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2.掌握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區別3.掌握基本的受力分析方法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那么這兩個力就相互平衡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3. 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 或 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相互 ,物體處于 狀態。【答案】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平衡 平衡【解析】【分析】【詳解】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相互平衡,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故答案為: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平衡 平衡例1-1.下列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是( )A.正在圓形軌道上運動的過山車B.減速進站的火車C.加速上升的火箭D.在平直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的汽車【答案】D【知識點】平衡狀態的判斷【解析】【分析】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則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據此分析判斷。【解答】A.正在圓形軌道上運動的過山車,它的運動方向不斷改變,即沒有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不處于平衡狀態,故A不合題意;B.減速進站的火車,它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不處于平衡狀態,故B不合題意;C.加速上升的火箭,它做的是是變速直線運動,不處于平衡狀態,故C不合題意;D.在平直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的汽車,處于平衡狀態,故D符合題意。故選D。例1-2.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即重力不計),上端掛在鐵架臺的水平橫桿上,下端掛一重力為G的小球并保持靜止。圖中分別給出了該狀態下小球和彈簧的受力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G與F3是一對平衡力 B.G與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 D.F1與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D【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別【解析】【分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點: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解答】根據圖片可知,F1與小球的重力G,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同一物體上,為平衡力。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前者作用在小球上,后者作用在彈簧上,即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應該為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例1-3.圖是雜技表演獨輪車在某一時刻停止在地面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人受到的重力與獨輪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人受到的重力與人對獨輪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人受到的重力與人對獨輪車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人對獨輪車的壓力與獨輪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A【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別【解析】【分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點: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解答】人受到的重力豎直向下,獨輪車對人的支持力豎直向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為平衡力,故A正確,B錯誤;人受到的重力豎直向下,人對獨輪車的壓力也是豎直向下的,二者方向相同,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人對獨輪車的壓力作用在獨輪車上,而獨輪車對人的支持力作用在人身上,沒有在同一物體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例1-4.如圖所示,小紅穿上滑冰鞋向右用力推墻,會被墻向左推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人先對墻施加了推力,然后墻再對人施加推力B.墻對人的推力大于人對墻的推力C.人對墻的推力與墻對人的推力是一對平衡力D.人對墻的推力與墻對人的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D【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別【解析】【分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點:前者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后者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據此分析判斷。【解答】人對墻的推力與墻對人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接觸的兩個物體上,因此二者為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B、C錯誤;根據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人先對墻施加了推力,同時墻再對人施加推力,故A錯誤。故選D。例1-5.(2020 甘孜州)關于下列體育項目,說法正確的是( )A.劃船比賽﹣﹣人用力向后劃槳是為了增大慣性B.立定跳遠﹣﹣腳和地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引體向上﹣﹣人對單杠的拉力與單杠對人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D.百米賽跑﹣﹣裁判員通過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判斷運動快慢【解答】A、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劃船比賽﹣﹣人用力向后劃槳,船槳向后劃水時,水對船施加前進的力,而不是增大慣性,故A錯誤;B、立定跳遠時,腳要用力向后蹬地,地就對人一個向前的力,人就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確;C、人雙手握住單杠靜止時,人對杠的拉力受力物體是單杠,杠對人的拉力受力物體是人,這兩個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D、百米賽跑時。裁判員是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時間判斷運動快慢,誰用時間少,誰跑得快,故D錯誤。故選:B。例1-6.(2020 江西)如圖所示,小明去公園遛狗時,用力拉住拴狗的繩子,正僵持不動。此時,若不計繩子重力,以下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A.小明拉繩子的力與狗拉繩子的力B.狗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狗的支持力C.繩子對狗的拉力與地面對狗的阻力D.繩子對狗的拉力與狗對繩子的拉力【解答】A.小明拉繩子的力與狗拉繩子的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B.由圖可知,狗靜止不動時處于平衡狀態,豎直方向的合力為零,對狗受力分析可知,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繩子向上的分力作用,則狗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狗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二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繩子對狗的拉力與地面對狗的阻力,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且二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繩子對狗的拉力與狗對繩子的拉力,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例1-7.(2022七下·南潯期末)下列圖示中標注的兩個力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A.推拉方向盤 B.推手C.推拉小車 D.提著水桶不動【答案】D【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解答】A.推拉方向盤時,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不是平衡力,故A不合題意;B.推手時,兩個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人身上,即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B不合題意;C.推拉小車時,兩個力的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C不合題意;D.提著水桶不動時,水桶的重力豎直向下,提力豎直向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為一對平衡力,故D符合題意。故選D。例1-8.(2022·聊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聰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1)老師指出圖乙的裝置更科學,原因是選用小車,可以減小 對實驗結果的影響;(2)實驗中判斷小車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據是小車保持 (選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3)左右兩盤放質量相等的砝碼,小車保持靜止。將左盤中再添加一個砝碼,小車將運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大小 ;(4)小車處于靜止后,保持與的大小不變,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后釋放,小車將轉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必須在 上。【答案】(1)摩擦力(2)靜止(3)相等(4)同一直線【知識點】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解析】【解答】(1)實驗中選用小車為研究對象,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可以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2)實驗中通過觀察小車能否靜止,確定其是否處于平衡狀態,如果小車處于靜止狀態,說明小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3)實驗時,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相等質量的砝碼時,小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相等,處于靜止狀態,將左盤中再添加一個砝碼,小車將運動,這表明平衡的兩個力需要大小相等。(4)把小車轉過一個角度,然后松手,觀察到小車轉動,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說明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兩個力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才能平衡。例1-9.為了研究擺錘的擺動,小明用細繩把擺錘懸掛起來,將擺錘從A點由靜止釋放,利用頻閃照相技術(每隔相同時間拍攝一次)拍攝擺錘的位置如圖所示。(1)擺錘到達最高點B時,是否處于平衡狀態 (填“是”或“否”)。(2)小明發現擺錘從A點運動到O點時速度越來越大,他從照片中獲得的證據是 。【提示】(1)擺錘到達最高點B時,受拉力和重力作用,二者 (填“在”或“不在”)同一直線上,所以____ (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因此,擺錘處于非平衡狀態。(2)由題意知,擺錘相鄰位置時間間隔 ,而擺錘間距 ,可知擺錘的速度越來越大。【變式】為了研究擺錘的擺動,小明用細繩把擺錘懸掛起來,將擺錘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過O點(最低點),到達最高點B,不計空氣阻力(圖3-5-8)。(1)小明認為擺錘經過O點時處于非平衡狀態,他的依據是 。(2)如果擺錘經過O點時確實處于非平衡狀態,從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例題】(1)否 (2)擺錘相鄰位置間隔越來越大【提示】(1)不在 不是 (2)相同 越來越大【變式】(1)擺錘沒有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拉力與重力的大小不同【解析】(1)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只受重力和擺線的拉力作用,根據幾個力平衡的概念可知不能平衡;(2)間隔時間相同,擺錘相鄰位置間隔越來越大,說明速度越來越快。 (3)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4)兩個力平衡的條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分析】此類題目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題目,要加強練習,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現象,歸納總結規律。【詳解】【例題】(1)擺錘到達最高點B時,所受的合力不為零,處于非平衡狀態。(2)小明發現擺錘從A點運動到O點時速度越來越大,從照片中獲得的證據是擺錘相鄰位置間隔越來越大,根據υυ=可知,在相同時間內,運動的路程越來越長,所以速度越來越大。 【提示】(1)擺錘到達最高點B時,受拉力和重力作用,二者不在同一直線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因此,擺錘處于非平衡狀態。(2)由題意知,擺錘相鄰位置時間間隔相同,而擺錘間距越來越大,可知擺錘的速度越來越大。【變式】(1)小明認為擺錘經過O點時處于非平衡狀態,它的依據是擺錘沒有處于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狀態。(2)如果擺錘經過0點時確實處于非平衡狀態,從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拉力與重力的大小不同。故答案為:【例題】(1)否 (2)擺錘相鄰位置間隔越來越大【提示】(1)不在 不是 (2)相同 越來越大【變式】(1)擺錘沒有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拉力與重力的大小不同1.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A、B、C三個石塊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所受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 B石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C. B石塊受到A石塊的重力和壓力的作用 D. C石塊對B石塊的支持力和A石塊對B石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B【解析】(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相互作用力特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2)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在這兩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平衡力的特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解答】A、A所受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性質相同,A對B的壓力與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A所受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A錯誤;B、B石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B石塊受到重力,A對B的壓力,C對B的支持力,說法正確,B正確;C、B石塊受到A石塊的重力和壓力的作用,A石塊的重力是A受到的,B石塊受到的是A石塊對B的壓力,C錯誤;D、C石塊對B石塊的支持力和A石塊對B石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石塊對B石塊的支持與A石塊對B石塊的壓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對平衡力,D錯誤。故選B2.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靜置著A、B兩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物體對A物體的支持力與A物體對B物體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B.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C.B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與水平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D.B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水平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C3.(2022七下·金東期末)如圖甲所示,彈簧秤的一端掛在墻上,一人用力F拉另一端,彈簧秤示數為4N:如圖乙所示,兩個人分別拉該彈簧秤的兩端,彈簧的示數也是4N,則F1和F2分別為( )A.0、4N B.2N、2N C.4N、0 D.4N、4N【答案】D【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彈簧測力計的測力原理和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在乙圖中,彈簧秤靜止時,它的示數等于掛鉤上拉力的大小,即拉力F1=4N。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受到的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拉力F2=F1=4N。故選D。4.(2019·金華)一只手握住甲、乙兩個核桃,逐漸增大握力,發現甲核桃碎裂時乙核桃完好。下列有關兩核桃相互擠壓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兩核桃相接觸部位受到的壓力相等 B. 甲對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對甲的作用力C. 甲對乙的作用力沒有使乙核桃發生形變 D. 甲對乙的作用力與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 A 【解析】A、兩個核桃的接觸面積相等,而受力又相等,根據P=F/S可知,壓強也相等;故A正確;B、甲對乙的作用力和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故B錯誤;C、乙沒有破碎,但依然發生了形變,只是形變程度較小而已;故C錯誤;D、甲對乙的作用力作用在乙上,而乙對甲的作用力作用在甲上,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故答案為:A。5.如圖所示是醫療機器人抱著病人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行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病人的重力就是病人對機器人的壓力B.此時機器人的重力和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此時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此時病人處于平衡狀態【答案】D【知識點】平衡狀態的判斷;平衡力的辨別【解析】【分析】(1)根據力的三要素判斷;(2)(3)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4)平衡狀態包括:靜止狀態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解答】A.病人的重力作用在病人身上,而病人對機器人的壓力作用在機器人上,二者的作用點不同,肯定不是同一個力,故A錯誤;B.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等于機器人和病人的總重力,肯定大于機器人的重力,二者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C.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作用在機器人上,二者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D.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肯定處于平衡狀態,故D正確。故選D。6.如圖所示,三個質量相同的物體分別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處于不同的狀態:甲靜止,乙以5米/秒的速度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丙以5米/秒的速度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則F甲、F乙、F丙的大小關系是( )A.F甲=F乙=F丙 B.F甲C.F乙 >F甲》F丙 D.F丙>F甲>F乙【答案】A【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判斷。【解答】無論物體保持靜止狀態,還是勻速向上運動,還是勻速向下運動,它都處于平衡狀態,即它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互平衡。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拉力都等于物體的重力,則F甲=F乙=F丙。故選A。7.(2020·寧波)健身者在沒有其它輔助的情況下,下列姿勢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A. B. C. D. 【答案】 A【解析】如下圖所示:在上面四幅圖中,只有A選項中人的重力作用下沒有通過雙腳的支撐面,所以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平衡,故A符合題意,而B、C、D錯誤。故選A。8.掛在樹上的水蜜桃,處于靜止狀態,則( )A.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對樹枝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樹枝對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C.樹枝所受的重力跟樹枝對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D.樹枝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對樹枝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B【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據此分析判斷。【解答】A.水蜜桃所受的重力作用在水蜜桃上,而水蜜桃對樹枝的拉力作用在樹枝上,二者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A錯誤;B.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樹枝對水蜜桃的拉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作用在水蜜桃一個物體上,且在同一直線上,肯定是平衡力,故B正確;C.樹枝所受的重力作用在樹枝上,樹枝對水蜜桃的拉力作用在水蜜桃上,二者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D.樹枝所受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水蜜桃對樹枝的拉力也是豎直向下的,二者方向相同,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B。9.如圖所示是碼頭上經常見到的叉車搬運貨物的情景,貨物M放在叉車上,M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N的作用。請回答:(均填“>”“<”或“=”)(1)當貨物M靜止時,N G。(2)當叉車使貨物勻速上升時,N G。(3)當叉車使貨物加速上升時,N G。加速下降時,N G。【答案】(1)=(2)=(3)>;<【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析】【分析】(1)(2)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解答;(3)當物體受到的合力與運動方向相同時,它做加速運動;當物體受到的合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時,它做減速運動。【解答】(1)當貨物M靜止時,它處于平衡狀態,即N與G相互平衡。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N=G;(2)當叉車使貨物勻速上升時,它處于平衡狀態,即N與G相互平衡。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N=G;(3)當叉車使貨物加速上升時,它受到合力也是向上的,即N-G>0,也就是N>G;當叉車使貨物加速下降時,它受到的合力是向下的,即G-N>0,也就是G>N,或者N10.(2022七下·金東期末)同學們正在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1)小金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他采用輕質小車,并選用表面光滑的桌面,其目的是 ;(2)另一個同學小東用圖乙中所示的輕質硬紙片B替換輕質小車A進行實驗。為了驗證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則要進行的操作是 (選填“改變兩側砝碼的質量”“用剪刀將卡片剪開”或“將卡片扭轉一定角度后釋放”) ;(3)小義將小金的輕質小車換成一重木塊C,如圖丙所示。實驗時,他發現向左右兩盤同時放入不等重的砝碼時,木塊仍然保持靜止狀態。則該實驗不能得出的二力平衡條件有 。A.兩力大小相等B.兩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C.兩力在同一直線上【答案】(1)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2)將卡片扭轉一定角度后釋放(3)A;C【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輕質小車對桌面的壓力更小,而桌面非常光滑,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小,這兩個措施都會使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減小,從而減小對實驗的影響。(2)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某個因素對物理量的影響時,必須控制其他因素相同,而只改變這個因素;(3)根據實驗過程的現象分析即可。【解答】(1)小金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他采用輕質小車,并選用表面光滑的桌面,其目的是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2)為了驗證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則要進行的操作是使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即:將卡片扭轉一定角度后釋放。(3)根據題目描述可知,兩邊砝碼的重力不等,則對木塊產生拉力的大小不等,因此不能得到“兩力大小相等”這個條件,故A符合題意;由于實驗中沒有展示出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時木塊的狀態,因此不能探究得到“兩力在同一直線上”的條件,故C符合題意。故選AC。11.(2021衡陽) 小華同學用下面的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具體操作如下:(1)如圖甲所示,用直徑略小于滑輪孔徑的鐵釘把三個滑輪 、 、 分別釘在木板上,木板豎直掛起待用,用大號縫衣針把細線沿輕質塑料塊的中心軸線穿過,并在緊靠塑料塊的兩側各打一線結,使塑料塊與細線固定在一起,且塑料塊不與木板接觸。將塑料塊由靜止開始運動,實驗表明,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_不相等,則這兩個力不平衡。(2)按住塑料塊,把跨過 輪的細線移到 輪上,在兩線端掛上相同質量的鉤碼,松手后塑料塊由靜止開始轉動,如圖乙所示。按住塑料塊,把跨過 輪的細線移到 輪上,把塑料塊轉過 ,松手后塑料塊由靜止開始轉動,如圖丙所示。由此表明,作用在同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僅僅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_,這兩個力不平衡。(3)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另一同學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于此實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A. 塑料塊容易扭轉B. 塑料塊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C. 減少了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答案: (1). 大小 (2). 不在同一直線上 (3). C解析:(1)由圖甲知道,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等于鉤碼的重力,方向相反,由于大小不相等,物體不能處于平衡態,所以,這兩個力不平衡。(2)由圖乙、丙知道,兩個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力作用下,物體不能處于平衡態,即這兩個力不是平衡力。(3)兩圖相比知道,甲圖可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故選C。21.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2.掌握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區別3.掌握基本的受力分析方法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 , ,并且 ,那么這兩個力就相互平衡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平衡力作用在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_____________3. 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 或 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相互 ,物體處于 狀態。例1-1.下列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是( )A.正在圓形軌道上運動的過山車B.減速進站的火車C.加速上升的火箭D.在平直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的汽車例1-2.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即重力不計),上端掛在鐵架臺的水平橫桿上,下端掛一重力為G的小球并保持靜止。圖中分別給出了該狀態下小球和彈簧的受力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G與F3是一對平衡力 B.G與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 D.F1與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例1-3.圖是雜技表演獨輪車在某一時刻停止在地面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人受到的重力與獨輪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人受到的重力與人對獨輪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人受到的重力與人對獨輪車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人對獨輪車的壓力與獨輪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例1-4.如圖所示,小紅穿上滑冰鞋向右用力推墻,會被墻向左推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人先對墻施加了推力,然后墻再對人施加推力B.墻對人的推力大于人對墻的推力C.人對墻的推力與墻對人的推力是一對平衡力D.人對墻的推力與墻對人的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例1-5.關于下列體育項目,說法正確的是( )A.劃船比賽﹣﹣人用力向后劃槳是為了增大慣性B.立定跳遠﹣﹣腳和地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引體向上﹣﹣人對單杠的拉力與單杠對人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D.百米賽跑﹣﹣裁判員通過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判斷運動快慢例1-6.如圖所示,小明去公園遛狗時,用力拉住拴狗的繩子,正僵持不動。此時,若不計繩子重力,以下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A.小明拉繩子的力與狗拉繩子的力B.狗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狗的支持力C.繩子對狗的拉力與地面對狗的阻力D.繩子對狗的拉力與狗對繩子的拉力例1-7.下列圖示中標注的兩個力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A.推拉方向盤 B.推手C.推拉小車 D.提著水桶不動例1-8.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聰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1)老師指出圖乙的裝置更科學,原因是選用小車,可以減小 對實驗結果的影響;(2)實驗中判斷小車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據是小車保持 (選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3)左右兩盤放質量相等的砝碼,小車保持靜止。將左盤中再添加一個砝碼,小車將運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大小 ;(4)小車處于靜止后,保持與的大小不變,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后釋放,小車將轉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必須在 上。例1-9.為了研究擺錘的擺動,小明用細繩把擺錘懸掛起來,將擺錘從A點由靜止釋放,利用頻閃照相技術(每隔相同時間拍攝一次)拍攝擺錘的位置如圖所示。(1)擺錘到達最高點B時,是否處于平衡狀態 (填“是”或“否”)。(2)小明發現擺錘從A點運動到O點時速度越來越大,他從照片中獲得的證據是 。【提示】(1)擺錘到達最高點B時,受拉力和重力作用,二者 (填“在”或“不在”)同一直線上,所以____ (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因此,擺錘處于非平衡狀態。(2)由題意知,擺錘相鄰位置時間間隔 ,而擺錘間距 ,可知擺錘的速度越來越大。【變式】為了研究擺錘的擺動,小明用細繩把擺錘懸掛起來,將擺錘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過O點(最低點),到達最高點B,不計空氣阻力(圖3-5-8)。(1)小明認為擺錘經過O點時處于非平衡狀態,他的依據是 。(2)如果擺錘經過O點時確實處于非平衡狀態,從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1.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A、B、C三個石塊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所受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 B石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C. B石塊受到A石塊的重力和壓力的作用 D. C石塊對B石塊的支持力和A石塊對B石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2.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靜置著A、B兩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物體對A物體的支持力與A物體對B物體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B.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C.B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與水平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D.B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水平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3.(2022七下·金東期末)如圖甲所示,彈簧秤的一端掛在墻上,一人用力F拉另一端,彈簧秤示數為4N:如圖乙所示,兩個人分別拉該彈簧秤的兩端,彈簧的示數也是4N,則F1和F2分別為( )A.0、4N B.2N、2N C.4N、0 D.4N、4N4.一只手握住甲、乙兩個核桃,逐漸增大握力,發現甲核桃碎裂時乙核桃完好。下列有關兩核桃相互擠壓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兩核桃相接觸部位受到的壓力相等 B. 甲對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對甲的作用力C. 甲對乙的作用力沒有使乙核桃發生形變 D. 甲對乙的作用力與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5.如圖所示是醫療機器人抱著病人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行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病人的重力就是病人對機器人的壓力B.此時機器人的重力和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此時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此時病人處于平衡狀態6.如圖所示,三個質量相同的物體分別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處于不同的狀態:甲靜止,乙以5米/秒的速度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丙以5米/秒的速度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則F甲、F乙、F丙的大小關系是( )A.F甲=F乙=F丙 B.F甲C.F乙 >F甲》F丙 D.F丙>F甲>F乙7.健身者在沒有其它輔助的情況下,下列姿勢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A. B. C. D. 8.掛在樹上的水蜜桃,處于靜止狀態,則( )A.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對樹枝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樹枝對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C.樹枝所受的重力跟樹枝對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D.樹枝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對樹枝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9.如圖所示是碼頭上經常見到的叉車搬運貨物的情景,貨物M放在叉車上,M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N的作用。請回答:(均填“>”“<”或“=”)(1)當貨物M靜止時,N G。(2)當叉車使貨物勻速上升時,N G。(3)當叉車使貨物加速上升時,N G。加速下降時,N G。10.(2022七下·金東期末)同學們正在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1)小金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他采用輕質小車,并選用表面光滑的桌面,其目的是 ;(2)另一個同學小東用圖乙中所示的輕質硬紙片B替換輕質小車A進行實驗。為了驗證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則要進行的操作是 (選填“改變兩側砝碼的質量”“用剪刀將卡片剪開”或“將卡片扭轉一定角度后釋放”) ;(3)小義將小金的輕質小車換成一重木塊C,如圖丙所示。實驗時,他發現向左右兩盤同時放入不等重的砝碼時,木塊仍然保持靜止狀態。則該實驗不能得出的二力平衡條件有 。A.兩力大小相等 B.兩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C.兩力在同一直線上11.小華同學用下面的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具體操作如下:(1)如圖甲所示,用直徑略小于滑輪孔徑的鐵釘把三個滑輪 、 、 分別釘在木板上,木板豎直掛起待用,用大號縫衣針把細線沿輕質塑料塊的中心軸線穿過,并在緊靠塑料塊的兩側各打一線結,使塑料塊與細線固定在一起,且塑料塊不與木板接觸。將塑料塊由靜止開始運動,實驗表明,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_不相等,則這兩個力不平衡。(2)按住塑料塊,把跨過 輪的細線移到 輪上,在兩線端掛上相同質量的鉤碼,松手后塑料塊由靜止開始轉動,如圖乙所示。按住塑料塊,把跨過 輪的細線移到 輪上,把塑料塊轉過 ,松手后塑料塊由靜止開始轉動,如圖丙所示。由此表明,作用在同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僅僅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_,這兩個力不平衡。(3)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另一同學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于此實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A. 塑料塊容易扭轉 B. 塑料塊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 減少了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二力平衡-八年級暑假-學生版.docx 9-二力平衡-八年級暑假-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