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試化學試卷(滿分:80分)可能用到相對原子質量:H1B11C12N14O16Na23Mg24S32C135.5Ca40Fe56Cu64Zn65Ag108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共36分)1.我國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體現了大國擔當。碳中和中的碳是指A.碳原子B.碳元素C.二氧化碳D.含碳物質2.唐代陸羽《茶經·三之造》中記載茶葉制作過程:“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學變化的是A.蒸B.搗C.焙D.封3.近年我國在科技領域不斷取得新成就。對相關成就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理解錯誤的是A.“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外殼使用鈦合金,鈦合金屬于金屬材料B.“長征七號”采用了液氧煤油發動機,煤油是純凈物C.我國科學家實現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一種糖類物質D.我國實現了高性能纖維鋰離子電池的規模化制備,鋰離子電池放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兩種微粒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則其一定屬于同種元素B.某陽離子和某陰離子,其質子數和電子數都可能分別相同C.同種元素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的絕對值之和不超過8D.凡單原子形成的離子,一定具有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電子層結構5.1827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進行了NH3的噴泉實驗。在此啟發下,某興趣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其中,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是滴有酚酞的水溶液Cao濃氨水圖1圖2圖3圖4A.圖1:噴泉實驗B.圖2:干燥NHC.圖3:收集NH;D.圖4:制備NH36.我們把反應前后有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其中所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的物質是還原劑,所含元素的化合價降低的物質是氧化劑。請據此判斷下列反應中H0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三個反應的是第1頁共4頁座位號:A.C+H2O=CO+H2B.Cl2+H2O=HCIO+HCIC.2S02+02+2H20=2H2S04D.3NO2+H2O=2HNO:+NO7.T℃時,將一定量N03的不飽和溶液平均分為三份,分別恒溫蒸發出水的質量為5g、10g、15g,析出NO3晶體的質量依次為ag、bg、cg,則a、b、c三者的關系為A.c=2b-aB.c=a+bC.c=a+2bD.c=2a一b8.金屬硫化物MxS,可以催化反應CL+2HS=CS+4H2,在除去天然氣中的HS的同時又可以獲得H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OM●SA.該過程中涉及的所有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oHHB.此轉化過程對產物的儲存安全性要求較高步驟1步驟、C.在反應前后金屬硫化物MS,中M與S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D.題圖所示反應過程中,步驟I可理解為HS中S與催化劑中的M之間發生作用9.向一定質量的AgNO,和Cu(NO)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金屬Z1,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稱量,得到質量為克的濾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取濾渣滴加稀鹽酸,一定有氣泡產生B.取反應后的濾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產生C.反應后的濾渣一定沒有鋅,濾液一定呈藍色D.濾液中的溶質最多有兩種,濾渣中的物質至少有兩種10.溶液的導電能力和單位體積內溶液中離子的數目和所帶電荷數有關。一般來說離子數目及所帶電荷越多,導電能力越強。向一定量的C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OHDz溶液至沉淀剛好不再增加,然后再逐滴加稀鹽酸至過量,下列各項中的曲線可近似表示整個過程中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用電流強度I表示)變化的是//mA/mAmA/mA(溶液)/m(溶液)mL溶液)m(溶液)mLABCD11.取一定質量的NaOH溶液分成A、B兩等份,分別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繼續向兩溶液中逐滴加入等密度的鹽酸溶液,相同狀況下產生的C02氣體體積與所加的鹽酸體積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通入CO2的量:A>BV(CO.)B.加鹽酸之前A溶液中的溶質是碳酸鈉和碳酸氫鈉C.B溶液中消耗鹽酸0NaOH+HCI NaCl+H2OD.當加入鹽酸75ml時,溶液A和B中溶質相同25607鹽酸的體積/mL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