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中山市部分學校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中山市部分學校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題

資源簡介

廣東省中山市部分學校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題
1.(2025·中山模擬)春節期間廟會上活動豐富。下列活動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捏泥人 B.剪窗花
C.拓印朱仙鎮木板年畫 D.燃放煙花
【答案】D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捏泥人、剪窗花、拓印朱仙鎮木板年畫活動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燃放煙花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D。
【分析】 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分析。
2.(2025·中山模擬)識別常用標識是必備的生活技能。下列標識適合張貼在加油站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解析】【解答】加油站附近空氣中有大量易燃氣體,需張貼與火有關的標識。
A、圖示表示腐蝕品標志,不符合題意;
B、圖示表示禁止煙火標志,符合題意;
C、圖示是節約用水標志,不符合題意;
D、圖示表示有毒品標志,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加油站附近空氣中有大量易燃氣體,需張貼與火有關的標識及各圖標名稱分析。
3.(2025·中山模擬)校園里部分植物枝葉枯黃,建議最好給這些植物施用的一種化肥是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施加氮肥可使葉色常綠,枝葉枯黃需要施用含氮元素的化肥。
A. 為磷肥,不符合題意;
B. 為鉀肥,不符合題意;
C. 為氮肥,符合題意;
D. 為鉀肥,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 植物所需大量的N、P、K三種元素,其中氮元素作用于植物的葉,P作用于植物的根,K作用于植物的莖分析。
4.(2025·中山模擬)科學無止境,精神永流傳。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的我國化學家是
A.拉瓦錫 B.波義耳 C.張青蓮 D.徐壽
【答案】C
【知識點】化學相關人物及貢獻
【解析】【解答】 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的我國化學家是張青蓮。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所給各科學家的主要貢獻分析。
5.(2025·中山模擬)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B.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C.鎂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鎂
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答案】D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解答】A、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不符合題意;
B、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紅光,不符合題意;
C、生成氧化鎂,屬于實驗結論,不是現象,不符合題意;
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物質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分析,在描述現象時要注意語言的準確及嚴密,如煙與霧的區別,光和火焰的區別,如結論與現象的不同等。
6.(2025·中山模擬)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配制”實驗活動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取藥 B.稱量
C.量取 D.溶解固體
【答案】B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取用藥品時瓶塞要倒放,不符合題意;
B、天平稱量藥品時要將藥品放在左盤,砝碼放右盤,且左右盤都放大小相同的紙,符合題意;
C、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不符合題意;
D、量筒不能用于溶解固體,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常用儀器的使用及藥品取用注意事項分析。
7.(2025·中山模擬)下列符號可以表示2個氫分子的是
A.2H B.2H2 C.H2O D.2H+
【答案】B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氫氣的化學式為 H2 ,化學式表示一個氫分子,則2個氫分子表示為2H2 ;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化學符號的意義分析,元素符號表示元素和一個原子,表示多個原子元素符號前加相應數字;化學式表示一種物質和一個分子,表示多個分子,化學式前加相應系數;離子符號是在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符號右上角標上所帶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表示多個離子,在符號前加相應數字;元素化合價標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
8.(2025·中山模擬)“物質性質決定用途”是化學觀念之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石墨具有導電性——用于電池的電極材料
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用于冶煉金屬
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
D.稀有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如霓虹燈
【答案】D
【知識點】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根據濃硫酸或堿石灰的性質確定所能干燥的氣體;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A、石墨用于電池的電極材料是由于具有優良的導電性,不符合題意;
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還原金屬氧化物得到金屬,工業上可用于冶煉金屬,不符合題意;
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不符合題意;
D、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如霓虹燈,是利用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而不是因為化學性質不活潑,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本題難度不大,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可以根據物質的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9.(2025·中山模擬)下列物質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塑料 B.碳纖維復合材料
C.鋁鋰合金 D.棉針織品
【答案】C
【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
【解析】【解答】A、塑料屬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題意;
B、碳纖維復合材料屬于復合材料,不符合題意;
C、鋁鋰合金為合金,屬于金屬材料,符合題意;
D、棉針織品屬于天然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分析。
10.(2025·中山模擬)2024年11月14日,中國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大會在深圳拉開帷幕,會議共同探討“培育環境新質生產力,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下列做法與這一理念不符合的是
A.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節約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用洗過菜的水澆花
C.養成將垃圾分類處理的習慣,廢舊報紙回收利用
D.施用農藥化肥可提高糧食產量,噴灑過量農藥殺蟲
【答案】D
【知識點】綠色化學
【解析】【解答】A、減少塑料制品使用,可以減少因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不符合題意;
B、用洗過菜的水澆花,可以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不符合題意;
C、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能節約資源且減少污染,不符合題意;
D、 噴灑過量農藥殺蟲會造成水體污染,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水、空氣等污染原因分析, 由污染原因入手確定各萬事通法是否符合綠色發展理念。
11.(2025·中山模擬)天宮課堂中,航天員王亞平展示了“鋯金屬熔化與凝固”實驗。如下圖是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鋯原子的中子數為40
B.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1.22
C.鋯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失去兩個電子
D.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
【答案】A
【知識點】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鋯原子序數=質子數=40,相對原子質量為91.22,則鋯原子的中子數為91-40=51,符合題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鋯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1.22,不符合題意;
C、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4,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失去兩個電子,不符合題意;
D、鋯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為5,則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小格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漢字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元素周期數與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等,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易失電子分析。
12.(2025·中山模擬)對乙酰氨基酚,速效感冒膠囊的主要成分,化學式為,用于退熱、緩解中輕度疼痛,下列有關對乙酰氨基酚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碳、氫、氮、氧元素組成 B.含有1個氧分子
C.由20個原子構成 D.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答案】A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由化學式可知,對乙酰氨基酚由碳、氫、氧、氮元素組成,符合題意;
B、對乙酰氨基酚由對乙酰氨基酚分子構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題意;
C、對乙酰氨基酚由分子構成,一個對乙酰氨基酚分子是由8個碳原子、9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共20個原子構成的,不符合題意;
D、對乙酰氨基酚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9):(16×2)=9:32,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
B、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純凈物,不含其他物質的分子分析;
C、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
D、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13.(2025·中山模擬)以和為原料合成是綜合利用二氧化碳實現“碳中和”的研究熱點。相關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關于該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后原子的數目減少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
C.丁物質屬于氧化物
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
【答案】C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化學反應的實質
【解析】【解答】由圖示可知,該反應方程式為2CO2+4H2C2H4+4H2O;
A、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變,不符合題意;
B、二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4,不符合題意;
C、丁為水,屬于氧化物,符合題意;
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44×2):(2×4)=11:1,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
B、根據圖示寫出反應方程式,利用方程式確定分子個數比分析;
C、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D、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14.(2025·中山模擬)如圖是、、三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時,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
B.時,和兩物質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C.增加溶劑可使將物質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
D.當中混有少量時,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
【答案】B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時,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 B > C > A,不符合題意;
B.因未確定時,和 溶液是否飽和,不能確定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符合題意;
C.增加溶劑可使將A 物質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不符合題意;
D.A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大,當 A 中混有少量 B時,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 A,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含義分析,溶解度曲線可以確定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確定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規律,確定結晶方法及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大,適用于降溫結晶,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則可采用蒸發結晶;可以根據溶解度/(溶解度+100)確定某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15.(2025·中山模擬)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B.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C.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D.比較金屬活動性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金屬活動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使用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固體,利用燒杯中的水補充減少氧氣體積,可用來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不符合題意;
B、硫酸銅和鐵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密閉容器中能用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不符合題意;
C、利用銅片的白磷燃燒,紅磷因溫度不能達到著火點不燃燒,水中的白磷因不接觸氧氣不能燃燒,可用來探究燃燒的條件, 不符合題意;
D、所給實驗中金屬形狀、金屬種類都不同,不能比較兩種物質金屬活動性順序,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燃燒法測定氧氣體積含量原理分析;
B、根據化學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C、根據燃燒條件及對比實驗的條件及現象分析;
D、根據對比實驗的變量的唯一性分析。
16.(2025·中山模擬)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生產生活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
(1)《呂氏春秋·別類篇》載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這句話表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   (選填“大”或“小”)。
(2)《本草綱目》記載:“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瓶,蒸令氣上,用器取滴露。”
糧食放入甑桶中,加入酒曲發酵釀酒發生的是   (填“緩慢氧化”或“劇烈氧化”)。該釀酒工藝中還利用了化學實驗操作中   原理。
(3)菜熟后關閉燃氣灶開關,灶火熄滅,其滅火原理是   。化石燃料日趨枯竭,人類正在積極開發新能源,請列舉一種新能源   。
(4)水杯表面耐高溫的PP涂層不僅美觀,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鐵與   同時接觸而生銹。
(5)海鹽是人類最早從海洋中獲取的礦物質之一,海鹽中的氯化鈉由   構成。(填微粒符號)
【答案】(1)大
(2)緩慢氧化;蒸餾
(3)清除可燃物;太陽能(合理即可)
(4)和
(5)和
【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
【解析】【解答】(1)“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這句話表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
(2)糧食放入甑桶中,加入酒曲發酵釀酒,酒曲與氧氣發生緩慢、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屬于緩慢氧化;根據“蒸令氣上,用器取滴露”,該過程是利用各物質沸點不同,通過加熱使液態混合物中沸點較低的物質先汽化,然后冷凝收集,從而將不同沸點的物質分離,是蒸餾原理;
(3)菜熟后關閉燃氣灶開關,灶火熄滅,其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
化石燃料日趨枯竭,人類正在積極開發的新能源有太陽能、地熱能等(合理即可);
(4)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會發生銹蝕,水杯表面耐高溫的PP涂層不僅美觀,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而生銹;
(5)海鹽中的氯化鈉由構成。
【分析】(1)根據合金的硬度大于純金屬分析;
(2)根據酒曲發酵釀酒為發生的緩慢不易覺察的氧化反應分析;
(3)根據清除可燃物的滅火原理,新能源種類分析;
(4)根據鐵生銹是鐵與氧氣和水反應分析;
(5)根據氯化鈉由離子構成分析。
(1)“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這句話表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
(2)糧食放入甑桶中,加入酒曲發酵釀酒,酒曲與氧氣發生緩慢、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屬于緩慢氧化;
根據“蒸令氣上,用器取滴露”,該過程是利用各物質沸點不同,通過加熱使液態混合物中沸點較低的物質先汽化,然后冷凝收集,從而將不同沸點的物質分離,是蒸餾原理;
(3)菜熟后關閉燃氣灶開關,灶火熄滅,其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
化石燃料日趨枯竭,人類正在積極開發的新能源有太陽能、地熱能等(合理即可);
(4)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會發生銹蝕,水杯表面耐高溫的PP涂層不僅美觀,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而生銹;
(5)海鹽中的氯化鈉由構成。
17.(2025·中山模擬)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
“天和核心艙”是目前我國自主研制的規模最大、系統最復雜的航天器,其中有很多系統用于保障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
首先,環控生保系統的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利用循環水電解制氧氣,保證航天員氧氣需求,電解水產生的氫氣與宇航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在特種反應器中進行催化反應,從而降低艙內二氧化碳的濃度。
其次,環控生保系統的水處理系統主要是將水蒸氣、汗液、尿液和生活廢水等進行處理,經過該系統處理的水達到飲用水標準,且水的回收率達80%以上,有利于節約用水,回收的水用于航天員生活用水和電解制氧。
(1)水和過氧化氫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   。
(2)航天器中的空氣成分和地球類似,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仍然是   (填化學式)。為保證空間站內的空氣清新,用特種活性炭除去空間站內的微量有害氣體,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利用循環水電解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環控生保系統的水處理系統的優點是   。(寫出一點即可)
(5)火箭、空間站的制造過程中常使用到鈦合金。工業上,在氬氣中,高溫條件下,使用鎂和反應制取金屬鈦和氯化鎂,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答案】(1)分子構成不同
(2);吸附
(3)
(4)節約用水
(5)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保護水資源;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1)水由水分子構成,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過氧化氫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1個過氧化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兩種物質的分子的結構不同,所以水和過氧化氫化學性質不同。
(2)航天器中的空氣成分和地球類似,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仍然是N2;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有毒氣體。
(3)水電解制氧氣反應是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H2O2H2↑+O2↑。
(4)由題文可知,該系統處理的水達到飲用水標準,且水的回收率達80%以上,有利于節約用水。
(5)在氬氣中,高溫條件下,鎂和反應生成金屬鈦和氯化鎂,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Mg+TiCl42MgCl2+Ti。
【分析】(1)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分析;
(2)根據空氣中氮氣含量最多,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3)根據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分析;
(4)根據保護水資源的方法分析;
(5)根據題中所給信息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從而確定反應方程式分析。
(1)水由水分子構成,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過氧化氫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1個過氧化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兩種物質的分子的結構不同,所以水和過氧化氫化學性質不同,故填分子構成不同。
(2)航天器中的空氣成分和地球類似,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仍然是氮氣,故填N2;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有毒氣體,故填吸附。
(3)水電解制氧氣反應是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H2O2H2↑+O2↑。
(4)由題文可知,該系統處理的水達到飲用水標準,且水的回收率達80%以上,有利于節約用水,故填節約用水。
(5)在氬氣中,高溫條件下,鎂和反應生成金屬鈦和氯化鎂,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Mg+TiCl42MgCl2+Ti。
18.(2025·中山模擬)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見裝置,請回答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的目的是   。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的收集裝置為   (填字母,從C、D、E中選擇)。
(3)F裝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氣,收集時氣體應從   口進入(填字母)。
(4)用兩個相同的塑料瓶分別收集燃氣灶炒菜前后灶臺旁的氣體,組成如圖一所示裝置,放在陽光下照射,觀察到紅墨水水柱向   (選填“左”或“右”)邊移動,說明炒菜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5)某同學們設計了“吸收”二氧化碳的對比實驗,如圖二所示。
①寫出B瓶中的實驗現象:   。
②通過對比三個軟塑料瓶變癟的程度,可知   (從“A瓶”、“B瓶”、“C瓶”中選擇)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
(6)寫出一條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
【答案】(1)錐形瓶
(2);防止加熱時粉末狀固體進入導管;
(3)a
(4)左
(5)石灰水變渾濁;A瓶
(6)滅火(合理即可)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堿的化學性質;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據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是:錐形瓶;
(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為了防止加熱時粉末狀固體進入導管,實驗時需在裝置A的試管口放一團棉花;氧氣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則欲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C裝置;
(3)氧氣的密度比水小,F裝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氣,收集時氣體應從a端進入;
(4)實驗說明炒菜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則將圖一所示裝置,放在陽光下照射,右側瓶內溫度高于左側瓶內,導致右側瓶內壓強高于左側瓶內,可觀察到紅墨水水柱向左邊移動;
(5)①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B瓶中的實驗現象為:石灰水變渾濁;
②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氫氧化鈉易溶于水,則水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少,飽和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分別振蕩三個軟塑料瓶,塑料瓶變癟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6)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二氧化碳用于滅火。
【分析】(1)根據常用儀器名稱分析;
(2)根據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加熱時要防止高錳酸鉀顆粒進入導管,氧氣的不易溶于水及排水法收集氧氣純凈分析;
(3)根據氧氣的密度比水小分析;
(4)根據溫度升高裝置內壓強增大分析;
(5)根據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氫氧化鈉易溶于水分析;
(6)根據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分析。
(1)據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是:錐形瓶;
(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為了防止加熱時粉末狀固體進入導管,實驗時需在裝置A的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氧氣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則欲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C裝置;
(3)氧氣的密度比水小,F裝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氣,收集時氣體應從a端進入;
(4)實驗說明炒菜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則將圖一所示裝置,放在陽光下照射,右側瓶內溫度高于左側瓶內,導致右側瓶內壓強高于左側瓶內,可觀察到紅墨水水柱向左邊移動;
(5)①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B瓶中的實驗現象為:石灰水變渾濁;
②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氫氧化鈉易溶于水,則水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少,飽和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分別振蕩三個軟塑料瓶,塑料瓶變癟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6)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二氧化碳用于滅火。
19.(2025·中山模擬)松花蛋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美食。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松花蛋制作”的項目研究,請結合任務回答問題。
【任務一】初識松花蛋,查閱營養成分
(1)松花蛋,又稱皮蛋,制作原料為雞蛋,雞蛋中富含的營養素為   ,除此之外,還含有油脂、維生素及無機鹽等多種營養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任務二】品嘗松花蛋,感受松花蛋的酸堿性。
(2)同學們品嘗松花蛋時,發現松花蛋略有澀味,推測松花蛋中含有堿性物質,生活中食用時可加入   (選填“料酒、食醋或醬油”)來減少澀味。
【任務三】浸松花蛋粉,尋找澀味緣由
(3)取適量松花蛋粉(用于制作松花蛋泥的原料),加入足量水,攪拌、過濾。使用   測得濾液,證明濾液中含有堿性物質。
【提出問題】濾液中的堿性物質是什么?
【查閱資料】
(4)松花蛋粉中主要含有生石灰、食鹽、純堿()等,其中碳酸鈉屬于   (填物質類別),它的水溶液顯堿性。
【分析推理】松花蛋粉加水調和時發生如下反應:
(5)①;②   
【提出猜想】
(6)猜想1:;猜想2:和;猜想3:和   (填化學式);
【實驗探究】
(7)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實驗方案 現象 結論
操作1:取濾液少許,向其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無明顯現象 猜想   不成立
操作2:另取濾液少許,向其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猜想2成立
【討論交流】
(8)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操作1中除可用稀鹽酸外,還可選用   也能達到同樣的實驗目的。
A.氯化鉀溶液 B.氫氧化鉀溶液 C.氯化鋇溶液
通過以上探究,同學們找到了松花蛋粉加水后濾液顯堿性的原因,尋到了澀味的緣由。
【答案】蛋白質;食醋;試紙;鹽;;;3;產生白色沉淀;C
【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雞蛋中富含的營養素為蛋白質;
(2)松花蛋略有澀味,是因為松花蛋中含有堿性物質,食用時可加入呈酸性的食醋,與堿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減輕澀味;
(3)使用試紙測得濾液,證明濾液中含有堿性物質;
(4)碳酸鈉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
(5)松花蛋粉加水調和時,除了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外,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由題中信息可知,若碳酸鈉與氫氧化鈣恰好完全反應,猜想一:只有NaOH,若氫氧化鈣過量,猜想二:有NaOH和Ca(OH)2,若碳酸鈉過量,猜想三:有NaOH和Na2CO3,故填:;
(7)操作1: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取濾液少許,向其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無明顯現象,說明濾液中沒有碳酸鈉,因此猜想3不成立;
操作2:實驗結論是猜想2成立,即含有和,另取濾液少許,向其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可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濾液中含氫氧化鈣,即猜想2成立;
(8)A、氯化鉀溶液與碳酸鈉不能生成氣體、水或沉淀,不能驗證是否含有碳酸鈉,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鉀溶液與碳酸鈉不能生成氣體、水或沉淀,不能驗證是否含有碳酸鈉,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氯化鋇溶液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能驗證是否含有碳酸鈉,故選項符合題意;
【分析】(1)根據蛋、肉中富含蛋白質分析;
(2)根據酸堿性物質能發生反應分收入
(3)根據pH試紙測定溶液酸堿度分析;
(4)根據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結合成鹽分析;
(5)根據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分析;
(6)根據反應后溶液中溶質一定有生成物,可能有反應物剩余分收入
(7)根據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分析;
(8)根據碳酸鈉的化學性質分析。
20.(2025·中山模擬)《本經逢原》中關于綠礬()記載道:“蓋礬色綠、味酸,燒之則赤……”
【溯古】
(1)天然產的綠礬很少,古代多數是通過焙燒黃鐵礦(主要成分是)而取得。焙燒二硫化亞鐵()產生的廢氣中含有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會導致   ,對環境造成污染。
【追今】下面是以廢鐵(含有少量、等)和廢硫酸作為原料制備綠礬的流程:
(2)為加快反應速率,原料預處理時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溶浸過程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任寫一個),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4)操作1的名稱是   。
(5)經過操作2:將濾液a加熱濃縮、   結晶、過濾、冰水洗滌、低溫干燥可得硫酸亞鐵()。用低溫干燥,說明硫酸亞鐵晶體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
(6)如制得的綠礬晶體中含有少量雜質,你分析可能是   (寫化學式)。
【用途】“蓋礬色綠、味酸,燒之則赤……”其反應原理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
(7)X的化學式為   。
【答案】酸雨;將廢鐵塊粉碎或攪拌或適當增加硫酸濃度或加熱;或;置換;過濾;降溫;受熱易分解(或熱穩定性差);;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焙燒二硫化亞鐵()產生的廢氣中含有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會導致酸雨的發生,對環境造成污染;
(2)將廢鐵塊粉碎或攪拌,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或適當增加硫酸濃度或加熱,升高溫度,可加快反應速率;
(3)溶浸過程中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4)操作1可分離濾渣和濾液,名稱是過濾(可分離難溶性固體和液體);
(5)操作2將濾液a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冰水洗滌、低溫干燥可得硫酸亞鐵();用低溫干燥,說明硫酸亞鐵晶體可能具有受熱易分解(或熱穩定性差)的性質;
(6)由于用含有鋅的廢鐵和稀硫酸制取綠礬,其中鋅與硫酸也能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因此如制得的綠礬中含有少量雜質,分析可能是硫酸鋅,化學式為ZnSO4;
(7)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2個Fe、2個S、10個O、4個H,反應后有2個S、7個O、4個H,故X中有2個Fe、3個O,化學式為Fe2O3。
【分析】(1)根據硫的氧化物會造成酸雨分析;
(2)根據增大接觸面積或攪拌等可加快反應分析;
(3)根據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分析;
(4)根據過濾原理分收入
(5)根據降溫結晶操作步驟分析;
(6)根據鋅與硫酸能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分析;
(7)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
21.(2025·中山模擬)化學項目組為測定造紙廠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取廢水樣品倒入燒杯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的稀硫酸,用傳感器等電子設備測得滴加過程中溶液的與加入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根據問題解答:
(1)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屬于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2)圖中a點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   ;
(3)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為   g;
(4)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放熱
(2)硫酸鈉和氫氧化鈉
(3)4.9
(4)解:設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x=4g
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答: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4%。
【知識點】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屬于放熱反應;
(2)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圖中a點pH大于7,說明氫氧化鈉沒有完全反應,a點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生成的硫酸鈉和過量的氫氧化鈉;
(3)圖中可知,pH=7時消耗10%稀硫酸的質量為49.0g,溶質的質量為:49.0g×10%=4.9g;
【分析】(1)根據酸堿反應放熱分析;
(2)根據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分析;
(3)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分析;
(4)根據恰好反應時消耗的硫酸質量(稀硫酸中溶質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氫氧化鈉質量,再由氫氧化鈉質量/廢水質量計算氫氧化鈉質量分數分析。
(1)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屬于放熱反應;
(2)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圖中a點pH大于7,說明氫氧化鈉沒有完全反應,a點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生成的硫酸鈉和過量的氫氧化鈉;
(3)圖中可知,pH=7時消耗10%稀硫酸的質量為49.0g,溶質的質量為:49.0g×10%=4.9g;
(4)見答案。
1 / 1廣東省中山市部分學校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題
1.(2025·中山模擬)春節期間廟會上活動豐富。下列活動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捏泥人 B.剪窗花
C.拓印朱仙鎮木板年畫 D.燃放煙花
2.(2025·中山模擬)識別常用標識是必備的生活技能。下列標識適合張貼在加油站的是
A. B.
C. D.
3.(2025·中山模擬)校園里部分植物枝葉枯黃,建議最好給這些植物施用的一種化肥是
A. B. C. D.
4.(2025·中山模擬)科學無止境,精神永流傳。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的我國化學家是
A.拉瓦錫 B.波義耳 C.張青蓮 D.徐壽
5.(2025·中山模擬)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B.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C.鎂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鎂
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6.(2025·中山模擬)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配制”實驗活動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取藥 B.稱量
C.量取 D.溶解固體
7.(2025·中山模擬)下列符號可以表示2個氫分子的是
A.2H B.2H2 C.H2O D.2H+
8.(2025·中山模擬)“物質性質決定用途”是化學觀念之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石墨具有導電性——用于電池的電極材料
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用于冶煉金屬
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
D.稀有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如霓虹燈
9.(2025·中山模擬)下列物質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塑料 B.碳纖維復合材料
C.鋁鋰合金 D.棉針織品
10.(2025·中山模擬)2024年11月14日,中國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大會在深圳拉開帷幕,會議共同探討“培育環境新質生產力,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下列做法與這一理念不符合的是
A.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節約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用洗過菜的水澆花
C.養成將垃圾分類處理的習慣,廢舊報紙回收利用
D.施用農藥化肥可提高糧食產量,噴灑過量農藥殺蟲
11.(2025·中山模擬)天宮課堂中,航天員王亞平展示了“鋯金屬熔化與凝固”實驗。如下圖是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鋯原子的中子數為40
B.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1.22
C.鋯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失去兩個電子
D.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
12.(2025·中山模擬)對乙酰氨基酚,速效感冒膠囊的主要成分,化學式為,用于退熱、緩解中輕度疼痛,下列有關對乙酰氨基酚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碳、氫、氮、氧元素組成 B.含有1個氧分子
C.由20個原子構成 D.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13.(2025·中山模擬)以和為原料合成是綜合利用二氧化碳實現“碳中和”的研究熱點。相關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關于該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后原子的數目減少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
C.丁物質屬于氧化物
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
14.(2025·中山模擬)如圖是、、三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時,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
B.時,和兩物質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C.增加溶劑可使將物質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
D.當中混有少量時,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
15.(2025·中山模擬)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B.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C.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D.比較金屬活動性
A.A B.B C.C D.D
16.(2025·中山模擬)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生產生活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
(1)《呂氏春秋·別類篇》載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這句話表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   (選填“大”或“小”)。
(2)《本草綱目》記載:“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瓶,蒸令氣上,用器取滴露。”
糧食放入甑桶中,加入酒曲發酵釀酒發生的是   (填“緩慢氧化”或“劇烈氧化”)。該釀酒工藝中還利用了化學實驗操作中   原理。
(3)菜熟后關閉燃氣灶開關,灶火熄滅,其滅火原理是   。化石燃料日趨枯竭,人類正在積極開發新能源,請列舉一種新能源   。
(4)水杯表面耐高溫的PP涂層不僅美觀,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鐵與   同時接觸而生銹。
(5)海鹽是人類最早從海洋中獲取的礦物質之一,海鹽中的氯化鈉由   構成。(填微粒符號)
17.(2025·中山模擬)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
“天和核心艙”是目前我國自主研制的規模最大、系統最復雜的航天器,其中有很多系統用于保障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
首先,環控生保系統的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利用循環水電解制氧氣,保證航天員氧氣需求,電解水產生的氫氣與宇航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在特種反應器中進行催化反應,從而降低艙內二氧化碳的濃度。
其次,環控生保系統的水處理系統主要是將水蒸氣、汗液、尿液和生活廢水等進行處理,經過該系統處理的水達到飲用水標準,且水的回收率達80%以上,有利于節約用水,回收的水用于航天員生活用水和電解制氧。
(1)水和過氧化氫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   。
(2)航天器中的空氣成分和地球類似,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仍然是   (填化學式)。為保證空間站內的空氣清新,用特種活性炭除去空間站內的微量有害氣體,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利用循環水電解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環控生保系統的水處理系統的優點是   。(寫出一點即可)
(5)火箭、空間站的制造過程中常使用到鈦合金。工業上,在氬氣中,高溫條件下,使用鎂和反應制取金屬鈦和氯化鎂,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18.(2025·中山模擬)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見裝置,請回答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的目的是   。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的收集裝置為   (填字母,從C、D、E中選擇)。
(3)F裝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氣,收集時氣體應從   口進入(填字母)。
(4)用兩個相同的塑料瓶分別收集燃氣灶炒菜前后灶臺旁的氣體,組成如圖一所示裝置,放在陽光下照射,觀察到紅墨水水柱向   (選填“左”或“右”)邊移動,說明炒菜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5)某同學們設計了“吸收”二氧化碳的對比實驗,如圖二所示。
①寫出B瓶中的實驗現象:   。
②通過對比三個軟塑料瓶變癟的程度,可知   (從“A瓶”、“B瓶”、“C瓶”中選擇)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
(6)寫出一條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
19.(2025·中山模擬)松花蛋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美食。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松花蛋制作”的項目研究,請結合任務回答問題。
【任務一】初識松花蛋,查閱營養成分
(1)松花蛋,又稱皮蛋,制作原料為雞蛋,雞蛋中富含的營養素為   ,除此之外,還含有油脂、維生素及無機鹽等多種營養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任務二】品嘗松花蛋,感受松花蛋的酸堿性。
(2)同學們品嘗松花蛋時,發現松花蛋略有澀味,推測松花蛋中含有堿性物質,生活中食用時可加入   (選填“料酒、食醋或醬油”)來減少澀味。
【任務三】浸松花蛋粉,尋找澀味緣由
(3)取適量松花蛋粉(用于制作松花蛋泥的原料),加入足量水,攪拌、過濾。使用   測得濾液,證明濾液中含有堿性物質。
【提出問題】濾液中的堿性物質是什么?
【查閱資料】
(4)松花蛋粉中主要含有生石灰、食鹽、純堿()等,其中碳酸鈉屬于   (填物質類別),它的水溶液顯堿性。
【分析推理】松花蛋粉加水調和時發生如下反應:
(5)①;②   
【提出猜想】
(6)猜想1:;猜想2:和;猜想3:和   (填化學式);
【實驗探究】
(7)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實驗方案 現象 結論
操作1:取濾液少許,向其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無明顯現象 猜想   不成立
操作2:另取濾液少許,向其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猜想2成立
【討論交流】
(8)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操作1中除可用稀鹽酸外,還可選用   也能達到同樣的實驗目的。
A.氯化鉀溶液 B.氫氧化鉀溶液 C.氯化鋇溶液
通過以上探究,同學們找到了松花蛋粉加水后濾液顯堿性的原因,尋到了澀味的緣由。
20.(2025·中山模擬)《本經逢原》中關于綠礬()記載道:“蓋礬色綠、味酸,燒之則赤……”
【溯古】
(1)天然產的綠礬很少,古代多數是通過焙燒黃鐵礦(主要成分是)而取得。焙燒二硫化亞鐵()產生的廢氣中含有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會導致   ,對環境造成污染。
【追今】下面是以廢鐵(含有少量、等)和廢硫酸作為原料制備綠礬的流程:
(2)為加快反應速率,原料預處理時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溶浸過程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任寫一個),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4)操作1的名稱是   。
(5)經過操作2:將濾液a加熱濃縮、   結晶、過濾、冰水洗滌、低溫干燥可得硫酸亞鐵()。用低溫干燥,說明硫酸亞鐵晶體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
(6)如制得的綠礬晶體中含有少量雜質,你分析可能是   (寫化學式)。
【用途】“蓋礬色綠、味酸,燒之則赤……”其反應原理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
(7)X的化學式為   。
21.(2025·中山模擬)化學項目組為測定造紙廠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取廢水樣品倒入燒杯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的稀硫酸,用傳感器等電子設備測得滴加過程中溶液的與加入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根據問題解答:
(1)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屬于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2)圖中a點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   ;
(3)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為   g;
(4)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捏泥人、剪窗花、拓印朱仙鎮木板年畫活動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燃放煙花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D。
【分析】 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分析。
2.【答案】B
【知識點】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解析】【解答】加油站附近空氣中有大量易燃氣體,需張貼與火有關的標識。
A、圖示表示腐蝕品標志,不符合題意;
B、圖示表示禁止煙火標志,符合題意;
C、圖示是節約用水標志,不符合題意;
D、圖示表示有毒品標志,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加油站附近空氣中有大量易燃氣體,需張貼與火有關的標識及各圖標名稱分析。
3.【答案】C
【知識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施加氮肥可使葉色常綠,枝葉枯黃需要施用含氮元素的化肥。
A. 為磷肥,不符合題意;
B. 為鉀肥,不符合題意;
C. 為氮肥,符合題意;
D. 為鉀肥,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 植物所需大量的N、P、K三種元素,其中氮元素作用于植物的葉,P作用于植物的根,K作用于植物的莖分析。
4.【答案】C
【知識點】化學相關人物及貢獻
【解析】【解答】 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的我國化學家是張青蓮。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所給各科學家的主要貢獻分析。
5.【答案】D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解答】A、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不符合題意;
B、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紅光,不符合題意;
C、生成氧化鎂,屬于實驗結論,不是現象,不符合題意;
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物質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分析,在描述現象時要注意語言的準確及嚴密,如煙與霧的區別,光和火焰的區別,如結論與現象的不同等。
6.【答案】B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取用藥品時瓶塞要倒放,不符合題意;
B、天平稱量藥品時要將藥品放在左盤,砝碼放右盤,且左右盤都放大小相同的紙,符合題意;
C、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不符合題意;
D、量筒不能用于溶解固體,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常用儀器的使用及藥品取用注意事項分析。
7.【答案】B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氫氣的化學式為 H2 ,化學式表示一個氫分子,則2個氫分子表示為2H2 ;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化學符號的意義分析,元素符號表示元素和一個原子,表示多個原子元素符號前加相應數字;化學式表示一種物質和一個分子,表示多個分子,化學式前加相應系數;離子符號是在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符號右上角標上所帶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表示多個離子,在符號前加相應數字;元素化合價標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
8.【答案】D
【知識點】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根據濃硫酸或堿石灰的性質確定所能干燥的氣體;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A、石墨用于電池的電極材料是由于具有優良的導電性,不符合題意;
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還原金屬氧化物得到金屬,工業上可用于冶煉金屬,不符合題意;
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不符合題意;
D、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如霓虹燈,是利用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而不是因為化學性質不活潑,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本題難度不大,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可以根據物質的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9.【答案】C
【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
【解析】【解答】A、塑料屬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題意;
B、碳纖維復合材料屬于復合材料,不符合題意;
C、鋁鋰合金為合金,屬于金屬材料,符合題意;
D、棉針織品屬于天然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分析。
10.【答案】D
【知識點】綠色化學
【解析】【解答】A、減少塑料制品使用,可以減少因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不符合題意;
B、用洗過菜的水澆花,可以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不符合題意;
C、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能節約資源且減少污染,不符合題意;
D、 噴灑過量農藥殺蟲會造成水體污染,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水、空氣等污染原因分析, 由污染原因入手確定各萬事通法是否符合綠色發展理念。
11.【答案】A
【知識點】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鋯原子序數=質子數=40,相對原子質量為91.22,則鋯原子的中子數為91-40=51,符合題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鋯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1.22,不符合題意;
C、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4,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失去兩個電子,不符合題意;
D、鋯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為5,則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小格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漢字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元素周期數與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等,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易失電子分析。
12.【答案】A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由化學式可知,對乙酰氨基酚由碳、氫、氧、氮元素組成,符合題意;
B、對乙酰氨基酚由對乙酰氨基酚分子構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題意;
C、對乙酰氨基酚由分子構成,一個對乙酰氨基酚分子是由8個碳原子、9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共20個原子構成的,不符合題意;
D、對乙酰氨基酚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9):(16×2)=9:32,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
B、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純凈物,不含其他物質的分子分析;
C、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
D、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13.【答案】C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化學反應的實質
【解析】【解答】由圖示可知,該反應方程式為2CO2+4H2C2H4+4H2O;
A、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變,不符合題意;
B、二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4,不符合題意;
C、丁為水,屬于氧化物,符合題意;
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44×2):(2×4)=11:1,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
B、根據圖示寫出反應方程式,利用方程式確定分子個數比分析;
C、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D、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14.【答案】B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時,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 B > C > A,不符合題意;
B.因未確定時,和 溶液是否飽和,不能確定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符合題意;
C.增加溶劑可使將A 物質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不符合題意;
D.A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大,當 A 中混有少量 B時,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 A,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含義分析,溶解度曲線可以確定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確定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規律,確定結晶方法及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大,適用于降溫結晶,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則可采用蒸發結晶;可以根據溶解度/(溶解度+100)確定某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15.【答案】D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金屬活動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使用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固體,利用燒杯中的水補充減少氧氣體積,可用來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不符合題意;
B、硫酸銅和鐵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密閉容器中能用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不符合題意;
C、利用銅片的白磷燃燒,紅磷因溫度不能達到著火點不燃燒,水中的白磷因不接觸氧氣不能燃燒,可用來探究燃燒的條件, 不符合題意;
D、所給實驗中金屬形狀、金屬種類都不同,不能比較兩種物質金屬活動性順序,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燃燒法測定氧氣體積含量原理分析;
B、根據化學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C、根據燃燒條件及對比實驗的條件及現象分析;
D、根據對比實驗的變量的唯一性分析。
16.【答案】(1)大
(2)緩慢氧化;蒸餾
(3)清除可燃物;太陽能(合理即可)
(4)和
(5)和
【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
【解析】【解答】(1)“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這句話表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
(2)糧食放入甑桶中,加入酒曲發酵釀酒,酒曲與氧氣發生緩慢、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屬于緩慢氧化;根據“蒸令氣上,用器取滴露”,該過程是利用各物質沸點不同,通過加熱使液態混合物中沸點較低的物質先汽化,然后冷凝收集,從而將不同沸點的物質分離,是蒸餾原理;
(3)菜熟后關閉燃氣灶開關,灶火熄滅,其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
化石燃料日趨枯竭,人類正在積極開發的新能源有太陽能、地熱能等(合理即可);
(4)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會發生銹蝕,水杯表面耐高溫的PP涂層不僅美觀,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而生銹;
(5)海鹽中的氯化鈉由構成。
【分析】(1)根據合金的硬度大于純金屬分析;
(2)根據酒曲發酵釀酒為發生的緩慢不易覺察的氧化反應分析;
(3)根據清除可燃物的滅火原理,新能源種類分析;
(4)根據鐵生銹是鐵與氧氣和水反應分析;
(5)根據氯化鈉由離子構成分析。
(1)“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這句話表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
(2)糧食放入甑桶中,加入酒曲發酵釀酒,酒曲與氧氣發生緩慢、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屬于緩慢氧化;
根據“蒸令氣上,用器取滴露”,該過程是利用各物質沸點不同,通過加熱使液態混合物中沸點較低的物質先汽化,然后冷凝收集,從而將不同沸點的物質分離,是蒸餾原理;
(3)菜熟后關閉燃氣灶開關,灶火熄滅,其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
化石燃料日趨枯竭,人類正在積極開發的新能源有太陽能、地熱能等(合理即可);
(4)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會發生銹蝕,水杯表面耐高溫的PP涂層不僅美觀,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而生銹;
(5)海鹽中的氯化鈉由構成。
17.【答案】(1)分子構成不同
(2);吸附
(3)
(4)節約用水
(5)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保護水資源;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1)水由水分子構成,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過氧化氫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1個過氧化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兩種物質的分子的結構不同,所以水和過氧化氫化學性質不同。
(2)航天器中的空氣成分和地球類似,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仍然是N2;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有毒氣體。
(3)水電解制氧氣反應是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H2O2H2↑+O2↑。
(4)由題文可知,該系統處理的水達到飲用水標準,且水的回收率達80%以上,有利于節約用水。
(5)在氬氣中,高溫條件下,鎂和反應生成金屬鈦和氯化鎂,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Mg+TiCl42MgCl2+Ti。
【分析】(1)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分析;
(2)根據空氣中氮氣含量最多,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3)根據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分析;
(4)根據保護水資源的方法分析;
(5)根據題中所給信息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從而確定反應方程式分析。
(1)水由水分子構成,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過氧化氫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1個過氧化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兩種物質的分子的結構不同,所以水和過氧化氫化學性質不同,故填分子構成不同。
(2)航天器中的空氣成分和地球類似,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仍然是氮氣,故填N2;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有毒氣體,故填吸附。
(3)水電解制氧氣反應是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H2O2H2↑+O2↑。
(4)由題文可知,該系統處理的水達到飲用水標準,且水的回收率達80%以上,有利于節約用水,故填節約用水。
(5)在氬氣中,高溫條件下,鎂和反應生成金屬鈦和氯化鎂,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Mg+TiCl42MgCl2+Ti。
18.【答案】(1)錐形瓶
(2);防止加熱時粉末狀固體進入導管;
(3)a
(4)左
(5)石灰水變渾濁;A瓶
(6)滅火(合理即可)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堿的化學性質;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據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是:錐形瓶;
(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為了防止加熱時粉末狀固體進入導管,實驗時需在裝置A的試管口放一團棉花;氧氣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則欲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C裝置;
(3)氧氣的密度比水小,F裝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氣,收集時氣體應從a端進入;
(4)實驗說明炒菜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則將圖一所示裝置,放在陽光下照射,右側瓶內溫度高于左側瓶內,導致右側瓶內壓強高于左側瓶內,可觀察到紅墨水水柱向左邊移動;
(5)①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B瓶中的實驗現象為:石灰水變渾濁;
②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氫氧化鈉易溶于水,則水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少,飽和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分別振蕩三個軟塑料瓶,塑料瓶變癟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6)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二氧化碳用于滅火。
【分析】(1)根據常用儀器名稱分析;
(2)根據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加熱時要防止高錳酸鉀顆粒進入導管,氧氣的不易溶于水及排水法收集氧氣純凈分析;
(3)根據氧氣的密度比水小分析;
(4)根據溫度升高裝置內壓強增大分析;
(5)根據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氫氧化鈉易溶于水分析;
(6)根據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分析。
(1)據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是:錐形瓶;
(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為了防止加熱時粉末狀固體進入導管,實驗時需在裝置A的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氧氣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則欲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C裝置;
(3)氧氣的密度比水小,F裝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氣,收集時氣體應從a端進入;
(4)實驗說明炒菜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則將圖一所示裝置,放在陽光下照射,右側瓶內溫度高于左側瓶內,導致右側瓶內壓強高于左側瓶內,可觀察到紅墨水水柱向左邊移動;
(5)①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B瓶中的實驗現象為:石灰水變渾濁;
②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氫氧化鈉易溶于水,則水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少,飽和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分別振蕩三個軟塑料瓶,塑料瓶變癟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6)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二氧化碳用于滅火。
19.【答案】蛋白質;食醋;試紙;鹽;;;3;產生白色沉淀;C
【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雞蛋中富含的營養素為蛋白質;
(2)松花蛋略有澀味,是因為松花蛋中含有堿性物質,食用時可加入呈酸性的食醋,與堿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減輕澀味;
(3)使用試紙測得濾液,證明濾液中含有堿性物質;
(4)碳酸鈉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
(5)松花蛋粉加水調和時,除了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外,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由題中信息可知,若碳酸鈉與氫氧化鈣恰好完全反應,猜想一:只有NaOH,若氫氧化鈣過量,猜想二:有NaOH和Ca(OH)2,若碳酸鈉過量,猜想三:有NaOH和Na2CO3,故填:;
(7)操作1: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取濾液少許,向其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無明顯現象,說明濾液中沒有碳酸鈉,因此猜想3不成立;
操作2:實驗結論是猜想2成立,即含有和,另取濾液少許,向其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可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濾液中含氫氧化鈣,即猜想2成立;
(8)A、氯化鉀溶液與碳酸鈉不能生成氣體、水或沉淀,不能驗證是否含有碳酸鈉,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鉀溶液與碳酸鈉不能生成氣體、水或沉淀,不能驗證是否含有碳酸鈉,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氯化鋇溶液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能驗證是否含有碳酸鈉,故選項符合題意;
【分析】(1)根據蛋、肉中富含蛋白質分析;
(2)根據酸堿性物質能發生反應分收入
(3)根據pH試紙測定溶液酸堿度分析;
(4)根據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結合成鹽分析;
(5)根據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分析;
(6)根據反應后溶液中溶質一定有生成物,可能有反應物剩余分收入
(7)根據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分析;
(8)根據碳酸鈉的化學性質分析。
20.【答案】酸雨;將廢鐵塊粉碎或攪拌或適當增加硫酸濃度或加熱;或;置換;過濾;降溫;受熱易分解(或熱穩定性差);;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焙燒二硫化亞鐵()產生的廢氣中含有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會導致酸雨的發生,對環境造成污染;
(2)將廢鐵塊粉碎或攪拌,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或適當增加硫酸濃度或加熱,升高溫度,可加快反應速率;
(3)溶浸過程中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4)操作1可分離濾渣和濾液,名稱是過濾(可分離難溶性固體和液體);
(5)操作2將濾液a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冰水洗滌、低溫干燥可得硫酸亞鐵();用低溫干燥,說明硫酸亞鐵晶體可能具有受熱易分解(或熱穩定性差)的性質;
(6)由于用含有鋅的廢鐵和稀硫酸制取綠礬,其中鋅與硫酸也能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因此如制得的綠礬中含有少量雜質,分析可能是硫酸鋅,化學式為ZnSO4;
(7)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2個Fe、2個S、10個O、4個H,反應后有2個S、7個O、4個H,故X中有2個Fe、3個O,化學式為Fe2O3。
【分析】(1)根據硫的氧化物會造成酸雨分析;
(2)根據增大接觸面積或攪拌等可加快反應分析;
(3)根據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分析;
(4)根據過濾原理分收入
(5)根據降溫結晶操作步驟分析;
(6)根據鋅與硫酸能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分析;
(7)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
21.【答案】(1)放熱
(2)硫酸鈉和氫氧化鈉
(3)4.9
(4)解:設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x=4g
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答:廢水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4%。
【知識點】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屬于放熱反應;
(2)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圖中a點pH大于7,說明氫氧化鈉沒有完全反應,a點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生成的硫酸鈉和過量的氫氧化鈉;
(3)圖中可知,pH=7時消耗10%稀硫酸的質量為49.0g,溶質的質量為:49.0g×10%=4.9g;
【分析】(1)根據酸堿反應放熱分析;
(2)根據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分析;
(3)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分析;
(4)根據恰好反應時消耗的硫酸質量(稀硫酸中溶質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氫氧化鈉質量,再由氫氧化鈉質量/廢水質量計算氫氧化鈉質量分數分析。
(1)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屬于放熱反應;
(2)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圖中a點pH大于7,說明氫氧化鈉沒有完全反應,a點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生成的硫酸鈉和過量的氫氧化鈉;
(3)圖中可知,pH=7時消耗10%稀硫酸的質量為49.0g,溶質的質量為:49.0g×10%=4.9g;
(4)見答案。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杭县| 庆城县| 平乐县| 郎溪县| 武强县| 五莲县| 乌兰浩特市| 九龙坡区| 交口县| 修水县| 五华县| 中山市| 巴中市| 巫溪县| 灵宝市| 会理县| 兴隆县| 乌什县| 盐亭县| 木里| 改则县| 兴山县| 政和县| 扶余县| 雅安市| 德钦县| 马边| 神池县| 滕州市| 江西省| 左云县| 邢台县| 会同县| 彝良县| 蒲江县| 衡阳县| 承德市| 三原县| 克什克腾旗| 都兰县|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