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真題】2024年天津高考真題化學試題1.(2024·天津)關于天津博物館典藏文物的相關化學知識,判斷錯誤的是A.太保鼎(西周)的材質是青銅,青銅屬于合金B.《雪景寒林圖》(北宋)的材質是絹(蠶絲織品),絹屬于天然高分子制品C.白釉龍柄聯腹傳瓶(隋),其材質是陶瓷,陶瓷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D.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清),其琺瑯彩由礦物顏料經高溫燒制而成,該顏料屬于有機化合物2.(2024·天津)我國學者在碳化硅表面制備出超高遷移率半導體外延石墨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是離子化合物 B.晶體的熔點高、硬度大C.核素的質子數為8 D.石墨烯屬于烯烴3.(2024·天津)實驗室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含重金屬離子(如等)的廢液,加水稀釋后排放B.輕微燙傷時,先用潔凈的冷水處理,再涂抹燙傷藥膏C.乙炔等可燃性氣體點燃前要檢驗純度D.將有機廢液收集后送專業機構處理4.(2024·天津)檸檬烯是芳香植物和水果中的常見組分。下列有關它的說法錯誤的是檸檬烯A.屬于不飽和烴B.所含碳原子采取或雜化C.與氯氣能發生1,2-加成和1,4-加成D.可發生聚合反應5.(2024·天津)甲胺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已知:時,的,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的B.溶液中存在C.時,溶液與溶液相比,溶液中的小D.溶液與相同濃度的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混合液中存在6.(2024·天津)天然產物P是具有除草活性的植物化感物質,其合成路線如下:(1)A因官能團位置不同而產生的異構體(不包含A)數目為 ;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四組峰的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 ,系統命名為 。(2)B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 。(3)寫出的化學方程式 。(4)D的結構簡式為 。(5)的反應類型為 。(6)根據G與H的分子結構,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a.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b.H的水溶性相對較高 c.不能用紅外光譜區分二者(7)已知產物P在常溫下存在如下互變異構平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填序號)。a.P和經催化加氫可得相同產物 b.P和互為構造異構體c.P存在分子內氫鍵 d.含有手性碳原子(8)已知氯代烴與醇在堿的作用下生成醚。以甲苯和化合物C為原料,參照題干路線,完成目標化合物的合成 (無機試劑任選)。7.(2024·天津)檸檬酸鈣微溶于水、難溶于乙醇,是一種安全的食品補鈣劑。某學習小組以蛋殼為主要原料,開展制備檸檬酸鈣的如下實驗。Ⅰ.實驗流程(1)實驗中,需將蛋殼研磨成粉,其目的是 。(2)寫出蛋殼主要成分與醋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此反應的實驗現象是 。(3)實驗流程中,先將蛋殼粉與醋酸反應,而不是直接與檸檬酸溶液反應。解釋該設計的理由 。(4)過濾時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5)洗滌檸檬酸鈣最適宜的試劑是 (填序號)。a.水 b.乙醇 c.醋酸(6)上述實驗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反應物為 。Ⅱ.檸檬酸鈣樣品純度的測定已知:檸檬酸鈣的摩爾質量為與按(物質的量之比)形成穩定配合物。將干燥后的檸檬酸鈣樣品置于錐形瓶中,按照滴定要求將其配成淺液,用溶液調節大于13,加入鈣指示劑,用的標準溶液滴定至試液由紫紅色變為藍色,達到滴定終點,消耗標準溶液。(7)配制溶液時,需將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的洗滌液一并轉移至容量瓶中,其目的是 。(8)測定實驗中,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加入標準溶液之前,需進行的操作為 。若滴定所用錐形瓶在使用前洗凈但未干燥,會導致測定結果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9)樣品中檸檬酸鈣質量分數的表達式是 (用字母表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化學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無機非金屬材料;合金及其應用;高分子材料【解析】【解答】A.青銅是銅錫合金,屬于合金,A正確;B.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正確;C.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C正確;D.琺瑯彩顏料由礦物原料(如石英、長石、硼砂等)和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鐵、氧化鈷等)混合燒制而成,其成分屬于無機化合物,D錯誤;故選D。【分析】A.青銅是銅錫合金;B.蠶絲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C.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D.琺瑯彩顏料由礦物原料(如石英、長石、硼砂等)和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鐵、氧化鈷等)混合燒制而成。2.【答案】B【知識點】原子中的數量關系;原子晶體(共價晶體)【解析】【解答】A.SiC是共價化合物,屬于共價晶體,A錯誤;B.SiC為共價晶體,熔點高、硬度大,B正確;C.C元素為6號元素,故核素的質子數為6,C錯誤;D.石墨烯是碳單質,不屬于烯烴,D錯誤;故選B。【分析】A.SiC中只含共價鍵,屬于共價晶體;B.SiC熔點高、硬度大;C.C為6號元素;D.石墨烯是碳單質。3.【答案】A【知識點】化學實驗安全及事故處理【解析】【解答】A.重金屬離子有毒,會污染土壤和水源,正確做法是通過沉淀、吸附等方法將重金屬離子轉化為難溶物,經處理達標后再排放,而非直接稀釋排放,A錯誤;B.輕微燙傷處理:先用潔凈冷水沖洗燙傷部位,降低局部溫度以減輕組織損傷,再涂抹燙傷藥膏,B正確;C.乙炔等可燃性氣體點燃前要檢驗純度,防止爆炸,C正確;D.多數有機溶劑具有毒性、易燃性或腐蝕性,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應分類收集后交由專業機構通過蒸餾、焚燒或化學處理等方式統一處置,D正確;故選A。【分析】A.重金屬離子有毒;B.輕微燙傷時,先用潔凈的冷水處理,再涂抹燙傷藥膏;C.可燃性氣體不純會發生爆炸;D.多數有機溶劑具有毒性、易燃性或腐蝕性。4.【答案】C【知識點】原子軌道雜化方式及雜化類型判斷;烯烴【解析】【解答】A.分子中含碳碳雙鍵,且僅由 C、H 元素組成,屬于不飽和烴。A正確;B.雙鍵碳原子(C=C)采取 sp2 雜化(形成 3 個 σ 鍵和 1 個 π 鍵),單鍵碳原子(如 - CH3、-CH2-)采取 sp3 雜化(形成 4 個 σ 鍵),B正確;C.檸檬烯的結構中雙鍵并非共軛雙鍵(即不滿足 - C=C-C=C - 結構),而是孤立雙鍵,因此無法發生 1,4 - 加成反應,只能發生 1,2 - 加成,C錯誤;D.分子中含碳碳雙鍵,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加聚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正確;故選C。【分析】A.含有不飽和鍵的烴屬于不飽和烴;B.雙鍵碳原子采用sp2雜化,飽和碳原子采用sp3雜化;C.檸檬烯的結構中雙鍵并非共軛雙鍵(即不滿足 - C=C-C=C - 結構),而是孤立雙鍵(如分子中雙鍵間隔多個單鍵);D.碳碳雙鍵能發生加聚反應。5.【答案】C【知識點】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的應用;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解析】【解答】A.由的水解方程式可知,的,A正確;B.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B正確;C.由的,的,則堿性,說明時,銨根離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則溶液與溶液相比,溶液中的大,C錯誤;D.混合液中始終存在物料守恒:,D正確;故選C。【分析】A.結合可知,;B.根據電荷守恒分析;C.根據越弱越水解判斷;D.根據物料守恒分析。6.【答案】(1)2;;1,2,3-苯三酚或苯-1,2,3-三酚(2)羥基、(酮)羰基(3)(4)(5)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6)ab(7)d(8)【知識點】有機物的合成;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苯酚的性質及用途【解析】【解答】(1)A中含有3個酚羥基,A因官能團位置不同而產生的異構體有、,共2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四組峰的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系統命名為1,2,3-苯三酚;(2)B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羥基、(酮)羰基;(3)B與乙醇發生取代反應生成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CH2OH+H2O;(4)C與D發生取代反應生成E,結合E的結構簡式和D的分子式可知,D的結構簡式為;(5)的過程中,羧基和羥基形成酯基,則的反應類型為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6)a.G與H的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a正確;b.G不含羥基,而H含有羥基,能與水形成分子間氫鍵,因此H的水溶性高于G,b正確;c.G和H中含有的官能團不同,能用紅外光譜區分二者,c錯誤;故選ab;(7)a.P中碳碳雙鍵、(酮)羰基能與氫氣加成,中(酮)羰基能與氫氣加成,P和經催化加氫可得相同產物為,a正確;b.已知P在常溫下存在互變異構得到,兩者分子式相同但結構不同,P和互為構造異構體,b正確;c.P分子中碳碳雙鍵上相連的羥基上H原子與相近的(酮)羰基的O形成分子內氫鍵,c正確;d.連接四種不同基團的碳為手性碳原子,因為關于連接羥基上的碳和對位的碳軸對稱,所以不含有手性碳原子,d錯誤;故選d;(8)和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已知氯代烴與醇在堿的作用下生成醚,化合物C和反應生成,經過稀鹽酸得到,甲苯在酸性高錳酸鉀氧化下生成,和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在一定條件下生成,則合成路線為:。【分析】(1)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命名時,選含官能團的最長碳鏈為主鏈,從離支鏈近的一端開始編號,命名時表示出支鏈的位置;(2)B中含氧官能團為羥基、羰基;(3)B和乙醇反應生成C,結合B、C的結構簡式書寫化學方程式;(4)C中羥基斷裂,D中斷裂C-Cl鍵,發生取代反應生成E和HCl,則D為;(5)F→G的過程中,羥基和羧基發生酯化反應形成酯基;(6)根據G和H的結構簡式分析;(7)A. P和 中雙鍵和羰基均能與氫氣加成;B. P和 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C.P分子中碳碳雙鍵上相連的羥基上H原子與相近的(酮)羰基的O形成分子內氫鍵;D.手性碳是指連有四個不同原子團的碳原子;(8)參照題干路線,采用逆合成分析法確定具體合成步驟。(1)A因官能團位置不同而產生的異構體有、共2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四組峰的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系統命名為1,2,3-苯三酚;(2)B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羥基、(酮)羰基;(3)發生取代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CH2OH+H2O;(4)C和D發生取代反應生成E和HCl,D的結構簡式為;(5)F中羥基和另一反應物中羧基反應生成酯基和水,的反應類型為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6)a.G與H的分子式相同但結構不同,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a正確;b.H含有羥基,是親水基團,能與水形成分子間氫鍵,H的水溶性相對較高,b正確;c.G不含有羥基,H含有羥基,G和H的官能團種類不同,能用紅外光譜區分二者,c錯誤;故選ab;(7)a.P中碳碳雙鍵、(酮)羰基能與氫氣加成,中(酮)羰基能與氫氣加成,P和經催化加氫可得相同產物為,a正確;b.已知P在常溫下存在互變異構得到,兩者分子式相同但結構不同,P和互為構造異構體,b正確;c.電負性較大的O可與H形成氫鍵,其中P分子中碳碳雙鍵上相連的羥基上H原子與相近的(酮)羰基的O形成分子內氫鍵,c正確;d.連接四種不同基團的碳為手性碳原子,因為關于連接羥基上的碳和對位的碳軸對稱,所以不含有手性碳原子,d錯誤;故選d;(8)先用和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已知氯代烴與醇在堿的作用下生成醚,化合物C和反應生成,經過稀鹽酸得到,甲苯在酸性高錳酸鉀氧化下生成,和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在一定條件下生成,合成路線為:。7.【答案】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充分,提高反應速率;;蛋殼粉溶解,有氣泡產生;醋酸鈣易溶,檸檬酸鈣微溶,反應生成的檸檬酸鈣覆蓋在蛋殼粉表面會阻礙進一步反應;燒杯、漏斗、玻璃棒;b;或醋酸;減少溶質的損失,降低實驗誤差;用少量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次;無影響;【知識點】中和滴定;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解析】【解答】(1)研磨蛋殼成粉可增大固體與溶液的接觸面積,提升反應速率,確保碳酸鈣與酸充分反應;(2)碳酸鈣與醋酸(弱酸)反應生成可溶性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難溶物與弱酸在離子方程式中保留化學式,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因為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實驗現象是:蛋殼粉溶解,有氣泡產生;(3)檸檬酸鈣微溶,直接反應易形成沉淀覆蓋固體表面,導致反應速率降低;而醋酸鈣可溶,先轉化為醋酸鈣再與檸檬酸反應,能更高效生成產物,因此實驗中先將蛋殼粉與醋酸反應,而不是直接與檸檬酸溶液反應;(4)過濾時用到的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和濾紙,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5)檸檬酸鈣難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滌可減少溶解損失;(6)蛋殼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醋酸鈣與檸檬酸反應生成檸檬酸鈣和醋酸,故醋酸可循環使用;(7)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需將燒杯和玻璃棒進行洗滌,將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的洗滌液一并轉移至容量瓶中,目的是將溶質全部轉移至容量瓶中,減少溶質的損失,降低實驗誤差;(8)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加入標準溶液之前,需用對滴定管進行潤洗,故操作為:用少量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次;錐形瓶未干燥不影響溶質的物質的量,所以對滴定結果無影響;(9)檸檬酸鈣的摩爾質量為,與按(物質的量之比)形成穩定配合物。,則樣品中檸檬酸鈣質量,樣品中檸檬酸鈣質量分數的表達式:。【分析】(1)磨成粉能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能提高反應速率;(2)碳酸鈣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3)檸檬酸鈣是微溶物;(4)過濾時需要使用的玻璃儀器為漏斗、燒杯和玻璃棒;(5)檬酸鈣微溶于水、難溶于乙醇;(6)既是反應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質能循環使用;(7)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可防止溶質損失;(8)潤洗可避免蒸餾水稀釋標準溶液;滴定時錐形瓶無需干燥;(9)滴定過程中存在,據此計算。1 / 1【高考真題】2024年天津高考真題化學試題1.(2024·天津)關于天津博物館典藏文物的相關化學知識,判斷錯誤的是A.太保鼎(西周)的材質是青銅,青銅屬于合金B.《雪景寒林圖》(北宋)的材質是絹(蠶絲織品),絹屬于天然高分子制品C.白釉龍柄聯腹傳瓶(隋),其材質是陶瓷,陶瓷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D.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清),其琺瑯彩由礦物顏料經高溫燒制而成,該顏料屬于有機化合物【答案】D【知識點】化學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無機非金屬材料;合金及其應用;高分子材料【解析】【解答】A.青銅是銅錫合金,屬于合金,A正確;B.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正確;C.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C正確;D.琺瑯彩顏料由礦物原料(如石英、長石、硼砂等)和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鐵、氧化鈷等)混合燒制而成,其成分屬于無機化合物,D錯誤;故選D。【分析】A.青銅是銅錫合金;B.蠶絲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C.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D.琺瑯彩顏料由礦物原料(如石英、長石、硼砂等)和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鐵、氧化鈷等)混合燒制而成。2.(2024·天津)我國學者在碳化硅表面制備出超高遷移率半導體外延石墨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是離子化合物 B.晶體的熔點高、硬度大C.核素的質子數為8 D.石墨烯屬于烯烴【答案】B【知識點】原子中的數量關系;原子晶體(共價晶體)【解析】【解答】A.SiC是共價化合物,屬于共價晶體,A錯誤;B.SiC為共價晶體,熔點高、硬度大,B正確;C.C元素為6號元素,故核素的質子數為6,C錯誤;D.石墨烯是碳單質,不屬于烯烴,D錯誤;故選B。【分析】A.SiC中只含共價鍵,屬于共價晶體;B.SiC熔點高、硬度大;C.C為6號元素;D.石墨烯是碳單質。3.(2024·天津)實驗室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含重金屬離子(如等)的廢液,加水稀釋后排放B.輕微燙傷時,先用潔凈的冷水處理,再涂抹燙傷藥膏C.乙炔等可燃性氣體點燃前要檢驗純度D.將有機廢液收集后送專業機構處理【答案】A【知識點】化學實驗安全及事故處理【解析】【解答】A.重金屬離子有毒,會污染土壤和水源,正確做法是通過沉淀、吸附等方法將重金屬離子轉化為難溶物,經處理達標后再排放,而非直接稀釋排放,A錯誤;B.輕微燙傷處理:先用潔凈冷水沖洗燙傷部位,降低局部溫度以減輕組織損傷,再涂抹燙傷藥膏,B正確;C.乙炔等可燃性氣體點燃前要檢驗純度,防止爆炸,C正確;D.多數有機溶劑具有毒性、易燃性或腐蝕性,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應分類收集后交由專業機構通過蒸餾、焚燒或化學處理等方式統一處置,D正確;故選A。【分析】A.重金屬離子有毒;B.輕微燙傷時,先用潔凈的冷水處理,再涂抹燙傷藥膏;C.可燃性氣體不純會發生爆炸;D.多數有機溶劑具有毒性、易燃性或腐蝕性。4.(2024·天津)檸檬烯是芳香植物和水果中的常見組分。下列有關它的說法錯誤的是檸檬烯A.屬于不飽和烴B.所含碳原子采取或雜化C.與氯氣能發生1,2-加成和1,4-加成D.可發生聚合反應【答案】C【知識點】原子軌道雜化方式及雜化類型判斷;烯烴【解析】【解答】A.分子中含碳碳雙鍵,且僅由 C、H 元素組成,屬于不飽和烴。A正確;B.雙鍵碳原子(C=C)采取 sp2 雜化(形成 3 個 σ 鍵和 1 個 π 鍵),單鍵碳原子(如 - CH3、-CH2-)采取 sp3 雜化(形成 4 個 σ 鍵),B正確;C.檸檬烯的結構中雙鍵并非共軛雙鍵(即不滿足 - C=C-C=C - 結構),而是孤立雙鍵,因此無法發生 1,4 - 加成反應,只能發生 1,2 - 加成,C錯誤;D.分子中含碳碳雙鍵,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加聚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正確;故選C。【分析】A.含有不飽和鍵的烴屬于不飽和烴;B.雙鍵碳原子采用sp2雜化,飽和碳原子采用sp3雜化;C.檸檬烯的結構中雙鍵并非共軛雙鍵(即不滿足 - C=C-C=C - 結構),而是孤立雙鍵(如分子中雙鍵間隔多個單鍵);D.碳碳雙鍵能發生加聚反應。5.(2024·天津)甲胺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已知:時,的,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的B.溶液中存在C.時,溶液與溶液相比,溶液中的小D.溶液與相同濃度的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混合液中存在【答案】C【知識點】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的應用;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解析】【解答】A.由的水解方程式可知,的,A正確;B.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B正確;C.由的,的,則堿性,說明時,銨根離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則溶液與溶液相比,溶液中的大,C錯誤;D.混合液中始終存在物料守恒:,D正確;故選C。【分析】A.結合可知,;B.根據電荷守恒分析;C.根據越弱越水解判斷;D.根據物料守恒分析。6.(2024·天津)天然產物P是具有除草活性的植物化感物質,其合成路線如下:(1)A因官能團位置不同而產生的異構體(不包含A)數目為 ;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四組峰的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 ,系統命名為 。(2)B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 。(3)寫出的化學方程式 。(4)D的結構簡式為 。(5)的反應類型為 。(6)根據G與H的分子結構,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a.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b.H的水溶性相對較高 c.不能用紅外光譜區分二者(7)已知產物P在常溫下存在如下互變異構平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填序號)。a.P和經催化加氫可得相同產物 b.P和互為構造異構體c.P存在分子內氫鍵 d.含有手性碳原子(8)已知氯代烴與醇在堿的作用下生成醚。以甲苯和化合物C為原料,參照題干路線,完成目標化合物的合成 (無機試劑任選)。【答案】(1)2;;1,2,3-苯三酚或苯-1,2,3-三酚(2)羥基、(酮)羰基(3)(4)(5)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6)ab(7)d(8)【知識點】有機物的合成;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苯酚的性質及用途【解析】【解答】(1)A中含有3個酚羥基,A因官能團位置不同而產生的異構體有、,共2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四組峰的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系統命名為1,2,3-苯三酚;(2)B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羥基、(酮)羰基;(3)B與乙醇發生取代反應生成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CH2OH+H2O;(4)C與D發生取代反應生成E,結合E的結構簡式和D的分子式可知,D的結構簡式為;(5)的過程中,羧基和羥基形成酯基,則的反應類型為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6)a.G與H的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a正確;b.G不含羥基,而H含有羥基,能與水形成分子間氫鍵,因此H的水溶性高于G,b正確;c.G和H中含有的官能團不同,能用紅外光譜區分二者,c錯誤;故選ab;(7)a.P中碳碳雙鍵、(酮)羰基能與氫氣加成,中(酮)羰基能與氫氣加成,P和經催化加氫可得相同產物為,a正確;b.已知P在常溫下存在互變異構得到,兩者分子式相同但結構不同,P和互為構造異構體,b正確;c.P分子中碳碳雙鍵上相連的羥基上H原子與相近的(酮)羰基的O形成分子內氫鍵,c正確;d.連接四種不同基團的碳為手性碳原子,因為關于連接羥基上的碳和對位的碳軸對稱,所以不含有手性碳原子,d錯誤;故選d;(8)和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已知氯代烴與醇在堿的作用下生成醚,化合物C和反應生成,經過稀鹽酸得到,甲苯在酸性高錳酸鉀氧化下生成,和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在一定條件下生成,則合成路線為:。【分析】(1)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命名時,選含官能團的最長碳鏈為主鏈,從離支鏈近的一端開始編號,命名時表示出支鏈的位置;(2)B中含氧官能團為羥基、羰基;(3)B和乙醇反應生成C,結合B、C的結構簡式書寫化學方程式;(4)C中羥基斷裂,D中斷裂C-Cl鍵,發生取代反應生成E和HCl,則D為;(5)F→G的過程中,羥基和羧基發生酯化反應形成酯基;(6)根據G和H的結構簡式分析;(7)A. P和 中雙鍵和羰基均能與氫氣加成;B. P和 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C.P分子中碳碳雙鍵上相連的羥基上H原子與相近的(酮)羰基的O形成分子內氫鍵;D.手性碳是指連有四個不同原子團的碳原子;(8)參照題干路線,采用逆合成分析法確定具體合成步驟。(1)A因官能團位置不同而產生的異構體有、共2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四組峰的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系統命名為1,2,3-苯三酚;(2)B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羥基、(酮)羰基;(3)發生取代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CH2OH+H2O;(4)C和D發生取代反應生成E和HCl,D的結構簡式為;(5)F中羥基和另一反應物中羧基反應生成酯基和水,的反應類型為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6)a.G與H的分子式相同但結構不同,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a正確;b.H含有羥基,是親水基團,能與水形成分子間氫鍵,H的水溶性相對較高,b正確;c.G不含有羥基,H含有羥基,G和H的官能團種類不同,能用紅外光譜區分二者,c錯誤;故選ab;(7)a.P中碳碳雙鍵、(酮)羰基能與氫氣加成,中(酮)羰基能與氫氣加成,P和經催化加氫可得相同產物為,a正確;b.已知P在常溫下存在互變異構得到,兩者分子式相同但結構不同,P和互為構造異構體,b正確;c.電負性較大的O可與H形成氫鍵,其中P分子中碳碳雙鍵上相連的羥基上H原子與相近的(酮)羰基的O形成分子內氫鍵,c正確;d.連接四種不同基團的碳為手性碳原子,因為關于連接羥基上的碳和對位的碳軸對稱,所以不含有手性碳原子,d錯誤;故選d;(8)先用和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已知氯代烴與醇在堿的作用下生成醚,化合物C和反應生成,經過稀鹽酸得到,甲苯在酸性高錳酸鉀氧化下生成,和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在一定條件下生成,合成路線為:。7.(2024·天津)檸檬酸鈣微溶于水、難溶于乙醇,是一種安全的食品補鈣劑。某學習小組以蛋殼為主要原料,開展制備檸檬酸鈣的如下實驗。Ⅰ.實驗流程(1)實驗中,需將蛋殼研磨成粉,其目的是 。(2)寫出蛋殼主要成分與醋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此反應的實驗現象是 。(3)實驗流程中,先將蛋殼粉與醋酸反應,而不是直接與檸檬酸溶液反應。解釋該設計的理由 。(4)過濾時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5)洗滌檸檬酸鈣最適宜的試劑是 (填序號)。a.水 b.乙醇 c.醋酸(6)上述實驗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反應物為 。Ⅱ.檸檬酸鈣樣品純度的測定已知:檸檬酸鈣的摩爾質量為與按(物質的量之比)形成穩定配合物。將干燥后的檸檬酸鈣樣品置于錐形瓶中,按照滴定要求將其配成淺液,用溶液調節大于13,加入鈣指示劑,用的標準溶液滴定至試液由紫紅色變為藍色,達到滴定終點,消耗標準溶液。(7)配制溶液時,需將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的洗滌液一并轉移至容量瓶中,其目的是 。(8)測定實驗中,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加入標準溶液之前,需進行的操作為 。若滴定所用錐形瓶在使用前洗凈但未干燥,會導致測定結果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9)樣品中檸檬酸鈣質量分數的表達式是 (用字母表示)。【答案】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充分,提高反應速率;;蛋殼粉溶解,有氣泡產生;醋酸鈣易溶,檸檬酸鈣微溶,反應生成的檸檬酸鈣覆蓋在蛋殼粉表面會阻礙進一步反應;燒杯、漏斗、玻璃棒;b;或醋酸;減少溶質的損失,降低實驗誤差;用少量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次;無影響;【知識點】中和滴定;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解析】【解答】(1)研磨蛋殼成粉可增大固體與溶液的接觸面積,提升反應速率,確保碳酸鈣與酸充分反應;(2)碳酸鈣與醋酸(弱酸)反應生成可溶性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難溶物與弱酸在離子方程式中保留化學式,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因為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實驗現象是:蛋殼粉溶解,有氣泡產生;(3)檸檬酸鈣微溶,直接反應易形成沉淀覆蓋固體表面,導致反應速率降低;而醋酸鈣可溶,先轉化為醋酸鈣再與檸檬酸反應,能更高效生成產物,因此實驗中先將蛋殼粉與醋酸反應,而不是直接與檸檬酸溶液反應;(4)過濾時用到的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和濾紙,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5)檸檬酸鈣難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滌可減少溶解損失;(6)蛋殼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醋酸鈣與檸檬酸反應生成檸檬酸鈣和醋酸,故醋酸可循環使用;(7)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需將燒杯和玻璃棒進行洗滌,將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的洗滌液一并轉移至容量瓶中,目的是將溶質全部轉移至容量瓶中,減少溶質的損失,降低實驗誤差;(8)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加入標準溶液之前,需用對滴定管進行潤洗,故操作為:用少量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次;錐形瓶未干燥不影響溶質的物質的量,所以對滴定結果無影響;(9)檸檬酸鈣的摩爾質量為,與按(物質的量之比)形成穩定配合物。,則樣品中檸檬酸鈣質量,樣品中檸檬酸鈣質量分數的表達式:。【分析】(1)磨成粉能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能提高反應速率;(2)碳酸鈣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3)檸檬酸鈣是微溶物;(4)過濾時需要使用的玻璃儀器為漏斗、燒杯和玻璃棒;(5)檬酸鈣微溶于水、難溶于乙醇;(6)既是反應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質能循環使用;(7)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可防止溶質損失;(8)潤洗可避免蒸餾水稀釋標準溶液;滴定時錐形瓶無需干燥;(9)滴定過程中存在,據此計算。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考真題】2024年天津高考真題化學試題(學生版).docx 【高考真題】2024年天津高考真題化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