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考核心考點 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一.選擇題(共14小題)1.(2025 香坊區二模)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鐵絲生銹的條件”和“鐵絲燃燒的影響因素”,進行如下實驗(點燃操作已略去,每個裝置不止一個,可以根據實驗需要進行選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對比③④可知:鐵絲形狀影響鐵絲燃燒B.對比①③可知:水是鐵絲生銹的條件之一C.對比①②可知:氧氣是鐵絲生銹的條件之一D.對比②③可知:氧氣是鐵絲燃燒的條件之一2.(2025 姑蘇區一模)為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和影響因素,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試管①中的鐵釘有明顯銹蝕B.試管②中煮沸蒸餾水的目的是為了除去水中溶有的氧氣C.對比試管②、③可知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D.對比試管①、④可知食鹽能加速鐵銹蝕3.(2025春 鼓樓區校級期中)取3段光亮無銹的細鐵絲,繞成螺旋狀,放入3支干燥潔凈的試管底部,進行下列實驗,實驗要保證有足夠長的時間來觀察現象,實驗①②無明顯現象,實驗③中鐵絲生銹,試管內空氣體積減小。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通過實驗①③能證明鐵銹蝕需要與氧氣接觸B.通過本實驗說明鐵在氧氣和水同時存在的條件下會生銹C.實驗③中進入試管內液面上升是因為試管中氣體被消耗D.鐵的銹蝕原理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4.(2025 羅平縣模擬)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圖甲裝置做鐵生銹的實驗,用氧氣傳感器測得a、b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乙。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兩瓶內的黑色粉末均變成紅色B.該實驗說明鐵生銹需要消耗氧氣C.該實驗說明食鹽能加快鐵粉生銹的速度D.將a、b瓶內的鐵粉換成鐵塊,圖乙中的曲線不變5.(2025 新吳區一模)如圖為探究鐵銹蝕條件的實驗裝置(夾持裝置已略去),開始實驗5~10分鐘后出現明顯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xH2OB.該實驗能夠說明鐵生銹與水、氧氣有關C.左邊鐵絲生銹、右邊鐵絲不生銹,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D.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提供了充足的氧氣6.(2025春 廣東校級月考)鎂條表面常有一層灰黑色的“外衣”,成分為堿式碳酸鎂[Mgx(OH)2CO3],為了探究其生成條件,進行了如圖實驗,發現只有試管③中的鎂條表面出現灰黑色“外衣”。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依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求得x=3B.①③對比可知,生成灰黑色固體需要與氧氣接觸C.②③對比可知,生成灰黑色固體需要與二氧化碳接觸D.③④對比可知,生成灰黑色固體需要與水接觸7.(2025 海淀區一模)用如圖實驗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實驗中,觀察到①中鐵釘生銹、②和③中鐵釘均未生銹。已知:氯化鈣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可以證明鐵釘生銹需要接觸水B.能證明鐵釘生銹需要接觸氧氣的證據:②③中鐵釘均未生銹C.由①②③可得出結論:鐵釘生銹需要同時接觸水和氧氣D.②可以替換為:向充滿氮氣的密閉試管中放入鐵釘8.(2025 新豐縣模擬)控制變量法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不能實現的探究目的是( )A.甲圖中①②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與空氣是否有關B.甲圖中②③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與水是否有關C.乙可探究溫度是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與氧氣接觸9.(2025 包河區校級一模)某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創新實驗。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蠟燭熄滅,將反應后的裝置密封放置數天后,發現鐵釘表面出現了銹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蠟燭燃燒前,容器中氧氣的質量分數約為21%B.當鐵釘不再銹蝕時,容器內氣體均為二氧化碳C.實驗說明只要有氧氣,蠟燭就可被點燃D.由實驗現象可知蠟燭燃燒會生成水10.(2025 永壽縣校級一模)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忽略空氣中的水蒸氣)進行實驗,將等量蒸餾水和氯化鈉溶液同時滴入硬質玻璃管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實驗二中銹蝕更嚴重,打開彈簧夾,注射器活塞均向左移動。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實驗二中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是因為鐵生銹消耗了氧氣B.打開彈簧夾后,實驗二中注射器活塞最終停留在約“6”刻度處C.此實驗能推斷出鐵生銹條件之一是需要水的參與D.通過上述實驗可知氯化鈉溶液能加快鐵生銹的速率11.(2025 廈門校級模擬)要證明鐵釘生銹的過程中一定有氧氣參加了反應,則如圖所示實驗中必須完成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2.(2025 濟南一模)鐵生銹的原理能用于制作“暖寶寶”。某“暖寶寶”的成分為鐵粉、蛭石(保溫作用)和吸水性樹脂、食鹽、活性炭。探究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探究,實驗結果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暖寶寶”發熱原理是Fe粉與H2O、O2反應B.由O2濃度變化推測,Fe粉可用作食品脫氧劑C.封裝“暖寶寶”的外包裝袋應選透水、透氣的材料D.“暖寶寶”能快速放熱,鐵釘生銹需較長時間,說明反應物表面積能影響反應速率13.(2025 安定區二模)某同學用如圖裝置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關于該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A.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絕水B.可用CaCl2做干燥劑C.一段時間后,裝置中的紅墨水右高左低D.a、b裝置的對比說明鐵釘生銹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水14.(2025 高郵市模擬)學校某實踐小組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通過數字傳感器測定不同環境中鐵釘生銹情況,以及鐵釘生銹時氧氣、溫度和壓強的變化,并得出以下兩個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對比圖1的①③和②③可知,鐵釘生銹需要水和空氣共同作用B.通過圖1的③④⑤可知,環境中有食鹽水或酸存在,會減緩鐵生銹的速率C.通過圖2可知,鐵釘生銹消耗氧氣且放熱D.圖2的壓強變化不明顯,可能是鐵生銹消耗氧氣和溫度升高同時作用的結果二.填空題(共4小題)15.(2025 西安二模)人類文明先后經歷了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金屬材料扮演著重要角色。(1)考古時,出土的青銅器表面有銅銹。為探究其原因,小明做了如圖1所示實驗,觀察到左側銅片生銹,右側銅片不生銹,說明銅生銹的條件之一是 。(2)化學小組用圖2實驗可以探究鐵、銅、鋅的金屬活動性。金屬X是 ,試管③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如圖3,開始時鐵絲平衡,將鐵絲的兩端分別伸入兩燒杯中(伸入深度相同),一段時間后將鐵絲取出烘干,發現鐵絲右端下沉,則甲、乙可能是 (填字母)。A.AgNO3溶液和稀鹽酸B.稀硫酸和Mg(NO3)2溶液C.Cu(NO3)2溶液和Zn(NO3)2溶液16.(2025 河西區一模)金屬材料在天津的科技與傳統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天津之眼”摩天輪的轎廂采用鋁合金制造,而不采用純鋁的理由是 (填序號)。A.鋁合金的延展性更好B.鋁合金的密度更小且抗腐蝕性強(2)天津解放橋是一座全鋼結構的橋梁,需定期維護。①鋼架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 共同作用的結果;寫出一種防止鋼橋銹蝕的操作方法: 。②除鐵銹(主要成分為Fe2O3)可選用的試劑為 ;寫出除鐵銹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烏銅走銀”是我國傳統工藝,其廢液中含AgNO3和Cu(NO3)2,向該廢液中加入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濾渣x和濾液y。若向濾渣x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液y中溶質為 (填化學式)。(4)工業煉鐵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假設將9.6t含氧化鐵80%的赤鐵礦煉得含鐵96%的生鐵質量為 t。17.(2025 海口模擬)蒸汽眼罩可以舒緩眼部疲勞,其填充物的主要成分是:鐵粉、食鹽和活性炭等。(1)蒸汽眼罩使用時發熱是因為鐵粉生銹,其原理是鐵粉與空氣中的 反應。(2)蒸汽眼罩使用前需要 保存,防止鐵粉生銹。(3)結合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寫出鐵生銹對生產生活影響的利或弊 (答一點)。18.(2025 錦江區模擬)下列探究實驗中均用到銅片,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①利用銅的 性;②的結論是純銅片 黃銅片,這兩個實驗均表現銅的物理性質。(2)③觀察到銅片 ,說明銅在加熱條件下 。(3)④盛有銅片的試管內沒有明顯現象的原因是 。(4)⑤插入銅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能證明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的理由是 。(5)⑥證明了銅生銹與 有關;還需要補充一個 實驗,才能證明需要另一個條件。中考核心考點 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4小題)1.(2025 香坊區二模)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鐵絲生銹的條件”和“鐵絲燃燒的影響因素”,進行如下實驗(點燃操作已略去,每個裝置不止一個,可以根據實驗需要進行選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對比③④可知:鐵絲形狀影響鐵絲燃燒B.對比①③可知:水是鐵絲生銹的條件之一C.對比①②可知:氧氣是鐵絲生銹的條件之一D.對比②③可知:氧氣是鐵絲燃燒的條件之一【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化學與能源;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C【分析】A.根據實驗③和④的條件,分析鐵絲形狀對燃燒的影響;B.根據實驗①和③的條件,分析水對鐵絲生銹的影響;C.根據實驗①和②的條件,分析氧氣對鐵絲生銹的影響;D.根據實驗②和③的條件,分析氧氣對鐵絲燃燒的影響。【解答】解:A、對比③④可知,除了鐵絲形狀不同外,其它條件均相同,可得出鐵絲形狀能影響鐵絲的燃燒,故A正確;B、對比①③可知,①中鐵絲不生銹,③中鐵絲生銹,說明水是鐵絲生銹的條件之一,故B正確;C、對比①②可知,變量有氧氣、水,不能得出氧氣是鐵絲生銹的條件之一,故C錯誤;D、對比②③可知,除了氧氣外,其它條件均相同,可得出氧氣是鐵絲燃燒的條件之一,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鐵絲生銹和燃燒的條件。注意完成此題,需要根據實驗條件和現象進行對比分析,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熟悉鐵絲生銹和燃燒的條件是解題的關鍵。2.(2025 姑蘇區一模)為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和影響因素,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試管①中的鐵釘有明顯銹蝕B.試管②中煮沸蒸餾水的目的是為了除去水中溶有的氧氣C.對比試管②、③可知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D.對比試管①、④可知食鹽能加速鐵銹蝕【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B【分析】鐵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時容易生銹,因此隔絕水和氧氣可以防止鐵制品生銹。【解答】解:A、試管①中是干燥的空氣,鐵釘只與氧氣接觸,沒有水的參與,根據鐵生銹的條件(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時才會生銹 ),鐵釘不會有明顯銹蝕,故錯誤;B、試管②中煮沸蒸餾水,因為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煮沸的目的是為了除去水中溶有的氧氣,然后迅速冷卻防止氧氣再次溶解,故正確;C、試管②中沒有氧氣,只有水;試管③中鐵釘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對比試管②、③,有兩個變量(氧氣和是否生銹 ),不能得出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的結論,故錯誤;D、試管①中沒有水,只有干燥的空氣;試管④中有水和食鹽。對比試管①、④,有兩個變量(水和食鹽 ),不能得出食鹽能加速鐵銹蝕的結論,故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3.(2025春 鼓樓區校級期中)取3段光亮無銹的細鐵絲,繞成螺旋狀,放入3支干燥潔凈的試管底部,進行下列實驗,實驗要保證有足夠長的時間來觀察現象,實驗①②無明顯現象,實驗③中鐵絲生銹,試管內空氣體積減小。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通過實驗①③能證明鐵銹蝕需要與氧氣接觸B.通過本實驗說明鐵在氧氣和水同時存在的條件下會生銹C.實驗③中進入試管內液面上升是因為試管中氣體被消耗D.鐵的銹蝕原理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A【分析】A.對比實驗①和③,實驗①中空氣除去了氧氣,鐵絲不生銹,實驗③中鐵絲與空氣(含氧氣)和水接觸生銹,由此判斷能否證明鐵銹蝕需要與氧氣接觸。B.依據實驗現象,實驗①鐵絲只與水接觸不生銹,實驗②鐵絲只與空氣接觸不生銹,實驗③鐵絲與水和空氣同時接觸生銹,分析鐵生銹的條件。C.根據實驗3中鐵絲生銹消耗氣體,結合氣體壓強原理,判斷試管內液面上升的原因。D.從鐵銹蝕消耗氧氣這一原理出發,思考是否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解答】解:A.實驗①中鐵只和氧氣接觸,不會生銹,實驗③中,鐵和氧氣、水共同接觸,會生銹,對比可知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實驗②中鐵只和水接觸,不會生銹,對比實驗②③可知,鐵生銹需要與氧氣接觸,實驗①③對比說明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則說明鐵在氧氣和水同時存在的條件下會生銹,該選項說法正確;C.實驗3中鐵絲生銹消耗了試管內的氧氣等氣體,使試管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進入試管內液面上升,該選項說法正確;D.鐵生銹消耗氧氣,裝置中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試管內的液面會上升,且上升的高度為消耗的氧氣的體積,則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通過鐵生銹的對比實驗考查鐵銹蝕的條件及相關應用。解答此類題目關鍵在于掌握對比實驗的分析方法,通過不同實驗條件下的現象差異得出結論。對于鐵生銹條件的探究,要明確氧氣和水對鐵銹蝕的影響。這類題目有助于加深對化學反應條件和原理的理解,在學習中要注重實驗探究,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2025 羅平縣模擬)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圖甲裝置做鐵生銹的實驗,用氧氣傳感器測得a、b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乙。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兩瓶內的黑色粉末均變成紅色B.該實驗說明鐵生銹需要消耗氧氣C.該實驗說明食鹽能加快鐵粉生銹的速度D.將a、b瓶內的鐵粉換成鐵塊,圖乙中的曲線不變【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D【分析】A、鐵生銹是鐵與空氣中氧氣、水發生反應,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B、隨著時間推移,氧氣的體積分數逐漸減小;C、食鹽能加快鐵粉生銹的速度;D、鐵塊與氧氣、水的接觸面積變小,生銹速率會變慢。【解答】解:A、鐵銹蝕后生成鐵銹,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為紅棕色,觀察到兩瓶內的黑色粉末均變成紅色,故正確;B、由乙圖可知,兩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減小,說明鐵生銹需要消耗氧氣,故正確;C、a、b兩瓶中的變量是食鹽,即b瓶中含有食鹽,由圖可知,b瓶中等時間內氧氣減少的多,說明食鹽能加快鐵粉生銹的速度,故正確;D、將a、b瓶內的鐵粉換成鐵塊,鐵塊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小,反應速率慢,反應時間延長,則圖乙中的曲線分數改變,故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5.(2025 新吳區一模)如圖為探究鐵銹蝕條件的實驗裝置(夾持裝置已略去),開始實驗5~10分鐘后出現明顯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xH2OB.該實驗能夠說明鐵生銹與水、氧氣有關C.左邊鐵絲生銹、右邊鐵絲不生銹,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D.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提供了充足的氧氣【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B【分析】A、根據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xH2O分析;B、鐵在與氧氣、水共存時會發生銹蝕;C、根據實驗方法來分析;D、根據實驗設計來分析。【解答】解:A、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xH2O,故A正確。B、該實驗中,左側鐵絲與氧氣、水同時接觸生銹,右側鐵絲只與氧氣接觸(有干燥劑吸水)不生銹,只能說明鐵生銹與水有關,不能說明與氧氣有關,故B錯誤。C、左邊鐵絲生銹、右邊鐵絲不生銹,變量是水,能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故C正確。D、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為鐵生銹提供了充足氧氣,加快了生銹速率,所以能在較短時間觀察到明顯現象,故D正確。故選:B。【點評】解答這類題目時,要熟記和理解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措施等相關知識。6.(2025春 廣東校級月考)鎂條表面常有一層灰黑色的“外衣”,成分為堿式碳酸鎂[Mgx(OH)2CO3],為了探究其生成條件,進行了如圖實驗,發現只有試管③中的鎂條表面出現灰黑色“外衣”。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依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求得x=3B.①③對比可知,生成灰黑色固體需要與氧氣接觸C.②③對比可知,生成灰黑色固體需要與二氧化碳接觸D.③④對比可知,生成灰黑色固體需要與水接觸【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A【分析】根據堿式碳酸鎂的化學式和對比實驗變量的唯一性來分析解答。【解答】解:A、在堿式碳酸鎂[Mgx(OH)2CO3]中,氫氧根(OH﹣)顯 1價,碳酸根()顯 2價,鎂元素(Mg)顯+2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得(+2)×x+( 1)×2+( 2)×1=0,解得x=2,故A錯誤;B、①中鎂條只與水和二氧化碳接觸,③中鎂條與氧氣、水和二氧化碳接觸,只有③中的鎂條表面出現灰黑色“外衣”,①③對比可知,生成灰黑色固體需要與氧氣接觸,故B正確;C、②中鎂條只與氧氣和水接觸,③中鎂條與氧氣、水和二氧化碳接觸,只有③中的鎂條表面出現灰黑色“外衣”,②③對比可知,生成灰黑色固體需要與二氧化碳接觸,故C正確;D、③中鎂條與氧氣、水和二氧化碳接觸,④中鎂條只與氧氣和二氧化碳接觸,只有③中的鎂條表面出現灰黑色“外衣”,③④對比可知,生成灰黑色固體需要與水接觸,故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7.(2025 海淀區一模)用如圖實驗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實驗中,觀察到①中鐵釘生銹、②和③中鐵釘均未生銹。已知:氯化鈣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可以證明鐵釘生銹需要接觸水B.能證明鐵釘生銹需要接觸氧氣的證據:②③中鐵釘均未生銹C.由①②③可得出結論:鐵釘生銹需要同時接觸水和氧氣D.②可以替換為:向充滿氮氣的密閉試管中放入鐵釘【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C【分析】根據鐵生銹的條件是跟空氣和水同時接觸分析。【解答】解:A、①中鐵釘同時接觸水和氧氣而生銹,②中是煮沸后迅速冷卻的蒸餾水(除去水中溶解氧)且有植物油隔絕空氣,鐵釘只接觸水不接觸氧氣,①②對比,證明鐵釘生銹需要接觸氧氣,而非水,故A錯誤。B、②中是只接觸水不接觸氧氣的情況,③中是有氯化鈣干燥,只接觸氧氣不接觸水的情況,要證明鐵釘生銹需要接觸氧氣,應對比①③(①接觸水和氧氣生銹,③只接觸氧氣不生銹),故B錯誤。C、①中鐵釘生銹,②中鐵釘只接觸水不接觸氧氣不生銹,③中鐵釘只接觸氧氣不接觸水不生銹,綜合①②③可得出結論:鐵釘生銹需要同時接觸水和氧氣,故C正確。D、②是為了探究隔絕氧氣時鐵釘是否生銹,若替換為充滿氮氣的密閉試管中放入鐵釘,只能說明在沒有氧氣時鐵釘不生銹,無法體現水對生銹的影響,不能達到原實驗目的,故D錯誤。故選:C。【點評】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氧氣、水直接接觸,接觸越充分,銹蝕越嚴重。8.(2025 新豐縣模擬)控制變量法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不能實現的探究目的是( )A.甲圖中①②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與空氣是否有關B.甲圖中②③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與水是否有關C.乙可探究溫度是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與氧氣接觸【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化學與能源;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B【分析】根據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要達到著火點,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②中鐵釘不能與氧氣接觸,甲中①②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與氧氣是否有關,故選項說法正確。B、甲中②③中的鐵釘均不生銹,②③對比不能用于探究鐵的銹蝕與水是否有關,故選項說法錯誤。C、銅片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可探究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達到一定溫度,故選項說法正確。D、銅片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水下的白磷不能與氧氣接觸,不能燃燒,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與氧氣接觸,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鐵銹蝕的條件、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9.(2025 包河區校級一模)某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創新實驗。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蠟燭熄滅,將反應后的裝置密封放置數天后,發現鐵釘表面出現了銹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蠟燭燃燒前,容器中氧氣的質量分數約為21%B.當鐵釘不再銹蝕時,容器內氣體均為二氧化碳C.實驗說明只要有氧氣,蠟燭就可被點燃D.由實驗現象可知蠟燭燃燒會生成水【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蠟燭燃燒實驗.【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D【分析】根據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氧氣、水共同作用的結果,結合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蠟燭燃燒前,容器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故選項說法錯誤。B、當鐵釘不再銹蝕時,容器內氣體不是均為二氧化碳,還含有氮氣、稀有氣體等,故選項說法錯誤。C、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蠟燭熄滅,將反應后的裝置密封放置數天后,發現鐵釘表面出現了銹跡,說明鐵與氧氣、水發生了緩慢氧化,蠟燭熄滅后裝置中含有氧氣,但蠟燭不能燃燒,故選項說法錯誤。D、將反應后的裝置密封放置數天后,發現鐵釘表面出現了銹跡,說明蠟燭燃燒會生成水,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鐵銹蝕的條件、蠟燭燃燒的生成物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0.(2025 永壽縣校級一模)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忽略空氣中的水蒸氣)進行實驗,將等量蒸餾水和氯化鈉溶液同時滴入硬質玻璃管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實驗二中銹蝕更嚴重,打開彈簧夾,注射器活塞均向左移動。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實驗二中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是因為鐵生銹消耗了氧氣B.打開彈簧夾后,實驗二中注射器活塞最終停留在約“6”刻度處C.此實驗能推斷出鐵生銹條件之一是需要水的參與D.通過上述實驗可知氯化鈉溶液能加快鐵生銹的速率【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C【分析】A、根據鐵銹蝕消耗氧氣來分析;B、根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來分析;C、根據實驗內容來分析;D、根據實驗現象來分析。【解答】解:A、鐵生銹消耗氧氣,裝置中氣體量減少,壓強減小,因此實驗二中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故選項A說法合理,不符合題意;B、實驗二中裝置中空氣的體積為20mL,鐵生銹消耗氧氣,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共消耗氧氣的體積為,裝置中氣體量減少,壓強減小,則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最終停在10mL﹣4mL=6mL處,故選項B說法合理,不符合題意;C、實驗一中鐵粉與氧氣、水同時接觸,鐵粉生銹,實驗二中鐵粉與氧氣、氯化鈉溶液同時接觸,鐵粉生銹,由于兩實驗中鐵粉均與水接觸,因此無法根據實驗現象得出鐵生銹需要水的參與,故選項C說法不合理,符合題意;D、實驗一中鐵粉與氧氣、水同時接觸,實驗二中鐵粉與氧氣、氯化鈉溶液同時接觸,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實驗二中的鐵粉銹蝕更嚴重,由此可知氯化鈉溶液可加快鐵生銹的速率,故選項D說法合理,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金屬銹蝕的條件等,注意理解鐵銹蝕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11.(2025 廈門校級模擬)要證明鐵釘生銹的過程中一定有氧氣參加了反應,則如圖所示實驗中必須完成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A【分析】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水和氧氣直接接觸,要想證明鐵生銹時,氧氣一定參加了反應,就要進行鐵在氧氣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應實驗和鐵在只有水,沒有氧氣下的實驗,據以上分析解答。【解答】解:實驗①是鐵在氧氣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應,實驗②是鐵只與水接觸的反應,實驗③是鐵只與氧氣接觸的反應。要想證明鐵生銹時,氧氣一定參加了反應,就要進行鐵在氧氣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應實驗和鐵在只有水,沒有氧氣下的實驗,及控制變量氧氣,其它量相同,所以選①②;故選:A。【點評】掌握鐵生銹的條件及本實驗的目的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2.(2025 濟南一模)鐵生銹的原理能用于制作“暖寶寶”。某“暖寶寶”的成分為鐵粉、蛭石(保溫作用)和吸水性樹脂、食鹽、活性炭。探究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探究,實驗結果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暖寶寶”發熱原理是Fe粉與H2O、O2反應B.由O2濃度變化推測,Fe粉可用作食品脫氧劑C.封裝“暖寶寶”的外包裝袋應選透水、透氣的材料D.“暖寶寶”能快速放熱,鐵釘生銹需較長時間,說明反應物表面積能影響反應速率【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C【分析】根據題意可知,鐵生銹的原理能用于制作“暖寶寶”,某“暖寶寶”的成分為鐵粉、蛭石(保溫作用)和吸水性樹脂、食鹽、活性炭,結合鐵與氧氣、水充分接觸時容易生銹,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鐵與氧氣、水充分接觸時容易生銹,此反應過程中會放出熱量,“暖寶寶”發熱原理是Fe粉與H2O、O2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圖像信息可知,裝置內的氧氣的濃度降至較低濃度,則Fe粉可用作食品脫氧劑,故選項說法正確。C、鐵與氧氣、水充分接觸時容易生銹,導致“暖寶寶”失效,封裝“暖寶寶”的外包裝袋應選不透水、不透氣的材料,這樣才能保證“暖寶寶”不失效,故選項說法錯誤。D、“暖寶寶”中的鐵粉是粉末狀的,能快速放熱,鐵釘生銹需較長時間,說明反應物的表面積是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之一,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題意、靈活運用鐵銹蝕的條件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3.(2025 安定區二模)某同學用如圖裝置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關于該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A.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絕水B.可用CaCl2做干燥劑C.一段時間后,裝置中的紅墨水右高左低D.a、b裝置的對比說明鐵釘生銹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水【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C【分析】A、根據植物油的作用進行分析;B、根據氯化鈣能夠吸收水分進行分析;C、根據a管內的鐵釘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會生銹,b管只與氧氣接觸,不會生銹,進行分析;D、根據生銹的條件進行分析。【解答】解:A、植物油的作用是為了隔絕空氣,防止空氣中的氧氣溶于水,故A正確;B、由于氯化鈣能夠吸收水分,所以b中的干燥劑可以是氯化鈣,故B正確;C、a管內的鐵釘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會生銹,消耗管內的氧氣,管內氣壓減小,b管只與氧氣接觸,不會生銹,管內氣壓不變,所以,一段時間后,裝置中的紅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C錯誤;D、a管內的鐵釘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會生銹,b管只與氧氣接觸,不會生銹,a、b裝置的對比說明鐵釘生銹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水,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14.(2025 高郵市模擬)學校某實踐小組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通過數字傳感器測定不同環境中鐵釘生銹情況,以及鐵釘生銹時氧氣、溫度和壓強的變化,并得出以下兩個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對比圖1的①③和②③可知,鐵釘生銹需要水和空氣共同作用B.通過圖1的③④⑤可知,環境中有食鹽水或酸存在,會減緩鐵生銹的速率C.通過圖2可知,鐵釘生銹消耗氧氣且放熱D.圖2的壓強變化不明顯,可能是鐵生銹消耗氧氣和溫度升高同時作用的結果【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B【分析】A、根據鐵釘生銹的條件進行分析;B、根據環境中有食鹽水或酸存在,氧氣含量減少的較多進行分析;C、根據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濃度減小,溫度升高進行分析;D、根據鐵生銹消耗氧氣,氣體減少,壓強減小,鐵生銹放熱,溫度升高,壓強增大進行分析。【解答】解:A、對比圖1的①③和②③可知,鐵釘只與干燥的空氣或只與水接觸,氧氣含量幾乎不變,而鐵釘與空氣和水同時接觸,氧氣含量減少,則說明鐵釘生銹需要水和空氣共同作用,故A正確;B、通過圖1的③④⑤可知,環境中有食鹽水或酸存在,氧氣含量減少的較多,說明環境中有食鹽水或酸存在,會加快鐵生銹的速率,故B錯誤;C、通過圖2可知,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濃度減小,溫度升高,則說明鐵釘生銹消耗氧氣且放熱,故C正確;D、鐵生銹消耗氧氣,氣體減少,壓強減小,鐵生銹放熱,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圖2的壓強變化不明顯,可能是鐵生銹消耗氧氣和溫度升高同時作用的結果,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二.填空題(共4小題)15.(2025 西安二模)人類文明先后經歷了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金屬材料扮演著重要角色。(1)考古時,出土的青銅器表面有銅銹。為探究其原因,小明做了如圖1所示實驗,觀察到左側銅片生銹,右側銅片不生銹,說明銅生銹的條件之一是 與O2接觸 。(2)化學小組用圖2實驗可以探究鐵、銅、鋅的金屬活動性。金屬X是 鐵 ,試管③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FeSO4=ZnSO4+Fe 。(3)如圖3,開始時鐵絲平衡,將鐵絲的兩端分別伸入兩燒杯中(伸入深度相同),一段時間后將鐵絲取出烘干,發現鐵絲右端下沉,則甲、乙可能是 B (填字母)。A.AgNO3溶液和稀鹽酸B.稀硫酸和Mg(NO3)2溶液C.Cu(NO3)2溶液和Zn(NO3)2溶液【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金屬與酸的反應原理;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原理.【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1)與O2接觸;(2)鐵;Zn+FeSO4=ZnSO4+Fe;(3)B。【分析】(1)根據銅片接觸的條件、銹蝕情況,進行分析判斷;(2)根據金屬的化學性質分析;(3)根據甲、乙兩個燒杯中分別盛放等質量的不同溶液,將一根質地均勻的鐵絲彎曲,將鐵絲的兩端分別伸入兩燒杯中(保證伸入溶液的深度相同),此時鐵絲兩端平衡。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鐵絲右端下沉,說明右端質量比左端質量大。【解答】解:(1)左側銅片能與二氧化碳、氧氣、水接觸,生銹;右側銅片能與二氧化碳、水接觸,不生銹,說明銅生銹的條件之一是與O2接觸;(2)已知要探究鐵、銅、鋅的金屬活動性,圖②中是CuSO4溶液,若要探究三種金屬活動性,先利用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判斷出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因為銅的活動性最弱,所以先讓活動性比銅強的金屬與CuSO4溶液反應。在鐵和鋅中,先選擇的金屬X是鐵,鐵能與CuSO4溶液發生反應,通過此反應能得出鐵的活動性比銅強。加入足量X(鐵)反應后,過濾,此時溶液中溶質為FeSO4,要比較鋅和鐵的活動性,加入的Y是鋅。鋅能與FeSO4溶液發生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Zn+FeSO4=ZnSO4+Fe。綜上,金屬X是Fe,試管③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FeSO4=ZnSO4+Fe。(3)A、鐵絲伸入硝酸銀溶液 中,鐵能把溶液里的銀置換出來,反應后鐵絲質量增加。鐵絲伸入稀鹽酸中,鐵會和稀鹽酸反應,自身質量減少。鐵絲左端質量減少,右端質量增加,一段時間后鐵絲左端下沉,故錯誤。B、鐵絲伸入稀硫酸中,鐵會和稀硫酸反應,自身質量減少。鐵絲伸入溶液硝酸鎂溶液中,因為鐵的活動性比鎂弱,二者不反應,鐵絲質量不變。所以鐵絲左端質量減少,右端質量不變,一段時間后鐵絲右端下沉,故正確。C、鐵絲伸入硝酸銅溶液中,鐵能把溶液里的銅置換出來,反應后鐵絲質量增加。鐵絲伸入硝酸鋅溶液中,由于鐵的活動性比鋅弱,二者不反應,鐵絲質量不變。所以鐵絲左端質量增加,右端質量不變,一段時間后鐵絲左端下沉,錯誤。故選:B。故答案為:(1)與O2接觸;(2)鐵;Zn+FeSO4=ZnSO4+Fe;(3)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金屬活動性探究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16.(2025 河西區一模)金屬材料在天津的科技與傳統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天津之眼”摩天輪的轎廂采用鋁合金制造,而不采用純鋁的理由是 B (填序號)。A.鋁合金的延展性更好B.鋁合金的密度更小且抗腐蝕性強(2)天津解放橋是一座全鋼結構的橋梁,需定期維護。①鋼架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 氧氣和水 共同作用的結果;寫出一種防止鋼橋銹蝕的操作方法: 刷漆(答案不唯一) 。②除鐵銹(主要成分為Fe2O3)可選用的試劑為 稀鹽酸 ;寫出除鐵銹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3)“烏銅走銀”是我國傳統工藝,其廢液中含AgNO3和Cu(NO3)2,向該廢液中加入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濾渣x和濾液y。若向濾渣x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液y中溶質為 Zn(NO3)2 (填化學式)。(4)工業煉鐵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假設將9.6t含氧化鐵80%的赤鐵礦煉得含鐵96%的生鐵質量為 5.6 t。【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含雜質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原理;鐵的冶煉.【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1)B;(2)①氧氣和水;刷漆(答案不唯一);②稀鹽酸;Fe2O3+6HCl=2FeCl3+3H2O;(3)Zn(NO3)2;(4)5.6。【分析】(1)根據合金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2)根據鐵生銹條件和防銹的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3)根據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來分析;(4)根據赤鐵礦煉鐵的化學方程式可以列式計算出煉出生鐵的質量進行解答。【解答】解:(1)“天津之眼”摩天輪的轎廂使用鋁合金材料,利用鋁合金的性質是密度小且抗腐蝕性強,與導電性、導熱性無關;故選B;(2)①鐵與氧氣和水共同接觸會生銹。防止鋼橋銹蝕的操作方法:刷漆(或涂油等 ),通過隔絕氧氣和水來防銹。②除鐵銹可選用的試劑為稀鹽酸,鹽酸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3)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鋅、銅、銀,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屬鋅,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鋅,然后再與硝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硝酸鋅,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鋅有剩余,則硝酸銀和硝酸銅均已完全反應,則濾液中含有的溶質為硝酸鋅;故答案為:Zn(NO3)2;(4)設理論上可以煉出的含鐵96%的生鐵的質量是x,則3CO+Fe2O32Fe+3CO2160 1129.6t×80% 96%xx=5.6t故答案為:(1)B;(2)①氧氣和水;刷漆(答案不唯一);②稀鹽酸;Fe2O3+6HCl=2FeCl3+3H2O;(3)Zn(NO3)2;(4)5.6。【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了學生整合基本化學知識的能力。17.(2025 海口模擬)蒸汽眼罩可以舒緩眼部疲勞,其填充物的主要成分是:鐵粉、食鹽和活性炭等。(1)蒸汽眼罩使用時發熱是因為鐵粉生銹,其原理是鐵粉與空氣中的 水和氧氣 反應。(2)蒸汽眼罩使用前需要 密封 保存,防止鐵粉生銹。(3)結合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寫出鐵生銹對生產生活影響的利或弊 利:鐵生銹放熱,制成暖寶(弊:造成金屬銹蝕,浪費資源) (答一點)。【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1)水和氧氣;(2)密封;(3)利:鐵生銹放熱,制成暖寶(弊:造成金屬銹蝕,浪費資源)。【分析】(1)根據鐵銹蝕的原理來分析;(2)根據防銹的做法來分析;(3)根據鐵生銹的利或弊來分析。【解答】解:(1)蒸汽眼罩使用時發熱是因為鐵粉生銹,其原理是鐵粉與空氣中的水和氧氣反應;故答案為:水和氧氣;(2)蒸汽眼罩使用前需要密封保存,防止鐵粉生銹;故答案為:密封;(3)鐵生銹既有利又有弊,利:鐵生銹放熱,可利用反應產生的能量,弊:鐵生銹會造成金屬銹蝕,浪費資源;故答案為:利:鐵生銹放熱,制成暖寶(弊:造成金屬銹蝕,浪費資源)。【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18.(2025 錦江區模擬)下列探究實驗中均用到銅片,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①利用銅的 導熱 性;②的結論是純銅片 硬度小于 黃銅片,這兩個實驗均表現銅的物理性質。(2)③觀察到銅片 變黑 ,說明銅在加熱條件下 能與氧氣反應 。(3)④盛有銅片的試管內沒有明顯現象的原因是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位于氫后,不能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 。(4)⑤插入銅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2AgNO3=Cu(NO3)2+2Ag ;能證明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的理由是 銅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說明銅的活動性大于銀,鐵片能與反應后溶液反應,說明鐵的活動性大于銅,得出鐵>銅>銀 。(5)⑥證明了銅生銹與 氧氣、水、二氧化碳 有關;還需要補充一個 將銅片置于裝有干燥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試管中,觀察銅片是否生銹 實驗,才能證明需要另一個條件。【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1)導熱;硬度小于;(2)變黑;能與氧氣反應;(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位于氫后,不能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4)Cu+2AgNO3=Cu(NO3)2+2Ag;銅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說明銅的活動性大于銀,鐵片能與反應后溶液反應,說明鐵的活動性大于銅,得出鐵>銅>銀;(5)氧氣、水、二氧化碳;將銅片置于裝有干燥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試管中,觀察銅片是否生銹。【分析】(1)根據金屬的物理性質分析;(2)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生成黑色氧化銅;(3)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置換出氫氣;(4)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5)根據銅生銹是與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共同作用分析。【解答】(1)在①中,銅片能傳遞熱量使白磷和紅磷達到不同溫度,體現導熱性;②中黃銅片能在純銅片上劃出痕跡,說明純銅片硬度小于黃銅片,硬度屬于物理性質。(2)③觀察到銅片變黑,說明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銅在加熱時與空氣中氧氣反應生成黑色氧化銅。(3)④盛有銅片的試管內沒有明顯現象的原因是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位于氫后,不能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置換出氫氣,銅排在氫后,所以不與稀鹽酸反應。(4)⑤插入銅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AgNO3=Cu(NO3)2+2Ag;能證明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的理由是銅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說明銅的活動性大于銀,將鐵片插入反應后的溶液,鐵能置換出銅,說明鐵的活動性大于銅,從而得出鐵>銅>銀。(5)將銅片置于裝有干燥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試管中,觀察銅片是否生銹,才能證明需要水這個條件。通過對比有氧氣、水、二氧化碳時銅生銹,和只有氧氣、二氧化碳時銅是否生銹,來確定水是否為銅生銹的必要條件。故答案為:(1)導熱;硬度小于;(2)變黑;能與氧氣反應;(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位于氫后,不能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4)Cu+2AgNO3=Cu(NO3)2+2Ag;銅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說明銅的活動性大于銀,鐵片能與反應后溶液反應,說明鐵的活動性大于銅,得出鐵>銅>銀;(5)氧氣、水、二氧化碳;將銅片置于裝有干燥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試管中,觀察銅片是否生銹。【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