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貴州省安順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2024八下·安順期末)(傳統文化)剪紙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能充分反映百姓生活內涵,是中國農村眾多民間美術形式的濃縮,地域特征鮮明。讀下列剪紙作品,完成下面小題。1.該剪紙中的民居可能位于(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2.剪紙所示民居特點與主要原因對應正確的是( )A.木制結構—輕巧易裝 B.臨河建造—人口密集C.多層結構—冬暖夏涼 D.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3.剪紙所示地區( )A.河湖眾多,水網密布 B.千溝萬壑,支離破碎C.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D.地表坦蕩,一望無垠【答案】1.B2.D3.A【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地理特點與差異;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與界線【解析】【點評】我國南方地區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該地區河湖眾多,水網密布,素有“江南水鄉”之稱。1.從剪紙中民居依水而建、建筑風格等特征,判斷是南方地區水鄉建筑,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A、南方民居木結構,主要是因為當地多林木資源,且木結構利于通風散熱適應濕潤氣候,A 錯誤。B、民居臨河建造,原因是南方水鄉水系發達,水運便利、取水方便,順應自然環境布局,B 錯誤。C、多層結構是為了 充分利用空間,和冬暖夏涼無直接關聯 ,C 錯誤。D、南方 降水豐富,屋頂坡度大的設計,能讓雨水快速流淌, 有效避免積水,利于排水,D 正確。故答案為:D。3.A、剪紙里有河流、臨水建筑,對應我國南方水鄉,南方地區河湖眾多、水網密布,A 正確;B、“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是黃土高原(北方地區),B 錯誤;C、“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是青藏地區,C 錯誤;D、“地表坦蕩,一望無垠” 多形容內蒙古高原(西北地區),D 錯誤。故答案為:A。(2024八下·安順期末)下圖為某年我國部分省市城鎮和農村65歲及其以上人口各自占總人口的比重圖(老齡化是指65歲及其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7%),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該圖反映了( )A.經濟欠發達的省市城鄉均已進入老齡化階段B.經濟發達的省市城鄉均已進入老齡化階段C.大多中西部地區城鎮老年人口占比較農村低D.東北地區農村老齡化現象比城鎮明顯5.我國近年來人口政策調整頻繁,逐步施行“全面二孩”乃至“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我國( )A.人口性別比例嚴重失衡B.人口基數越來越小,人口嚴重不足C.人口自然增長率過高D.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養老負擔較重【答案】4.C5.D【知識點】我國人口問題及人口政策;我國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解析】【點評】人口老齡化使得社會勞動力不足,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重,不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對此可以采取鼓勵生育的政策,完善社會養老服務保障體系。4.A、經濟欠發達的省份例如甘肅,貴州65歲以上人口占比低于7%,還沒有進入老齡化社會,A錯誤;B、經濟發達的省份例如江蘇還沒有進入到老齡化階段,B錯誤;C、大多數中西部地區,例如云南、青海等城鎮老年人口占比較農村低,C正確;D、東北地區的城鎮老齡化現象比農村更明顯,D錯誤。故答案為:C5.我國近年來人口政策調整頻繁,逐步施行“全面二孩”乃至“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老年人口比重不斷提升,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社會養老負擔重,D正確。故答案為:D(2024八下·安順期末)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29日,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500億件,比2023年提前32天,進一步凸顯快遞業的澎湃活力和強勁動力,折射出我國經濟正延續恢復性增長、回升向好的態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促使快遞行業蓬勃發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A.勞動力廉價 B.市場廣闊 C.政策支持 D.資金充足7.家住安順的一位市民網購了遼寧丹東梭子蟹,商家運輸梭子蟹的主要交通方式是( )A.航空運輸 B.內河航運 C.海洋運輸 D.公路運輸8.快遞業務的發展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有( )①增加就業崗位②造成交通擁堵③減少固體廢棄物的排放④帶動相關產業發展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答案】6.B7.A8.C【知識點】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和選擇;我國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解析】【點評】選擇交通運輸方式應考慮的因素:客運:應主要考慮出行目的、時間長短、價格等因素。貨運:應主要考慮貨物本身性質、運輸距離的遠近、運輸價格的高低、運輸速度的快慢、運量的多少等。6.快遞行業蓬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市場需求。隨著電商的繁榮,消費者購物需求大增,對快遞配送服務的需求也急劇增長,廣闊的市場是其發展的最主要原因,B正確;快遞行業對勞動力數量要求不高,A錯誤;政策支持不是最主要原因,C錯誤;快遞行業資金需求量不大,D錯誤。故答案為:B。7.梭子蟹屬于鮮活易變質的貨物,從遼寧丹東運往貴州安順,距離遠,需要快速運輸保證其新鮮度。航空運輸速度快,能在短時間內將貨物送達,適合運輸這類鮮活產品,A正確;貴州安順到遼寧丹東沒有河流直接連通,且內河運輸速度慢,不適宜用內河運輸,排除B;貴州安順屬于內地城市,不靠近海洋,排除C;貴州安順到遼寧丹東距離較遠,不適宜采取公路運輸,排除D。故答案為:A。8.快遞業務發展,需要大量人員從事攬收、分揀、配送等工作,能增加就業崗位,①正確;快遞業是由包裝、裝卸、運輸、配送、存儲、等功能集合而成的服務行業,其發展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④正確;快遞采取集中運送,不會造成交通擁堵現象,②錯誤;快遞包裝繁瑣,會增加固體廢棄物的排放,③錯誤。故答案為:C。(2024八下·安順期末)2022年6月新疆和若鐵路建成運營,全長825.47千米,其中約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沙漠,為此,工程師們采用高立式沙障、蘆葦方格、喬木和灌木組成的條帶等防沙模式,部分路段還以橋代路。圖示意和若鐵路線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該鐵路部分采用以橋代路的主要原因是( )A.沿途跨越眾多河流 B.避免風沙掩埋鐵路C.方便居民橋下通行 D.方便野生動物遷徙10.修建和若鐵路過程中,鐵路工人面臨的困難有( )①寒冬酷暑 ②高寒缺氧 ③強風沙塵 ④狂風暴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和若鐵路沿線采用由高立式沙障、蘆葦方格、喬木和灌木組成的條帶建設方式,其主要作用是( )A.防風 B.固沙 C.美化 D.綠化【答案】9.B10.C11.B【知識點】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解析】【點評】以橋代路是現代交通工程術語中常見的新興詞匯,是指修建超長距離的橋梁作為陸地交通線的鋪設平臺、從而代替直接在地面鋪路的傳統筑路模式。橋上修路、路在橋上,全部或大部分取代地上的路面,故稱以橋代路。9.材料明確提到和若鐵路約四分之三路段穿越沙漠,沙漠地區風沙大,沙塵易掩埋鐵路。以橋代路可使風沙從橋下通過, 避免風沙堆積掩埋鐵路軌道 ,保障鐵路運營,B正確;“約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沙漠”說明沿途跨越河流很少,A錯誤;“約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沙漠”說明當地人口稀少,因而“方便居民橋下通行”不是該鐵路部分采用“以橋代路”的主要原因,C錯誤;和若鐵路位于新疆南部,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沿線野生動物很少,以橋代路方式顯然主要目的不是保護野生動物,D錯誤。故答案為:B。10.修建和若鐵路過程中,鐵路工人面臨的困難有:酷暑寒冬、強風沙塵等,該路線所在地區主要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冬冷夏熱,①③正確,④錯誤;高寒缺氧通常是在高海拔地區修建鐵路時會遇到的困難,比如青藏鐵路的修建就面臨著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等世界性工程技術難題,②錯誤。故答案為:C。11.鐵路穿越沙漠,沙漠區風沙活動強烈,流沙易掩埋鐵路。高立式沙障可阻擋流沙,蘆葦方格能削弱風力、固定地表流沙,喬木和灌木可進一步加固沙土。這些措施核心作用是 固定沙漠中的流沙,防止風沙侵襲鐵路 ,即 “固沙”,B正確;防風是固沙后的輔助效果,A錯誤;美化和綠化不是主要的作用,CD錯誤。故答案為:B。(2024八下·安順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圖示意地球公轉軌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當日,地球大致運行至公轉軌道的( )A.a處 B.b處 C.c處 D.d處13.這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是( )A.自北回歸線向赤道 B.自赤道向北回歸線C.自南回歸線向赤道 D.自赤道向南回歸線【答案】12.A13.B【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解析】【點評】北半球的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1日前后,北半球的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北半球的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12.明確地球公轉軌道上四個位置對應的節氣:圖中上方地球,太陽直射赤道,是春分(3 月 21 日前后);左側地球,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夏至(6 月 21 日前后 );下方地球,太陽直射赤道,是秋分(9 月 23 日前后 );右側地球,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 )。神舟十八號 4 月 25 日發射,此時在春分(3 月 21 日前后 )之后,夏至(6 月 21 日前后 )之前,對應軌道上的 a 處(從春分到夏至的公轉段 ),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13.春分(3 月 21 日前后 )時太陽直射赤道,之后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到夏至(6 月 21 日前后 )直射北回歸線。4 月 25 日處于春分和夏至之間,所以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是自赤道向北回歸線,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024八下·安順期末)近年來哈爾濱冰雪旅游市場異常火爆,各地游客紛紛到哈爾濱賞冰雕、體驗冰雪運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哈爾濱通過發展冰雪相關產業促進經濟振興,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圖示意哈爾濱多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哈爾濱發展冰雪旅游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夏季氣溫較低,旅游不易中暑 B.降水集中在冬季,積雪深厚C.冬季寒冷漫長,冰雪不易融化 D.基礎設施完善,接待能力強15.哈爾濱實現“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合理措施有( )①發展冰雪裝備制造產業②人工降雪,打造全年雪景③利用耕地建設冰雪游樂園④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游客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6.哈爾濱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發展冰雪產業可以( )①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②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③促進當地工業發展④增加就業機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4.C15.D16.C【知識點】東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況;東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解析】【點評】哈爾濱市,別稱冰城,黑龍江省轄地級市、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哈長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哈爾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結冰期長、雪期長、積雪厚,有利于發展冰雪運動。14.哈爾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從氣候圖看,冬季氣溫長時間低于 0℃ ,寒冷漫長,冰雪不易融化,這是該地發展冰雪旅游的有利自然條件,C正確;冰雪旅游多在冬季進行,A錯誤;哈爾濱降水集中在夏季,B錯誤;基礎設施完善屬于社會經濟條件,D錯誤。故答案為:C。1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發展冰雪裝備制造產業,能延長冰雪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促進經濟發展;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游客,能直接帶動冰雪旅游及相關產業發展,①④正確;打造全年雪景成本過高,利用耕地建設冰雪游樂園會造成耕地資源破壞,②③均不合理。故答案為:D。16.哈爾濱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發展冰雪產業可以增加當地居民收入,進而提高當地居民消費水平,帶動當地經濟發展,①說法不準確,②正確;冰雪產業發展并不能促進當地工業發展,③錯誤;冰雪產業發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④正確。故答案為:C。二、綜合題(共52分)17.(2024八下·安順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三沙市是海南省轄地級市,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陸地面積20多平方千米,陸海面積200多萬平方千米。當地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淡水資源短缺曾制約三沙市發展。截至2021年末,三沙市常住人口2300人,城鎮人口比重100%。圖示意三沙市地理位置。(1)分析三沙群島淡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2)指出三沙群島解決淡水資源短缺的主要措施。(3)請為三沙市發展經濟提出合理化建議。【答案】(1)三沙群島位于南海海域之上,土地面積小,河流短、少,地形起伏大,降水容易順勢流入海洋,不利于淡水儲存;另外位于熱帶地區,氣溫高,蒸發作用強,使得淡水資源短缺。(2)興修水庫、海水淡化、淡水輸入、節約用水等等。(3)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避免過度商業化和工業化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確保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發展旅游業等。【知識點】中國的疆域【解析】【分析】(1)三沙群島是南海海域的島礁,土地面積狹小,且多為珊瑚島礁,地形起伏大,河流發育條件差,降水后難以留存,很快流入海洋,天然儲水能力弱;地處熱帶,終年高溫,太陽輻射強,水分蒸發作用劇烈,即便有降水或少量淡水,也易因蒸發減少,進一步加劇短缺。(2)在島嶼合適位置建水庫,雨季儲存降水,旱季取用,彌補天然儲水不足;通過海水淡化技術,將海水轉化為淡水,直接增加淡水供給;從其他淡水充足地區通過船舶等運輸淡水,應急或補充供應;通過宣傳、政策等,提高當地居民和產業的節水意識,減少淡水浪費,優化水資源利用效率。(3)生態優先:在城市開發和建設中,應嚴格遵守生態優先原則,避免過度商業化和工業化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確保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資源綜合: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包括漁業、海洋能源(如風能、潮汐能)和海洋旅游等,同時注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旅游產業發展:依托三沙市的海島風光和海洋生態資源,發展生態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吸引國內外游客,同時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吸引投資,同時確保基礎設施建設符合環保要求,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干擾等等。【點評】三沙市發展經濟,要立足 “海洋資源優勢 + 生態保護底線”。(1)淡水資源是指可用于人類飲用水、農業灌溉和工業生產的水資源,而不包括海洋、咸水湖泊和河流等咸水資源。而三沙群島位于南海海域之上,土地面積小,河流短、少,地形起伏大,降水容易順勢流入海洋,不利于淡水儲存;另外位于熱帶地區,氣溫高,蒸發作用強,使得淡水資源短缺。(2)可以從開源節流兩方面考慮,開源方面:興修水庫、海水淡化,從島外運送淡水等;節流方面:節約用水等。(3)生態優先:在城市開發和建設中,應嚴格遵守生態優先原則,避免過度商業化和工業化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確保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資源綜合: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包括漁業、海洋能源(如風能、潮汐能)和海洋旅游等,同時注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旅游產業發展:依托三沙市的海島風光和海洋生態資源,發展生態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吸引國內外游客,同時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吸引投資,同時確保基礎設施建設符合環保要求,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干擾等等。18.(2024八下·安順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稀土是一種不可再生且至關重要的自然資源,作為全球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還是其應用和出口大國。然而,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我國稀土資源的開發面臨諸多嚴峻挑戰,包括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嚴重浪費,生態環境遭受的破壞,產業結構不合理導致的重復建設,出口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等問題。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國政府已經加強了對稀土行業的監管,并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以確保我國稀土資源的安全。圖示意我國稀土資源分布。(1)概括我國稀土資源分布的主要特點。(2)結合材料分析稀土礦產開發對我國發展的意義。(3)請為我國稀土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議。【答案】(1)我國稀土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北多南少;輕稀土主要分布于北方,重稀土主要分布于南方;北方集中分布于內蒙古和山東,南方分布較分散。(2)增加就業,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體現大國擔當,提升國際地位。(3)提升稀土開采加工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控制出口總量,提高稀土價格;促進稀土的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技術;保護生態環境。【知識點】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資源的概念與種類;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我國稀土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方內蒙古和山東占比80%以上,南方分布在南方七省以及四川省,占比較少,分布比較分散;結合圖例可知,輕稀土主要分布于北方,重稀土主要分布于南方;北方輕稀土高度集中于內蒙古、山東;南方重稀土分散在七省,分布零散。(2)稀土是重要工業原料,開發稀土可帶動采礦、加工、運輸等產業,創造產值,促進經濟增長;產業發展能提供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中國稀土儲量、產量全球占比高,合理開發供應國際市場,能體現大國在資源領域的責任與擔當,提升國際話語權、地位。(3)稀土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從科技方面看,采取提升稀土開采加工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技術等做法;從政府角度出發,可以控制出口總量,提高稀土價格,保護生態環境等。從企業角度出發,可以促進稀土的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等。【點評】稀土是一種不可再生且至關重要的自然資源,作為全球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還是其應用和出口大國。(1)讀圖可知,我國稀土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方內蒙古和山東占比80%以上,南方分布在南方七省以及四川省,占比較少,分布比較分散;結合圖例可知,輕稀土主要分布于北方,重稀土主要分布于南方。(2)稀土礦產開采可以提供就業崗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稀土資源作為戰略性礦產資源,可以運用于多種重要軍事產品,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國,體現了大國擔當與責任,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3)稀土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從科技方面看,采取提升稀土開采加工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技術等做法;從政府角度出發,可以控制出口總量,提高稀土價格,保護生態環境等。從企業角度出發,可以促進稀土的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等。19.(2024八下·安順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貴州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主要是由于地下水在石灰巖等溶蝕性巖石上的溶蝕作用。在長期的地質作用下,地下水穿過石灰巖等溶蝕性巖層,溶解掉其中的鈣化合物,逐漸形成了各種形態的洞穴、天坑、地下河等地貌景觀。其中,黃果樹瀑布、荔波小七孔、龍宮等景點都是貴州喀斯特地貌的代表之作。在開發和保護喀斯特地貌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生態保護、地質安全和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的因素,采取合理的管理和措施,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利益的平衡。圖示意貴州喀斯特地貌及其分布。(1)描述貴州省的地形特點和地勢特征。(2)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3)請給出保護喀斯特地貌的措施。【答案】(1)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大致是西高東低,地表崎嶇,喀斯特地貌廣布。(2)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提供水資源;地勢起伏大,石灰巖廣布,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提供巖石類型。(3)綜合治理、生態補水、生物多樣性保護、石漠化治理等。【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貴州;貴州省的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貴州省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西部等高線數值大、東部數值小,地勢大致是西高東低;貴州是我國喀斯特地貌最典型區域之一,石灰巖經長期溶蝕,地表崎嶇破碎。(2)貴州廣泛分布石灰巖,為喀斯特地貌形成提供物質條件;貴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且集中,河流、降水對石灰巖持續溶蝕、侵蝕,塑造出溶洞、峰林、天坑等喀斯特地貌;地勢起伏大,水流速度快,加劇了溶蝕、侵蝕作用,加速地貌發育。(3)貴州省可以通過高效節地型生物處理技術,將城市污水轉化為第二水源,為河道提供生態補水,有效改善了水生態環境;貴州省作為重要的生態屏障,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針對石漠化問題,通過規劃小流域治理、種植經濟作物、政策支持等方式,推進山區發展脫貧致富。【點評】貴州地處云貴高原東部,地勢西高東低,以高原、山地為主,喀斯特地貌廣布,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是西南聯結華南、華中重要樞紐的西南省份。(1)讀圖可知,貴州省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西部等高線數值大、東部數值小,地勢大致是西高東低,等高線數值數值變化大,地表崎嶇,石灰巖廣布,喀斯特地貌廣布。(2)貴州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季風氣候明顯,降水豐富,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提供水資源;地勢起伏大,石灰巖廣布,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提供巖石類型。(3)貴州省可以通過高效節地型生物處理技術,將城市污水轉化為第二水源,為河道提供生態補水,有效改善了水生態環境;貴州省作為重要的生態屏障,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針對石漠化問題,通過規劃小流域治理、種植經濟作物、政策支持等方式,推進山區發展脫貧致富。1 / 1貴州省安順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2024八下·安順期末)(傳統文化)剪紙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能充分反映百姓生活內涵,是中國農村眾多民間美術形式的濃縮,地域特征鮮明。讀下列剪紙作品,完成下面小題。1.該剪紙中的民居可能位于(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2.剪紙所示民居特點與主要原因對應正確的是( )A.木制結構—輕巧易裝 B.臨河建造—人口密集C.多層結構—冬暖夏涼 D.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3.剪紙所示地區( )A.河湖眾多,水網密布 B.千溝萬壑,支離破碎C.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D.地表坦蕩,一望無垠(2024八下·安順期末)下圖為某年我國部分省市城鎮和農村65歲及其以上人口各自占總人口的比重圖(老齡化是指65歲及其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7%),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該圖反映了( )A.經濟欠發達的省市城鄉均已進入老齡化階段B.經濟發達的省市城鄉均已進入老齡化階段C.大多中西部地區城鎮老年人口占比較農村低D.東北地區農村老齡化現象比城鎮明顯5.我國近年來人口政策調整頻繁,逐步施行“全面二孩”乃至“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我國( )A.人口性別比例嚴重失衡B.人口基數越來越小,人口嚴重不足C.人口自然增長率過高D.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養老負擔較重(2024八下·安順期末)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29日,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500億件,比2023年提前32天,進一步凸顯快遞業的澎湃活力和強勁動力,折射出我國經濟正延續恢復性增長、回升向好的態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促使快遞行業蓬勃發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A.勞動力廉價 B.市場廣闊 C.政策支持 D.資金充足7.家住安順的一位市民網購了遼寧丹東梭子蟹,商家運輸梭子蟹的主要交通方式是( )A.航空運輸 B.內河航運 C.海洋運輸 D.公路運輸8.快遞業務的發展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有( )①增加就業崗位②造成交通擁堵③減少固體廢棄物的排放④帶動相關產業發展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2024八下·安順期末)2022年6月新疆和若鐵路建成運營,全長825.47千米,其中約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沙漠,為此,工程師們采用高立式沙障、蘆葦方格、喬木和灌木組成的條帶等防沙模式,部分路段還以橋代路。圖示意和若鐵路線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該鐵路部分采用以橋代路的主要原因是( )A.沿途跨越眾多河流 B.避免風沙掩埋鐵路C.方便居民橋下通行 D.方便野生動物遷徙10.修建和若鐵路過程中,鐵路工人面臨的困難有( )①寒冬酷暑 ②高寒缺氧 ③強風沙塵 ④狂風暴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和若鐵路沿線采用由高立式沙障、蘆葦方格、喬木和灌木組成的條帶建設方式,其主要作用是( )A.防風 B.固沙 C.美化 D.綠化(2024八下·安順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圖示意地球公轉軌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當日,地球大致運行至公轉軌道的( )A.a處 B.b處 C.c處 D.d處13.這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是( )A.自北回歸線向赤道 B.自赤道向北回歸線C.自南回歸線向赤道 D.自赤道向南回歸線(2024八下·安順期末)近年來哈爾濱冰雪旅游市場異常火爆,各地游客紛紛到哈爾濱賞冰雕、體驗冰雪運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哈爾濱通過發展冰雪相關產業促進經濟振興,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圖示意哈爾濱多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哈爾濱發展冰雪旅游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夏季氣溫較低,旅游不易中暑 B.降水集中在冬季,積雪深厚C.冬季寒冷漫長,冰雪不易融化 D.基礎設施完善,接待能力強15.哈爾濱實現“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合理措施有( )①發展冰雪裝備制造產業②人工降雪,打造全年雪景③利用耕地建設冰雪游樂園④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游客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6.哈爾濱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發展冰雪產業可以( )①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②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③促進當地工業發展④增加就業機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綜合題(共52分)17.(2024八下·安順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三沙市是海南省轄地級市,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陸地面積20多平方千米,陸海面積200多萬平方千米。當地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淡水資源短缺曾制約三沙市發展。截至2021年末,三沙市常住人口2300人,城鎮人口比重100%。圖示意三沙市地理位置。(1)分析三沙群島淡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2)指出三沙群島解決淡水資源短缺的主要措施。(3)請為三沙市發展經濟提出合理化建議。18.(2024八下·安順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稀土是一種不可再生且至關重要的自然資源,作為全球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還是其應用和出口大國。然而,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我國稀土資源的開發面臨諸多嚴峻挑戰,包括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嚴重浪費,生態環境遭受的破壞,產業結構不合理導致的重復建設,出口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等問題。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國政府已經加強了對稀土行業的監管,并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以確保我國稀土資源的安全。圖示意我國稀土資源分布。(1)概括我國稀土資源分布的主要特點。(2)結合材料分析稀土礦產開發對我國發展的意義。(3)請為我國稀土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議。19.(2024八下·安順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貴州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主要是由于地下水在石灰巖等溶蝕性巖石上的溶蝕作用。在長期的地質作用下,地下水穿過石灰巖等溶蝕性巖層,溶解掉其中的鈣化合物,逐漸形成了各種形態的洞穴、天坑、地下河等地貌景觀。其中,黃果樹瀑布、荔波小七孔、龍宮等景點都是貴州喀斯特地貌的代表之作。在開發和保護喀斯特地貌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生態保護、地質安全和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的因素,采取合理的管理和措施,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利益的平衡。圖示意貴州喀斯特地貌及其分布。(1)描述貴州省的地形特點和地勢特征。(2)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3)請給出保護喀斯特地貌的措施。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D3.A【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地理特點與差異;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與界線【解析】【點評】我國南方地區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該地區河湖眾多,水網密布,素有“江南水鄉”之稱。1.從剪紙中民居依水而建、建筑風格等特征,判斷是南方地區水鄉建筑,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A、南方民居木結構,主要是因為當地多林木資源,且木結構利于通風散熱適應濕潤氣候,A 錯誤。B、民居臨河建造,原因是南方水鄉水系發達,水運便利、取水方便,順應自然環境布局,B 錯誤。C、多層結構是為了 充分利用空間,和冬暖夏涼無直接關聯 ,C 錯誤。D、南方 降水豐富,屋頂坡度大的設計,能讓雨水快速流淌, 有效避免積水,利于排水,D 正確。故答案為:D。3.A、剪紙里有河流、臨水建筑,對應我國南方水鄉,南方地區河湖眾多、水網密布,A 正確;B、“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是黃土高原(北方地區),B 錯誤;C、“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是青藏地區,C 錯誤;D、“地表坦蕩,一望無垠” 多形容內蒙古高原(西北地區),D 錯誤。故答案為:A。【答案】4.C5.D【知識點】我國人口問題及人口政策;我國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解析】【點評】人口老齡化使得社會勞動力不足,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重,不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對此可以采取鼓勵生育的政策,完善社會養老服務保障體系。4.A、經濟欠發達的省份例如甘肅,貴州65歲以上人口占比低于7%,還沒有進入老齡化社會,A錯誤;B、經濟發達的省份例如江蘇還沒有進入到老齡化階段,B錯誤;C、大多數中西部地區,例如云南、青海等城鎮老年人口占比較農村低,C正確;D、東北地區的城鎮老齡化現象比農村更明顯,D錯誤。故答案為:C5.我國近年來人口政策調整頻繁,逐步施行“全面二孩”乃至“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老年人口比重不斷提升,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社會養老負擔重,D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6.B7.A8.C【知識點】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和選擇;我國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解析】【點評】選擇交通運輸方式應考慮的因素:客運:應主要考慮出行目的、時間長短、價格等因素。貨運:應主要考慮貨物本身性質、運輸距離的遠近、運輸價格的高低、運輸速度的快慢、運量的多少等。6.快遞行業蓬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市場需求。隨著電商的繁榮,消費者購物需求大增,對快遞配送服務的需求也急劇增長,廣闊的市場是其發展的最主要原因,B正確;快遞行業對勞動力數量要求不高,A錯誤;政策支持不是最主要原因,C錯誤;快遞行業資金需求量不大,D錯誤。故答案為:B。7.梭子蟹屬于鮮活易變質的貨物,從遼寧丹東運往貴州安順,距離遠,需要快速運輸保證其新鮮度。航空運輸速度快,能在短時間內將貨物送達,適合運輸這類鮮活產品,A正確;貴州安順到遼寧丹東沒有河流直接連通,且內河運輸速度慢,不適宜用內河運輸,排除B;貴州安順屬于內地城市,不靠近海洋,排除C;貴州安順到遼寧丹東距離較遠,不適宜采取公路運輸,排除D。故答案為:A。8.快遞業務發展,需要大量人員從事攬收、分揀、配送等工作,能增加就業崗位,①正確;快遞業是由包裝、裝卸、運輸、配送、存儲、等功能集合而成的服務行業,其發展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④正確;快遞采取集中運送,不會造成交通擁堵現象,②錯誤;快遞包裝繁瑣,會增加固體廢棄物的排放,③錯誤。故答案為:C。【答案】9.B10.C11.B【知識點】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解析】【點評】以橋代路是現代交通工程術語中常見的新興詞匯,是指修建超長距離的橋梁作為陸地交通線的鋪設平臺、從而代替直接在地面鋪路的傳統筑路模式。橋上修路、路在橋上,全部或大部分取代地上的路面,故稱以橋代路。9.材料明確提到和若鐵路約四分之三路段穿越沙漠,沙漠地區風沙大,沙塵易掩埋鐵路。以橋代路可使風沙從橋下通過, 避免風沙堆積掩埋鐵路軌道 ,保障鐵路運營,B正確;“約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沙漠”說明沿途跨越河流很少,A錯誤;“約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沙漠”說明當地人口稀少,因而“方便居民橋下通行”不是該鐵路部分采用“以橋代路”的主要原因,C錯誤;和若鐵路位于新疆南部,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沿線野生動物很少,以橋代路方式顯然主要目的不是保護野生動物,D錯誤。故答案為:B。10.修建和若鐵路過程中,鐵路工人面臨的困難有:酷暑寒冬、強風沙塵等,該路線所在地區主要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冬冷夏熱,①③正確,④錯誤;高寒缺氧通常是在高海拔地區修建鐵路時會遇到的困難,比如青藏鐵路的修建就面臨著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等世界性工程技術難題,②錯誤。故答案為:C。11.鐵路穿越沙漠,沙漠區風沙活動強烈,流沙易掩埋鐵路。高立式沙障可阻擋流沙,蘆葦方格能削弱風力、固定地表流沙,喬木和灌木可進一步加固沙土。這些措施核心作用是 固定沙漠中的流沙,防止風沙侵襲鐵路 ,即 “固沙”,B正確;防風是固沙后的輔助效果,A錯誤;美化和綠化不是主要的作用,C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12.A13.B【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解析】【點評】北半球的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1日前后,北半球的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北半球的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12.明確地球公轉軌道上四個位置對應的節氣:圖中上方地球,太陽直射赤道,是春分(3 月 21 日前后);左側地球,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夏至(6 月 21 日前后 );下方地球,太陽直射赤道,是秋分(9 月 23 日前后 );右側地球,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 )。神舟十八號 4 月 25 日發射,此時在春分(3 月 21 日前后 )之后,夏至(6 月 21 日前后 )之前,對應軌道上的 a 處(從春分到夏至的公轉段 ),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13.春分(3 月 21 日前后 )時太陽直射赤道,之后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到夏至(6 月 21 日前后 )直射北回歸線。4 月 25 日處于春分和夏至之間,所以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是自赤道向北回歸線,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14.C15.D16.C【知識點】東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況;東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解析】【點評】哈爾濱市,別稱冰城,黑龍江省轄地級市、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哈長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哈爾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結冰期長、雪期長、積雪厚,有利于發展冰雪運動。14.哈爾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從氣候圖看,冬季氣溫長時間低于 0℃ ,寒冷漫長,冰雪不易融化,這是該地發展冰雪旅游的有利自然條件,C正確;冰雪旅游多在冬季進行,A錯誤;哈爾濱降水集中在夏季,B錯誤;基礎設施完善屬于社會經濟條件,D錯誤。故答案為:C。1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發展冰雪裝備制造產業,能延長冰雪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促進經濟發展;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游客,能直接帶動冰雪旅游及相關產業發展,①④正確;打造全年雪景成本過高,利用耕地建設冰雪游樂園會造成耕地資源破壞,②③均不合理。故答案為:D。16.哈爾濱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發展冰雪產業可以增加當地居民收入,進而提高當地居民消費水平,帶動當地經濟發展,①說法不準確,②正確;冰雪產業發展并不能促進當地工業發展,③錯誤;冰雪產業發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④正確。故答案為:C。17.【答案】(1)三沙群島位于南海海域之上,土地面積小,河流短、少,地形起伏大,降水容易順勢流入海洋,不利于淡水儲存;另外位于熱帶地區,氣溫高,蒸發作用強,使得淡水資源短缺。(2)興修水庫、海水淡化、淡水輸入、節約用水等等。(3)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避免過度商業化和工業化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確保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發展旅游業等。【知識點】中國的疆域【解析】【分析】(1)三沙群島是南海海域的島礁,土地面積狹小,且多為珊瑚島礁,地形起伏大,河流發育條件差,降水后難以留存,很快流入海洋,天然儲水能力弱;地處熱帶,終年高溫,太陽輻射強,水分蒸發作用劇烈,即便有降水或少量淡水,也易因蒸發減少,進一步加劇短缺。(2)在島嶼合適位置建水庫,雨季儲存降水,旱季取用,彌補天然儲水不足;通過海水淡化技術,將海水轉化為淡水,直接增加淡水供給;從其他淡水充足地區通過船舶等運輸淡水,應急或補充供應;通過宣傳、政策等,提高當地居民和產業的節水意識,減少淡水浪費,優化水資源利用效率。(3)生態優先:在城市開發和建設中,應嚴格遵守生態優先原則,避免過度商業化和工業化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確保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資源綜合: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包括漁業、海洋能源(如風能、潮汐能)和海洋旅游等,同時注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旅游產業發展:依托三沙市的海島風光和海洋生態資源,發展生態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吸引國內外游客,同時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吸引投資,同時確保基礎設施建設符合環保要求,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干擾等等。【點評】三沙市發展經濟,要立足 “海洋資源優勢 + 生態保護底線”。(1)淡水資源是指可用于人類飲用水、農業灌溉和工業生產的水資源,而不包括海洋、咸水湖泊和河流等咸水資源。而三沙群島位于南海海域之上,土地面積小,河流短、少,地形起伏大,降水容易順勢流入海洋,不利于淡水儲存;另外位于熱帶地區,氣溫高,蒸發作用強,使得淡水資源短缺。(2)可以從開源節流兩方面考慮,開源方面:興修水庫、海水淡化,從島外運送淡水等;節流方面:節約用水等。(3)生態優先:在城市開發和建設中,應嚴格遵守生態優先原則,避免過度商業化和工業化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確保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資源綜合: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包括漁業、海洋能源(如風能、潮汐能)和海洋旅游等,同時注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旅游產業發展:依托三沙市的海島風光和海洋生態資源,發展生態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吸引國內外游客,同時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吸引投資,同時確保基礎設施建設符合環保要求,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干擾等等。18.【答案】(1)我國稀土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北多南少;輕稀土主要分布于北方,重稀土主要分布于南方;北方集中分布于內蒙古和山東,南方分布較分散。(2)增加就業,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體現大國擔當,提升國際地位。(3)提升稀土開采加工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控制出口總量,提高稀土價格;促進稀土的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技術;保護生態環境。【知識點】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資源的概念與種類;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我國稀土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方內蒙古和山東占比80%以上,南方分布在南方七省以及四川省,占比較少,分布比較分散;結合圖例可知,輕稀土主要分布于北方,重稀土主要分布于南方;北方輕稀土高度集中于內蒙古、山東;南方重稀土分散在七省,分布零散。(2)稀土是重要工業原料,開發稀土可帶動采礦、加工、運輸等產業,創造產值,促進經濟增長;產業發展能提供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中國稀土儲量、產量全球占比高,合理開發供應國際市場,能體現大國在資源領域的責任與擔當,提升國際話語權、地位。(3)稀土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從科技方面看,采取提升稀土開采加工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技術等做法;從政府角度出發,可以控制出口總量,提高稀土價格,保護生態環境等。從企業角度出發,可以促進稀土的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等。【點評】稀土是一種不可再生且至關重要的自然資源,作為全球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還是其應用和出口大國。(1)讀圖可知,我國稀土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方內蒙古和山東占比80%以上,南方分布在南方七省以及四川省,占比較少,分布比較分散;結合圖例可知,輕稀土主要分布于北方,重稀土主要分布于南方。(2)稀土礦產開采可以提供就業崗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稀土資源作為戰略性礦產資源,可以運用于多種重要軍事產品,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國,體現了大國擔當與責任,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3)稀土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從科技方面看,采取提升稀土開采加工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技術等做法;從政府角度出發,可以控制出口總量,提高稀土價格,保護生態環境等。從企業角度出發,可以促進稀土的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等。19.【答案】(1)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大致是西高東低,地表崎嶇,喀斯特地貌廣布。(2)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提供水資源;地勢起伏大,石灰巖廣布,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提供巖石類型。(3)綜合治理、生態補水、生物多樣性保護、石漠化治理等。【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貴州;貴州省的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貴州省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西部等高線數值大、東部數值小,地勢大致是西高東低;貴州是我國喀斯特地貌最典型區域之一,石灰巖經長期溶蝕,地表崎嶇破碎。(2)貴州廣泛分布石灰巖,為喀斯特地貌形成提供物質條件;貴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且集中,河流、降水對石灰巖持續溶蝕、侵蝕,塑造出溶洞、峰林、天坑等喀斯特地貌;地勢起伏大,水流速度快,加劇了溶蝕、侵蝕作用,加速地貌發育。(3)貴州省可以通過高效節地型生物處理技術,將城市污水轉化為第二水源,為河道提供生態補水,有效改善了水生態環境;貴州省作為重要的生態屏障,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針對石漠化問題,通過規劃小流域治理、種植經濟作物、政策支持等方式,推進山區發展脫貧致富。【點評】貴州地處云貴高原東部,地勢西高東低,以高原、山地為主,喀斯特地貌廣布,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是西南聯結華南、華中重要樞紐的西南省份。(1)讀圖可知,貴州省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西部等高線數值大、東部數值小,地勢大致是西高東低,等高線數值數值變化大,地表崎嶇,石灰巖廣布,喀斯特地貌廣布。(2)貴州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季風氣候明顯,降水豐富,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提供水資源;地勢起伏大,石灰巖廣布,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提供巖石類型。(3)貴州省可以通過高效節地型生物處理技術,將城市污水轉化為第二水源,為河道提供生態補水,有效改善了水生態環境;貴州省作為重要的生態屏障,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針對石漠化問題,通過規劃小流域治理、種植經濟作物、政策支持等方式,推進山區發展脫貧致富。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貴州省安順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學生版).docx 貴州省安順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