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5月九年級教學實驗研究質量監測試卷化學(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 治理污染,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職責,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 焚燒作物秸稈 B. 公交車改用清潔燃料C. 治理工地揚塵 D. 化工廠廢氣經處理后排放【答案】A【解析】【詳解】A、 焚燒作物秸稈容易產生大量煙塵,不利于環境治理;A不正確;B、公交車改用清潔燃料減少了粉塵和污染性氣體排放;B正確;C、治理工地揚塵可以減少顆粒物對環境的污染;C正確;D、化工廠廢氣經處理后排放可以減少污染性氣體對環境的污染。D正確。綜上所述:選擇A。2. 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起到調節人體新陳代謝、預防疾病作用的營養素是A. 糖類 B. 蛋白質 C. 無機鹽 D. 維生素【答案】D【解析】【詳解】A、糖類是人體最主要的供能物質,為機體活動和維持恒定體溫提供能量,不符合調節人體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的作用描述,錯誤;B、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是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的主要原料,錯誤;C、無機鹽在人體內含量不多,但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很大,如缺鐵會引起貧血等,但它不是起到調節人體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的主要營養素,錯誤D、維生素在人體內需要量很小,但可以起到調節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正確。故選D。3. 下列圖標中,表示“嚴禁煙火”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詳解】A、該圖標為嚴禁煙火標志,符合題意;B、該圖標為禁止禁止帶火種標志,不符合題意;C、該圖標為禁止燃放鞭炮標志,不符合題意;D、該圖標為禁止吸煙標志,不符合題意。故選A。4. 化學發展長河中,凝結了許多人的辛勤勞動,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其中發現并成功提取青蒿素解決了抗瘧疾失效難題的科學家是A. 侯德榜 B. 屠呦呦 C. 徐壽 D. 張青蓮【答案】B【解析】【詳解】A、侯德榜發明了“侯氏制堿法”,不符合題意;B、屠呦呦發現并成功提取青蒿素解決了抗瘧疾失效難題,符合題意;C、徐壽是中國近代化學的啟蒙者,在化學上貢獻是創造化學元素中文名稱、翻譯化學著作、培養化學人才,不符合題意;D、張青蓮在相對原子質量測定中作出了卓越貢獻,不符合題意。故選B。5. 下列氣體在空氣中體積分數為 21% 的是A. 氮氣 B. 稀有氣體 C. 氧氣 D. 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詳解】A、氮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為78%,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稀有氣體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為0.94%,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為21%,該選項符合題意;D、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為0.03,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6. 化學實驗操作應嚴謹、規范。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 量取液體 B. 加熱液體C. 用手取用固體試劑 D. 向試管滴加液體【答案】B【解析】【詳解】A、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圖中操作中瓶塞沒有倒放,標簽沒有對準手心,錯誤;B、給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燈外焰加熱,正確;C、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藥品,錯誤;D、向試管內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要在試管口正上方正立,不要伸到試管內,更不能觸壁,錯誤。故選B。7. “火災事故猛如虎,安全第一記心中”,下列對事故的預防和處理的方法正確的是A. 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撲滅B. 高層住房著火時,立即打開所有門窗C. 廚房煤氣管道泄漏,立即打開換氣扇通風D. 圖書檔案著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答案】D【解析】【詳解】A、家用電器著火,若立即用水撲滅,可能會引發觸電事故,同時可能損壞電器,錯誤;B、高層住房著火時,立即打開所有門窗,會使空氣流通,為燃燒提供更多氧氣,火勢會更旺,錯誤;C、廚房煤氣管道泄漏,立即打開換氣扇通風,打開換氣扇可能會產生電火花,煤氣具有可燃性,遇明火或電火花等可能會發生爆炸,錯誤;D、圖書檔案著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不會留下任何痕跡,能避免圖書檔案受損,正確。故選D。8. 下列物質均可用于殺菌消毒,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是A. KMnO4 B. ClO2 C. NaClO D. C2H5OH【答案】B【解析】【詳解】A、KMnO4中有三種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屬于氧化物,故錯誤;B、ClO2中有兩種元素,其一為氧元素,屬于氧化物,故正確;C、NaClO中有三種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屬于氧化物,故錯誤;D、C2H5OH中有三種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屬于氧化物,故錯誤。故選B。9. 下列物質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的主要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A. 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B.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刺激性氣味氣體C.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D. 蠟燭燃燒時發光、放熱、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詳解】A、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故錯誤;B、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無色無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故錯誤;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故正確;D、蠟燭燃燒時發光、放熱、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故錯誤;故選:C。10. “等一簾煙雨,候十里春風”,是對二十四節氣中“雨水”的形象描述。對“空氣中水蒸氣凝結成雨滴”這一現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A. 水分子的間隔變小 B. 水分子的體積變小C. 水分子的數目減少 D. 水分子的質量很小【答案】A【解析】【詳解】A、空氣中水蒸氣凝結成雨滴,水分子的間隔變小,符合題意;B、空氣中水蒸氣凝結成雨滴,水分子的體積不變,不符合題意;C、水蒸氣凝結成雨滴,水分子的數目不變,不符合題意;D、水蒸氣凝結成雨滴,水分子的質量不變,不符合題意;故選:A。11. 鋅粒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表示2個鋅元素B. :表示3個氫分子C. :表示兩個氯離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D. 中元素的化合價為【答案】B【解析】【詳解】A、2Zn表示2個鋅原子,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不能說2個鋅元素, 錯誤;B、H2可表示氫分子,表示多個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3H2表示3個氫分子,正確;C、在表示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離子,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表示兩個帶1個單位負電荷的氯離子,錯誤;D、在ZnCl2中,氯元素顯 1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設Zn元素化合價為x,則x+( 1)×2=0,解得x=+2,即Zn元素化合價為+2價,錯誤。故選B。12. 下列氣體可用氫氧化鈉做干燥劑的是A. O2 B. CO2 C. SO2 D. HCl【答案】A【解析】【詳解】A、氫氧化鈉不與氧氣反應能夠吸收氧氣中的水,因此能用氫氧化鈉固體干燥,符合題意;B、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因此無法用氫氧化鈉干燥,不符合題意;C、二氧化硫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因此無法用氫氧化鈉干燥,不符合題意;D、氯化氫混有水會形成鹽酸,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因此無法用氫氧化鈉干燥,不符合題意;故選:A。13. 實驗室要配制質量分數為的氯化鈉溶液,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 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量取水B. 稱量時發現指針向右偏轉,應調節游碼使天平平衡C. 量水時仰視讀數,會使配制的氯化鈉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D. 主要儀器:天平、燒杯、漏斗、量筒、膠頭滴管、酒精燈等【答案】A【解析】【詳解】A、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50g×6%=3g;需要水的質量為50g 3g=47g,水的密度為1g/mL,則量取水的體積為47g÷1g/mL=47mL,正確;B、稱量時發現指針向右偏轉,說明藥品質量小于砝碼質量,應增加藥品,而不是調節游碼,錯誤;C、量水時仰視讀數,會使量取水的實際體積偏大,導致配制的氯化鈉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而不是偏大,錯誤;D、配制溶液的主要儀器有天平、燒杯、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等,不需要漏斗和酒精燈,錯誤。故選A。14. 化學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 嚴重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B. 感冒后想快點好,可自行增加用藥量C. 烹調食物時使用適量食鹽調味 D. 霉變大米會產生有害物質,不可食用【答案】B【解析】【詳解】A、碘是甲狀腺激素的重要成分,嚴重缺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大,不符合題意;B、感冒時自行增加用藥量可能引發藥物過量,導致副作用或中毒,必須遵醫囑用藥,符合題意;C、食鹽(氯化鈉)有咸味,適量使用可調味,但過量攝入會增加高血壓等健康風險,不符合題意;D、霉變大米含有黃曲霉毒素,高溫也難以破壞,食用后可能致癌或中毒,故霉變大米不可食用,不符合題意。故選B。15. 在家務勞動中感悟化學原理。下列家務勞動涉及的化學知識錯誤的是選項 家務勞動 化學知識A 用食醋去除水垢 醋酸能與水垢反應B 用布擦干淋濕的自行車 鐵部件潮濕易生銹C 用洗滌劑清洗餐具 洗滌劑具有溶解油污作用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氫氧化鈣能與酸反應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詳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碳酸鈣能與食醋中的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氫氧化鎂能與食醋中的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鎂和水,故可用食醋去除水垢,正確;B、鐵與氧氣和水接觸會銹蝕,故用布擦干淋濕的自行車,防止鐵部件潮濕易生銹,正確;C、用洗滌劑清洗餐具,是因為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能將油污乳化為細小油滴,隨水沖走,而不是洗滌劑具有溶解油污作用,錯誤;D、用熟石灰(氫氧化鈣俗名)改良酸性土壤,是因為熟石灰顯堿性,能與酸反應,正確;故選C。16. 化學觀念是初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下列對化學基本觀念的認識錯誤的是A. 守恒觀:氫氣和氧氣充分反應,生成水B. 微粒觀:原子、分子和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C. 變化觀: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其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D. 轉化觀:氧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二者可以實現相互轉化【答案】A【解析】【詳解】A、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氫氣、氧氣反應的質量比為(2×2):32=1:8;那么2g氫氣完全反應需要氧氣的質量為16g,此時氧氣不足,8g氧氣完全反應,消耗氫氣的質量為1g,生成水的質量為9g,而不是10g,該選項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選項認識錯誤,符合題意;B、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離子。例如,鐵由鐵原子構成,水由水分子構成,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選項認識正確,不符合題意;C、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物質生成,從微觀角度看,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選項認識正確,不符合題意;D、氧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碳在氧氣中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可生成氧氣,選項認識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17. 取X、Y、Z三種金屬,分別投入到相同濃度的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氣泡產生;如果將X和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Z表面有銀析出,而X沒有變化。則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A. X>Y>Z B. Y>X>Z C. Y>Z>X D. Z>X>Y【答案】C【解析】【詳解】如果把X、Y和Z分別投入到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氣泡產生,X、Z不反應,說明Y的活動性比氫強,X、Z的活動性比氫弱,即Y>H>X、Z;如果把X和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Z表面有銀析出,而X沒有變化,說明Z的活動性比銀強,X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弱,即Z>Ag>X。則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Y>Z>X。故選C。18. 下列物質間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詳解】A、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可以通過一步反應實現轉化,不符合題意;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一步反應實現轉化,不符合題意;C、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一步反應實現轉化,不符合題意;D、硫酸鋇是難溶性鹽,不能和可溶性堿、鹽發生復分解反應,硝酸鋇也不與硝酸發生反應,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轉化為硝酸鋇,符合題意。故選D。19. 明礬是常用的絮凝劑,硫酸鋁和硫酸鉀是制備明礬的原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不含結晶水)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硫酸鋁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鉀的溶解度B. 時,飽和硫酸鋁溶液中溶有硫酸鋁C. 硫酸鉀的飽和溶液升溫到,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D. 時,將兩種物質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析出晶體較多的是硫酸鋁【答案】C【解析】【詳解】A、比較溶解度大小需要指明溫度,沒有溫度限制,無法比較硫酸鋁和硫酸鉀溶解度大小,錯誤;B、30℃時,硫酸鋁溶解度是40.4g,即3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40.4g硫酸鋁,此時飽和溶液質量為100g+40.4g=140.4g,那么100g飽和硫酸鋁溶液中溶有的硫酸鋁質量小于40.4g,錯誤;C、硫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30℃硫酸鉀的飽和溶液升溫到60℃,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但溶質和溶劑質量都不變,所以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正確;D、沒有說明兩種飽和溶液的質量關系,僅根據溶解度曲線無法確定降溫后析出晶體的多少, 錯誤。故選C。20. 向質量為2.48g的Na2CO3和Na2SO4的混合物中,先逐滴加入BaC12溶液至過量再加入稀硝酸,反應過程中產生沉淀的質量與所加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b點時,溶液中含有2種溶質B. d的值為4.3C. c點時,溶液中含有3種溶質D. BaCl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答案】D【解析】【分析】向質量為2.48g的Na2CO3和Na2SO4的混合物中,先逐滴加入BaC12溶液至過量,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和氯化鈉,再加入稀硝酸,碳酸鋇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鋇、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鋇與稀硝酸不反應。【詳解】A、b點時,硫酸鈉、碳酸鈉已經完全轉化為沉淀,且氯化鋇過量,故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BaCl2兩種,不符合題意;B、由圖可知,最后沉淀剩余2.33g,剩余沉淀的質量就是硫酸鋇沉淀的質量,設:混合物中硫酸鈉的質量為x,消耗氯化鋇的質量為yx=1.42gy=2.08g故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為:2.48g-1.42g=1.06g。解:設碳酸鈉完全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的質量為z,消耗氯化鋇的質量為mz=1.97gm=2.08g故d的值為:2.33g+1.97g=4.3g不符合題意;C、c點時,碳酸鋇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了硝酸鋇,溶液中還含有氯化鈉和過量的氯化鋇,故有3種溶質,不符合題意;D、參加反應的氯化鋇的質量為:2.08g+2.08g=4.16g由圖可知,恰好完全形成沉淀時,消耗氯化鋇溶液質量小于41.6g,故氯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10%,符合題意。故選D。二、填空與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個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8分。)21. 用化學用語填空。(1)氫元素________;(2)2個氯原子________;(3)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4)鈉離子________;(5)硝酸根離子________。【答案】(1)H (2)(3)(4)(5)【解析】【小問1詳解】氫元素的符號為H;【小問2詳解】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個氯原子表示為2Cl;【小問3詳解】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二氧化硫的化學式為SO2,則二氧化硫分子表示為 SO2;【小問4詳解】離子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鈉離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表示為Na+;【小問5詳解】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1個硝酸根離子是由1個氮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其符號為。22. 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請用下列物質的序號填空。①碳酸氫鈉 ②干冰 ③金剛石 ④硫酸銅 ⑤稀鹽酸(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2)可用于除鐵銹的是________;(3)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的是________;(4)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5)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是________。【答案】(1)② (2)⑤(3)④ (4)③(5)①【解析】【小問1詳解】干冰。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環境溫度降低,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降雨,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②;【小問2詳解】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稀鹽酸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鐵和水,從而除去鐵銹,所以稀鹽酸可用于除鐵銹,故填⑤;【小問3詳解】波爾多液是由硫酸銅、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的,所以硫酸銅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故填④;【小問4詳解】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切割玻璃,故填③;【小問5詳解】碳酸氫鈉能與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從而消耗胃酸,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故填①。23. 《天工開物》蘊含豐富的化學知識和化學思想。書中記載了古人如何從海水中提取食鹽。(1)“布灰種鹽”的操作如圖1所示,該過程發生的是_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2)“掘坑淋鹵”操作如圖2所示,類似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________,蘆席上留下的物質________(填“難”或“能”)溶于水。(3)“海鹵煎煉”指用名為“牢盆”的鍋煎煮鹽鹵,通過________(填“蒸發結晶”或“降溫結晶”)的方法獲得食鹽晶體,該過程中工人常用木棍攪拌,目的是________。(4)該工藝得到的食鹽溶于水后,各離子的存在情況如圖3所示,還需去除的雜質離子有________和________,可加入適量________(填化學式)溶液將其除去。【答案】(1)物理 (2) ①. 過濾 ②. 難(3) ①. 蒸發結晶 ②. 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4) ①. 鎂離子## ②. 硫酸根## ③.【解析】【小問1詳解】布灰種鹽” 過程中只是利用草木灰吸附海水中的鹽分等,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小問2詳解】“掘坑淋鹵” 操作過程中顆粒較大的沙子不能透過蘆席,類似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 過濾,其目的是分離難溶性固體和液體;蘆席起到類似濾紙的作用,留下的是難溶性物質;【小問3詳解】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海鹵煎煉” 指用鍋煎煮鹽鹵,通過 蒸發結晶的方法獲得食鹽晶體;該過程中工人常用木棍攪拌,目的是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小問4詳解】根據圖示可知,溶解后溶液中含有雜質離子是鎂離子(或Mg2+)和硫酸根離子(或),這兩種離子是需要去除的雜質離子;鎂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氫氧化鎂沉淀,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結合形成硫酸鋇沉淀,所以加入適量氫氧化鋇[Ba(OH)2]溶液;24.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相互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請根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圖1是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X的值是______。(2)圖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甲的原子序數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數。同時,由圖1、圖2可推測出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______。(3)圖3是某化學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反應物是______(選填“單質”、“化合物”或“混合物”),生成的A、B分子個數比是______。(4)圖4為粒子之間的轉化關系圖,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答案】(1)8 (2) ①. 小于 ②. 7(3) ①. 化合物 ②. 1:3(4)原子【解析】【小問1詳解】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形成氯離子,故X的值是;【小問2詳解】圖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根據元素周期表規律,每一橫行為一周期,由左至右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故甲的原子序數小于乙的原子序數;根據元素周期表規律,同一縱行為一族,每一族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等,氟元素、氯元素位于同一族,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則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也為7;【小問3詳解】由圖3可知,反應前有1個B分子、0個A分子,反應后有4個B分子、1個A分子,說明生成了3個B分子和1個A分子,則反應前的B分子沒有參與反應,說明該反應的反應物只有,屬于純凈物,且其中含有多種原子,屬于化合物;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成的A、B分子個數比是;【小問4詳解】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原子能構成分子,分子能分解成原子,故①表示的是原子。25. 閱讀以下短文,回答問題2025年1月20日,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正式發布模型,性能比肩國外。其定價僅為的五分之一。人工智能的核心部件是芯片,芯片制作的起始步驟是硅片制造。硅的制造原理是:將硅石礦(主要成分為)與碳在高溫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氣體。近年來,科學家發現用石墨烯代替硅,可提高電子芯片的性能。石墨烯是一種單層碳原子晶體,具有比表面積大、透光率高、導電性強等優異性能,因而在透明電極、太陽能電池、傳感器、手機屏幕等方面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石墨烯與碳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1)根據以上短文內容,寫出制取硅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屬于________反應類型(填基本反應類型),硅元素位于地殼含量的第________位(填“1”或“2”)。(2)石墨烯屬于___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石墨烯的優良性能決定它的用途有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3)石墨烯與金剛石的物理性質存在較大差異,從微觀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A. 石墨烯由分子構成 B. 石墨烯和石墨屬于同一種物質C. 石墨烯完全燃燒的產物為 D. 石墨烯具有導電性【答案】(1) ①. ②. 置換 ③. 2(2) ①. 單質 ②. 作電極##應用于透明電極、太陽能電池、傳感器、手機屏幕等(3)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CD【解析】【小問1詳解】由題干信息可知,硅的制造原理是:將硅石礦(主要成分為)與碳在高溫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氣體,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置換反應;硅元素位于地殼含量的第2位;【小問2詳解】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的優良性能決定它的用途有作電極或應用于透明電極、太陽能電池、傳感器、手機屏幕等;【小問3詳解】石墨烯與金剛石的物理性質存在較大差異,從微觀角度分析,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小問4詳解】A、石墨烯由碳原子構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石墨烯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不屬于同一種物質,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石墨烯完全燃燒的產物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具有導電性,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CD。26.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氫氧化鉀()是造紙的重要原料之一。《周禮·考工記》就記載了我國勞動人民制取的工藝:先將干燥的木料燒成灰,再向灰汁中加入石灰漿,充分反應后,進一步提純得到。相關流程如圖所示:(1)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屬于________(“合成”或“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2)石灰石進入“石灰窯”前必須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3)“制漿池”中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從能量變化角度分析是由________能轉化成熱能。(4)“反應池”中,是向灰汁(主要成分為)中加入石灰漿,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5)該流程中可以循環使用的物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答案】(1)天然 (2)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3)化學 (4)(5)【解析】【小問1詳解】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小問2詳解】石灰石進入“石灰窯”前必須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小問3詳解】“制漿池”中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從能量變化角度分析是由化學能轉化成熱能;【小問4詳解】“反應池”中,是向灰汁(主要成分為)中加入石灰漿,發生的反應是碳酸鉀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化學方程式為;【小問5詳解】該流程中碳酸鈣既作為“石灰窯”中的反應物,又作為“反應池”中的生成物,故可以循環使用的物質是。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個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27. 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序號①儀器名稱________。(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用發生裝置為A,該裝置還應做的一點改進是________。(3)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發生裝置選用C裝置代替B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4)通常狀況下,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形成亞硫酸()。實驗室常用亞硫酸鈉()固體與濃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二氧化硫。①若用F裝置收集,氣體從________(填“c”或“d”)端進入。②圖2中“防倒吸裝置”應選擇________(填“甲”或“乙”)。③圖2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答案】(1)試管 (2)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3) ①. ②. 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4) ①. c ②. 乙 ③. 吸收,防止污染空氣【解析】【小問1詳解】序號①儀器的名稱:試管;【小問2詳解】為防止加熱時試管內的固體粉末進入導管,該裝置應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小問3詳解】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鈣CaCO3)和稀鹽酸(HCl)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在裝置C中,固體藥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體藥品從長頸漏斗中加入。反應開始后,關閉開關時,試管中的氣體增多,壓強增大,把液體壓入長頸漏斗,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打開開關時,氣體導出,試管中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液體和固體混合,反應進行,發生裝置選用C裝置代替B裝置的優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小問4詳解】①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氣大,若用 F 裝置收集SO2,應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氣體應從c端進入,空氣從 d 端排出;②圖中“防倒吸裝置”應選擇乙裝置,因為乙裝置中的導管沒有伸到集氣瓶底部,液體可留在乙裝置中,從而防止液體倒吸;③二氧化硫會污染空氣,二氧化硫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圖 2 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28. 從“拖拉機能手”到“國民神車”,五菱汽車不僅實現了華麗蛻變,更成為柳州人民的驕傲。而在安全領域,疊氮化鈉()作為汽車安全氣囊的關鍵材料被廣泛應用。某興趣小組為此開展了如下研究。任務一:應用研究汽車安全氣囊內有疊氮化鈉(),當汽車在行駛中受到猛烈撞擊時,30毫秒內分解為和,氣囊迅速膨脹起到緩沖作用。(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任務二:制備研究以氨基鈉()和為原料,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可制得疊氮化鈉()。已知:氨基鈉易氧化、易潮解;有強氧化性,不與酸、堿反應。(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3)加熱前應先通入,原因是________。任務三:產品研究工業級疊氮化鈉中常含有雜質,某小組同學設計了下列實驗裝置(部分夾持裝置省略)來測定工業級疊氮化鈉樣品中的含量。已知:疊氮化鈉易溶于水,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氮氣和氫氣;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和氧化鈣固體。實驗步驟:a.稱量樣品質量為,檢查裝置氣密性;裝入藥品后,打開彈簧夾,鼓入空氣,一段時間后關閉,稱量裝置D質量為;b.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關閉活塞和玻璃塞;c.再打開彈簧夾,鼓入空氣,一段時間后關閉;d.取下裝置D,稱量裝置D質量為。(4)①步驟c鼓入空氣的作用是________。②裝置D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③工業級疊氮化鈉樣品中的含量為________(用含有的式子表示)。【答案】(1)(2)(3)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氨基鈉氧化、潮解(4) ①. 將B裝置反應產生的全部排入到D裝置中 ②. ③.【解析】【小問1詳解】疊氮化鈉受到撞擊時,分解為鈉和氮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小問2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物中含Na、N、H、O的個數分別是2、4、4、1,生成物中含Na、N、H、O的個數分別是1、4、3、0,故生成物中還應含1個Na、1個H、1個O,故應填:NaOH;【小問3詳解】氨基鈉易氧化、易潮解;故加熱前應先通入,原因是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氨基鈉氧化、潮解;【小問4詳解】①步驟c鼓入空氣的作用是將B裝置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到D裝置中,防止部分氣體殘留在裝置中,影響實驗結果;②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裝置D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③裝置D中增加的質量為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m3g-m2g。解:設工業級疊氮化鈉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為xx=答:該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為:。四、計算題(6分)29. 小明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某稀鹽酸的溶質溶液的質量分數,向盛有100g碳酸鈉溶液的燒杯中依次不斷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后,記錄實驗數據見下表。請計算: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加入稀鹽酸質量/g 20 20 20反應后溶液總質量 117.8 135.6 155.6(1)反應產生氣體總質量是_____g。(2)求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答案】(1)4.4 (2)解:設40g的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x。解得:x=7.3g所用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18.25%。答:所用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18.25%。【解析】【小問1詳解】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0g+20g+20g+20g-155.6g=4.4g;【小問2詳解】見答案。2025年5月九年級教學實驗研究質量監測試卷化學(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 治理污染,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職責,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 焚燒作物秸稈 B. 公交車改用清潔燃料C. 治理工地揚塵 D. 化工廠廢氣經處理后排放2. 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起到調節人體新陳代謝、預防疾病作用的營養素是A. 糖類 B. 蛋白質 C. 無機鹽 D. 維生素3. 下列圖標中,表示“嚴禁煙火”的是A B. C. D.4. 化學發展長河中,凝結了許多人的辛勤勞動,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其中發現并成功提取青蒿素解決了抗瘧疾失效難題的科學家是A. 侯德榜 B. 屠呦呦 C. 徐壽 D. 張青蓮5. 下列氣體在空氣中體積分數為 21% 的是A. 氮氣 B. 稀有氣體 C. 氧氣 D. 二氧化碳6. 化學實驗操作應嚴謹、規范。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 量取液體 B. 加熱液體C. 用手取用固體試劑 D. 向試管滴加液體7. “火災事故猛如虎,安全第一記心中”,下列對事故的預防和處理的方法正確的是A. 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撲滅B. 高層住房著火時,立即打開所有門窗C. 廚房煤氣管道泄漏,立即打開換氣扇通風D. 圖書檔案著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8. 下列物質均可用于殺菌消毒,其中屬于氧化物是A. KMnO4 B. ClO2 C. NaClO D. C2H5OH9. 下列物質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的主要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A. 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B.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刺激性氣味氣體C.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D. 蠟燭燃燒時發光、放熱、生成水和二氧化碳10. “等一簾煙雨,候十里春風”,是對二十四節氣中“雨水”的形象描述。對“空氣中水蒸氣凝結成雨滴”這一現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A. 水分子的間隔變小 B. 水分子的體積變小C. 水分子的數目減少 D. 水分子的質量很小11. 鋅粒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表示2個鋅元素B. :表示3個氫分子C. :表示兩個氯離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D. 中元素的化合價為12. 下列氣體可用氫氧化鈉做干燥劑的是A. O2 B. CO2 C. SO2 D. HCl13. 實驗室要配制質量分數為氯化鈉溶液,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 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量取水B. 稱量時發現指針向右偏轉,應調節游碼使天平平衡C. 量水時仰視讀數,會使配制的氯化鈉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D. 主要儀器:天平、燒杯、漏斗、量筒、膠頭滴管、酒精燈等14. 化學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 嚴重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B. 感冒后想快點好,可自行增加用藥量C. 烹調食物時使用適量食鹽調味 D. 霉變大米會產生有害物質,不可食用15. 在家務勞動中感悟化學原理。下列家務勞動涉及的化學知識錯誤的是選項 家務勞動 化學知識A 用食醋去除水垢 醋酸能與水垢反應B 用布擦干淋濕的自行車 鐵部件潮濕易生銹C 用洗滌劑清洗餐具 洗滌劑具有溶解油污作用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氫氧化鈣能與酸反應A. A B. B C. C D. D16. 化學觀念是初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下列對化學基本觀念的認識錯誤的是A. 守恒觀:氫氣和氧氣充分反應,生成水B. 微粒觀:原子、分子和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C. 變化觀: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其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D. 轉化觀:氧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二者可以實現相互轉化17. 取X、Y、Z三種金屬,分別投入到相同濃度的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氣泡產生;如果將X和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Z表面有銀析出,而X沒有變化。則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A. X>Y>Z B. Y>X>Z C. Y>Z>X D. Z>X>Y18. 下列物質間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A. B. C. D.19. 明礬是常用的絮凝劑,硫酸鋁和硫酸鉀是制備明礬的原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不含結晶水)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硫酸鋁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鉀的溶解度B. 時,飽和硫酸鋁溶液中溶有硫酸鋁C. 硫酸鉀的飽和溶液升溫到,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D. 時,將兩種物質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析出晶體較多的是硫酸鋁20. 向質量為2.48g的Na2CO3和Na2SO4的混合物中,先逐滴加入BaC12溶液至過量再加入稀硝酸,反應過程中產生沉淀的質量與所加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b點時,溶液中含有2種溶質B. d的值為4.3C. c點時,溶液中含有3種溶質D. BaCl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二、填空與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個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8分。)21. 用化學用語填空。(1)氫元素________;(2)2個氯原子________;(3)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4)鈉離子________;(5)硝酸根離子________。22. 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請用下列物質的序號填空。①碳酸氫鈉 ②干冰 ③金剛石 ④硫酸銅 ⑤稀鹽酸(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2)可用于除鐵銹的是________;(3)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的是________;(4)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5)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是________。23. 《天工開物》蘊含豐富的化學知識和化學思想。書中記載了古人如何從海水中提取食鹽。(1)“布灰種鹽”的操作如圖1所示,該過程發生的是_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2)“掘坑淋鹵”操作如圖2所示,類似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________,蘆席上留下的物質________(填“難”或“能”)溶于水。(3)“海鹵煎煉”指用名為“牢盆”的鍋煎煮鹽鹵,通過________(填“蒸發結晶”或“降溫結晶”)的方法獲得食鹽晶體,該過程中工人常用木棍攪拌,目的是________。(4)該工藝得到的食鹽溶于水后,各離子的存在情況如圖3所示,還需去除的雜質離子有________和________,可加入適量________(填化學式)溶液將其除去。24.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相互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請根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圖1是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X的值是______。(2)圖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甲的原子序數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數。同時,由圖1、圖2可推測出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______。(3)圖3是某化學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反應物是______(選填“單質”、“化合物”或“混合物”),生成的A、B分子個數比是______。(4)圖4為粒子之間的轉化關系圖,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25. 閱讀以下短文,回答問題。2025年1月20日,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正式發布模型,性能比肩國外。其定價僅為的五分之一。人工智能的核心部件是芯片,芯片制作的起始步驟是硅片制造。硅的制造原理是:將硅石礦(主要成分為)與碳在高溫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氣體。近年來,科學家發現用石墨烯代替硅,可提高電子芯片的性能。石墨烯是一種單層碳原子晶體,具有比表面積大、透光率高、導電性強等優異性能,因而在透明電極、太陽能電池、傳感器、手機屏幕等方面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石墨烯與碳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1)根據以上短文內容,寫出制取硅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屬于________反應類型(填基本反應類型),硅元素位于地殼含量的第________位(填“1”或“2”)。(2)石墨烯屬于___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石墨烯的優良性能決定它的用途有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3)石墨烯與金剛石物理性質存在較大差異,從微觀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A. 石墨烯由分子構成 B. 石墨烯和石墨屬于同一種物質C. 石墨烯完全燃燒的產物為 D. 石墨烯具有導電性26.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氫氧化鉀()是造紙的重要原料之一。《周禮·考工記》就記載了我國勞動人民制取的工藝:先將干燥的木料燒成灰,再向灰汁中加入石灰漿,充分反應后,進一步提純得到。相關流程如圖所示:(1)紙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屬于________(“合成”或“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2)石灰石進入“石灰窯”前必須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3)“制漿池”中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從能量變化角度分析是由________能轉化成熱能。(4)“反應池”中,是向灰汁(主要成分為)中加入石灰漿,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5)該流程中可以循環使用的物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個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27. 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序號①儀器的名稱________。(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用發生裝置為A,該裝置還應做的一點改進是________。(3)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發生裝置選用C裝置代替B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4)通常狀況下,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形成亞硫酸()。實驗室常用亞硫酸鈉()固體與濃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二氧化硫。①若用F裝置收集,氣體從________(填“c”或“d”)端進入。②圖2中“防倒吸裝置”應選擇________(填“甲”或“乙”)。③圖2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28. 從“拖拉機能手”到“國民神車”,五菱汽車不僅實現了華麗蛻變,更成為柳州人民的驕傲。而在安全領域,疊氮化鈉()作為汽車安全氣囊的關鍵材料被廣泛應用。某興趣小組為此開展了如下研究。任務一:應用研究汽車安全氣囊內有疊氮化鈉(),當汽車在行駛中受到猛烈撞擊時,30毫秒內分解為和,氣囊迅速膨脹起到緩沖作用。(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任務二:制備研究以氨基鈉()和為原料,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可制得疊氮化鈉()。已知:氨基鈉易氧化、易潮解;有強氧化性,不與酸、堿反應。(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3)加熱前應先通入,原因是________。任務三:產品研究工業級疊氮化鈉中常含有雜質,某小組同學設計了下列實驗裝置(部分夾持裝置省略)來測定工業級疊氮化鈉樣品中的含量。已知:疊氮化鈉易溶于水,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氮氣和氫氣;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和氧化鈣固體。實驗步驟:a.稱量樣品質量為,檢查裝置氣密性;裝入藥品后,打開彈簧夾,鼓入空氣,一段時間后關閉,稱量裝置D質量為;b.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關閉活塞和玻璃塞;c.再打開彈簧夾,鼓入空氣,一段時間后關閉;d.取下裝置D,稱量裝置D質量為。(4)①步驟c鼓入空氣的作用是________。②裝置D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③工業級疊氮化鈉樣品中的含量為________(用含有的式子表示)。四、計算題(6分)29. 小明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某稀鹽酸的溶質溶液的質量分數,向盛有100g碳酸鈉溶液的燒杯中依次不斷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后,記錄實驗數據見下表。請計算: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加入稀鹽酸質量/g 20 20 20反應后溶液總質量 117.8 135.6 155.6(1)反應產生氣體總質量是_____g。(2)求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5月廣西柳州市柳南區九年級教學實驗研究質量監測化學試卷.docx 2025年5月廣西柳州市柳南區九年級教學實驗研究質量監測化學試卷(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