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科學期末選擇填空專項復習(二)一.選擇題(共10小題)1.關于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獼猴桃果實富含有多重營養物質,屬于營養器官B.桃樹、水杉的生殖器官是花、果實、種子C.人體內運輸物質的組織屬于輸導組織D.番茄表皮的保護組織和小腸的上皮組織的功能不同2.我國使用引力一號運載火箭將3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該火箭主要推進劑之一是高氯酸銨(NH4ClO4),高氯酸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則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A.+1 B.+3 C.+5 D.+73.密度公式因能被寫成如圖所示的樣式,而被稱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關于密度、質量、體積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公式可知ρ與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質量比鋁的質量大C.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D.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為定值4.如圖是與生殖有關的結構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1植株成活后所結果實表現出①的性狀B.圖1所示生殖方式有利于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C.圖2中的⑤能產生精子,并能分泌雄性激素D.圖2中的④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5.如圖是桃子從花發育成果實的過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圖丙中的[5]由受精的[4]發育而來B.果實的形成要經歷:開花→傳粉→受精→結果C.圖甲中的傳粉方式為自花傳粉D.圖乙中的[1]是花粉受到柱頭刺激形成的6.下列關于符號“K”所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 )①鉀元素 ②鉀的原子核 ③一個鉀元素 ④一個鉀原子 ⑤金屬鉀A.①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7.杭州湘湖三期的花田一年播種不同的花種,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賞,下列關于油菜花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油菜花葉制造的有機物是通過導管向下運輸的B.油菜花種子的萌發初期過程需要光照條件C.移栽油菜花幼苗一般要帶土移栽,這是為了保護根尖結構D.油菜花經過開花傳粉受精后,子房繼續發育,形成種子8.2025年1月,小金在哈爾濱嘗試了“潑水成冰”游戲。“潑水成冰”的游戲需要滾燙的開水在零下30℃以下的極寒環境中才能成功。關于“潑水成冰”的原理說法正確的是( )A.開水提供水蒸氣的物態變化過程是升華,升華需要吸熱B.和“潑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現象還有霜的形成C.圖中水蒸氣在極寒環境下遇冷放熱直接凝結成小冰晶D.用滾燙的開水而不用冷水是因為開水在短時間內更容易提供大量的小水滴9.河豚雖然肉質鮮美,但不宜食用,經分析得知它含有劇毒物—河豚毒素(C11H17N3O3)河豚毒素的晶體是無色棱狀體,受熱不易分解,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河豚毒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17gB.河豚毒素各元素的質量比C:H:N:O=132:17:42:128C.河豚毒素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D.組成河豚毒素的元素都為氣態非金屬元素10.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了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了幾組數據并繪出了m﹣V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液體密度為1g/cm3B.該液體密度為1.25g/cm3C.量杯質量為40gD.8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100g二.填空題(共8小題)11.用化學符號或符號的意義填空。(1)2個三氧化硫分子 。(2)3個硝酸根離子 。(3)正三價的鐵元素: 。(4)氧化鈉 。(5):2表示 。12.如圖是桃花和桃果實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1)雌蕊由 (填序號)等結構組成。(2)桃樹開花時常看到蜜蜂在花叢中飛舞,它們正忙著給桃花進行 。(3)圖中 (填名稱)將發育成果實,桃的果實中只有一粒種子,原因是 13.黃金因其優良的特性,不僅被用作國際儲備,還在化工、醫療、通訊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由圖可知:(1)金的元素符號為 。79表示它的 ,它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2)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金原子的中子數為 。14.塘棲枇杷是全國享有盛名的杭州特產,其果形美觀,肉柔軟多汁。(1)枇杷是植物的果實,它是由花的 發育而來的。(2)枇杷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進行繁殖,該繁殖方式的優點是 (寫一點)。如圖二為嫁接過程示意圖。甲插進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繩或塑料條捆扎好,目的是使它們的 緊貼,這是成活的關鍵。15.新一代隱身戰斗機殲﹣20,改進使用了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如一體積為0.01m3的鋼制零件,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替換后質量可減少61kg。已知鋼的密度為7.9×103kg/m3,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密度為 kg/m3。16.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圖所示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收集淡水。則:(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氣。(2)水蒸氣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3)塑料膜下表面結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此裝置內水的總量 (改變/保持不變)。17.如圖為實驗室稱量物體質量的情形。(1)甲圖改正錯誤后,分度盤的指針如圖丙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天平平衡。(2)小科用已經調節好平衡的天平測量木塊的質量,部分操作過程如圖乙所示,使用了10克砝碼1個,5克砝碼1個,圖乙中還有一個錯誤,這個錯誤是 ,則木塊的實際質量應為 g。(3)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時候,可能造成測量結果偏大的是 。A.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左側就停止移動平衡螺母B.使用生銹的砝碼(質量比標準質量大)C.測量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就開始讀數D.使用已磨損的砝碼18.小康在研究某植物葉片上、下表皮氣孔密度(單位面積氣孔數目)時,采取如下方法:方法1:取3株大小、來源相同、具有等量葉片的該植物嫩枝,依圖甲所示方法處理。實驗開始時,先將各裝置的質量調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時記錄各個裝置的質量變化,實驗結果曲線圖如圖乙,直至實驗結束。方法2:用顯微鏡觀察該植物同一葉片的上、下表皮裝片并統計氣孔的數目。(1)該實驗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 。(2)圖乙中,曲線Ⅲ表示的裝置是 (填“A”“B”或“C”)。(3)小康分析數據后在圖乙中畫出了實線段b,b的長度表示的意義是 。七下科學期末選擇填空專項復習(二)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D D A A C B B A一.選擇題(共10小題)1.【分析】(1)人體的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植物的組織主要有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分生組織、機械組織等,它們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2)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綠色開花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其中根、莖、葉屬于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屬于生殖器官。【解答】解:A.綠色開花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所以獼猴桃果實屬于生殖器官,A錯誤。B.桃樹屬于被子植物,生殖器官是花、果實、種子;水杉是裸子植物,沒有花和果實,B錯誤。C.血液是一種流動的結締組織,有營養、保護等功能,它擔負著運輸任務。輸導組織是一種植物組織,C錯誤。D.保護組織具有保護作用,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分泌的功能。因此番茄表皮的保護組織和小腸的上皮組織的功能不同,D正確。故選:D。2.【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銨根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4=0,則x=+7價。故選:D。3.【分析】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當質量增大為原來的幾倍時,其體積也增大為原來的幾倍,而比值ρ不變,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解答】解:A、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一個定值,即其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定值,即物質的密度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溫度有關,與其質量和體積無關,故A錯誤;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密度比鋁的密度大,故B錯誤;C、將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質量變為原來的一半,因密度是物質的特性,物質不變,狀態不變,故密度不變,故C錯誤;D、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若其體積增加一倍,質量也增加一倍,即物質的質量m與物質的體積V的比值是定值,故D正確。故選:D。4.【分析】圖1中:①接穗,②砧木;圖2中:①膀胱,②陰囊,③前列腺,④陰莖,⑤睪丸。【解答】解:A.圖1嫁接屬于無性生殖,能保持①接穗的優良性狀,A正確。B.嫁接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屬于無性生殖,有利于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B正確。C.⑤是睪丸,能產生精子,并能分泌雄性激素,C正確。D.④是陰莖,⑤睪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產生精子,并能分泌雄性激素,D錯誤。故選:D。5.【分析】圖甲示傳粉;圖乙中,1是花粉管、2是珠被、3是極核、4是卵細胞;圖丙中,5是種子。【解答】解:A.圖丙中的5是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4是卵細胞,受精后發育為種子的胚,A錯誤。B.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當一朵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后,花瓣、雄蕊、柱頭、花柱凋落,只有子房發育為果實,所以,果實的形成要經歷的主要步驟是:開花→傳粉→受精→結果,B正確。C.花的傳粉方式有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兩種方式。自花傳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從花藥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頭上的傳粉現象。圖甲中的傳粉方式為自花傳粉,C正確。D.圖乙中的1是花粉管;花粉落到雌蕊柱頭上后,受到柱頭黏液的刺激,會萌發出花粉管,D正確。故選:A。6.【分析】根據金屬、稀有氣體、固態非金屬的元素符號可表示三個意義進行解答。【解答】解:K是鉀元素的元素符號,鉀元素屬于金屬元素,其元素符號可表示鉀元素、一個鉀原子和鉀這種物質。故選:A。7.【分析】(1)植物體內的有機物通過篩管從上往下運輸到植物體的各部分。(2)受精完成后子房的發育情況如圖:【解答】解:A、油菜花葉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從上往下運輸的,導管是從下往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A錯誤。B、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分,所以油菜花種子的萌發不需要光照條件,B錯誤。C、移栽油菜花幼苗一般要帶土移栽,這是為了保護根毛和幼根,C正確。D、油菜花經過開花傳粉受精后,子房繼續發育,形成果實,D錯誤。故選:C。8.【分析】物質從固態到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做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做液化;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熔化、汽化、升華吸熱,凝固、液化、凝華放熱。【解答】解:A.開水提供水蒸氣的物態變化過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熱,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潑水成冰”形成原理是水蒸氣的凝華現象,霜是水蒸氣的凝華現象,形成原理是相同的,故B正確,符合題意;C.水蒸氣變成小冰晶,由氣態變成固態,是凝華現象,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D.用滾燙的開水而不用冷水是因為開水更容易汽化為水蒸氣,在短時間內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氣,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B。9.【分析】A、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寫。B、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固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石”字旁,氣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氣”字頭,液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氵”字旁,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寫,河豚毒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17,故選項說法錯誤。B、河豚毒素中各元素的質量比C:H:N:O=(12×11):(1×17):(14×3):(16×8)=132:17:42:128,故選項說法正確。C、河豚毒素中C、H、N、O元素質量比=132:17:42:128,則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選項說法錯誤。D、組成河豚毒素的元素有C(碳)、H(氫)、N(氮)、O(氧),其中碳是固態非金屬元素,氫、氮、氧是氣態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10.【分析】(1)設量杯的質量為m杯,液體的密度為ρ,讀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V1=2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總1;當液體體積為V1=8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總2,列方程組求出液體密度和量杯質量;(2)當液體的體積V3=80cm3,利用m=ρV求液體質量。【解答】解:(1)設量杯的質量為m杯,液體的密度為ρ,讀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V1=2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總1=m1+m杯=40g,可得:ρ×20cm3+m杯=40g﹣﹣﹣①當液體體積為V2=8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總2=m2+m杯=100g,可得:ρ×80cm3+m杯=100g﹣﹣﹣②由①﹣②得,液體的密度ρ=1g/cm3,故A正確、B錯;代入①得m杯=20g,故C錯;(2)當液體的體積V3=80cm3,液體質量:m3=ρ×V3=1g/cm3×80cm3=80g,故D錯。故選:A。二.填空題(共7小題)11.【分析】書寫元素符號時,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化學符號周圍的數字表示不同的意義: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個數;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幾個原子構成一個分子;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化學式書寫的一般規律是:正前負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書寫。【解答】解:(1)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個數;2個三氧化硫分子表示為2SO3,故答案為:2SO3;(2)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個數;3個硝酸根離子表示為3,故答案為:3;(3)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正三價的鐵元素表示為,故答案為:;(4)化學式書寫的一般規律是:正前負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書寫;氧化鈉中鈉元素+1價,氧元素化合價是﹣2價,表示為Na2O,故答案為:Na2O;(5):2表示1個碳酸根離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故答案為:1個碳酸根離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12.【分析】(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圖中,①花藥、②花絲、③柱頭、④花柱、⑤子房。(2)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解答】解:(1)一朵花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雌蕊由③柱頭、④花柱、⑤子房構成,雄蕊包括①花藥、②花絲。(2)桃花具有艷麗的花瓣,芳香的氣味,吸引昆蟲前來傳粉,屬于蟲媒花。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桃樹開花時常看到蜜蜂在花叢中飛舞,它們正忙著給桃花進行傳粉。(3)受精完成,⑤子房將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桃的果實中只有一粒種子,原因是子房內只有一粒胚珠。故答案為:(1)③④⑤。(2)傳粉。(3)⑤;子房中只有一粒胚珠。13.【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金的元素符號為Au;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79表示金的原子序數;在元素名稱中,帶有“钅”字旁(汞除外)的元素為金屬元素,金屬于金屬元素。(2)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79;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金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7.0,質子數為79,則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 質子數=197 79=118。故答案為:(1)Au;原子序數;金屬;(2)79;118。14.【分析】(1)根據果實是由顯花植物的子房在開花授粉后發育而來的,主要的功能為保護種子及協助種子的傳播進行分析;(2)根據植物的扦插或嫁接的特點進行分析。【解答】解:(1)枇杷是植物的果實,它是由花的子房發育而來的;(2)嫁接屬于無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而且繁殖速度快。形成層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產生新的細胞,如圖二為嫁接過程示意圖。甲插進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繩或塑料條捆扎好,目的是使它們的形成層緊貼,這是成活的關鍵。故答案為:(1)子房;(2)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合理即可);(3)形成層。15.【分析】由題意可知,根據密度公式計算質量,鋼制零件用某種碳纖維復合材料零件替換時,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質量減少了61kg,據此求出此碳纖維復合材料零件的質量,根據ρ=可求出此碳纖維復合材料零件的密度。【解答】解:體積為0.01m3的鋼制零件;由得,鋼的質量為;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替換后質量可減少61kg,則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密度。故答案為:1.8×103。16.【分析】(1)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很快的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會液化成小水滴,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至最低處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2)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與狀態無關。【解答】解:(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蒸發,形成水蒸氣;(2)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在塑料膜上液化,形成小水滴;(3)塑料膜下表面結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在物態變化過程中,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所以此裝置內水的總量保持不變。故答案為:(1)蒸發;(2)液化;(3)保持不變。17.【分析】(1)調節橫梁平衡時,按照“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左側時,向右調節平衡螺母;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右側時,向左調節平衡螺母”的原則調節;(2)使用天平稱量物體時,左物右碼,天平平衡時,左盤質量等于右盤質量加上游碼的示數;(3)托盤天平是比較精密的測量儀器,使用時無論是調節的不到位,還是操作中的不規范都有可能造成測量不準,因此,很多細節值得我們去發現和注意。【解答】解:(1)如圖丙,天平的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天平右側偏重,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使天平水平平衡。(2)使用天平稱量物體時,左盤應放物體,右盤放砝碼,而圖乙中的一個錯誤是物體和砝碼放反了;此時物體的實際質量:m=10g+5g﹣1.6g=13.4g;(3)A.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左側就停止移動平衡螺母,此時天平左側偏重,稱量物體時需多加砝碼,能使測量結果偏大,故A符合題意;B.使用生銹的砝碼時,砝碼質量比標準質量大,稱量物體時所加砝碼偏少,使測量結果偏小,故B不符合題意;C.測量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就開始讀數,此時天平右側砝碼偏重,會使測量結果偏大,故C符合題意;D.使用已磨損的砝碼,砝碼質量比標準質量小,稱量物體時所加砝碼偏多,使測量結果偏大,故D符合題意。故選:ACD。故答案為:(1)左;(2)物體和砝碼放反了;13.4;(3)ACD。三.解答題(共1小題)18.【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對照實驗一般要遵循對照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設置重復實驗等。【解答】解:(1)該實驗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封住液面,防止水分從液面蒸發散失。(2)A瓶內的枝條上的葉片不處理,上、下表皮都能夠蒸騰失水,是失水最多的,所以圖乙中,曲線Ⅲ表示的裝置是A。(3)氣孔是葉片蒸騰失水的門戶,下表皮的氣孔多于上表皮,蒸騰失水的量多于上表皮。曲線Ⅱ是上表皮蒸騰失水的量,曲線Ⅲ是上、下表皮同時蒸騰失水的量,小康分析數據后在圖乙中畫出了實線段b,b的長度表示的意義是:代表下表皮蒸騰失水的量。故答案為:(1)封住液面,防止水分從液面蒸發散失(2)A(3)代表下表皮蒸騰失水的量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