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 甘肅卷化學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框?;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下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藏品中,主要成分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是A. 勞動英雄模范碑(南梁革命紀念館藏)B. 紅軍黨員登記表(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藏)C. 陜甘紅軍兵工廠鐵工具(甘肅省博物館藏)D. 謝覺哉使用過的皮箱(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藏)2. 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代陶制文物,陶制文物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鹽,下列有關表述錯誤的是A. 基態Si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圖:B. 的同位素可作為有機反應示蹤原子C. 的電子式為:D. 的球棍模型為:3. 苦水玫瑰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可從中提取高品質的玫瑰精油。玫瑰精油成分之一的結構簡式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該分子含1個手性碳原子 B. 該分子所有碳原子共平面C. 該物質可發生消去反應 D. 該物質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4. 加氫轉化成甲烷,是綜合利用實現“碳中和”和“碳達峰”的重要方式。525℃,101kPa下,。反應達到平衡時,能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A. 減小體系壓強 B. 升高溫度C. 增大濃度 D. 恒容下充入惰性氣體5. X、Y、Z、W、Q分別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Q基態原子的價電子數相同,均為其K層電子數的3倍,X與Z同族,W為金屬元素,其原子序數等于X與Z的原子序數之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X與Q組成的化合物具有還原性 B. Y與Q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顯堿性C. Z、W的單質均可在空氣中燃燒 D. Z與Y按原子數組成的化合物具有氧化性6. 丁酸乙酯有果香味。下列制備、純化丁酸乙酯的實驗操作對應的裝置錯誤的是(加熱及夾持裝置略)A B C D回流 蒸餾 分液 干燥A. A B. B C. C D. D7. 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下列事實與結構因素無關的是選項 事實 結構因素A K與Na產生的焰色不同 能量量子化B 的沸點高于 分子間作用力C 金屬有良好的延展性 離子鍵D 剛玉的硬度大,熔點高 共價晶體A. A B. B C. C D. D8. 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不成立的是選項 物質的性質 用途A 具有熱分解性 餐具洗滌劑B 酚醛樹脂具有耐高溫、隔熱性 飛船外層燒蝕材料C 離子液體具有導電性 原電池電解質D 水凝膠具有親水性 隱形眼鏡材料A. A B. B C. C D. D9. 我國化學家合成了一種帶有空腔的杯狀主體分子(結構式如圖a),該分子和客體分子可形成主客體包合物:被固定在空腔內部(結構示意圖見圖b)。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主體分子存在分子內氫鍵 B. 主客體分子之間存在共價鍵C. 磺酸基中的S—O鍵能比小 D. 和中N均采用雜化10. 我國科學家制備了具有優良雙折射性能的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電負性 B. 原子半徑C. 中所有I的孤電子對數相同 D. 中所有N—H極性相同11. 處理某酸浸液(主要含)的部分流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沉銅”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B. “堿浸”過程中NaOH固體加入量越多,沉淀越完全C. “氧化”過程中鐵元素化合價降低D. “沉鋰”過程利用了的溶解度比小的性質12. 我國科研工作者設計了一種Mg-海水電池驅動海水()電解系統(如下圖)。以新型為催化劑(生長在泡沫鎳電極上)。在電池和電解池中同時產生氫氣。下列關于該系統的說法錯誤的是A. 將催化劑生長在泡沫鎳電極上可提高催化效率B. 在外電路中,電子從電極1流向電極4C. 電極3的反應為:D. 理論上,每通過2mol電子,可產生13. 下列實驗操作能夠達到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目的A 測定0.01mol/L某酸溶液的pH是否為2 判斷該酸是否為強酸B 向稀溶液滴入幾滴濃硫酸,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探究對水解的影響C 向溶液先滴入幾滴NaCl溶液,再滴入幾滴NaI溶液,觀察沉淀顏色變化 比較AgCl和AgI的Ksp大小D 將氯氣通入溶液,觀察是否產生淡黃色沉淀 驗證氯氣的氧化性A. A B. B C. C D. D14. 氨基乙酸是結構最簡單的氨基酸分子,其分子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在25℃時,其分布分數[如=]與溶液pH關系如圖1所示。在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NaOH溶液,溶液pH與NaOH溶液滴入體積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曲線Ⅰ對應離子是B. a點處對應的pH為9.6C. b點處D. c點處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15. 某興趣小組按如下流程由稀土氧化物和苯甲酸鈉制備配合物,并通過實驗測定產品純度和結晶水個數(雜質受熱不分解)。已知在堿性溶液中易形成沉淀。在空氣中易吸潮,加強熱時分解生成。(1)步驟①中,加熱的目的為_______。(2)步驟②中,調節溶液pH時需攪拌并緩慢滴加NaOH溶液,目的為_______;pH接近6時,為了防止pH變化過大,還應采取的操作為_______。(3)如圖所示玻璃儀器中,配制一定物質量濃度的苯甲酸鈉溶液所需的儀器名稱為_______。(4)準確稱取一定量產品,溶解于稀中,萃取生成的苯甲酸,蒸去有機溶劑,加入一定量的NaOH標準溶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用HCl標準溶液滴定剩余的NaOH。滴定終點的現象為_______。實驗所需的指示劑不可更換為甲基橙,原因為_______。(5)取一定量產品進行熱重分析,每個階段的重量降低比例數據如圖所示。0~92℃范圍內產品質量減輕的原因為_______。結晶水個數_______。[,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6.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從銅冶煉煙塵(主要含S、及Cu、Zn、Pb的硫酸鹽)中高效回收砷、銅、鋅和鉛的綠色工藝,部分流程如下:已知:熔點314℃,沸點460℃分解溫度:,,,高于(1)設計焙燒溫度為600℃,理由為_______。(2)將通入和的混合溶液可制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3)酸浸的目的為_______。(4)從浸出液得到Cu方法為_______(任寫一種)。(5)某含Pb化合物是一種被廣泛應用于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晶體材料,室溫下該化合物晶胞如圖所示,晶胞參數,。與Pb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pm(用帶有晶胞參數的代數式表示);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晶體密度計算式為_______(用帶有阿伏加德羅常數的代數式表示和分別表示Cs、Pb和Br的摩爾質量)。17. 乙炔加氫是除去乙烯中少量乙炔雜質,得到高純度乙烯的重要方法。該過程包括以下兩個主要反應:反應1:反應2:(1)25℃,101kPa時,反應 _______。(2)一定條件下,使用某含Co催化劑,在不同溫度下測得乙炔轉化率和產物選擇性(指定產物的物質的量/轉化的乙炔的物質的量)如圖所示(反應均未達平衡)。①在范圍內,乙炔轉化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為_______(任寫一條),當溫度由220℃升高至260℃,乙炔轉化率減小的原因可能為_______。②在120~240℃范圍內,反應1和反應2乙炔的轉化速率大小關系為_______(填“>”“<”或“=”),理由為_______。(3)對于反應1,反應速率與濃度的關系可用方程式表示(k為常數)。時,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測定了不同濃度時的反應速率(如下表)。當時,_______。實驗組一二(4)以Pd/W或Pd為催化劑,可在常溫常壓下實現乙炔加氫,反應機理如下圖所示(虛線為生成乙烷路徑)。以_______為催化劑時,乙烯的選擇性更高,原因為_______。(圖中“*”表示吸附態;數值為生成相應過渡態的活化能)18. 毛蘭菲是一種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天然菲類化合物,可按下圖路線合成(部分試劑省略):(1)化合物A中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_______,化合物A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2)化合物B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3)關于化合物C的說法成立的有_______。①與溶液作用顯色 ②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③與D互為同系物 ④能與HCN反應(4)C→D涉及反應類型有_______,_______。(5)F→G轉化中使用了,其名稱為_______。(6)毛蘭菲的一種同分異構體Ⅰ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可由多取代苯甲醛J出發,經多步合成得到(如下圖)。已知J的譜圖顯示四組峰,峰面積比為。J和I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5:ADBCB 6-10:BCABC 11-14:ADDC15. (1)升高溫度,加快溶解速率,提高浸出率(2) ①. 防止生成沉淀 ②. 緩慢滴加NaOH溶液,同時測定溶液的pH值(3)容量瓶、燒杯 (4) ①. 滴入最后半滴標準溶液,溶液有淺紅色變無色,并保持半分鐘不褪色 ②. 滴定終點呈堿性,使用甲基橙誤差較大(5) ①. 吸潮的水 ②. 1.716. (1)使硫酸銅分解,硫酸鋅和硫酸鉛不分解,同時使As2O3沸騰收集(2)4++2=3+CO2(3)分離硫酸鉛,得到純凈的硫酸銅溶液(4)電解法或置換法 (5) ①. ②. CsPbBr3 ③.17. (1)-137(2) ①. 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或溫度升高,催化劑活性增強 ②. 催化劑在該溫度范圍內失活 ③. > ④. 乙烯的選擇性大于乙烷,說明反應1乙炔的轉化速率大于反應2乙炔的轉化速率(3)9.2×10-3(4) ①. Pd/W ②. Pd/W做催化劑時,生成乙烷的活化能大于Pd催化劑時的18. (1) ①. 酚羥基、醛基 ②.(2) (3)②④(4) ①. 還原反應 ②. 加成反應(5)甲醇鋰 (6) ①. 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