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區域位置與特征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圖1為澳大利亞牧羊帶分布圖,圖2為美國農業帶分布圖,圖3為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裕華區·期末)下列的敘述符合兩國的是( )A.東臨太平洋 B.地勢東西兩側低,中間高C.農產品出口大國,且品種相同 D.農業生產地區專業化、機械化水平高2.(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裕華區·期末)根據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的優勢,該國應該大力發展的工業部門是( )①航天工業②電子工業③鋼鐵工業④采礦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裕華區·期末)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影響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市與人口的分布 B.地形的原因C.氣候的原因 D.以上原因都不是【答案】1.D 2.C 3.A【解析】1.由圖1和圖2可知,圖中國家是澳大利亞和美國。 澳大利亞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 A不符合題意。根據所學知識,兩國地勢都屬于東西兩側高,中部低,B錯誤。結合兩圖來看,澳大利亞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是羊毛、小麥以及牛肉;美國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是玉米和大豆, C錯誤。澳大利亞和美國的農業生產都具有高度的專業化和機械化水平,D符合題意。故選D。2.由圖3可知,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鐵礦資源,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因此澳大利亞應該大力發展的工業部門是鋼鐵工業、采礦業,③④正確;航天工業和電子工業不是澳大利亞大力發展的工業部門,①②錯誤。故選C。3.由圖3可知,澳大利亞的鐵路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地區和西部城市之間,方便城市之間的交通出行和物資運輸,所以影響澳大利亞鐵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和人口分布。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澳大利亞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組成.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大部分屬于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最廣;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下圖為“美國本土地區”簡圖及“美國本土農業帶圖”,完成下面小題。4.(23-24七下·甘肅天水甘谷縣·期末)密西西比河是美國最大的河流,該河流( )A.由低緯流向高緯 B.沿岸多熱帶雨林C.干流主要流經中央大平原 D.越往下游河流結冰期越長5.(23-24七下·甘肅天水甘谷縣·期末)美國東北部工業發達,其鋼鐵工業發展最主要的資源條件是( )A.充足的水資源 B.豐富的煤鐵資源 C.豐富的海洋資源 D.廉價的勞動力資源6.(23-24七下·甘肅天水甘谷縣·期末)對美國的說法,正確的是( )A.乳畜帶地廣人稀,城市少 B.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地形平坦C.“硅谷”所在城市---舊金山東臨大西洋 D.白種人為主,信仰基督教,通用英語【答案】4.C 5.B 6.D【解析】4.密西西比河是美國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長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讀圖可知,密西西比河由高緯度流向低緯度,故A錯誤;沿途經過亞熱帶濕潤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草原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故B錯誤;干流主要流經中央大平原,故C正確;越往下游緯度越低,氣溫越高,河流結冰期越短,故D錯誤。故選C。5.美國東北部工業位于五大湖附近,水源充足,靠近海洋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并不是鋼鐵工業發展最主要的資源條件,故AC錯誤;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但不廉價,故D錯誤;讀圖可知,此區域礦產資源豐富,能夠為發展鋼鐵工業主要的原料和燃料,故B正確。故選B。6.美國乳畜帶主要分布在東北部五大湖沿岸地區,該地區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生長,且人口密集,城市眾多,消費市場廣闊,為乳畜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并非地廣人稀、城市少,A錯誤;美國的畜牧和灌溉農業區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山地地區,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起伏較大,B錯誤;“硅谷”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灣區南部,舊金山西臨太平洋,C錯誤;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以白種人為主,大多數人信仰基督教,通用語言為英語,D正確。故選D。【點睛】美國本土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的母親河,其地形分西、中、東三大地形區,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大平原,東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亞山,美國的農業非常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農業實現了地區專門化和生產專門化。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預計于2025年8月7日-17日在中國四川成都舉行,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約5000名參賽選手將齊聚成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23-24六下·山東淄博張店區·期末)對下列來自各地區的參賽隊伍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歐洲西部各代表隊:白色人種為主 B.亞洲西部各代表隊:多信仰伊斯蘭教C.北美洲中部代表隊:使用英語 D.撒哈拉以南非洲各代表隊:來自發達國家8.(23-24六下·山東淄博張店區·期末)亞洲下列地區中開展沖浪運動自然條件最優越的是( )A.西亞 B.北亞 C.東南亞 D.中亞【答案】7.D 8.C【解析】7.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西部以白色人種為主,故A不符合題意。西亞多為阿拉伯國家,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故B不符合題意。中美洲地區使用英語,故C不符合題意。撒哈拉以南的國家多是欠發達國家,故D符合題意,該題選D。8.西亞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氣候干旱,故A錯誤。北亞緯度高,氣候寒冷且漫長,河流大多結冰期長,故B錯誤。東南亞屬于熱帶季風和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沛,河流流量大,故C正確。中亞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干旱,故D錯誤。故選C。【點睛】人類可以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三種主要人種,人人平等;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以歐洲、美洲、大洋洲為主)、伊斯蘭教(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佛教(分布在亞洲東部與東南部。)世界主要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2022年7月4日,“瀾湄合作”第七次外長會在緬甸舉行,“瀾湄合作”是指中國及東南亞之間開展的互惠合作。圖為“中南半島河流與城市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9.(22-23七下·安徽巢湖·期末)圖中A河是一條國際性河流,其流入東南亞后被稱為( )A.瀾滄江 B.湄公河 C.湄南河 D.伊洛瓦底江10.(22-23七下·安徽巢湖·期末)由圖可知,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是( )A.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B.地勢低平,平原廣闊C.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D.地勢低平,丘陵眾多11.(22-23七下·安徽巢湖·期末)“瀾湄合作”促進了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貿易,中國從東南亞進口的貨物中,最有可能出現的一組是( )A.稻米、小麥 B.甜菜、蘋果 C.橡膠、椰子 D.棉花、大豆【答案】9.B 10.A 11.C【解析】9.據圖可知,圖中A河流在我國境內是瀾滄江,流入東南亞后為湄公河,故B正確,ACD錯,本題選B。10.中南半島的地表形態特征為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故A正確,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中南半島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平原并不廣闊,BCD錯,本題選A。11.東南亞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甜菜和蘋果生長在溫帶,橡膠、椰子為熱帶作物,故B錯誤,C正確;我國盛產小麥、棉花,故AD錯,本題選C。【點睛】東南亞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等熱帶經濟作物的最大產區。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泰國的橡膠生產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生產椰子最多的國家。大豆性喜暖,生長過程中需水量較大,美國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出口國。讀“美國和巴西大豆產區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2.(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與巴西相比,美國大豆主產區的突出優勢是A.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 B.緯度較低,水熱條件較優越C.地勢低平,河網較稠密 D.科技發達,農業生產專業化13.(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近年來,巴西為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不斷向甲地拓荒,可能帶來的影響是①水土流失加劇②熱帶雨林面積減小③生物多樣性銳減④沙塵暴增多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4.(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美國聚居華人最多的城市,附近有一著名的“硅谷”的是( )A.華盛頓 B.紐約 C.圣弗朗西斯科 D.洛杉磯15.(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巴西的首都位于( )A.亞馬孫平原 B.巴西高原 C.南部沿海 D.北部內陸16.(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宿遷市某外貿公司打算前往巴西采購一批農產品,他最可能訂購的貨物是( )A.天然橡膠、椰子 B.長絨棉、椰棗C.咖啡、可可 D.黃麻、水稻【答案】12.D 13.C 14.C 15.B 16.C【解析】12.與巴西相比,美國大豆主產區的突出優勢是科技發達,農業生產專業化,D正確;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不是突出優勢,A錯誤;大部分地處中緯度地區,B錯誤;地勢低平,河網較稠密不是突出優勢,C錯誤。故選D。13.亞馬孫平原分布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巴西大豆產區向亞馬孫平原擴張,雨林會遭受破壞,從而導致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全球氣候變暖加劇等環境問題,①②③正確。該地區降水豐富,不易發生沙塵暴,④錯誤。C正確,ABD錯誤。故選C。14.結合所學知識,圣弗朗西斯科是美國聚居華人最多的城市,附近有著名的“硅谷”,故選C。15.讀圖可知,巴西的首都是位于巴西高原的巴西利亞,故選B。16.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盛產熱帶農作物,如我國宿遷市某外貿公司打算前往巴西采購一批農產品,他最可能訂購的貨物是咖啡和可可,天然橡膠和椰子主要在東南亞,長絨棉和椰棗主要在西亞和北非,黃麻主要要南亞,水稻種植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故選C。【點睛】巴西熱帶雨林遭到破壞,面積減少,地球自身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減弱,會加劇全球氣候變暖,雨林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雨林生物多樣性銳減,作為“地球之肺”,面積減少后會影響全球氣候,減少全球水循環和水平衡的能力下降等等。17.(22-23七下·西藏拉薩第八中學·期末)在美國,華人、華僑往往聚居在一起,形成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 )A.唐人街 B.華爾街 C.民族村 D.南京街【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唐人街也被稱為華埠或中國城,是華人在其他國家城市地區聚居的地區,美國有“唐人街”之稱的城市是紐約、舊金山、洛杉磯,A正確;BCD錯誤。故選A。18.(23-24七下·甘肅張掖甘州區·期末)讀美國本土圖(如圖),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陰影部分是玉米帶 B.圖中陰影部分是乳畜帶C.鄰國A是墨西哥 D.首都B是紐約【答案】B【詳解】讀圖可知,圖中陰影部分是位于美國本土的東北五大湖附近,這里水資源充足,氣候冷濕,有利于牧草的生長,人口和城市密集,市場需求量大,因此圖中陰影部分是乳畜帶,B正確,A錯誤;鄰國A是加拿大,首都是華盛頓,C、D錯誤。綜上所述,A、C、D錯誤。故選B。【點睛】美國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部與加拿大接壤,南部與墨西哥相鄰,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北臨北冰洋。二、解答題19.(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橋西區·期末)學習先進經驗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圖1為美國地形圖、圖2為美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圖3為美國農業帶分布圖,結合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美國位于北半球、 半球,東臨 ,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2)結合資料,分析美國成為世界重要農產品出口國的原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3)圖3反映了美國農業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形成了一些農業帶。其中東北部乳畜帶形成的社會經濟條件是 。【答案】(1) 西半球 大西洋(2) 平原 北溫帶 減少 密西西比河 平坦 廣 充足 高(3)這里是東北工業區,人口和城市分布密集,靠近市場。【分析】本大題以美國地形、年降水量和農業帶分布圖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美國的位置、農業發展條件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美國位于北半球、西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2)地形方面:美國地形以平原為主。 氣候方面:美國地處北溫帶,夏季高溫;三面環海,降水由東向西遞減。 水源方面:主要河流是密西西比河。 綜合地形、氣候、水源等自然條件,美國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水源充足,水熱條件較好;同時高度機械化、領先世界的生物技術、信息化技術助力農業發展,技術水平高。(3)美國東北部乳畜帶形成的社會經濟條件是:這里是東北部工業區,城市和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闊。因為乳畜產品主要面向城市消費市場,東北部地區城市眾多、人口密集,對乳畜產品的需求量大。20.(23-24七下·安徽六安舒城縣·期末)閱讀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2023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中巴經濟走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起我國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瓜達爾港到喀什的輸油管道于2022年3月5日正式開通。材料二:“一帶一路”路線示意圖(甲),麥加大清真寺(乙),中南半島地形圖(丙)(1)2023年6月,一艘商船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港出發西行,經停中南半島時,發現當地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由丙圖可知,該半島山脈與河流的分布特點 。(2)甲圖中,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區。中巴經濟走廊建成后,我國從中東進口石油可以不必繞道A 海峽,大大縮短了運輸距離。(3)7月初,商船行至B海附近,發現C半島上有很多穿白色長袍、戴白色頭巾的人在乙圖中的建筑里朝覲,可以推斷他們主要信仰 教。商船繼續前行,穿過D 運河駛入地中海,最終到達目的地。(4)近年來,柬埔寨、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吸引了大量中國游客,試分析原因。(可從距離、景觀、語言文化等方面作答,答出點即可)【答案】(1) 水稻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2) 波斯灣 馬六甲(3) 伊斯蘭 蘇伊士(4)東南亞與我國山水相連,距離較近;東南亞以熱帶景觀為主,景色優美,與我國景觀差異大;東南亞是華人、華僑集中分布區,語言文化相近,便于交流;東南亞主要為發展中國家,消費水平低。【分析】本題以“一帶一路”路線示意圖,麥加大清真寺,中南半島地形圖為資料,涉及亞洲的季風季候、中東的石油資源和宗教、東南亞的地形特征、農業和旅游業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東南亞以熱帶季風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濕熱的氣候非常適合水稻和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2)中東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中巴經濟走廊建成前,我國從中東進口石油主要經過A馬六甲海峽,距離較遠;中巴經濟走廊建成后,可以從瓜達爾港采用管道將石油輸往喀什,距離縮短,運費降低。(3)讀圖可知,B為紅海;阿拉伯半島居民以阿拉伯人為主,該地居民通用阿拉伯語,屬于白色人種,信仰伊斯蘭教。D為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4)東南亞地區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既有風光秀美的熱帶自然風光,又有歷史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跡,吸引了大量中國游客。東南亞與我國山水相連,距離較近;東南亞以熱帶景觀為主,景色優美,與我國景觀差異大;東南亞是華人華僑集中分布區,語言文化相近,便于交流;東南亞主要為發展中國家,消費水平低。21.(22-23七下·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美國農業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并根據當地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市場需求,實行農業生產專業化。材料二: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周圍地區,是美國工業最悠久也是最發達的地區,汽車城底特律,,鋼鐵中心芝加哥等都是代表。材料三:美國本土略圖和美國本土農業帶(區)的分布圖。(1)讀美國本土略圖,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 (大洋) B (國家) D (河流) E (湖泊)(2)請分析五大湖周圍主要分布乳畜帶的原因。(3)五大湖周圍地區是美國最發達的工業區,說出其優勢條件。【答案】(1) 大西洋 加拿大 密西西比河 蘇必利爾湖(2)①氣候冷濕,適合牧草的生長;②城市和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闊。(3)①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豐富);②交通便利(水運交通便利);③科技發達;④工業基礎雄厚;⑤勞動力豐富;⑥城市眾多,消費市場廣大。【分析】本題以美國為材料,設置三個小題,涉及美國的位置范圍、地形地勢、河流湖泊、農業發展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讀圖可知,A位于美國東部,為大西洋;B位于美國北部,為加拿大;D為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E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東北部五大湖附近的農業帶是乳畜帶,該地城市和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闊,氣候冷濕,適合牧草的生長,乳畜業發達。(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五大湖附近,這里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可以提供原料,位于五大湖附近,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科技發達,城市眾多,消費市場廣大,利于發展工業,工業發達。22.(22-23七下·安徽巢湖·期末)讀下列材料和圖,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亞洲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高峰,全部分布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000多萬平方千米。 (1)亞洲山河眾多,地勢地伏大,地勢特征是 ;河流呈 狀流入四周的海洋。(2)圖中D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E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3)圖中甲代表的是 (海峽),乙代表的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4)受 (風向)季風的影響,為C國帶來豐沛的降水,但由于該季風不穩定,C國容易發生 災害。【答案】(1) 中高部,四周低 放射(狀)(2) 貝加爾湖 里海(3) 馬六甲 蘇伊士運河(4) 西南 旱澇(或水旱)【分析】本大題以“亞洲山脈、河流分布略圖”為材料,涉及亞洲的地勢特征、最大的半島、鄰國、亞歐分界線、板塊運動、西南季風、馬六甲海峽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地理核心素養。【詳解】(1) 結合所學知識和讀圖可知,亞洲地勢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的影響,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2)圖中D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E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也是亞歐分界線的一部分。(3)讀圖可知,甲海峽是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非洲與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乙代表的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4)由圖可知,C國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受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的影響,西南季風的不穩定性,旱澇災害頻繁。23.(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下圖為“中南半島地形、農作物及主要城市分布圖”以及“曼谷市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讀下圖完成以下問題。(1)中南半島的山脈多南北延伸,地勢特征大致為 ,河流流向多為自北向南流,形成了獨特的 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2)圖中馬六甲海峽是連接 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3)該半島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答案】(1) 北高南低 山河(2) 太平 印度(兩空位置可互換)(3)水稻【分析】本題以中南半島地形、農作物及主要城市分布圖和曼谷市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中南半島地形地勢特征、馬六甲海峽位置及主要農作物生長氣候條件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能力。【詳解】(1)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南半島北部山區地勢高峻,水流湍急,南部地區地勢漸低,水流趨緩,河流流向多為自北向南流,其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地勢特點是北高南低。(2)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南亞“十字路口”中的咽喉要道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溝通了太平洋與印度洋,被稱為“海上生命線”。(3)根據“曼谷市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可知,該半島主要是雨熱同期的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熱量充足,降水豐沛,適宜水稻種植。24.(22-23七下·西藏拉薩第八中學·期末)“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成為全球貿易亮點。請根據“一帶一路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最合適的運輸方式是 ,該路線會在甲地區經過被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的 海峽,該海峽溝通了 洋與 洋。(2)“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途會經過紅海;有人說紅海海域正在慢慢變大,在很久以后甚至會變成新的大洋,原因是紅海位于 板塊和 板塊交界處,這兩個板塊之間的運動形式為 (擠壓運動/張裂運動)。(3)蘇伊士運河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海上通道,請說明蘇伊士運河在東西方聯系方面的重要作用。(4)攝制組在甲地區看到很多中國游客,請分析東南亞成為中國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優勢條件。(提示:從距離、景觀、語言文化三個方面分析)(5)攝制組在乙地區看到,當地居民忍饑挨餓。糧食供應不足已成為撒哈拉以南地區普遍遇到的問題,請從人口、氣候、自然環境等方面解釋原因。【答案】(1) 海運 馬六甲 太平洋 印度洋(2) 非洲板塊 印度洋板塊 張裂運動(3)溝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縮短了航程,降低了運輸成本;是亞洲東部和南部與歐洲西部及非洲北部經濟往來海上最短航線必經之地。(4)①與我國山水相連,距離近;②充滿熱帶氣息的自然景觀與我國有很大差異;③華人華僑眾多,漢語較為流行。(5)氣候較為干旱、降水不穩定、農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后、人口增長過快、環境惡化、土壤貧瘠等。【分析】本大題以一帶一路示意圖為材料,涉及東南亞、板塊的運動、蘇伊士運河、非洲的人口、糧食與環境的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詳解】(1)讀圖可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多在海上,最合適的運輸方式是海洋運輸。“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會在甲地區經過被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的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非洲與亞洲太平洋沿岸港口之間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交通位置非常重要。(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受板塊的張裂拉伸影響,紅海的面積將越來越大,故有人預言,其幾千萬年后將成為新的大洋。(3)從圖中可以看出,蘇伊士運河溝通紅海與地中海,聯結大西洋與印度洋,是扼守歐、亞、非三洲的主要國際航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蘇伊士運河通航后,大大縮短了大西洋與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間的航程。從北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之間的航程,比繞行非洲好望角縮短了5500~8000千米;從地中海沿岸各國到印度洋可縮短航程8000~10000千米。經過不斷拓寬挖深,運河可通行28萬噸滿載貨輪和56萬噸級空載油輪。每年通過的船舶量與貨運量在國際運河中居首位。(4)東南亞成為中國人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中國人選擇東南亞游的理由有:距離較近,其北部與中國的廣西、云南兩省區相接,交通便利,路途耗時短;旅游資源豐富,如自然景觀的海島、熱帶沙灘、原始森林,人文景觀如帝王宮殿、宗教寺塔等具有吸引力;華人華僑多,語言溝通障礙小,有親切感和文化認同感等。(5)長期的殖民統治,使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落后,人口的快速增長,糧食需求量大。該地區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熱帶草原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濕季,濕季如果降水及時,雨量充足,農業就有好收成;如果降水延遲到來或不足,就會發生旱災,造成糧食減產和牲畜死亡,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人們不斷的砍伐森林、開星草原、過度放牧和開采礦產,在許多地方導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劇了各種災害的發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區域位置與特征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圖1為澳大利亞牧羊帶分布圖,圖2為美國農業帶分布圖,圖3為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裕華區·期末)下列的敘述符合兩國的是( )A.東臨太平洋 B.地勢東西兩側低,中間高C.農產品出口大國,且品種相同 D.農業生產地區專業化、機械化水平高2.(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裕華區·期末)根據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的優勢,該國應該大力發展的工業部門是( )①航天工業②電子工業③鋼鐵工業④采礦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裕華區·期末)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影響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市與人口的分布 B.地形的原因C.氣候的原因 D.以上原因都不是下圖為“美國本土地區”簡圖及“美國本土農業帶圖”,完成下面小題。4.(23-24七下·甘肅天水甘谷縣·期末)密西西比河是美國最大的河流,該河流( )A.由低緯流向高緯 B.沿岸多熱帶雨林C.干流主要流經中央大平原 D.越往下游河流結冰期越長5.(23-24七下·甘肅天水甘谷縣·期末)美國東北部工業發達,其鋼鐵工業發展最主要的資源條件是( )A.充足的水資源 B.豐富的煤鐵資源 C.豐富的海洋資源 D.廉價的勞動力資源6.(23-24七下·甘肅天水甘谷縣·期末)對美國的說法,正確的是( )A.乳畜帶地廣人稀,城市少 B.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地形平坦C.“硅谷”所在城市---舊金山東臨大西洋 D.白種人為主,信仰基督教,通用英語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預計于2025年8月7日-17日在中國四川成都舉行,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約5000名參賽選手將齊聚成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23-24六下·山東淄博張店區·期末)對下列來自各地區的參賽隊伍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歐洲西部各代表隊:白色人種為主 B.亞洲西部各代表隊:多信仰伊斯蘭教C.北美洲中部代表隊:使用英語 D.撒哈拉以南非洲各代表隊:來自發達國家8.(23-24六下·山東淄博張店區·期末)亞洲下列地區中開展沖浪運動自然條件最優越的是( )A.西亞 B.北亞 C.東南亞 D.中亞2022年7月4日,“瀾湄合作”第七次外長會在緬甸舉行,“瀾湄合作”是指中國及東南亞之間開展的互惠合作。圖為“中南半島河流與城市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9.(22-23七下·安徽巢湖·期末)圖中A河是一條國際性河流,其流入東南亞后被稱為( )A.瀾滄江 B.湄公河 C.湄南河 D.伊洛瓦底江10.(22-23七下·安徽巢湖·期末)由圖可知,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是( )A.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B.地勢低平,平原廣闊C.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D.地勢低平,丘陵眾多11.(22-23七下·安徽巢湖·期末)“瀾湄合作”促進了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貿易,中國從東南亞進口的貨物中,最有可能出現的一組是( )A.稻米、小麥 B.甜菜、蘋果 C.橡膠、椰子 D.棉花、大豆大豆性喜暖,生長過程中需水量較大,美國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出口國。讀“美國和巴西大豆產區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2.(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與巴西相比,美國大豆主產區的突出優勢是A.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 B.緯度較低,水熱條件較優越C.地勢低平,河網較稠密 D.科技發達,農業生產專業化13.(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近年來,巴西為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不斷向甲地拓荒,可能帶來的影響是①水土流失加劇②熱帶雨林面積減小③生物多樣性銳減④沙塵暴增多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4.(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美國聚居華人最多的城市,附近有一著名的“硅谷”的是( )A.華盛頓 B.紐約 C.圣弗朗西斯科 D.洛杉磯15.(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巴西的首都位于( )A.亞馬孫平原 B.巴西高原 C.南部沿海 D.北部內陸16.(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宿遷市某外貿公司打算前往巴西采購一批農產品,他最可能訂購的貨物是( )A.天然橡膠、椰子 B.長絨棉、椰棗C.咖啡、可可 D.黃麻、水稻17.(22-23七下·西藏拉薩第八中學·期末)在美國,華人、華僑往往聚居在一起,形成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 )A.唐人街 B.華爾街 C.民族村 D.南京街18.(23-24七下·甘肅張掖甘州區·期末)讀美國本土圖(如圖),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陰影部分是玉米帶 B.圖中陰影部分是乳畜帶C.鄰國A是墨西哥 D.首都B是紐約二、解答題19.(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橋西區·期末)學習先進經驗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圖1為美國地形圖、圖2為美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圖3為美國農業帶分布圖,結合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美國位于北半球、 半球,東臨 ,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2)結合資料,分析美國成為世界重要農產品出口國的原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3)圖3反映了美國農業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形成了一些農業帶。其中東北部乳畜帶形成的社會經濟條件是 。20.(23-24七下·安徽六安舒城縣·期末)閱讀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2023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中巴經濟走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起我國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瓜達爾港到喀什的輸油管道于2022年3月5日正式開通。材料二:“一帶一路”路線示意圖(甲),麥加大清真寺(乙),中南半島地形圖(丙)(1)2023年6月,一艘商船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港出發西行,經停中南半島時,發現當地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由丙圖可知,該半島山脈與河流的分布特點 。(2)甲圖中,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區。中巴經濟走廊建成后,我國從中東進口石油可以不必繞道A 海峽,大大縮短了運輸距離。(3)7月初,商船行至B海附近,發現C半島上有很多穿白色長袍、戴白色頭巾的人在乙圖中的建筑里朝覲,可以推斷他們主要信仰 教。商船繼續前行,穿過D 運河駛入地中海,最終到達目的地。(4)近年來,柬埔寨、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吸引了大量中國游客,試分析原因。(可從距離、景觀、語言文化等方面作答,答出點即可)21.(22-23七下·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美國農業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并根據當地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市場需求,實行農業生產專業化。材料二: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周圍地區,是美國工業最悠久也是最發達的地區,汽車城底特律,,鋼鐵中心芝加哥等都是代表。材料三:美國本土略圖和美國本土農業帶(區)的分布圖。(1)讀美國本土略圖,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 (大洋) B (國家) D (河流) E (湖泊)(2)請分析五大湖周圍主要分布乳畜帶的原因。(3)五大湖周圍地區是美國最發達的工業區,說出其優勢條件。22.(22-23七下·安徽巢湖·期末)讀下列材料和圖,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亞洲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高峰,全部分布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000多萬平方千米。 (1)亞洲山河眾多,地勢地伏大,地勢特征是 ;河流呈 狀流入四周的海洋。(2)圖中D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E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3)圖中甲代表的是 (海峽),乙代表的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4)受 (風向)季風的影響,為C國帶來豐沛的降水,但由于該季風不穩定,C國容易發生 災害。23.(23-24七下·江蘇宿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期末)下圖為“中南半島地形、農作物及主要城市分布圖”以及“曼谷市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讀下圖完成以下問題。(1)中南半島的山脈多南北延伸,地勢特征大致為 ,河流流向多為自北向南流,形成了獨特的 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2)圖中馬六甲海峽是連接 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3)該半島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24.(22-23七下·西藏拉薩第八中學·期末)“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成為全球貿易亮點。請根據“一帶一路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最合適的運輸方式是 ,該路線會在甲地區經過被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的 海峽,該海峽溝通了 洋與 洋。(2)“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途會經過紅海;有人說紅海海域正在慢慢變大,在很久以后甚至會變成新的大洋,原因是紅海位于 板塊和 板塊交界處,這兩個板塊之間的運動形式為 (擠壓運動/張裂運動)。(3)蘇伊士運河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海上通道,請說明蘇伊士運河在東西方聯系方面的重要作用。(4)攝制組在甲地區看到很多中國游客,請分析東南亞成為中國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優勢條件。(提示:從距離、景觀、語言文化三個方面分析)(5)攝制組在乙地區看到,當地居民忍饑挨餓。糧食供應不足已成為撒哈拉以南地區普遍遇到的問題,請從人口、氣候、自然環境等方面解釋原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粵人版地理七年級下冊期末真題匯編——區域位置與特征(原卷版).docx 粵人版地理七年級下冊期末真題匯編——區域位置與特征(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