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凸透鏡成像-應用--浙教版(2024)八年級暑假科學培優練習(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凸透鏡成像-應用--浙教版(2024)八年級暑假科學培優練習(含解析)

資源簡介

1.(2023·赤峰)如圖所示,通過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觀察窗外遠處的風景,看到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倒立縮小的實像 D.倒立縮小的虛像
【答案】C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解答】 通過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觀察窗外遠處的風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看到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分析】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掌握。
2.(2023·荊州)2023年5月11日,我國發射的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如圖所示。空間站組合體上的攝像機完整記錄了交會對接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通過攝像機的鏡頭始終沿直線傳播
B.攝像機所成的像是實像
C.攝像機的工作原理與投影儀的工作原理相同
D.天舟六號靠近空間站組合體時,攝像機成的像逐漸變小
【答案】B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解答】A.光通過攝像機的鏡頭發生了折射,A不符合題意;
B.攝像機所成的像是實像,B符合題意
C.攝像機的工作原理與照相機的工作原理相同,C不符合題意;
D.天舟六號靠近空間站組合體時,攝像機成的像逐漸變大,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攝像機成像是倒立所小的實像,物體靠近鏡頭成像變大。
3.(2023·江西)某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屏上像是正立的
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C.投影儀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D.撤去光屏,燭焰的像仍然在原處
【答案】D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A.光屏上像是倒立的,A不符合題意;
B.由于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的像是縮小的,B不符合題意;
C.凸透鏡成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C不符合題意;
D.撤去光屏,物距不變,像距不變,燭焰的像仍然在原處,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物距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實際應用有照相機。
4.(2023·臨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恰能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實驗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5.0cm
B.光屏上的像是燭焰放大的實像
C.僅將凸透鏡左移不能再次成像
D.僅將光屏右移可模擬近視眼成像
【答案】D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根據圖像判斷,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間,成縮小的實像,B不符合題意;圖中像距為15cm,由于15cm>f,所以焦距小于15cm,A不符合題意;蠟燭和光屏不動,向左移動凸透鏡,可以再次成像,C不符合題意;光屏向右移動,像在光屏前,可以模擬近視眼成像,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結合物體在凸透鏡的范圍,可以判斷成像特點。
5.(2023·郴州)如圖所示,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凸透鏡的位置保持不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當蠟燭放在圖中A區域時,光屏應放在圖中D區域才可能呈現清晰的像
B.蠟燭從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時,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
C.若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則蠟燭可能放在圖中B區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個放大的像,則蠟燭應該放在圖中C區域
【答案】B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A.當蠟燭放在圖中A區域,是凸透鏡的二倍焦距外,光屏應放在圖中E區域才可能呈現清晰的像,A不符合題意;
B.蠟燭從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時,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B符合題意;
C.若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則蠟燭可能放在圖中C區域,C不符合題意;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個放大的像,則蠟燭應該放在圖中B區域,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當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外,成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間;物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間,成像在二倍焦距外;當物體在一倍焦距內,成虛像。
6.(2023·宜昌)小華用彈性膜充水制作了一個水凸透鏡,通過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變透鏡的厚度,如圖是他用其模擬眼睛看物體的實驗裝置。模擬正常眼睛時,固定透鏡,將一個F形光源放在合適的位置后,調節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時光源放在透鏡2倍焦距以內
B.此時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C.光源遠離透鏡時,要將光屏靠近透鏡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模擬近視眼的成因時需要從透鏡向外抽水
【答案】C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A.此時光源放在透鏡2倍焦距以外,A不符合題意;
B.此時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B不符合題意;
C.光源遠離透鏡時,要將光屏靠近透鏡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C符合題意;
D.模擬近視眼的成因時需要向透鏡中注水,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眼睛成像時,物體在晶狀體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晶狀體越厚,折光能力越強。
7.(2023·龍東)某學習小組用圖甲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通過實驗,繪制了像距v隨物距u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此凸透鏡的焦距是   cm。當蠟燭放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時,調節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此時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處放一個近視眼鏡,若想在光屏上還能得到清晰的像,應該將光屏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
【答案】5;遠離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通過實驗,繪制了v-u變化圖像,當物距等于像距為10cm時,此凸透鏡的焦距是5cm;當蠟燭放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時,調節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此時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處放一個近視眼鏡,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若想在光屏上還能得到清晰的像,應該將光屏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
【分析】當物距等于像距時,可以測量焦距大小;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使成像遠離凸透鏡。
8.(2023·重慶)小剛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高度如圖所示時,適當調節   的高度后便可開始實驗;當蠟燭距凸透鏡25cm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根據該成像規律制成的;把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應將光屏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答案】蠟燭;照相機;遠離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高度如圖所示,蠟燭偏高,適當調節蠟燭的高度;當蠟燭距凸透鏡25cm時,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外,移動光屏,成縮小的像,生活中的照相機是根據該成像規律制成的;把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應將光屏遠離凸透鏡,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分析】當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實際應用有照相機;當物體靠近凸透鏡,像遠離凸透鏡。
9.(2023·煙臺)光通過透鏡會發生折射,請將圖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補畫完整。
【答案】
【知識點】透鏡的光路圖
【解析】【解答】 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據此作圖,注意入射光的方向與折射光方向一致,如圖所示:
【分析】凸透鏡中: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
10.(2023·南充)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鏡,請畫出該光經過凸透鏡、凹透鏡的折射光路。
【答案】
【知識點】透鏡的光路圖
【解析】【解答】光線經過凸透鏡的焦點,折射光線和主光軸平行,平行于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折射后,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畫圖為 。
【分析】光線過凸透鏡的焦點,折射光線和主光軸平行;光線平行于凹透鏡的主光軸,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
11.(2023·涼山)如圖所示,凸透鏡的主光軸與水面重合,F是凸透鏡的焦點,水下有一塊平面鏡M,一束與水面平行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進入水中,再經水中的平面鏡反射后恰過P點,請將光路圖補充完整。
【答案】解:如圖所示:
【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透鏡的光路圖
【解析】【解答】 由凸透鏡折射的規律可知,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過焦點,根據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畫出P在平面鏡中形成的像P',連接FP',與平面鏡交于Q點,FQ是水中的折射光線,也是平面鏡的入射光線,連接QP,可得經平面鏡反射的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分析】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過焦點;光線從空氣中進入水中,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的延長線過P在平面鏡中像點P',與平面鏡的交點為入射點M;連接入射點與點P,QP是平面鏡的反射光線。
12.(2023·蘇州)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甲,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并將蠟燭燭焰和光屏的中心調到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目的是使像成在   ;
(2)按要求進行觀察和測量,并將部分觀測情況記錄在下列表中:
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
1 60 20 倒立、縮小、實像
2 30 30 倒立、等大、實像
3 20    
4 10    
①凸透鏡焦距f=   cm;
②當物距u=20cm時,像距v=   cm;
③當物距u=10cm時,像的性質是   ;
(3)如圖乙是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制作水球時呈現的情景,假設她稍向后遠離水球,則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將   (“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光屏中央
(2)15;60;正立、放大、虛像
(3)變小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甲,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并將蠟燭燭焰和光屏的中心調到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按要求進行觀察和測量,并將部分觀測情況記錄在表中:
①當物距等于像距時,為30cm,此時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點,凸透鏡焦距f=15cm;
②由于在折射時,光路可逆,物距和像距交換時,可以再次成像,當物距u=20cm時,像距v=60cm;
③當物距u=10cm時,小于一倍焦距,在焦點內,像的性質是正立、放大、虛像;
(3)如圖乙是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制作水球時呈現的情景,假設她稍向后遠離水球,則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將變小。
【分析】(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燭焰和光屏的中心調到凸透鏡的主光軸上;
(2)根據物距等于像距,判斷焦距;物距和像距互換時,可以再次成像;物體在焦點內時,成正立、放大、虛像;
(3)物體成實像時,物體遠離凸透鏡,像變小。
13.(2023·衡陽)小明同學利用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等實驗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如圖甲所示,小明將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
(2)實驗時,把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到   ;
(3)小明將蠟燭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線處,如圖乙所示,移動光屏,直到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   的實像。生活中的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作的;
(4)接著,小明保持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動,如果僅將圖乙中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發現光屏上仍能觀察到燭焰清晰的像。這是因為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
(5)在如圖乙所示實驗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發現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得模糊不清,此現象可以體現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成像情況。
【答案】(1)10.0
(2)同一水平高度上
(3)縮小;照相機
(4)可逆
(5)近視眼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 (1) 光屏上形成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光心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f=30.0cm-20.0cm=10.0cm;
(2)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到同一高度;
(3)小明將蠟燭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u=50cm-20cm=30cm>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小明保持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動,如果僅將圖乙中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發現光屏上仍能觀察到燭焰清晰的像,說明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如果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此時像成在光屏的前方,此現象可以體現近視眼的成像情況。
【分析】 (1)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2)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到同一高度;
(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太強,使遠處物體射來的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前方。
21.如圖所示,通過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觀察窗外遠處的風景,看到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倒立縮小的實像 D.倒立縮小的虛像
2.2023年5月11日,我國發射的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如圖所示。空間站組合體上的攝像機完整記錄了交會對接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通過攝像機的鏡頭始終沿直線傳播
B.攝像機所成的像是實像
C.攝像機的工作原理與投影儀的工作原理相同
D.天舟六號靠近空間站組合體時,攝像機成的像逐漸變小
3.某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屏上像是正立的
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C.投影儀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D.撤去光屏,燭焰的像仍然在原處
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恰能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實驗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5.0cm
B.光屏上的像是燭焰放大的實像
C.僅將凸透鏡左移不能再次成像
D.僅將光屏右移可模擬近視眼成像
5.如圖所示,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凸透鏡的位置保持不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當蠟燭放在圖中A區域時,光屏應放在圖中D區域才可能呈現清晰的像
B.蠟燭從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時,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
C.若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則蠟燭可能放在圖中B區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個放大的像,則蠟燭應該放在圖中C區域
6.小華用彈性膜充水制作了一個水凸透鏡,通過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變透鏡的厚度,如圖是他用其模擬眼睛看物體的實驗裝置。模擬正常眼睛時,固定透鏡,將一個F形光源放在合適的位置后,調節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時光源放在透鏡2倍焦距以內
B.此時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C.光源遠離透鏡時,要將光屏靠近透鏡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模擬近視眼的成因時需要從透鏡向外抽水
7.某學習小組用圖甲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通過實驗,繪制了像距v隨物距u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此凸透鏡的焦距是   cm。當蠟燭放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時,調節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此時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處放一個近視眼鏡,若想在光屏上還能得到清晰的像,應該將光屏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
8.小剛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高度如圖所示時,適當調節   的高度后便可開始實驗;當蠟燭距凸透鏡25cm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根據該成像規律制成的;把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應將光屏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9.光通過透鏡會發生折射,請將圖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補畫完整。
10.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鏡,請畫出該光經過凸透鏡、凹透鏡的折射光路。
11.如圖所示,凸透鏡的主光軸與水面重合,F是凸透鏡的焦點,水下有一塊平面鏡M,一束與水面平行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進入水中,再經水中的平面鏡反射后恰過P點,請將光路圖補充完整。
1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甲,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并將蠟燭燭焰和光屏的中心調到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目的是使像成在   ;
(2)按要求進行觀察和測量,并將部分觀測情況記錄在下列表中:
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
1 60 20 倒立、縮小、實像
2 30 30 倒立、等大、實像
3 20    
4 10    
①凸透鏡焦距f=   cm;
②當物距u=20cm時,像距v=   cm;
③當物距u=10cm時,像的性質是   ;
(3)如圖乙是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制作水球時呈現的情景,假設她稍向后遠離水球,則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將   (“變大”、“變小”或“不變”)。
13.小明同學利用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等實驗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如圖甲所示,小明將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
(2)實驗時,把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到   ;
(3)小明將蠟燭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線處,如圖乙所示,移動光屏,直到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   的實像。生活中的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作的;
(4)接著,小明保持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動,如果僅將圖乙中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發現光屏上仍能觀察到燭焰清晰的像。這是因為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
(5)在如圖乙所示實驗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發現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得模糊不清,此現象可以體現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成像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元阳县| 刚察县| 临清市| 屯门区| 敦化市| 宁晋县| 达日县| 三原县| 莲花县| 锦州市| 福海县| 武冈市| 杭锦后旗| 大同市| 井冈山市| 金昌市| 万荣县| 长沙市| 平塘县| 景泰县| 蓝山县| 望城县| 枝江市| 繁昌县| 焉耆| 土默特右旗| 班戈县| 江津市| 商河县| 台山市| 即墨市| 外汇| 修水县| 常熟市| 崇阳县| 衡山县| 通许县| 淄博市| 奉贤区|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