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訓練64 流域內協調發展分值:100分(選擇題1~5題,每小題6分,共30分;6~13題,每小題7分,共56分)“數字黃河”是“數字地球”概念的延伸,其核心思想是用數字化手段統一處理黃河問題,同時又最大限度地利用各類信息資源。下圖示意某地水務局的“智慧生態黃河”網頁界面。讀圖,完成1~2題。1.黃河水質自動監測站多建設在下游,這里水質檢測難度大、技術要求高,主要原因是( )①水、沙條件復雜 ②河道狹窄,水流較湍急 ③地形、地質復雜 ④水質較差,污染物復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關于“數字黃河”,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用“3S”等技術可動態監測流域水旱災情、水土保持和水污染狀況B.可評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監測河道演變,指導水量調動C.便于專業人士獲取河流數據和政務信息,與人們生產生活關系不大D.可提供全天候、高精度、可視化信息,服務于流域的統一管理決策(2024·甘肅張掖模擬)金沙江下游河段四個梯級水電站呈階梯狀分布,規劃的總裝機容量為4 210萬千瓦,年發電量為1 843億千瓦時,相當于兩個三峽水電站。2021年6月28日,四大梯級水電站中的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發電。讀圖,完成3~5題。3.決定金沙江下游梯級水電站數量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地勢 B.干流流量C.流域面積 D.支流數量4.金沙江下游梯級水電站的建設有利于重慶市( )A.防洪 B.發電 C.航運 D.灌溉5.金沙江下游梯級水電站建成后,三峽水電站( )①庫容量減小 ②泥沙淤積減緩 ③枯水期發電量增大 ④泥沙淤積加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5·浙江杭州期中)馬哈維利水利工程為斯里蘭卡的重要工程,已建成多座大壩。馬哈維利水利工程一度由于資金問題受阻,后來部分項目接納中國企業援助。下圖示意馬哈維利水利工程的位置。完成6~8題。6.馬哈維利水利工程主要緩解的問題是( )A.水資源總量缺乏B.水資源季節分布不均C.水資源污染嚴重D.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7.馬哈維利水利工程投入使用能夠( )①減少洪澇災害 ②提高下游供水能力③提高土壤肥力 ④減少地質災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中國企業在馬哈維利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①位于板塊交界處,地震多發 ②緯度低,天氣炎熱 ③降水少,生態脆弱 ④年降水量大,暴雨多發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24·THUSSAT中學生標準學術能力測試)永定河因歷史上河道多次變遷,又稱“無定河”。永定河上游流經黃土高原,下游流經華北平原。為了整治永定河,在上游修建了冊田、友誼、官廳三座大型水庫,下游設置了永定河泛區、三角淀蓄洪滯洪區,開挖永定新河入海河道。下圖為“永定河流域圖”。據此完成9~10題。9.下列關于永定河的水文、水系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河水含沙量大 ②冬季凌汛嚴重 ③上游常年水量豐富 ④下游河道行洪不暢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0.“無定河”成為永定河,主要原因是( )①全球氣候變暖,河水含沙量變小 ②上游修建水庫,有效攔蓄洪水 ③下游修建分蓄洪工程,河水不漫溢 ④開挖永定新河,暢通入海通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陜西商洛模擬)近年來黃河水沙情勢巨變,水庫及河道邊界條件也發生重大調整,流域水庫調水調沙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優化,以便持續發揮其效益。研究表明,2000年以來,黃河下游來沙較少,總體波動較小。不同年份對排沙排水的要求不同,且近年來,黃河流域主張枯水年水庫維持較高蓄水位。下圖示意黃河流域部分區域。完成11~13題。11.2000年以后,黃河下游來沙較少的直接原因是( )A.自然植被恢復B.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設C.人類活動減少D.沿岸巖石硬度增加12.在排水排沙策略上,黃河流域應( )A.豐水年和枯水年均多排沙B.豐水年和枯水年均少排沙C.豐水年多排沙,枯水年少排沙D.豐水年少排沙,枯水年多排沙13.近年來,黃河流域主張枯水年水庫維持較高蓄水位的原因是( )A.促進沿岸植被生長 B.減少下游河道淤積C.加快河流水體交換 D.提高沿岸作物產量14.(2025·河南商丘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長期以來,煤炭和天然氣在土耳其能源結構中占據主體地位,土耳其的天然氣長期依賴進口。自20世紀70年代土耳其開始實施“東南安納托利亞項目”,包括建設22座大壩及19座水電站,引起了伊拉克的強烈不滿。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伊拉克的母親河,下游交匯形成巨大的沼澤濕地。伊拉克認為土耳其掌握著他們的“水龍頭”,把水當作武器。下圖示意兩河流域位置。(1)指出土耳其實施“東南安納托利亞項目”要解決的主要問題。(2)說明伊拉克認為土耳其掌握著他們“水龍頭”的自然原因。(3)從流域協調發展角度,闡述土耳其和伊拉克兩國協作的必要性和措施。答案精析1.B 2.C [第1題,黃河下游為地上懸河,河流含沙量大,水、沙條件復雜,①正確;黃河下游地勢平坦,河道開闊,水流平緩,②錯誤;黃河下游流經華北平原,華北平原為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地質簡單,③錯誤;黃河下游來水量小,流速緩慢,水體的更新速度慢,且流經地區工農業發達,污染物復雜多樣,④正確。故選B。第2題,“數字黃河”,可以用“3S”等技術動態監測流域水旱災情、水土保持和水污染狀況,可以評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監測河道演變,指導水量調動,還可以提供全天候、高精度、可視化信息,服務于流域的統一管理決策,A、B、D不符合題意;“數字黃河”不僅方便專業人士獲取河流數據和政務信息,普通人也可以通過河流數據和政務信息,滿足生產、生活用水的需要。故選C。]3.A 4.A 5.B [第3題,河流梯級開發,水電站呈階梯狀,峽谷越多,落差越大,可修建的梯級水電站越多,梯級開發主要與地勢落差有關,與徑流量、流域面積、支流數量關系不大,故選A。第4題,重慶市位于金沙江各級水電站的下游,水電站建成后對金沙江徑流量起到調蓄作用,可以減輕重慶市的防洪壓力,A正確;金沙江下游梯級水電站都不在重慶市內,對重慶市的發電、航運、灌溉沒有直接影響,B、C、D錯誤。第5題,金沙江梯級水電站建成后,大量泥沙在四個庫區沉積,顯著減少了三峽水電站的泥沙淤積量,使三峽水電站泥沙淤積減緩,②正確,④錯誤;金沙江梯級水電站四個庫區存蓄的徑流在枯水期下泄,有利于增加三峽庫區枯水期水量,增加發電量,③正確;三峽水電站的庫容量不會因金沙江下游梯級水電站建成而受到影響,①錯誤。故選B。]6.B 7.A 8.D [第6題,斯里蘭卡為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旱季炎熱干燥,雨季高溫多雨,水資源季節分布不均。馬哈維利水利工程可以緩解水資源季節分布不均問題,B正確;當地降水豐富,水資源總量大,A錯誤;水利工程(大壩)不能緩解水污染和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問題,C、D錯誤。第7題,馬哈維利水利工程包含多座大壩,調蓄洪水能力強,可以減少洪澇災害,提高下游供水能力,①②正確;馬哈維利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對提高土壤肥力影響小;大壩蓄水可能增加地質災害風險,③④錯誤。故選A。第8題,斯里蘭卡位于印度洋板塊內部,地殼較為穩定,①錯誤;斯里蘭卡所處緯度低,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天氣炎熱,年降水量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④正確;當地水熱充足,植被覆蓋率較高,生態條件較好,③錯誤。故選D。]9.D 10.C [第9題,據材料可知,永定河上游流經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因此河水含沙量大,①正確;下游流經華北平原,地勢低平,流速緩慢,泥沙沉積,河床抬高,行洪不暢,④正確;永定河冬季流量小,甚至斷流,凌汛現象不嚴重,②錯誤;上游是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徑流量季節變化大,有明顯的汛期和枯水期,③錯誤。故選D。第10題,全球氣候變暖對河流含沙量影響較小,①錯誤。為了整治永定河,在上游修建了冊田、友誼、官廳三座大型水庫,可調蓄徑流量,有效攔蓄洪水,②正確;下游設置了永定河泛區、三角淀蓄洪滯洪區,可有序分泄河道洪水,③錯誤;開挖永定新河入海河道,暢通入海通道,加強行洪能力,④正確。故選C。]11.B 12.C 13.B [第11題,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中游黃土高原,由圖及所學知識可知,黃河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設,攔蓄了大量泥沙,導致下游泥沙減少,是黃河下游來沙較少的直接原因,B正確。第12題,黃河主要流經半干旱、半濕潤地區,徑流總量不大,流經黃土高原,河流的含沙量大,因此黃河的排沙要依據水量流速的變化而調整。在豐水年,河流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排沙效果較好,因此應該多排沙;在枯水年,河流水量小,水流速度慢,排沙效果較差,因此應該少排沙,故選C。第13題,在枯水年,河流的水量減少,流速減緩,導致下游河道泥沙淤積,通過維持水庫的較高水位,可以增加下游流量,提高流速,沖刷河道,減少泥沙淤積,保持河道的通暢,B正確;水庫維持較高水位可以促進沿岸植被生長,加快河流水體交換,提高沿岸作物產量,但都不是水庫維持較高蓄水位的主要原因,A、C、D錯誤。]14.(1)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能源短缺;水資源短缺,生產生活用水供應不穩定。(2)伊拉克全年降水少(氣候干旱),水資源主要依賴河流水;當地河水補給量小,水源補給主要來自上游的來水補給,土耳其地處河流上游,河水補給量大。(3)必要性:流域跨越不同的國家,由不同國家分別行使管理權;不同國家對于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需求不同,導致兩國在水資源利用中出現利益沖突。措施:通過談判、協商達成共識,簽訂協議、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建立經濟補償制度;設立專門的統籌管理機構,協調上、下游水資源分配。第三部分 第三章 訓練65 資源跨區域調配分值:100分(選擇題1~11題,每小題8分,共88分)(2024·江蘇南京模擬)西北“水三線”通過建設南水北調大西線工程,跨越“胡煥庸線”“陽關線”和“奇策線”,是西北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優化配置線、西北生態文明與環境保護的特征分區線。下圖為“我國西北‘水三線’劃分的空間格局示意圖”。完成1~3題。1.“奇策線”是新疆重要的( )A.人口經濟分界線 B.地形階梯分界線C.干濕地區分界線 D.植被景觀分界線2.西北地區資源開發面臨最主要的現實問題是( )A.土地荒漠化加劇 B.資源組合不匹配C.交通運輸不便利 D.勞動力資源匱乏3.“水三線”建設對西北地區的意義是( )A.改變人口分布格局 B.提高礦產保有量C.縮小東西發展差距 D.緩解水質型缺水(2024·浙江名校聯盟調研)為應對滇中地區缺水問題,云南省于2018年開始興建滇中引水工程,計劃從金沙江引水,自流至滇中地區。輸水總干渠全長約664 km,其中大部分地段采用隧洞+暗渠輸水,預計2028年全線貫通。完成4~5題。4.滇中引水工程沒有選擇從怒江、瀾滄江引水的主要原因是( )A.水體不能自流 B.避免國際糾紛C.地質條件復雜 D.工程投資額大5.滇中引水工程建設對滇中地區帶來的影響正確的是( )A.減少地質災害的損失B.提升滇中地區環境承載力C.增加滇中地區洪澇風險D.杜絕旱災帶來的危害(2024·天津部分區模擬)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之一,是“疆電入渝”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哈密是我國可同時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和煤電的大型能源基地。讀圖,完成6~7題。6.哈密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具有明顯開發優勢的有( )①水能 ②核能 ③風能 ④太陽能 ⑤地熱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7.關于“疆電入渝”的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①促進新疆優勢能源資源的開發與轉化 ②可以全面實現國家雙碳目標 ③有助于優化西南地區能源供應格局 ④提升重慶電力安全保障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025·廣東佛山期中)下圖示意我國某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路線。完成8~9題。8.圖示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是( )A.南水北調 B.西電東送C.北煤南運 D.西氣東輸9.該工程對廣州的主要影響是( )A.增加生物多樣性 B.緩解能源緊張狀況C.消除大氣污染 D.減緩地面沉降趨勢下圖是“我國甲、乙兩省2021年1~11月發電結構圖”。兩省都是西電東送工程中電力輸出大省。甲省近年來發電結構加快由傳統的“水火互濟”向“水火風光多能互補”轉化。完成10~11題。10.兩省對應的西電東送線路、輸入地正確的是( )A.甲省:中線 長三角B.乙省:北線 京津冀C.甲省:南線 長三角D.乙省:東線 珠三角11.近年來甲省發電結構轉變有助于( )①降低單位產值能耗 ②減輕地質災害 ③減少工業能源需求 ④改善大氣質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5·廣西北海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西班牙耕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40%,以旱作農業為主。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班牙為擴大耕地灌溉面積,實施了塔霍河調水工程,將塔霍河上游70%的水量調往缺水嚴重的塞古拉河流域。歐盟成立后,西班牙政府大力發展蔬菜、花卉、果樹等園藝業,農產品主要面向歐盟市場,成為“歐洲菜園”。材料二 下圖為西班牙塔霍河調水工程線路圖和甲、乙兩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1)判斷甲、乙兩地與①②氣溫年變化曲線對應關系,并說明理由。(2)相較歐盟其他國家,分析西班牙成為“歐洲菜園”的自然區位條件。(3)簡述西班牙塔霍河調水工程線路的優點和缺點。答案精析1.A 2.B 3.C [第1題,據圖示信息并結合區域背景知識可知,“奇策線”西北有烏魯木齊、喀什、克拉瑪依、石河子、阿克蘇等新疆重要城市,城市多,人口分布多,經濟較發達,而該線東南主要的城市只有吐魯番和哈密,城市少,人口分布也較少,經濟欠發達,所以“奇策線”是新疆重要的人口經濟分界線,A正確;新疆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B錯誤;我國干濕地區分界線以400 mm年降水量線為主,新疆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小于400 mm,“奇策線”不是干濕地區分界線,C錯誤;新疆植被以荒漠為主,內部差異小,D錯誤。第2題,西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但氣候干旱,水資源極其短缺,水資源與礦產資源組合不匹配,是西北地區資源開發最主要的問題,B正確;西北地區的資源開發以礦產資源開發為主,而土壤肥力本身較低,開發價值低,雖然當地土地荒漠化嚴重,但不是最主要的現實問題,A錯誤;西北地區的交通條件日益完善,可以滿足資源開發的需求,C錯誤;資源開發對勞動力需求相對較少,勞動力資源匱乏不是資源開發最主要的現實問題,D錯誤。第3題,“水三線”通過建設南水北調大西線工程,主要緩解當地水資源緊張問題,不可能改變人口分布格局,A錯誤;礦產保有量是相對穩定的,且礦產保有量與水資源數量無關,B錯誤;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水三線”工程建設有利于發展西北地區經濟,縮小東西發展差距,C正確;西北地區缺水主要是因為水資源總量少,是水源型缺水,D錯誤。]4.B 5.B [第4題,滇中引水工程沒有選擇從怒江、瀾滄江引水的主要原因是怒江和瀾滄江為國際性河流,涉及國際河流的綜合開發和利用的問題,處理不當會引起國際糾紛,B正確。第5題,滇中引水工程建設后,可以緩解滇中地區水資源不足的現狀,提升該地區的環境承載力,B正確;不會減少地質災害(該地區地質災害以地震、滑坡、泥石流為主)的損失,A錯誤;該區域為喀斯特地貌,下滲嚴重,不會增加滇中地區洪澇風險,C錯誤;可以緩解但不能杜絕旱災帶來的危害,D錯誤。]6.C 7.D [第6題,哈密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水能缺乏,①錯誤;核能開發對技術要求較高,哈密經濟落后,科技欠發達,②錯誤;哈密靠近冬季風源地,風能資源豐富,③正確;位于西北內陸地區,氣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強,太陽能資源豐富,④正確;哈密位于板塊內部,地熱能資源不豐富,⑤錯誤。故選C。第7題,“疆電入渝”可以促進新疆優勢能源資源的開發與轉化,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效益,①正確;“疆電入渝”促進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促進西南地區能源結構優化,但不能全面實現國家雙碳目標,②錯誤;“疆電入渝”有助于優化西南地區能源供應格局,提升重慶電力安全保障能力,③④正確。故選D。]8.D 9.B [第8題,依據圖示及所學知識,我國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主要有南水北調、北煤南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西氣東輸是將西北地區的天然氣輸送到長三角和珠三角,與圖中路線相符,D正確。第9題,天然氣的輸入可以為廣州提供穩定的能源供給,緩解廣州能源緊張狀況,B正確;一般而言,該工程的修建不會使生物多樣性增加,排除A;西氣東輸能夠減輕廣州的大氣污染而不能消除,排除C;地面沉降是因為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的,與該工程無關,排除D。]10.B 11.D [第10題,圖中顯示甲省發電結構中水力占30%,說明水能資源豐富,地勢起伏較大,河流落差也較大,可判斷位于我國的中、西部地區,西電東送的中線是四川和重慶等輸往華中和華東地區,但圖中顯示甲省風力發電占發電結構的5%,而四川與重慶受地形影響,風力資源并不豐富,A排除;南線主要是云南、貴州和廣西等輸往華南地區,即珠三角地區,C排除;乙省火力發電占發電結構的86%,說明礦產資源豐富,可能為我國的內蒙古、山西和陜西等省區,屬于西電東送的北線,主要輸向京津冀地區,B正確;西電東送是東西走向,包括北線、中線、南線,D排除。第11題,甲省發電結構由傳統的“水火互濟”向“水火風光多能互補”轉化。發電結構的轉變對于單位產值能耗的降低沒有影響,單位產值能耗降低需要提高生產技術,①錯;水力、風力、太陽能均屬于清潔能源,多能互補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減輕大氣污染,改善環境和大氣質量,同時可以降低礦產資源的開采,減輕地質災害的發生,②④正確;減少工業能源的需求,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和生產技術,不能以能源結構的轉變來影響,③錯,故選D。]12.(1)甲對應②,乙對應①。理由:甲地夏季氣溫低于乙地,主要是由于甲地受加那利寒流的影響,氣溫偏低;冬季甲地氣溫略高,主要原因是甲地受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較大。(2)可耕地面積廣大;氣候干燥、晴天多,光照充足;緯度較低,熱量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積累,農產品品質好。(3)優點:塔霍河水量豐富;可以利用部分現有河道,減少工程量;途經湖泊,可增加水量。缺點:調水工程要穿越多個分水嶺和河谷,工程難度較大,需逐級提水。第三部分 第三章 訓練66 產業轉移分值:100分(選擇題1~14題,每小題6分,共84分)(2024·廣東百校聯合調研)2008年后,中國、日本、韓國與東盟進入新一輪產業轉移,不再首要考慮生產成本。近年來,國際緊急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嚴重沖擊了全球產業鏈的正常發展。為了增加發展韌性、分散風險,跨國企業改變了其區位選擇策略。據此完成1~2題。1.在新一輪產業轉移過程中,生產成本不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是因為( )A.智能化生產降低成本B.中國勞動力價格上漲C.專業化運輸效率提高D.市場需求呈高速發展2.近年來,全球企業產業轉移的區位選擇會更加關注( )A.擴大消費市場 B.完備產業鏈C.靠近交通樞紐 D.原材料產地(2024·云南玉溪模擬)廣州美妝產業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香港化妝品企業在廣州開設的分廠。20世紀50~70年代,廣州誕生了數家知名的化妝品公司。改革開放后,外資美妝企業通過與上海、廈門、汕頭等地比較,最終選定在廣州投資進行代工生產,廣州由此誕生了眾多原料加工、包裝等上、下游相關企業。據此完成3~5題。3.外資美妝企業在廣州投資建廠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A.政策優惠 B.市場需求C.產業基礎 D.原料充足4.最初,外資美妝企業采用代工生產入駐廣州的主要目的是( )①提高投產效率 ②降低企業風險 ③促進企業創新 ④提升企業影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外資美妝企業對廣州美妝產業發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核心技術支持B.完善行業供應鏈體系C.優化當地營商環境D.規范行業發展的規則(2025·廣東東莞期末)2023年7~9月,我國先后在內蒙古、廣西、云南開展了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2023年7月30日,以“共享沿邊臨港新優勢 共建產業合作新高地”為主題的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廣西)在南寧舉行,開幕式現場舉行了產業轉移合作簽約儀式,活動簽約大項目356個,協議總金額達3 225億元。本次活動特意舉辦了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專題對接活動,欽州片區、防城港片區、北海片區結合各自產業優勢,分別開展專題對接。完成6~8題。6.廣西招商引資的重點產業可能是( )A.半導體裝備 B.光伏新能源C.高端金屬新材料 D.航空航天裝備7.我國選擇在廣西舉辦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專題對接活動的主導因素是( )A.礦產資源 B.產業結構C.政策 D.地理位置8.承接產業轉移對廣西的影響有( )①吸引東部人口大量遷入 ②提供更多就業崗位③促進旅游業快速發展 ④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024·四川成都模擬)深圳華強北以銷售電子類產品而聞名,被譽為“中華電子第一街”。20世紀80年代,我國最早的電子類產品生產及組裝基地落戶華強北路,并逐漸形成產銷一體化基地。20世紀90年代初,華強北路被納入中心城區,其電子制造業逐漸向外轉移。21世紀初,華強北轉型成為全球知名的電子產品集散地,吸引眾多國內外電子產品品牌商家入駐。完成9~11題。9.20世紀80年代,影響電子企業優先選擇深圳落戶的主導因素是( )A.市場 B.科技 C.交通 D.政策10.20世紀90年代初,華強北電子制造企業優先選擇轉移至深圳周邊地區,主要考慮的是( )A.產銷協作 B.區域協同發展C.土地租金 D.產品銷售市場11.21世紀初,眾多國內外電子產品品牌商家入駐華強北的主要目的是( )A.共享基礎設施 B.增加產品銷量C.占領當地市場 D.加強技術協作(2024·甘肅蘭州模擬)我國L集團是一家輪胎生產企業,發展歷程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12~14題。12.L集團在北美建立研發辦公室的最終目的是( )A.搶占國外市場 B.發展海外貿易C.提高產品質量 D.加快產品更新13.與德州工廠相比,2015年投產的泰國工廠的突出優勢是( )A.作為海外基地,提高了產能B.提高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C.研發費用高,提供高端產品D.抵御國際貿易摩擦能力較強14.企業建設擁有多條試驗跑道、領先世界的輪胎試驗場地,有利于L集團( )A.擴大輪胎產能 B.產品多元發展C.提高企業形象 D.降低生產成本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玻璃纖維及其制品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可再生能源、電子通信、節能環保、建筑材料等領域。中國M公司目前在國內外布局了五個玻璃纖維生產基地,其中埃及的生產基地位于蘇伊士運河經濟走廊的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 (下圖所示)。該合作區周圍皆荒漠,區內企業享受投資成本核減50%的優惠及埃及與歐盟、非洲、阿拉伯國家等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M公司是最早入駐該合作區的企業之一,是非洲唯一的玻璃纖維生產基地。該企業的投產使得埃及成為世界第三大玻璃纖維出口國。(1)與開羅相比,分析該經貿合作區選址蘇伊士運河經濟走廊的不利條件。(2)說明M公司將玻璃纖維生產基地布局在該經貿合作區對其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優勢。(3)說明近年來M公司加速玻璃纖維生產研發、制造和人才本土化對當地產生的積極影響。答案精析1.A 2.B [第1題,新一輪的產業轉移中,生產成本不再是首要考慮要素,主要原因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產過程中智能化生產的投入,使生產成本有所下降,A正確;中國勞動力價格上漲會導致生產成本升高,專業化運輸效率和市場需求也是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但對生產成本影響較小,排除B、C、D。第2題,為了增加發展韌性,分散風險,跨國企業改變了其區位選擇策略,因此全球企業產業轉移的區位選擇會更加關注該地是否具有完備的產業鏈,從而降低生產風險,B正確;擴大消費市場、靠近交通樞紐以及原材料產地對于分散風險影響較小,排除A、C、D。]3.C 4.A 5.B [第3題,廣州美妝產業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香港化妝品企業在廣州開設的分廠,20世紀50~70年代,廣州誕生了數家知名的化妝品公司,由此可知廣州美妝產業基礎較好,是吸引外資美妝企業在廣州投資建廠主要考慮的因素,C正確;政策優惠不是主要影響因素,A錯誤;廣州負責進行代工生產,市場需求不是主要影響因素,B錯誤;廣州在原料方面并沒有明顯優勢,D錯誤。第4題,廣州美妝產業基礎較好,有較豐富的生產經驗,外資美妝企業在此代工生產投產效率高,①正確;代工生產是利用當地工廠負責生產,不需要另外投資建廠,可降低投資成本,降低企業風險,②正確;代工生產不利于促進企業創新和提升企業影響,③④錯誤。A正確。第5題,結合材料可知,外資美妝企業選定在廣州投資進行代工生產,由此誕生了眾多原料加工、包裝等上、下游相關企業,有利于完善行業供應鏈體系,B正確;外資美妝企業只是在廣州進行代工生產,并沒有提供核心技術支持,對優化當地營商環境和規范行業發展的規則作用并不明顯,A、C、D錯誤。]6.C 7.D 8.B [第6題,廣西位于我國西南地區,有色金屬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發展高端金屬新材料產業優勢顯著,且廣西水能資源豐富,能為有色金屬冶煉提供低成本的電力,C正確;廣西位于季風區,且距離海洋較近,降水豐富,陰雨天氣多,太陽能資源并不豐富,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優勢不明顯,B錯誤;半導體裝備和航空航天裝備產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廣西相關方面的優勢并不明顯,A、D錯誤。第7題,由材料可知,我國在多個省份組織開展了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而選擇在廣西舉辦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專題對接活動的主要原因是廣西靠近東南亞,地理位置優越,D正確。第8題,承接產業轉移可以促進廣西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②④正確;承接產業轉移可以減少廣西人口向東部地區遷移,但無法吸引東部地區人口大量遷入,①錯誤;產業轉移過程中,廣西承接的產業多為制造業,對促進旅游業快速發展作用較小,③錯誤。故選B。]9.D 10.A 11.B [第9題,結合相關材料可知,20世紀80年代深圳建立經濟特區,這使得深圳在經濟政策上有較大的自主權,能夠制定有利于企業和投資者發展的政策,包括稅收優惠、土地優惠等,因此影響電子企業優先選擇深圳落戶的主導因素是政策,故選D。市場、科技、交通具有一定影響,但均不是主導因素。第10題,結合材料可知,華強北路被納入中心城區,其電子制造業逐漸向外轉移,優先選擇轉移至深圳周邊地區便于開展產業活動,便于產銷協作,A正確;制造企業外遷對區域協同發展具有一定影響,但不是主要考慮內容,B錯誤;深圳周邊地區土地租金較其他地區高,且周邊地區并非主要產品銷售市場,C、D錯誤。第11題,根據材料可知,華強北轉型成為全球知名的電子產品集散地,眾多國內外電子產品品牌商家入駐華強北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產品知名度,增加產品銷量,B正確;華強北作為電子產品集散地,品牌商家對當地基礎設施、當地市場、技術協作需求較小,A、C、D錯誤。]12.A 13.D 14.B [第12題,北美地區經濟發達,在北美建立研發辦公室可以使產品本地化,進一步擴大L集團在北美的市場,A正確;發展海外貿易不一定要去該地區建立研發中心,B錯誤;提高產品質量、加快產品更新是帶來的有利影響,但不是最終目的,C、D錯誤。第13題,海外工廠的產能不一定比國內產能大,A錯誤;海外工廠產品主要供應國際市場,B錯誤;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是先轉移低附加值產業,故泰國工廠不能提供高端產品,C錯誤;國際貿易摩擦加劇了中國本土企業將生產基地不斷向外轉移,也使很多跨國企業將建廠或擴建的優先權放在了東南亞國家,這樣做可以抵御國際貿易摩擦,故選D。第14題,輪胎試驗場一般建有高速環道、通過噪音測試路、動態廣場、越野路等多條輪胎試驗跑道,可以滿足產品多元發展,B正確;試驗跑道與擴大產能無關,A錯誤;企業主要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和提供優質服務提高形象,C錯誤;建試驗跑道及輪胎試驗場地,增加了成本投入,D錯誤。]15.(1)地處荒漠(距河流較遠),淡水資源短缺;人口稀少,勞動力缺乏;開發歷史短,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生態環境脆弱,對污染更敏感。(2)蘇伊士運河地處連接歐洲和亞洲的最近航線上,方便產品進入歐洲、非洲和亞洲等國際消費市場;距離港口近,水運便利且廉價;享受自由貿易協議,可降低關稅和減少貿易壁壘的限制;石油、太陽能等能源豐富,能源成本低。(3)生產研發本地化可提升當地的創新能力,促進當地產業的優化升級;制造本土化可為當地增加就業機會,并推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人才本土化可提高當地勞動力的專業技能水平,提高收入。第三部分 第三章 訓練67 國際合作分值:100分(選擇題1~12題,每小題7分,共84分)(2024·黑龍江伊春期中)“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增進理解信任、推動合作共贏,從而為相關國家開展各項合作創造廣闊空間。下表為2007~2020年“一帶一路”部分國家合作強度等級變化狀況。據此完成1~2題。國家 2007~2013年 合作等級 2014~2020年 合作等級中國 新加坡 強合作 強合作埃及 沙特阿拉伯 強合作 強合作捷克 斯洛伐克 強合作 較強合作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 強合作 中等合作伊朗 馬來西亞 強合作 中等合作1.影響“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合作強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地理距離 ②經濟發展水平 ③港口數量④人口規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利于中國與新加坡形成強合作關系的是( )A.交通布局 B.文化相似C.地理位置 D.科技人才多(2025·江蘇泰州期末)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產業轉移主要有市場尋求型和資源尋求型兩種模式。共建“一帶一路”以來,國際產業轉移有了更廣闊的平臺,形成了國際產業轉移新模式(下圖)。據此完成3~5題。3.國際產業轉移新模式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A.改善居民生活 B.開發本土資源C.培訓技術人才 D.改善投資環境4.與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產業轉移模式相比,新模式的突出特點是( )①追求利潤為目標 ②注重產業結構互補 ③深化合作新空間 ④重視區域協調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中國標準在國際上領跑地位最顯著的是( )A.航空產業 B.鋼鐵產業C.絲綢產業 D.服裝產業(2024·遼寧沈陽模擬)浙江J汽車集團所產汽車性價比高,出口量大,是我國自主汽車品牌“走向國際”的領頭羊。近年來,該集團先后收購或入股多家海外知名汽車企業。J汽車集團收購W汽車企業后仍保留W品牌、生產技術和面向中高端市場的品牌定位。據此完成6~7題。6.收購或入股海外知名汽車企業給J集團帶來的影響是( )①國際市場擴大 ②運輸成本降低 ③產業鏈條延長 ④研發成本降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J汽車集團收購W企業后仍保留W品牌定位的目的是( )A.降低生產成本 B.維持原有目標群體C.擴大產品銷量 D.避免和J汽車競爭(2024·廣東韶關模擬)我國某品牌手機的研發和制造合作關系呈現全球化網絡特征(下圖)。近些年全球化進程放緩,全球經濟地理格局發生了強烈變化。據此完成8~9題。8.該品牌手機的研發與制造全球化網絡中( )A.中國研發與制造產業鏈最完整B.中國與北美技術合作聯系最緊密C.歐盟僅研發高價值的零部件D.中國與法國物質材料聯系最緊密9.在該品牌手機研發與制造中,東南亞國家具有的顯著優勢是( )A.技術水平先進 B.市場需求量大C.自然資源豐富 D.廉價勞動力充足(2024·九省聯考貴州地理)2011年,我國H家電集團開始在越南投資設廠,著力于冰箱、洗衣機等產品的高端領域,并積極與越南大型零售商K企業進行廣泛合作。近年來,H集團針對當地食物儲存難題,推出了干濕分儲的冰箱,深受當地消費者歡迎。據此完成10~12題。10.H集團到越南投資設廠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強國際分工 B.滿足國內需求C.增加當地就業 D.擴大市場份額11.與越南K企業合作有利于H集團( )A.降低生產成本 B.提升品牌影響力C.改進生產技術 D.提高產品附加值12.H集團設計冰箱干濕分儲的功能,以解決當地食物( )A.干熱環境的制冷需求B.冷濕環境的保鮮需求C.暖濕環境的保干需求D.干冷環境的保濕需求13.(2025·江西九江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比雷埃夫斯港(下圖)三面環山,距首都雅典9千米,但距歐洲的經濟重心1 900多千米,為希臘最大港口。2008年比雷埃夫斯港瀕臨破產,之后中國企業接管該港口并獲得經營權,投資超 40 億元,通過改擴建港口、更新設備、引進管理和技術人才等措施,逐步形成了集裝箱碼頭、郵輪碼頭、渡輪碼頭、汽車碼頭、物流倉儲、修船造船等業務板塊。2014 年,依托該港口,中歐陸海快線開通,極大縮短了亞洲與歐洲的聯運距離。目前該港口已成為我國遠洋集裝箱船從亞洲向歐洲出口的轉運樞紐和地中海第一大港。(1)簡述比雷埃夫斯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從地理角度分析比雷埃夫斯港曾經面臨破產的主要原因。(3)說明中國企業參與比雷埃夫斯港建設經營的理由。(4)簡述比雷埃夫斯港改造建設多種業務板塊的積極意義。答案精析1.A 2.B [第1題,由表可知,2014~2020年能夠進行強合作的國家地理位置較近,且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小,所以國家間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距離是影響“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合作強度的主要因素,①②正確;部分合作國家為內陸國,沒有港口,③錯誤;部分合作國家人口規模差異較大,④錯誤。故選A。第2題,中國與新加坡語言相通(漢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文化相似,有利于增進兩國的溝通、交流和相互信任,促成各項合作,B正確;交通布局、地理位置、科技人才對于兩國形成強合作關系影響較小,A、C、D錯誤。]3.D 4.D 5.C [第3題,根據材料中產業轉移新模式第一階段的內容來看,任務實施的主體包括政府和政府牽頭的國企,主要任務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人力資本的積累,主要是為了提高當地基礎設施水平,以及準備一部分適合產業發展的勞動力和資本,以便于企業在此落戶和開展生產,由此分析可知,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改善投資環境,為承接外部產業轉移做準備,故選D。第4題,根據材料可知,新模式具有促進全球合作走深走實的特點,同時也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發達國家主導的產業轉移模式不同,其并不是僅以追求利潤為目標,①錯誤;根據三個階段的內容來看,其沒有體現出注重產業結構的互補,②錯誤;新模式不僅帶動產業發展,同時也培育有效需求,經濟合作和產業轉移時不僅有企業的參與,也有政府的參與,使合作涵蓋了民間和政府,深化了合作空間,③正確;根據材料中體現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說明新模式重視區域共同發展和協調發展,④正確。故選D。第5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四種產品中,絲綢產品是中國特有的產品,由此可知中國絲綢產業標準在國際上具有領跑地位,C正確;中國鋼鐵產業和服裝產業雖然也較為發達,但是在國際上領跑地位并不顯著,B、D錯誤;與美國、歐洲部分國家相比,中國的航空產業發展水平較低,A錯誤。]6.C 7.B [第6題,J汽車集團收購或入股海外知名汽車企業,可以使J汽車集團利用海外知名汽車企業的銷售渠道,快速擴大國際市場,利用收購及入股汽車企業,利用相關技術,降低研發成本,①④正確;收購和入股無法降低汽車出口的運輸成本,②錯誤;收購和入股不能延長產業鏈,③錯誤。故選C。第7題,“J汽車集團收購W汽車企業后仍保留W品牌、生產技術和面向中高端市場的品牌定位”,該行為可以維持其原有的市場范圍和目標人群,保持企業競爭力,B正確。]8.A 9.D [第8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中國該品牌手機擁有高價值研發零部件、中等價值專業化零部件、低價值標準化零部件以及代工組裝,產業鏈最完整,A正確;中國與歐洲的技術合作聯系最緊密,B錯誤;歐盟也有中等價值專業化零部件,C錯誤;由圖可知,中國與法國存在技術合作聯系,沒有物質材料聯系,D錯誤。第9題,由圖可知,東南亞國家如泰國在產業鏈中主要從事代工組裝環節,其主要優勢是勞動力充足且廉價,D正確;東南亞技術水平較低,A錯誤;東南亞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市場需求量較小,B錯誤;自然資源不是影響手機研發與制造的主要因素,C錯誤。]10.D 11.B 12.C [第10題,H集團到越南投資設廠的主要目的是拓展越南市場,擴大市場份額,選D。第11題,越南K企業是越南大型零售商,知名度比較高,與越南K企業合作有利于H集團提升品牌影響力,提高銷售量,B正確;K企業為零售企業,并不能降低H集團的生產成本、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A、C、D錯誤。第12題,越南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氣候暖濕,因此H集團設計冰箱干濕分儲的功能,主要用于解決當地食物暖濕環境的保干需求,選C。]13.(1)臨近首都雅典,是其海上交通門戶;是中歐、南歐國家出入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的最佳港口,腹地范圍廣;是黑海、紅海與地中海海上運輸的重要中轉港;地處亞非歐三大洲海上通道,輻射范圍廣。(2)港區基礎設施落后,配套功能不完善;港口專業化分工程度較低,服務能力有限;改擴建成本高,資金不足;管理和技術水平落后;距離歐洲經濟重心較遠,陸路交通不夠發達,服務范圍較小。(3)港口地理位置優越,可作為中國的轉運樞紐;獲得港口經營權,可簡化中國商品通關手續;拓展國際市場,增強國際影響力;中國、希臘兩國共建港口,互惠互利。(4)推動港口專業化和標準化建設,提升港口運營效率;滿足市場多樣化和現代物流的需求,提升服務水平;增強港口的市場競爭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當地經濟增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訓練64 流域內協調發展.docx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訓練65 資源跨區域調配.docx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訓練66 產業轉移.docx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訓練67 國際合作.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