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山西省中考適應性測試(三)地理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全卷共 6頁,滿分 50 分,考試時間 60 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本大題包含 15 個小題,每小題 1分,共 15 分)中國是茶的故鄉,茶園星羅棋布。近年來,眾多茶園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發展生態旅游,使游客沉浸在花香與自然的懷抱之中。下圖示意我國某地茶園分布。據此,完成1~3 題。1.圖示茶園所處的地形類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2.流經茶園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 )A.自西向東 B.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 D.自東向西3.該地開展生態旅游活動的選址合理的是 ( )A.山頂觀茶園—①地 B.漂流賞茶景—②地 C.湖邊聞茶香—③地 D.采摘體茶趣—④地隨著全球氣候變化,世界各地發生極端森林大火的頻率不斷增加。歐洲南部某季節森林火災多發,而氣候變化加劇了這一現象。下圖為歐洲氣候分布圖(圖 1)、羅馬氣候資料(圖2)。據此,完成 4~6 題。4.歐洲南部主要的氣 ( )A.苔原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5.歐洲南部森林火災多發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A.使用空調,降低城市建筑溫度 B.加強監管,限制灌溉農業發展C.焚燒秸稈,替代傳統化石能源 D.植樹造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日本漁業資源豐富,海鮮料理種猶在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是以米飯、紫菜搭配魚片、蝦仁等食材制作而成的壽司。下圖示意日本位置(圖 1)和壽司(圖 2)。據此,完成 7~9 題。圖 1 圖 27.日本瀕臨的海域是 ( )A.日本海、太平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日本海、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8.日本主要的糧食作物可能是 ( )A.小麥 B.水稻 C.玉米 D.青稞9.日本海鮮料理種類繁多,其發展漁業的有利條件是 ( )A.海運發達,海鮮進口便利 B.四面臨海,漁業資源豐富C.季風顯著,氣候條件適宜 D.大河眾多,航運條件優良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 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9‰,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 15.6%。下圖示意 2015—2024 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據此,完成 10~12題。10.圖示期間,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 ( )A.2016 年 B.2020 年 C.2021 年 D.2024 年11.圖示期間,我國人口數量的變化趨勢是 ( )A.持續增加 B.持續下降 C.先減后增 D.先增后減12.我國人口變化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 )A.勞動力資源過 B.幼兒教育飛速發展 C.居民住房短缺 D.銀發經濟熱潮興起中歐班列作為往返于中國和歐洲各國之間的鐵路貨運列車,跨越萬水千山,將亞歐大陸緊密相連。下圖示意中歐班列部分運行線路。據此,完成 13~15 題13.與水路運輸相比,中歐班列的主要優勢是 ( )A.單次運量更大 B.不受天氣影響 C.運輸速度更快 D.運輸成本更低14.搭乘中歐班列運回中國的歐洲“特產”可能是 ( )A.泰國榴蓮 B.西班牙橄欖油 C.巴西咖啡 D.肯尼亞牛油果15.中歐班列的開通運營主要有利于 ( )A.便利歐洲居民出行 B.促進我國能源結構調整C.提高沿線空氣質量 D.推動中歐國際貿易合作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 35 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含 3 個小題,共 35 分。)16.(10 分)【探究發現】探究名稱:極地科考——綠色能源新突破探究資料:資料一 極地科考是人類共同的事業,每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是南極地區最佳科考時間。我國已在南極地區建立五個科考站,其中秦嶺站于 2025 年 3 月 1 日率先投用首個規模化新能源系統,該系統中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占秦嶺站總發電量的 60%,讓科考站運行更加綠色環保。資料二 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分布圖(圖 1)、南極地區氣候資料圖(圖 2)及秦嶺站景觀圖(圖3)。探究思考:(1)說出秦嶺站位于昆侖站的方向,以及秦嶺站新能源系統投用當天太陽直射的半球。(2 分)(2)簡析 11 月至次年 3月成為南極地區最佳科考時間的原因(2 分)(3)分別簡述秦嶺站適宜發展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的氣候條件。(4 分)(4)說明我國極地科考站投用新能源帶來的積極影響。(2 分)17.(13 分)【研究性學習】課題名稱:深哈合作低空起飛課題資料:資料— 深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新興產業發達。哈爾濱是以重工業為主的老工業城市,在其發展過程中曾一度出現資源枯竭、生產結構單一等問題。近些年來,該地利用冰雪旅游等產業轉型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資料二 廣東、黑龍江兩省對口合作以來,深圳與哈爾濱持續深化交流互鑒,實現互促共進。深圳某飛機企業在哈爾濱投資建設大型無人直升機產業基地,開展大型無人機技術與產品的研發,開拓“無人機+應急”“無人機+農業”等低空新業態。資料三 深圳和哈爾濱位置示意圖。課題思考:(1)分別說出深圳和哈爾濱所屬省級行政區的簡稱。(2 分)(2)比較兩地在建設大型無人直升機產業基地中各自突出的優勢。(4 分)(3)高新技術產業賦能無人機,說出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并列舉無人機厭生產生活中的應用。(4 分)(4)山西省也面臨相似的轉型挑戰,舉例說明山西省經濟發展可以向哈爾濱借鑒的經驗。(3 分)18.(12 分)【社會調查】調查名稱:探訪中國“最佳旅游鄉村”調查資料:資料一 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迅速發展。各地不斷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地豐富鄉村旅游產品,探索各具特色的旅游發展路徑,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資料二 “最佳旅游鄉村”山東煙墩角村和云南阿者科村,孕育出獨特的民居文化。煙墩角村“海草房”,墻壁厚實,石磚壘砌,屋脊高聳,房頂覆蓋厚海草,古樸獨特。阿者科村“蘑菇房”依山勢而建,背靠古樹叢林。煙墩角村 阿者科村資料三 我國“最佳旅游鄉村”分布圖(圖 1)、煙墩角村氣候資料圖(圖 2)、阿者科村民居位置示意圖(圖 3)。調查思考:(1)分別說出煙墩角村和阿者科村所在的地理區域。(2 分)(2)簡要說明煙墩角村“海草房”建筑風格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4 分)(3)簡述“蘑菇房”上方森林帶的生態效益。(4 分)(4)請你談談我國“最美旅游鄉村”可持續發展應采取的具體措施。(2 分)地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包含 15 個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5 分。)【答案】1~5BCACB6~10DABBC11~15DDCB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含 3 個小題,共 35 分。)16.(10 分)(1)東北方向。(1 分)南半球。(1 分)【思路點撥】秦嶺站新能源系統投用當天太陽直射的半球(2)該段時間屬于南極地區的暖季,有極晝現象,白天時間長,照明條件良好,較為溫暖,適宜開展科學考察。(2 分)(3)光伏發電:南極地區氣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能資源豐富;夏半年存在極晝,光照時間長,利于發展光伏發電。(任答一點得 2 分)風力發電:南極地區多烈風,風力強勁,利于發展風力發電。(2 分)【評分說明】需回答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兩方面的氣候條件,僅回答一方面,最多得 2 分。(4)保護南極地區生態環境;推動南極清潔能源的發展;有助于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保障科研設備的正常運轉;確保基本生活設施的綠色運行;實現我國在極地能源領域的綠色科考;等等。(每點 1分,任答兩點得 2分)17.(13 分)(1)深圳:粵。(1 分)哈爾濱:黑。(1 分)(2)深圳:經濟發達,資金充足;科技先進,創新能力強;管理技術先進;等等。(每點 1 分,任答兩點得 2分)哈爾濱:工業基礎雄厚,產業基礎好;擁有農田、森林等環境,為無人機開展應急、農業生產等提供應用場景;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等等。(每點 1 分,共 2 分)(3)特點:產品科技含量高;產品更新換代快;科研人員比例大;研發費用高;等等。(每點 1 分,任答兩點得 2分)應用:無人機播撒農藥、施肥;無人機送外賣;無人機表演;無人機運送救援物資;無人機監控災情;等等。(每點 1 分,任答兩點得 2 分)【評分說明】無人機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開展區域協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大政策支持;招商引資;充分利用古建筑、紅色文化資源,發展旅游相關產業;開發新能源,推動傳統能源轉型;等等。(每點 1 分,任答三點得 3 分)【評分說明】答案需與哈爾濱轉型發展采取的措施相關,且符合山西現狀,回答模板答案不得分。18.(12 分)(1)煙墩角村:北方地區。(1 分)阿者科村:南方地區。(1 分)(2)當地靠近海洋,海草原料豐富,便于就地取材;該地冬季寒冷,墻壁很厚有利于保暖;當地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較多,屋脊高高隆起有利于排水;厚厚的海草覆蓋在房頂,夏季隔熱、冬季保暖;等等。(每點 2 分,任答兩點得 4 分)(3)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制造氧氣,凈化空氣;調節局部氣候;防風固沙;等等。(每點 2分,任答兩點得 4 分)(4)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在生態保護的基礎上適度開發;積極發展生態(綠色)旅游產業;培養專業人才;加強宣傳,擴大“最美旅游鄉村”知名度;提高服務質量;等等。(每點 1 分,任答兩點得2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山西省長治市部分學校中考三模考試地理試卷(PDF版,含答案).pdf 地理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