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2 第1課時課后知能作業基礎鞏固練知識點一 時刻和時間間隔1.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皮埃爾—阿戈斯蒂尼、費倫茨·克勞斯和安妮·呂利耶,以表彰他們用于研究物質中電子動力學的產生“阿秒(as)(1 as=1×10-18 s)脈沖光”的實驗方法。目前實驗所創造出的最短電子脈沖持續了43 as,關于“阿秒”,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阿秒”是矢量B.“第1 as末”指的時間間隔C.“最后3 as”指的是時刻D.“電子脈沖持續了43 as”中的“43 as”指的是時間間隔解析:“阿秒”是一個單位,對應的物理量是時間,時間是標量,故A錯誤;“第1 as末”指的是時刻,故B錯誤;“最后3 as”指的是時間間隔,故C錯誤;“43 as”指的是時間間隔,故D正確。故選D。2.(2024·遼寧阜新高一階段練習)仔細觀察如圖所示的時間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3 s末是指時間軸上的CD段B.第5 s內是指時間軸上的FG段C.前4 s內是指時間軸上的AE段D.第2 s內是指時間軸上的C點解析:時間對應時間軸上的線段,時刻對應時間軸上的點。第3 s末是指時間軸上的D點,故A錯誤;第5 s內是指時間軸上EF段,故B錯誤;前4 s內是指時間軸上AE段,故C正確;第2 s內是指時間軸上的BC段,故D錯誤。故選C。知識點二 位置、位移和路程3.(2024·陜西寶雞高一統考期末)在2022年金臺區中學生田徑比賽中,小強以2.83 m的成績獲得立定跳遠項目金牌。這里記錄的成績2.83 m是指( )A.比賽中小強經過的路程B.比賽中小強發生的位移大小C.既是小強發生的位移大小,又是小強經過的路程D.既不是小強發生的位移大小,也不是小強經過的路程解析:立定跳遠比賽中,運動員的運動軌跡是曲線,而成績是測量起跳點到落地點的直線距離,所以成績表示位移大小。故選B。4.如圖所示,小明在游泳池中沿直線游泳,從a點出發,經b、c、d再返回a點,若以b點為坐標原點,向右建立一維坐標系,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位置坐標為20 mB.從b經c、d再返回到a點,位移為20 mC.從b經c、d再返回到a點,路程為80 mD.從a點出發,經b、c、d再返回到a點,位移為-20 m解析:游泳池的長度為50 m,則以b點為坐標原點,向右建立一維坐標系時,a點的位置坐標為-20 m,d點的位置坐標為30 m;運動員從b經c、d再返回到a點,運動員先向右運動30 m,再向左運動50 m,路程為s=30 m+50 m=80 m,A錯誤,C正確;a、b之間距離為20 m,運動員從b經c、d再返回到a點,位移為-20 m,B錯誤;運動員從a點出發,經b、c、d再返回到a點,位移為0,D錯誤。故選C。5.如圖所示,“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天和號”空間站在交會對接之前,分別沿半徑為r、R的圓形軌道運動。某時刻“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天和號”空間站分別從B、A點開始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空間站運行一周的位移大小為2πRB.“天舟二號”運行周的路程為2rC.“天舟二號”運行周的位移大小為rD.二者各自運行一周,其路程相等解析:空間站運行一周的位移為0,選項A錯誤;“天舟二號”運行周的路程為πr,選項B錯誤;“天舟二號”運行周的位移大小為r,選項C正確;“天舟二號”和空間站各自運行一周,其路程分別為2πr和2πR,路程不相等,選項D錯誤。故選C。6.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納米探針,這種新型納米探針沿著正六邊形狀、邊長為200 nm的晶格從A到B再到C(如圖所示),則它通過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別為( )A.400 nm 200 nmB.200 nm 400 nmC.200 nm 200 nmD.400 nm 100 nm解析:從A到B再到C的路程為s=AB+BC=200 nm+200 nm=400 nm,位移大小為x=AC=2ABsin 60°=200 nm,A項正確。故選A。綜合提升練7.如圖是正在使用中的手機導航界面,細直線的兩端分別為汽車的出發地和目的地,中間粗線為三條可選擇的行駛路線,最下端帶有“剩余4.6公里、18分鐘、預計11:55到達”等字樣。已知該車輛沿最下方路線行駛到達目的地,之后沿中間路線從目的地返回到出發地,根據導航界面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汽車在往、返過程中,兩次的位移不相同B.界面中的“11:55”和“18分鐘”均指“時間間隔”C.“剩余4.6公里”中的“4.6公里”是指“位移的大小”D.判斷“哪條路線的行駛路徑最短”時汽車不能看作“質點”解析:汽車在往、返過程中,兩次的位移方向不相同,位移不同,故A正確;“11:55”是到達的時刻,故B錯誤;“剩余4.6公里”中的“4.6公里”是指軌跡的長度,是路程,故C錯誤;判斷“哪條路線的行駛路徑最短”時汽車大小可以忽略,能看作“質點”,故D錯誤。故選A。8.如圖所示,一只甲蟲在平面xOy上運動。甲蟲從坐標原點O(0,0)出發,沿直線運動到A(1,0),接著又沿直線運動到B(4,4),后又沿直線運動到C(0,7),則甲蟲從O到C運動過程中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別為( )A.11 dm和7 dm B.11 dm和11 dmC.7 dm和7 dm D.7 dm和11 dm解析:甲蟲從O點到C點過程中,路程是軌跡的長度,其大小為s=[1++]dm=11 dm,位移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線段的長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所以x=7 dm。故選A。9.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在如圖所示的位置坐標軸上O、x1、x2、…、xn-1、xn分別為物體在t=0時刻、第1 s末、第2 s末、…、第(n-1)s末、第n s末的位置,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Ox1為物體第2 s內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x1B.Oxn-1為物體(n-1)s內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xn-1C.x2xn為物體前2n s內的位移,方向由x2指向xnD.xn-1xn為物體第(n-1)s內的位移,方向由xn-1指向xn解析:Ox1為物體第1 s內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x1,A項錯誤;Oxn-1為物體(n-1)s內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xn-1,B項正確;x2xn為物體第3 s初到第n s末時間內的位移,方向由x2指向xn,C項錯誤;xn-1xn為物體第n s內的位移,方向由xn-1指向xn,D項錯誤。故選B。10. (2024·江西高一校聯考階段練習)水平面上A處放置有一半徑為r的鐵環,鐵環的最高點為a點,在A處的右側B處有一豎直墻面,墻面上固定有一磁鐵(厚度不計),如圖所示。現給鐵環一水平速度,在水平面上滾動了三圈半后恰好被磁鐵吸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研究鐵環上a點的運動時,可以將鐵環看作質點B.鐵環運動過程中,鐵環上的a點相對于圓心靜止C.A、B間的距離小于7πrD.鐵環從A處滾到B處的過程中,a點發生的位移·r解析:研究鐵環上a點的運動時,鐵環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將鐵環看作質點,選項A錯誤;鐵環運動過程中,鐵環上的a點相對于圓心的位置不斷變化,不是處于靜止狀態,選項B錯誤;鐵環滾動了三圈半的位移x=3.5×2πr=7πr,則A、B間的距離為7πr+r,選項C錯誤;鐵環從A處滾到B處的過程中,a點發生的位移x′==·r,選項D正確。故選D。11.某質點在x軸上運動,各個時刻的位置坐標如表所示:t/s 0 1 2 3 4 5x/m 0 5 -4 -1 -7 1由表可以看出此質點開始運動后:(1)最遠時,離原點的距離是多少?(2)第2 s內質點的位移是多少?(3)哪段時間間隔內質點的位移最大?最大值是多少?(4)在第一個2 s內質點的位移為多少?答案:(1)7 m (2)-9 m (3)1~4 s -12 m (4)-4 m解析:(1)位置坐標正負號代表方向,由表可知,在t=4 s時離原點最遠,距離是x=7 m。(2)第2 s內質點的位移Δx=x2-x1=-9 m。(3)由表可知1~4 s內的位移最大,最大為Δxmax=x4-x1=-7-5=-12 m。(4)在第一個2 s內質點的位移Δx2=x2-x0=-4-0=-4 m。12.質點沿半徑為d的圓形軌道逆時針運動,每2 s移動圓周,初始位置在A點,如圖所示,分別求出下列各種情況下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并在圖上標出各位移的方向。(1)從A點開始到第2 s末;(2)從A點開始到第4 s末;(3)從A點開始到第8 s末。答案:見解析解析:(1)質點從A點開始經過2 s時間,移動了圓周到達B點,如圖甲所示,路程為πd,位移大小為d,方向為A→B。(2)質點從A點開始經過4 s時間,移動了圓周到達C點,如圖乙所示,路程為πd,位移大小為2d,方向為A→C。(3)質點從A點開始經過8 s時間,移動了1個圓周又回到A點,如圖丙所示,路程為2πd,位移為零。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0張PPT)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2. 時間 位移第1課時 時間 位移●目標重點展示素養目標 學習重點物理觀念 理解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置和位移、矢量和標量的概念。 (1)時刻和時間間隔的區別。(2)位移的理解和計算。科學思維 (1)通過時間軸,理解時刻和時間間隔的區別。(2)會在一維坐標系中描述物體運動的位置和位移。(3)會應用數學知識計算位移和路程。探究點1 時刻和時間間隔●新知導學情境:如右圖。探究:圖中兩位同學都提到“時間”,他們所說的“時間”意義相同嗎??[提示][提示]不同。“上課時間”指的是一瞬間;“10分鐘的時間”指的是一段時間。●基礎梳理1.時刻:表示某一_______,在表示時間的數軸上用_____表示。2.時間間隔:表示兩個_______之間的間隔,在表示時間的數軸上用_______表示。[判斷正誤](1)時刻就是一瞬間,即一段很短很短的時間間隔。( )(2)上午第一節課8點上課,這里的8點指時刻。( )(3)時間間隔是指較長的一段時間,時刻是指較短的一段時間。( )瞬間點時刻線段×√×●重難解讀1.時刻與時間間隔的比較 時刻 時間間隔物理意義 指某一瞬間 指兩個時刻的間隔關鍵詞 “第n s初”“第n s末”等 “第n s內”“前n s”“后n s內”等聯系 (1)時間間隔是一系列連續時刻的積累。(2)時間間隔對應一段運動過程,好比一段錄像;時刻對應運動過程中的某個狀態,好比一張照片。2.時刻與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的表示》特別提醒(1)不能認為“1 min”可分成60個時刻。(2)“n秒內”是指n秒的時間,“第n秒內”是指第n個1秒的時間。(3)“第n s末”與“第(n+1)s初”是指同一時刻。?[思考][思考](1)第1秒末到第3秒末是幾秒?(2)第5秒末到第12秒初,時間間隔是幾秒?(3)第5秒內時間間隔是幾秒?前5秒內時間間隔是幾秒?類型一:時間間隔和時刻的理解例1: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列車員說:“火車8點42分到站,停車8分”,8點42分和8分均指時刻B.第2 s末和第3 s初是同一時刻C.某同學從家中出發到學校需要8分鐘,這里的8分鐘指時刻D.物體在5 s內指的是物體在4 s末到5 s末這1 s的時間間隔解析:列車員說:“火車8點42分到站,停車8分”,8點42分指時刻,8分指時間間隔,故A錯誤;第2 s末和第3 s初是同一時刻,故B正確;“8分鐘”指時間間隔,故C錯誤;物體在5 s內指的是物體在0到5 s末這5 s的時間間隔,故D錯誤。故選B。類型二:時間間隔和時刻在時間軸上的表示例2:如圖所示的時間軸,下列關于時刻和時間間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t2表示時刻,稱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稱為第2 s內B.t0~t2表示時間間隔,稱為最初2 s內或第2 s內C.t1~t2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2 s內,時長是1 sD.tn~tn+1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n s內解析:t2表示時刻,稱為第2 s末或第3 s初,不是第2 s內,故A錯誤;t0~t2表示時間間隔,稱為最初2 s內,不是第2 s內,第2 s內指1 s時間,故B錯誤;t1~t2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2 s內,時長為1 s,故C正確;tn~tn+1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n+1)s內,故D錯誤。故選C。?[規律方法][規律方法]判斷時刻與時間間隔的兩種方法(1)上下文判斷法:根據題意判斷,時刻對應某一狀態,時間間隔對應某一過程。(2)時間軸判斷法:畫出時間軸,把所給的時刻和時間間隔表示出來,對應一個點的是時刻,對應一段線段的是時間間隔。探究點2 位置和位移●新知導學情境:如圖所示,三位旅行者從北京到上海,甲乘坐高鐵直達,乙乘坐飛機直達,丙先乘坐汽車,再乘坐輪船到上海。探究:三者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置變化是否相同?如何來描述位置的變化??[提示][提示]不同,相同,引入新的物理量。●基礎梳理1.坐標系(1)建立目的:定量地描述物體的_______。(2)一維坐標系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路程:物體___________的長度。?[拓展]位置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運動軌跡[拓展]下列三種情境中,需要建立怎樣的坐標系?(1)描述百米運動員在跑動中的位置。(2)描述足球運動員在場地上的位置。(3)描述在天空中飛行的飛機的位置。提示:(1)直線坐標系;(2)平面直角坐標系(二維坐標系);(3)空間坐標系(三維坐標系)。3.位移(1)定義:由_________指向_________的有向線段,用來描述物體的位置變化,用符號x表示。(2)大小和方向:有向線段的_______等于位移的大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4.矢量和標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_______的物理量,如位移。(2)標量:只有大小沒有_______的物理量,如溫度、路程等。初位置末位置長度方向方向[判斷正誤](1)汽車里程表記錄的是汽車的位移。( )(2)如果物體的位移為零,那么在這段時間內物體一定靜止。( )(3)位移與路徑無關,只與初、末位置有關,而路程與路徑有關。( )(4)長度、質量、路程都是標量。( )?[思考]××√√[思考]從北京到重慶與從重慶到北京的位移相同嗎?●重難解讀1.矢量的表示方法(1)矢量可以用帶箭頭的線段表示,線段的長短表示矢量的大小,箭頭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2)在同一直線上的矢量,可以先建立直線坐標系,在數值前面加上正、負號表示矢量的方向,正號表示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負號則表示相反。2.矢量和標量的區別區別 矢量 標量正、負號的含義 矢量的正、負號表示方向,正號表示該矢量的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負號表示該矢量的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 標量的正、負號不表示方向,如溫度的正號表示溫度在零攝氏度以上,負號表示溫度在零攝氏度以下運算法則 矢量的運算必須要考慮矢量的方向,矢量運算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第三章學) 標量運算遵循算術運算法則比較大小的方法 比較其絕對值即可 有的比較絕對值,如電荷量(必修Ⅲ學);有的比較代數值,如溫度》特別提醒(1)求一個矢量不僅要求出其大小而且要求出其方向。(2)兩矢量相同,必須大小和方向均相同。?[思考][思考]物體在0~2 s內的位移是5 m,在2~7 s內的位移是12 m,則該物體在0~7 s內的位移一定是17 m嗎?3.位移與路程的區別與聯系項目 位移 路程區別 物理意義 表示質點的位置變化 表示質點的運動軌跡大小 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 運動軌跡的長度方向 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無方向聯系 (1)都是過程量,描述質點運動的空間特征(2)一般來說,位移的大小要小于相應的路程,只有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類型一:位移和路程的比較例3:下列是四位同學關于位移和路程關系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A.甲: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只是說法不同B.乙:位移和路程的大小總是相等的C.丙:位移是用來描述直線運動的,路程是用來描述曲線運動的D.丁:位移是矢量,取決于物體的初、末位置;路程是標量,取決于物體實際通過的路線解析:由位移和路程的定義可知,位移是矢量,取決于物體的初、末位置;路程是標量,取決于物體實際通過的路線,A、B、C錯誤,D正確。故選D。?[規律方法][規律方法]在任何情況下,位移和路程都不可能相同,因為一個是矢量,另一個是標量。只是有可能它們大小相等而已。類型二:位移和路程的計算位移是從初位置A指向末位置D的有向線段,位移的大小等于AD線段的長度,方向由A指向D解析:路程為AB+BC+CD=2 200 m。故位移的方向為北偏東53°或東偏北37°。答案:2 200 m 1 800 m 北偏東53°或東偏北37°?[規律方法][規律方法]確定物體位移和路程的方法(1)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過程。(2)找出該過程中物體的初位置和末位置,則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就是位移。線段的長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3)建立位置坐標系,畫出物體的實際運動軌跡示意圖,軌跡的長度就是路程。類型三:矢量和標量例5:下列關于矢量和標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取定正方向,做直線運動的甲、乙兩物體的位移x甲=3 m,x乙=-5 m,因為甲的位移為正,乙的位移為負,所以x甲>x乙B.甲、乙兩運動物體的位移大小均為50 m,這兩個物體的位移必定相同C.溫度計讀數有正、有負,所以溫度也是矢量D.溫度計讀數的正、負號表示溫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溫度是標量解析:位移是矢量,其符號代表方向,大小是其絕對值,則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故A錯誤;位移是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時,位移才相同,所以兩運動物體的位移大小均為50 m,這兩個物體的位移不一定相同,故B錯誤;溫度是標量,其正、負表示溫度的高低,不表示方向,故C錯誤,D正確。故選D。探究點3 直線運動的位移●基礎梳理1.物體的位置表示:研究直線運動時,位置用_______表示。如圖所示,若物體從A向B運動,則x1表示初位置A,x2表示末位置B。2.物體的位移表示(1)大小:初末位置間___________的長度,用_____位置與初位置的坐標之差表示,Δx=_____________。(2)方向:由_____位置指向_____位置。Δx>0,表示位移的方向指向x軸的_____方向;Δx<0,表示位移的方向指向x軸的_____方向。坐標有向線段末x2-x1初末正負》特別提醒無論初、末位置的坐標大小關系如何,坐標值的正、負如何,Δx=x末-x初總是成立的。[判斷正誤](1)在一維坐標系中,物體的位移等于其位置坐標。( )(2)在一維坐標系中,Δx的正負可以表示物體位移的方向。( )?[理解]×√[理解]位置坐標是相對的,位移是絕對的(1)位置:物體的位置坐標與坐標系的建立有關,同一位置,建立坐標系的原點不同或規定的正方向不同,物體的位置坐標就不同(位置坐標的相對性)。(2)位移:質點的末位置坐標減初位置坐標。物體的位置變化與坐標原點和正方向的選取無關。例6:(多選)某一運動質點沿一直線做往返運動,如圖所示,xOA=xAB=xCO=xDC=1 m,O點為x軸上的原點,且質點由A點出發,向x軸的正方向運動至B點再返回沿x軸的負方向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質點從A→B→C發生的位移為2 m,方向沿x軸正方向,路程為4 mB. 質點從B→D發生的位移為-4 m,方向沿x軸負方向,路程為4 mC.當質點到達D點時,其位置可用D點的坐標-2 m表示D.當質點到達D點時,相對于A點的位移為-3 m解析:由于xAC=-2 m,因此質點在A→B→C的過程內,位移大小為2 m,位移方向為A到C,沿x軸負方向,所以位移為-2 m,路程為4 m,A錯誤;從B→D的過程,質點經過的路程為4 m,位移方向由B指向D,與正方向相反,沿x軸負方向,所以位移為-4 m,B正確;當質點到達D點時,位置在原點的左側,坐標為-2 m,C正確;當質點到達D點時,在A點左側3 m處,因向右為正方向,所以D點相對于A點的位移為-3 m,D正確。故選BCD。?[規律方法][規律方法]直線運動中求位移的步驟(1)建立一維坐標系。(2)規定正方向。(3)找出初、末位置坐標。(4)位移等于末位置坐標減初位置坐標,數值為大小,正負號表示方向。素養能力提升拓展整合·啟智培優物理建模思想的應用當物體的運動比較復雜時,需要畫出物體運動過程的示意圖,利用數學知識求解路程和位移。例7:甲同學拿出了一枚1元硬幣,乙同學找來了一把刻度尺,他們想辦法測出了硬幣的直徑d=2.5 cm,然后讓硬幣在水平課桌上沿直線滾動了10圈,他們通過觀察和猜想,提出了下列問題。請你幫他們解決所提出的問題。(1)硬幣圓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同嗎?各是多少?(2)硬幣圓周上的每一點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是否相同?解析:如圖所示,圖中虛線OO′、AA′分別表示硬幣沿直線滾動一圈后圓心和圓周上的一點A的運動軌跡,已知硬幣的直徑d=2.5 cm,則由圖可知:(1)硬幣圓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即x=s=π×2.5×10 cm=78.5 cm。(2)硬幣沿直線滾動10圈的過程中,硬幣圓周上的每一點的位移大小均為78.5 cm。硬幣圓周上的每一點滾動一圈的運動軌跡為一曲線,如圖中虛曲線所示,硬幣沿直線滾動10圈的過程中,圓周上每一點的路程為圖中虛曲線長度的10倍,故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不同。答案:(1)相同,均為78.5 cm (2)不相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一章運動的描述2第1課時時間位移練習含答案(教師用).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一章運動的描述2第1課時時間位移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