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聯考地理試題一、單選題1.藍藻在生長過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細小的沉積物,當沉積物增多,藍藻需要移動到表層來尋找光源進行代謝。這樣,沉積物一層一層地堆積,就形成了疊層石。下圖為2016年在格陵蘭島發現的疊層石(年齡約37億年)。該疊層石的發現,( )A.反映了格發蘭島曾經位于深海的海底 B.使對生命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太古宙C.可推斷與今天相比,當時的大氣富氧 D.有助于研究地球歷史上煤的形成過程下圖為世界部分區域洋流分布示意圖,圖中虛線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題。 2.關于圖中洋流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①處夏季時降水少 B.②處氣候更加溫暖濕潤C.③處行船時順風順水 D.④處有世界著名漁場3.上圖中②地與下圖板塊邊界類型對應正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讀孟加拉灣及其周邊區域圖和孟加拉灣中部沿90°E表層水溫隨時間分布曲線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孟加拉灣表層水溫最大值沒有出現在盛夏的原因,是因為盛夏( )A.海水的比熱容大,增溫慢 B.陰雨天氣多,大氣削弱作用強C.陸地淡水注入多,起降溫作用 D.太陽高度較小,獲得的太陽輻射能相對較少5.下列有關M、N兩海域,說法正確的是( )①M海域1月浮游生物密度最高②M海域7月浮游生物密度最高③N海域7-8月海水鹽度較高④N海域12月至次年1月海水鹽度較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讀黑山寨地區地質平面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花崗巖( )A.沿斷層F4侵入 B.形成于C1之后 C.可能含有化石 D.形成于D1之前7.圖中區域( )A.黑山寨地處背斜構造 B.斷層F1東側相對上升 C.C2后有兩次上升隆起 D.T2時期未曾經歷海侵2023年12月22日,受冷空氣影響,浙江杭州迎來史上最冷冬至日。錢塘江灘涂凍出“冰雪潮汐樹”的自然景觀。下圖為觀潮愛好者劉某拍下的“凍江”畫面。完成下面小題。8.形成“冰雪潮汐樹”景觀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水鹽度高 ②冷空氣降溫 ③灘涂降溫快 ④江面開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推測該日天氣系統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肥島效應”指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灌叢下方土壤養分富集的現象。搭里木盆地北部某區域自北向南由沖洪積扇、沖積平原向沙漠過渡,不同區域分布著不同的植被。下圖示意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過程與“肥島效應強度變化模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該區域從沖洪積扇扇緣到沖積平原再到沙漠邊緣,主要代表植被依次是( )A.森林→草原→灌叢 B.草甸→灌叢→荒漠C.草原→森林→荒漠 D.荒漠→草原→灌叢11.“肥島效應”強度變化對荒漠化治理帶來的啟示是( )A.擴大灌叢面積,增加土壤含水量 B.減少灌叢數量,減少養分消耗C.大量引水灌溉,抬高地下水高度 D.適量種植灌叢,提高土壤養分太平洋年代際震蕩(PDO)是描述北太平洋海溫變化的重要指數。其數值為正,利于厄爾尼諾事件的發生與維持;數值為負,會形成拉尼娜現象。下圖示意我國長江梅雨長期趨勢與北太平洋多年PDO趨勢的逐年演變。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圖中1966~1991年期間,最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我國出現暖冬現象年份較多 B.赤道太平洋海水西暖東冷C.美國加利福尼亞暴雨增多 D.澳大利亞東部火山頻發13.當后期PDO轉為正值后,長江梅雨減少趨勢仍然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來自海洋水汽減弱 B.副熱帶高壓控制時間縮短C.副熱帶高壓脊北移 D.長江下游地區大氣濕度下降經濟圈中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的相對關系,可用“四城市經濟指數”來表達,其公式為:Pe=G1/(G2+G3+G4),Pe表示四城市經濟指數,Gl、G2、G3和G4分別表示城市群內第一、二、三、四位城市的生產總值。圖為2006—2018年長三角的四城市經濟指數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14.導致圖中Pe值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核心城市逐漸衰退 B.核心城市相較周邊城市發展迅速C.周邊城市逐漸衰退 D.核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15.為了協調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的關系,應該( )①周邊城市完善基礎設施,優先發展高科技產業②周邊城市產業上與大都市錯位發展,合理分工③核心城市產業升級,向周邊城市進行產業轉移④核心城市調整戶籍政策,使人才流向周邊城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國內首個全綠電供應“虛擬電廠”項目2024年7月在浙江寧波(下圖)正式投入運行。項目通過地理信息技術實現光伏、儲能、充電樁、工業負荷協同運行,可實現多種電源參考實時經濟性智能切換。完成下面小題。16.虛擬電廠運行管理中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 )A.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B.RS(遙感信息技術)C.BDS(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D.GIS(地理信息系統)17.虛擬電廠可以利用該地理信息技術( )A.增加大電網發電量 B.調節用電總負荷C.管理發、用電設施 D.控制工業總產能由于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下降,人口遷移成為我國各地區人口規模和結構變動的主要驅動力。我國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別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七普”)。下圖示意兩次普查間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間的人口遷移比例變化情況,圖中數據表示占全國省際人口遷移比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據圖推測,字母a、b、c對應的地區分別是( )A.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部地區 B.中部地區東部地區西部地區C.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部地區 D.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19.與“六普”相比,“七普”期間的人口遷移( )A.基本格局發生顯著變化 B.東部地區遷入人口比例增大C.東北地區人口外流加劇 D.中西部地區人口遷出比例增大飛地經濟是通過跨行政區域的共同開發和管理,實現“飛入地”和“飛出地”雙方資源互補、合作共贏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傳統飛地經濟模式主要是發達地區到欠發達地區投資建設工業園區。近年來出現了由欠發達地區反向在發達地區設立飛地的創新型反向飛地,從而實現欠發達地區的跨越式發展。下圖為傳統飛地和創新型反向飛地經濟模式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更適合創新型反向飛地經濟模式的產業為( )A.重化工業 B.生物醫藥 C.電子裝配 D.棉麻紡織21.與傳統飛地相比,設立創新型反向飛地的主要目的是( )A.擴大園區建設 B.促進產業轉移 C.加快人才流動 D.提升研發效率海底數據中心(簡稱UDC)是將服務器等IT設備安裝在密封的壓力容器中,充分利用海底的冷涼環境,通過海底鋪設的復合光纜實現供電與數據傳輸。我國的“海算”布局是繼2022年實施“東數西算”工程之后的又一偉大創舉。如圖為海底數據中心布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22.我國數據信息“海算”布局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①環境資源 ②能源資源 ③空間資源④海水資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3.與“東數西算”工程相比,“海算”工程( )A.受自然環境影響大 B.運營能耗相對較高C.市場變化響應較快 D.數據等級要求較高2024年7月23日,草原音樂節在阿勒泰白哈巴村(日落西山時分)開幕。白哈巴村(49°N,87°E)從日落西山到太陽落至地平線之下還有約1小時,該日晝長約15小時30分鐘。下圖為白哈巴村草原音樂節場地周邊地形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本次草原音樂節開幕時,北京時間約為( )A.20:30 B.21:00 C.21:30 D.22:0025.被拍攝的主體恰好處于光源和相機之間的狀況稱為逆光拍攝。日落西山前一攝影師進行舞臺逆光拍攝,其選擇機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二、綜合題2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利用水溶方式開采鹽礦形成的地下鹽穴具有體積巨大、密封良好的特點,能夠成為很好的儲存庫。材料二:鹽穴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一種大規模長時儲能發電技術。2021年9月,泰安市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范電站正式并網發電,促進電網消納更多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圖1為泰安市區域略圖,圖2為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示意圖。材料三:為適應大水漫灌,泰安市多采用傳統的田壟種植模式。近年來,隨著土地規模化經營和農田灌溉設施提升,泰安市不斷探索“減壟增地”新模式,將麥田大壟變小壟或去壟化種植,使得小麥產量逐年提升。圖3為田壟種植示意圖。 (1)與東北地區相比,泰安市冬季氣溫 (填“較低”或“較高”),當地的典型自然植被為 ,種植的小麥主要為 (填“春”或“冬”)小麥,其生長周期較 (填“短”或“長”),品質較高。(2)簡述“減壟增地”模式對泰安市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3)從能源角度,分析建設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的意義。2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瀉風”是一種氣象現象,主要出現在山地地區,通常與山脈的海拔高度和坡度有關,由氣流越過山脈,快速下沉而形成,尤其是在夏半年的下午較為明顯。材料二:下圖為部分城市氣候資料圖、哥倫比亞地形分布圖、沿7°N的哥倫比亞地形剖面圖。(1)比較基布多與卡雷尼奧港兩地的降水差異并分析原因(2)從地形的角度分析甲處較易形成“瀉風”的原因。(3)從氣流運動的角度分析“瀉風”常出現在夏半年下午的原因。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錢凱港位于秘魯中部海岸,是天然深水良港,是我國在秘魯建設的首個大型交通基礎設施工程,于2024年11月14日正式開港。錢凱港的開通使南美洲出口至亞洲市場的貨物運輸時間縮短10天,不僅有利于將秘魯打造成為中南美洲洲際轉運中心,也將為整個南美地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材料二上海港、錢凱港位置圖和中國一秘魯進出口貿易統計圖。 (1)描述中秘貿易結構及變化特征。(2)簡述錢凱港至亞洲的貨物海運時間縮短的原因。(3)說明將錢凱港打造成為中南美洲洲際轉運中心的有利條件。(4)從國家安全的角度,簡析錢凱港開通對我國的影響。參考答案1.B2.A 3.B4.B 5.D6.B 7.C8.B 9.A10.B 11.D12.B 13.A14.D 15.B16.D 17.C18.B 19.C20.B 21.D22.C 23.C24.B 25.D26.(1) 較高 溫帶落葉闊葉林 冬 長(2)充分利用土地/土地利用率更高,提高農產品產量;減輕土地鹽堿化,提高土壤肥力;減少農藥化肥施用,減輕土壤污染(提高作物品質);推動規模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3)增加電量供應,緩解能源短缺;增加清潔能源的利用,改善能源結構(大氣質量);壓縮空氣儲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調電調峰,維護電網安全性(供電穩定性)。27.(1)差異:基布多降水量遠大于卡雷尼奧港;且降水季節變化小。成因:基布多終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盛行從海洋刮向陸地的風,受地形抬升,降水豐沛;卡雷尼奧港受赤道低氣壓與信風的交替控制,降水季節變化大。(2)西科迪勒拉山脈高度適中,坡度較緩,便于氣流越過山脈;山脈東側坡度較陡,下沉速度快。(3)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南半球東南信風北移越赤道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成西南風,“瀉風”與西南風疊加;下午,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海風增強,“瀉風” 與海風疊加;下午太陽位于西側,山脈西坡光照強,谷風更強,“瀉風”與谷風疊加。28.(1)中國從秘魯進口額大于出口額;貿易總額總體呈上升趨勢;進出口差額逐步擴大。(2)航程縮短;中轉環節減少(中間停靠港口少),提高航行效率。(3)錢凱港位于南美西海岸中北段,地理位置優越;屬于天然深水港,港口的吞吐能力強;錢凱港陸路交通便利,可以實現陸海聯運(中國資金和技術的支持)。(4)擴大糧食農副產品進口渠道,保障糧食安全;增加礦產資源進口類型和數量,保障資源安全;拓展中國企業的國際市場,保障經濟安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增進政治互信,保障政治安全;減少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緩解土地壓力,保障環境安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