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末核心考點】有機化合物(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化學必修第二冊人教版(2019)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末核心考點】有機化合物(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化學必修第二冊人教版(2019)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期末核心考點 有機化合物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2025 北京學業(yè)考試)下列關于蛋白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 B.可發(fā)生水解反應
C.僅含C、H、O三種元素 D.牛奶中含有蛋白質
2.(2025春 北京校級期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著名詩句。下列關于該詩句中所涉及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能發(fā)生水解
B.人造絲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用灼燒的方法可以鑒別蠶絲和人造絲織物
C.唐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動物油脂,油脂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
D.現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的分餾產物——石蠟,石油分餾屬于物理變化
3.(2025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甘氨酸、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的鏈狀二肽有3種
B.堿基與戊糖縮合形成核苷,核苷與磷酸縮合形成核苷酸
C.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銀溶液會發(fā)生鹽析
D.麥芽糖、果糖、蔗糖均為還原糖
4.(2025春 朝陽區(qū)校級期中)下列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
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
C.乙烯與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
D.乙醇在銅催化、加熱條件下與氧氣反應
5.(2025 東城區(qū)二模)一定條件下,將乙烯和氧氣通入PdCl2和CuCl2的鹽酸溶液中可制得乙醛,熱化學方程式為2C2H4(g)+O2(g)→2CH3CHO(g)ΔH=﹣487.4kJ mol﹣1。其催化機理如圖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X為CH3CHO,Z為O2
B.①中,C2H4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C.②中,n(PdCl2):n(CuCl2)=1:2
D.③中,n(Y):n(Z)=2:1
6.(2025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中)京尼平苷酸是從杜仲中提取的一種生物活性物質,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其中不含有的官能團是(  )
A.酯基 B.羥基 C.醚鍵 D.羧基
7.(2025春 通州區(qū)期中)某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如圖,其所含官能團的種類有(  )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8.(2024春 順義區(qū)期末)在阿司匹林的結構簡式(右式)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別標出了其分子中的不同的鍵。將阿司匹林與足量NaOH溶液共煮時,發(fā)生反應時斷鍵的位置是 (  )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②⑥
9.(2024 豐臺區(qū)學業(yè)考試)下列反應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A.乙醇與氧氣反應生成乙醛
B.甲烷與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
C.乙烯與溴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
D.乙醇與乙酸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10.(2024 豐臺區(qū)學業(yè)考試)下列關于乙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官能團為—COOH
B.無味液體
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D.易溶于水
11.(2020春 房山區(qū)期末)下列關于乙醇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官能團為﹣OH
B.能與NaOH反應
C.能使酸性的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可用于殺菌消毒
12.(2024春 昌平區(qū)期末)漢黃岑素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其中不含有的官能團是(  )
A.碳碳雙鍵 B.酯基 C.羥基 D.酮羰基
13.(2024春 福州期末)將等量的乙酸乙酯分別與等體積的H2SO4溶液、NaOH溶液、蒸餾水混合,加熱,甲、乙同學分別測得酯層體積、乙醇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乙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反應為: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B.0~t1,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堿性>酸性>中性
C.0~t2,乙酸乙酯的水解量:堿性=酸性
D.t2~t3,酯層體積:酸性<堿性,推測與溶劑極性的變化有關
14.(2024春 大興區(qū)期末)實驗室用乙酸、乙醇和濃硫酸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右側試管中盛放的是飽和Na2CO3溶液
B.右側試管中導管不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止倒吸
C.加入過量乙醇,可使乙酸完全轉化為乙酸乙酯
D.實驗結束,右側試管內液體上層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
15.(2024春 西城區(qū)校級期中)下列物質既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又能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  )
A.
B.
C.
D.CH3OH
二.解答題(共5小題)
16.(2025春 北京期中)乙烯、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實驗室中以濃硫酸為催化劑,由乙醇制乙烯的化學方程式是     。
(2)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從結構上看是因為碳碳之間的     (填“σ鍵”或“π鍵”)斷裂,與溴分子發(fā)生了     反應。
(3)聚乙烯醇()用于耐汽油管道、醫(yī)用材料等。
①一定條件下,CH≡CH與H2O加成可以生成CH2=CH—OH,但該物質不穩(wěn)定,很快轉化為     。
②合成聚乙烯醇:
X的結構簡式是     。
(4)將乙烯和空氣通入到PdCl2—CuCl2—HCl的水溶液中,在約100℃和0.4MPa,乙烯幾乎全部轉化為乙醛。反應過程可表示如下:
資料:Pd(鈀),金屬元素;PdCl2中鈀元素呈+2價。
①C2H4發(fā)生了     (填“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
②反應ⅲ的化學方程式是     。
該方法已應用于工業(yè)生產。
17.(2023春 順義區(qū)期中)有機物種類繁多,應用廣泛。
(1)CH4和Cl2的混合氣體在光照下發(fā)生反應,實驗裝置如圖。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類型屬于     。
(2)下列物質與乙烯一定可以互稱為同系物的是     (填字母)
a.C2H5Cl
b.C4H8
c.
d.
(3)下列關于乙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B.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加聚反應
C.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不褪色
(4)丙烯(C3H6)與乙烯互為同系物,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聚丙烯(PP)可制成薄膜、包裝材料等,聚丙烯的結構簡式是     。
18.(2023春 房山區(qū)期末)研究有機化合物中的典型代表物,對于有機合成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1)乙醇是醇類物質的典型代表物,乙醇分子結構中的各種化學鍵如圖1所示:
①由乙醇制備乙烯的反應斷鍵位置是     (填序號),該反應的類型屬于     。
②乙醇氧化可轉化為乙醛,該反應斷鍵位置是     (填序號)。
(2)乙酸乙酯是酯類物質的典型代表物,廣泛用于藥物、染料、香料等工業(yè)。實驗室用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可制備乙酸乙酯,常用裝置如圖2所示。
①寫出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制備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     。
②試管X中的試劑為     ,作用是     。
③為提高反應速率或限度,實驗中采取的措施及對應理由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
a.濃硫酸可做催化劑,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b.濃硫酸可做吸水劑,促進反應向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移動
c.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可同時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和反應限度
(3)三種常見羧酸的pKa數值如下表(pKa數值越小,酸性越強)。乙酸中的﹣CH3具有推電子作用,使羧基中羥基的極性減小,從而難以電離出H+,故乙酸的酸性比甲酸的酸性弱。
羧酸 甲酸(HCOOH) 乙酸(CH3COOH) 三氯乙酸(CCl3COOH)
pKa 3.75 4.76 0.65
請比較乙酸與三氯乙酸的酸性強弱并解釋原因     。
19.(2023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中)現有下列8種與人們生產生活相關的有機物:
①HCHO(防腐劑)
②CH3CH2CHO (化工原料)
③CH3CH2CH2CH3 (打火機燃料)
④(冷凍劑)
⑤(汽車防凍液)
⑥(殺菌劑)
⑦(定香劑)
⑧(汽油添加劑)
請回答:
(1)屬于醇類的是     (填序號,下同)。
(2)互為同系物的是     。
(3)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
20.(2025春 深圳校級期中)回答下列問題。
(1)相對分子質量為72的鏈狀烷烴的分子式為     ;戊烷有     種同分異構體;
(2)現有A、B、C三種烴,其球棍模型如圖:
①等質量的以上物質完全燃燒時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     (填對應分子式)。
②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B大14且與B互為同系物,D發(fā)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下列屬于有機高分子的是     (填字母)。
①聚乙烯   ②光導纖維   ③聚四氟乙烯 ④聚丙烯   ⑤聚氯乙烯   ⑥石墨纖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2025 北京學業(yè)考試)下列關于蛋白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 B.可發(fā)生水解反應
C.僅含C、H、O三種元素 D.牛奶中含有蛋白質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A.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yǎng)物質之一,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
B.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水解反應,分解成氨基酸;
C.蛋白質主要由C(碳)、H(氫)、O(氧)、N(氮)等元素組成,有的還含有S(硫)、P(磷)等元素;
D.牛奶是一種常見的蛋白質來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解答】解:A.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運輸等,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yǎng)物質之一,故A正確;
B.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水解反應,分解成氨基酸,故B正確;
C.蛋白質的主要組成元素是C、H、O、N,部分蛋白質還含S、P等元素,故C錯誤;
D.牛奶中含有蛋白質,如酪蛋白、乳清蛋白,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和性質,了解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和在人體中的作用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2025春 北京校級期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著名詩句。下列關于該詩句中所涉及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能發(fā)生水解
B.人造絲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用灼燒的方法可以鑒別蠶絲和人造絲織物
C.唐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動物油脂,油脂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
D.現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的分餾產物——石蠟,石油分餾屬于物理變化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分子中含肽鍵;
B.人造絲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C.唐代蠟燭主要成分動物油脂,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相對分子質量較小;
D.現代蠟燭主要成分石蠟是石油分餾產物。
【解答】解:A.蛋白質分子中含肽鍵,在酸、堿或酶作用下,肽鍵斷裂,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氨基酸等,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故A正確;
B.人造絲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時,蛋白質有燒焦羽毛氣味,纖維素沒有,所以可用灼燒法鑒別蠶絲和人造絲織物,故B正確;
C.唐代蠟燭主要成分動物油脂,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相對分子質量較小,不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故C錯誤;
D.現代蠟燭主要成分石蠟是石油分餾產物,石油分餾是利用各成分沸點不同進行分離,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
3.(2025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甘氨酸、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的鏈狀二肽有3種
B.堿基與戊糖縮合形成核苷,核苷與磷酸縮合形成核苷酸
C.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銀溶液會發(fā)生鹽析
D.麥芽糖、果糖、蔗糖均為還原糖
【專題】糖類與蛋白質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根據氨基酸生成二肽的種類進行分析;
B.根據核苷酸的組成進行分析解答;
C.銀離子是重金屬離子;
D.蔗糖是非還原性糖。
【解答】解:A.羧基脫羥基,氨基脫氫原子形成鏈狀二肽,形成1個肽鍵,將甘氨酸、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的鏈狀二肽有4種,故A錯誤;
B.堿基與戊糖縮合形成核苷,核苷與磷酸縮合形成核苷酸,故B正確;
C.銀離子是重金屬離子,會使蛋白質變性,故C錯誤;
D.蔗糖是非還原性糖,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蛋白質、糖類和氨基酸的相關知識,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
4.(2025春 朝陽區(qū)校級期中)下列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
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
C.乙烯與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
D.乙醇在銅催化、加熱條件下與氧氣反應
【專題】有機反應;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
B.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甲烷分子中的氫原子被氯原子逐步取代,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物質,符合取代反應“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替代”的特征,屬于取代反應;
C.乙烯與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乙烯中的碳﹣碳雙鍵打開,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乙烷;
D.乙醇在銅催化、加熱條件下與氧氣反應,乙醇分子中的羥基被氧化為醛基,發(fā)生的是氧化反應。
【解答】解: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不屬于取代反應,故A錯誤;
B.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甲烷分子中的氫原子被氯原子逐步取代,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物質,符合取代反應“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替代”的特征,屬于取代反應,故B正確;
C.乙烯與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乙烯中的碳﹣碳雙鍵打開,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乙烷,故C錯誤;
D.乙醇在銅催化、加熱條件下與氧氣反應,乙醇分子中的羥基被氧化為醛基,發(fā)生的是氧化反應,不屬于取代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取代反應的反應機理,與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等的區(qū)分。
5.(2025 東城區(qū)二模)一定條件下,將乙烯和氧氣通入PdCl2和CuCl2的鹽酸溶液中可制得乙醛,熱化學方程式為2C2H4(g)+O2(g)→2CH3CHO(g)ΔH=﹣487.4kJ mol﹣1。其催化機理如圖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X為CH3CHO,Z為O2
B.①中,C2H4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C.②中,n(PdCl2):n(CuCl2)=1:2
D.③中,n(Y):n(Z)=2:1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A.根據反應總方程式及催化機理圖,分析各物質的轉化關系來確定X、Z。
B.依據氧化反應的定義,判斷①中C2H4反應時元素化合價變化情況。
C.結合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計量關系,確定n(PdCl2)與n(CuCl2)的比例。
D.根據③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計量關系,分析n(Y)與n(Z)的比例。
【解答】解:A.由總反應2C2H4(g)+O2(g)→2CH3CHO(g)及催化機理圖,①中C2H4轉化為X,所以X為CH3CHO;③中CuCl與Z反應生成CuCl2,Z為O2,故A正確;
B.①中C2H4中碳元素化合價升高,發(fā)生了氧化反應,故B正確;
C.②中反應為PdCl2+2CuCl2+H2O=Pd+2CuCl+2HCl+Cl2,n(PdCl2):n(CuCl2)=1:2,故C正確;
D.③中反應為4CuCl+4HCl+O2=4CuCl2+2H2O,n(Y):n(Z)=4:1(Y為HCl,Z為O2 ),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反應的催化機理及相關分析,涉及物質的推斷、氧化反應判斷以及反應中物質的量比例關系。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催化機理圖中物質的轉化過程,結合化學反應方程式分析各選項。
6.(2025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中)京尼平苷酸是從杜仲中提取的一種生物活性物質,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其中不含有的官能團是(  )
A.酯基 B.羥基 C.醚鍵 D.羧基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根據羧基的結構特征,進行分析。
【解答】解:A.酯基的結構特征為—COO—,京尼平苷酸結構中不含有酯基,故A正確;
B.羥基的結構特征為—OH,京尼平苷酸結構中含有羥基,故B錯誤;
C.醚鍵的結構特征為—O—,京尼平苷酸結構中含有醚鍵,故C錯誤;
D.羧基的結構特征為—COOH,京尼平苷酸結構中不含有羧基,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機化合物中官能團的識別,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
7.(2025春 通州區(qū)期中)某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如圖,其所含官能團的種類有(  )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根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可以識別出其中的官能團,進行分析。
【解答】解:根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可以識別出其中的官能團有羥基(—OH)、醚鍵(—O—)、酯基,碳碳雙鍵,共4種,故B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機化合物中官能團的識別,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
8.(2024春 順義區(qū)期末)在阿司匹林的結構簡式(右式)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別標出了其分子中的不同的鍵。將阿司匹林與足量NaOH溶液共煮時,發(fā)生反應時斷鍵的位置是 (  )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②⑥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
【分析】根據阿司匹林的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羧基,決定其具有羧酸的性質;分子中具有酯基,決定其具有酯的性質。
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酯基和羧基,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酯基和羧基,酯基中碳氧單鍵斷裂,即②號鍵斷裂;羧基中羥基上的氧氫鍵斷裂,即⑥鍵斷裂,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機物的官能團及其性質,難度不大,明確有機化學反應中斷鍵位置是解本題的關鍵。
9.(2024 豐臺區(qū)學業(yè)考試)下列反應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A.乙醇與氧氣反應生成乙醛
B.甲烷與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
C.乙烯與溴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
D.乙醇與乙酸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分析】有機物分子中的不飽和鍵斷裂,斷鍵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相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是加成反應,常見能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物質往往含有C=C、C≡C、C=O等官能團,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解:A.乙醇與氧氣反應生成乙醛,為氧化反應,故A不選;
B.甲烷與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H原子被Cl原子替代,為取代反應,故B不選;
C.乙烯與溴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C=C鍵生成C﹣C鍵,屬于加成反應,故C選;
D.乙醇與乙酸反應生成乙酸乙酯,為酯化反應,也為取代反應,故D不選。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為高頻考點,側重于有機物反應類型的判斷,注意把握有機物的官能團的性質以及轉化,難度不大,注意相關基礎知識的積累,把握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的區(qū)別。
10.(2024 豐臺區(qū)學業(yè)考試)下列關于乙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官能團為—COOH
B.無味液體
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D.易溶于水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
【分析】乙酸為羧酸,結構簡式為CH3COOH,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能夠電離產生氫離子,具有酸性,能夠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據此判斷。
【解答】解:A.乙酸的官能團為—COOH,故A正確;
B.乙酸是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故B錯誤;
C.乙酸屬于一元酸,使石蕊溶液變紅,故C正確;
D.乙酸易溶于水,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機物知識,熟悉乙酸的結構組成、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11.(2020春 房山區(qū)期末)下列關于乙醇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官能團為﹣OH
B.能與NaOH反應
C.能使酸性的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可用于殺菌消毒
【分析】A.乙醇由﹣OH和﹣C2H5構成;
B.乙醇為中性物質,為非電解質;
C.乙醇具有還原性;
D.乙醇可使蛋白質變性。
【解答】解:A.乙醇由﹣OH和﹣C2H5構成,﹣OH是乙醇的官能團,故A正確;
B.乙醇為中性物質,為非電解質,與NaOH溶液不反應,故B錯誤;
C.乙醇具有還原性,高錳酸鉀溶液具有強氧化性,兩者反應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此反應類型為氧化反應,故C正確;
D.75%的乙醇水溶液可以使蛋白質變性,則可用于殺菌消毒,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常見有機物性質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12.(2024春 昌平區(qū)期末)漢黃岑素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其中不含有的官能團是(  )
A.碳碳雙鍵 B.酯基 C.羥基 D.酮羰基
【專題】化學應用.
【分析】該物質具有的官能團為酚羥基、羧基、碳碳雙鍵和酮羰基。
【解答】解:根據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可知,該物質具有的官能團為羥基、碳碳雙鍵和酮羰基,不具有酯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側重考查學生官能團的掌握情況,試題比較簡單。
13.(2024春 福州期末)將等量的乙酸乙酯分別與等體積的H2SO4溶液、NaOH溶液、蒸餾水混合,加熱,甲、乙同學分別測得酯層體積、乙醇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乙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反應為: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B.0~t1,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堿性>酸性>中性
C.0~t2,乙酸乙酯的水解量:堿性=酸性
D.t2~t3,酯層體積:酸性<堿性,推測與溶劑極性的變化有關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
【分析】A.乙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為可逆反應;
B.由圖1中0~t1,酯層體積減少的量和和圖2中各曲線的斜率可以判斷水解速率;
C.由圖2知全程乙醇濃度堿性>酸性,故乙酸乙酯的水解量:堿性>酸性;
D.t2~t3,酯層體積:酸性<堿性,且在酸性中體積甚至達到0,已知在酸性條件下乙酸乙酯不能水解到底。
【解答】解:A.乙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為可逆反應,方程式為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故A正確;
B.由圖1中0~t1,酯層體積減少的量和和圖2中各曲線的斜率可知,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堿性>酸性>中性,故B正確;
C.由圖2知全程乙醇濃度堿性>酸性,故乙酸乙酯的水解量:堿性>酸性,故C錯誤;
D.t2~t3,酯層體積:酸性<堿性,且在酸性中體積甚至達到0,已知在酸性條件下乙酸乙酯不能水解到底,推測在酸性環(huán)境中乙酸和乙醇將乙酸乙酯溶解了與溶劑極性的變化有關,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機物的官能團的性質,把握反應的類型和方程式的書寫,難度不大。
14.(2024春 大興區(qū)期末)實驗室用乙酸、乙醇和濃硫酸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右側試管中盛放的是飽和Na2CO3溶液
B.右側試管中導管不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止倒吸
C.加入過量乙醇,可使乙酸完全轉化為乙酸乙酯
D.實驗結束,右側試管內液體上層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有機實驗綜合.
【分析】由實驗裝置可知,加熱時乙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且為可逆反應,濃硫酸作催化劑、吸水劑,右側試管中為飽和碳酸鈉溶液,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酯的溶解度,且導管口在液面上防止倒吸,最終右側試管內液體上層為乙酸乙酯,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以此來解答。
【解答】解:A.右側試管中盛放的是飽和Na2CO3溶液,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酯的溶解度,故A正確;
B.乙醇、乙酸易溶于水,則右側試管中導管不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止倒吸,故B正確;
C.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加入過量乙醇,也不能使乙酸完全轉化為乙酸乙酯,故C錯誤;
D.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為無色液體,則實驗結束,右側試管內液體上層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題目難度不大,明確有機物的性質、發(fā)生的反應、混合物分離提純?yōu)榻獯鸬年P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C為解答的易錯點。
15.(2024春 西城區(qū)校級期中)下列物質既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又能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  )
A.
B.
C.
D.CH3OH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
【分析】與羥基或鹵素原子相連C的鄰位C上有H可發(fā)生消去反應,與羥基相連C上有2個H可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醛,以此來解答。
【解答】解:A.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故A錯誤;
B.中與羥基相連C的鄰位C上無H,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故B錯誤;
C.與羥基相連C的鄰位C上有H可發(fā)生消去反應,與羥基相連C上有2個H可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醛,故C正確;
D.甲醇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官能團、有機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醇、鹵代烴的性質。
二.解答題(共5小題)
16.(2025春 北京期中)乙烯、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實驗室中以濃硫酸為催化劑,由乙醇制乙烯的化學方程式是  CH3CH2OHCH2=CH2↑+H2O  。
(2)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從結構上看是因為碳碳之間的  π鍵  (填“σ鍵”或“π鍵”)斷裂,與溴分子發(fā)生了  加成反應  反應。
(3)聚乙烯醇()用于耐汽油管道、醫(yī)用材料等。
①一定條件下,CH≡CH與H2O加成可以生成CH2=CH—OH,但該物質不穩(wěn)定,很快轉化為  乙醛或CH3CHO  。
②合成聚乙烯醇:
X的結構簡式是  CH2=CH—COOCH3  。
(4)將乙烯和空氣通入到PdCl2—CuCl2—HCl的水溶液中,在約100℃和0.4MPa,乙烯幾乎全部轉化為乙醛。反應過程可表示如下:
資料:Pd(鈀),金屬元素;PdCl2中鈀元素呈+2價。
①C2H4發(fā)生了  氧化反應  (填“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
②反應ⅲ的化學方程式是  4CuCl+4HCl+O2=4CuCl2+2H2O  。
該方法已應用于工業(yè)生產。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1)乙醇在濃硫酸作催化劑、170℃條件下發(fā)生消去反應,脫去一分子水生成乙烯,這是實驗室制取乙烯的經典方法,消去反應是指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從一個分子中脫去一個或幾個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飽和(含雙鍵或三鍵)化合物的反應;
(2)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C=C),雙鍵由一個σ鍵和一個π鍵組成,π鍵鍵能較小,不穩(wěn)定,乙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時,π鍵斷裂,溴分子中的兩個溴原子分別加到兩個碳原子上,生成1,2﹣二溴乙烷,這種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
(3)①CH2=CH—OH(乙烯醇)不穩(wěn)定,會發(fā)生分子內重排,羥基上的氫原子轉移到另一個碳原子上,形成更穩(wěn)定的醛基,從而轉化為乙醛(CH3CHO);
②由反應流程可知,乙炔與乙酸發(fā)生加成反應,乙炔分子中碳碳三鍵打開一個鍵,乙酸的—OOCCH3基團加到其中一個碳原子上,形成CH2=CH—COOCH3(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發(fā)生加聚反應后,再通過水解等反應可得到聚乙烯醇;
(4)①乙烯(CH2=CH2)轉化為乙醛(CH3CHO),碳元素的化合價角度看,乙烯中碳元素平均化合價為﹣2價,乙醛中碳元素平均化合價為﹣1價,碳元素化合價升高,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是氧化反應,所以C2H4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②從反應流程可知,反應ⅲ中反應物是CuCl、HCl和空氣中的O2,生成物有CuCl2和H2O,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原則,CuCl中銅元素化合價從+1價升高到CuCl2中的+2價,O2中氧元素化合價從0價降低到﹣2價,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到化學方程式。
【解答】解:(1)乙醇在濃硫酸作催化劑、170℃條件下發(fā)生消去反應,脫去一分子水生成乙烯,其反應方程式為:CH3CH2OHCH2=CH2↑+H2O,消去反應是指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從一個分子中脫去一個或幾個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飽和(含雙鍵或三鍵)化合物的反應,
故答案為:CH3CH2OHCH2=CH2↑+H2O;
(2)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C=C),雙鍵由一個σ鍵和一個π鍵組成,π鍵鍵能較小,不穩(wěn)定,乙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時,π鍵斷裂,溴分子中的兩個溴原子分別加到兩個碳原子上,生成1,2﹣二溴乙烷,這種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即有機物分子中雙鍵(或三鍵)兩端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故答案為:π鍵;加成反應;
(3)①CH2=CH—OH(乙烯醇)不穩(wěn)定,會發(fā)生分子內重排,羥基上的氫原子轉移到另一個碳原子上,形成更穩(wěn)定的醛基,從而轉化為乙醛(CH3CHO),
故答案為:乙醛或CH3CHO;
②由反應流程可知,乙炔(CH≡CH)與CH3COOH反應生成X,X發(fā)生聚合反應后水解得到聚乙烯醇,乙炔與乙酸發(fā)生加成反應,乙炔分子中碳碳三鍵打開一個鍵,乙酸的—OOCCH3基團加到其中一個碳原子上,形成CH2=CH—COOCH3(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發(fā)生加聚反應后,再通過水解等反應可得到聚乙烯醇,
故答案為:CH2=CH—COOCH3;
(4)①乙烯(CH2=CH2)轉化為乙醛(CH3CHO),碳元素的化合價角度看,乙烯中碳元素平均化合價為﹣2價,乙醛中碳元素平均化合價為﹣1價,碳元素化合價升高,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是氧化反應,所以C2H4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故答案為:氧化反應;
②從反應流程可知,反應ⅲ中反應物是CuCl、HCl和空氣中的O2,生成物有CuCl2和H2O,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原則,CuCl中銅元素化合價從+1價升高到CuCl2中的+2價,O2中氧元素化合價從0價降低到﹣2價,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到化學方程式為:4CuCl+4HCl+O2=4CuCl2+2H2O,
故答案為:4CuCl+4HCl+O2=4CuCl2+2H2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乙烯的結構和性質,有機化學中常見的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以及根據信息圖寫化學方程式等。
17.(2023春 順義區(qū)期中)有機物種類繁多,應用廣泛。
(1)CH4和Cl2的混合氣體在光照下發(fā)生反應,實驗裝置如圖。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該反應類型屬于  取代反應  。
(2)下列物質與乙烯一定可以互稱為同系物的是  d  (填字母)
a.C2H5Cl
b.C4H8
c.
d.
(3)下列關于乙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AB  (填字母)。
A.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B.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加聚反應
C.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不褪色
(4)丙烯(C3H6)與乙烯互為同系物,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H2=CHCH3+Br2→CH2BrCHBrCH3  ,聚丙烯(PP)可制成薄膜、包裝材料等,聚丙烯的結構簡式是    。
【分析】(1)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甲烷的氯代烷和氯化氫;
(2)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若于個“CH2“原子團的有機化合物;
(3)乙烯含碳量較高,在空氣中能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乙烯含有碳碳雙鍵,一定條件下一定可以發(fā)生加聚反應,能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而使溶液褪色;
(4)丙烯(C3H6)與乙烯互為同系物,丙烯含有碳碳雙鍵,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聚丙烯可通過加聚反應得到的。
【解答】解:(1)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甲烷的氯代烷和氯化氫,反應為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屬于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取代反應;
(2)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若于個“CH2“原子團的有機化合物:
a.該物質為鹵代烴,故A錯誤;
b.該物質可能為環(huán)丁烷,故B錯誤;
c.該物質為炔烴,故C錯誤;
d.該物質為丙烯,與乙烯一定互為同系物,故D正確;
故選:d。
(3)A.乙烯含碳量較高,在空氣中能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故A正確;
B.乙烯含有碳碳雙鍵,一定條件下一定可以發(fā)生加聚反應,故B正確;
C.乙烯含有碳碳雙鍵,能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而使溶液褪色,故C錯誤;
故選:AB。
(4)丙烯(C3H6)與乙烯互為同系物,丙烯含有碳碳雙鍵,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H2=CHCH3+Br2→CH2BrCHBrCH3;
聚丙烯是通過加聚反應得到的,結構簡式為:,
故答案為:CH2=CHCH3+Br2→CH2BrCHBrCH3;。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甲烷的取代反應,烯烴的加成反應和加聚反應,屬于基礎題目,知識點簡單。
18.(2023春 房山區(qū)期末)研究有機化合物中的典型代表物,對于有機合成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1)乙醇是醇類物質的典型代表物,乙醇分子結構中的各種化學鍵如圖1所示:
①由乙醇制備乙烯的反應斷鍵位置是  ①④  (填序號),該反應的類型屬于  消去反應  。
②乙醇氧化可轉化為乙醛,該反應斷鍵位置是  ③⑤  (填序號)。
(2)乙酸乙酯是酯類物質的典型代表物,廣泛用于藥物、染料、香料等工業(yè)。實驗室用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可制備乙酸乙酯,常用裝置如圖2所示。
①寫出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制備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
②試管X中的試劑為  飽和Na2CO3溶液  ,作用是  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  。
③為提高反應速率或限度,實驗中采取的措施及對應理由不正確的是  c  (填字母)。
a.濃硫酸可做催化劑,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b.濃硫酸可做吸水劑,促進反應向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移動
c.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可同時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和反應限度
(3)三種常見羧酸的pKa數值如下表(pKa數值越小,酸性越強)。乙酸中的﹣CH3具有推電子作用,使羧基中羥基的極性減小,從而難以電離出H+,故乙酸的酸性比甲酸的酸性弱。
羧酸 甲酸(HCOOH) 乙酸(CH3COOH) 三氯乙酸(CCl3COOH)
pKa 3.75 4.76 0.65
請比較乙酸與三氯乙酸的酸性強弱并解釋原因  三氯乙酸的酸性比CH3COOH更強,因為Cl的電負性大,有吸電子作用,使CCl3COOH中羥基極性增大,從而更易電離出H+  。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
【分析】(1)①由乙醇制備乙烯的反應是脫去羥基和β﹣H,該反應屬于消去反應;
②乙醇催化氧化可轉化為乙醛脫去的羥基H和α﹣H;
(2)①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生成 CH3COOCH2CH3、H2O;
②試管X中的試劑為飽和Na2CO3溶液,作用是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
③a.催化劑可以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b.濃硫酸可做吸水劑,即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
c.升高溫度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但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
(3)因為Cl的電負性大,有吸電子作用,使CCl3COOH中羥基極性增大,從而更易電離出H+。
【解答】解:(1)①由乙醇制備乙烯的反應斷鍵位置是①④,該反應的類型屬于消去反應,
故答案為:①④;消去反應;
②乙醇氧化可轉化為乙醛,該反應斷鍵位置是③⑤,
故答案為:③⑤;
(2)①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制備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②試管X中的試劑為飽和Na2CO3溶液,作用是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
故答案為:飽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
③a.濃硫酸可做催化劑,可以提高化學反應速率,故a正確;
b.濃硫酸可做吸水劑,即減小生成物的濃度,促進反應向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移動,故b正確;
c.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但不能提高反應的限度,因為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故c錯誤;
故答案為:c;
(3)因為Cl的電負性大,有吸電子作用,使CCl3COOH中羥基極性增大,從而更易電離出H+,故三氯乙酸的酸性比CH3COOH更強,
故答案為:三氯乙酸的酸性比CH3COOH更強,因為Cl的電負性大,有吸電子作用,使CCl3COOH中羥基極性增大,從而更易電離出H+。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乙醇的相關知識,屬于基本知識的考查,難度不大。
19.(2023春 海淀區(qū)校級期中)現有下列8種與人們生產生活相關的有機物:
①HCHO(防腐劑)
②CH3CH2CHO (化工原料)
③CH3CH2CH2CH3 (打火機燃料)
④(冷凍劑)
⑤(汽車防凍液)
⑥(殺菌劑)
⑦(定香劑)
⑧(汽油添加劑)
請回答:
(1)屬于醇類的是  ⑤⑦  (填序號,下同)。
(2)互為同系物的是  ①②  。
(3)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③④  。
【專題】物質的分類專題.
【分析】(1)含有﹣OH且﹣OH不能與苯環(huán)直接相連的有機物為醇;
(2)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1個或n個CH2原子團的有機物互為同系物;
(3)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的有機物互為同分異構體。
【解答】解:(1)這些物質中屬于醇類的是⑤⑦,
故答案為:⑤⑦;
(2)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1個或n個CH2原子團的有機物互為同系物,①②互為同系物,
故答案為:①②;
(3)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的有機物互為同分異構體,③④互為同分異構體,
故答案為:③④。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結構和性質,側重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能力,明確官能團及其性質的關系、基本概念內涵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20.(2025春 深圳校級期中)回答下列問題。
(1)相對分子質量為72的鏈狀烷烴的分子式為  C5H12  ;戊烷有  3  種同分異構體;
(2)現有A、B、C三種烴,其球棍模型如圖:
①等質量的以上物質完全燃燒時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  CH4  (填對應分子式)。
②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B大14且與B互為同系物,D發(fā)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CH3—CH=CH2  。
(3)下列屬于有機高分子的是  D  (填字母)。
①聚乙烯   ②光導纖維   ③聚四氟乙烯 ④聚丙烯   ⑤聚氯乙烯   ⑥石墨纖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
【分析】(1)根據相對分子質量計算鏈狀烷烴的分子式,根據戊烷的同分異構體進行分析;
(2)根據烴的分子式計算耗氧量,根據同系物的定義和加聚反應的原理進行分析;
(3)根據有機高分子的定義進行分析。
【解答】解:(1)相對分子質量為72的烷烴,烷烴通式為CnH2n+2=72;計算得到n=5,分子式為C5H12;戊烷有三種同分異構體,分別是正戊烷,2﹣甲基丁烷(異戊烷),2,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
故答案為:C5H12;3;
(2)①A為甲烷,分子式為CH4;B為乙烯,分子式為C2H4;C為乙烷;分子式為C2H6;根據有機物燃燒的通式可知,等質量的烴完全燃燒時其耗氧量取決于該烴分子中的氫的質量分數,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大,所以等質量的以上物質完全燃燒時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甲烷,
故答案為:CH4;
②比乙烯多一個碳原子的一種烯烴為丙烯,可以發(fā)生加聚反應得到聚丙烯,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CH3CH=CH2,
故答案為:n CH3—CH=CH2
(3)①聚乙烯(PE)為乙烯加聚產物、為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②光導纖維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③聚四氟乙烯(PTFE) 為四氟乙烯加聚產物、為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④聚丙烯(PP) 為丙烯加聚產物、為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⑤聚氯乙烯(PVC) 為氯乙烯加聚產物、為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⑥石墨纖維主要成分為石墨,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鏈狀烷烴的分子式、同分異構體、烴的耗氧量、同系物、加聚反應以及有機高分子的定義。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鏈狀烷烴的通式、同分異構體的判斷、耗氧量的計算、同系物的定義以及加聚反應的原理。通過分析題干中的信息,結合已有的化學知識,可以順利解答此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江县| 石家庄市| 嘉善县| 昆山市| 静安区| 错那县| 视频| 宣化县| 东乡县| 新建县| 福州市| 舟山市| 清河县| 阿克陶县| 玛多县| 甘洛县| 双流县| 阳东县| 迁安市| 株洲市| 额济纳旗| 加查县| 富锦市| 双流县| 昭苏县| 永济市| 文水县| 岳阳市| 庆城县| 介休市| 望都县| 长阳| 镇巴县| 比如县| 惠来县| 饶河县| 喜德县| 科尔| 乌审旗| 冕宁县| 会宁县|