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地理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中國地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我國門巴族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2000—3500m的高山峽谷區,其聚居地民族較為單一。當地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超2000mm。圖1、圖2分別示意門巴族傳統木質民居和石雕民居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門巴族主要聚居地( )A. 缺乏冰雪融水 B. 植被耐旱耐寒 C. 多平原地形 D. 水熱條件好2. 當地傳統民居呈現兩種不同的建筑類型,主要是因為當地( )A. 居民就地取材 B. 多個少數民族混居C. 氣候類型差異大 D. 人口密度較大鄱陽湖作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是長江中下游自然漲落的通江湖泊,在流域內發揮著調蓄洪水、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的作用。近年來,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強,鄱陽湖水位顯著下降,水文環境發生變化。下圖示意鄱陽湖水系。據此完成下列小題。3. 推測鄱陽湖湖灘多年平均出露面積最大的時段是( )A. 3—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2月—次年2月4. 通常情況下,鄱陽湖流域7—8月降水較少,其主要是由于( )A. 雨帶尚未到來 B. 熱帶氣旋較少 C. 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D. 夏季風勢力弱5. 下列人類活動中,對鄱陽湖水位變化影響最大的是( )A. 流域河道采砂活動 B. 上游地區封山育林 C. 湖畔城鎮用水 D. 長江三峽水庫運行長樂國際機場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距離主城區48km,目前主要依賴高速公路向外聯系。隨著福州站、福州南站高鐵樞紐以及周邊城市機場的建設和完善,長樂國際機場面臨的客流競爭壓力進一步增大。為此,福州市除了建設新航站樓和機場地鐵線路外,還將建設機場第二高速公路。下圖示意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 長樂國際機場距離主城區較遠,主要考慮因素是( )A. 減少地形對航行的干擾 B. 為城市發展開辟新的空間C. 降低土地成本和噪聲污染 D. 便于與周邊交通干線連接7. 福州市修建機場第二高速公路的作用是( )A. 縮短機場到主城區的路程 B. 促進周邊旅游業發展C. 節約旅客中轉換乘時間 D. 提高客貨流集散效率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森林資源分布區,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此外,東北地區草地分布廣泛,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下圖示意東北地區a、b、c三類土地利用類型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8. 圖中a、b、c三類土地利用類型分別是( )A. 林地、耕地、草地 B. 耕地、林地、草地C. 草地、耕地、林地 D. 草地、林地、耕地9. 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相比,東北地區發展種植業的主要優勢有( )①黑土肥沃,人均耕地面積大②河網密布,水源更豐富③經營規模大,機械化水平較高④雨熱同期,光熱條件較好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城市群是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載體。環長株潭城市群以長沙、株洲、湘潭為核心,聯動周邊常德、岳陽等城市,通過產業協作優化資源配置,研究其潛力重心(反映發展要素空間集聚的中心位置)的移動軌跡,揭示區域內部發展動力的演變特征。下圖示意2005—2019年環長株潭城市群歷年潛力重心位置演變。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 2005—2011年,環長株潭城市群潛力重心移動的總體方向特征是( )A. 持續向長沙市靠近 B. 整體自西南向東北移動C. 圍繞幾何中心移動 D. 與長江的流向相反11. 推動環長株潭城市群潛力重心轉向東南部的關鍵因素是( )A. 核心城市產業集聚 B. 高速公路向西修建C. 河流沿岸農業衰退 D. 省級行政區劃調整12. 此潛力重心變化趨勢對環長株潭城市群發展的主要影響是( )A. 長沙輻射范圍明顯縮小 B. 城市群內協同聯系增強C. 東南部外圍城市人口流失 D. 生態保護區被侵占臺灣省自行車產業經歷了從代工生產到自主品牌轉型。臺中市依托中部精密機械產業集群,成為全球高端自行車制造中心。近年來,某知名自行車企業在臺中市設立自行車文化探索館,集歷史展示、騎行體驗與研發測試于一體,吸引全球愛好者參與。下圖示意我國臺灣省臺中市的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 臺中市成為臺灣省自行車制造中心的核心區位條件是( )A. 政府補貼力度大 B. 鐵礦石資源豐富 C. 協作配套條件優 D. 廉價勞動力充足14. 該企業布局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對提升產業競爭力的直接影響是( )A. 減輕零件庫存壓力 B. 拓寬產品出口渠道C. 強化品牌文化認同 D. 減小生產用地需求公交就業可達性是指居民通過公共交通在特定時間內獲取就業機會的時空便利度,其空間分異能揭示城市功能布局特征。近年來,北京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城市結構,但中心城區仍承載大量高附加值產業。下圖示意北京中心城區、近郊區和遠郊區高技能與低技能人群公交就業可達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 北京公交就業可達性空間分異的主要表現是( )A. 近郊區就業增長極最強 B. 高技能崗位通勤優勢突出C. 遠郊區就業逆向梯度大 D. 低技能群體就業機會均衡16. 研究表明,北京市中心城區高技能就業可達性顯著領先,其主要原因是( )①軌道交通網絡密度最高 ②高端服務業高度集聚③公益保障住房集中分布 ④職住分離現象基本消除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共52分。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我國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沙漠,具有灌叢沙丘、線形沙丘、橫向沙丘和格狀沙丘等多樣的風沙地貌。該地區東部和東南部以東北風為主,西部和北部以西風、北風和西北風為主。和田河自南向北縱貫塔克拉瑪干沙漠,與兩側風沙地貌長期交互作用,維持河流通暢。研究表明,在和田河與兩側風沙地貌的交互作用中,河流流向與盛行風下風向的交會角保持在167°—174.5°,即近似對向交匯,導致和田河從河道向兩側依次出現灌叢沙丘、線形沙丘、橫向沙丘和格狀沙丘的分布格局(如圖1)。河流對風沙地貌的影響主要局限于灌叢沙丘和線形沙丘地帶。圖2示意和田河段的灌叢沙丘。(1)簡述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的氣候特點。(2)分析圖示和田河兩側地區灌叢沙丘的形成原因。(3)有專家預測,和田河未來對兩側風沙地貌格局的影響總體上保持穩定,但在局部地區會發生變化。試對該觀點做出合理的解釋。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蝦稻共作”模式是將小龍蝦養殖與水稻種植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綜合的農業生態系統。小龍蝦適宜生活在水質較好、水位較淺的低洼地。潛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漢平原腹地,毗鄰長江,是“蝦稻共作”模式的發源地,極具區域典型性和代表性。潛江市的“蝦稻共作”模式覆蓋85萬畝(1畝≈666.67m )田地,平均每畝可產小龍蝦200kg、稻谷600 kg,畝均純收入超過4000元,比單種中稻增收3000元。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該模式面臨養殖密度過高、水質惡化、蝦苗種退化、技術管理不足、土地利用與糧食安全等問題,以及生態環境壓力,這些問題限制了其可持續發展。下圖示意潛江市地理位置。(1)分析潛江市成為“蝦稻共作”模式發源地的自然原因。(2)分析潛江市發展“蝦稻共作”農業模式的有利影響。(3)為潛江市“蝦稻共作”農業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合理性建議。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荔枝碗船廠片區位于澳門路環島西南岸,鄰近珠江三角洲地區,現存十余組沿灣而建的船塢建筑群。該地位于20世紀50—80年代澳門造船業核心區,較完整地保留了傳統造船工藝。2021年,該地啟動活化工程后,在保留的原有設施上增設文化、商業空間,每月接待游客超萬人。在此期間,有船藝傳承人指導游客制作古船模型,還有多家媒體通過網絡直播當地的旅游活動。下圖示意荔枝碗船廠片區景觀。(1)分析荔枝碗船廠片區發展文化旅游業的主要優勢條件。(2)說明游客參與古船模型制作對傳承當地文化積極作用。(3)有人認為,該片區應擴建商業設施以吸引更多游客。你是否贊同 請說明你的理由。高二地理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中國地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題答案】【答案】1. D 2. A【3~5題答案】【答案】3. D 4. C 5. D【6~7題答案】【答案】6. C 7. D【8~9題答案】【答案】8. A 9. B【10~12題答案】【答案】10. B 11. A 12. B【13~14題答案】【答案】13. C 14. C【15~16題答案】【答案】15. B 16. 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共52分。【17題答案】【答案】(1)該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干旱少雨;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或冬寒夏熱,晝夜溫差大);日照強烈,空氣干燥,蒸發旺盛,風力強勁,多風沙天氣等。(2)該地區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為灌叢沙丘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受多風向影響,風力強勁,沙粒搬運活躍,為灌叢沙丘發育提供了動力條件;和田河附近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較豐富,能為沙丘中的灌叢生長提供穩定的水源;河岸植被降低風速,攔截固定沙粒,促進沙粒沉積,形成灌叢沙丘;河床地帶地勢低緩寬闊、含水量較高,更利于沙粒沉積和固定,為灌叢沙丘發育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等。(3)和田河年徑流量小,河道形態變化小,且彎曲度小,側向侵蝕能力弱,難以發生遠距離側向遷移,故區域總體穩定;但徑流量存在季節性變化,洪水期突發的泛濫水流可能暫時性局部擴大河流影響范圍;且在支流匯合處附近河段及河流末段,河道彎曲度較大,側向活動性較強,其影響區域的可變性較大,所以局部會有變化。【18題答案】【答案】(1)潛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適宜水稻和小龍蝦生長,冬季溫和,利于小龍蝦越冬:潛江市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勢較為平坦,耕地資源豐富:潛江市毗鄰長江,河網密布,水系發達,河流、湖泊、水塘等水域分布廣泛,為農業灌溉、水產養殖提供了豐富的水源等。(2)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增強糧食供應的穩定性;減少水土資源的浪費,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來源,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等。(答出三點)(3)保護周邊生態環境,合理投放蝦苗;推廣精準投喂技術,研究蝦病防治新技術,引進優質水稻品種,推廣綠色種植技術;打造區域品牌,建立品牌標準與質量追溯體系;延長產業鏈,發展蝦稻深加工;開發相關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增加農民收入;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提供政策支持;與科研院校合作,開展行業交流等。(答出四點)【19題答案】【答案】(1)獨特的工業遺產資源,較完整地保留了20世紀造船建筑群及傳統工藝,具有稀缺性和歷史價值;有政府活化工程支持,增設文化、商業設施,兼顧保護與開發;體驗式旅游對游客的吸引力較大,船藝傳承人指導互動活動,增強游客參與感;地理位置優越,澳門旅游業發達,片區月接待游客較多,市場潛力大。(2)促進文化理解與認同,游客通過實踐直觀感受造船技藝,加深對工藝價值認知;擴大文化傳播范圍,參與者通過社交媒體等方式分享體驗,間接宣傳當地文化;激發文化傳承動力,引導游客參與保護傳統技藝,為傳統技藝傳承提供經濟和社會支持。(3)贊同。理由: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增加餐飲、購物等消費項目,可以提高經濟收益;完善配套設施,延長游客停留時間,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或不贊同。理由:過度商業化可能破壞歷史建筑群的原真性,削弱文化吸引力;大量游客涌入,增加環境壓力,影響遺產保護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