遷移( )A.整體規模更大B.受遷移距離限制較大C.路徑方向相反D.看重文化服務舒適性(2025·湖南湘潭期中)研究者把外來人口計劃在流入地居留至少5年的意愿稱為長居意愿,把在流入地購房定居的意愿稱為定居意愿,把戶口遷入流入地的意愿定義為落戶意愿。影響流動人口長居意愿、定居意愿和落戶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特征(性別和年齡等)、家庭隨遷、生活成本、落戶門檻等。下圖示意居留意愿(長居意愿、定居意愿和落戶意愿的統稱)的城市比較。據此完成9~11題。9.對于不同城市來說( )A.長居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基礎B.長居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子集C.定居意愿是落戶意愿的基礎D.落戶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子集10.北京、上海一類的城市落戶意愿高于定居意愿,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人口特征 B.家庭隨遷C.生活成本 D.落戶門檻11.研究居留意愿可以( )①為預測流動人口規模和結構變化提供依據②為城市公共設施規劃建設提供依據 ③為判斷城鎮化趨勢提供依據 ④為增強城市輻射功能提供依據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吉林省九臺區地處長春市和吉林市之間,其城區依靠營城礦區建城。營城煤礦原為國有重點煤礦,始建于1860年,有140余年的煤炭開采歷史,吉長鐵路從礦區西南部通過。在鼎盛時期,礦區和家屬生活區占九臺版圖的3/4,每10萬人中就有8.5萬人生活、就業在營城煤礦,且煤礦容納了大量來自山東、河北等地的移民。2002年4月,營城煤礦依法宣布關閉,2004年九臺區在礦區實施居民易地搬遷工程。至2016年時,營城礦區僅剩5 224人。下圖示意營城礦業倒閉前后原住民工作對比。(1)與興盛時期相比,說明營城煤礦倒閉后礦區發生的明顯變化。(2)指出影響營城礦區人口外遷的因素。(3)為遏制礦區人口外遷,指出營城礦區可采取的有效措施。答案精析1.B 2.B [第1題,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北京市,是我國的首都,人才吸引力強但落戶門檻較高,故流動人口落戶率較低,B正確。第2題,根據材料,舒適性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不斷加強。三大人口遷入區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工資水平高,但是其生活成本較高,導致舒適性較差,人口增長趨緩,B正確。三大人口遷入區經濟發達,環境管理制度完善,環境質量不斷改善,醫療資源充足,排除A、D。義務教育學位緊張對人口遷移的影響相對較小,排除C。]3.B 4.B [第3題,讀圖可知,2002~2022年卡爾加里人口增長中,國際人口遷移所占的比例大,故選B。第4題,據圖可知,2022年國際遷移顯著增長,故推測該人口新政最可能是降低國際遷入門檻,導致國際人口大量移入,人口增長較快,B正確。]5.C 6.C [第5題,實際服務人口系數越高,說明實際服務人口數/常住人口數越大,說明當地的服務業水平越高,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越多,意味著城市人口越多,城市職能等級高(需提供較多的居住、商服、就業、交通、休憩娛樂等城市基本服務以及公共管理),C正確;實際服務人口系數=服務人口/常住人口,深圳市實際服務人口系數最高,但不能推斷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的多少,A、B錯誤;深圳不是35個城市中經濟最發達的城市,D錯誤。第6題,讀圖可知,35個城市實際服務人口系數在空間上差異較大,具體表現為實際服務人口規模與城市群級別吻合度比較高,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其實際服務人口系數一般情況下也越高,C正確;讀圖并結合所學可知,西寧、呼和浩特位于胡煥庸線以西,但是其實際服務人口系數大于長沙、上海等位于胡煥庸線以東的部分城市,A錯誤;由圖示信息無法獲取35個城市的常住人口差異,B錯誤;根據材料信息無法推斷入境短期駐留人口比重,D錯誤。]7.B 8.D [第7題,西藏、新疆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氣候等自然條件較差,但有西部大開發等政策支持,使當地高技能勞動力凈遷移率整體較高,選B。第8題,據圖可知,高技能勞動力凈遷移率較低,跨省遷移整體規模較小,A錯;一般而言,高技能勞動力素質高,在遷入地上有更多的選擇權,受遷移距離限制較小,B錯;大部分省區的兩類勞動力凈遷移率呈正相關,說明遷移路徑基本相同,C錯;根據圖文材料可知,高技能勞動力主要從事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多遷入上海、天津、北京、廣東等社會經濟發達地區,更看重文化服務的舒適性,選D。]9.A 10.C 11.A [第9題,從材料來看,長居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基礎,定居意愿可看作是長居意愿的子集,A正確,B錯誤。圖中“直轄市及深圳”的落戶意愿率高于定居意愿率,其他城市相反,故不能推斷出定居意愿是落戶意愿的基礎和落戶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子集,C、D錯誤。第10題,北京、上海一類的城市生活成本(房價)高,定居困難,導致落戶意愿高于定居意愿,C正確;與人口特征、家庭隨遷關系不大,A、B錯誤;落戶門檻較高則難以得出落戶意愿高于定居意愿的結論,D錯誤。第11題,城市輻射功能與城市規模等級高低、城市的功能及地理位置有關,與流動人口居留意愿關聯較小,④錯誤。故選A。]12.(1)政府財政稅收銳減,經濟陷入困境,城市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廠房閑置廢棄,人口外遷,局部城區出現空心化;生態環境逐漸惡化。(2)經濟;政策;環境。(3)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第三產業;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完善本地社會養老保障體系;改善基礎設施,治理和修復生態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部分 第一章 訓練42 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docx 第二部分 第一章 訓練43 人口遷移.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