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第二課時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了解其他革命先烈和新中國建設發展中的模范人物,提升愛國情懷。語言運用:學習抓住重點進行細致描寫的方法。思維能力:了解李大釗同志被害的過程和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感受李大釗的高貴品質。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審美創造:品味文字的情真意切,體味書中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光輝形象。教學重點:借助人物言行、神態、外貌的細節描寫,感受李大釗同志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教學難點:學會查找有價值的資料,了解先輩的革命事跡。教學過程:一、回顧人物表現和人物品質1.回顧李大釗的反常表現。(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 生齊讀課題:十六年前的回憶。(2)回憶中,女兒清晰地記得父親李大釗那些反常的表現,引讀:①被捕前——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 知道現在是在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②被捕時——父親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③法庭上——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2.回顧李大釗的品質。(1)上節課,透過這些反常的表現,我們對李大釗有了初步認識——生讀板書:第一課時學生生 成(預估:沉著冷靜、不畏犧牲、堅定等)。(2)上節課,為了加深對李大釗的理解,我們還做了一件什么事?預設:借助人物的相關事件資料,體會到李大釗反常表現背后的品質。大家認識到他——生讀板書:第一課時學生生成(預估:舍生取義、堅貞不屈、忠于革命、忠于 黨等)。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走近李大釗,去了解一個革命者的內心世界。二、借助資料理解關鍵語句,了解人物品質背后的理想和信念(一)追問品質,初步理解關鍵語句1. 追問李大釗的品質,聚焦關鍵語句。(1)看著這些品質,你的內心可能有一個個的追問?預設:為什么他會忠于黨?為什么他會一心為了革命?大家所有的追問都聚焦到一個問題:為什么他會擁有這樣的品質?(板書:?)(2)課文中就有句子回答這個問題,快速瀏覽全文,勾畫出來。預設: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3)為什么他擁有這樣的品質?預設 1:偉大的力量——這種偉大的力量是什么?小小的破折號做出了解釋。預設 2:是因為“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生板書關鍵詞生借助板書小結:正是因為有了對革命事業的信心,所以他才擁有這些品質。2.追問關鍵語句,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1)讀著讀著,大家可能又有了新的追問?預設:李大釗的革命事業是什么?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是什么?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信心?(2)這些問題,借助課文能回答嗎?預設:如果不能借助課文了解,怎么辦?繼續查閱資料。(二) 借助資料,進一步理解關鍵語句1.借助革命事業相關資料,自主探究。(1)出示資料包里革命事業的相關資料(板書:革命事業),請學生讀目錄。資料 1:共產黨的初心使命資料 2:李大釗和陳獨秀的誓詞資料 3:歌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資料 4:故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資料 5:入黨誓詞資料 6:國際歌(2)自主探究,完成學習單。①學生根據需要,篩選出能幫助自己理解的 1-2 則資料,運用智能平板進行查閱。②快速瀏覽,勾畫關鍵信息,解釋追問。③把自己的發現用紅色的筆記錄在學習單上。2. 借助革命事業相關資料,交流發現。預設點撥: 找到李大釗“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的動力、根本和源泉。(三) 關聯品質,了解人物的理想和信念1. 發表觀點,形成智能云圖(第三次)。(1)理解了課文中的關鍵語句,對李大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品質也就越來越清晰了,他到底 是為了什么?生發表觀點。(2)梳理觀點,學生板書。2. 比較發現,揭示人物品質背后的理想和信念。(1)根據觀點,揭示理想和信念。預設:我們找到了支撐這些品質最重要的東西,他是——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他是為了——, 為了——,為了 —— 。 (生板書,預估:人民、國家、民族等)這就是一個人遠大的——理想,相信一定會實現,這就是一個人崇高的——信念。這個單元的 主題就是“理想和信念”。(板書:理想和信念)(2)借助板書,發現理想信念和品質的關系。中間的理想信念和周圍的品質是什么關系?預設:理想信念是根源、是核心,李大釗的理想和信念決定了他的品質,也決定了他的表現。三、根據理想和信念,解釋和推想人物表現(一)根據理想信念,解釋人物表現1.小組合作:朗讀語句并討論為什么這樣讀。學生帶著理解再讀李大釗反常表現的語句。同桌分工,挑選一句,一人朗讀,一人解釋為什么 這樣讀。評價監測自己對李大釗的理解到哪里了。2.小組交流:一人朗讀,一人解釋為什么這樣讀。(1)采訪傾聽者:你聽出了什么?你知道他為什么這樣讀嗎?(2)采訪朗讀者:你為什么如此的堅決?小結: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理想和信念,李大釗才有了這樣反常的表現。3.引讀:被捕前——、被捕時——、在法庭上——(二)根據理想信念,推想人物表現1.情境再現,感受革命者的理想和信念。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理想和信念,革命領袖李大釗、陳獨秀才對未來有了這樣的憧憬——觀看 小視頻。2.創設情境,走進李大釗的內心。此時,李大釗站在了刑場上,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他堅定地望著遠方,他憧憬著, 他憧憬著什么?他堅信著什么?請拿出學習單寫下來。(1)生在背景音樂中練筆。學生深情地朗讀。(2)師生在情境中小結。這位偉大的革命者,帶著浩然正氣,從容奔赴刑場,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 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這位偉大的革命者,帶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氣節,從容奔赴刑場, 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他的憧憬變成了今天的現實,正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如今的中國是——生讀: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三) 布置綜合性學習,走進《奮斗的歷程》同學們,“奮斗的歷程”綜合性學習活動已經開啟,本單元將開展閱讀分享會、制作小詩集、 寫一寫自己的心愿,讓我們繼承光榮傳統,創造美好未來。板書設計十六年前的回憶作者:李星華堅貞不屈處變不驚偉大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