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度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一第二學期5月階段測試卷化學 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考生注意:1. 自備科學計算器等參加考試,考試期間嚴格遵守考試紀律,聽從監(jiān)考員指揮,杜絕作弊2. 選擇題如無說明,則為單選,不定項題則有1~2個正確選項一. 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1.利用二氧化碳這一常見碳資源制備其他燃料或者物質是其回收利用的重要課題:反應Ⅰ: 反應Ⅱ: 反應Ⅲ: (1)反應Ⅱ的 。(2)反應Ⅲ的 0(填“<”或“>”),在 (填“較低溫度”、“較高溫度”或“任何溫度”)下能夠自發(fā)進行。(3)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對于反應Ⅰ,下列說法中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A.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C.、、、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1∶1(4)反應Ⅱ在其他條件相同、不同催化劑(Ⅰ、Ⅱ、Ⅲ)作用下,反應相同時間后,的轉化率隨反應溫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請判斷a點所處的狀態(tài)是不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并說明理由: 。(5) 新的研究表明,利用太陽能可以將CO2分解制取炭黑,其原理如下圖所示。在整個過程中,F(xiàn)eO的作用是 。二. SO2的吸收2.對于二氧化硫的吸收的研究是硫酸工業(yè)尾氣處理中的重要一環(huán),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下列關于硫酸工業(yè)的說法正確的是( )A.硫酸工業(yè)導致的酸雨指的是pH<7的降水B.濃硫酸可以和鐵發(fā)生反應,不能用鋼瓶盛裝濃硫酸C.濃硫酸有強氧化性,稀硫酸沒有氧化性D.稀硫酸長時間放置在空氣中濃度會變高,濃硫酸長時間放置在空氣中濃度會變低(2)將氣體通入溶液中,沒有看到明顯現(xiàn)象,再遇入一種氣體(或加入一種物質)后,可產生一種沉淀,該氣體不可能是( )A. B. C. D.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以吸收SO2,試用下圖所示各裝置設計一個實驗,驗證上述反應所產生的各種產物。編號 ① ② ③裝置(3)這些裝置的連接順序(按產物氣流從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裝置的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時可觀察到裝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 ,B瓶溶液的作用是 ,C瓶溶液的作用是 。(5)裝置②中所加的固體藥品是 ,可確證的產物是 ,確定裝置②在整套裝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6)硫酸鐵用于處理尾氣的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不定項選擇)A.整個流程中,需要再補充硫酸鐵溶液B.溶液a轉化為溶液b的反應中,被氧化C.操作Ⅱ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D.處理100 L含的體積分數為0.336%的尾氣,“吸收”步驟中轉移0.3 mol電子三. 鐵及其化合物3.鐵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如下圖所示。(1)該“價類二維圖”中缺失的類別A應為 。(2)工業(yè)上冶煉Fe常用的方法是 。(3)取少量FeCl3溶液,通入足量SO2,振蕩、靜置后滴入BaCl2溶液,溶液逐漸由黃色變?yōu)闇\綠色,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Fe3+與SO2發(fā)生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4)鐵的還原性可應用于刻蝕印刷電路板,若將反應設計為原電池(如圖),可加快刻蝕的速率,請在圖中補充相關信息: (5)小組成員改良了方法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并使之較長時間保存,實驗裝置如下: 根據你的理解,請寫出補全以下實驗步驟。①裝配好試劑和裝置后打開止水夾,使得A試管中反應產生的H2:排凈該裝置中的空氣(氧氣)② ,以確定空氣已經被排盡。③ ,制備得到Fe(OH)2。(6)生活中的鋼鐵制品如廢舊鐵鍋,使用時間長久后若要丟棄,應歸為( )A.干垃圾 B.濕垃圾 C.有毒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四. 硫氰化鉀4.硫氰化鉀,離子化合物,化學式KSCN,無色晶體。是Fe3+的常用指示劑,加入后生成血紅色絮狀配合物;也用于配制硫氰化物溶液,檢定銅銀。某化學興趣小組想制備硫氰化鉀并進行相關實驗。小佘同學用如下圖裝置在實驗室制取硫氰化鉀。(部分夾持裝置已省略)制備溶液的原理:,不溶于。實驗開始時打開,加熱裝置A,同時向D中倒入熱水。D裝置中三頸燒瓶內盛放有、水和催化劑。(1)D中水浴加熱的優(yōu)點有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堿石灰的作用是干燥氨氣B.可通過觀察C中氣泡來判斷產生氨氣的快慢C.裝置E中的試劑是用來吸收過量的氨氣D.裝置E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3)移去裝置A處的酒精燈,關閉,打開,利用分液漏斗邊加液邊加熱,則此時裝置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用橡皮管連接三頸燒瓶和分液漏斗的作用是 。(5)NH3的空間構型是_________。實驗室制備氨氣的裝置圖如下圖所示,請在答題紙相應方框內補上一種氨氣尾氣處理裝置(不得與制取硫氰化鉀流程中E裝置相同)小張同學將制得的KSCN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發(fā)現(xiàn)有白色沉淀產生,他查閱資料得知:①:CuSCN是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 ②:的化學性質與相似; ③:(6)則: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小丁同學探究鹽對平衡體系的影響。他查閱資料得知:①:溶液的透光率與溶液顏色深淺有關,顏色深,透光率低。②:在水溶液中由于水解而顯黃色;溶液中存在(黃色)。小丁同學根據資料猜想出對平衡體系的影響的可能原因:原因1:溶液中的離子會受到周圍帶有異性電荷離子的屏蔽,使該離子的有效濃度降低,這種影響稱為鹽效應。溶液的加入使和平衡狀態(tài)因鹽效應而發(fā)生變化。原因2:溶液中存在副反應,離子濃度發(fā)生變化,導致和平衡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7)基于對原因1的分析,小丁同學取等體積的溶液,分別加入等物質的量的不同種類的鹽晶體(忽略溶液體積變化,觀察顏色變化,結果如下表。序號 加入少量鹽溶液 顏色1 無 紅色2 變淺3 略變淺4 變淺程度較大則:上述實驗可證明鹽效應影響了和平衡體系的是( )(不定項選擇)A.1和2 B.1和3 C.1和4 D.1和2和4(8)小丁同學又取等體積的溶液對原因2繼續(xù)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序號 加入溶液 溶液顏色5 1mL濃鹽酸 變淺,溶液偏黃6 1mL去離子水 略變淺上述實驗可證明副反應影響了和平衡體系,結合實驗現(xiàn)象及化學用語分析副反應對和平衡體系有影響的原因: 。五. 海“鈉”百川5. 金屬鈉及其化合物在材料和工業(yè)生產方面覆蓋面大,體現(xiàn)其海“鈉”百川,在重要化工領域發(fā)揮重要作用。(1)鈉在空氣中燃燒可制得過氧化鈉,過氧化鈉的用途之一便是在呼吸面具中做供氧劑,用化學語言(反應方程式)來說明其原理:(提示: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CO2和水蒸氣): 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能用來鑒別Na2CO3和NaHCO3兩種白色固體的實驗操作是( )(不定項選擇)A.用pH試紙測定Na2CO3和NaHCO3溶液pH值并做比較B.分別在這兩種物質的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溶液C.分別在這兩種物質的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溶液D.分別在這兩種物質的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E.分別在鹽酸中,逐滴加入這兩種物質的溶液,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3)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下列裝置,驗證二氧化碳跟過氧化鈉反應時需要與水接觸。步驟1:打開,關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加入鹽酸,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處。步驟2:打開,關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加入鹽酸,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處。a. 裝置②中裝的試劑為:___________,選擇該裝置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b. 裝置③中裝的試劑為濃硫酸,其作用體現(xiàn)了濃硫酸的____________。c. 能使得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是_________。(選填“步驟1”或“步驟2”)d. 甲同學質疑實驗的嚴謹性,則實驗后應補充的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e. Na2O2在紡織業(yè)有重要應用,其中負離子的電子數為:____________。f. 寫出過氧化鈉跟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反應過程中的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 。(5)向中通入一定量的氣體,充分反應得到溶液X后,再向所得溶液X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產生的體積與所加鹽酸體積之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完成下列表格:V(鹽酸)/L 溶液X溶質 通入得到溶液X的離子方程式① ④② ⑤③ ⑥參考答案:一. 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共13分)1. (1) +44.79 kJ/mol (2分)(2) < (2分) 較低溫度下 (2分)(3) B (2分)(4) 催化劑不能使平衡移動,a點對應的CO2的轉化率低于使用催化劑Ⅰ時CO2的轉化率,所以a點所處的狀態(tài)不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3分)(5) 作催化劑 (2分)二. SO2的吸收(共21分)2. (1) D (2分)(2) C (2分)(3) ③→②→① (3分)(4) 檢驗SO2 (1分) 將多余的SO2全部氧化吸收(2分)確證產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2分)(5) 無水CuSO4 (2分) 水蒸氣(2分)由于產物氣流通過①、③時會帶出水蒸氣,所以②必須在①、③之前(2分)(6) BC (3分)三. 鐵及其化合物(共16分)3. (1) 鹽 (2分)(2) 還原法 (2分)(3) SO2+2H2O+2Fe3+=+4H++2Fe2+ (3分)(4) (3分)(5) 檢驗試管B出口處氫氣的純度(2分) 關閉止水夾 (2分)(6) D (2分)四. 硫氰化鉀(共22分)4. (1) 受熱均勻,溫度容易控制(2分)(2) C (2分)(3) KOH+NH4SCN=KSCN+NH3↑+H2O (2分)(4) 使分液漏斗與三頸燒瓶處于相同壓強下,便于氫氧化鉀溶液順利滴下 (2分)(5) 三角錐形(2分) (合理即可,3分)(6) 2Cu2++4SCN-=2CuSCN↓+(SCN)2 (2分)(7) BD (3分)(8)加入濃鹽酸,氯離子濃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動,溶液偏黃色,F(xiàn)e3+濃度減小,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顏色變淺(4分)五. 海“鈉”百川(共28分)5. (1)2Na2O2+2CO2=2Na2CO3+O2(1分)、2Na2O2+2H2O(g)=4NaOH+O2(2分)(2) BD 提示:A選項沒有指出溶液同濃度 (3分)(3) a. 飽和NaHCO3溶液(2分) 除去HCl生成的產物為CO2不產生雜質氣體(2分)b. 吸水性(2分)c. 步驟2(2分)d. 取⑤中反應后的少量固體,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CO2與Na2O2反應生成了O2(3分)e. 18(2分)f. (2分)(4)見下表,每空1分,每條方程式1分,共7分V(鹽酸)/L 溶液X溶質 通入得到溶液X的離子方程式①NaHCO3和Na2CO3 ④CO2+2OH-=+H2O、+H2O+CO2=2②NaOH和Na2CO3 ⑤CO2+2OH-=+H2O③Na2CO3和NaHCO3(物質的量之比為1:1) ⑥2CO2+3OH-=++H2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