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考核心考點 粗鹽提純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25 巢湖市二模)下列關于“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稱量 B.溶解C.過濾 D.蒸發2.(2025春 重慶校級期中)實驗室進行粗鹽提純并配制16%的NaCl溶液。下列儀器必須用到的是( )①天平②蒸發皿③坩堝④分液漏斗⑤漏斗⑥燒杯⑦酒精燈⑧量筒⑨玻璃棒A.①②④⑥⑦⑨ B.①③⑤⑥⑦⑧⑨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⑤⑥⑦⑧⑨3.(2025 市中區二模)下列粗鹽提純實驗中的相關操作正確的是( )A.稱取粗鹽 B.溶解粗鹽C.過濾操作 D.蒸發結晶4.(2025 鹽池縣一模)用下列實驗操作可以完成兩個實驗,甲實驗是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固體雜質,乙實驗是用精鹽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實驗甲的步驟是①④⑤,其中除難溶雜質的關鍵步驟是過濾B.實驗①⑤中,玻璃棒的作用均是攪拌加快實驗速度C.實驗若按②③①的步驟進行操作,所配溶液的濃度會偏小(水的密度為1g/cm3)D.實驗⑤中,待蒸發皿中液體蒸干后再停止加熱5.(2025 寧明縣一模)從海水中得到的粗鹽中往往含有可溶性雜質(主要有 Na2SO4、MgCl2、CaCl2)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必須進行分離和提純后才能使用。粗鹽提純的部分流程如圖。有關該流程說法錯誤的是( )A.不溶性雜質主要是泥沙B.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C.蒸發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D.操作①②③依次加入的試劑可以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6.(2025 鳳城市一模)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粗鹽提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粗鹽提純正確的實驗順序為④①②③B.實驗②可分離出不溶于水的固體雜質C.實驗③中當有較大量固體析出時即可停止加熱D.實驗①③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7.(2025春 本溪月考)下圖是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去除實驗中的三個操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實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③→①→②B.過濾過程中若濾紙破損則應重新過濾C.該實驗利用NaCl的性質是易溶于水D.蒸發過程中當蒸發皿里全部是固體時,再停止加熱8.(2024秋 豐南區期末)實驗室將一定質量的粗鹽提純并配制20g質量分數為10%的NaCl溶液,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粗鹽提純”過程中蒸發結晶時將濾液蒸干B.粗鹽溶解后過濾時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10%D.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時有液體濺出,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二.填空題(共8小題)9.(2024春 朝陽區校級月考)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需要進行如下操作。(1)溶解: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 ;(2)過濾: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 ;(3)蒸發:當觀察到蒸發皿中 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10.(2024 鄲城縣四模)實驗室除去粗鹽水中難溶性雜質的主要實驗步驟是 ;除去粗鹽水中的CaCl2、MgCl2、Na2SO4雜質,可依次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過濾出沉淀后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 ;其中加入NaOH溶液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1.(2025春 金安區校級期中)明代《天工開物》中記錄了用天然氣煮鹽的過程:“西川有火井(天然氣),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絕無火氣,但以長竹剖開去節合縫漆布,一頭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緊對釜臍,注鹵水釜中。只見火意烘烘,水即沸騰。啟竹而視之,絕無半點焦炎意。”(1)在煮鹽時天然氣燃燒,從燃燒條件分析,曲竹未燃燒(如圖)的原因是 。(2)粗鹽(含(制NaCl時,除雜試劑為BaCl2溶液、NaOH溶液、鹽酸、Na2CO3溶液,除雜時試劑的滴加順序可依次為過量的NaOH溶液、 。鹽酸。加入鹽酸發生的反應 (與一個方程式),加熱蒸發氯化鈉溶液,用玻璃棒攪拌至 時停止加熱。(3)Na2CO3和NaCl是廚房中常用物質,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更大B.10℃時,Na2CO3溶液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1:11C.20℃時,不能配制濃度相同的Na2CO3和NaCl溶液D.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溶于適量熱水再降溫結晶提純12.(2024 東港區校級二模)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維方式。如圖為氟、鈉、氯、溴四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及溴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2)鈉元素和溴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上述元素中,與溴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的有 。(填元素符號)(3)氯和鈉屬于不同種元素,是因為它們的原子中 不同;它們可以組成物質氯化鈉。a.從微粒角度看:氯化鈉是由 構成(用微粒符號表示)。b.從制備角度看:將海水進行 (填操作方法)得到粗鹽。除去粗鹽中含有的、Ca2+、Mg2+等雜質,常加入過量的①Na2CO3溶液、②BaCl2溶液、③NaOH溶液,三種試劑的加入順序為 (填序號)。(4)空氣中的自由電子附著在氧分子上形成的負氧離子(),被稱為“空氣維生素”。日照國家森林公園獲“中國森林氧吧”榮譽稱號,負氧離子濃度高達4.75萬個/立方厘米。一個所含電子總數是 個。13.(2024 羅山縣二模)南海、釣魚島及其附屬海域是我國固有領土,蘊藏著豐富的海洋資源。(1)海水制鹽。從海水制取的粗鹽中含有泥沙、硫酸鎂和氯化鈣等雜質,為得到較純的氯化鈉,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如下操作:a.加過量的Ba(OH)2溶液;b.加稍過量的鹽酸;c.加過量的Na2CO3溶液;d.過濾;e.蒸發。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填字母)。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2)海水“制堿”。氨堿法制純堿中生成NaHCO3和NH4Cl的化學方程式為 。14.(2024 天祝縣三模)為了除去粗鹽中的泥沙、Ca2+、Mg2+、等雜質,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步操作:①過濾;②加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③加適量鹽酸;④加過量的碳酸鈉溶液;⑤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15.(2024春 淮陽區校級月考)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雜質的操作有:①加過量的NaOH溶液;②加過量的BaCl2溶液;③過濾;④加適量的鹽酸;⑤加過量的Na2CO3溶液。(1)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順序為 (數字序號不能重復使用)。(2)加過量的Na2CO3溶液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上述試劑中稀鹽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 。16.(2024 平橋區三模)已知粗鹽中含有泥沙、氯化鈣和氯化鎂等雜質。為制得純凈的氯化鈉固體,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圖操作:(1)寫出X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 。(2)請設計實驗證明溶液B中含有的雜質。(簡要寫出檢驗步驟和現象)(3)最后制得氯化鈉的質量大于粗鹽中氯化鈉的質量,寫出一個可使氯化鈉質量增加的化學方程式。中考核心考點 粗鹽提純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25 巢湖市二模)下列關于“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稱量 B.溶解C.過濾 D.蒸發【考點】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D【分析】A、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溶解操作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過濾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蒸發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砝碼與試劑的位置放反了,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B、溶解操作應在燒杯中進行,不能在量筒內進行,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C、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故選項實驗操作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粗鹽提純的原理、實驗步驟(溶解、過濾、蒸發)、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2.(2025春 重慶校級期中)實驗室進行粗鹽提純并配制16%的NaCl溶液。下列儀器必須用到的是( )①天平②蒸發皿③坩堝④分液漏斗⑤漏斗⑥燒杯⑦酒精燈⑧量筒⑨玻璃棒A.①②④⑥⑦⑨ B.①③⑤⑥⑦⑧⑨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⑤⑥⑦⑧⑨【考點】粗鹽提純操作所需儀器;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儀器.【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D【分析】根據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易溶于水,泥沙難溶于水,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步驟,分析各操作需要的儀器,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粗鹽提純是通過溶解(把不溶物與食鹽初步分離)、過濾(把不溶物徹底除去)、蒸發(食鹽從溶液中分離出來而得到食鹽的過程),所需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鐵架臺、漏斗、蒸發皿、酒精燈等;配制16%的NaCl溶液的實驗步驟是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貼簽裝瓶,必備的儀器有托盤天平、酒精燈、量筒、燒杯、玻璃棒等,則實驗室進行粗鹽提純并配制16%的NaCl溶液,必須用到的儀器是①②⑤⑥⑦⑧⑨。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粗鹽提純的原理、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實驗步驟、所需儀器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3.(2025 市中區二模)下列粗鹽提純實驗中的相關操作正確的是( )A.稱取粗鹽 B.溶解粗鹽C.過濾操作 D.蒸發結晶【考點】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C【分析】A、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溶解操作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過濾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蒸發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砝碼與試劑的位置放反了,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B、溶解操作應在燒杯中進行,不能在量筒內進行,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C、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故選項實驗操作正確。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粗鹽提純的原理、實驗步驟(溶解、過濾、蒸發)、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4.(2025 鹽池縣一模)用下列實驗操作可以完成兩個實驗,甲實驗是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固體雜質,乙實驗是用精鹽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實驗甲的步驟是①④⑤,其中除難溶雜質的關鍵步驟是過濾B.實驗①⑤中,玻璃棒的作用均是攪拌加快實驗速度C.實驗若按②③①的步驟進行操作,所配溶液的濃度會偏小(水的密度為1g/cm3)D.實驗⑤中,待蒸發皿中液體蒸干后再停止加熱【考點】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固體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溶液.【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A【分析】A、粗鹽提純的實驗步驟為:溶解、過濾、蒸發;除難溶雜質的關鍵步驟是過濾;B、根據玻璃棒作用分析;C、量筒量取水時,視線未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會導致量取水的體積偏小,溶液質量偏小,導致所配溶液的濃度偏大;D、根據蒸發操作注意事項分析。【解答】解:A、粗鹽提純的實驗步驟為:溶解、過濾、蒸發,故實驗甲的步驟是①④⑤,其中除難溶雜質的關鍵步驟是過濾,故正確;B、①為溶解,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⑤為蒸發,蒸發時,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故不正確;C、實驗若按②③①的步驟進行操作,③中量取水時,視線未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會導致量取水的體積偏小,溶液質量偏小,導致所配溶液的濃度偏大,故不正確;D、實驗⑤中,應待大部分固體析出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其蒸干,故不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粗鹽提純的原理、溶液的配制、實驗步驟、所需的儀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5.(2025 寧明縣一模)從海水中得到的粗鹽中往往含有可溶性雜質(主要有 Na2SO4、MgCl2、CaCl2)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必須進行分離和提純后才能使用。粗鹽提純的部分流程如圖。有關該流程說法錯誤的是( )A.不溶性雜質主要是泥沙B.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C.蒸發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D.操作①②③依次加入的試劑可以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考點】粗鹽提純中的試劑添加問題;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D【分析】A、根據粗鹽中不溶性雜質(泥沙等),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蒸發操作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鹽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由題意,粗鹽中含有不溶性雜質(泥沙等),則不溶性雜質主要是泥沙,A說法正確。B、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B說法正確。C、蒸發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C說法正確。D、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可將鎂離子除去;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將硫酸根離子沉淀除去;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將鈣離子轉化為沉淀除去,后面加入試劑要將前面加入的過量試劑除去,故加入的碳酸鈉溶液要放在加入氯化鋇溶液之后,這樣碳酸鈉會除去反應剩余的氯化鋇;操作①②③依次加入的試劑順序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時,過量的氯化鋇無法除去,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較大,考查了粗鹽提純中離子的除雜,除去多種雜質離子時,要考慮除雜的順序、后面加入的試劑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過量的試劑。6.(2025 鳳城市一模)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粗鹽提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粗鹽提純正確的實驗順序為④①②③B.實驗②可分離出不溶于水的固體雜質C.實驗③中當有較大量固體析出時即可停止加熱D.實驗①③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考點】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D【分析】A、根據粗鹽提純的步驟是:溶解、過濾、蒸發進行分析;B、根據過濾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進行分析;C、根據蒸發過程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D、根據溶解過程中玻璃的作用是加速溶解;蒸發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進行分析。【解答】解:A、粗鹽提純的步驟是:溶解、過濾、蒸發,所以粗鹽提純正確的實驗順序為④①②③,故A正確;B、過濾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所以實驗②可分離出不溶于水的固體雜質,故B正確;C、實驗③中當有較大量固體析出時即可停止加熱,故C正確;D、溶解過程中玻璃的作用是加速溶解;蒸發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所以實驗①③中玻璃棒的作用不同,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粗鹽提純的原理、實驗步驟(溶解、過濾、蒸發)、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7.(2025春 本溪月考)下圖是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去除實驗中的三個操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實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③→①→②B.過濾過程中若濾紙破損則應重新過濾C.該實驗利用NaCl的性質是易溶于水D.蒸發過程中當蒸發皿里全部是固體時,再停止加熱【考點】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D【分析】A、根據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易溶于水,泥沙難溶于水,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氯化鈉的溶解性,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蒸發操作中停止加熱的時機,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易溶于水,泥沙難溶于水,通過溶解(把不溶物與氯化鈉初步分離)、過濾(把不溶物徹底除去)、蒸發(氯化鈉從溶液中分離出來)能得到精鹽,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③→①→②,故選項說法正確。B、過濾過程中若濾紙破損,會使得液體中的不溶物進入下面的燒杯,從而使得濾液渾濁,則應重新過濾,故選項說法正確。C、該實驗利用NaCl的性質是易溶于水,故選項說法正確。D、蒸發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水分蒸干,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粗鹽提純的原理、實驗步驟(溶解、過濾、蒸發)、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8.(2024秋 豐南區期末)實驗室將一定質量的粗鹽提純并配制20g質量分數為10%的NaCl溶液,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粗鹽提純”過程中蒸發結晶時將濾液蒸干B.粗鹽溶解后過濾時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10%D.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時有液體濺出,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考點】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固體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溶液.【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A【分析】A、根據蒸發操作中停止加熱的時機,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過濾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小,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溶液具有均一性,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蒸發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水分蒸干,故選項說法錯誤。B、過濾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粗鹽溶解后過濾時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故選項說法正確。C、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小,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大,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選項說法正確。D、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時有液體濺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粗鹽提純的原理、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主要實驗步驟、實驗步驟、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二.填空題(共8小題)9.(2024春 朝陽區校級月考)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需要進行如下操作。(1)溶解: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 攪拌,加快溶解速率 ;(2)過濾: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 漏斗 ;(3)蒸發:當觀察到蒸發皿中 出現較多固體時 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考點】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1)攪拌,加快溶解速率;(2)漏斗;(3)出現較多固體時。【分析】(1)根據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進行分析解答。(2)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判斷所需的儀器,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蒸發操作中停止加熱的時機,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快溶解速率。(2)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過濾操作的裝置由鐵架臺、燒杯、玻璃棒、漏斗四種儀器組成,其中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漏斗。(3)蒸發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水分蒸干。故答案為:(1)攪拌,加快溶解速率;(2)漏斗;(3)出現較多固體時。【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粗鹽提純的原理、實驗步驟(溶解、過濾、蒸發)、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0.(2024 鄲城縣四模)實驗室除去粗鹽水中難溶性雜質的主要實驗步驟是 過濾 ;除去粗鹽水中的CaCl2、MgCl2、Na2SO4雜質,可依次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過濾出沉淀后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 稀鹽酸 ;其中加入NaOH溶液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MgCl2+2NaOH=Mg(OH)2↓+2NaCl 。【考點】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過濾;稀鹽酸;MgCl2+2NaOH=Mg(OH)2↓+2NaCl。【分析】根據分離混合物的方法、粗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去除方法、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解答】解: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易溶于水,泥沙難溶于水,粗鹽提純是通過溶解(把不溶物與氯化鈉初步分離)、過濾(把不溶物徹底除去)、蒸發(氯化鈉從溶液中分離出來)得到精鹽的過程。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依次為BaCl2+Na2SO4═BaSO4↓+2NaCl、2NaOH+MgCl2=Mg(OH)2↓+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分離出沉淀后溶液中含有碳酸鈉、氫氧化鈉和氯化鈉,再加入適量稀鹽酸除去反應剩余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即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故答案為:過濾;稀鹽酸;MgCl2+2NaOH=Mg(OH)2↓+2NaCl。【點評】本題難度較大,考查了粗鹽提純中離子的除雜,除去多種雜質離子時,要考慮除雜的順序、后面加入的試劑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過量的試劑。11.(2025春 金安區校級期中)明代《天工開物》中記錄了用天然氣煮鹽的過程:“西川有火井(天然氣),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絕無火氣,但以長竹剖開去節合縫漆布,一頭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緊對釜臍,注鹵水釜中。只見火意烘烘,水即沸騰。啟竹而視之,絕無半點焦炎意。”(1)在煮鹽時天然氣燃燒,從燃燒條件分析,曲竹未燃燒(如圖)的原因是 溫度沒有達到曲竹的著火點 。(2)粗鹽(含(制NaCl時,除雜試劑為BaCl2溶液、NaOH溶液、鹽酸、Na2CO3溶液,除雜時試劑的滴加順序可依次為過量的NaOH溶液、 BaCl2溶液、Na2CO3溶液 。鹽酸。加入鹽酸發生的反應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OH+HCl=NaCl+H2O (與一個方程式),加熱蒸發氯化鈉溶液,用玻璃棒攪拌至 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 時停止加熱。(3)Na2CO3和NaCl是廚房中常用物質,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更大B.10℃時,Na2CO3溶液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1:11C.20℃時,不能配制濃度相同的Na2CO3和NaCl溶液D.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溶于適量熱水再降溫結晶提純【考點】粗鹽提純中的試劑添加問題;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線判斷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方法.【專題】化學與能源;溶液、濁液與溶解度;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1)溫度沒有達到曲竹的著火點。(2)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OH+HCl=NaCl+H2O;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3)D。【分析】(1)根據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分析。(2)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除去,然后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2+和過量的BaCl2溶液,最后加入鹽酸除去過量的NaOH和Na2CO3;蒸發時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3)A、根據溶解度曲線分析。B、根據溶解度含義分析。C、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定義分析。D、根據結晶方法分析。【解答】解:(1)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曲竹是可燃物,也與氧氣接觸,未燃燒的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曲竹的著火點。故答案為:溫度沒有達到曲竹的著火點。(2)除去粗鹽中的Ca2+、Mg2+、,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除去,然后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2+和過量的BaCl2溶液,最后加入鹽酸除去過量的NaOH和Na2CO3,所以除雜時試劑的滴加順序可依次為過量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鹽酸。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氫氧化鈉和鹽酸生成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加熱蒸發氯化鈉溶液,用玻璃棒攪拌至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水蒸干。故答案為: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OH+HCl=NaCl+H2O;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3)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故A錯誤。B、1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10g,此時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10g:(10g+100g)=1:11,但題目未說明是飽和溶液,故B錯誤。C、20℃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不同,但可以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不飽和溶液,故C錯誤。D、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溶于適量熱水再降溫結晶提純碳酸鈉,故D正確。故選:D。【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要將題中的知識認知透,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進行解答。12.(2024 東港區校級二模)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維方式。如圖為氟、鈉、氯、溴四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及溴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四 周期。(2)鈉元素和溴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NaBr 。上述元素中,與溴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的有 F、Cl 。(填元素符號)(3)氯和鈉屬于不同種元素,是因為它們的原子中 質子數 不同;它們可以組成物質氯化鈉。a.從微粒角度看:氯化鈉是由 Na+、Cl﹣ 構成(用微粒符號表示)。b.從制備角度看:將海水進行 蒸發結晶 (填操作方法)得到粗鹽。除去粗鹽中含有的、Ca2+、Mg2+等雜質,常加入過量的①Na2CO3溶液、②BaCl2溶液、③NaOH溶液,三種試劑的加入順序為 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②①③ (填序號)。(4)空氣中的自由電子附著在氧分子上形成的負氧離子(),被稱為“空氣維生素”。日照國家森林公園獲“中國森林氧吧”榮譽稱號,負氧離子濃度高達4.75萬個/立方厘米。一個所含電子總數是 17 個。【考點】粗鹽提純中的試劑添加問題;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周期表信息示意圖及結構示意圖的綜合考查.【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1)四;(2)NaBr;F、Cl;(3)質子數;a.Na+、Cl﹣;b.蒸發結晶;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②①③;(4)17。【分析】(1)根據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進行分析解答。a.根據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進行分析解答。b.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不大,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鋇離子沉淀,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加碳酸鈉要放在加氯化鋇之后,可以將過量的鋇離子沉淀,進行分析解答。(4)根據氧原子的核電荷數為8,核外電子數為8,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溴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2)鈉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1,易失去1個電子而形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則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由溴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溴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7,易得到一個電子形成帶1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溴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Br;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溴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則與其化學性質相似的粒子結構示意圖中最外層電子數也應為7,氟原子、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7,其元素符號分別是F、Cl。(3)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鈉元素與氯元素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質子數不同。a.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其離子符號為Na+、Cl﹣。b.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不大,從制備角度看:將海水進行蒸發結晶可得到粗鹽;NaOH溶液除去鎂離子,BaCl2溶液除去硫酸根離子,Na2CO3溶液為了除去鈣離子以及過量的鋇離子(碳酸鈉溶液必須在氯化鋇溶液之后),常加入過量的①Na2CO3溶液、②BaCl2溶液、③NaOH溶液,三種試劑的加入順序為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②①③。(4)氧原子的核電荷數為8,核外電子數為8,,一個所含電子總數是2×8+1=17。故答案為:(1)四;(2)NaBr;F、Cl;(3)質子數;a.Na+、Cl﹣;b.蒸發結晶;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②①③;(4)17。【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粗鹽提純中離子的除雜、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3.(2024 羅山縣二模)南海、釣魚島及其附屬海域是我國固有領土,蘊藏著豐富的海洋資源。(1)海水制鹽。從海水制取的粗鹽中含有泥沙、硫酸鎂和氯化鈣等雜質,為得到較純的氯化鈉,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如下操作:a.加過量的Ba(OH)2溶液;b.加稍過量的鹽酸;c.加過量的Na2CO3溶液;d.過濾;e.蒸發。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cdbe (填字母)。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氯化鈣和過量的氫氧化鋇 ;(2)海水“制堿”。氨堿法制純堿中生成NaHCO3和NH4Cl的化學方程式為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考點】粗鹽提純中的試劑添加問題;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1)acdbe;氯化鈣和過量的氫氧化鋇;(2)NaCl+NH3+H2O+CO2=NaHCO3↓+NH4Cl。【分析】(1)根據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鋇離子沉淀,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過濾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鈉要放在加氫氧化鋇之后,可以將過量的鋇離子沉淀,最后再用鹽酸處理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氨堿法制純堿中生成NaHCO3和NH4Cl,氨氣、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銨,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氫氧化鋇和硫酸鎂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鎂沉淀,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和過量的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稀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加過量的Ba(OH)2溶液除去硫酸鎂、加過量的Na2CO3溶液除去氯化鈣和過量的氫氧化鋇、過濾除去沉淀、加稍過量的鹽酸除去過量的碳酸鈉和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蒸發得到氯化鈉,正確的操作順序是acdbe。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鈣和過量的氫氧化鋇。(2)氨堿法制純堿是先通過化學反應生成NaHCO3和NH4Cl,NaHCO3結晶析出,再加熱NaHCO3制得純堿,氨氣、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銨,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故答案為:(1)acdbe;氯化鈣和過量的氫氧化鋇;(2)NaCl+NH3+H2O+CO2=NaHCO3↓+NH4Cl。【點評】本題難度較大,考查了粗鹽提純中離子的除雜,除去多種雜質離子時,要考慮除雜的順序、后面加入的試劑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過量的試劑。14.(2024 天祝縣三模)為了除去粗鹽中的泥沙、Ca2+、Mg2+、等雜質,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步操作:①過濾;②加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③加適量鹽酸;④加過量的碳酸鈉溶液;⑤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 。【考點】粗鹽提純中的試劑添加問題.【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分析】根據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鋇離子沉淀,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過濾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鈉要放在加氯化鋇之后,可以將過量的鋇離子沉淀,最后再用鹽酸處理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可溶液以將鎂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鋇離子沉淀,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可以將硫酸根離子沉淀;至于先除鎂離子,還是先除硫酸根離子都可以;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除鈣離子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轉化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鈉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鋇溶液之后,這樣碳酸鈉會除去過量的氯化鋇;完全反應后,再進行過濾,最后再加入適量鹽酸除去反應剩余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故除去粗鹽中的泥沙、Ca2+、Mg2+、等雜質的正確的順序為:②⑤④①③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故答案為: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點評】本題難度較大,考查了粗鹽提純中離子的除雜,除去多種雜質離子時,要考慮除雜的順序、后面加入的試劑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過量的試劑。15.(2024春 淮陽區校級月考)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雜質的操作有:①加過量的NaOH溶液;②加過量的BaCl2溶液;③過濾;④加適量的鹽酸;⑤加過量的Na2CO3溶液。(1)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順序為 ①②⑤③④或②①⑤③④或②⑤①③④ (數字序號不能重復使用)。(2)加過量的Na2CO3溶液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3)上述試劑中稀鹽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 會生成新的雜質硫酸鈉 。【考點】粗鹽提純中的試劑添加問題.【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1)①②⑤③④或②①⑤③④或②⑤①③④;(2)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3)會生成新的雜質硫酸鈉。【分析】根據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鋇離子沉淀,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過濾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鈉要放在加氯化鋇之后,可以將過量的鋇離子沉淀,最后再用鹽酸處理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鎂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形成氫氧化鎂沉淀,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形成硫酸鋇沉淀,鈣離子和鋇離子均可用碳酸根離子沉淀,因為要完全除去各雜質離子,所加試劑都應該過量,而碳酸鈉可以將過量的鋇離子沉淀,則加碳酸鈉要放在加氯化鋇之后,鹽酸可除去過量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則過濾掉沉淀后再用鹽酸處理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所以合理的而先后順序為①②⑤③④或②①⑤③④或②⑤①③④。(2)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3)題干中用鹽酸除去過量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如果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會產生硫酸鈉,就引入了新的雜質。故答案為:(1)①②⑤③④或②①⑤③④或②⑤①③④;(2)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3)會生成新的雜質硫酸鈉。【點評】本題難度較大,考查了粗鹽提純中離子的除雜,除去多種雜質離子時,要考慮除雜的順序、后面加入的試劑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過量的試劑。16.(2024 平橋區三模)已知粗鹽中含有泥沙、氯化鈣和氯化鎂等雜質。為制得純凈的氯化鈉固體,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圖操作:(1)寫出X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 NaOH或Ca(OH)2 。(2)請設計實驗證明溶液B中含有的雜質。(簡要寫出檢驗步驟和現象)(3)最后制得氯化鈉的質量大于粗鹽中氯化鈉的質量,寫出一個可使氯化鈉質量增加的化學方程式。【考點】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專題】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答案】(1)NaOH或Ca(OH)2;(2)取少量溶液B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含有碳酸鈉;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3)2NaOH+MgCl2=Mg(OH)2↓+2NaCl(或CaCl2+Na2CO3=CaCO3↓+2NaCl或HCl+NaOH=NaCl+H2O或Na2CO3+2HCl=2NaCl+H2O+CO2↑)。【分析】根據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最后再用鹽酸處理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X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或氫氧化鈣溶液,用于除去氯化鎂,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或氫氧化鈣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式分別是NaOH、Ca(OH)2。(2)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除去氯化鈣,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若X為氫氧化鈣,碳酸鈉還用于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鈣,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過濾后,溶液B中含有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溶液B中含有的雜質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都顯堿性,碳酸鈉會干擾氫氧化鈉的檢驗,應先檢驗碳酸鈉并將其除去,再檢驗氫氧化鈉,具體方案為:取少量溶液B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含有碳酸鈉,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3)最后制得氯化鈉的質量大于粗鹽中氯化鈉的質量,是因為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稀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2NaOH+MgCl2=Mg(OH)2↓+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HCl+NaOH=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故答案為:(1)NaOH或Ca(OH)2;(2)取少量溶液B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含有碳酸鈉;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3)2NaOH+MgCl2=Mg(OH)2↓+2NaCl(或CaCl2+Na2CO3=CaCO3↓+2NaCl或HCl+NaOH=NaCl+H2O或Na2CO3+2HCl=2NaCl+H2O+CO2↑)。【點評】本題難度較大,考查了粗鹽提純中離子的除雜,除去多種雜質離子時,要考慮除雜的順序、后面加入的試劑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過量的試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