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押題預測】2025年中考化學人教版(2024)核心考點考前沖刺 金屬活動性順序及應用(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押題預測】2025年中考化學人教版(2024)核心考點考前沖刺 金屬活動性順序及應用(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考核心考點 金屬活動性順序及應用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2025 北碚區模擬)化學興趣小組利用置換反應來判斷Fe、M、N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下圖所示的5種方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方案①能反應,則方案③一定能反應
B.僅憑方案②,無法確定N與Fe的活動性順序
C.結合方案④、⑤,一定能夠判斷M和N的活動性
D.若方案②、④均不能反應,則活動性:N>Fe>M
2.(2025 碑林區三模)現欲探究鋁、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下列實驗方案能得出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的是(  )
A.將鋁片和鐵片分別放入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中,觀察反應劇烈程度
B.將鋁片和鐵片分別放入蒸餾水中,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
C.將鋁片和鐵片分別放入等體積等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是否有氣體產生
D.將鋁片和鐵片分別放入等體積等濃度的硫酸銅溶液中,觀察是否有紅色固體析出
3.(2025 北京校級模擬)下列實驗組合中,能得出鋁、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2025 銀川一模)下列各組合能驗證Zn、Fe、Cu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是(  )
①稀鹽酸、鋅粉、鐵粉、銅粉
②Zn、FeSO4溶液、Cu
③ZnSO4溶液、Fe、Cu(NO3)2溶液
④ZnSO4溶液、Fe、Cu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2025 烏魯木齊模擬)現有甲、乙、丙三種金屬,為探究其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將甲和丙分別放入稀鹽酸中,甲溶解并產生氫氣,丙不反應;②將乙和丙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丙表面有銀析出,而乙沒有變化,則甲、乙、丙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正確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6.(2025春 青島月考)為深入研究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某同學設計如圖實驗,觀察到乙裝置中銅片表面有氣泡且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根據甲裝置,可以比較金屬活動性順序:Zn>Cu
B.乙中電流計指針偏轉說明化學能可以轉變為電能
C.乙中鋅片是負極,溶液的氫離子移向鋅片
D.甲、乙對比分析,Zn﹣Cu用導線連接,反應時電子由Zn片經導線流向Cu片
7.(2025 沂源縣一模)為驗證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實驗①②能驗證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強
B.實驗①中溶液質量減小,實驗③中溶液的質量變大
C.實驗②③可驗證的金屬活動性順序:Fe>H>Cu
D.只做實驗①和③,就能驗證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8.(2025 天津校級模擬)有X、Y、Z三種金屬,分別浸入H2SO4中,只有X金屬溶解,將Z金屬浸入Y的硫酸鹽溶液時,在Z的表面有Y析出。則X、Y、Z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Y>Z>X B.X>Y>Z C.Z>X>Y D.X>Z>Y
9.(2025 梁山縣一模)為驗證銅、銀、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6個實驗。圖中“→”表示將金屬加入到鹽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②的目的是驗證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B.僅由④和⑥就能得出銅、銀、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C.鐵在⑤和⑥反應的產物中都顯+2價
D.僅由①和②就能得出銅、銀、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10.(2025 欒城區校級一模)人類開發利用金屬的時間和金屬的活動性有關。為探究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用如圖實驗進行探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前需要打磨金屬片,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B.若用稀鹽酸能比較兩金屬的活動性,則只有金屬片X表面產生氣泡
C.若將銅片放入X的鹽溶液,則能比較出X與銅的金屬活動性
D.若X為Zn,向兩支試管加入AgNO3溶液,能得出金屬活動性:Zn>Cu>Ag
二.填空題(共8小題)
11.(2025 咸陽一模)金屬的發現和使用推動了人類社會發展。部分金屬的發現歷程如圖所示,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分析,金屬的發現的先后與金屬的     有關。
(2)鋁被廣泛地應用于生產和生活之中,除了因為改進鋁的冶煉方法使其成本降低,以及鋁的密度小外,還由于鋁具有較好的     性。
(3)老師提供了氯化鋁溶液和硫酸銅溶液,讓同學們驗證銅、鐵、鋁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他們選擇了一種金屬,通過實驗得出了正確的結論。請你結合他們選擇的金屬,寫出實驗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2.(2025 碑林區校級三模)“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句話傳頌的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勵志故事,他的寶劍——越王勾踐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檢測數據顯示劍身主要含有銅、錫(Sn),另外含有少量鐵、鋁。
(1)越王勾踐劍劍身材料與純銅相比,具有硬度     (填“大”或“小”)的優良性能。
(2)越王勾踐劍在出土時劍身未被腐蝕的原因之一是劍身與劍鞘之間的吻合度極高,有效隔絕了劍身與     的直接接觸。
(3)將打磨過的銅片、鐵片、鋁片分別插入稀鹽酸中,寫出其中一種金屬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為驗證銅、鐵、鋁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以下方案中所選試劑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多選,填字母)。
A.稀硫酸、銅片、硫酸亞鐵溶液
B.銅片、硫酸亞鐵溶液、鋁片
C.鐵片、硫酸銅溶液、硫酸鋁溶液
D.銅片、鐵片、硫酸鋁溶液
13.(2025春 莆田校級期中)“福建艦”解纜啟航,標志著我國航空母艦建設邁向新征程。
Ⅰ.航母建造
(1)航母建造需使用純銅、鋼鐵、鋁合金等。
①航母電纜用純銅制作,主要利用銅的延展性和    性。
②航母在建造過程中大量使用特種鋼。建造過程中用該特種鋼不用純鐵的原因是    。
③航母內部大量使用Al、Fe、Cu三種金屬材料或其合金的設備。可以選用稀鹽酸對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行探究。寫出其中一個能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請選擇其他合適的試劑,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行探究,能達到目的的是    。
Ⅱ.能源供給
(2)航母動力由重油(含C18H18等多種成分)燃燒提供。其充分燃燒后產物有    (填化學式)。
(3)通訊工具使用的鋰電池,工作時能量轉化的主要方式為    。
14.(2025 灞橋區校級模擬)金屬材料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實驗1】設計如圖實驗,驗證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Fe、Cu、Ag三種金屬與H的位置關系。
(1)為達到實驗目的,C實驗中X溶液可以選擇下列中的     (填字母)。
A.FeSO4溶液
B.CuSO4溶液
C.稀硫酸
(2)寫出B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實驗2】在實驗室中,把一定量鐵粉加入到一定量的Zn(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請根據下圖中的信息回答相關問題:
(3)濾液A中一定存在的金屬陽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4)向濾渣B中滴加稀鹽酸時,還能觀察到溶液由無色變為     色。
15.(2025 乾縣校級三模)金屬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極為廣泛。
(1)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屬良好導熱性的是    (填字母)。
A.鍍鉻水龍頭
B.鑄鐵暖氣片
C.包糖果的鋁箔
(2)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3)鎳(Ni)廣泛用于合金的制造,這與其化學性質密切相關。為探究它的活動性,向鎳(Ni)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溶液變為綠色(Ni2+)。結合上述實驗事實,限用一種試劑對Ni、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進行驗證,則該試劑是    (填字母)。
A.稀硫酸
B.CuSO4溶液
C.NiCl2溶液
D.AgNO3溶液
16.(2025 牡丹江模擬)金屬材料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中有廣泛應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銅塊能制成銅絲是利用了銅的     性。
(2)青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銅錫合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青銅屬于金屬材料
B.銅的硬度比青銅大
C.青銅耐腐蝕
(3)為了探究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某小組同學做了以下三個實驗:
①將X放入Y的鹽溶液中,有Y固體析出
②將X放入Z的鹽溶液中,有Z固體析出
③將Y放入Z的鹽溶液中,有Z固體析出
經過討論,實驗     (填數字序號)是多余的,可得出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4)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硝酸鎂和硝酸銅的混合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若濾液為藍色,則濾渣中一定有鋅、鎂、銅
B.若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鎂、硝酸鋅、硝酸銅
C.若向濾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則一定有氫氧化銅生成
D.濾渣中一定含有銅,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鎂和硝酸鋅
17.(2025 舒城縣模擬)《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撰寫的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該著作中“古人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記錄了古代鐵器生產、使用的情形。請回答有關問題。
(1)劑鋼指的是一種高碳鋼,質地堅硬但很脆,柔鐵則是一種低碳鋼,質地堅韌但無鋼性。生鐵和鋼主要含鐵和碳,生鐵的含碳量比鋼     (填“高”或“低”),鋼的硬度比純鐵     (填“大”或“小”)。
(2)人類對鐵的利用比銅晚了1500多年,這是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     (填“強”或“弱”)。已知膽礬溶于水得到硫酸銅溶液,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的原因:    。
18.(2025 寧江區一模)《夢溪筆談》中“古人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記錄了古代鐵器生產、使用的情形。回答問題:
(1)煉鐵的原理是利用CO與Fe2O3的反應。Fe2O3中Fe的化合價為     。
(2)“劑鋼”指的是合金鋼,鋼的硬度比純鐵的     (選填“大”或“小”)。
(3)人類對鐵的利用比銅晚了1500多年,這是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     (填選“強”或“弱”)。已知膽礬溶于水得到硫酸銅溶液,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的原因:    。
中考核心考點 金屬活動性順序及應用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2025 北碚區模擬)化學興趣小組利用置換反應來判斷Fe、M、N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下圖所示的5種方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方案①能反應,則方案③一定能反應
B.僅憑方案②,無法確定N與Fe的活動性順序
C.結合方案④、⑤,一定能夠判斷M和N的活動性
D.若方案②、④均不能反應,則活動性:N>Fe>M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D
【分析】根據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和酸反應,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分析。
【解答】解:A、若方案①鐵能與M的鹽溶液反應,說明鐵的活動性大于M,但M的活動性不一定比氫強,比如硫酸銅能與鐵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但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所以方案③不一定能反應,故選項錯誤;
B、方案②為鐵與N的鹽溶液,如果不能反應,說明N的活動性大于鐵,如果能反應,說明鐵的活動性大于N;所以僅憑方案②能確定N與鐵的活動性順序,故選項錯誤;
C、方案⑤為N和硫酸亞鐵溶液,若能反應,說明N的活動性大于鐵,方案④為M和硫酸亞鐵溶液,若能反應,說明M的活動性大于鐵;但僅根據這兩個方案,若M、N都能與硫酸亞鐵反應,無法判斷M和N的活動性強弱,故選項錯誤;
D、方案④為M和硫酸亞鐵溶液,若方案④不能反應,說明M的活動性小于Fe,方案②為鐵與N的鹽溶液,若方案②不能反應,說明N的活動性大于Fe;所以活動性順序為N>Fe>M,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和酸反應,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2.(2025 碑林區三模)現欲探究鋁、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下列實驗方案能得出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的是(  )
A.將鋁片和鐵片分別放入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中,觀察反應劇烈程度
B.將鋁片和鐵片分別放入蒸餾水中,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
C.將鋁片和鐵片分別放入等體積等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是否有氣體產生
D.將鋁片和鐵片分別放入等體積等濃度的硫酸銅溶液中,觀察是否有紅色固體析出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A
【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所以可以根據它們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來進行解答。
【解答】解:A、將鋁片和鐵片分別放入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中,金屬與酸反應時,反應越劇烈,說明金屬的活動性越強。通過觀察鋁片和鐵片與稀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可以比較出鋁和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該方案可行,故正確;
B、鋁和鐵在常溫下與蒸餾水都不反應,都不會有氣泡產生,所以無法通過該實驗比較鋁和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該方案不可行,故錯誤;
C、鐵與氫氧化鈉溶液不反應,鋁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產生氫氣,但這只能說明鋁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不能直接比較鋁和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金屬活動性順序一般是通過金屬與酸、鹽溶液等反應來比較 ),該方案不可行,故錯誤;
D、將鋁片和鐵片分別放入等體積等濃度的硫酸銅溶液中,鋁和鐵都能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都有紅色固體析出,只能說明鋁和鐵的活動性都比銅強,但無法比較鋁和鐵之間的活動性順序,該方案不可行,故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了學生整合基本化學知識的能力。
3.(2025 北京校級模擬)下列實驗組合中,能得出鋁、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C
【分析】根據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根據金屬和酸反應、金屬和鹽反應的條件;
A、①鋁絲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鋁的位置排在氫的前面;④銅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能置換出銀,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但無法確定鋁和銅的活動性強弱,故選項錯誤。
B、②銅和稀硫酸不反應,銅的位置排在氫的后面;④銅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能置換出銀,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但無法確定鋁和銅的活動性強弱,故選項錯誤。
C、③鋁絲和硫酸銅反應能置換出銅,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④銅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能置換出銀,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可得出三種金屬活動性鋁>銅>銀,故選項正確。
D、①鋁絲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排在氫的前面;③鋁絲和硫酸銅反應能置換出銅,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但無法確定銀和銅的活動性強弱,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金屬活動性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應用“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4.(2025 銀川一模)下列各組合能驗證Zn、Fe、Cu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是(  )
①稀鹽酸、鋅粉、鐵粉、銅粉
②Zn、FeSO4溶液、Cu
③ZnSO4溶液、Fe、Cu(NO3)2溶液
④ZnSO4溶液、Fe、Cu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B
【分析】根據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①Zn、Fe均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且Zn反應較劇烈,產生氣泡的速率較快,說明活動性Zn>Fe>H,Cu不能與稀硫酸反應,說明活動性H>Cu,可得出金屬活動性Zn>Fe>Cu。
②將Zn、Cu分別加入FeSO4溶液中,實驗中可以觀察到Cu與FeSO4不反應,說明金屬活動性Fe>Cu;可以觀察到Zn可以與FeSO4反應,說明金屬活動性Zn>Fe,可得出金屬活動性Zn>Fe>Cu。
③Fe不能與ZnSO4反應,說明金屬活動性Zn>Fe;Fe加入Cu(NO3)2溶液中能觀察到鐵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證明Fe能置換出銅,說明金屬活動性Fe>Cu,可得出金屬活動性Zn>Fe>Cu。
④Fe、Cu均不能與ZnSO4溶液反應,可以說明金屬活動性Zn>Fe,Zn>Cu,無法比較Fe、Cu的金屬活動性。
故①②③能驗證Zn、Fe、Cu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金屬活動性應用,明確金屬活動性應用“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5.(2025 烏魯木齊模擬)現有甲、乙、丙三種金屬,為探究其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將甲和丙分別放入稀鹽酸中,甲溶解并產生氫氣,丙不反應;②將乙和丙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丙表面有銀析出,而乙沒有變化,則甲、乙、丙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正確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A
【分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進行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把甲和乙分別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產生氫氣,而乙不反應,說明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是:甲>H>乙,把乙和丙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乙表面有銀析出,而丙沒有變化,說明乙>Ag>丙,所以甲、乙、丙的活動性為:甲>乙>丙;
故選:A。
【點評】與酸反應劇烈,金屬活動性越強,活動性強的金屬能將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6.(2025春 青島月考)為深入研究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某同學設計如圖實驗,觀察到乙裝置中銅片表面有氣泡且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根據甲裝置,可以比較金屬活動性順序:Zn>Cu
B.乙中電流計指針偏轉說明化學能可以轉變為電能
C.乙中鋅片是負極,溶液的氫離子移向鋅片
D.甲、乙對比分析,Zn﹣Cu用導線連接,反應時電子由Zn片經導線流向Cu片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C
【分析】A、根據鋅能和硫酸反應,但銅不能和硫酸反應分析;
B、根據乙中電流計指針偏轉,說明有電流產生分析;
C、根據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分析;
D、根據反應時電子由Zn片經導線流向Cu片分析。
【解答】解:A、鋅能和硫酸反應,但銅不能和硫酸反應,則說明鋅比銅活潑,故正確;
B、乙中電流計指針偏轉,說明有電流產生,即化學能可以轉變為電能,故正確;
C、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鋅單質中鋅為0價,但硫酸鋅中鋅化合價為+2價,反應過程中化合價升高,則反應過程中鋅失去電子,電子由鋅片移向銅片,則電流由銅片移向鋅片,則鋅為負極,但溶液中的氫離子會移向銅片,從而得到電子,故不正確;
D、結合前面分析可知,反應時電子由Zn片經導線流向Cu片,故正確。
故選:C。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要將題中的知識認知透,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進行解答。
7.(2025 沂源縣一模)為驗證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實驗①②能驗證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強
B.實驗①中溶液質量減小,實驗③中溶液的質量變大
C.實驗②③可驗證的金屬活動性順序:Fe>H>Cu
D.只做實驗①和③,就能驗證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A
【分析】根據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實驗①中會產生氣泡,說明鋅能與稀硫酸反應,則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鋅的位置排在氫之前;同理,由實驗②可得,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位置排在氫之后;則通過實驗①②能驗證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強,故選項說法正確;
B.實驗①中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反應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有56份質量的鐵進入溶液,放出2份質量的氣體,因此溶液質量增大;實驗③中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每56份質量的鐵反應能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則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故選項說法錯誤;
C.實驗②③可驗證的金屬活動性順序:Fe>Cu,但無法驗證鐵在氫前面還是在氫后面,故選項說法錯誤;
D.做實驗①和③,能驗證Fe>Cu,但無法驗證鋅、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金屬活動性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應用“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8.(2025 天津校級模擬)有X、Y、Z三種金屬,分別浸入H2SO4中,只有X金屬溶解,將Z金屬浸入Y的硫酸鹽溶液時,在Z的表面有Y析出。則X、Y、Z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Y>Z>X B.X>Y>Z C.Z>X>Y D.X>Z>Y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D
【分析】根據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和酸反應,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分析。
【解答】解:有X、Y、Z三種金屬,分別浸入H2SO4中,只有X金屬溶解,說明X的金屬活動性比Y、Z強;將Z金屬浸入Y的硫酸鹽溶液時,在Z的表面有Y析出,說明Z的活動性比Y強,所以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X>Z>Y。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和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越靠前,反應越劇烈),二是排在前面的金屬能將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9.(2025 梁山縣一模)為驗證銅、銀、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6個實驗。圖中“→”表示將金屬加入到鹽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②的目的是驗證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B.僅由④和⑥就能得出銅、銀、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C.鐵在⑤和⑥反應的產物中都顯+2價
D.僅由①和②就能得出銅、銀、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B
【分析】A、根據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來分析;
B、根據銀和硫酸銅不反應,鐵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來分析;
C、根據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鐵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來分析;
D、根據銅和硫酸亞鐵不反應,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來分析。
【解答】解:A、實驗②中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銀,故選項說法正確。
B、實驗④中銀和硫酸銅不反應,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銀,實驗⑥中鐵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銀,實驗④和⑥只能得出銅、鐵的金屬活動性都強于銀,不能比較銅、鐵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C、實驗⑤中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實驗⑥中鐵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鐵在⑤和⑥反應的產物中都顯+2價,故選項說法正確。
D、實驗①中銅和硫酸亞鐵不反應,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銅,實驗②中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銀,僅由①和②就能得出銅、銀、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鐵>銅>銀,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理解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將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是解題關鍵。
10.(2025 欒城區校級一模)人類開發利用金屬的時間和金屬的活動性有關。為探究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用如圖實驗進行探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前需要打磨金屬片,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B.若用稀鹽酸能比較兩金屬的活動性,則只有金屬片X表面產生氣泡
C.若將銅片放入X的鹽溶液,則能比較出X與銅的金屬活動性
D.若X為Zn,向兩支試管加入AgNO3溶液,能得出金屬活動性:Zn>Cu>Ag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D
【分析】根據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實驗前需要打磨金屬片,是為了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從而防止氧化膜阻礙反應的進行,故不符合題意;
B、銅不和稀鹽酸反應,若用稀鹽酸能比較兩金屬的活動性,則只有金屬片X表面產生氣泡,故不符合題意;
C、若將銅片放入X的鹽溶液,無明顯現象,說明銅不與X溶液反應,即銅的活動性比X弱,能比較出X與銅的金屬活動性,故不符合題意;
D、若向甲、乙試管加入AgNO3溶液,鋅和銅都能與硝酸銀反應置換出銀,能得出金屬的活動性:Zn>Ag,Cu>Ag,但無法比較鋅和銅的金屬活動性,故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金屬活動性應用,明確金屬活動性應用“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二.填空題(共8小題)
11.(2025 咸陽一模)金屬的發現和使用推動了人類社會發展。部分金屬的發現歷程如圖所示,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分析,金屬的發現的先后與金屬的  活動性  有關。
(2)鋁被廣泛地應用于生產和生活之中,除了因為改進鋁的冶煉方法使其成本降低,以及鋁的密度小外,還由于鋁具有較好的  抗腐蝕  性。
(3)老師提供了氯化鋁溶液和硫酸銅溶液,讓同學們驗證銅、鐵、鋁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他們選擇了一種金屬,通過實驗得出了正確的結論。請你結合他們選擇的金屬,寫出實驗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1)活動性;
(2)抗腐蝕;
(3)Fe+CuSO4=FeSO4+Cu。
【分析】(1)觀察金屬發現和冶煉歷程圖,分析不同金屬被發現和冶煉的時間與金屬自身性質之間的聯系,從而確定金屬的發現和冶煉歷程與金屬的何種性質有關。
(2)根據合金的特點分析。
(3)驗證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否合理,可根據“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1)金屬的活動性:Al>Fe>Cu,由圖可知金屬的發現歷程是:銅最早、然后是鐵、最后是鋁,說明金屬的發現先后與金屬的活動性有關;
(2)鋁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能阻止內部金屬進一步被氧化,因此鋁還具有較好的抗腐蝕性;
(3)驗證銅、鐵、鋁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可用氯化鋁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分別與鐵進行實驗,鐵與氯化鋁不反應,說明金屬活動性Al>Fe,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說明金屬活動性Fe>Cu,由此可得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Al>Fe>Cu,則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為:(1)活動性;
(2)抗腐蝕;
(3)Fe+CuSO4=FeSO4+Cu。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了學生整合基本化學知識的能力。
12.(2025 碑林區校級三模)“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句話傳頌的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勵志故事,他的寶劍——越王勾踐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檢測數據顯示劍身主要含有銅、錫(Sn),另外含有少量鐵、鋁。
(1)越王勾踐劍劍身材料與純銅相比,具有硬度  大  (填“大”或“小”)的優良性能。
(2)越王勾踐劍在出土時劍身未被腐蝕的原因之一是劍身與劍鞘之間的吻合度極高,有效隔絕了劍身與  氧氣、水  的直接接觸。
(3)將打磨過的銅片、鐵片、鋁片分別插入稀鹽酸中,寫出其中一種金屬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2HCl=FeCl2+H2↑  。
(4)為驗證銅、鐵、鋁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以下方案中所選試劑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AD  (多選,填字母)。
A.稀硫酸、銅片、硫酸亞鐵溶液
B.銅片、硫酸亞鐵溶液、鋁片
C.鐵片、硫酸銅溶液、硫酸鋁溶液
D.銅片、鐵片、硫酸鋁溶液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原理.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1)大;
(2)氧氣、水;
(3)Fe+2HCl=FeCl2+H2↑;
(4)AD。
【分析】(1)根據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的硬度大來分析;
(2)根據金屬與氧氣、水直接接觸易銹蝕來分析;
(3)根據銅和稀鹽酸不反應,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來分析;
(4)根據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和酸反應,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來分析。
【解答】解:(1)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的硬度大,越王勾踐劍劍身材料(劍身主要含有銅、錫,另外含有少量鐵、鋁)與純銅相比,具有硬度大的優良性能。
(2)越王勾踐劍在出土時劍身未被腐蝕的原因之一是劍身與劍鞘之間的吻合度極高,有效隔絕了劍身與氧氣、水的直接接觸。
(3)將打磨過的銅片、鐵片、鋁片分別插入稀鹽酸中,銅和稀鹽酸不反應,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
(4)A、銅片和稀硫酸、硫酸亞鐵溶液都不反應,無法驗證銅、鐵、鋁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故選項符合題意;
B、銅片和硫酸亞鐵溶液不反應,說明金屬活動性鐵>銅,鋁片和硫酸亞鐵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鋁和鐵,說明金屬活動性鋁>鐵,能驗證銅、鐵、鋁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鋁>鐵>銅,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鐵片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說明金屬活動性鐵>銅,鐵片和硫酸鋁溶液不反應,說明金屬活動性鋁>鐵,能驗證銅、鐵、鋁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鋁>鐵>銅,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銅片、鐵片都不能和硫酸鋁溶液反應,無法驗證銅、鐵、鋁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故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項:AD。
故答案為:
(1)大;
(2)氧氣、水;
(3)Fe+2HCl=FeCl2+H2↑;
(4)A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3.(2025春 莆田校級期中)“福建艦”解纜啟航,標志著我國航空母艦建設邁向新征程。
Ⅰ.航母建造
(1)航母建造需使用純銅、鋼鐵、鋁合金等。
①航母電纜用純銅制作,主要利用銅的延展性和 導電  性。
②航母在建造過程中大量使用特種鋼。建造過程中用該特種鋼不用純鐵的原因是 抗腐蝕性更強(答案不唯一)  。
③航母內部大量使用Al、Fe、Cu三種金屬材料或其合金的設備。可以選用稀鹽酸對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行探究。寫出其中一個能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或Fe+2HCl=FeCl2+H2↑  ,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置換反應  。請選擇其他合適的試劑,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行探究,能達到目的的是 Al、FeSO4溶液
、Cu(答案不唯一)  。
Ⅱ.能源供給
(2)航母動力由重油(含C18H18等多種成分)燃燒提供。其充分燃燒后產物有 CO2、H2O  (填化學式)。
(3)通訊工具使用的鋰電池,工作時能量轉化的主要方式為 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合金與合金的性質.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1)①導電;
②抗腐蝕性更強(答案不唯一);
③2Al+6HCl=2AlCl3+3H2↑或Fe+2HCl=FeCl2+H2↑;置換反應;Al、FeSO4溶液、Cu(答案不唯一);
(2)CO2、H2O;
(3)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分析】(1)①根據金屬的性質分析;
②根據合金的特點分析;
③根據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分析;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3)根據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分析。
【解答】解:(1)①銅可作電纜,主要利用了銅的延展性和導電性。
②一般,合金的硬度比其組成的純金屬的硬度大、耐腐蝕性強,鋼和生鐵是常見的鐵合金,則航母在建造過程中大量使用特種鋼,是因為該特種鋼的耐腐蝕性能比純鐵的好、硬度比純鐵大等。
③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鋁、鐵位于氫元素前面,則均能和鹽酸反應,其中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6HCl=2AlCl3+3H2↑、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
該反應為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鋁能和硫酸亞鐵反應,但銅不能和硫酸亞鐵反應,則可選用鋁、硫酸亞鐵、銅驗證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2)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重油充分燃燒后的產物有CO2、H2O。
(3)電池工作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故答案為:(1)①導電;
②抗腐蝕性更強(答案不唯一);
③2Al+6HCl=2AlCl3+3H2↑或Fe+2HCl=FeCl2+H2↑;置換反應;Al、FeSO4溶液、Cu(答案不唯一);
(2)CO2、H2O;
(3)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了學生整合基本化學知識的能力。
14.(2025 灞橋區校級模擬)金屬材料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實驗1】設計如圖實驗,驗證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Fe、Cu、Ag三種金屬與H的位置關系。
(1)為達到實驗目的,C實驗中X溶液可以選擇下列中的  AC  (填字母)。
A.FeSO4溶液
B.CuSO4溶液
C.稀硫酸
(2)寫出B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2AgNO3=Cu(NO3)2+2Ag  。
【實驗2】在實驗室中,把一定量鐵粉加入到一定量的Zn(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請根據下圖中的信息回答相關問題:
(3)濾液A中一定存在的金屬陽離子是  Fe2+、Zn2+  (填離子符號)。
(4)向濾渣B中滴加稀鹽酸時,還能觀察到溶液由無色變為  淺綠  色。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原理.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1)AC;
(2)Cu+2AgNO3=Cu(NO3)2+2Ag;
(3)Fe2+、Zn2+;
(4)淺綠。
【分析】(1)根據金屬的的活動性分析;
(2)根據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分析;
(3)根據鐵、銀、銅三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鋅>鐵>銅>銀,往硝酸銀、硝酸鋅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先置換最弱的金屬銀,然后再置換較強的銅,鐵與硝酸鋅不反應分析;
(4)根據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分析。
【解答】解:(1)為達到實驗目的,C實驗中X溶液可以選擇下列中的FeSO4溶液(銅不能和硫酸亞鐵反應,說明鐵比銅活潑)、H2SO4溶液(鐵能和稀硫酸反應,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說明鐵比銅活潑),故答案為:AC;
(2)B實驗中發生反應是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AgNO3=Cu(NO3)2+2Ag;
(3)鐵、銀、銅三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鋅>鐵>銅>銀,往硝酸銀、硝酸鋅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先置換最弱的金屬銀,然后再置換較強的銅,鐵與硝酸鋅不反應。由以上分析可知,濾液A中一定含有:硝酸鋅、硝酸亞鐵,可能有硝酸銀、硝酸銅,所以一定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Fe2+、Zn2+;
(4)向濾渣B中滴加稀鹽酸后,有氣體生成,說明是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所以現象還有:溶液由無色變為變成淺綠色。
故答案為:(1)AC;
(2)Cu+2AgNO3=Cu(NO3)2+2Ag;
(3)Fe2+、Zn2+;
(4)淺綠。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要將題中的知識認知透,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進行解答。
15.(2025 乾縣校級三模)金屬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極為廣泛。
(1)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屬良好導熱性的是 B  (填字母)。
A.鍍鉻水龍頭
B.鑄鐵暖氣片
C.包糖果的鋁箔
(2)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 4Al+3O2=2Al2O3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3)鎳(Ni)廣泛用于合金的制造,這與其化學性質密切相關。為探究它的活動性,向鎳(Ni)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溶液變為綠色(Ni2+)。結合上述實驗事實,限用一種試劑對Ni、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進行驗證,則該試劑是 B  (填字母)。
A.稀硫酸
B.CuSO4溶液
C.NiCl2溶液
D.AgNO3溶液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1)B;
(2)4Al+3O2=2Al2O3;
(3)B。
【分析】(1)根據金屬的性質與用途分析;
(2)根據鋁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分析;
(3)驗證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時,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間金屬單質與兩端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或取中間金屬的鹽溶液與兩端金屬的單質反應。
【解答】解:(1)A、鍍鉻水龍頭更耐腐,不符合題意;
B、鑄鐵暖氣片利用鐵有良好的導熱性,符合題意;
C、包糖果的鋁箔:主要利用了鋁的延展性,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鋁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Al+3O2=2Al2O3;
(3)已知向鎳(Ni)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說明Ni的活動性在H之前,Ni>H;
A、稀硫酸只能驗證出Ni比H活潑,不能與Cu、Ag反應,無法比較Cu和Ag的活動性,不符合題意;
B、CuSO4溶液:將Ni放入CuSO4溶液中,如果Ni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說明Ni能置換出Cu,即Ni>Cu;將Ag放入CuSO4溶液中,無明顯現象,說明Cu>Ag,從而可以驗證Ni>Cu>Ag,符合題意;
C、將Cu和Ag分別放入NiCl2溶液中,都無明顯現象,只能說明Ni比Cu和Ag活潑,但無法比較Cu和Ag的活動性,不符合題意;
D、Ni和Cu都能與AgNO3溶液反應,說明Ni和Cu都比Ag活潑,但無法比較Ni和Cu的活動性,不符合題意。
故選B。
故答案為:
(1)B;
(2)4Al+3O2=2Al2O3;
(3)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6.(2025 牡丹江模擬)金屬材料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中有廣泛應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銅塊能制成銅絲是利用了銅的  延展  性。
(2)青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銅錫合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填字母序號)。
A.青銅屬于金屬材料
B.銅的硬度比青銅大
C.青銅耐腐蝕
(3)為了探究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某小組同學做了以下三個實驗:
①將X放入Y的鹽溶液中,有Y固體析出
②將X放入Z的鹽溶液中,有Z固體析出
③將Y放入Z的鹽溶液中,有Z固體析出
經過討論,實驗  ②  (填數字序號)是多余的,可得出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X>Y>Z  。
(4)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硝酸鎂和硝酸銅的混合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
A.若濾液為藍色,則濾渣中一定有鋅、鎂、銅
B.若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鎂、硝酸鋅、硝酸銅
C.若向濾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則一定有氫氧化銅生成
D.濾渣中一定含有銅,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鎂和硝酸鋅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原理.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1)延展;
(2)B;
(3)②;X>Y>Z;
(4)D。
【分析】(1)根據銅具有延展性,能制成銅絲來分析;
(2)A、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及其合金來分析;
B、根據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的硬度大來分析;
C、根據合金的耐腐蝕性能好來分析;
(3)根據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來分析;
(4)根據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比鎂弱,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硝酸鎂和硝酸銅的混合液中,鋅不能與Mg(NO3)2溶液反應,鋅能與Cu(NO3)2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來分析。
【解答】解:(1)銅塊能制成銅絲是利用了銅的延展性。
(2)A、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及其合金,青銅是銅錫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選項說法正確;
B、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的硬度大,則青銅的硬度比銅大,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C、合金的耐腐蝕性能好,青銅是銅錫合金,則青銅耐腐蝕,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3)①將X放入Y的鹽溶液中,有Y固體析出,說明X的活動性比Y強;
②將X放入Z的鹽溶液中,有Z固體析出,說明X的活動性比Z強;
③將Y放入Z的鹽溶液中,有Z固體析出,說明Y的活動性比Z強;
經過討論,實驗②是多余的,由實驗①③可得出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X>Y>Z。
(4)A、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比鎂弱,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硝酸鎂和硝酸銅的混合液中,鋅不能與Mg(NO3)2溶液反應,鋅能與Cu(NO3)2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若濾液為藍色,說明濾液中含有硝酸銅,則濾渣中一定有銅,一定沒有鋅、鎂,故選項說法錯誤;
B、若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鋅是過量的,則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鎂、硝酸鋅,一定不含硝酸銅,故選項說法錯誤;
C、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鎂、硝酸鋅,可能含有硝酸銅,若向濾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則會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可能同時產生藍色沉淀,故選項說法錯誤;
D、一定發生了鋅和硝酸銅的反應,無法確定反應進行的程度,則濾渣中一定含有銅,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鎂和硝酸鋅,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故答案為:
(1)延展;
(2)B;
(3)②;X>Y>Z;
(4)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和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越靠前,反應越劇烈),二是排在前面的金屬能將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17.(2025 舒城縣模擬)《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撰寫的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該著作中“古人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記錄了古代鐵器生產、使用的情形。請回答有關問題。
(1)劑鋼指的是一種高碳鋼,質地堅硬但很脆,柔鐵則是一種低碳鋼,質地堅韌但無鋼性。生鐵和鋼主要含鐵和碳,生鐵的含碳量比鋼  高  (填“高”或“低”),鋼的硬度比純鐵  大  (填“大”或“小”)。
(2)人類對鐵的利用比銅晚了1500多年,這是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  強  (填“強”或“弱”)。已知膽礬溶于水得到硫酸銅溶液,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的原因: Fe+CuSO4=FeSO4+Cu  。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生鐵和鋼;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原理.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1)高;大;
(2)強;Fe+CuSO4=FeSO4+Cu。
【分析】(1)根據生鐵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以及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的硬度大來分析;
(2)根據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鐵比銅更難從其化合物中還原出來,以及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來分析。
【解答】解:(1)生鐵和鋼主要含鐵和碳,生鐵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則生鐵的含碳量比鋼高;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的硬度大,則鋼的硬度比純鐵大。
(2)人類對鐵的利用比銅晚了1500多年,這是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鐵比銅更難從其化合物中還原出來;“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的原理是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為:
(1)高;大;
(2)強;Fe+CuSO4=FeSO4+Cu。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生鐵和鋼的性質和金屬活動性的應用,難度不大,根據所學知識,結合題中信息,認真分析即可解答。
18.(2025 寧江區一模)《夢溪筆談》中“古人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記錄了古代鐵器生產、使用的情形。回答問題:
(1)煉鐵的原理是利用CO與Fe2O3的反應。Fe2O3中Fe的化合價為  +3  。
(2)“劑鋼”指的是合金鋼,鋼的硬度比純鐵的  大  (選填“大”或“小”)。
(3)人類對鐵的利用比銅晚了1500多年,這是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  強  (填選“強”或“弱”)。已知膽礬溶于水得到硫酸銅溶液,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的原因: Fe+CuSO4=FeSO4+Cu  。
【考點】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原理.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答案】(1)+3;
(2)大;
(3)強;Fe+CuSO4=FeSO4+Cu。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來分析;
(2)根據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的硬度大來分析;
(3)根據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鐵比銅更難從其化合物中還原出來,以及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來分析。
【解答】解:(1)Fe2O3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則2x+(﹣2)x3=0,解得x﹣+3,所以Fe2O3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
(2)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的硬度大,鋼是鐵的合金,其硬度比純鐵的大。
(3)人類對鐵的利用比銅晚了1500多年,這是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鐵比銅更難從其化合物中還原出來;“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的原理是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為:
(1)+3;
(2)大;
(3)強;Fe+CuSO4=FeSO4+Cu。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合價原則、合金的性質以及金屬的活動性,難度不大,根據所學知識,結合題中信息,認真分析即可解答。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松县| 仪征市| 珠海市| 昔阳县| 郓城县| 佛教| 儋州市| 周宁县| 陆良县| 治多县| 大安市| 惠来县| 江源县| 镇巴县| 高要市| 大连市| 大理市| 岳阳市| 汪清县| 克什克腾旗| 道真| 阿拉善左旗| 西藏| 永安市| 南充市| 怀化市| 华池县| 习水县| 禄丰县| 金昌市| 广安市| 泰兴市| 密云县| 静乐县| 额尔古纳市| 怀仁县| 龙游县| 神木县| 鸡东县| 苍梧县|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