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考核心考點 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一.選擇題(共10小題)1.(2025 東莞市模擬)硼酸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水,硼酸的溶解度變小B.b點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a點的3倍C.將a點溶液由t1℃升溫至t2℃,可得到b點溶液D.t2℃時,將20g硼酸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飽和硼酸溶液2.(2025 東莞市模擬)LiOH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的飽和LiOH溶液加熱至50℃,仍然是飽和溶液B.20℃時,6.5gLiOH加入50.0g水中,形成不飽和溶液C.若不用N2作保護氣,LiOH溶液中易產生Li2CO3雜質D.從LiOH稀溶液中提取LiOH晶體,可選用冷卻結晶法3.(2025 禪城區模擬)Na2CO3和NH4HC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T1℃時,Na2CO3和NH4HCO3的溶解度相等B.將飽和Na2CO3溶液從T2℃降溫至T1℃,析出晶體20gC.T3℃時,接近飽和的Na2CO3溶液通過升高溫度或降低溫度,均可以達到飽和D.T4℃時,將20gNa2CO3加入50g水中,形成不飽和溶液4.(2025春 工業園區校級月考)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t3℃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比氯化鈉大B.b點表示t2℃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C.t3℃時,升高溫度可使接近飽和的碳酸鈉溶液變為飽和溶液D.t2℃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碳酸鈉析出晶體多5.(2025 合肥二模)“侯氏制堿法”大幅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NaHCO3、NaCl、NH4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H4Cl的溶解度一定小于NaCl的溶解度B.將20℃的NaCl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C.40℃時,NaC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小于NaHC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D.40℃時,將15gNaCl溶于50g水中,可獲得NaCl飽和溶液6.(2025 南海區模擬)CuSO4常用于泳池水消毒,其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溶液中溶質與溶劑質量比為8:25B.40℃時,50g水能溶解40gCuSO4C.a點溶液升溫到60℃仍為飽和溶液D.b點溶液降溫至40℃,定能析出17.2g晶體7.(2025 雁塔區校級模擬)傳統的豆腐制作常用鹵水來點鹵。常見鹵水主要是氯化鎂、硫酸鎂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攪拌可以使鹵水中三者溶解度增大B.30℃時,鹵水中MgCl2的質量一定最大C.60℃時,將等質量的MgCl2和MgSO4固體配成飽和溶液,所需水的量相同D.90℃時,鹵水中NaCl和MgSO4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8.(2025 市中區二模)甲、乙兩種固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t2℃時,將mg甲溶液進行圖2所示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的值為106.9B.交點b代表的意義為甲和乙溶解度各溫度下均相等C.將c點甲的溶液變為飽和溶液且保持溶液質量不變,可采用恒溫蒸發水的方法D.將t2℃時等質量的甲、乙溶液均降溫至t1℃,甲析出固體的質量一定大于乙9.(2025春 肥西縣期中)t1℃時,向盛有等體積水的①、②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可溶性固體,充分溶解后,觀察到如圖1所示的現象。代表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t1℃時,①和②試管中的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B.圖2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線的是bC.t1℃時,試管①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試管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D.t2℃時,將a、b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均有晶體析出10.(2025 榆陽區一模)結合圖1、圖2中信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1中,t℃時,等質量的飽和溶液中溶劑質量:硝酸鉀>氯化鈉B.圖1中,20℃時,溶解度:氫氧化鈣>氯化鈉C.圖2中,若向燒杯中加入硝酸銨固體,三支試管中均有固體析出D.圖2中,若向燒杯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A試管中硝酸鉀固體能繼續溶解二.填空題(共8小題)11.(2025 武岡市模擬)根據如圖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P點的意義是 。(2)t2℃時,氯化鈉的溶解度 硝酸鉀的溶解度(填“>”“<”或“=”)。(3)t2℃時,將90g硝酸鉀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質量為 g。12.(2025春 臨澧縣期中)如圖為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t1℃時,氯化鉀的溶解度是 。(2)t2℃時,將60g硝酸鉀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為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3)保持溫度不變,把t2℃的氯化鉀飽和溶液蒸發掉20g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質的質量不變B.氯化鉀的溶解度不變C.溶劑水的質量不變13.(2025 奉賢區二模)鹽堿地是土壤底層或地下水中的易溶性鹽分隨水分蒸發上升到地表積聚而形成的。有些地區春季地表水分蒸發強烈,地下水中的氯化鈉析出聚集表層,即“返鹽”季節;有些地區到了秋季,土壤中會析出芒硝(主要成分是硫酸鈉晶體),上述現象俗稱為“春泛鹽,秋泛硝”。如圖是氯化鈉和硫酸鈉的溶解度曲線。(1)50℃時,兩者中溶解度較大的物質是 。(2)40℃時,將25gNaCl固體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的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結合溶解度曲線,試解釋“秋泛硝”的原理 。(4)秋季采集地表芒硝用于工業提純,成為當地資源化利用鹽堿地的特色產業。請設計實驗證明提純得到的硫酸鈉中不含氯化鈉。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硫酸鈉產品加水全部溶解① ② 硫酸鈉中不含氯化鈉14.(2025 天津校級模擬)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請回答以下問題:(1)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為:河水沉降→過濾→吸附自來水,通常用 吸附水中的異味和顏色:加消毒劑氯氣后發生的反應如下:Cl2+H2O→X+HClO,則X的化學式為 。(2)通電分解一定量的水,當電源正極處產生5mL氣體時,另一電極處產生的氣體體積為 mL。當電源正極產生1.6g氣體時,另一電極處產生的氣體質量為 g。(3)水是很好的溶劑。圖中A、B、C曲線分別是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曲線圖回答:①在 ℃時,A和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②在t1℃時,A、B、C三種物質溶解度大小的關系是 (填“>”、“<”或“=”)。③在t4℃時,3只燒杯中各盛100g水,然后分別溶解A、B、C三種物質配制成飽和溶液。將溶液都降溫到0℃,析出溶質最多的是 ,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是 。15.(2025 長春一模)神奇的“風暴瓶”曾用于預報天氣。制作“風暴瓶”溶液時用到KNO3和NH4Cl,二者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t3℃時,NH4Cl的溶解度為 g。(2)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3)下列三種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A.t1℃時,將20gNH4Cl固體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0g溶液B.t2℃時,KNO3和NH4Cl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一定相等C.t3℃時,將等質量的KNO3和NH4Cl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2℃,析出晶體的質量:KNO3>NH4Cl16.(2025 銀川校級模擬)神奇的“風暴瓶”能報天氣知冷暖,作“風暴瓶”用到以下物質:樟腦、酒精、KNO3、NH4Cl、水等。(1)將樟腦的酒精飽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現了明顯的渾濁,說明樟腦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填“強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2)圖1“風暴瓶”內的固體為樟腦晶體,樟腦在乙醇和水中的溶解度都隨溫度降低而減小,當氣溫下降,風暴瓶內固體 (填“增多”“減少”、“不變”)。(3)圖2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線。①KNO3和NH4Cl這兩個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是 。②點P的含義是 。③t1℃時,將20g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質量 g。④從飽和KNO3溶液中析出KNO3晶體,可采用 結晶的方法。17.(2025 欒城區校級一模)溶液在生活中有重要意義,如圖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生理鹽水的溶質是 。(2)20℃時,將20gNaCl固體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為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從含有少量NaCl的KNO3樣品中提純KNO3,采用 (填“降溫”或“蒸發”)結晶法。(4)t℃時,等質量的NaCl、KNO3飽和溶液中溶劑的質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5)某同學進行圖實驗操作。②中溶液的質量為 g,④中析出的固體質量為 g。18.(2025 西寧一模)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t1℃時,分別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加水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質量的大小關系為:甲 乙(填“>”、“<”或“=”)。(2)把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A.溶劑的質量一定變小B.溶質的質量可能不變C.溶液的質量一定變大D.該飽和溶液還可以溶解其它物質中考核心考點 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1.(2025 東莞市模擬)硼酸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水,硼酸的溶解度變小B.b點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a點的3倍C.將a點溶液由t1℃升溫至t2℃,可得到b點溶液D.t2℃時,將20g硼酸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飽和硼酸溶液【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D【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解答】解:A、溶解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與溫度、溶質和溶劑的性質有關,加水只會改變溶液的質量和濃度,不會改變硼酸的溶解度,故A不符合題意;B、溶解度曲線中,某點的溶質質量分數取決于該點對應的溶解度。雖然b點溶解度是a點溶解度的3倍,但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所以b點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是a點的3倍,故B不符合題意;C、由溶解度曲線可知,a點溶液升溫至t2℃時,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b點是t2℃時飽和硼酸溶液,故C不符合題意;D、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硼酸的溶解度是30g,即t2℃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硼酸,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硼酸質量;將20g硼酸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15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可得到飽和硼酸溶液,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2025 東莞市模擬)LiOH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的飽和LiOH溶液加熱至50℃,仍然是飽和溶液B.20℃時,6.5gLiOH加入50.0g水中,形成不飽和溶液C.若不用N2作保護氣,LiOH溶液中易產生Li2CO3雜質D.從LiOH稀溶液中提取LiOH晶體,可選用冷卻結晶法【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C【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解答】解:A、20℃的飽和LiOH溶液加熱至50℃,溶解度變大,變為不飽和溶液,故A錯;B、20℃時,LiOH的溶解度是12.8g,即在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12.8g,則50g水中最多溶解6.4g,所以20℃時,6.5gLiOH加入50.0g水中,形成飽和溶液,故C錯;C、若不用N2作保護氣,LiOH易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產生Li2CO3雜質,故C正確;D、LiOH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從LiOH稀溶液中提取LiOH晶體,可選用蒸發結晶法,故D錯。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2025 禪城區模擬)Na2CO3和NH4HC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T1℃時,Na2CO3和NH4HCO3的溶解度相等B.將飽和Na2CO3溶液從T2℃降溫至T1℃,析出晶體20gC.T3℃時,接近飽和的Na2CO3溶液通過升高溫度或降低溫度,均可以達到飽和D.T4℃時,將20gNa2CO3加入50g水中,形成不飽和溶液【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B【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Na2CO3和NH4HCO3的溶解度相等,故A說法正確;B、將飽和Na2CO3溶液從T2℃降溫至T1℃,析出晶體無法確定,因為不知道總溶液質量,故B說法錯誤;C、T3℃時,接近飽和的Na2CO3溶液通過升高溫度或降低溫度,都能使溶解度變小,都會析出晶體,均可以達到飽和,故C說法正確;D、T4℃時,Na2CO3的溶解度是42g,即在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2g碳酸鈉,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21g,所以T4℃時,將20gNa2CO3加入50g水中,形成不飽和溶液,故D說法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2025春 工業園區校級月考)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t3℃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比氯化鈉大B.b點表示t2℃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C.t3℃時,升高溫度可使接近飽和的碳酸鈉溶液變為飽和溶液D.t2℃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碳酸鈉析出晶體多【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D【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3℃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在氯化鈉溶解度曲線的上方,所以t3℃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比氯化鈉大,故A說法正確;B、b點是碳酸鈉和氯化鈉溶解度曲線的交點,在溶解度曲線上,交點表示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b點表示t2℃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故B說法正確;C、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3℃時,升高溫度,碳酸鈉的溶解度下降,可使接近飽和的碳酸鈉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故C說法正確;D、沒有說明溶液的量,無法比較析出晶體的多少,故D說法不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5.(2025 合肥二模)“侯氏制堿法”大幅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NaHCO3、NaCl、NH4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H4Cl的溶解度一定小于NaCl的溶解度B.將20℃的NaCl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C.40℃時,NaC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小于NaHC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D.40℃時,將15gNaCl溶于50g水中,可獲得NaCl飽和溶液【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C【分析】A、根據溶解度曲線的含義,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溶解度曲線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選項說法沒有指明是否飽和,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4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約是36.6g,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選項說法沒有指明溫度,NH4Cl的溶解度不一定小于NaCl的溶解度,故A說法錯誤。B、將20℃的NaCl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氯化鈉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組成沒有發生改變,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故B說法錯誤。C、4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的溶解度,但選項說法沒有指明是否飽和,則40℃時,NaC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小于NaHC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故C說法正確。D、由溶解度曲線可知,4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30g,則40℃時,50g水中能溶解15g多氯化鈉,所以40℃時,將15gNaCl溶于50g水中,能全部溶解,可獲得NaCl的不飽和溶液,故D說法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固體溶解度曲線的含義(點、線、面和交點等)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6.(2025 南海區模擬)CuSO4常用于泳池水消毒,其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溶液中溶質與溶劑質量比為8:25B.40℃時,50g水能溶解40gCuSO4C.a點溶液升溫到60℃仍為飽和溶液D.b點溶液降溫至40℃,定能析出17.2g晶體【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A【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A、a點的溶解度時32g,所以溶液中溶質與溶劑質量比為32g:100g=8:25,故A正確;B、40℃時,硫酸銅的溶解度時44.6g,所以50g水只能溶解22.3gCuSO4,故B錯誤;C、a點溶液升溫到60℃,溶解度增大,變成不飽和溶液,故C錯誤;D、b點溶液降溫至40℃,溶液的質量不能確定,所以析出晶體的質量不能確定,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7.(2025 雁塔區校級模擬)傳統的豆腐制作常用鹵水來點鹵。常見鹵水主要是氯化鎂、硫酸鎂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攪拌可以使鹵水中三者溶解度增大B.30℃時,鹵水中MgCl2的質量一定最大C.60℃時,將等質量的MgCl2和MgSO4固體配成飽和溶液,所需水的量相同D.90℃時,鹵水中NaCl和MgSO4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C【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解答】解:A、攪拌只能改變溶解速率,不能改變溶解度大小,故A錯;B、沒有指明溶液質量,溶液是否飽和,不能判斷溶質質量多少,故B錯;C、60℃時,MgCl2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所以60℃時,將等質量的MgCl2和MgSO4固體配成飽和溶液,所需水的量相同,故C正確;D、90℃時,鹵水中NaCl和MgSO4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沒說溶液是否飽和,不能判斷溶質質量分數大小,故D錯。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8.(2025 市中區二模)甲、乙兩種固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t2℃時,將mg甲溶液進行圖2所示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的值為106.9B.交點b代表的意義為甲和乙溶解度各溫度下均相等C.將c點甲的溶液變為飽和溶液且保持溶液質量不變,可采用恒溫蒸發水的方法D.將t2℃時等質量的甲、乙溶液均降溫至t1℃,甲析出固體的質量一定大于乙【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A【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A、t2℃時,mg甲溶液恒溫蒸發20g水析出5g固體,再降溫到t1℃,析出固體的質量為16.9g﹣5g=11.9g,t2℃、t1℃時甲的溶解度分別為63.8g、40g,溶解度差為63.8g﹣40g=23.8g,則甲溶液中水的質量為,所以t2℃時燒杯中甲溶液的質量為70g+20g+16.9g=106.9g,即m的值為106.9,故A正確;B、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交點b代表的意義是:t1℃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B錯誤;C、將c點甲的溶液變為飽和溶液且保持溶液質量不變,可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故C錯誤;D、將t2℃時等質量的甲、乙溶液均降溫至t1℃,由于沒有指明等質量的甲、乙溶液是否飽和,則不能比較析出固體質量的大小,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9.(2025春 肥西縣期中)t1℃時,向盛有等體積水的①、②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可溶性固體,充分溶解后,觀察到如圖1所示的現象。代表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t1℃時,①和②試管中的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B.圖2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線的是bC.t1℃時,試管①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試管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D.t2℃時,將a、b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均有晶體析出【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A【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A、t1℃時,①試管中的溶液是飽和溶液,②試管中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故A錯誤;B、t1℃時,b物質的溶解度大于a物質的溶解度,向盛有等體積水的①、②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可溶性固體,充分溶解后,乙試管中沒有固體剩余,所以圖2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線的是b,故B正確;C、t1℃時,向盛有等體積水的①、②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可溶性固體,充分溶解后,試管①中的固體沒有全部溶解,所以試管①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試管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故C正確;D、t2℃時,a、b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將a、b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溶解度減小,均有晶體析出,故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0.(2025 榆陽區一模)結合圖1、圖2中信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1中,t℃時,等質量的飽和溶液中溶劑質量:硝酸鉀>氯化鈉B.圖1中,20℃時,溶解度:氫氧化鈣>氯化鈉C.圖2中,若向燒杯中加入硝酸銨固體,三支試管中均有固體析出D.圖2中,若向燒杯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A試管中硝酸鉀固體能繼續溶解【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D【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A、圖1中,t℃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等質量的飽和溶液中溶劑質量:硝酸鉀=氯化鈉,故A錯誤;B、圖1中,20℃時,溶解度:氫氧化鈣<氯化鈉,故B錯誤;C、圖2中,若向燒杯中加入硝酸銨固體,溶液溫度降低,硝酸鉀、氯化鈉的試管中均有固體析出,氫氧化鈣的試管中沒有晶體析出,故C錯誤;D、圖2中,若向燒杯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溶液溫度升高,所以A試管中硝酸鉀固體能繼續溶解,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填空題(共8小題)11.(2025 武岡市模擬)根據如圖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P點的意義是 在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 。(2)t2℃時,氯化鈉的溶解度 < 硝酸鉀的溶解度(填“>”“<”或“=”)。(3)t2℃時,將90g硝酸鉀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質量為 180 g。【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在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2)<;(3)180。【分析】根據題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線可知: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都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溶液結晶的方法有: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交點的含義。【解答】解:(1)P點的意義是:在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為:在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2)觀察溶解度曲線,在t2℃時,硝酸鉀溶解度曲線對應的位置高于氯化鈉溶解度曲線對應的位置,即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的溶解度,所以氯化鈉的溶解度<硝酸鉀的溶解度;故答案為:<;(3)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80g,這意味著在t2℃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0g硝酸鉀。將90g硝酸鉀加入100g 水中,只能溶解80g,還有10g硝酸鉀不能溶解,所以所得溶液質量為溶解的溶質質量(80g)加上溶劑質量(100g),即80g+100g=180g;故答案為:180。【點評】本考點考查了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通過溶解度曲線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還考查了有關溶液和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有關的計算要準確,本考點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12.(2025春 臨澧縣期中)如圖為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t1℃時,氯化鉀的溶解度是 34g 。(2)t2℃時,將60g硝酸鉀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為 飽和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3)保持溫度不變,把t2℃的氯化鉀飽和溶液蒸發掉20g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溶質的質量不變B.氯化鉀的溶解度不變C.溶劑水的質量不變【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34g;(2)飽和;(3)B。【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氯化鉀的溶解度是34g;(2)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60g,即在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則50g水中最多溶解30g,所以t2℃時,將60g硝酸鉀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30g,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為飽和溶液;(3)保持溫度不變,把t2℃的氯化鉀飽和溶液蒸發掉20g水,溶劑減少了20g,會析出晶體,溶質質量減小,溫度不變,溶解度不變。故答案為:(1)34g;(2)飽和;(3)B。【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3.(2025 奉賢區二模)鹽堿地是土壤底層或地下水中的易溶性鹽分隨水分蒸發上升到地表積聚而形成的。有些地區春季地表水分蒸發強烈,地下水中的氯化鈉析出聚集表層,即“返鹽”季節;有些地區到了秋季,土壤中會析出芒硝(主要成分是硫酸鈉晶體),上述現象俗稱為“春泛鹽,秋泛硝”。如圖是氯化鈉和硫酸鈉的溶解度曲線。(1)50℃時,兩者中溶解度較大的物質是 硫酸鈉 。(2)40℃時,將25gNaCl固體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的 飽和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結合溶解度曲線,試解釋“秋泛硝”的原理 溫度低于50℃時,硫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 。(4)秋季采集地表芒硝用于工業提純,成為當地資源化利用鹽堿地的特色產業。請設計實驗證明提純得到的硫酸鈉中不含氯化鈉。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硫酸鈉產品加水全部溶解① 先加入足量的硝酸和硝酸鋇,過濾后,在濾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銀 ② 開始產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后沒有沉淀生成 硫酸鈉中不含氯化鈉【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硫酸鈉;(2)飽和;(3)溫度低于50℃時,硫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4)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先加入足量的硝酸和硝酸鋇,過濾后,在濾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銀 開始產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后沒有沉淀生成【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1)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50℃時,兩者中溶解度較大的物質是硫酸鈉;(2)4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小于50g,所以將25gNaCl固體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的飽和溶液;(3)結合溶解度曲線,試解釋“秋泛硝”的原理是:溫度低于50℃時,硫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4)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氯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硫酸鈉產品加水全部溶解①先加入足量的硝酸和硝酸鋇,過濾后,在濾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銀 ②開始產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后沒有沉淀生成 硫酸鈉中不含氯化鈉故答案為:(1)硫酸鈉;(2)飽和;(3)溫度低于50℃時,硫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4)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先加入足量的硝酸和硝酸鋇,過濾后,在濾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銀 開始產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后沒有沉淀生成【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4.(2025 天津校級模擬)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請回答以下問題:(1)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為:河水沉降→過濾→吸附自來水,通常用 活性炭 吸附水中的異味和顏色:加消毒劑氯氣后發生的反應如下:Cl2+H2O→X+HClO,則X的化學式為 HCl 。(2)通電分解一定量的水,當電源正極處產生5mL氣體時,另一電極處產生的氣體體積為 10 mL。當電源正極產生1.6g氣體時,另一電極處產生的氣體質量為 0.2 g。(3)水是很好的溶劑。圖中A、B、C曲線分別是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曲線圖回答:①在 t2 ℃時,A和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②在t1℃時,A、B、C三種物質溶解度大小的關系是 A<B=C (填“>”、“<”或“=”)。③在t4℃時,3只燒杯中各盛100g水,然后分別溶解A、B、C三種物質配制成飽和溶液。將溶液都降溫到0℃,析出溶質最多的是 A ,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是 C 。【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物質的化學式;自來水的生產過程與凈化方法;電解水實驗;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空氣與水.【答案】(1)活性炭;HCl;(2)10;0.2;(3)①t2;②A<B=C;③A;C。【分析】(1)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原子個數不變進行分析;(2)根據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正氧負氫,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是1:2,質量比是8:1進行分析;(3)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1)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所以吸附水中異味和顏色的常用物質是活性炭;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2個Cl原子,2個H原子,1個O原子,反應后有1個Cl原子,1個H原子,1個O原子,所以,X中含有1個Cl原子,1個H原子,所以X的化學式為HCl;(2)電解水時,“正氧負氫”,且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當電源正極處產生5mL氣體(氧氣)時,另一電極(負極)處產生的氣體(氫氣)體積為5mL×2=10mL;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約為2:32=1:8,當電源正極產生1.6g氣體(氧氣)時,另一電極(負極)處產生的氣體(氫氣)質量為1.6g÷8=0.2g;(3)①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由圖可知,在t2℃時,A和C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相交,即A和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②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在t1℃時,B與C相交,且A曲線低于它們,故三者溶解度關系為A<B=C;③在t4℃時分別配制A、B、C的飽和溶液后降至0℃,析出溶質最多的是高溫時溶解度變化最大的A;而因C在低溫時溶解度反而較大,所以其溶液會變為不飽和。故答案為:(1)活性炭;HCl;(2)10;0.2;(3)①t2;②A<B=C;③A;C。【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5.(2025 長春一模)神奇的“風暴瓶”曾用于預報天氣。制作“風暴瓶”溶液時用到KNO3和NH4Cl,二者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t3℃時,NH4Cl的溶解度為 50.4 g。(2)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增大 。(3)下列三種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C 。A.t1℃時,將20gNH4Cl固體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0g溶液B.t2℃時,KNO3和NH4Cl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一定相等C.t3℃時,將等質量的KNO3和NH4Cl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2℃,析出晶體的質量:KNO3>NH4Cl【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50.4;(2)增大;(3)C。【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溫度改變后,溶液中各種成分的變化程度。【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3℃時,NH4Cl的溶解度為50.4g;(2)由溶解度曲線可知,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3)A、t1℃時,NH4Cl的溶解度是37.2g,則50g水中最多溶解18.6g,所以t1℃時,將20gNH4Cl固體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68.6g溶液,故A錯;B、t2℃時,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在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不知道溶液質量,不能確定含有溶質質量多少,故B錯;C、t3℃時,將等質量的KNO3和NH4Cl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2℃,誰的溶解度減小的幅度大,誰析出晶體多,所以析出晶體的質量:KNO3>NH4Cl,故C正確。故答案為:(1)50.4;(2)增大;(3)C。【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6.(2025 銀川校級模擬)神奇的“風暴瓶”能報天氣知冷暖,作“風暴瓶”用到以下物質:樟腦、酒精、KNO3、NH4Cl、水等。(1)將樟腦的酒精飽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現了明顯的渾濁,說明樟腦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弱于 (填“強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2)圖1“風暴瓶”內的固體為樟腦晶體,樟腦在乙醇和水中的溶解度都隨溫度降低而減小,當氣溫下降,風暴瓶內固體 增多 (填“增多”“減少”、“不變”)。(3)圖2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線。①KNO3和NH4Cl這兩個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是 KNO3 。②點P的含義是 t2℃時,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 。③t1℃時,將20g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質量 65 g。④從飽和KNO3溶液中析出KNO3晶體,可采用 降溫 結晶的方法。【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物質的溶解性及影響溶解性的因素;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弱于;(2)增多;(3)KNO3;t2℃時,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65;降溫。【分析】(1)根據將樟腦的酒精飽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現了明顯的渾濁現象進行分析;(2)根據樟腦在乙醇和水中的溶解度都隨溫度降低而減小進行分析;(3)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解答】解:(1)將樟腦的酒精飽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現了明顯的渾濁,說明樟腦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2)樟腦在乙醇和水中的溶解度都隨溫度降低而減小,當氣溫下降,樟腦的溶解度降低,則風暴瓶內固體增多;(3)①由圖2可知,KNO3和NH4Cl這兩個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是KNO3;②由圖2可知,P點為KNO3和NH4Cl溶解度曲線的交點,則P點的含義是t2℃時,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③由圖可知,t1℃時,KNO3的溶解度為30g,即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的硝酸鉀固體,則t1℃時,將20g 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能溶解15g KNO3,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5g+50g=65g;④由圖2可知,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則從飽和KNO3溶液中析出KNO3晶體,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故答案為:(1)弱于;(2)增多;(3)KNO3;t2℃時,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65;降溫。【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7.(2025 欒城區校級一模)溶液在生活中有重要意義,如圖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生理鹽水的溶質是 氯化鈉 。(2)20℃時,將20gNaCl固體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為 飽和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從含有少量NaCl的KNO3樣品中提純KNO3,采用 降溫 (填“降溫”或“蒸發”)結晶法。(4)t℃時,等質量的NaCl、KNO3飽和溶液中溶劑的質量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5)某同學進行圖實驗操作。②中溶液的質量為 263.2 g,④中析出的固體質量為 45.1 g。【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液、溶質和溶劑的相互關系與判斷;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氯化鈉;(2)飽和;(3)降溫;(4)相等;(5)263.2;45.1。【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1)生理鹽水是0.9%的氯化鈉溶液,生理鹽水的溶質是氯化鈉;(2)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0g氯化鈉,則該溫度下,將20g氯化鈉固體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8g,所得溶液為飽和溶液;(3)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所以從含有少量氯化鈉的硝酸鉀樣品中提純硝酸鉀,采用降溫結晶法;(4)t℃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則該溫度下,硝酸鉀和氯化鈉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溶劑質量相等;(5)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1.6g硝酸鉀,則20℃時,向200g水中加入66g硝酸鉀,只能溶解63.2g,則②中溶液的質量為:200g+63.2g=263.2g;升溫至50℃并蒸發100g水,然后降溫至10℃,1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20.9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9g硝酸鉀,則④中析出的固體質量為:66g﹣20.9g=45.1g。故答案為:(1)氯化鈉;(2)飽和;(3)降溫;(4)相等;(5)263.2;45.1。【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8.(2025 西寧一模)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t1℃時,分別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加水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質量的大小關系為:甲 < 乙(填“>”、“<”或“=”)。(2)把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D (填序號)。A.溶劑的質量一定變小B.溶質的質量可能不變C.溶液的質量一定變大D.該飽和溶液還可以溶解其它物質【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2)BD。【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解答】解:(1)t1℃時,分別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加水恰好完全溶解,溶解度大的需要水少,溶液質量就小,所以所得溶液質量的大小關系為:甲<乙;(2)A、把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以用降低溫度剛好飽和,此時溶劑質量不變,故A錯;B、把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以用降低溫度剛好飽和,此時溶質質量不變,故B正確;C、把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以用降低溫度剛好飽和,此時溶液質量不變,故C錯;D、該飽和溶液還可以溶解其它物質,因為對于其他物質來說屬于不飽和溶液,故D正確。故選:BD。故答案為:(1)<;(2)BD。【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