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專題強化5課后知能作業基礎鞏固練1.假設航展中有甲、乙兩飛機在平直跑道上同向行駛,0~t2時間內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飛機在0~t2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B.甲飛機在0~t2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C.兩飛機在t1時刻一定相遇D.兩飛機在0~t2時間內不可能相遇解析:因為乙飛機做變減速運動,故平均速度小于,故A項錯誤;由于v-t圖像的圖線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表示物體的位移大小,則在0~t2時間內,甲飛機的位移大于乙飛機的位移,由=可知,甲飛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飛機的平均速度,故B項正確;由于不知道甲、乙兩飛機初始位置,所以無法判斷兩飛機在t1時刻或0~t2時間內能不能相遇,故C、D兩項錯誤。故選B。2.一輛小汽車以30 m/s的速度勻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發現正前方30 m處有一輛大卡車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勻速行駛,小汽車緊急剎車,剎車過程中剎車失靈。如圖所示,圖線a、b分別為小汽車和大卡車的v-t圖像(忽略剎車反應時間),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因剎車失靈前小汽車已減速,故不會發生追尾事故B.在t=3 s時發生追尾事故C.在t=5 s時發生追尾事故D.若緊急剎車時兩車相距40 m,則不會發生追尾事故且兩車最近時相距10 m解析:根據速度—時間圖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由題圖知,t=3 s時大卡車的位移xb=vbt=10×3 m=30 m,小汽車的位移xa=×(30+20)×1 m+×(20+15)×2 m=60 m,則xa-xb=30 m,所以在t=3 s時發生追尾事故,故B正確,A、C錯誤;若緊急剎車時兩車相距40 m,由v-t圖線可知在t=5 s時兩車速度相等,小汽車相對于大卡車的位移Δx=×(20+10)×1 m+×10×4 m=35 m<40 m,則不會發生追尾事故且兩車最近時相距Δs=x0-Δx=5 m,故D錯誤。故選B。3.甲車靜止在一平直公路上,乙車以大小為6 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從甲車旁經過,甲車立即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4 s恰好追上乙車,不考慮車輛尺寸,則( )A.追上乙車時,甲車的速度大小為6 m/sB.追上乙車時,甲車的速度大小為24 m/sC.甲車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 m/s2D.甲車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3 m/s2解析:甲、乙兩車位移相等,有at2=v乙t,解得甲車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3 m/s2,選項C錯誤,D正確;追上乙車時,由v甲=at,甲車的速度大小為12 m/s,選項A、B錯誤。故選D。4.自動駕駛汽車又稱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某次自動駕駛汽車以恒定的加速度啟動,同時一輛貨車以恒定速度從其旁邊駛過,自動駕駛汽車再次與貨車相遇之前已達到最大速度,則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解析:v-t圖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由于自動駕駛汽車以恒定加速度啟動,則自動駕駛汽車加速時的v-t圖線為直線,A錯誤;v-t圖線與t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由題可知自動駕駛汽車再次與貨車相遇之前已達到最大速度,B項中t0時刻自動駕駛汽車剛好達到最大速度,且由圖像中幾何關系可知此時兩車位移相等,則此時相遇,B錯誤;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圖線交點表示兩車位移相同,C項中自動駕駛汽車與貨車相遇時其速度還未達到最大,C錯誤;D項中兩車x-t圖線交點表示兩車再次相遇,且自動駕駛汽車在再次相遇之前已經達到最大速度,D正確。故選D。5.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輛小車從靜止開始以1 m/s2的加速度前進,有一人在車后與車相距25 m處,同時開始以6 m/s的速度勻速追車,人與車前進的方向相同,則人能否追上車?若追得上,求追上時小車的速度;若追不上,求人與車的最小距離。答案:不能 7 m解析:當小車與人的速度相等時,小車與人相距最近,即v車=v人=6 m/s又v車=at,則t==6 s在6 s內小車行駛的距離x車=at2=18 m人運動的距離x人=v人t=36 m由于x車+25 m>x人,所以人不能追上車人與車的最小距離Δs=x車+s0-x人=7 m。綜合提升練6.(2024·山東臨沂高一期末)A、B兩輛列車在能見度很低的霧天里在同一軌道上同向行駛,A車在前,速度vA=10 m/s,B車在后,速度vB=30 m/s。當B車發現A車時就立刻剎車。已知B車在進行剎車測試時發現,若車以30 m/s的速度行駛時,剎車后至少要前進1 800 m才能停下,假設B車剎車過程中加速度恒定。為保證兩輛列車不相撞,則能見度至少要達到( )A.600 m B.800 mC.1 000 m D.1 600 m解析:由于B車以30 m/s的速度行駛時,剎車后至少要前進1 800 m才能停下,則a== m/s2=0.25 m/s2,設經歷時間t0 B車減速至與A車速度相等,則有vA=vB-at0,為保證兩輛列車不相撞,則能見度至少要達到xmin=t0-vAt0,解得xmin=800 m,故選B。7.(多選)(2024·茂名高一檢測)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車與同方向行駛的一輛汽車在t=0時同時經過某一個路標,它們的位移x(m)隨時間t(s)變化的規律:汽車為x=10t-t2,自行車為x=6t,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且汽車經20 s停止B.在t=8 s時兩車速度相等,自行車第一次追上了汽車C.在t=0至t=16 s時間內,兩車間距離先增大后減小D.當自行車追上汽車時,它們距路標96 m解析:汽車的位移時間關系為x=10t-t2=v0t+at2,知v0=10 m/s,a=-0.5 m/s2,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停止時間t0==20 s,故A正確;兩車速度相等時有10-0.5t=6,解得t=8 s,在此之前,汽車速度始終大于自行車,此時相距最遠,故B錯誤;相遇時,根據10t-t2=6t,解得t=16 s,此時距離路標的距離x=6t=6×16 m=96 m,故D正確;8 s后,汽車速度小于自行車,兩車間距減小,故在t=0至t=16 s時間內,兩車間距離先增大后減小,故C正確。故選ACD。8.(2024·廈門高一檢測)一輛汽車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勻速行駛,司機忽然發現正前方一輛自行車正以4 m/s同向行駛,汽車司機反應0.5 s后為避免相撞立即勻減速剎車,恰好未與自行車相撞,已知汽車剎車過程中一直勻減速至停止運動,從減速開始,第1 s的位移是32 m,第5 s的位移是1 m,兩車均可視為質點。求:(1)汽車勻速行駛的速度大小;(2)汽車司機發現自行車時兩車間的距離。答案:(1)36 m/s (2)80 m解析:(1)設汽車5 s末沒有減速至0,則第1 s內,有x1=v0t-at2第5 s內,有x5=(v0-4at)t-at2整理得x1-x5=4at2其中t=1 s,x1=32 m,x5=1 m解得a=7.75 m/s2v0=35.875 m/s汽車第5 s末的速度為v5=v0-5at解得v5=-2.875 m/s,不合理所以汽車在4~5 s間減速至0。設第4 s末的速度為v4,有2a′x5=vx1=(v4+4a′t)t-a′t2解得v4=4 m/s,a′=8 m/s2故汽車勻速行駛的速度大小v0′=v4+4a′t解得v0′=36 m/s。(2)汽車恰好未與自行車相撞,速度相等,有v0′-a′t′=v解得t′=4 s汽車司機發現自行車時兩車間的距離為x0=v0′t0+v0′t′-a′t′2-v(t0+t′)其中t0=0.5 s解得x0=80 m。9.(2024·南京高一檢測)A、B兩車沿同一直線向同一方向運動,A車的速度vA=4 m/s,B車的速度vB=10 m/s。當B車運動至A車前方L=7 m處時,B車剎車并以a=-2 m/s2的加速度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求:(1)從該時刻開始計時,A車追上B車需要的時間;(2)在A車追上B車之前,二者之間的最大距離。答案:(1)8 s (2)16 m解析:(1)假設A車追上B車時,B車還沒停止運動,設t′時間內A車追上B車,根據題意,A車追上B車,需要通過位移xA=xB+LA車的位移是xA=vAt′B車的位移是xB=vBt′+at′2聯立解得t′=7 s但B車停下來所用時間tB== s=5 s比較t′和tB可知,A車是在B車停止運動后才追上B車的,因此7 s不是A車追上B車的時間,設A車追上B車的時間為t,即xA′=vAtB車實際運動時間應為tB,即xB′=vBtB+at,A車追上B車,需要通過位移xA′=xB′+L,聯立解得t=8 s。(2)在A車追上B車之前,當二者速度相等時,二者之間有最大距離Δxmax,設此時兩車運動時間為t0vA=vB+at0此時二者之間有最大距離Δxmax=xB′+L-xA′其中xA′=vAt0xB′=vBt0+at代入數據解得Δxmax=16 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4張PPT)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專題強化5 追及相遇問題●目標重點展示素養目標 學習重點物理觀念 知道什么是追及和相遇問題。 兩物體最大距離、最小距離、運動時間和臨界速度、臨界加速度的計算。科學思維 (1)理解追及問題的一個臨界條件。(2)建立運動情境,畫好示意圖,會分析追及相遇問題。●重難解讀1.追及問題的兩類情況(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則追上時,兩者處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如果出發時前者速度較大,而后者做勻加速運動,則當后者的速度與前者的速度相等時,兩者相距最遠。(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則當后者的速度與前者的速度相等時,兩者相距最近。2.追及、相遇問題中的“一個臨界條件”和“兩個關系”一個臨界條件 速度相等:它是兩物體是否相遇、距離最大、距離最小的臨界點,也是解題的關鍵切入點兩個關系 (1)時間關系:兩個物體是同時運動還是先后開始運動。(2)位移關系:兩個物體是同地出發還是有初始距離。通過畫示意圖找出兩物體之間的位移關系是解題的突破口3.解答追及、相遇問題的常用方法(1)物理分析法抓住“兩物體能否同時到達空間某位置”這一關鍵,認真審題,挖掘題中的隱含條件,建立物體運動關系的圖景,并畫出運動情況示意圖,找出位移關系。(2)圖像法:將兩者的v-t圖像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然后利用圖像求解。(3)數學極值法:設從開始至相遇時間為t,根據條件列方程,得到關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別式進行討論,若Δ>0,即有兩個解,說明可以相遇兩次;若Δ=0,說明剛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說明追不上或不能相碰。4.解題思路類型一:初速度小者追初速度大者例1:一輛汽車在十字路口等待綠燈,當綠燈亮時汽車以3 m/s2的加速度開始行駛,恰在這時一輛自行車以6 m/s的速度勻速駛來,從后邊超過汽車。試問:(1)汽車從路口開動后,在趕上自行車之前經過多長時間兩車相距最遠?此時距離是多少?(2)汽車什么時間追上自行車?此時汽車的速度是多少?思維引導:本題屬于追及相遇問題,可用多種方法求解。物理分析法解題快,函數法解題步驟清晰,易于表達,而圖像法不但能找到極值點,還能找到相遇點,能得出當兩物體相距最遠時的時間t、速度v,同時能得出當兩物體相遇時用的時間和速度。同學們可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求解。解析:(1)解法一(函數法):當運行時間為t時,當判別式Δ≥0時方程有實數解,即Δx≤6 m,當且僅當等式成立時有極值。解法四(圖像法):畫出v-t圖像,如圖所示。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就是位移。經分析得兩車的速度相等時,兩車間的距離最大,則解得t=2 s,Δx=6 m。解法二(圖像法):由前面的v-t圖像可看出當t′=2t=4 s時,兩車位移相等,此時汽車的速度v汽=2v=12 m/s。答案:(1)2 s 6 m (2)4 s 12 m/s?[規律方法][規律方法]初速度小者追初速度大者規律總結注意:勻速(或勻加速)追勻減速問題中需要對勻減速運動的物體是否已經停止進行討論實物圖(設經t0時間兩物體速度相等)t=t0以前(v2t=t0時(v1=v2) 相距最遠t=t0以后(v2>v1) 兩物體距離減小追及情況 只能追上一次跟蹤訓練1:如圖所示,A、B兩物體相距x=7 m時,物體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而物體B此時正以vB=10 m/s的初速度向右勻減速運動,加速度a=-2 m/s2,則A追上B所經歷的時間是( )A.7 s B.8 s C.9 s D.10 s類型二:初速度大者追初速度小者例2:貨車A正在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勻速行駛,因疲勞駕駛,司機注意力不集中,當司機發現正前方有一輛靜止的轎車B時,兩車距離僅有75 m。(1)若此時B車立即以2 m/s2的加速度啟動,通過計算判斷:如果A車司機沒有剎車,是否會撞上B車?若不相撞,求兩車相距最近時的距離;若相撞,求出從A車發現B車開始到撞上B車的時間。速度相等是兩車能否相撞的臨界條件,求出B車加速到20 m/s的時間t1,再求出t1時間內A、B兩車的位移xA、xB,從圖可以看出,如果xA>xB+x0,兩車相撞;如果xA(2)若A車司機發現B車,立即剎車(不計反應時間)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2 m/s2(兩車均視為質點),為避免碰撞,在A車剎車的同時,B車立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不計反應時間),問:B車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這段公路很窄,無法靠邊讓道) ?B車加速度最小不相撞的時候,應是A、B兩車速度相等且A、B兩車處于同一位置的時候,位移關系應為xA′=x0+xB′?[規律方法][規律方法]初速度大者追初速度小者規律總結實物圖(設經時間t0兩物體速度相等)t0時刻以前(v2>v1) 兩物體距離減小(甲未追上乙時)t0時刻(v2=v1)Δx=x甲-x乙 若Δx=x0,恰好追上,相遇一次若Δx若Δx>x0,相遇兩次類型三:根據v-t圖像判斷能否相遇例3:(多選)如圖所示是A、B兩物體同時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從圖像上可知,0~40 s內( )A.A做勻速運動,B做勻加速運動B.20 s末A、B相遇C.20 s末A、B相距最遠D.40 s末A、B相遇類型四:自由落體運動與豎直上拋運動的相遇問題例4:球A從高h=2 m的位置自由下落,同時球A正下方的球B從地面以v0=5 m/s的速度向上拋出。(g取10 m/s2,不計空氣阻力)(1)求兩球相遇時B球的速度大小;(2)若B球以v0′=4 m/s的速度拋出,兩球會不會在空中相遇?請說明理由。解析:(1)設兩球相遇所需時間為t由vB=v0-gt得vB=1 m/s。(2)假設兩球會在空中相遇,設相遇時間為t′由于t′答案:(1)1 m/s (2)會 理由見解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專題強化5追及相遇問題練習含答案(教師用).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專題強化5追及相遇問題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