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末押題預測】期末核心考點 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化學蘇教版(2019)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末押題預測】期末核心考點 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化學蘇教版(2019)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期末核心考點 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春 連云港期末)丹皮酚可從牡丹的干燥根皮中提取,利用丹皮酚合成一種藥物中間體的流程如圖:
下列有關化合物X、Y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加成反應
B.反應前后K2CO3的質量不變
C.可以用FeCl3溶液鑒別X和Y
D.X的沸點比的高
2.(2024春 連云港期末)新型可降解高分子Z的合成路線(部分反應條件省略)如下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存在順反異構體
B.Y與足量氫氣加成后的產物中含2個手性碳原子
C.相同物質的量的X與Br2發生加成反應時,僅生成一種有機產物
D.1mol Z與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NaOH為1mol
3.(2024 海安市模擬)冠醚可應用于堿金屬離子的分離、富集以及作相轉移催化反應的催化劑。以下是合成一種高分子冠醚C的反應原理: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冠醚A屬于超分子
B.分子B中最多12個原子共平面
C.1mol C最多能與9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D.反應方程式中X為HCl
4.(2024 金壇區二模)在現有工業路線基礎上,研究者提出一條“綠色”合成己二酸的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環己醇與乙醇互為同系物
B.苯與溴水混合,充分振蕩后靜置,下層溶液呈橙紅色
C.環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己二酸與NaHCO3溶液反應有CO2生成
5.(2024 海陵區模擬)化合物Z是抗腫瘤活性藥物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中含有三種官能團
B.X、Y可用FeCl3溶液或2%銀氨溶液進行鑒別
C.Z分子中存在順反異構體
D.該轉化過程中包含加成、消去、取代反應類型
6.(2024春 亭湖區期末)化合物Z是一種藥物中間體,其部分合成路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用銀氨溶液檢驗Y中是否含有X
B.Y、Z分子均存在順反異構
C.X與Y均可以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
D.1mol Z與足量氫氧化鈉反應,最多消耗2mol NaOH
7.(2024 如皋市模擬)某抗凝血作用的藥物Z可用下列反應合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與NaHCO3溶液反應可以生成
B.1mol Y與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2mol NaOH
C.Z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X、Y、Z均易溶于水
8.(2024 海陵區三模)化合物W是一種藥物合成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圖: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Y可以發生水解和消去反應
B.Z分子中含有1個手性碳原子
C.用FeCl3溶液可檢驗W中是否含有X
D.1mol W最多可與3mol NaOH反應
9.(2024 如皋市模擬)化合物Y是合成丹參醇的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B.X轉化為Y的過程中與CH3MgBr反應生成
C.Y與Br2以物質的量1:1發生加成反應時可得3種產物
D.X、Y可用酸性KMnO4溶液進行鑒別
10.(2024 如東縣模擬)化合物Z具有抗凝血作用,可由下列反應制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1mol X最多可與3mol NaOH反應
B.Y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Z分子存在順反異構體
D.該反應是加成反應
11.(2024 南京二模)丹皮酚具有顯著的藥理活性,其中間體Y可由X與甘氨酸反應獲得: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X能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
C.1mol Y最多能與5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D.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2.(2024 宿遷三模)化合物Z是合成麻醉劑的重要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與足量氫氣加成所得產物中含有1個手性碳
B.Y不存在順反異構體
C.Z在NaOH醇溶液中加熱可發生消去反應
D.X、Y、Z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3.(2024 惠山區模擬)利用CO2為原料可以合成新型可降解高分子Z,其合成路線(部分反應條件省略)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與Br2等物質的量發生加成反應時,僅生成一種有機產物
B.Y與足量氫氣加成后的產物含2個手性碳
C.Y→Z的反應類型為縮聚反應
D.Z完全水解后的產物與Y互為同分異構體
14.(2024春 南京期末)肉桂酸甲酯具有可可香味,主要用于日化和食品工業,是常用的定香劑或食用香料,同時也是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其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肉桂酸甲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分子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存在順反異構體
C.分子式為C9H8O2
D.分子中含有2種官能團
15.(2024秋 無錫期末)某有機物結構簡式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1mol該有機物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最多能和4mol H2反應
B.該有機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該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加成反應或取代反應
D.該有機物遇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16.(2024 南京一模)化合物Z是合成維生素E的一種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不可能共平面
B.1mol Y最多能與 4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C.Y分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
D.X、Y、Z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17.(2024 南京模擬)我國科學家合成了檢測CN﹣的熒光探針A,其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熒光探針A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存在對映異構體,不存在順反異構體
B.不能形成分子內氫鍵
C.能與飽和溴水發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
D.1mol探針A最多能與3mol NaOH反應
18.(2024春 常州期末)科學家合成了一種“蝴蝶”烴,球根模型如圖(圖中的“棍”代表單鍵、雙鍵或三鍵),核磁共振氫譜表明其分子中氫原子的化學環境只有一種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烴分子式為C5H4
B.該烴分子式中碳原子的化學環境有2種
C.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蝴蝶”烴可以使溴水以及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19.(2024 淮安三模)合成抗腫瘤藥氟他胺的部分流程如圖。已知吡啶的結構簡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乙
B.乙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乙—丙過程中由于吡啶分子中的N原子上有孤電子對,從而有利于乙轉化為丙
D.1mol丙最多與4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20.(2024 鹽城一模)化合物Z是一種藥物中間體,其部分合成路線如圖: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分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
B.1mol Y最多能與4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C.Y、Z均存在順反異構體
D.X、Z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期末核心考點 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春 連云港期末)丹皮酚可從牡丹的干燥根皮中提取,利用丹皮酚合成一種藥物中間體的流程如圖:
下列有關化合物X、Y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加成反應
B.反應前后K2CO3的質量不變
C.可以用FeCl3溶液鑒別X和Y
D.X的沸點比的高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X中羥基上H被取代;
B.發生取代反應生成的HBr可與碳酸鉀反應;
C.X含酚羥基,遇氯化鐵溶液顯紫色,Y不含酚羥基;
D.X易形成分子內氫鍵,易形成分子間氫鍵。
【解答】解:A.X中羥基上H被取代,該反應為取代反應,故A錯誤;
B.發生取代反應生成的HBr可與碳酸鉀反應,可知反應后K2CO3的質量的減少,故B錯誤;
C.Y不含酚羥基,X含酚羥基,遇氯化鐵溶液顯紫色,則可用FeCl3溶液鑒別X和Y,故C正確;
D.易形成分子間氫鍵,X易形成分子內氫鍵,則X的沸點低,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2.(2024春 連云港期末)新型可降解高分子Z的合成路線(部分反應條件省略)如下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存在順反異構體
B.Y與足量氫氣加成后的產物中含2個手性碳原子
C.相同物質的量的X與Br2發生加成反應時,僅生成一種有機產物
D.1mol Z與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NaOH為1mol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X中碳碳雙鍵兩端的碳原子沒有都連不同的原子或基團;
B.Y分子中只有碳碳雙鍵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Y與足量氫氣加成生成;
C.相同物質的量的X與Br2發生1,2﹣加成生成CH2=CHCHBrCH2Br;
D.1mol Z水解生成nmol,水解產物中羧基能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
【解答】解:A.X中碳碳雙鍵兩端的碳原子沒有都連不同的原子或基團,不存在順反異構體,故A錯誤;
B.Y與足量氫氣加成生成,如圖所示標“*”的2個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故B正確;
C.相同物質的量的X與Br2發生1,2﹣加成生成CH2=CHCHBrCH2Br,也可以發生1,4﹣加成生成BrCH2CH=CHCH2Br,故C錯誤;
D.1mol Z水解生成nmol,水解產物中羧基能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則1mol Z與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NaOH為nmol,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3.(2024 海安市模擬)冠醚可應用于堿金屬離子的分離、富集以及作相轉移催化反應的催化劑。以下是合成一種高分子冠醚C的反應原理: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冠醚A屬于超分子
B.分子B中最多12個原子共平面
C.1mol C最多能與9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D.反應方程式中X為HCl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A.超分子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分子通過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體;
B.苯環及其連接的原子為平面結構,碳氧雙鍵及其連接的原子也是平面結構,旋轉單鍵可以上述平面共平面;
C.C分子中苯環能與氫氣發生積加成反應,而1mol C分子含有3nmol苯環;
D.對比結構可知,反應方程式中X為HCl。
【解答】解:A.超分子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分子通過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體,而A只有1種分子,則A不屬于超分子,故A錯誤;
B.苯環及其連接的原子為平面結構,碳氧雙鍵及其連接的原子也是平面結構,旋轉單鍵可以上述平面共平面,分子中所有的16個原子都可能共平面,故B錯誤;
C.C分子中苯環能與氫氣發生積加成反應,而1mol C分子含有3nmol苯環,則1mol C最多能與9nmol H2發生加成反應,故C錯誤;
D.對比結構可知,根據原子守恒可知,反應方程式中X為HCl,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熟練掌握官能團的結構、性質與轉化,根據甲烷的四面體、乙烯與苯的平面形、乙炔直線形理解共面與共線問題,題目側重考查學生分析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4.(2024 金壇區二模)在現有工業路線基礎上,研究者提出一條“綠色”合成己二酸的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環己醇與乙醇互為同系物
B.苯與溴水混合,充分振蕩后靜置,下層溶液呈橙紅色
C.環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己二酸與NaHCO3溶液反應有CO2生成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A.環己醇和乙醇的結構不同,環己醇含有環狀結構,而乙醇是鏈狀結構,因此它們不是同系物;
B.苯與溴水混合后,溴會溶解在苯中,苯的密度比水小,上層溶液呈橙紅色;
C.環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均為飽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己二酸含有羧基,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解:A.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互稱為同系物,環己醇含有六元碳環,和乙醇結構不相似,分子組成也不相差若干CH2原子團,不互為同系物,故A錯誤;
B.苯的密度比水小,苯與溴水混合,充分振蕩后靜置,有機層在上層,應是上層溶液呈橙紅色,故B錯誤;
C.環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均為飽和碳原子,與每個碳原子直接相連的4個原子形成四面體結構,因此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錯誤;
D.己二酸分子中含有羧基,羧酸的酸性比碳酸強,故己二酸與NaHCO3溶液反應有CO2生成,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
5.(2024 海陵區模擬)化合物Z是抗腫瘤活性藥物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中含有三種官能團
B.X、Y可用FeCl3溶液或2%銀氨溶液進行鑒別
C.Z分子中存在順反異構體
D.該轉化過程中包含加成、消去、取代反應類型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A.X分子中官能團有碳氟鍵、醚鍵、醛基;
B.X分子含有醛基、不含酚羥基,而Y分子含有酚羥基、不含醛基;
C.Z分子中碳碳雙鍵處于環上;
D.X中醛基與Y中甲基發生加成反應、再發生消去反應形成Z分子中碳碳雙鍵,X分子中碳氟鍵與Y分子中酚羥基反應形成Z中醚鍵。
【解答】解:A.X分子含有碳氟鍵、醚鍵、醛基共3種官能團,故A正確;
B.X分子含有醛基、不含酚羥基,能與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而Y分子含有酚羥基、不含醛基,能與氯化鐵溶液發生顯色反應,則X、Y可用FeCl3溶液或2%銀氨溶液進行鑒別,故B正確;
C.Z分子中碳碳雙鍵處于環上,由于空間位阻,Z分子不存在順反異構體,故C錯誤;
D.X中醛基與Y中甲基發生加成反應、再發生消去反應形成Z分子中碳碳雙鍵,X分子中碳氟鍵與Y分子中酚羥基反應形成Z中醚鍵,該轉化過程中包含加成、消去、取代反應類型,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熟練掌握官能團的結構、性質與轉化,注意理解順反異構體,題目側重考查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6.(2024春 亭湖區期末)化合物Z是一種藥物中間體,其部分合成路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用銀氨溶液檢驗Y中是否含有X
B.Y、Z分子均存在順反異構
C.X與Y均可以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
D.1mol Z與足量氫氧化鈉反應,最多消耗2mol NaOH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含有醛基的有機物能和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X中含有醛基,能發生銀鏡反應、Y中不含醛基,不能發生銀鏡反應;
B.存在順反異構的條件是:碳碳雙鍵的每個碳原子上連有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Y中碳碳雙鍵的其中一個碳原子連有兩個—COOC2H5,不存在順反異構;
C.X中含有酚羥基,能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Y中雖然也有酚羥基;
D.Z中含有酯基,其中一個酯基為酚羥基酯基,一個酯基為醇羥基酯基。
【解答】解:A.含有醛基的有機物能和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X中含有醛基,能發生銀鏡反應、Y中不含醛基,不能發生銀鏡反應,所以可以用銀氨溶液檢驗Y中是否含有X,故A正確;
B.存在順反異構的條件是:碳碳雙鍵的每個碳原子上連有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Y中碳碳雙鍵的其中一個碳原子連有兩個—COOC2H5,不存在順反異構;Z中碳碳雙鍵的每個碳原子上連有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存在順反異構,故B錯誤;
C.Y中雖然也有酚羥基,但酚羥基鄰位有取代基,不能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X中含有酚羥基,能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故C錯誤;
D.Z中含有酯基,其中一個酯基為酚羥基酯基,一個酯基為醇羥基酯基,1mol Z與足量氫氧化鈉反應,最多消耗3mol NaOH,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合成,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7.(2024 如皋市模擬)某抗凝血作用的藥物Z可用下列反應合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與NaHCO3溶液反應可以生成
B.1mol Y與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2mol NaOH
C.Z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X、Y、Z均易溶于水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而苯甲酸的酸性強于碳酸;
B.1mol Y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CH3COONa、CH3OH;
C.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包含在苯環所在平面、乙烯所在平面內;
D.X分子中含有羥基、羧基兩個親水基,易溶于水。
【解答】解:A.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而苯甲酸的酸性強于碳酸,所以X與NaHCO3溶液反應可以生成,但不能生成,故A錯誤;
B.1mol Y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CH3COONa、CH3OH,最多消耗3mol NaOH,故B錯誤;
C.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包含在苯環所在平面、乙烯所在平面內,兩平面共用兩個碳原子,則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正確;
D.Y、Z分子中所含的基團均難溶于水,X分子中含有羥基、羧基兩個親水基,易溶于水,則Y、Z難溶于水,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8.(2024 海陵區三模)化合物W是一種藥物合成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圖: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Y可以發生水解和消去反應
B.Z分子中含有1個手性碳原子
C.用FeCl3溶液可檢驗W中是否含有X
D.1mol W最多可與3mol NaOH反應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Y含碳溴鍵,可發生水解反應;
B.連接4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
C.X、W均含酚羥基;
D.W中2個酚羥基與NaOH反應。
【解答】解:A.Y含碳溴鍵,可發生水解反應,Y不能發生消去反應,故A錯誤;
B.連接4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Z為,Z中與甲基相連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故B正確;
C.X、W均含酚羥基,不能用FeCl3溶液可檢驗W中是否含有X,故C錯誤;
D.W中2個酚羥基與NaOH反應,則1mol W最多可與2mol NaOH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結構、有機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B為解答的難點,題目難度不大。
9.(2024 如皋市模擬)化合物Y是合成丹參醇的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B.X轉化為Y的過程中與CH3MgBr反應生成
C.Y與Br2以物質的量1:1發生加成反應時可得3種產物
D.X、Y可用酸性KMnO4溶液進行鑒別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A.連接4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
B.與CH3MgBr反應生成,發生水解反應得到;
C.Y中含2個碳碳雙鍵,可發生1,2﹣加成反應或1,4﹣加成反應;
D.X、Y均含碳碳雙鍵。
【解答】解:A.連接4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則X不含手性碳原子,故A錯誤;
B.X轉化為Y的過程中與CH3MgBr反應生成,為加成反應,故B錯誤;
C.Y中含2個碳碳雙鍵,可發生1,2﹣加成反應或1,4﹣加成反應,則Y與Br2以物質的量1:1發生1,2﹣加成反應時可得2種產物,發生1,4﹣加成反應時可得產物,故Y與Br2以物質的量1:1發生加成反應時可得3種產物,故C正確;
D.X、Y均含碳碳雙鍵,均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進行鑒別,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結構、有機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碳碳雙鍵、羰基的加成反應,題目難度不大。
10.(2024 如東縣模擬)化合物Z具有抗凝血作用,可由下列反應制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1mol X最多可與3mol NaOH反應
B.Y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Z分子存在順反異構體
D.該反應是加成反應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A.X分子羥基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而酯基水解產生1個羧基、1個酚羥基,它們又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
B.Y分子含有飽和碳原子;
C.Z分子中碳碳雙鍵處于六元環上,Z分子不存在順反異構體;
D.對比結構可知,該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解答】解:A.X分子羥基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而酯基水解產生1個羧基、1個酚羥基,它們又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1mol X最多可與2mol NaOH反應,故A錯誤;
B.Y分子含有飽和碳原子,該飽和碳原子連接的4個原子形成四面體結構,Y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故B錯誤;
C.雖然Z分子中碳碳雙鍵中的每一個不飽和碳原子均連接2個不同的原子或基團,但碳碳雙鍵處于六元環上,由于空間位阻Z分子不存在順反異構體,故C錯誤;
D.對比X、Y、Z的結構可知,該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熟練掌握官能團的結構、性質與轉化,注意理解順反異構、酯基與堿反應,題目側重考查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知識遷移運用能力。
11.(2024 南京二模)丹皮酚具有顯著的藥理活性,其中間體Y可由X與甘氨酸反應獲得: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X能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
C.1mol Y最多能與5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D.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A.X分子含有飽和碳原子;
B.X分子中酚羥基且其鄰位、對位有氫原子,能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
C.Y分子中苯環、碳氮雙鍵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
D.X、Y都含有酚羥基,都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解答】解:A.X分子含有飽和碳原子,飽和碳原子連接的4個原子形成四面體結構,X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故A錯誤;
B.X分子中苯環上酚羥基的鄰位、對位含有氫原子,能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故B正確;
C.Y分子中只有1個苯環、1個碳氮雙鍵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1mol Y最多能與4mol H2發生加成反應,故C錯誤;
D.X、Y都含有酚羥基,都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熟練掌握官能團的結構、性質與轉化,題目側重考查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知識遷移運用能力。
12.(2024 宿遷三模)化合物Z是合成麻醉劑的重要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與足量氫氣加成所得產物中含有1個手性碳
B.Y不存在順反異構體
C.Z在NaOH醇溶液中加熱可發生消去反應
D.X、Y、Z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A.連接4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
B.碳碳雙鍵兩端的碳原子連接2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時存在順反異構;
C.Z發生消去反應需要濃硫酸作催化劑、加熱條件;
D.醛基、碳碳雙鍵、—CH2OH都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解答】解:A.X與足量氫氣加成所得產物為,該分子結構對稱,不含手性碳原子,故A錯誤;
B.Y中碳碳雙鍵兩端的碳原子連接2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所以存在順反異構,故B錯誤;
C.Z發生消去反應需要濃硫酸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不是NaOH醇溶液、加熱條件,故C錯誤;
D.醛基、碳碳雙鍵、—CH2OH都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則X、Y、Z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側重考查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明確官能團及其性質的關系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13.(2024 惠山區模擬)利用CO2為原料可以合成新型可降解高分子Z,其合成路線(部分反應條件省略)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與Br2等物質的量發生加成反應時,僅生成一種有機產物
B.Y與足量氫氣加成后的產物含2個手性碳
C.Y→Z的反應類型為縮聚反應
D.Z完全水解后的產物與Y互為同分異構體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X為1.3﹣丁二烯,與Br2發生加成反應時,可發生1,2﹣加成和1,4﹣加成;
B.Y與足量的H2發生加成反應后,生成;
C.Y→Z的反應類型為加聚反應;
D.Z完全水解后的產物為。
【解答】解:A.X為1.3﹣丁二烯,與Br2發生加成反應時,可發生1,2﹣加成和1,4﹣加成,生成物有兩種,故A錯誤;
B.分子中所連的四個基團不同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Y與足量的H2發生加成反應后,生成,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故B正確;
C.Y→Z的反應類型為加聚反應,故C錯誤;
D.Z完全水解后的產物為,與Y不是同分異構體,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提純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14.(2024春 南京期末)肉桂酸甲酯具有可可香味,主要用于日化和食品工業,是常用的定香劑或食用香料,同時也是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其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肉桂酸甲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分子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存在順反異構體
C.分子式為C9H8O2
D.分子中含有2種官能團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分子中含碳碳雙鍵;
B.碳碳雙鍵的碳原子上連接不同基團;
C.由結構可知,分子中含10個C原子、10個H原子、2個O原子;
D.分子中含酯基、碳碳雙鍵。
【解答】解:A.分子中含碳碳雙鍵,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正確;
B.碳碳雙鍵的碳原子上連接不同基團,存在順反異構體,故B正確;
C.由結構可知,分子中含10個C原子、10個H原子、2個O原子,分子式為C10H10O2,故C錯誤;
D.分子中含酯基、碳碳雙鍵,共2種官能團,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結構、有機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順反異構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
15.(2024秋 無錫期末)某有機物結構簡式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1mol該有機物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最多能和4mol H2反應
B.該有機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該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加成反應或取代反應
D.該有機物遇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A.根據苯環、碳碳雙鍵都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進行分析;
B.根據該有機物中含碳碳雙鍵進行分析;
C.根據該分子中存在碳碳雙鍵,可發生加成反應進行分析;
D.根據有機物為非電解質進行分析。
【解答】解:A.苯環、碳碳雙鍵都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則1mol該有機物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最多能和4mol H2反應,故A正確;
B.該有機物中含碳碳雙鍵,因此既能與溴水發生加成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被還原褪色,故B正確;
C.該分子中存在碳碳雙鍵,可發生加成反應,同時含—Cl可發生鹵代烴的水解等取代反應,故C正確;
D.該有機物為非電解質,不能電離出Cl﹣,則與硝酸銀不反應,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機物的性質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
16.(2024 南京一模)化合物Z是合成維生素E的一種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不可能共平面
B.1mol Y最多能與 4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C.Y分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
D.X、Y、Z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苯及直接連接苯環的原子、乙烯、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基中最多有3個原子共平面,單鍵可以旋轉;
B.Y中有苯環和碳碳三鍵結構;
C.連接4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
D.X、Y分子均含有碳碳三鍵,Z分子中均存在與苯環相連的碳原子上連有氫原子。
【解答】解:A.苯及直接連接苯環的原子、乙烯、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基中最多有3個原子共平面,單鍵可以旋轉,根據圖知,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A錯誤;
B.1個苯環可以與3mol H2發生加成反應,1個碳碳三鍵可以與2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Y中有苯環和碳碳三鍵結構,所以1mol Y最多能與5mol H2發生加成反應,故B錯誤;
C.連接4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Y分子中連接—CH2OH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有1個手性碳原子,故C錯誤;
D.X、Y、Z分子中均存在與苯環相連的碳原子上連有氫原子,可以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X、Y分子均含有碳碳三鍵,從而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17.(2024 南京模擬)我國科學家合成了檢測CN﹣的熒光探針A,其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熒光探針A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存在對映異構體,不存在順反異構體
B.不能形成分子內氫鍵
C.能與飽和溴水發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
D.1mol探針A最多能與3mol NaOH反應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連接4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
B.分子內N原子和—OH中的H原子距離近;
C.該分子中苯環上酚羥基的鄰位含有氫原子,所以能和濃溴水發生取代反應,分子中碳碳雙鍵能和溴水發生加成反應;
D.酚羥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羥基都能和NaOH以1:1發生反應,分子中含有2個酚羥基、1個酯基水解生成1個酚羥基和1個羧基。
【解答】解:A.連接4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根據圖知,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沒有手性異構體,故A錯誤;
B.分子內N原子和—OH中的H原子距離近,能形成分子內氫鍵,故B錯誤;
C.該分子中苯環上酚羥基的鄰位含有氫原子,所以能和濃溴水發生取代反應,分子中碳碳雙鍵能和溴水發生加成反應,能與飽和溴水發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故C正確;
D.酚羥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羥基都能和NaOH以1:1發生反應,分子中含有2個酚羥基、1個酯基水解生成1個酚羥基和1個羧基,所以1mol該物質最多消耗4mol NaOH,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18.(2024春 常州期末)科學家合成了一種“蝴蝶”烴,球根模型如圖(圖中的“棍”代表單鍵、雙鍵或三鍵),核磁共振氫譜表明其分子中氫原子的化學環境只有一種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烴分子式為C5H4
B.該烴分子式中碳原子的化學環境有2種
C.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蝴蝶”烴可以使溴水以及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專題】有機化合物的獲得與應用;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根據球棍模型可知;
B.該烴分子式中碳原子的化學環境有2種;
C.該結構中存在飽和碳;
D.“蝴蝶”烴分子結構為。
【解答】解:A.根該烴分子式為C5H4,故A正確;
B.該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學環境有2種,一種是中心碳原子,另外四個碳原子為一種,故B正確;
C.該結構中存在飽和碳,則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錯誤;
D.“蝴蝶”烴分子結構為,含碳碳雙鍵可以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使其褪色,與高錳酸鉀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其褪色,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19.(2024 淮安三模)合成抗腫瘤藥氟他胺的部分流程如圖。已知吡啶的結構簡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乙
B.乙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乙—丙過程中由于吡啶分子中的N原子上有孤電子對,從而有利于乙轉化為丙
D.1mol丙最多與4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將甲在Fe和鹽酸的催化作用還原為乙,再將乙和在吡啶的作用下進行取代反應得到產物丙,據此信息解答。
【解答】解:A.物質乙分子中的氨基—NH2是親水基,比—N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導致物質乙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物質甲,故A錯誤;
B.乙分子—CF3中的C原子是飽和C原子,結構跟—CH3一樣,為四面體結構,同時—NH2為三角錐形結構,因此該物質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錯誤;
C.吡啶的結構中N原子有5個電子,已經共用了3個,還剩2個電子形成了1個孤電子對可以接受氫離子,因此吡啶呈堿性,能消耗反應生成的HCl,有利于將乙轉化為丙,故C正確;
D.丙結構中只有苯環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故1mol丙最多與3mol H2發生加成反應,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側重考查分析、判斷及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明確官能團及其性質的關系、原子共平面的判斷方法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20.(2024 鹽城一模)化合物Z是一種藥物中間體,其部分合成路線如圖: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分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
B.1mol Y最多能與4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C.Y、Z均存在順反異構體
D.X、Z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A.根據手性碳原子是指與四個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團相連的碳原子進行分析;
B.根據1mol Y中苯環可以與3mol H2加成,碳碳雙鍵可以與1mol H2加成,醛基可以與1mol H2加成進行分析;
C.根據如果每個雙鍵碳原子連接了兩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雙鍵碳上的4個原子或原子團在空間就有兩種不同的排列方式,就會產生順反異構,進行分析;
D.根據醛基,碳碳雙鍵均能被酸性KMnO4氧化進行分析。
【解答】解:A.手性碳原子是指與四個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團相連的碳原子,,如圖,X分子中有2個手性碳原子,故A正確;
B.1mol Y中苯環可以與3mol H2加成,碳碳雙鍵可以與1mol H2加成,醛基可以與1mol H2加成,故1mol Y最多能與5mol H2發生加成反應,故B錯誤;
C.由Y、Z的結構可知碳碳雙鍵碳原子所連兩個原子或原子團不同,存在順反異構體,故C正確;
D.X中的醛基,Z中的碳碳雙鍵均能被酸性KMnO4氧化,均能使酸性KMnO4褪色,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军事| 县级市| 安陆市| 庆元县| 淮南市| 灵丘县| 丹江口市| 宁南县| 玛曲县| 丰顺县| 武功县| 威远县| 铅山县| 通河县| 张家界市| 平阳县| 腾冲县| 吕梁市| 布拖县| 民乐县| 盐亭县| 施甸县| 静海县| 宽甸| 原平市| 四子王旗| 乐亭县| 海原县| 台中市| 大埔区| 体育| 敦煌市| 睢宁县| 阳曲县| 合山市| 宁晋县| 广丰县| 达州市| 中超|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