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四校(稠城,北苑,稠江,望道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四校(稠城,北苑,稠江,望道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四校(稠城,北苑,稠江,望道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科學試題
1.(2025七下·義烏月考) 細胞分化產生不同類型的細胞。下列無脊椎動物中,不經歷細胞分化的是(  )
A.變形蟲 B.瓢蟲 C.蛔蟲 D.蝗蟲
【答案】A
【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單細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解答】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分裂后的細胞不斷的生長,再不斷的分裂。而一部分生長后的細胞停止了分裂,在形態、結構、功能上發生了變化,形成了組織。變形蟲是單細胞生物,身體由一個細胞構成、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生殖,不經歷分化;瓢蟲、蛔蟲、蝗蟲均是多細胞生物,細胞分裂后需再經過細胞分化形成組織,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2025七下·義烏月考) 我國存在大量富硒土壤,有利于提高水果的品質,富硒土壤中的“硒”指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單質
【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
【解析】【分析】食品、藥品、營養品、土壤等物質中的“硒”等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質量(質量分數)來描述。
【解答】富硒土壤中的“硒”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硒”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無關;
故答案為:A。
3.(2025七下·義烏月考) 一種名叫“落地生根”的植物。當其葉片掉落地面后,有時能夠生根發芽,發育成一株獨立生活的新植株。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
A.嫁接 B.壓條 C.有性生殖 D.營養繁殖
【答案】D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
【解答】當葉片脫離母體落在潮濕的地面上后,在葉緣生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就可能發育成一株獨立生活的新個體,這種繁殖方式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葉片屬于營養器官,因此還屬于營養繁殖,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4.(2025七下·義烏月考) 我們周圍的物質都在不斷發生變化。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鐵絲彎曲 B.鋼鐵生銹 C.電燈發光 D.冰雪融化
【答案】B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化學變化現象
【解析】【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解答】 A、鐵絲彎曲,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鋼鐵生銹,鐵銹是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C、電燈發光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冰雪融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
5.(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生產生活中,下列情況主要從密度的角度考慮的是(  )
A.用塑料做炒鍋的手柄
B.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場景中倒塌的“墻壁”
C.用橡皮筋做彈弓
D.用銅絲做導線
【答案】B
【知識點】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導熱性、密度、比熱容、導電性、硬度等等,結合選項,確定所描述的應用實例是利用了物質的哪一特性,便可做出判斷.
【解答】解:
A、用塑料做炒鍋的手柄是為了防止炒鍋使用時燙手,利用了塑料的導熱性差,故A錯誤;
B、塑料泡沫密度較小,同體積時與其他材料相比,質量較小,因此,在表演場景中制作成倒塌的“墻壁”,可保護演員的安全,故B正確;
C、用橡皮筋做彈弓主要利用了橡皮筋的彈性較大的特性,故C錯誤;
D、用銅絲做導線主要利用了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電阻小,故D錯誤.
故選B.
6.(2025七下·義烏月考) 2021年4月19日《中國科學報》報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鈾-214,鈾-238與鈾-214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鈾-214的中子數為146 B.鈾-238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92
C.鈾-238與鈾-214屬于同種元素 D.鈾-238原子的質量大于鈾-214
【答案】A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A、根據鈾-214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14;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92;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9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中子數=214-92=122;故選項說法錯誤。
B、根據鈾-238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92;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鈾-238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92,故選項說法正確。
C、鈾-238與鈾-214的原子序數相同,掌握核內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D、原子的質量與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成正比,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鈾-238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大于鈾-214,則鈾-238原子的質量大于鈾-214,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A。
7.(2025七下·義烏月考) 據報道,俄羅斯近日疑似出現了“新病毒”,其組成成分及生活方式與大腸桿菌噬菌體類似。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利用細胞內的物質進行繁殖
B.結構簡單,具有細胞結構
C.都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D.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生存
【答案】B
【知識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病毒無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解答】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靠自己的遺傳信息和活細胞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B錯誤,ACD正確。
故答案為:B。
8.(2025七下·義烏月考) 下列詩詞加點部分,能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B.三月江城柳絮飛,五年游客送人歸
C.千里黃云百日瞰,北風吹雁雪紛紛
D.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答案】A
【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
【解析】【分析】一切物質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正確區分分子運動與宏觀物體的運動即可做出選擇。
【解答】 A、滿架薔薇一院香,意思是薔薇的香味飄得滿園都是,是因為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做無規則運動,是擴散現象,故A正確;
B、三月江城柳絮飛,柳絮的運動是宏觀物體的運動,不是分子運動,故B錯誤;
C、北風吹雁雪紛紛,雪花飄落是宏觀物體的運動,不是分子運動,故C錯誤;
D、一樹梨花落晚風,梨花飄落是宏觀物體的運動,不是分子運動,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9.(2025七下·義烏月考) 近日王大媽因食用冰箱里泡了2天的黑木耳而造成中毒。原因是久泡的黑木耳中滋生了致命毒素————米酵菌酸(C28H38O7) 。下列關于米酵菌酸說法正確的是 (  )
A.米酵菌酸由3種原子組成
B.米酵菌酸分子由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組成
C.米酵菌酸由28個碳原子、38個氫原子和7個氧原子構成
D.一個米酵菌酸分子由73個原子構成
【答案】D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分子由原子構成、結合化學式的意義和相關計算來分析。
【解答】 A、米酵菌酸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B、米酵菌酸(C28H38O7)由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C、1個米酵菌酸分子由28個碳原子、38個氫原子和7個氧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D、一個米酵菌酸分子由28+38+7=73個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D。
10.(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自然界中,微生物大家族雖然個體微小,卻非常廣泛的存在于各種自然環境中。關于下列微生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草履蟲可以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個體
B.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被廣泛應用于發面、釀酒等
C.病毒和大腸桿菌都屬于單細胞生物
D.合理利用一些細菌,也可以造福人類
【答案】C
【知識點】單細胞生物;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 單細胞生物只由一個細胞,單細胞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也能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節等生命活動。
【解答】A、草履蟲屬于單細胞生物,進行分裂生殖,生長到一定大小時,就會通過分裂產生新的個體,A正確。
B、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利用酵母菌發酵能制面包、蒸饅頭、釀酒等,B正確。
C、病毒無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大腸桿菌屬于單細胞生物,C錯誤。
D、合理利用一些細菌可以造福人類,如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D正確。
故答案為:C。
11.(2025七下·義烏月考)小明同學在實驗室測鹽水的密度,他的實驗步驟有:
a.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使天平平衡;
b.倒出一部分鹽水到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V;
c.用天平稱出剩余燒杯和鹽水的質量m1;
d.用天平測出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
要使測出鹽水的密度更準確,其合理的步驟依次是(  )
A.a→b→c→d B.a→b→d→c C.a→c→d→b D.a→d→b→c
【答案】D
【知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設計實驗步驟時要考慮到減小誤差:測固體密度時應先測質量,后測體積,因為先測體積會使固體沾上一層水,使質量測量偏大;測液體密度時應先測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再把液體倒入量筒中,后測燒杯和殘留液體的質量,如果先測空杯質量,再取些液體放入杯中,后測杯和液體的總質量,這樣把杯中液體倒入量筒中時,會有一部分液體殘留在杯中,使體積測量偏小。
【解答】 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步驟:用天平測出玻璃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將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體積,再測出玻璃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求出量筒中鹽水的質量,求出密度。因此要使測出鹽水的密度更準確,其合理的步驟依次是:
a.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使天平平衡;
d.用天平測出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
b.用量筒測出鹽水的體積V;
c.用天平稱出剩余燒杯和鹽水的質量m1;
故答案為:D。
12.(2025七下·義烏月考)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久了的白熾燈燈絲因熔化而變細
B.加在飲料中的冰塊化為水是放熱過程
C.灑在地上的水變干了是吸熱過程
D.冬天,屋內玻璃內表面經常會“出汗”是吸熱過程
【答案】C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 物體由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升華要吸熱;物體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物體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熱;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根據物態變化的定義以及物態變化中伴隨的吸放熱情況來分析。
【解答】 A、白熾燈燈絲變細實際上是因為變成了氣態的鎢蒸汽,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
B、放在飲料中的冰塊會逐漸的變為液態的水,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C、地上的水是液態的,變干了就是變為了氣態,液態變為氣態時汽化現象,汽化要吸熱;
D、冬天室外的溫度比較低,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比較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是在玻璃的內側,這就是俗話說的“出汗”。
故答案為:C。
13.(2025七下·義烏月考)密度公式因能被寫成如圖所示的樣式,而被稱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關于密度、質量、體積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由公式可知ρ與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質量比鋁的質量大
C.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
D.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m與體積V 的比值為定值
【答案】D
【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當質量增大為原來的幾倍時,其體積也增大為原來的幾倍,而比值ρ不變,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
【解答】 A、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一個定值,即其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定值,即物質的密度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溫度有關,與其質量和體積無關,故A錯誤;
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密度比鋁的密度大,故B錯誤;
C、將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質量變為原來的一半,因密度是物質的特性,物質不變,狀態不變,故密度不變,故C錯誤;
D、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若其體積增加一倍,質量也增加一倍,即物質的質量m與物質的體積V的比值是定值,故D正確。
故選:D。
14.(2025七下·義烏月考)下列化合物中,含碳的質量分數最高的是(  )
A.C2H2 B.C2H4 C.C2H6 D.CH4
【答案】A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求出含碳的質量分數對比即可。
【解答】將C2H2、C2H4、C2H6、CH4中碳原子都變為1,則化學式變為CH、CH2、CH3、CH4,分子相同,分母最小的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因此C2H2最大,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5.(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出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數據并繪出如圖所示的m-V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量杯質量為40g
B.由圖像可知該液體的質量與體積不成正比
C.該液體密度為1.25g/m3
D.4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40g
【答案】D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m-V圖像中,圖線的斜率就是物體的密度;縱軸截距對應的質量是容器的質量;圖像為容器與液體的總質量與液體的體積的關系,除去容器的質量,液體的密度為一個定值,即該液體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解答】AC.如圖所示,當液體體積由20cm3增加到80cm3時,總質量由40g增加到100g,故液體的密度為
故2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
量杯質量為
故AC錯誤;
B.圖像為容器與液體的總質量與液體的體積的關系,除去容器的質量,液體的密度為一個定值,即該液體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故B錯誤;
D.4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
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6.(2025七下·義烏月考)用化學式或化學符號填寫:
(1)n個氫氧根離子   。
(2)標出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   。
(3)5個二氧化硫分子   。
【答案】(1)nOH-
(2)
(3)5SO2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 (1)一個氫氧根離子帶有1個單位的負電荷,n個氫氧根離子表示為nOH-;
(2)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表示為;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則5個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為:5SO2.
17.(2025七下·義烏月考)衢州是有名的柑橘之鄉,已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經多年引進改良,品質日趨上乘。逐漸以“皮薄”、“果香”揚名中華。請回答:
(1)柑橘的果實是由    發育而來的。
(2)為保持柑橘優良性狀,采用嫁接的方法進行繁殖,下列生殖方式和嫁接相同的有(  )。
A.試管嬰兒 B.雜交水稻 C.克隆猴中華
【答案】(1)子房
(2)C
【知識點】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圖乙中,①花藥、②花絲、③柱頭、④花柱、⑤子房。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
【解答】 (1)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因此柑橘的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成。
(2)克隆猴中華生殖的過程都與嫁接一樣不經過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此都屬于無性生殖,試管嬰兒和雜交水稻都屬于有性生殖。
故答案為:C。
18.(2025七下·義烏月考)糯米,古稱“秣米”,是常見的一種谷物。
【糯米生產】糯米來自糯稻的種子,類似玉米種子(圖甲)。
(1)在圖甲的種子結構中,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是    (填序號)。
(2)若要檢驗種子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加入    后觀察是否被染成藍色。
【糯米應用】糯米可用于釀酒,通常的步驟為選米清洗,上鍋煮熟,拌曲裝壇,發酵等(圖乙)。
(3)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屬于真菌中的哪一類    。
(4)加入酒曲之前,蒸熟的糯米飯需攤涼至30℃,該操作的目的是    。
【答案】(1)⑥
(2)碘酒(或碘水、碘液)
(3)酵母菌
(4)防止高溫殺死酵母菌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細菌與人的關系;真菌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圖中①胚軸、②胚根、③胚芽、④子葉、⑤種皮和果皮、⑥胚乳。
【解答】(1)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⑥胚乳中,⑥胚乳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
(2)淀粉遇碘液變藍。若要檢驗種子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加入碘液后觀察是否被染成藍色。
(3)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屬于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4)加入酒曲之前,蒸熟的糯米飯需攤涼至30℃,該操作的目的是防止將菌種殺死,影響發酵。
19.(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在一端開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將管口密封后翻轉讓水和酒精充分混合,發現混合液的體積小于水和酒精的總體積,這一現象說明了   ;以下事實也能說明上述結論的是   (填選項)。
A. 黃豆和芝麻混合后總體積小于混合前的總體積
B. 對厚壁鋼瓶內的油施加高壓后,瓶內的油會從瓶壁滲出
【答案】分子間存在間隙;B
【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 當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混合時,由于分子間的間隙,總體積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這是因為分子進入了彼此的空隙中。
【解答】在一端開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再注入一半酒精,密封后混合,混合液體積小于水和酒精總體積,這一現象說明了分子間存在間隙。當水和酒精混合時,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穿插進入彼此的間隙中,導致總體積減小。對厚壁鋼瓶內的油施加高壓后,瓶內的油會從瓶壁滲出,是因為油分子在高壓下通過鋼瓶分子間的間隙滲出,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黃豆和芝麻混合后總體積小于混合前的總體積,是宏觀物體間的間隙現象,黃豆和芝麻不是分子,不能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
20.(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熔化時的溫度-時間圖象,其中物質   是晶體,它的熔點是   ℃,在第6min時,這種晶體處于   狀態。
【答案】甲;80;固液共存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分析】晶體與非晶體在熔化時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晶體有一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
【解答】 讀圖可知,甲物質是在一定溫度下熔化的,并且在4到8分鐘溫度保持80℃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熔點是80℃。在第6min時,甲物質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為固液共存狀態。乙圖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所以為非晶體。
21.(2025七下·義烏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工具。請根據所學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鈉元素與鉀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也非常相似,但終究不是同種元素,這是由    決定的。
(2)碳-14和碳-12互為同位素,他們最主要的主要區別是    不同。
【答案】(1)質子數
(2)中子數
【知識點】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據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稱同位素,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鈉元素與鉀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也非常相似,但終究不是同種元素,這是由質子數決定的。
(2)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稱同位素,則碳-14和碳-12互為同位素,他們最主要的主要區別是中子數不同。
22.(2025七下·義烏月考)下列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填序號)
①鐵在空氣中生銹;②液氧是淡藍色液體;③蠟燭熔化;④酒精揮發;⑤在常溫常壓下水的沸點是100℃;⑥鎂條在空氣中燃燒;⑦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氣味。
【答案】③④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變化是指正在發生的過程,性質是物質表現出來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
【解答】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鐵在空氣中生銹、食物腐爛、鎂條在空氣中燃燒都屬于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蠟燭熔化、酒精揮發都屬于物理變化。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在常溫常壓下水的沸點是100℃、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氣味都屬于物理性質。
23.(2025七下·義烏月考)圖一和圖二都是電解水的裝置圖,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電解水實驗的結果是:水通過直流電作用產生了氫氣(密度為0.089g/L)和氧氣(密度為1.43g/L) 】
(1)如圖二,試管乙中產生的氣體體積約為200mL,則甲試管中產生的氣體質量約為   g。
(2)與乙裝置相比,甲裝置的優點   。
【答案】(1)0.143
(2)便于檢驗生成的氣體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 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氫氣燃燒生成水,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質量比是8:1。
【解答】 (1)若試管乙中產生的氣體(氫氣)體積約為200mL,則甲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氧氣)體積是100mL,質量約為1.43g/L×0.1L=0.143g。
(2)甲的優點是便于檢驗反應生成的氣體。乙的優點是操作簡單。
24.(2025七下·義烏月考)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液體分別為水和酒精( 克/厘米3)為了鑒別這兩種液體,小明在已調節平衡的天平兩邊各放置一個相同的燒杯,在燒杯中分別逐漸加入兩種液體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1)觀察燒杯中液體的體積可知,甲中的液體是    。
(2)進一步測量后得到乙中液體的體積為80毫升,則燒杯甲中液體的體積為    毫升。
(3)除這種方法外,請再列舉一種可以鑒別水和酒精的方法:   。
【答案】(1)酒精
(2)100
(3)聞氣味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 (1)知道體積和質量,根據密度公式可求出密度,由液體密度可判斷是哪種液體;
(2)知道兩液體的密度和質量,根據密度公式可求出它們的體積之比;
(3)體積相同比質量,質量大的密度大。
【解答】 (1)由題知,天平兩邊各放置一個相同的燒杯,m甲=m乙,V甲>V乙,根據密度公式得,ρ甲<ρ乙,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故甲中的液體是酒精;
(2)根據兩邊質量相等可得 ,燒杯乙中液體的體積為80毫升,則燒杯甲中液體的體積為100mL;
(3)天平兩邊各放置一個相同的燒杯,在燒杯中分別逐漸加入兩種液體,使加入液體的體積相等,則質量大的密度大。
25.(2025七下·義烏月考)某生物興趣小組在網上看到“食醋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的說法。為驗證其真實性,設計了如下實驗:
組別 材料 處理 平均生根數(條)
甲組 剪取保留2個芽體、長15厘米、生長良好的月季枝條10枝,去除全部葉片 蒸餾水浸泡2小時 1.2
乙組 剪取保留2個芽體、長15厘米、生長良好的月季枝條10枝,去除全部葉片 1%食醋溶液浸泡2小時 2.3
(1)該興趣小組作出的假設是    。
(2)上述實驗將生根數取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的目的是    ,增加可信度。
(3)同學們對該實驗結果并不滿意,咨詢園藝師后得知生根粉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他們又進一步實驗,測定了不同濃度生根粉溶液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數的影響,記錄數據并繪制曲線圖。據圖可知,不同濃度生根粉溶液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數的影響不同,其中促進生根效果最好的濃度是()mol/L,若濃度過高則會抑制其生根。
A.0 B.10- C.10-8 D.10-5
【答案】(1)食醋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
(2)減小實驗誤差
(3)C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1)本實驗是探究食醋是否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實驗,因此作出的假設是:食醋能(不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
(2)上述實驗將生根數取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提高實驗準確性,增加實驗的可信度。
(3)根據坐標曲線圖可知:生根粉溶液的濃度為10-8mol/L時,平均生根數最多。若濃度過高則會抑制其生根。
故答案為:C。
26.(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是惠惠在某次物理實驗中的部分操作,仔細觀察并回答下列問題:
(1)惠惠用調節好的天平準確稱量某物體質量,天平平衡時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惠惠這次所稱物體的質量是    g。
(2)惠惠稱完上述物體后,還想準確稱取5克食鹽,當她重新調節天平平衡時,發現天平如圖甲所示,接下來她的操作應該是    操作后在正確的稱取過程中又出現如圖甲所示的情況,則惠惠下一步的操作是   。
(3)若惠惠在稱取5克食鹽時,砝碼生銹了,其余操作正確,則所得的食鹽的實際質量比5克    (填“大”或“小”)。
【答案】(1)62.4
(2)向左調節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減少左盤食鹽,直至天平平衡
(3)大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質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 (1)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與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的和;
(2)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向右調節平衡螺母;測量過程中通過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橫梁平衡;
(3)砝碼生銹,砝碼的質量會偏大,據此分析。
【解答】 (1)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物體質量m=50g+10g+2.4g=62.4g;
(2)調節天平平衡,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向右移動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稱量過程中,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此時應該移動游碼使天平橫梁平衡;
(3)若砝碼生銹了,砝碼自身的質量偏大,在測量的過程中,所得的食鹽的實際質量比5克大。
27.(2025七下·義烏月考)小科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進行“水沸騰”的實驗。
(1)實驗中發現,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這段時間過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2)他從水溫升高到90℃時開始記錄數據,以后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5min為止,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分析下表數據可知,本實驗中水沸騰的溫度是 ℃。
時間/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 90 92 94 99 98 99 96 99 99 99 99
(3)給一定質量的水加熱,其溫度與時間關系如圖乙中a所示,若其它條件不變,僅將水的質量增加,則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正確的是   (選填“b",“c"或“d”)。
(4)學以致用:在日常煮雞蛋時,有以下兩種方法可供選擇。
方法一:水燒開后繼續將火燒得很旺,使鍋內水劇烈沸騰;
方法二:水沸騰后改用小火,讓鍋內水微微沸騰。
你認為更合理的方法是   (選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理由是   。
【答案】(1)水的質量過多
(2)99
(3)c
(4)方法二;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小火加熱可節約能源
【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1)加熱時間過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水的初溫、水量多少、火焰大小等;
(2)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沸點;
(3)沸點與氣壓有關,同種物質氣壓不變,沸點不變;
(4)液體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能繼續從外界吸熱;沸騰的特點是水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且不斷吸熱。
【解答】 (1)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可能是水的初溫太低,也可能是水的質量太大,也可能是酒精燈火焰太小等;
(2)從表中數據可知,當水溫達到99℃后,繼續對水加熱,水的溫度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99℃;
(3)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水的質量增加,由于初溫相同,所以,吸收相同的熱量,加水前比加水后的溫度要高,溫度變化大;當升高的溫度相同時,加水后加熱的時間長,吸收熱量多,但沸點、沸騰條件相同,所以c正確;
(4)鍋內水劇烈沸騰后,溫度將不再升高,只需要小火讓鍋內水微微沸騰,同樣能很快將雞蛋煮熟;所以方法二更合理,這樣水沸騰時加熱溫度不變,用小火加熱,保持水的沸騰狀態,可以節約能源。
28.(2025七下·義烏月考)探究實驗展示了化學的無窮魅力,我們在實驗的過程中也提煉了許多探究方法。
【提出問題】小松想探究分子的運動速率與相對分子質量的關系
【假設猜想】猜想一: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猜想二: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越小,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查閱資料】已知濃氨水能揮發出氨氣(氨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7),濃鹽酸能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相對分子質量為36.5),二者接觸反應會產生白煙(即氯化銨固體)
【設計實驗】如圖所示,在玻璃管兩端分別放入蘸有濃氨水和濃鹽酸的棉花團
【實驗現象】出現白煙。
【解釋與結論】
(1)濃氨水并沒有與濃鹽酸接觸,說明分子是   的(填“靜止”或者“運動”),
(2)若猜想一成立,則在圖中的   出現最多的白煙。 (填“A處”, “B處”, “C處”)
【拓展探究】小松在完成上述實驗后,還想研究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的關系
他將等量的品紅(一種紅色顏料)分別滴入到等量的熱水和冷水中,其實驗現象如下所示
實驗過程 冷水 熱水
開始 紅色擴散較慢 紅色擴散較快
長久放置 最終均成為紅色,均勻,透明的液體
(3)依據此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
【答案】(1)運動
(2)A處
(3)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 選用的兩種藥品濃鹽酸和濃氨水都具有揮發性,分別能揮發出氯化氫氣體和氨氣,兩者接觸會反應生成一種白色的固體氯化銨.通過A處產生白煙較多可以判斷氯化氫分子運動得快一些,而氨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1+1×3=17,氯化氫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1+35.5×1=36.5,得到結論:分子的運動速率與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拓展探究中,將等量的品紅分別滴入到等量的熱水和冷水中,發現在熱水中品紅擴散較快,說明溫度高分子運動速率更快。
【解答】 (1) 濃氨水并沒有與濃鹽酸接觸,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氨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1+1×3=17,氯化氫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1+35.5×1=36.5,故氨氣的相對分子質量小于氯化氫的相對分子質量。若猜想一成立,則在圖中的A出現最多的白煙。
(3)等量的品紅分別滴入到等量的熱水和冷水中,觀察到品紅在熱水中要比在冷水中擴散得快一些,由于熱水的溫度比冷水中要高,據此可知,溫度越高,品紅分子運動得越快。
29.(2025七下·義烏月考)有一質量為5.4千克的鋁球,體積是3000厘米3,試求
(1) 這個鋁球是實心還是空心
(2) 則空心部分體積多大
(3) 如果給空心部分灌滿水,則球的總質量是多大 (ρ鋁=2.7×103.千克/米3
【答案】(1) 鋁球中鋁的體積為:
V鋁
所以這個鋁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體積:
V空=V球-V鋁=3000cm3-2000cm3=1000cm3
(3)空心部分灌滿水后,水的質量:
m水=ρ水V水=1g/cm3×1000cm3=1000g,
此時球的總質量: m總=m水+m鋁=1000g+5400g=6400g。
答:這個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為1000cm3,空心部分灌滿水時球的總質量是6400g。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 根據密度公式變形V=求出此時鋁球中鋁的體積,再與鋁球的實際體積相比較,如果相等,則是實心的,如果實心體積小于實際體積,則是空心的;
(2)用鋁球的實際體積減去鋁的體積就是空心部分的體積;
(3)求出空心部分水的質量,再加上鋁球的質量即為注滿水后鋁球的總質量。
30.(2025七下·義烏月考)尿素是農業上常見的一種化肥,其化學式為請回答:
(1) 尿素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
(2) 硝酸銨也是一種常見的化肥,請計算12千克的尿素中的氮元素相當于多少千克的硝酸銨中的氮元素。
【答案】(1)3:1:7: 4
(2)16千克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
【解析】【分析】 (1)根據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進行分析;
(2)根據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質量分數進行分析。
【解答】(1) 尿素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 12:(1×4):(14×2):16=3:1:7: 4
(2)設硝酸銨的質量為x,則:
解得x=16kg
31.(2025七下·義烏月考)“商鞅方升”是商鞅為秦變法統一度量衡時所監制的標準量器(如圖甲),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容積稱為“一方升”。那一方升有多大呢 小科對其復制品展開容積測量(如圖乙):
①用天平測得空“商鞅方升”的質量。
②往“商鞅方升”內裝入沙子直至沙子上表面與“商鞅方升”上表面齊平,測得“商鞅方升”與沙子的總質量。
③用小勺將沙子取出一部分裝入量筒,測得“商鞅方升”與剩余沙子的總質量。
④測得量筒內沙子的體積。
(1)要使沙子上表面與容器上表面齊平,以下方法更準確的是()。
A.容器內裝入過量沙子,再用直的小棒將其抹平
B.容器內裝入適量沙子,再前后抖動,使沙的表面大致齊平
(2)通過計算,得出秦朝的“一方升”,相當于現代的    升。 (寫出計算過程)
(3)實驗后,小科提出用水代替沙子進行實驗步驟會更簡單,他的理由是    。
(4)小組同學討論后認為,小科的設想實際操作性不佳,表現在   。
【答案】(1)A
(2)0.202
(3)由圖①可知“商鞅方升”的質量,在圖②中裝滿水,測量水和“商鞅方升”的總質量,根據求出“商鞅方升”中水的體積,從而可求出“商鞅方升”的容積,故只需完成①②兩步即可
(4)當“商鞅方升”裝滿水后,在測量“商鞅方升”和水的總質量時,需要讓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容易把“商鞅方升”中的水灑出,實際操作不佳。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由圖①和②可知“商鞅方升”裝滿沙子時沙子的質量,根據求出“商鞅方升”裝滿沙子時沙子的體積,從而可求出“商鞅方升”的容積;當“商鞅方升”裝滿水后,在測量“商鞅方升”和水的總質量時,容易把水灑出。
【解答】(1)若采用B方案,容器內裝入適量沙子,再前后抖動,使沙的表面大致齊平,沙子表面是否齊平,用眼睛觀測誤差太大,不科學,故選A方案,容器內裝入過量沙子,再用直的小棒將其抹平。
(2)由圖②可知,“商鞅方升”與沙子的總質量為
由圖③可知,“商鞅方升”與剩余沙子的總質量
量筒內沙子的質量
由圖④可知,量筒內沙子體積
沙子的密度
由圖①可知,“商鞅方升”的質量為
“商鞅方升”裝滿沙子的質量為
“商鞅方升”的體積等于裝滿沙子的體積
所以秦朝統一實施的體積標準,一方升相當于現代的0.202升。
(3)由圖①可知“商鞅方升”的質量,在圖②中裝滿水,測量水和“商鞅方升”的總質量,根據水的質量等于水和“商鞅方升”的總質量減去“商鞅方升”的質量可求出水的質量,根據求出“商鞅方升”中水的體積,從而可求出“商鞅方升”的容積,故只需完成①②兩步即可。
(4)當“商鞅方升”裝滿水后,在測量“商鞅方升”和水的總質量時,需要讓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容易把“商鞅方升”中的水灑出,實際操作不佳。
1 / 1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四校(稠城,北苑,稠江,望道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科學試題
1.(2025七下·義烏月考) 細胞分化產生不同類型的細胞。下列無脊椎動物中,不經歷細胞分化的是(  )
A.變形蟲 B.瓢蟲 C.蛔蟲 D.蝗蟲
2.(2025七下·義烏月考) 我國存在大量富硒土壤,有利于提高水果的品質,富硒土壤中的“硒”指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單質
3.(2025七下·義烏月考) 一種名叫“落地生根”的植物。當其葉片掉落地面后,有時能夠生根發芽,發育成一株獨立生活的新植株。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
A.嫁接 B.壓條 C.有性生殖 D.營養繁殖
4.(2025七下·義烏月考) 我們周圍的物質都在不斷發生變化。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鐵絲彎曲 B.鋼鐵生銹 C.電燈發光 D.冰雪融化
5.(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生產生活中,下列情況主要從密度的角度考慮的是(  )
A.用塑料做炒鍋的手柄
B.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場景中倒塌的“墻壁”
C.用橡皮筋做彈弓
D.用銅絲做導線
6.(2025七下·義烏月考) 2021年4月19日《中國科學報》報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鈾-214,鈾-238與鈾-214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鈾-214的中子數為146 B.鈾-238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92
C.鈾-238與鈾-214屬于同種元素 D.鈾-238原子的質量大于鈾-214
7.(2025七下·義烏月考) 據報道,俄羅斯近日疑似出現了“新病毒”,其組成成分及生活方式與大腸桿菌噬菌體類似。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利用細胞內的物質進行繁殖
B.結構簡單,具有細胞結構
C.都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D.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生存
8.(2025七下·義烏月考) 下列詩詞加點部分,能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B.三月江城柳絮飛,五年游客送人歸
C.千里黃云百日瞰,北風吹雁雪紛紛
D.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9.(2025七下·義烏月考) 近日王大媽因食用冰箱里泡了2天的黑木耳而造成中毒。原因是久泡的黑木耳中滋生了致命毒素————米酵菌酸(C28H38O7) 。下列關于米酵菌酸說法正確的是 (  )
A.米酵菌酸由3種原子組成
B.米酵菌酸分子由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組成
C.米酵菌酸由28個碳原子、38個氫原子和7個氧原子構成
D.一個米酵菌酸分子由73個原子構成
10.(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自然界中,微生物大家族雖然個體微小,卻非常廣泛的存在于各種自然環境中。關于下列微生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草履蟲可以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個體
B.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被廣泛應用于發面、釀酒等
C.病毒和大腸桿菌都屬于單細胞生物
D.合理利用一些細菌,也可以造福人類
11.(2025七下·義烏月考)小明同學在實驗室測鹽水的密度,他的實驗步驟有:
a.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使天平平衡;
b.倒出一部分鹽水到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V;
c.用天平稱出剩余燒杯和鹽水的質量m1;
d.用天平測出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
要使測出鹽水的密度更準確,其合理的步驟依次是(  )
A.a→b→c→d B.a→b→d→c C.a→c→d→b D.a→d→b→c
12.(2025七下·義烏月考)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久了的白熾燈燈絲因熔化而變細
B.加在飲料中的冰塊化為水是放熱過程
C.灑在地上的水變干了是吸熱過程
D.冬天,屋內玻璃內表面經常會“出汗”是吸熱過程
13.(2025七下·義烏月考)密度公式因能被寫成如圖所示的樣式,而被稱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關于密度、質量、體積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由公式可知ρ與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質量比鋁的質量大
C.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
D.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m與體積V 的比值為定值
14.(2025七下·義烏月考)下列化合物中,含碳的質量分數最高的是(  )
A.C2H2 B.C2H4 C.C2H6 D.CH4
15.(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出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數據并繪出如圖所示的m-V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量杯質量為40g
B.由圖像可知該液體的質量與體積不成正比
C.該液體密度為1.25g/m3
D.4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40g
16.(2025七下·義烏月考)用化學式或化學符號填寫:
(1)n個氫氧根離子   。
(2)標出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   。
(3)5個二氧化硫分子   。
17.(2025七下·義烏月考)衢州是有名的柑橘之鄉,已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經多年引進改良,品質日趨上乘。逐漸以“皮薄”、“果香”揚名中華。請回答:
(1)柑橘的果實是由    發育而來的。
(2)為保持柑橘優良性狀,采用嫁接的方法進行繁殖,下列生殖方式和嫁接相同的有(  )。
A.試管嬰兒 B.雜交水稻 C.克隆猴中華
18.(2025七下·義烏月考)糯米,古稱“秣米”,是常見的一種谷物。
【糯米生產】糯米來自糯稻的種子,類似玉米種子(圖甲)。
(1)在圖甲的種子結構中,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是    (填序號)。
(2)若要檢驗種子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加入    后觀察是否被染成藍色。
【糯米應用】糯米可用于釀酒,通常的步驟為選米清洗,上鍋煮熟,拌曲裝壇,發酵等(圖乙)。
(3)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屬于真菌中的哪一類    。
(4)加入酒曲之前,蒸熟的糯米飯需攤涼至30℃,該操作的目的是    。
19.(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在一端開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將管口密封后翻轉讓水和酒精充分混合,發現混合液的體積小于水和酒精的總體積,這一現象說明了   ;以下事實也能說明上述結論的是   (填選項)。
A. 黃豆和芝麻混合后總體積小于混合前的總體積
B. 對厚壁鋼瓶內的油施加高壓后,瓶內的油會從瓶壁滲出
20.(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熔化時的溫度-時間圖象,其中物質   是晶體,它的熔點是   ℃,在第6min時,這種晶體處于   狀態。
21.(2025七下·義烏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工具。請根據所學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鈉元素與鉀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也非常相似,但終究不是同種元素,這是由    決定的。
(2)碳-14和碳-12互為同位素,他們最主要的主要區別是    不同。
22.(2025七下·義烏月考)下列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填序號)
①鐵在空氣中生銹;②液氧是淡藍色液體;③蠟燭熔化;④酒精揮發;⑤在常溫常壓下水的沸點是100℃;⑥鎂條在空氣中燃燒;⑦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氣味。
23.(2025七下·義烏月考)圖一和圖二都是電解水的裝置圖,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電解水實驗的結果是:水通過直流電作用產生了氫氣(密度為0.089g/L)和氧氣(密度為1.43g/L) 】
(1)如圖二,試管乙中產生的氣體體積約為200mL,則甲試管中產生的氣體質量約為   g。
(2)與乙裝置相比,甲裝置的優點   。
24.(2025七下·義烏月考)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液體分別為水和酒精( 克/厘米3)為了鑒別這兩種液體,小明在已調節平衡的天平兩邊各放置一個相同的燒杯,在燒杯中分別逐漸加入兩種液體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1)觀察燒杯中液體的體積可知,甲中的液體是    。
(2)進一步測量后得到乙中液體的體積為80毫升,則燒杯甲中液體的體積為    毫升。
(3)除這種方法外,請再列舉一種可以鑒別水和酒精的方法:   。
25.(2025七下·義烏月考)某生物興趣小組在網上看到“食醋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的說法。為驗證其真實性,設計了如下實驗:
組別 材料 處理 平均生根數(條)
甲組 剪取保留2個芽體、長15厘米、生長良好的月季枝條10枝,去除全部葉片 蒸餾水浸泡2小時 1.2
乙組 剪取保留2個芽體、長15厘米、生長良好的月季枝條10枝,去除全部葉片 1%食醋溶液浸泡2小時 2.3
(1)該興趣小組作出的假設是    。
(2)上述實驗將生根數取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的目的是    ,增加可信度。
(3)同學們對該實驗結果并不滿意,咨詢園藝師后得知生根粉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他們又進一步實驗,測定了不同濃度生根粉溶液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數的影響,記錄數據并繪制曲線圖。據圖可知,不同濃度生根粉溶液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數的影響不同,其中促進生根效果最好的濃度是()mol/L,若濃度過高則會抑制其生根。
A.0 B.10- C.10-8 D.10-5
26.(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是惠惠在某次物理實驗中的部分操作,仔細觀察并回答下列問題:
(1)惠惠用調節好的天平準確稱量某物體質量,天平平衡時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惠惠這次所稱物體的質量是    g。
(2)惠惠稱完上述物體后,還想準確稱取5克食鹽,當她重新調節天平平衡時,發現天平如圖甲所示,接下來她的操作應該是    操作后在正確的稱取過程中又出現如圖甲所示的情況,則惠惠下一步的操作是   。
(3)若惠惠在稱取5克食鹽時,砝碼生銹了,其余操作正確,則所得的食鹽的實際質量比5克    (填“大”或“小”)。
27.(2025七下·義烏月考)小科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進行“水沸騰”的實驗。
(1)實驗中發現,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這段時間過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2)他從水溫升高到90℃時開始記錄數據,以后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5min為止,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分析下表數據可知,本實驗中水沸騰的溫度是 ℃。
時間/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 90 92 94 99 98 99 96 99 99 99 99
(3)給一定質量的水加熱,其溫度與時間關系如圖乙中a所示,若其它條件不變,僅將水的質量增加,則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正確的是   (選填“b",“c"或“d”)。
(4)學以致用:在日常煮雞蛋時,有以下兩種方法可供選擇。
方法一:水燒開后繼續將火燒得很旺,使鍋內水劇烈沸騰;
方法二:水沸騰后改用小火,讓鍋內水微微沸騰。
你認為更合理的方法是   (選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理由是   。
28.(2025七下·義烏月考)探究實驗展示了化學的無窮魅力,我們在實驗的過程中也提煉了許多探究方法。
【提出問題】小松想探究分子的運動速率與相對分子質量的關系
【假設猜想】猜想一: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猜想二: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越小,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查閱資料】已知濃氨水能揮發出氨氣(氨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7),濃鹽酸能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相對分子質量為36.5),二者接觸反應會產生白煙(即氯化銨固體)
【設計實驗】如圖所示,在玻璃管兩端分別放入蘸有濃氨水和濃鹽酸的棉花團
【實驗現象】出現白煙。
【解釋與結論】
(1)濃氨水并沒有與濃鹽酸接觸,說明分子是   的(填“靜止”或者“運動”),
(2)若猜想一成立,則在圖中的   出現最多的白煙。 (填“A處”, “B處”, “C處”)
【拓展探究】小松在完成上述實驗后,還想研究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的關系
他將等量的品紅(一種紅色顏料)分別滴入到等量的熱水和冷水中,其實驗現象如下所示
實驗過程 冷水 熱水
開始 紅色擴散較慢 紅色擴散較快
長久放置 最終均成為紅色,均勻,透明的液體
(3)依據此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
29.(2025七下·義烏月考)有一質量為5.4千克的鋁球,體積是3000厘米3,試求
(1) 這個鋁球是實心還是空心
(2) 則空心部分體積多大
(3) 如果給空心部分灌滿水,則球的總質量是多大 (ρ鋁=2.7×103.千克/米3
30.(2025七下·義烏月考)尿素是農業上常見的一種化肥,其化學式為請回答:
(1) 尿素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
(2) 硝酸銨也是一種常見的化肥,請計算12千克的尿素中的氮元素相當于多少千克的硝酸銨中的氮元素。
31.(2025七下·義烏月考)“商鞅方升”是商鞅為秦變法統一度量衡時所監制的標準量器(如圖甲),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容積稱為“一方升”。那一方升有多大呢 小科對其復制品展開容積測量(如圖乙):
①用天平測得空“商鞅方升”的質量。
②往“商鞅方升”內裝入沙子直至沙子上表面與“商鞅方升”上表面齊平,測得“商鞅方升”與沙子的總質量。
③用小勺將沙子取出一部分裝入量筒,測得“商鞅方升”與剩余沙子的總質量。
④測得量筒內沙子的體積。
(1)要使沙子上表面與容器上表面齊平,以下方法更準確的是()。
A.容器內裝入過量沙子,再用直的小棒將其抹平
B.容器內裝入適量沙子,再前后抖動,使沙的表面大致齊平
(2)通過計算,得出秦朝的“一方升”,相當于現代的    升。 (寫出計算過程)
(3)實驗后,小科提出用水代替沙子進行實驗步驟會更簡單,他的理由是    。
(4)小組同學討論后認為,小科的設想實際操作性不佳,表現在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單細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解答】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分裂后的細胞不斷的生長,再不斷的分裂。而一部分生長后的細胞停止了分裂,在形態、結構、功能上發生了變化,形成了組織。變形蟲是單細胞生物,身體由一個細胞構成、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生殖,不經歷分化;瓢蟲、蛔蟲、蝗蟲均是多細胞生物,細胞分裂后需再經過細胞分化形成組織,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
【解析】【分析】食品、藥品、營養品、土壤等物質中的“硒”等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質量(質量分數)來描述。
【解答】富硒土壤中的“硒”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硒”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無關;
故答案為:A。
3.【答案】D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
【解答】當葉片脫離母體落在潮濕的地面上后,在葉緣生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就可能發育成一株獨立生活的新個體,這種繁殖方式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葉片屬于營養器官,因此還屬于營養繁殖,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4.【答案】B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化學變化現象
【解析】【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解答】 A、鐵絲彎曲,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鋼鐵生銹,鐵銹是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C、電燈發光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冰雪融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
5.【答案】B
【知識點】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導熱性、密度、比熱容、導電性、硬度等等,結合選項,確定所描述的應用實例是利用了物質的哪一特性,便可做出判斷.
【解答】解:
A、用塑料做炒鍋的手柄是為了防止炒鍋使用時燙手,利用了塑料的導熱性差,故A錯誤;
B、塑料泡沫密度較小,同體積時與其他材料相比,質量較小,因此,在表演場景中制作成倒塌的“墻壁”,可保護演員的安全,故B正確;
C、用橡皮筋做彈弓主要利用了橡皮筋的彈性較大的特性,故C錯誤;
D、用銅絲做導線主要利用了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電阻小,故D錯誤.
故選B.
6.【答案】A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A、根據鈾-214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14;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92;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9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中子數=214-92=122;故選項說法錯誤。
B、根據鈾-238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92;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鈾-238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92,故選項說法正確。
C、鈾-238與鈾-214的原子序數相同,掌握核內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D、原子的質量與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成正比,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鈾-238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大于鈾-214,則鈾-238原子的質量大于鈾-214,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A。
7.【答案】B
【知識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病毒無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解答】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靠自己的遺傳信息和活細胞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B錯誤,ACD正確。
故答案為:B。
8.【答案】A
【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
【解析】【分析】一切物質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正確區分分子運動與宏觀物體的運動即可做出選擇。
【解答】 A、滿架薔薇一院香,意思是薔薇的香味飄得滿園都是,是因為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做無規則運動,是擴散現象,故A正確;
B、三月江城柳絮飛,柳絮的運動是宏觀物體的運動,不是分子運動,故B錯誤;
C、北風吹雁雪紛紛,雪花飄落是宏觀物體的運動,不是分子運動,故C錯誤;
D、一樹梨花落晚風,梨花飄落是宏觀物體的運動,不是分子運動,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9.【答案】D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分子由原子構成、結合化學式的意義和相關計算來分析。
【解答】 A、米酵菌酸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B、米酵菌酸(C28H38O7)由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C、1個米酵菌酸分子由28個碳原子、38個氫原子和7個氧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D、一個米酵菌酸分子由28+38+7=73個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D。
10.【答案】C
【知識點】單細胞生物;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 單細胞生物只由一個細胞,單細胞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也能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節等生命活動。
【解答】A、草履蟲屬于單細胞生物,進行分裂生殖,生長到一定大小時,就會通過分裂產生新的個體,A正確。
B、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利用酵母菌發酵能制面包、蒸饅頭、釀酒等,B正確。
C、病毒無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大腸桿菌屬于單細胞生物,C錯誤。
D、合理利用一些細菌可以造福人類,如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D正確。
故答案為:C。
11.【答案】D
【知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設計實驗步驟時要考慮到減小誤差:測固體密度時應先測質量,后測體積,因為先測體積會使固體沾上一層水,使質量測量偏大;測液體密度時應先測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再把液體倒入量筒中,后測燒杯和殘留液體的質量,如果先測空杯質量,再取些液體放入杯中,后測杯和液體的總質量,這樣把杯中液體倒入量筒中時,會有一部分液體殘留在杯中,使體積測量偏小。
【解答】 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步驟:用天平測出玻璃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將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體積,再測出玻璃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求出量筒中鹽水的質量,求出密度。因此要使測出鹽水的密度更準確,其合理的步驟依次是:
a.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使天平平衡;
d.用天平測出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
b.用量筒測出鹽水的體積V;
c.用天平稱出剩余燒杯和鹽水的質量m1;
故答案為:D。
12.【答案】C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 物體由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升華要吸熱;物體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物體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熱;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根據物態變化的定義以及物態變化中伴隨的吸放熱情況來分析。
【解答】 A、白熾燈燈絲變細實際上是因為變成了氣態的鎢蒸汽,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
B、放在飲料中的冰塊會逐漸的變為液態的水,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C、地上的水是液態的,變干了就是變為了氣態,液態變為氣態時汽化現象,汽化要吸熱;
D、冬天室外的溫度比較低,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比較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是在玻璃的內側,這就是俗話說的“出汗”。
故答案為:C。
13.【答案】D
【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當質量增大為原來的幾倍時,其體積也增大為原來的幾倍,而比值ρ不變,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
【解答】 A、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一個定值,即其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定值,即物質的密度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溫度有關,與其質量和體積無關,故A錯誤;
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密度比鋁的密度大,故B錯誤;
C、將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質量變為原來的一半,因密度是物質的特性,物質不變,狀態不變,故密度不變,故C錯誤;
D、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若其體積增加一倍,質量也增加一倍,即物質的質量m與物質的體積V的比值是定值,故D正確。
故選:D。
14.【答案】A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求出含碳的質量分數對比即可。
【解答】將C2H2、C2H4、C2H6、CH4中碳原子都變為1,則化學式變為CH、CH2、CH3、CH4,分子相同,分母最小的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因此C2H2最大,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5.【答案】D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m-V圖像中,圖線的斜率就是物體的密度;縱軸截距對應的質量是容器的質量;圖像為容器與液體的總質量與液體的體積的關系,除去容器的質量,液體的密度為一個定值,即該液體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解答】AC.如圖所示,當液體體積由20cm3增加到80cm3時,總質量由40g增加到100g,故液體的密度為
故2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
量杯質量為
故AC錯誤;
B.圖像為容器與液體的總質量與液體的體積的關系,除去容器的質量,液體的密度為一個定值,即該液體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故B錯誤;
D.4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
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6.【答案】(1)nOH-
(2)
(3)5SO2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 (1)一個氫氧根離子帶有1個單位的負電荷,n個氫氧根離子表示為nOH-;
(2)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表示為;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則5個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為:5SO2.
17.【答案】(1)子房
(2)C
【知識點】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圖乙中,①花藥、②花絲、③柱頭、④花柱、⑤子房。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
【解答】 (1)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因此柑橘的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成。
(2)克隆猴中華生殖的過程都與嫁接一樣不經過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此都屬于無性生殖,試管嬰兒和雜交水稻都屬于有性生殖。
故答案為:C。
18.【答案】(1)⑥
(2)碘酒(或碘水、碘液)
(3)酵母菌
(4)防止高溫殺死酵母菌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細菌與人的關系;真菌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圖中①胚軸、②胚根、③胚芽、④子葉、⑤種皮和果皮、⑥胚乳。
【解答】(1)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⑥胚乳中,⑥胚乳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
(2)淀粉遇碘液變藍。若要檢驗種子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加入碘液后觀察是否被染成藍色。
(3)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屬于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4)加入酒曲之前,蒸熟的糯米飯需攤涼至30℃,該操作的目的是防止將菌種殺死,影響發酵。
19.【答案】分子間存在間隙;B
【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 當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混合時,由于分子間的間隙,總體積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這是因為分子進入了彼此的空隙中。
【解答】在一端開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再注入一半酒精,密封后混合,混合液體積小于水和酒精總體積,這一現象說明了分子間存在間隙。當水和酒精混合時,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穿插進入彼此的間隙中,導致總體積減小。對厚壁鋼瓶內的油施加高壓后,瓶內的油會從瓶壁滲出,是因為油分子在高壓下通過鋼瓶分子間的間隙滲出,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黃豆和芝麻混合后總體積小于混合前的總體積,是宏觀物體間的間隙現象,黃豆和芝麻不是分子,不能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
20.【答案】甲;80;固液共存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分析】晶體與非晶體在熔化時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晶體有一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
【解答】 讀圖可知,甲物質是在一定溫度下熔化的,并且在4到8分鐘溫度保持80℃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熔點是80℃。在第6min時,甲物質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為固液共存狀態。乙圖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所以為非晶體。
21.【答案】(1)質子數
(2)中子數
【知識點】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據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稱同位素,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鈉元素與鉀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也非常相似,但終究不是同種元素,這是由質子數決定的。
(2)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稱同位素,則碳-14和碳-12互為同位素,他們最主要的主要區別是中子數不同。
22.【答案】③④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變化是指正在發生的過程,性質是物質表現出來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
【解答】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鐵在空氣中生銹、食物腐爛、鎂條在空氣中燃燒都屬于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蠟燭熔化、酒精揮發都屬于物理變化。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在常溫常壓下水的沸點是100℃、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氣味都屬于物理性質。
23.【答案】(1)0.143
(2)便于檢驗生成的氣體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 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氫氣燃燒生成水,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質量比是8:1。
【解答】 (1)若試管乙中產生的氣體(氫氣)體積約為200mL,則甲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氧氣)體積是100mL,質量約為1.43g/L×0.1L=0.143g。
(2)甲的優點是便于檢驗反應生成的氣體。乙的優點是操作簡單。
24.【答案】(1)酒精
(2)100
(3)聞氣味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 (1)知道體積和質量,根據密度公式可求出密度,由液體密度可判斷是哪種液體;
(2)知道兩液體的密度和質量,根據密度公式可求出它們的體積之比;
(3)體積相同比質量,質量大的密度大。
【解答】 (1)由題知,天平兩邊各放置一個相同的燒杯,m甲=m乙,V甲>V乙,根據密度公式得,ρ甲<ρ乙,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故甲中的液體是酒精;
(2)根據兩邊質量相等可得 ,燒杯乙中液體的體積為80毫升,則燒杯甲中液體的體積為100mL;
(3)天平兩邊各放置一個相同的燒杯,在燒杯中分別逐漸加入兩種液體,使加入液體的體積相等,則質量大的密度大。
25.【答案】(1)食醋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
(2)減小實驗誤差
(3)C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1)本實驗是探究食醋是否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實驗,因此作出的假設是:食醋能(不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
(2)上述實驗將生根數取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提高實驗準確性,增加實驗的可信度。
(3)根據坐標曲線圖可知:生根粉溶液的濃度為10-8mol/L時,平均生根數最多。若濃度過高則會抑制其生根。
故答案為:C。
26.【答案】(1)62.4
(2)向左調節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減少左盤食鹽,直至天平平衡
(3)大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質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 (1)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與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的和;
(2)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向右調節平衡螺母;測量過程中通過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橫梁平衡;
(3)砝碼生銹,砝碼的質量會偏大,據此分析。
【解答】 (1)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物體質量m=50g+10g+2.4g=62.4g;
(2)調節天平平衡,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向右移動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稱量過程中,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此時應該移動游碼使天平橫梁平衡;
(3)若砝碼生銹了,砝碼自身的質量偏大,在測量的過程中,所得的食鹽的實際質量比5克大。
27.【答案】(1)水的質量過多
(2)99
(3)c
(4)方法二;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小火加熱可節約能源
【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1)加熱時間過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水的初溫、水量多少、火焰大小等;
(2)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沸點;
(3)沸點與氣壓有關,同種物質氣壓不變,沸點不變;
(4)液體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能繼續從外界吸熱;沸騰的特點是水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且不斷吸熱。
【解答】 (1)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可能是水的初溫太低,也可能是水的質量太大,也可能是酒精燈火焰太小等;
(2)從表中數據可知,當水溫達到99℃后,繼續對水加熱,水的溫度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99℃;
(3)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水的質量增加,由于初溫相同,所以,吸收相同的熱量,加水前比加水后的溫度要高,溫度變化大;當升高的溫度相同時,加水后加熱的時間長,吸收熱量多,但沸點、沸騰條件相同,所以c正確;
(4)鍋內水劇烈沸騰后,溫度將不再升高,只需要小火讓鍋內水微微沸騰,同樣能很快將雞蛋煮熟;所以方法二更合理,這樣水沸騰時加熱溫度不變,用小火加熱,保持水的沸騰狀態,可以節約能源。
28.【答案】(1)運動
(2)A處
(3)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 選用的兩種藥品濃鹽酸和濃氨水都具有揮發性,分別能揮發出氯化氫氣體和氨氣,兩者接觸會反應生成一種白色的固體氯化銨.通過A處產生白煙較多可以判斷氯化氫分子運動得快一些,而氨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1+1×3=17,氯化氫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1+35.5×1=36.5,得到結論:分子的運動速率與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拓展探究中,將等量的品紅分別滴入到等量的熱水和冷水中,發現在熱水中品紅擴散較快,說明溫度高分子運動速率更快。
【解答】 (1) 濃氨水并沒有與濃鹽酸接觸,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氨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1+1×3=17,氯化氫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1+35.5×1=36.5,故氨氣的相對分子質量小于氯化氫的相對分子質量。若猜想一成立,則在圖中的A出現最多的白煙。
(3)等量的品紅分別滴入到等量的熱水和冷水中,觀察到品紅在熱水中要比在冷水中擴散得快一些,由于熱水的溫度比冷水中要高,據此可知,溫度越高,品紅分子運動得越快。
29.【答案】(1) 鋁球中鋁的體積為:
V鋁
所以這個鋁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體積:
V空=V球-V鋁=3000cm3-2000cm3=1000cm3
(3)空心部分灌滿水后,水的質量:
m水=ρ水V水=1g/cm3×1000cm3=1000g,
此時球的總質量: m總=m水+m鋁=1000g+5400g=6400g。
答:這個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為1000cm3,空心部分灌滿水時球的總質量是6400g。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 根據密度公式變形V=求出此時鋁球中鋁的體積,再與鋁球的實際體積相比較,如果相等,則是實心的,如果實心體積小于實際體積,則是空心的;
(2)用鋁球的實際體積減去鋁的體積就是空心部分的體積;
(3)求出空心部分水的質量,再加上鋁球的質量即為注滿水后鋁球的總質量。
30.【答案】(1)3:1:7: 4
(2)16千克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
【解析】【分析】 (1)根據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進行分析;
(2)根據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質量分數進行分析。
【解答】(1) 尿素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 12:(1×4):(14×2):16=3:1:7: 4
(2)設硝酸銨的質量為x,則:
解得x=16kg
31.【答案】(1)A
(2)0.202
(3)由圖①可知“商鞅方升”的質量,在圖②中裝滿水,測量水和“商鞅方升”的總質量,根據求出“商鞅方升”中水的體積,從而可求出“商鞅方升”的容積,故只需完成①②兩步即可
(4)當“商鞅方升”裝滿水后,在測量“商鞅方升”和水的總質量時,需要讓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容易把“商鞅方升”中的水灑出,實際操作不佳。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由圖①和②可知“商鞅方升”裝滿沙子時沙子的質量,根據求出“商鞅方升”裝滿沙子時沙子的體積,從而可求出“商鞅方升”的容積;當“商鞅方升”裝滿水后,在測量“商鞅方升”和水的總質量時,容易把水灑出。
【解答】(1)若采用B方案,容器內裝入適量沙子,再前后抖動,使沙的表面大致齊平,沙子表面是否齊平,用眼睛觀測誤差太大,不科學,故選A方案,容器內裝入過量沙子,再用直的小棒將其抹平。
(2)由圖②可知,“商鞅方升”與沙子的總質量為
由圖③可知,“商鞅方升”與剩余沙子的總質量
量筒內沙子的質量
由圖④可知,量筒內沙子體積
沙子的密度
由圖①可知,“商鞅方升”的質量為
“商鞅方升”裝滿沙子的質量為
“商鞅方升”的體積等于裝滿沙子的體積
所以秦朝統一實施的體積標準,一方升相當于現代的0.202升。
(3)由圖①可知“商鞅方升”的質量,在圖②中裝滿水,測量水和“商鞅方升”的總質量,根據水的質量等于水和“商鞅方升”的總質量減去“商鞅方升”的質量可求出水的質量,根據求出“商鞅方升”中水的體積,從而可求出“商鞅方升”的容積,故只需完成①②兩步即可。
(4)當“商鞅方升”裝滿水后,在測量“商鞅方升”和水的總質量時,需要讓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容易把“商鞅方升”中的水灑出,實際操作不佳。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胶州市| 板桥市| 安乡县| 鄂温| 建湖县| 庆元县| 乌拉特中旗| 宜兴市| 岱山县| 衢州市| 镇赉县| 轮台县| 都江堰市| 大连市| 丰原市| 荆州市| 宁武县| 绍兴市| 开远市| 托克逊县| 阳春市| 崇义县| 江油市| 冀州市| 宁阳县| 突泉县| 呼和浩特市| 横山县| 翁牛特旗| 邛崃市| 文山县| 东台市| 南皮县| 仙桃市| 米泉市| 宜城市| 朝阳市| 平罗县| 正阳县| 保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