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押題預測】2025年中考化學人教版(2024)核心考點考前沖刺 酸堿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押題預測】2025年中考化學人教版(2024)核心考點考前沖刺 酸堿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考核心考點 酸堿中和反應及其應用
一.選擇題(共6小題)
1.(2025 瑤海區模擬)研究和學習化學有許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舉示例正確的是(  )
選項 方法 示例
A 觀察法 根據固體顏色區分黃銅和黃金
B 歸納法 空氣、過氧化氫溶液屬于混合物,混合物中至少含有兩種元素
C 推理法 酸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則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的一定顯酸性
D 實驗法 測濃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前后溫度變化,探究酸和堿能發生反應
A.A B.B C.C D.D
2.(2025 武岡市模擬)實驗小組用pH傳感器研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隨著滴加試劑的體積增加,燒杯中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滴管中的溶液是稀鹽酸
B.a點時溶液中鈉離子數量最多
C.b點時二者恰好完全反應
D.c點時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3.(2025 香坊區二模)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并用pH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進行測量,得到圖2和圖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2中c點表示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B.圖2中b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和NaOH
C.圖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質量不斷增加
D.圖3中e→f變化趨勢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
4.(2025 禪城區模擬)興趣小組利用題圖1裝置,對稀鹽酸和NaOH溶液的反應進行探究,并用傳感器記錄數據,結果如題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溶液乙是稀鹽酸
B.a點時溶液的溶質是NaCl和NaOH
C.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D.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總質量為300g
5.(2025 昆明模擬)為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的反應,甲、乙兩組同學按圖1所示裝置完成實驗,測定出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r/>A.甲組實驗pH變化對應的曲線是Ⅱ
B.若取M點對應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為紅色
C.向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適量CaCl2溶液可除去雜質
D.配制10%的稀硫酸196g,需要98%的濃硫酸20g
6.(2025 深圳模擬)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研究濃鹽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實驗時先滴入酚酞溶液,再滴入濃鹽酸,測出左側試管內溶液的pH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濃鹽酸可換成濃硫酸
B.t1時,a點溶液中有大量的H+
C.t2時,b點溶液的顏色為紅色
D.c點溶液中溶質有酚酞、HCl和NaCl
二.填空題(共13小題)
7.(2025 鄭州模擬)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若土壤的酸性過強,可加入     進行改良。
(2)印染廠的堿性廢水可用硫酸進行中和處理。在處理過程中,廢水pH的變化為     。
(3)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過多的病人,可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8.(2024春 梁溪區校級月考)“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農耕文化的產物,農耕生產與節氣息息相關。
(1)“立春”:萬物復蘇,春暖花開。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一種具有茉莉花香味的物質,乙酸苯甲酯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是     (填最簡整數比)。
(2)“谷雨”:時雨乃降,百果乃登。正常雨水略顯酸性,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酸雨容易導致土壤酸化,不利于農作物生長,常用     (填字母)改良酸性土壤。
A.氫氧化鈉
B.氫氧化鈣
C.碳酸
D.KNO3
(3)“小滿”:小滿不滿,麥有一險。為促進小麥生長,需追加肥料。草木灰是一種鉀肥,主要成分是碳酸鉀,碳酸鉀溶液中的陰離子主要有     。
9.(2024 廈門校級模擬)小陽把自制的一種黃色花汁,分別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試劑中,并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如表所示:
請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問題:
試劑 稀鹽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餾水 肥皂水 燒堿溶液
顏色 紅 紅 黃 黃 綠 綠
(1)該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堿指示劑。
(2)蚊子叮咬人時射入蟻酸(具有酸的性質),使皮膚紅腫、痛癢。要緩解這種癥狀,簡易可行的辦法是在叮咬處涂抹上述試劑中的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常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寫出胃舒平治療胃酸過多癥時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10.(2024 肥城市模擬)科學食用營養物質,可以保障人體健康。
(1)某同學的部分體液的pH如圖所示。
①圖中堿性最強的體液是     。
②該同學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過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為Al(OH)3】治療,其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某84消毒液產品的部分說明如下表。
【產品特點】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有效氯的質量分數為5.1%~6.9%。 【餐具消毒】用有效氯的質量分數為0.04%的消毒液浸泡,20min后用生活飲用水沖凈。 【注意事項】①外用消毒劑,須稀釋后使用。 ②不得將本產品與酸性產品(如廁類清潔產品)同時使用。
①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次氯酸的化學式為     。
②據表信息,將有效氯的質量分數為6.0%的84消毒液10g加入     g水進行稀釋,即可用于餐具消毒。
③潔廁靈(主要成分為鹽酸)與84消毒液混合會產生有毒的氯氣(Cl2)。請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2HCl+NaClO=    +Cl2↑+H2O。
11.(2024 西城區校級模擬)地球表面的氧化鐵多形成于數億年前的兩次“大氧化事件”。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演化出的“鐵載體”對動植物吸收利用鐵元素起著關鍵作用。
(1)“大氧化事件”中的某一重要反應如下:4Fe(OH)2+O2+2H2O=4Fe(OH)3,反應前后化合價改變的元素有     。
(2)土壤的酸堿性會影響鐵載體細菌的生長。
①某地土壤的pH為6,該土壤呈     (填“酸性”、“中性”或“堿性”)。
②農業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含硫酸)的化學方程式是     。
12.(2024 夏津縣一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賦予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1)中國年味:過年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書法家用墨書寫對聯,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對聯能保存很長時間而不變色,因為     。
(2)中國節氣:“谷雨”:時雨乃降,百果乃登。正常雨水的pH≈5.6是由于空氣中的     溶解在雨水中造成的,農業上常用     改良酸性土壤。
(3)中國科技:“玉兔號”月球車是中國首輛月球車,月球車上的太陽能電池板主要材料為硅。工業上可利用氫氣和四氯化硅(SiCl4)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取高純硅(Si),同時生成氯化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后硅元素的化合價     (填“升高”“降低”“不變”之一)。
(4)中國智慧:古代人使用的金屬制品從3000多年前的青銅器到1500多年前的鐵器再到距今100多年前的鋁器,過程展現了古代人的智慧,這些金屬材料中鋁制品比鐵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     。
13.(2025 長春模擬)以宏觀、微觀、符號相結合的方式認識和表征化學變化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維方式。某實驗小組同學探究酸堿中和反應,向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發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
(1)反應結束時,溶液的pH     7。
(2)由圖可知,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實質是     。
14.(2025 廣州一模)同學們借助傳感器研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的中和反應,實驗過程中溶液pH及溫度的變化如圖1、圖2所示。
(1)由圖1可知該實驗是將     溶液滴入     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由圖2可知,此反應屬于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2)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是     (填標號)。d點對應溶液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
(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填標號)。
A.a→b時,溶液的溫度在升高
B.a→d時,溶液的pH在減小
C.b→c時,鈉鹽的質量在增加
D.b點溶液中陰、陽離子個數相等
15.(2025春 嵩縣期中)某同學用傳感器測定稀硫酸滴入稀氫氧化鋇溶液的過程中pH的變化,測定的結果如圖所示。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質為     ;在c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顯     色。
16.(2025 高青縣一模)某同學用pH傳感器測定稀硫酸滴入氫氧化鉀溶液的過程中pH的變化,測定的結果如圖所示。
(1)在a點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會顯     色。此時,溶液中存在的陰離子有     (填離子符號)。
(2)b點處溶液pH     7,硫酸與氫氧化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類型是     反應,反應的實質是     。
(3)c點的溶液中溶質為     。
17.(2025 宣威市校級模擬)小聰利用pH傳感器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過程,實驗裝置如圖1。向盛有一定量含有酚酞的X溶液中逐滴加入Y溶液,同時攪拌,測定燒杯中溶液的pH如圖2所示。
(1)燒杯中的X溶液是    。
(2)結合圖像分析上述實驗,a點溶液的pH    (選填“>”“=”或“<”)7;燒杯中NaCl的質量分數    (選填“先增大后減小”或“先減小后增大”)。
(3)寫出氫氧化鈉與鹽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當pH=7時,消耗4%的氫氧化鈉溶液10克,則被中和的鹽酸溶質質量為    g。
18.(2025 許昌一模)室溫時,向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忽略溶液溫度的變化)。
(1)a點溶液中的微粒為     。
(2)b點燒杯內液體的pH     7(填“>”“=”“<”)。
(3)c點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顏色為     。
19.(2025 襄城縣模擬)圖甲是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溶液pH的變化圖像。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當溶液呈中性時,所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是     mL。
(3)請在圖乙的虛線框內將C點時溶液中的微粒補畫完整。
中考核心考點 酸堿中和反應及其應用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6小題)
1.(2025 瑤海區模擬)研究和學習化學有許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舉示例正確的是( ?。?br/>選項 方法 示例
A 觀察法 根據固體顏色區分黃銅和黃金
B 歸納法 空氣、過氧化氫溶液屬于混合物,混合物中至少含有兩種元素
C 推理法 酸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則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的一定顯酸性
D 實驗法 測濃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前后溫度變化,探究酸和堿能發生反應
A.A B.B C.C D.D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常見的酸堿指示劑及其變色情況.
【專題】物質的鑒別題;物質的分類;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C
【分析】A、根據黃銅和黃金的顏色,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常見物質的元素組成,進行分析判斷。
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藍色。
D、根據濃硫酸溶于水放熱,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黃銅和黃金均為黃色固體,通過觀察顏色無法區分,故選項說法錯誤。
B、空氣含氮氣、氧氣等多種物質,過氧化氫溶液含過氧化氫和水,屬于混合物。但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不一定至少含兩種元素,如氧氣(O2)和臭氧(O3)混合,只含一種氧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C、酸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則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顯酸性,故選項說法正確。
D、濃硫酸溶于水放熱,測濃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前后溫度變化,不能確定是酸和堿發生反應放熱,還是濃硫酸溶于水放熱,不能有效探究酸和堿能否發生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濃硫酸溶于水放熱、常見物質的元素組成、紫色石蕊溶液的性質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2025 武岡市模擬)實驗小組用pH傳感器研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隨著滴加試劑的體積增加,燒杯中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滴管中的溶液是稀鹽酸
B.a點時溶液中鈉離子數量最多
C.b點時二者恰好完全反應
D.c點時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B
【分析】A、根據溶液的pH變化來分析;
B、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
C、根據溶液的pH來分析;
D、根據溶液的pH與酸堿性的關系、酸堿指示劑的變色情況來分析。
【解答】解: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發生的反應是NaOH+HCl=NaCl+H2O。
A、稀鹽酸呈酸性,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氯化鈉溶液呈中性。由圖可知,溶液的pH開始時大于7,呈堿性,隨著試劑滴加,pH逐漸減小,說明是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所以滴管中的溶液是稀鹽酸,故選項A說法正確;
B、在反應過程中,鈉離子沒有參與反應,其數量始終不變,并非a點時最多,故選項B說法錯誤;
C、b點時溶液的pH=7,說明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故選項C說法正確;
D、c點時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故選項D說法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明確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3.(2025 香坊區二模)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并用pH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進行測量,得到圖2和圖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圖2中c點表示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B.圖2中b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和NaOH
C.圖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質量不斷增加
D.圖3中e→f變化趨勢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C
【分析】A、根據c點溶液的pH=7,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b點時溶液的pH>7,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c點時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反應,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e→f溫度升高,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c點時溶液的pH=7,溶液顯中性,表示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B、b點時溶液的pH>7,說明氫氧化鈉沒有被完全反應,圖中b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NaOH,故選項說法正確。
C、圖中c點時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反應,圖中c→d是溶液由中性變為酸性,表示所示溶液中稀鹽酸的質量不斷增加,這時氫氧化鈉已被完全消耗,不能再生成氯化鈉,故選項說法錯誤。
D、圖中e→f溫度升高,該變化趨勢可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明確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數形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4.(2025 禪城區模擬)興趣小組利用題圖1裝置,對稀鹽酸和NaOH溶液的反應進行探究,并用傳感器記錄數據,結果如題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溶液乙是稀鹽酸
B.a點時溶液的溶質是NaCl和NaOH
C.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D.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總質量為300g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B
【分析】A、根據溶液pH的變化來分析;
B、根據溶液pH與酸堿性的關系來分析;
C、根據化學反應過程中溫度的變化來分析;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來分析。
【解答】解:A、由溶液的pH變化曲線可知,原燒杯內乙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因此溶液乙是稀鹽酸,則溶液甲是氫氧化鈉溶液,故A說法正確;
B、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a點所示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則該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和氯化氫,故B說法錯誤;
C、由化學反應中的溫度變化曲線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因此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故C說法正確;
D、燒杯內原稀鹽酸的質量為200g,由圖像可知,恰好反應時,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100g,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總質量為300g,故D說法正確。
故選:B。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常見物質的性質,主要利用物質的性質來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結合各方面的條件得出正確結論。
5.(2025 昆明模擬)為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的反應,甲、乙兩組同學按圖1所示裝置完成實驗,測定出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r/>A.甲組實驗pH變化對應的曲線是Ⅱ
B.若取M點對應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為紅色
C.向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適量CaCl2溶液可除去雜質
D.配制10%的稀硫酸196g,需要98%的濃硫酸20g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C
【分析】A、根據甲組同學中選用5%的稀硫酸,乙組同學選用10%的稀硫酸,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M點對應溶液的pH小于7,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是碳酸鈉、氫氧化鈉,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甲組同學中選用5%的稀硫酸,乙組同學選用10%的稀硫酸,相同體積時,乙組消耗的氫氧化鈉的質量大,溶液的pH下降的快,故乙組實驗pH變化對應的曲線是Ⅰ,甲組實驗pH變化對應的曲線是Ⅱ,故選項說法正確。
B、M點對應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若取M點對應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為紅色,故選項說法正確。
C、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是碳酸鈉、氫氧化鈉,向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適量CaCl2溶液,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鈉,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說法錯誤。
D、配制10%的稀硫酸196g,設需要98%的濃硫酸的質量為x,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196g×10%=x×98%,x=20g,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明確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數形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6.(2025 深圳模擬)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研究濃鹽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實驗時先滴入酚酞溶液,再滴入濃鹽酸,測出左側試管內溶液的pH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濃鹽酸可換成濃硫酸
B.t1時,a點溶液中有大量的H+
C.t2時,b點溶液的顏色為紅色
D.c點溶液中溶質有酚酞、HCl和NaCl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D
【分析】A、根據濃鹽酸具有揮發性,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a點溶液的pH>7,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b點溶液的pH=7,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c點溶液的pH<7,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溶于水形成鹽酸,鹽酸和氫氧化鈉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濃硫酸不具有揮發性,不能將濃鹽酸換成濃硫酸,故選項說法錯誤。
B、a點溶液的pH>7,顯堿性,溶液中有大量的氫氧根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C、b點溶液的pH=7,酚酞遇中性溶液為無色,溶液顏色為無色,故選項說法錯誤。
D、c點溶液的pH<7,溶液中氫氧化鈉被全部反應,鹽酸過量;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c點溶液中溶質有酚酞、HCl和NaCl,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明確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數形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二.填空題(共13小題)
7.(2025 鄭州模擬)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若土壤的酸性過強,可加入  氫氧化鈣或熟石灰或Ca(OH)2  進行改良。
(2)印染廠的堿性廢水可用硫酸進行中和處理。在處理過程中,廢水pH的變化為  由大到小(或逐漸減?。?。
(3)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過多的病人,可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l(OH)3+3HCl═AlCl3+3H2O  。
【考點】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氫氧化鈣或熟石灰或Ca(OH)2;
(2)由大到小(或逐漸減小);
(3)Al(OH)3+3HCl═AlCl3+3H2O。
【分析】(1)根據改良酸性土壤的方法來分析;
(2)根據溶液酸堿性的變化來分析;
(3)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
【解答】解:(1)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是一種堿,能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反應,因此可用氫氧化鈣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為:氫氧化鈣或熟石灰或Ca(OH)2;
(2)堿性溶液的pH大于7,隨著與硫酸的反應,溶液的堿性減弱,pH變小,故印染廠的堿性廢水可用硫酸進行中和處理。在處理過程中,廢水pH的變化為由大到小或逐漸減?。还蚀鸢笧椋河纱蟮叫。ɑ蛑饾u減?。?;
(3)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化學方程式為Al(OH)3+3HCl═AlCl3+3H2O;故答案為:Al(OH)3+3HCl═AlCl3+3H2O。
【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中和反應及其應用等相關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所得,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實驗、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聯系起來綜合分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
8.(2024春 梁溪區校級月考)“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農耕文化的產物,農耕生產與節氣息息相關。
(1)“立春”:萬物復蘇,春暖花開。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一種具有茉莉花香味的物質,乙酸苯甲酯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是  54:5:16  (填最簡整數比)。
(2)“谷雨”:時雨乃降,百果乃登。正常雨水略顯酸性,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CO2+H2O=H2CO3  。酸雨容易導致土壤酸化,不利于農作物生長,常用  B  (填字母)改良酸性土壤。
A.氫氧化鈉
B.氫氧化鈣
C.碳酸
D.KNO3
(3)“小滿”:小滿不滿,麥有一險。為促進小麥生長,需追加肥料。草木灰是一種鉀肥,主要成分是碳酸鉀,碳酸鉀溶液中的陰離子主要有    。
【考點】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化學式的計算;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54:5:16;
(2)CO2+H2O=H2CO3;B;
(3)。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即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原子個數之比,來計算乙酸苯甲酯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
(2)正常雨水略顯酸性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改良酸性土壤需要使用堿性物質,分析各選項物質的酸堿性來選擇合適的改良劑。
(3)碳酸鉀在水中會解離出鉀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找出其中的陰離子。
【解答】解:(1)乙酸苯甲酯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12×9):(1×10):(16×2)=54:5:16;
(2)正常雨水略顯酸性,是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酸雨容易導致土壤酸化,不利于農作物生長,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選:B;
(3)草木灰是一種鉀肥,主要成分是碳酸鉀,一般不與銨態氮肥混合使用,銨態氮肥能與堿性物質反應生成氨氣會降低肥效,說明碳酸鉀溶液顯堿性,即碳酸鉀溶液中含有氫氧根離子;碳酸鉀由碳酸根離子和鉀離子構成,因此碳酸鉀溶液中的陰離子主要有。
故答案為:
(1)54:5:16;
(2)CO2+H2O=H2CO3;B;
(3)。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知識在節氣相關情境中的應用。解題關鍵在于掌握化合物元素質量比計算、二氧化碳性質及常見物質的用途。這有助于提升學生將化學知識與實際聯系的能力。
9.(2024 廈門校級模擬)小陽把自制的一種黃色花汁,分別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試劑中,并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如表所示:
請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問題:
試劑 稀鹽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餾水 肥皂水 燒堿溶液
顏色 紅 紅 黃 黃 綠 綠
(1)該花汁 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堿指示劑。
(2)蚊子叮咬人時射入蟻酸(具有酸的性質),使皮膚紅腫、痛癢。要緩解這種癥狀,簡易可行的辦法是在叮咬處涂抹上述試劑中的 肥皂水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常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寫出胃舒平治療胃酸過多癥時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Al(OH)3+3HCl=AlCl3+3H2O  。
【考點】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酸堿指示劑的選擇及自制.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可以;
(2)肥皂水;
(3)Al(OH)3+3HCl=AlCl3+3H2O。
【分析】(1)根據稀鹽酸、食醋顯酸性;蔗糖水、蒸餾水呈中性;肥皂水、燒堿溶液呈堿性,從表中的顏色變化可知:該花汁遇到酸、堿以及中性溶液均會呈現不同的顏色進行分析;
(2)根據蟻酸呈酸性能導致皮膚紅腫、痛癢,要消除癥狀應該涂抹堿性物質,所以應在肥皂水和燒堿溶液中選擇進行分析;
(3)根據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進行分析。
【解答】解:(1)稀鹽酸、食醋顯酸性;蔗糖水、蒸餾水呈中性;肥皂水、燒堿溶液呈堿性,從表中的顏色變化可知:該花汁遇到酸、堿以及中性溶液均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可以作酸堿指示劑;
(2)由于蟻酸呈酸性能導致皮膚紅腫、痛癢,故要消除癥狀應該涂抹堿性物質,燒堿溶液對皮膚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所以應該涂抹肥皂水;
(3)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化學方程式為:Al(OH)3+3HCl=AlCl3+3H2O。
故答案為:(1)可以;
(2)肥皂水;
(3)Al(OH)3+3HCl=AlCl3+3H2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0.(2024 肥城市模擬)科學食用營養物質,可以保障人體健康。
(1)某同學的部分體液的pH如圖所示。
①圖中堿性最強的體液是  胰液  。
②該同學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過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為Al(OH)3】治療,其原理是  HCl+Al(OH)3=AlCl3+3H2O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某84消毒液產品的部分說明如下表。
【產品特點】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有效氯的質量分數為5.1%~6.9%。 【餐具消毒】用有效氯的質量分數為0.04%的消毒液浸泡,20min后用生活飲用水沖凈。 【注意事項】①外用消毒劑,須稀釋后使用。 ②不得將本產品與酸性產品(如廁類清潔產品)同時使用。
①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1  ,次氯酸的化學式為  HClO  。
②據表信息,將有效氯的質量分數為6.0%的84消毒液10g加入  1490  g水進行稀釋,即可用于餐具消毒。
③潔廁靈(主要成分為鹽酸)與84消毒液混合會產生有毒的氯氣(Cl2)。請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2HCl+NaClO= NaCl  +Cl2↑+H2O。
【考點】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物質的化學式;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
【專題】化學式的計算;溶液的組成及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胰液;HCl+Al(OH)3=AlCl3+3H2O;
(2)①+1;HClO;②1490;③NaCl。
【分析】(1)顯堿性溶液pH大于7,pH越大堿性越強。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
(2)①根據化合價原則進行分析;
②根據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分析;
③根據原子數目守恒原則分析。
【解答】解:(1)①物質的pH>7,呈堿性,pH越大,堿性越強。故圖中堿性最強的體液是胰液;
②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化學方程式為3HCl+Al(OH)3=AlCl3+3H2O;
(2)①化合物中,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則(+1)+x+(﹣2)=0,解得x=+1,次氯酸鈉中鈉元素化合價是+1價,次氯酸根是﹣1價,次氯酸中氫元素化合價是+1價,因此次氯酸的化學式為HClO;
②解:設加水的質量為x,根據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可得10×6.0%=(10+x)×0.04%,x=1490,解得x=1490g;
③根據原子數目守恒原則,反應前有2個氫原子、3個氯原子、1個鈉原子、1個氧原子;反應后有2個氯原子、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發現反應后缺少1個鈉原子和1個氯原子。
故答案為:(1)胰液;HCl+Al(OH)3=AlCl3+3H2O;
(2)①+1;HClO;②1490;③NaCl。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1.(2024 西城區校級模擬)地球表面的氧化鐵多形成于數億年前的兩次“大氧化事件”。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演化出的“鐵載體”對動植物吸收利用鐵元素起著關鍵作用。
(1)“大氧化事件”中的某一重要反應如下:4Fe(OH)2+O2+2H2O=4Fe(OH)3,反應前后化合價改變的元素有  Fe、O  。
(2)土壤的酸堿性會影響鐵載體細菌的生長。
①某地土壤的pH為6,該土壤呈  酸性  (填“酸性”、“中性”或“堿性”)。
②農業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含硫酸)的化學方程式是  H2SO4+Ca(OH)2=CaSO4+2H2O  。
【考點】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Fe、O;
(2)①酸性;②H2SO4+Ca(OH)2=CaSO4+2H2O。
【分析】(1)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
(2)①根據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進行分析解答。
②根據氫氧化鈣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Fe(OH)2中鐵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氫元素顯+1價,O2中氧元素顯0價,H2O中氧元素顯﹣2價,氫元素顯+1價,Fe(OH)3中鐵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氫元素顯+1價,反應前后化合價改變的元素有Fe、O。
(2)①某地土壤的pH為6,<7,則該土壤呈酸性。
②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消石灰)具有堿性,農業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質是熟石灰,氫氧化鈣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O4+Ca(OH)2=CaSO4+2H2O。
故答案為:
(1)Fe、O;
(2)①酸性;②H2SO4+Ca(OH)2=CaSO4+2H2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中和反應的應用、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2.(2024 夏津縣一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賦予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1)中國年味:過年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書法家用墨書寫對聯,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對聯能保存很長時間而不變色,因為  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穩定  。
(2)中國節氣:“谷雨”:時雨乃降,百果乃登。正常雨水的pH≈5.6是由于空氣中的  CO2  溶解在雨水中造成的,農業上常用  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3)中國科技:“玉兔號”月球車是中國首輛月球車,月球車上的太陽能電池板主要材料為硅。工業上可利用氫氣和四氯化硅(SiCl4)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取高純硅(Si),同時生成氯化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后硅元素的化合價  降低  (填“升高”“降低”“不變”之一)。
(4)中國智慧:古代人使用的金屬制品從3000多年前的青銅器到1500多年前的鐵器再到距今100多年前的鋁器,過程展現了古代人的智慧,這些金屬材料中鋁制品比鐵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  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內部的鋁進一步氧化  。
【考點】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碳的穩定性及應用;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及實驗;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專題】化學式的計算;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金屬與金屬材料;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1)根據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穩定分析。
(2)根據物質的性質來分析;
(3)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以及元素化合價的概念來分析;
(4)根據鋁的化學性質來分析。
【解答】解:(1)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穩定,則用墨書寫的對聯能保存很長時間而不變色。
(2)正常雨水顯酸性,是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
熟石灰為氫氧化鈣的俗稱,能和酸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氫氣和四氯化硅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硅和氯化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四氯化硅中,氯元素化合價為﹣1價,設硅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x+(﹣1)×4=0,解得x=+4,而硅單質中,硅元素化合價為0,則反應后硅元素化合價降低。
(4)鋁具有耐腐蝕性,是因為常溫下,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內部的鋁進一步氧化。
故答案為:
(1)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穩定;
(2)CO2;熟石灰;
(3);降低;
(4)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內部的鋁進一步氧化。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物質的性質及其用途、元素的化合價、化學方程式的寫法是解題的關鍵。
13.(2025 長春模擬)以宏觀、微觀、符號相結合的方式認識和表征化學變化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維方式。某實驗小組同學探究酸堿中和反應,向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發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
(1)反應結束時,溶液的pH  <  7。
(2)由圖可知,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實質是  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
(2)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分析】(1)根據反應的微觀過程圖,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中和反應的實質,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反應的微觀過程圖可知,反應后溶液中存在氫離子,即反應后溶液中存在鹽酸,溶液的pH小于7。
(2)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故答案為:
(1)<;
(2)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中和反應的原理、實質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4.(2025 廣州一模)同學們借助傳感器研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的中和反應,實驗過程中溶液pH及溫度的變化如圖1、圖2所示。
(1)由圖1可知該實驗是將  稀硫酸  溶液滴入  氫氧化鈉  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H2SO4═Na2SO4+2H2O  。由圖2可知,此反應屬于  放熱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2)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是  a  (填標號)。d點對應溶液的溶質是  Na2SO4、H2SO4  (填化學式)。
(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B  (填標號)。
A.a→b時,溶液的溫度在升高
B.a→d時,溶液的pH在減小
C.b→c時,鈉鹽的質量在增加
D.b點溶液中陰、陽離子個數相等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稀硫酸;氫氧化鈉;
(2)2NaOH+H2SO4═Na2SO4+2H2O;放熱;
(3)a;AB。
【分析】(1)根據圖像中pH的變化是從大于7逐漸減小到小于7,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
(3)A.根據中和反應屬于放熱反應,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d點溶液是氫氧化鈉和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硫酸,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b→c時,是硫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硫酸,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b點溶液的pH=7,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1)由圖像可知,pH開始時大于7,逐漸減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后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由圖2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此反應屬于放熱反應。
(2)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a點溶液的pH大于7,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d點溶液是氫氧化鈉和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硫酸,d點對應溶液的溶質是Na2SO4、H2SO4。
(3)A.中和反應屬于放熱反應,a→b時,溶液的溫度在升高,故選項說法正確。
B.d點溶液是氫氧化鈉和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硫酸,a→d時,溶液的pH在減小,故選項說法正確。
C.b→c時,是硫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硫酸,鈉鹽的質量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
D.b點溶液的pH=7,溶質是硫酸鈉,其化學式為Na2SO4,b點溶液中陰、陽離子個數不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1)稀硫酸;氫氧化鈉;
(2)2NaOH+H2SO4═Na2SO4+2H2O;放熱;
(3)a;AB。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明確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數形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5.(2025春 嵩縣期中)某同學用傳感器測定稀硫酸滴入稀氫氧化鋇溶液的過程中pH的變化,測定的結果如圖所示。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H2SO4+Ba(OH)2=BaSO4↓+2H2O  ;a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質為  Ba(OH)2  ;在c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顯  無  色。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H2SO4+Ba(OH)2=BaSO4↓+2H2O;Ba(OH)2;無。
【分析】根據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a點所表示的溶液的pH大于7,c點所表示的溶液的pH小于7,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O4+Ba(OH)2=BaSO4↓+2H2O;a點所表示的溶液的pH大于7,顯堿性,溶液中溶質為Ba(OH)2;c點所表示的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在c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顯無色。
故答案為:
H2SO4+Ba(OH)2=BaSO4↓+2H2O;Ba(OH)2;無。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明確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數形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6.(2025 高青縣一模)某同學用pH傳感器測定稀硫酸滴入氫氧化鉀溶液的過程中pH的變化,測定的結果如圖所示。
(1)在a點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會顯  紅  色。此時,溶液中存在的陰離子有  OH﹣、  (填離子符號)。
(2)b點處溶液pH ?。健?7,硫酸與氫氧化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KOH+H2SO4=K2SO4+2H2O  。該反應的類型是  復分解  反應,反應的實質是  H+和OH﹣結合生成H2O  。
(3)c點的溶液中溶質為  K2SO4、H2SO4  。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紅;OH﹣、;
(2)=;2KOH+H2SO4=K2SO4+2H2O;復分解;H+和OH﹣結合生成H2O;
(3)K2SO4、H2SO4。
【分析】(1)觀察圖像,a點溶液pH大于7,溶液呈堿性,據此判斷酚酞溶液的顯色情況;堿性溶液中存在氫氧根離子,硫酸與氫氧化鉀反應生成硫酸鉀,溶液中還存在硫酸鉀電離出的硫酸根離子。
(2)b 點pH等于7,說明此時硫酸與氫氧化鉀恰好完全反應。
(3)c 點溶液pH小于7,呈酸性,說明硫酸過量,溶液中的溶質為硫酸鉀和硫酸;根據硫酸與氫氧化鉀反應生成硫酸鉀和水的事實,寫出化學方程式,判斷反應類型并分析反應實質。
【解答】解:(1)a點溶液pH大于7,顯堿性,在a點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會顯紅色。此時溶液中存在氫氧化鉀與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鉀,還有未反應完的氫氧化鉀,所以溶液中存在的陰離子有OH﹣、。
(2)b點處溶液pH=7。硫酸與氫氧化鉀反應生成硫酸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KOH+H2SO4=K2SO4+2H2O;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H2O。
(3)c 點溶液pH小于 7,硫酸過量,溶液中溶質為K2SO4、H2SO4。
故答案為:
(1)紅;OH﹣、;
(2)=;2KOH+H2SO4=K2SO4+2H2O;復分解;H+和OH﹣結合生成H2O;
(3)K2SO4、H2SO4。
【點評】本題考查酸堿中和反應與pH的相關知識。解題關鍵在于理解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以及酸堿中和反應的原理和實質。通過分析圖像數據來解答問題,有助于提升對酸堿反應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17.(2025 宣威市校級模擬)小聰利用pH傳感器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過程,實驗裝置如圖1。向盛有一定量含有酚酞的X溶液中逐滴加入Y溶液,同時攪拌,測定燒杯中溶液的pH如圖2所示。
(1)燒杯中的X溶液是 稀鹽酸  。
(2)結合圖像分析上述實驗,a點溶液的pH?。肌?(選填“>”“=”或“<”)7;燒杯中NaCl的質量分數 先增大、后減小  (選填“先增大后減小”或“先減小后增大”)。
(3)寫出氫氧化鈉與鹽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HCl+NaOH=NaCl+H2O  。
(4)當pH=7時,消耗4%的氫氧化鈉溶液10克,則被中和的鹽酸溶質質量為 0.365  g。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稀鹽酸;
(2)<;先增大、后減??;
(3)HCl+NaOH=NaCl+H2O;
(4)0.365。
【分析】(1)根據溶液的pH變化情況來分析;
(2)根據溶液的pH以及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
(3)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
(4)根據溶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利用化學方程式來分析計算。
【解答】解:(1)由圖可知,一開始pH小于7,隨著反應的進行,pH逐漸增大至大于7,故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稀鹽酸中,故燒杯中的X溶液是稀鹽酸;
(2)由圖可知,a點時,溶液的pH<7;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溶質質量逐漸增加,溶質質量分數逐漸增大,待完全反應后,氯化鈉的質量不再變化,繼續滴入稀鹽酸,溶液質量增加,故溶質質量分數逐漸減小,故燒杯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先增大、后減??;
(3)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
(4)設被中和的鹽酸中溶質質量為x,則:
HCl+NaOH=NaCl+H2O
36.5 40
x 10g×4%
x=0.365g
答:被中和的鹽酸溶質質量為0.365g。
故答案為:(1)稀鹽酸;
(2)<;先增大、后減小;
(3)HCl+NaOH=NaCl+H2O;
(4)0.365。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明確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數形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8.(2025 許昌一模)室溫時,向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忽略溶液溫度的變化)。
(1)a點溶液中的微粒為  氫離子、硫酸根離子、水分子(或H+、、H2O)  。
(2)b點燒杯內液體的pH  =  7(填“>”“=”“<”)。
(3)c點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顏色為  藍色  。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氫離子、硫酸根離子、水分子(或H+、、H2O);
(2)=;
(3)藍色。
【分析】根據向盛有稀H2SO4的燒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溶液中溶質的質量逐漸減小,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氫氧化鋇溶液,溶液變為Ba(OH)2溶液,溶質質量又會逐漸增加,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向盛有稀H2SO4的燒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溶液中溶質的質量逐漸減小,a點為稀H2SO4有剩余,a點溶液中的微粒為氫離子、硫酸根離子、水分子(或H+、、H2O)。
(2)b點硫酸與氫氧化鋇恰好完全反應,為水,顯中性,燒杯內液體的pH=7。
(3)c點溶液為Ba(OH)2溶液,溶液呈堿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為藍色。
故答案為:
(1)氫離子、硫酸根離子、水分子(或H+、、H2O);
(2)=;
(3)藍色。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明確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數形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9.(2025 襄城縣模擬)圖甲是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溶液pH的變化圖像。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HCl+NaOH═NaCl+H2O?!?。
(2)當溶液呈中性時,所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是  10  mL。
(3)請在圖乙的虛線框內將C點時溶液中的微粒補畫完整。
【考點】中和反應相關實驗與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HCl+NaOH=NaCl+H2O;
(2)10;
(3)。
【分析】(1)根據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當溶液呈中性時,溶液的pH=7,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C點時溶液的pH大于7,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
(2)當溶液呈中性時,溶液的pH=7,所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是10mL。
(3)C點時溶液的pH大于7,溶液顯堿性,氫氧化鈉溶液過量,溶液中溶質是氫氧化鈉、氯化鈉,虛線框內微粒為鈉離子、氫氧根離子,其離子符號分別是Na+、OH﹣,即。
故答案為:
(1)HCl+NaOH=NaCl+H2O;
(2)10;
(3)。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明確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數形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枝特区| 泰州市| 和林格尔县| 云龙县| 合作市| 南丰县| 宣武区| 鄂托克前旗| 开原市| 芜湖市| 新和县| 车致| 渝北区| 驻马店市| 塘沽区| 郯城县| 小金县| 恭城| 安新县| 获嘉县| 岳普湖县| 五台县| 三门县| 龙口市| 惠水县| 丹凤县| 米林县| 格尔木市| 安泽县| 锡林浩特市| 上饶市| 福清市| 桦南县| 土默特左旗| 德惠市| 萨迦县| 霍州市| 湘乡市| 元阳县| 景谷|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